五上科学备课

时间:2024.3.31

                                                                      

                                                                         

                                         

                                       


第二篇:科学五下一、二单元备课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人体内部的秘密

第一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体活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各有功能,食物按顺序进入消化器官,知道消化器官在人体内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能在原有经验的基础图画上,不断补充自己的想法,最后画出比较完整正确的消化过程图。通过三次强而有力的查找资料的指导,能很好的掌握方法。能正确体验胃的蠕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快乐的与同伴合作交流,善于观察信息,完善自我认知。 教学过程:

一、引入:大家知道,我们每天都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消耗大量能量,知道我们用什么办法补充能量吗?(食物)

知道食物进入我们人体后要经过哪些地方吗?

学生答,教师重要的记板书(改为已经事先准备好的贴纸: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口腔腺。胰)

老师:还有补充吗?

他们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学生原有的认知,经过讨论以后的决定,或者还有意见的那有什么办法呢?引入下面)

二、消化系统的认识

老师发现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那谁有好办法帮助我们确切知道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路线?

学生:查资料

老师:课堂上,觉得资料比较方便,所以,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份资料。(小组长分发资料)

投影2教师指导,先别忙动手,先明确目标,再快速查阅,抓住重点,圈出关键词。 学生查找。老师:看哪个孩子查的最快最好

2分钟后 学生举手示意。

老师:事物进入人体后经过哪些地方,你圈的关键词是?

学生答,教师指导查阅资料的过程。

老师:食物经过依次的顺序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贴出几个关键词: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消化器官。

这些消化器官是孤立的吗?不是,用粉笔加以连接。连起来形成的通道叫做消化道。 老师:同学们发现没有,有几个消化器官中有一些帮助消化的结构,你能找到这些结构并把他们圈出来吗?

老师:板书口腔腺,肝(胆),胰。叫消化腺(教师将贴的字调整顺序) 板书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

消化道和消化腺共同组成消化系统。食物被消化吸收并转化为人体内部的能量就是在整个消化系统中进行的。

三、消化气管位置的认识

老师:现在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整个消化系统,那你知道?这些器官人体的位置?他们又是怎么连接的吗??楼老师这里有一些器官的模型,请你在记录纸上画一画器官在我们人体内的位置和形态?

老师把这些部位帖在黑板上(小组长发放记录纸)

交流汇报:

老师挑选几特别夸张的两张记录纸放在投影上展示。

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说。

老师总结:老师刚刚在看你们画时,30幅图,有三十种不同的画法,是不是我们体内的消化器官的位置形态都是不同的呢?那到底确切的位置在哪?,万一这里疼,你说不出是什么疼。那不是太没水平了吗?所以,我们有必要搞清楚他们的位置吗?

楼老师有一件十分神奇的衣服?谁穿上,谁就能知道自己消化器官准确位置。楼老师看一下谁能来试穿。

学生穿“衣服”老师让他站在凳子上。老师问,你的胃,食管,小肠,大肠在哪?(这件衣服上最好还有肝胆,胰的位置),学生指。老师说:下面的同学,你们能指出来吗?(要点:食管长;胃躺在左边;小肠盘在腹部,大肠的位置等)

四、消化器官的形态与功能建立联系

过渡句:食物经过这么长长的消化道以后,形态还是原来的样子吗?在不同的消化器官内,形态相同吗?如果不同,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回答

再次查找资料,圈出重点

板书:细碎、通道、食糜、小分子、残渣

为什么口腔里会变的细碎,在胃里会变成食糜?他们有哪些结构特点吗?

重点

1.体验胃的蠕动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挤捏口袋,体验蠕动磨碎食物

实验指导:如何蠕动

实验深入:有些不能磨碎的食物要细嚼慢咽,下节课将深入研究。(考虑一下是否时间与收获不成正比)

2.体验小肠长度,大肠长度,两者相比,各有特点功能。

五、总结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检查一下自己画的图,对吗?现在可以试着去修改一下食物消化过程图。

下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我们的呼吸》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并做出猜想和假设;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会收集资料并分析整理资料;能将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

2、愿意合作交流;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能够珍爱生命。

3、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知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暑假里,,很多同学都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学习游泳时练习都要先练习憋气,请同学们像学游泳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提示学生不可憋得太久)学生活动,谈感受。(出示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感知呼吸

1、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憋气的确比较难受,我们来放松一下,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深呼吸,想一想:你们认为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学生活动, 相互质疑,汇报.

指导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

(出示呼吸器官图片 )

2、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有哪些,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教材上标出进出的路线

学生活动后进行汇报,教师重点小结: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的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

3、学会提问:关于我们的呼吸,你还想知道什么?谁知道我们的呼吸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体验呼吸

1.请同学们把双手放在胸部腹部,再做2次深呼吸,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腹部的如何变化。请你谈谈吸气的时候,你的胸腔腹部有什么变化,呼气的时候呢? 那么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2.你认为呼吸是怎样形成的?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3.呼吸时胸腔是怎样变化的?这与呼吸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

吸气 ——→胸廓腹部扩大

呼气 ——→胸廓腹部缩小

学生活动, 相互质疑,教师汇报

(三)实验探究

实验1:每组桌上都有一个用广口瓶、直玻璃管,瓶里装着澄清的石灰水。请每组同学通过玻璃管向瓶中吹气,大家观察石灰水有没有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呼气时,石灰水变混,说明了什么?

(5)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实验2:请每组同学取一个集气瓶,往里面呼入气体,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其他同学将燃烧的火柴慢慢地伸入集气瓶,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火柴灭了说明了什么?

(5)结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氧气少。

小结: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可以知道,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有的二氧化碳多,氧气少。

(四)向学生进行呼吸卫生教育

1.问题:如果呼吸器官生病了会出现什么后果?

2.你知道呼吸器官容易得哪些疾病?

3.怎样保护呼吸器官的健康生长?请看一段录像再回答。

三、小结及课外延伸

1.对于我们的呼吸,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们将进行继续研究。

2.如果较长时间呆在人多而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课后反思:

第三课《心脏和血管》

[教学目标]

1、知道心脏、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能够测量自己心跳和脉搏的次数;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与关系。

3.初步感知心脏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在我们全身循环流动;体会到运动会对身体带来影响。

[重点难点]

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手表或秒表、统计图表、

学生准备:手表、自制听诊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初步体验,找找心脏和血管跳动

(1)教师示范:抱头下蹲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向老师一样做下蹲,做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感知一下你的身体上有那些地方在跳动呢?

(2)学生做下蹲30个,学生汇报下蹲体验活动中,你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你的身体上有那些地方在跳动呢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心脏和血管(板课题)

二、探究过程

(一)心脏跳动

1.师::你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在什么地方呢?你能明确指一指吗?

2.师::教师讲述: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分发课前制作好的简易听筒,分组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

3.你认为是什么在跳动呢?你认为它怎样跳动的呢?你知道心脏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回答

4.师:出示心脏模型;心脏是由肌肉构成的,形状像一个桃子,大小和自己的拳头接近,成人的心脏重量在300克左右,和一个大鸡腿的重量差不多。

师:心脏的跳动主要是心脏上面的心肌不断的收缩和舒张造成的,请同学们伸出左手,握成一个小拳头,用力握紧,这就相当于心脏的收缩,再张开这就相当于心脏的舒张,正是这一收缩和舒张,使心脏里面的血液流出去,又流进来.

师:心跳就是由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产生的,人们常常用心脏停止跳动来表明生命的结束。的确,我们只要还有一口气,心脏就会跳动。而且一个正常人的心脏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

(二)脉搏

1.师: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血管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我们把血管有节奏的博动叫做脉搏,我们那些地方可以摸到脉搏呢? (腕部(中医把脉的部位)、颈部、太阳穴等)。为什么到处都有呢?

2.师:出示人体挂图:“脉”就是我们身体内部的血管。它遍布我们的全身。同学们看到的由红蓝色画出的这一个网络,就是我们身上的主要血管,他们遍布全身,形成了一个血管网,把血液传递到全身各处. 血管遍布我们的身体,它们有的粗,有的却很细,最细的毛细血管10根合起来才有一根头发粗,如果把一个人全身的血管连起来,足足有9.6万多千米,血管里装满了血液。

3.师:怎么样来测量脉搏呢?

方法指导:伸出自己的左手,掌心朝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将指肚部位放在左手手腕外侧,大拇指自然地放在手背附近。这时,中指指肚就可以感觉到手腕等处脉搏的跳动了。

学生自我尝试。脉搏跳动的次数是多少?在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

师:血液在血管里是静止的吗?你怎么知道的?那么是什么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的流动?

学生猜测与什么有关

3.猜想:你认为脉搏跳动与什么有关系呢?

1.师:脉搏的跳动是否与心脏有关?

2.请同学们读P9研究计划,明晰研究计划的内容方法步骤

3.学生完成布置任务: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为自己和对方测量1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并在科学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建议可以一人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另一人帮助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测量结束后交换。

4.师::为什么要测3次,要算平均数呢?小组内合作马上测量运动后的呼吸和脉搏跳动次数,并作好记录

5.小组活动:分组测量。汇报测量数据,并交流与你预测的数据一样吗?

(三)、分析、整理数据

1.阅读自己的活动记录表,师::比较一下你测量的这三组数据,有什么发现?

2.小组内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总结:脉搏的跳动次数和我们心跳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跳动次数和脉搏的跳动次数是一致的.

4.演示实验:把一个鼓风的风箱和一段胶皮管子相连,在鼓风时让学生摸管子感受搏动。借助这个模型可以把血管与心脏之间的搏动联系展示出来,化内为外,使教学活动更直观。

5.小结:心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心脏是人体的泵,它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在遍布全身的血管里循环流动。

三、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习收获

课后反思:

第四课《脑与神经》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三部分组成,以及脑和神经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人体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向学生进行脑的卫生保健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体验并理解脑和神经的作用。

教学理念:贯彻让学生亲历科学、了解科学的理念

教学准备:每生硬币1枚,白纸一张,封眼用的毛巾、笔等。

教师准备:尺子15把,探索反馈表每组4人一份。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学生:起立,教师回礼并座下。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来研究《人体内部的秘密》,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几个生活中的实例,要求: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大屏幕出示:

要求:仔细阅读 认真思考①夏天的晚上,当一只蚊子飞近你的耳旁时,你的头脑中会即刻反应:“有蚊子!”当蚊子落到你的脖子上时,你会马上抬手“啪”的一声把它打死。你怎么知道蚊子在叮你?你打蚊子为什么不轻不重、又快又准,正好把它打死?②课堂上,当老师叫某一学生的名字时,学生应声起立。请他坐下,学生坐下。为什么当喊到他的名字时他会站起来?请他坐下,他又能坐下?是他身体的哪一部分控制的?③我们在抄写生字时,眼、手、脑等器官是怎样起指挥和协调作用的?

讲述:为了更好的解决这几个问题,我们先来做几个探究实验?请同学们先注意看清、听准老师的三个实验全部要求:先提几个要求:第一在老师说开始后,各小组才能

科学五下一二单元备课

科学五下一二单元备课

(1)首先我们来认识下神经神经系统的组成,出示人神经系统的组成挂图。让学生看挂图(停30秒),提问:仔细观察你能根据神经系统的分布形状,给出一个形象的比喻吗?

学生回答,教师不急于表态。

(2)讲解: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让教师赞叹。神经系统就象一株倒长的树,枝丫茂盛,长遍了全身各个角落,它的中心--脑非常脆弱,被包在头骨的里面。这部分就是脑(板书:脑)

脑向下延伸位于躯干中央的粗大部分,就像树干一样。叫脊髓。(板书:脊髓)。由于脊髓也很娇贵,它被藏在脊柱里,同学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平时要注意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否则脊柱弯曲,会压迫脊髓,长期发展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由脑、脊髓发出许多一条一条象“树根”一样的是神经,(板书:神经)它们分布的范围最广,遍布全身各处。脑、脊髓和神经共同完成指挥和协调人体一切活动的任务,就组成了我们身体内的神经系统。

2.指导学生认识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及作用

例1:

(1)谈话:那么这些神经系统是怎样指挥我们的身体的进行工作的。根据我们完成的几个探究实验和神经系统的组成,我们再来看看上课开始的几个问题?首先看第一个问题应该怎样回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夏天的晚上,当一只蚊子飞近你的耳旁时,你的头脑中会即刻反应:“有蚊子!”当蚊子落到你的脖子上时,你会马上抬手“啪”的一声把它打死。

你怎么知道蚊子在叮你?你打蚊子为什么不轻不重、又快又准,正好把它打死?神经系统在这件事上是怎样工作的?

(2)讲解:

(完整叙述)当蚊子飞近你的身旁时,耳朵首先听见蚊子嗡嗡的声音,连接耳的神经马上把蚊子入侵的信息报告给脑,脑接到信息后马上警觉起来。当蚊子落在脖子上时,连接皮肤的神经立刻把蚊子着陆的位置报告给脑,脑向手臂肌肉发出命令:收缩,打击。

(3)提问:

①蚊子入侵的声音是哪个部位先发现的?(耳)蚊子落的部位是哪个部位发现的?(皮肤)

②它们把信息报告给谁?(脑)脑又把命令传递给谁?(手)

③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是谁在起作用?(神经)

谁能完整的叙述一遍。回答的真棒,奖励你一下!

例2

(1)谈话:谁再来解释下第二个问题?

(2)提问:(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当引导)

①老师的声音是该同学身体的哪个部位先发现的?(耳)它把信息报告给谁?(脑)是通过什么传递的?(神经)

②起立需要身体的哪些部位完成?(腿)谁指挥它们完成这些动作的?(脑指挥的)命令是由谁传递的?(神经)谁能完整的叙述一遍。

(3)讲解:

当声音传递到耳时,连接耳的神经立即把接受到的信息报告给脑,脑下达命令起立,于是连接腿部肌肉的神经把指令送到肌肉,肌肉立即按照命令,带动身体站起来。

例3

第三个问题,谁能回答出来?同伴这间互相说一下?

(做作业时,眼睛将文字信号通过神经传递给脑,脑经过思考向手臂发出命令,写出结果;同时脑还向眼发出命令,监视手书写的是否正确。)

同学们结合刚才分析几个事例,你能说出脑在整个神经系统活动中起什么作用、神经起什么作用。并给出一个形象的比喻?

小组讨论,集体订正。

(6)小结神经系统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发现,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连接脑和身体各部分的“电话线”, 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人体各部分。脊髓也分担一部分简单的指挥和协调工作,它是脑和神经间的“联络站”。

人体就是在神经系统的指挥和协调下,成为一个整体,各器官分工合作,完成各种活动。

3.用脑卫生保健教育

脑和神经组成一个整体,各器官分工合作,完成各种活动。如果当人的某一器官失去功能时,想象一下会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完成活动的?学生体验,用手巾蒙助眼睛,拿出笔写下自己的名字。

谁先来想象一下,交流体会。

师:残疾人都是在某一器官受损的情况下,通过其他感受器来感知外界信息的,并将这种信息传递给脑,通过脑的分析之后,再把相应的命令通过神经传达下来。这就增

加传递信息的难度和时间,因此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力所能及的帮助残疾人士,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4. 为什么要注童用脑卫生?

①谈话:

通过这节课的表现,我发现同学们都非常聪明喜欢动脑筋?经常动脑筋会使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所以我们应该热爱学习。但你发现没有,连续几个小时长时间读书、写字、思考问题,常会感到头晕、头痛、头脑不灵活。这是为什么?

②讲解:

在解决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认识脑的结构和神经中枢分布。出示脑模型,脑的结构非常复杂,只大脑表面一层的神经细胞就有140亿个,并且(出示大脑中神经中枢分布示意图。)分为不同的区域,各部分管的工作不同。例如感觉中枢(草绿色部分)──有的部分负责人体的感觉;有的部运动中枢(黄绿色部分)──负责人体的运动如踢球、跑步;听觉中枢(深红色部分)──有的部分负责人体的听觉如:听音乐、听讲课;视觉中枢(紫色部分)──负责人体的视觉看东西等。

认识了神经中枢分布,同学们再来思考刚才的问题?(做个小活动,双手举起来,时间一长什么感觉)如果一次看书时间过长,主管视觉的区域就会感到疲劳,大脑发给人体的信号头晕、头痛、头脑不灵活。

③谈话: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应该怎样科学用脑?长期不注意用脑卫生,会有什么结果?让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

④讲解:

科学五下一二单元备课

科学五下一二单元备课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一、教学计划单元分析:

本单元,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既贴近生活,又引入人胜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孩子们去探索光的秘密。在《凸透镜》中,孩子们会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和自制望远镜,领略神奇的折射现象;在《照相机和眼睛》中,孩子们将通过制作照相机和眼球模型,揭开它们成像的奥秘。

本单元教学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条目如下:

(一)科学探究: 1.能对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2.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2.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三)物质世界 : 1.了解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四)生命世界: 1.了解感觉器官的作用,知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映;

(五)注重个人保健科学方法的训练是本套教科书的“魂”,是教科书编写的主线。 本单元的探究活动趣味性很强,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不能仅满足于把实验搞得热热闹闹,而要启发学生做深入的思考,鼓励他们对所观察到的现象

作出合理的解释。而且,也不应仅满足于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更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寻找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反思科学探究的方法,因为知识结论之于科学方法,永远犹如金子之于点金指。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学会做一系列简单的光学实验; 2.能够用图画、语言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尝试制作望远镜、照相机和眼球的实物模型。

(二)科学知识: 1.了解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基本了解眼球的构造,了解照相机和眼球的成像原理; 3.知道怎样保护眼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2.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 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4.意识到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珍贵、最神奇的照相机,从而更加珍爱和保护眼睛。 1.凸透镜教材分析:玩放大镜是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如果让学生一下子说出光的折射是怎么回事,他们恐怕很难说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课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一滴圆形的水珠、一只装满水的圆柱玻璃杯、一个凸起的弧形水面都能像放大镜一样——把物体放大这一知识点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放大镜镜片,进一步研究凸透镜的作用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达到我们学习光的折射的目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实际情况,我是这样处理本课教材的:在科学过程与方法上,以“你知道凸透镜的作用吗”引出关于光的折射的话题,这时让学生充分发挥、各抒已见。关于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学生还不太清楚,对这一问题让同学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寻找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的方法。在科学知识与

技能方面,了解凸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让学生体验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在材料设计方面,为了解决“凸透镜既可成放大的像,又可成缩小的像”这一问题,教师要提供足够的实验器材。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遵循学生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简单明了的科学探究活动展开整个教学过程:提出问题—进行预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课后延伸探究。

5、凸透镜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和成像大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反复实验,归纳凸透镜成像大小的规律;制作能力——制作土照相机。

(三)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及成像规律难点: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光学实验盒(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制作材料:土照相机制作材料课件:凸透镜光学示意图、照相机成像示意图

教学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玩水游戏,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水吗?我们来玩几种新的关于水的游戏,好吗?

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实物投影):

(1)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画报纸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

(2)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画报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3)把装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画报纸上,观察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3.学生进行玩水游戏。

4.学生交流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及问题。

5.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二)新授:

1.亲密接触,认识凸透镜

(1)谈话:大家都见过放大镜吗?你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吗?

(2)学生描述自己所知道的放大镜。

(3)学生观察各种凸透镜片:用看、摸等多种方法。

(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5)认识凸透镜:这样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放大镜。

2.亲手实践,认识凸透镜的作用

(1)提问:你们知道凸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学生分组实验:凸透镜成像实验。

(4)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凸透镜既可形成放大的像,又可形成缩小的像。(如果有些组的学生只发现一种情况,则汇报交流后再进行实验。)

(5)提问:现在,你知道凸透镜有哪些作用?

(6)讨论:凸透镜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呢?(7)小结:光线射入凸透镜时,方向发生了偏折。

3.联系生活,认识凸透镜的用途

(1)谈话:小小凸透镜真神奇,那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出示图象资料:凸透镜的应用。

4.出示照相机实物,重点介绍凸透镜成像作用在照相机中的应用。

5.制作望远镜,拓展延伸

(1)谈话:刚才,我们观察研究了凸透镜,认识了它的外形特点和作用,那大家再来看看这个透镜(出示凹透镜),比较一下,它与凸透镜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2)学生观察、比较。

(3)学生汇报、起名。

(4)学生活动:透镜组合看事物。

(5)汇报、交流活动结果。

(6)结合望远镜实物,小组讨论、制作一架望远镜。

七、布置作业:学生制作土照相机

1.教师讲解演示制作方法(参照教材图示)

2.教师指导学生制作

3.教师评价和展示学生制作情况

4.学生用土相机做照像游戏(以上制作活动,可根据时间情况课外进行)

八、板书设计:

1.凸透镜凸透镜:中间厚 边缘薄距纸屏近,距蜡烛远 缩小距纸屏远,距蜡烛近 放大

课后反思:

6、.照相机和眼睛

教学目标:

1.尝试制作照相机和眼球的实物模型; 2.能够解释照相机和眼睛得成像原理。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球的基本构造; 2.了解照相机和眼球得成像原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照相机、眼球的模型或构造图;分组材料:放大镜一个,烧瓶一个,墨汁一瓶,硫酸纸一张。学生准备:每组可能带来照相机或照相机说明书;一组为单位到照相馆了解照相机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眼球的基本构造。难点:能够解释照相机和眼睛得成像原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的绚丽多彩,于是人们想方设法留下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美丽景色,谁能做到这一点呢?是照相机,人们根据光学原理设计制造出照相机。相信大家都拍过照,有没有谁自己使用过照相机呢?

2.提问:关于照相机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提问:关于照相机你们还想研究什么?

4.教师设疑:教师出示两张照片的投影,一张清晰,一张模糊。注意观察,发现什么?

5.讨论确定研究方向和问题。(“关于照相机你已经知道什么??”一问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道什么,知道的可以少讲或不讲。“还想研究什么”虽是一句套话,但确实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及引导学生探究方向的简单有效地一招。而教师的两张照片,引发了本课探讨的主要内容,照片的清晰与否首先引发对相机工作原理的好奇,使学生认识照相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认识,其次,也为眼睛的工作原理及眼病特别是近视眼的防止打下了知识与思维方法的铺垫。这是教师主导地位,实现有效帮助的重要环节。)

(二)新授:

1.讨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1)提问:有谁已经知道照相机是怎样拍出照来的?

(2)谈话:请你们介绍课前搜集的一些关于照相机的资料。

(3)出示相机,再请学生猜想并交流相机的工作原理。

(4)小结相机的工作原理:相机将恰当量的光线透过凸透镜聚焦在胶片上形成图像,调整光圈(光线通过的小孔)和曝光的时间,就能控制透过光线的量。

(5)指导分析照片清晰与模糊的可能原因。

(6)简单介绍“傻瓜相机”:这种相机能自动测量景物到相机距离,进行自动调焦,高度自动化,即使缺乏摄影经验的人也能照出清晰的相片。

(7)教师板书:照相机:镜头(凸透镜、速度、光圈、调焦)机身(暗箱、快门、扳手)胶卷

2.眼睛的工作原理研究

(1)讲述: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精密的“照相机”。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眼睛是精密的“照相机”?

(2)提问:同桌之间相互观察眼睛,你有什么发现?(稍侯提示,对照照相机工作原理,说一说猜一猜眼睛是怎样工作的?)

(3)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黑板之板书,将相机之凸透镜、暗箱、底片,与眼睛的晶状体、眼球内、视网膜两两对应地分析)

(4)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总结讲解“眼睛的工作原理”。(突出教材27页的基本内容。)

(5)教师板书:眼睛:眼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 3.观察分析瞳孔与光线强弱的关系

(1)观察与探讨:看窗外阳光灿烂的天空,在镜中自己的瞳孔,注意他们的大小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同桌之间观察2分钟,集体交流。

教师小结:瞳孔是控制光线的,光线强时瞳孔缩小,防止伤害眼睛。外部光线弱时,瞳孔变大,以便看清物体。

(3)分析猫的眼睛在白天与晚上的不同。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猫的眼睛的特别之处?学生回答。(

4)比较:对照相机,说一说,相机的什么部件与眼睛的瞳孔相似?

4.制作眼球模型(1)提问:你们能用桌上的材料作一个眼睛模型吗?(2)师生讨论,得出基本方法。(3)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课后延伸: 1.观察猫眼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并思考为什么? 2.采访照相馆与照相器材商店了解最新相机信息。

板书设计:7、照相机和眼睛镜头(凸透镜、速度、光圈、调焦)照相机:机身(暗箱、快门、扳手)胶卷

课后反思:

8.保护眼睛

一、 教材分析: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也是非常容易生病,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本课要使学生从小就知道眼睛的重要性,知道怎样保护眼睛.教学设想: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对眼睛的观察与猜测、讨论,以及上网浏览对眼睛资料的积累,课前的拜访眼科医生等途径与方法,使学生认识眼睛的科学。近视眼是学生常见的眼病,用眼过度是引起近视的主要原因。教学中要注意通过近视学生的亲身体验来认识与预防近视的发生。本课虽是常识性的学习内容,但相关资料的获得过程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因为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本课的课堂假设、探讨、总结交流的必要准备,也是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怎样保护眼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珍贵的、最神奇的“照相机”,从而更加珍爱和保护眼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眼睛的重要性。难点:指导学生认识怎样保护眼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投影片.学生准备:课前分组组织部分学生去拜访眼科医生,搜集眼睛保护的常识。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眼睛是我们感受大自然美丽色彩的唯一器官,如果眼睛得了病,那可是一件麻烦的事。眼睛会得那些病呢?我们如何来保护自己的眼睛呢?

(二)新授:

1.眼睛常患哪些疾病?

(1)谈话:如果眼睛有了病,就会看不清,想想看不见东西那将会很痛苦.谁知道眼睛会得什么病?我们怎样预防眼病,保护眼睛?

(2)讲解:眼睛非常容易得的一种病叫做近视.近视眼不能象正常的眼睛那样看东西,必须要把书本放得很近才能看清楚.坐在教室后排的同学如果得了近视眼,就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了,必须戴眼镜.戴着眼镜,许多活动都不方便.长大以后参加工作,有许多工种患近视眼都不能做.

(3)请班上患近视的同学说一说感受.

(4)谈话:近视眼是怎样得的?

(5)分组讨论.汇报.

(6)出示课件。讨论: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做对眼睛有好处吗?

(7)小结:写字.看书时眼睛离书本太近,常躺在床上看书.常走路.坐车看书,常在昏暗的光下看书,都会得近视眼.我们班里哪位同学有这样的坏习惯,要马上改正.出示课件。讨论: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样做对眼睛有好处吗?

(8)小结:预防近视眼得几点要求:适度用眼、眼睛休息、少看电视、眼保健操、食物与营养等。

2.测一测我们的视力。(1) 利用测视表测视自己的视力。(2)各组交流。

(3)全班交流。

3.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1)谈话:眼睛还会因为不干净得病.怎样保持眼睛清洁卫生呢?(2)讲解:我们每天洗脸时,要用自己的毛巾.自己的脸盆,不要与其它人合用,这样可以防止传染上眼病.另外,眼睛痒痒或进了沙子,不要用手揉眼睛,需用干净的手娟擦除,这样可以保持眼睛清洁,不得砂眼等其他眼病。(3)谈话:眼睛除了以上两种病以外,还可能受到外伤.谁来说说,眼睛怎么会受伤流血?

小结:有些同学平时爱打闹,有的同学爱拿棍子打着玩,不小心会扎伤眼睛,在元旦.春节期间,大家还爱放鞭炮,可是每年都有许多孩子的眼睛被炸伤.

4.应用 :两人一组,互相检查看书和写字姿势是否正确,并用尺子量一量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是否合适.

布置作业:拜访当地眼科医生,了解眼睛保护知识。

板书设计:7、保护眼睛

预防近视 注意眼睛卫生 防止意外伤害

课后反思: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人体内部的秘密

单 元 说 明

对儿童而言,生命世界是他们孩提时代就怀有浓厚兴趣的神奇世界,探究人体内部的秘密更是他们倍感神秘和新奇的生命领域。我们每个人都有宇宙中最为复杂的产品——人体,人体充满了神奇和奥秘。科学课就是要使他们对生命世界的兴趣进一步延伸,从对花草树木的认识过渡到整个生命世界的兴趣,从对生命现象和事物的表面开始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关注生命,要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意识。《科学课程标准》在生命世界中明确提出,应让学生意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生长发育,生理与健康,使学生在对人体结构认识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下列目标:

1.科学探究:能针对人体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3.科学知识:了解人体消化、呼吸的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知道常见呼吸疾病的产生和预防;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了解大脑与神经的特征;探究心跳快慢与哪些因素;了解人体组成,骨骼、关节、肌肉与人体运动,人体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过程以及这些器官的卫生保健知识。

本单元包括《食物哪里去了》、《我们的呼吸》、《心脏和血管》、《脑与神经》四课内容。 本单元从我们的身体切入人体生理的研究,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体生理的奥秘,从而了解肌肉和骨骼、人体消化、呼吸和血液循环、脑与神经,学会从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人体的奥秘,懂得人体器官卫生保健的重要性,逐步意识到要珍惜生命、关爱身体,并在对人体内部结构认识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科书展示了对未知人体世界进行科学探究的认识过程和规律,让学生在尝试解决这些未知奥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和态度。《食物到哪里去了》一课以食物在人体的变化为切入点,通过猜想、假设、实验验证的方法,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开始了对人体内部结构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并进一步收集资料了解消化的意义、过程。《我们的呼吸》是让学生通过体验、猜想、实验验证的方法,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心脏和血管》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实验验证、分析整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探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脑与神经》一课,从个体生理特征的角度来认识人体的脑、脊髓、神经和各器官之间的协

调与联系。

1.食物到哪里去了

一、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够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二、教科书分析

本课通过观察、体验等生活经验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本课以学生生活中感受吃馒头的实例切入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猜想、假设、推理、实验、结论认识身体的消化过程和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活动准备:

教科书提供了一个背景图,展示了各种食物。以文字形式提出了本课探究活动的主题: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吃下的食物都到哪里去了?同时,教科书以文字形式提示了本课探究活动需要准备的材料: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等。

课前准备活动要让学生充分搜集有关人体消化系统方面的资料,准备好本课实验工具,如烧杯、温水、温度计、试管、滴管、淀粉糊、碘酒等。同时让学生调查家人的饮食情况和饮食习惯。

教师还要准备好实验材料、食物消化录像资料和有关食物消化卫生保健方面的资料等,目的是为学生学习活动做好准备,以便为学生提供各种探究活动的资料和信息。

活动过程:

活动一:描述食物在身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教科书提供了两个学生吃馒头的情景图。一生正在吃馒头,一生手拿馒头在思考,学生语言“吃下的食物经过了口腔……”、“食物又到了哪里?”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吃馒头的活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描述食物进入人体所经过的路径和食物在身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卡通语言“我们来画画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意在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将食物在身体内的运动变化过程描述出来。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亲身体验活动,让学生展开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是教科书提供了一个人体消化器官结构图,图中标注了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胆、胰等消化器官名称,目的是引导学生规范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

教学时可以围绕“我们每天都要吃饭,那吃进的食物都到哪里去了?”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展开“吃馒头,画食物旅行运动路线”的探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大胆进行假设和猜测,主要是理解和把握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食物在身体里的运动过程,食物通过了哪些人体器官。二是猜想食物在身体里的变化过程,它们最终变成了什么,进而理解消化的意义和消化对人的生命的作用。

本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人体的消化器官图,让学生在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的身体指认人体的消化器官:人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肝、胰等。

活动二: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包括四个环节。

一是教科书展示了一幅三个学生交流观点的情景图,卡通语言“食物在胃里……”、“嚼馒头时,感觉有点甜……”意在提示学生及时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生活经验感知口腔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和特点,对口腔的消化作用做出合理的猜想。

二是验证性实验,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唾液的消化作用。教科书展示了“实验提示”、学生实验情景图、资料卡三项材料。“实验提示”提示了学生实验的操作过程: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将两个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过一会,分别往两个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学生实验情景图中的卡通语言:“颜色……”指明了学生的观察要点。同时,教科书还用“资料卡”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加了唾液的淀粉液遇碘不变蓝,这说明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已变成了其他的物质——糖,说明人口腔内唾液具有消化食物的作用。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根据小提示分析出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三是教科书通过漫画的形式规范学生认识食物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其中包括:牙齿将食物破碎,加进唾液,经舌搅拌,将食物送入食道;食物经过食道到达胃;胃的蠕动及胃液的作用把食物变成食糜,进行初步的消化;食糜到达小肠后,在肠的蠕动及肠液、胆汁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变成能溶解于水的营养物质,被小肠肠毛吸收;大肠继续吸收水分,剩余的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

四是总结消化器官的认识。教科书提供了一个资料卡,主要介绍了食物的消化主要靠两方面的作用:一靠牙齿的咀嚼、胃的蠕动将食物破碎,这是物理性消化;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等消化液,将食物中不溶解于水的营养成分变成溶于水的物质,这是化学性消化。资料卡主要为学生提供人体消化过程和消化的意义的资料。

教学中应围绕“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这一问题,让学生大胆的猜想,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验证自己的猜想。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引导是必要的,实验材料的提供可以有针对性。教科书只是提供了典型的唾液消化淀粉的实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条件,如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如果考虑学生设计实验方

面的难度,教师也可以直接先进行“唾液消化淀粉”的验证性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引发下一环节探究活动。

食物在体内是如何被消化的,师生可以围绕“人体消化过程卡通示意图”和“资料卡”以及师生搜集的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概括。教学组织活动应着眼于学生个人和小组的独立的探究和整理,但教师应给以必要的讲解,特别是消化液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录像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感性认识。

自由活动:

教科书提出了一个活动指向:健康的身体离不开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呢?教科书呈现了以讨论交流为主要形式的自由活动,首先设计了一个交流空白框,目的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饮食,交流保护消化器官的看法。其次,教科书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饮食习惯,向学生进行饮食卫生教育,包括:不挑食;吃饭要定时定量;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时要洗手;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饭后不要剧烈运动等,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消化器官的卫生保健。

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每个人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并展开认真的分析和讨论,然后让他们表述自己的见解或小组的共识。教学时要使学生通过交流,反省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通过相互交流,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保健方法。

拓展活动:

提出了一个拓展活动指向:办一期消化系统卫生保健的手抄报。学生可以根据课堂的探究和交流,进一步搜集有关于人体消化的资料,设计、制作手抄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广泛地了解人体消化的知识,完善认知。

本课的“拓展活动”适合在课下完成,教师选择适当的时机组织学生反馈完成情况,如举行手抄报展评活动,切实使拓展活动落到实处。

2.我们的呼吸

一、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并做出猜想和假设;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会收集资料并分析整理资料;能对实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

2.愿意合作交流;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能够珍爱生命。

3.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名称及人体呼吸的过程,知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二、教科书分析

本课是在“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呼吸意味着生命存在”这一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猜想、实验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了解呼吸的过程,理解呼吸的

意义,并通过查阅资料、测量肺活量等实践活动,讨论了解呼吸系统传染病、呼吸系统保健等与呼吸有关的问题。

活动准备:

教科书以简洁的文字提出了课堂探究活动需要准备的材料:玻璃管、集气瓶、烧杯、蜡烛、澄清的石灰水、气球、软尺、火柴等物品。

进行活动准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有关呼吸器官的各种文字、图片资料或必要的视频资料,辅助学生设计实验的提示卡。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呼吸意味着生命存在,没有人可以在停止呼吸的情况下存活很长时间。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屏住呼吸会怎样?教科书提供了一幅学生憋气的情景图。提示学生亲身体验人没有呼吸时的感觉,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呼吸对于人的意义。教科书呈现了一个警示语言:“时间不能太长!”保证学生的身体不受伤害。卡通语言:“感受一下。”引导学生都要亲身感受一下。这一环节重在让学生体验,体验中获得感受,交流感受的过程中体会到: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呼吸意味着生命存在。没有人可以在停止呼吸的情况下存活很长时间。

二是探究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教科书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情景图:第一个图是利用排水法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先收集气体……”提示学生实验要从想办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入手,情景图展示的是学生正在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暗示学生排水法是收集呼出气体的方法之一。第二个图是测试呼出气体是否支持燃烧。“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

中……” 这一指向性的提示文字暗示学生可以用燃烧的火柴检验呼出气体是否支持燃烧,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呼出气体的大致成分。第三个图是测试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教科书还提供了一个“实验提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通过对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经过石灰水时的对比实验来认识两者成分的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教科书中卡通语言:“还可以这样设计实验”,提示学生可以按图中提供方法做实验,也可以设计其他实验方法的一种暗示,以便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科书通过三幅学生实验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教科书在此环节的编写上考虑到了开放性,对学生的研究不限制、不要求,旨在让学生大胆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能力。

三是表达与交流。教科书提供了一个以“我的发现”为引领的空白框,提示学生探究活动结束后,对探究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把自己的收获变成大家共有的收获,让学生从中发现:人吸进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是不同的,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很少,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人不停地呼吸,说明人生存需要大量的氧气。

本活动开展探究活动时,可以先创设一个让学生亲历体验的情景,师生共同进行憋气比赛,

让学生亲身体验呼吸的重要性,深刻体会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由此,让学生产生自己的问题:“人为什么离不开呼吸?“”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等。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想,如“人体吸进与呼出的气体相同。“”人体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等。

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展开验证性实验。侧重于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整理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本课的实验设计有一定的难,学生可以参考教科书中的提示资料进行。老师可以创造性地设计提供一些有利于学生设计实验的提示卡片,辅助学生进行设计。如学生对设计实验茫然时,你提供的“你可以想办法比较一下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等提示性的卡片。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验设计,合理地选择仪器开探究活动。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多方面进行探究。实验中,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注意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模拟呼吸器实验,事先教师要强调好实验方法,以免课堂上出现意外。

探究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交流的实验现象,教师可以引导思考:“为什么呼气时石灰水变浑,吸气时石灰水不变浑?“”你认为人呼出的气体与吸进去的气体成分有什么不同?“”什么原因使火柴熄灭了?”最终使学生明白: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去的气体含的二氧化碳多;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很少。

活动二:呼吸器官主要有哪些?我们是怎样呼吸的?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认识人的呼吸器官。教科书呈现了一幅人体呼吸器官图,图中注明了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结合卡通语言:“人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咽……”,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主要有哪些。

二是了解人呼吸的主要过程。教科书提供了人呼吸的基本概念资料卡,结合卡通语言:我们可以画一画吸气和呼气的路线。、”“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引导学生把人体呼吸器官图中的呼吸器官和呼吸活动联系起来,认识呼吸器官及其所发挥出的作用。

开展本环节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知道人有哪些担负呼吸任务的器官?它们在人体的哪个部位?学生可以结合教科书中的呼吸器官图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交流后,根据自己对呼吸运动的理解,画出人吸气和呼气时的路线,进一步理解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各部分的作用。

教师也可以从我们怎样呼吸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活动并交流,研究活动可以是交流资料,也可以从研究气体在人体的交换路线这一角度开始进行研究。

自由活动:

提出了一个活动指向: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教科书提供了五幅图片,图下分别标注文字:一是吸烟能使肺变黑色;二是注意环境卫生;三是寒冷的冬天要戴口罩;四是参加体育

锻炼。五幅图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展开思考,目的是让学生交流保护呼吸器官的措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呼吸器官容易得哪些病?得这些病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呼吸器官得各种疾病呢?学生可以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交流。学生可以进行某一方面的主题交流,如呼吸疾病的预防,大气污染对呼吸器官的影响等。也可以组织学生把课前查阅的资料制成剪报,进行展示、交流。

拓展活动:

设计了两个活动指向:一是测一测我们的肺活量;二是调查吸烟和空气污染对呼吸器官产生的危害情况,写出调查报告。

第一个活动指向的呈现,教科书首先呈现了一个肺活量测试仪,然后,通过情景图展示了测量肺活量的简易方法:吹气球的方法测试肺活量,通过学生“我吹的气球最大——”提示学生气球吹的大小可以反映出肺活量的大小。

第二个活动指向让学生进一步查阅资料,主题为调查吸烟和空气污染对呼吸器官产生的危害情况。重点让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并写出调查报告,在恰当的时间安排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开展探究活动时,第一个活动可以在课内完成。首先教师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肺活量?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通常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然后提出问题:怎样想办法测量我们的肺活量?给学生一个充足的自由思考空间,最后指导学生用气球或肺活量计测量自己的肺活量,这里鼓励学生使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方法进行测量,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但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测量方法一定要准确、合理,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测量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对测量记录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经常参加锻炼,身体比较强壮的人肺活量大。

第二个活动指向可以放在课外进行,主要让学生调查吸烟和空气污染对呼吸器官产生的危害情况,写出调查报告,旨在培养学生主动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及通过分析数据对某一现象作合理解释的能力,进一步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3.心脏和血管

一、教学目标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会查阅书及其他信息源;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知道心脏的形状及位置;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教科书分析

本课继《食物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呼吸》之后,认识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心脏、血管,测量心跳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了解心脏、血管组成了人体奇妙高效的运输线路,把养分和氧气送到全身各处,知道影响心跳的各种因素,了解心血管病的基本预防和保健知识。

活动准备:

教科书以简洁的文字提示了学生探究活动所需的材料:长胶管、漏斗、秒表等。

学生课前应搜集有关心脏和血管的文字、图片资料及制作简易听诊器的材料:剪刀、长胶管、漏斗等。教师可准备有关心血管方面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测一测我们的脉搏。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测试脉搏活动。教科书展示一幅学生测试脉搏情景图,同时出示一个活动记录表。根据表格的提示,引导学生主要测试人在静坐、轻微运动、剧烈运动等状态下的脉搏。

二是探究脉搏产生的原因。教科书由卡通提出问题:脉搏的跳动是谁引起的?按“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过程进行。资料卡呈现出探究的结果,引导学生认识到脉搏的产生是由心脏跳动引起的。人在不同状态下,心脏跳动的快慢不一样,由此引起脉搏的搏动也产生不同。

教师可以创设让学生运动、游戏的场景,让学生分别做轻微的运动、剧烈的运动,感受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心跳,激发学生提出“心跳的快慢是不是与运动有关”的问题。如何证明心跳快慢到底与什么有关?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引导学生比较多种的状态下心跳的快慢。教师提倡学生用测脉搏的方法,也可用直接测心跳的方法,在学生认真细致测心跳的基础上,填写好实验记录单,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讨论,适时提问题:“从实验记录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心跳快慢与人处在不同的状态下有关。

我们的实验记录

同一个人在不同状态 安静 运动 高兴 ……

剧烈运动 不剧烈运动

心跳次数

(1分钟)

活动二:找一找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探究心脏的位置,了解心脏的形状、结构。教科书提供了一组学生活动情景图:第一幅图,学生手按左胸,卡通语言提示“心脏在我们身体的……”,引导学生探寻心脏在人体中的位置。第二幅图,一男生贴近另一男生的胸部倾听心跳,引导学生可以用耳朵感知心脏的位

置和心跳。第三幅图,学生手按脉搏处在仔细观察,引导学生寻找血管,把心跳和脉搏联系起来。意在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出自己的心脏和血管,感知心脏的跳动。

教科书还提供了心脏的结构图,图中标注了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的位置,通过教材正文文字引导学生认识心脏的位置、结构、大小、形状。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提示学生交流对心脏和血管已有的认识,同时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二是认识血管的组成及在人体中的分布特点。教科书提供了人体血管分布示意图,图中显示,以心脏为中心,血管呈放射状发散向全身各处,越往身体末端,血管越密集,血管越细微,形成网络结构,从心脏发散到全身的血管呈现红色,这就是动脉血管,从全身各处汇集到心脏的血管呈现蓝色,这就是静脉血管。教科书在图示旁边还呈现了有关血管的文字说明,描述了血管的形状特点及人体血管的分类。

三是总结认识心脏和血管的统一性作用。教科书呈现了一段文字介绍,突出说明了心脏和血管的生理变化规律和作用。这一环节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是间接的,以理性认识为主。加深学生对心脏和血管的认识。体现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交流阐述资料的活动指向,使学生能从课前搜集的大量资料中认识心脏和血管的有关知识。

这一环节的活动可以采用小组内交流的方式,指导学生找出自己身体中的心脏和血管。学生找自身心脏和血管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用较规范的方法,学生可以在自身找出心脏和血管,也可以相互在同伴身上找,在寻找心脏和血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如:“血液为什么会流动?“”人为什么会有脉搏?”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试着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解答。

小组内交流完后,可以把小组的发现整理并在全班进行交流。也可以在此提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求教于其他组的同学。教师在这是可以提供一些血液循环器官的图片、录像片,直观地规范学生的认知,配合学生的交流。

自由活动:

教科书设计了两个活动指向:一是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教科书展示了四幅图片,首先通过心血管患者的图片,提示了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然后通过科学饮食、参加体育锻炼、拒绝烟酒等图片让学生明白: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元凶,因此要合理安排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过于肥胖和缺少锻炼可引发心血管病,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锻炼心脏的功能;吸烟和喝酒可使得心脏病的可能性增高,因此,要远离烟酒。

二是“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的活动主题,展示了制作简易听诊器的情景图,提示制作简易听诊器要用到的结构性材料,如长胶管、剪刀、漏斗等材料。教科书没有提示制作的方法,只是提供了一个成品图,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的自由活动空间。

教师可以出示有关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统计资料,也可以让学

生交流收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认识到心血管病对人健康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学生讨论如何预防这类疾病,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心脏和血管,这部分以学生的交流为主,教师可适时出示必要的录像片、图片辅助教学。

“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的活动,教师可出示医用听诊器,讲解其工作原理,再出示制作简易听诊器材料,学生可自己探究制作方法,制作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用自制的听诊器听自己或同伴的心跳,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分析同一状态下不同人的心跳。本部分也可以安排在课外,充分体现自由活动的自由性。测量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翔实地填写记录单,小组内分析、比较,进一步了解影响心跳次数的因素。

拓展活动:

提出了一个探究活动的指向: “测一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的心跳,有什么发现?”。目的是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由课内拓展至课外,引导学生课外更多地关注心跳和血液循环方面的内容,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要设计一个记录表格,保证让学生课外能继续探究影响心跳的因素,如探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心跳的规律,并填好记录单。

4.脑与神经

一、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和其他信息源进行学习,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能够对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亲身体验,在实验中亲历科学探究得到过程。

2.培养学生愿意交流与合作的习惯,能用所学到的知识解释科学现象。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3.了解大脑中各个神经中枢的功能,知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应。知道大脑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及各项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了解神经系统在人体进行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二、教科书分析

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非常丰富,人类除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还运用语言和文字与外界进行交流,人类的信息传递与发达的大脑和神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脑与神经之间的活动我们是看不到的,但是通过一些现象的体验与研究,可以让大家认识到脑与神经之间的联系。大脑是发出命令的“司令部”,神经是传达命令的“通讯员”。身体各器官是执行命令的“战斗员”。人体内部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都离不开大脑与各种神经中枢的密切配合。本课主要是通过一些感知、体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整体认知神经系统。

活动准备:

教科书没有显示出活动准备的指向,但是教科书设计的探究活动需要的探究材料,仍然需要认真准备,如硬币、铅笔、白纸和尺子等。

教师要提醒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脑与神经系统如何进行信息传递的图文资料和一些工具,并在课前进行监督检查。教师自己也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最好能够将本课的相关知识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

活动过程:

活动一:做几个小实验,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教科书中提供了几个测试神经协调工作,快速反应能力的小实验。

一是摆放硬币实验。教科书呈现了衣服情景图和一个实验提示。要求先以硬币为轮廓在纸上任意画出6个硬币大小的圆圈,然后给这6个圆圈任意标上1~6的数字,最后,按照编写的序号把硬币分别放在6个圆圈上。在活动中,注意体会脑和人体器官是怎样协调工作的,感受人的手、眼、脑等各项器官是如何协调一致的。其实人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各个器官需要相互协调的例子多不胜举,教科书上的活动只是一个提示,可以此为导向设计类似的活动。 活动的开展可以从游戏开始,教师与学生聊天的导入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如: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拿出一张白纸,一支笔和一枚硬币,边听边做动作,并且自己体验一下有哪些器官在协调工作?在学生准备好之后教师边说要求学生边做动作:(1)沿一枚硬币的外轮廓线在一张纸的不同位置上画6个圆。(2)随意给几个圆标上1-6的数字。(3)再次拿起硬币,按照数字顺序依次在圆圈上摆放。全部做完后,将自己的体验写下来、交流。

二是测试反应小游戏。教科书呈现了两幅活动情景图,两个同学在进行指鼻子游戏。教科书设计的游戏只是提示,可以设计成“打手游戏”,旨在提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快速反应游戏,对脑与神经系统的协调性有更多的认识。

三是测试反应速度实验。教科书出示测试反应速度实验的情景图,配以实验提示:“手指与米尺的零刻度持平,准备抓住尺子,记录尺子掉下时所捏住的刻度,这个距离可以说明自己的反应速度。”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测试实验,要想抓住米尺上指定的刻度,必须要精神高度集中,做到将眼睛看到的现象迅速传递到大脑,大脑用最快的速度作出反应,并把“抓住尺子”的命令立即通过运动神经传达给手指,手指迅速收缩然后准确地抓住尺子。当然,这一系列信息的收集和反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抓不住笔或米尺上指定的刻度。但经过几次练习后,就会发现眼、脑、手之间的协调速度会越来越快。

教师可以提问:你是一个反应很快的人吗?想不想试一试自己的反应有多快?让学生同桌俩一组进行抓尺子的游戏。先进行几次练习,然后将结果进行记录,测试一下自己的反应速度,说一说在游戏过程中,有哪些器官在进行协调活动。也可以在这个实验之后开展“指鼻子游戏”,在游戏中体验脑与神经的协调配合。

三个测试实验之后,教科书有卡通提出一个任务:“说说自己的体会。”实际上,这个任务既是这个环节结束时的总结,也是每个小实验活动的总结,提示学生要在活动中多思考,多体会,理解、感悟神经系统与全身各器官之间的协调统一。

活动二:认识脑与神经。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认识脑与神经的组成。教科书出示了一幅人体神经系统示意图,图中由大脑向全身各处布满了神经网络,并标注了脑、脊髓、神经三大神经组成名称。让学生能直观地认识脑与神经的关系。教科书提供了一段文字“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又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身体各部分。”把脑与神经的关系描述得非常清楚。

二是了解人的各种神经中枢的“职责”。教科书提供了一幅脑的图片并将各部分标注不同的颜色。把脑的各个区域以图解的形式给予解释说明:运动中枢——负责人体的运动;感觉中枢——负责人体的感觉器官;视觉中枢——负责人体的视觉;听觉中枢——负责人体的听觉系统。通过图解,把脑的各部分分管的信息清楚明白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脑的构造与职能有明确的了认识。

本活动是让学生认识脑与神经,内容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开展具体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如开展“听写汉字”、“看写汉字”的活动,提出问题:“在这两个活动中,虽然都写出了汉字,但是人体各个器官的参与程度有什么不同?”然后,播放课件,让学直观地了解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而神经则是负责上传下达的“电话线”,神经系统不断地将各种信息传递给大脑,而大脑在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后,又通过神经系统将命令下达给身体的各部分。而脑中的各个神经中枢各有分工,协同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人体活动。

自由活动:

设计了一个活动指向:当人的某一器官失去作用时,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子,试着体验一下。教科书出示了一幅活动情景图:一个学生蒙住双眼正在体验盲人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盲人、聋哑人是怎样进行信息传递的,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所知道的盲人以及聋哑人如何获取信息的资料之后,小组内互相扮演盲人和聋哑人,体验一下他们在获取信息时神经系统和大脑是如何协调工作的,并及时进行交流。

这一环节的活动,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到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培养学生关爱、照顾残疾人的情感和态度。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明确残疾人自由残疾人信息交流的方式,人的某一器官发生信息交流障碍后,其他的器官可以有效地给予补充和弥补。实际上,残疾人在进行信息交流时自有其独特的信息传递方式,并可以将这些方式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盲人通过触觉来感受盲文所表达的意思(正常人用视觉);聋哑人通过辨别对方的手势来进行信息的传递(正常人用语言);盲人在走路时通过感受手中的探路棍或导盲犬传来的信息了解路况(正常人用视觉)。这些残疾人都是在某一器官受损的情况下,通过其他的感受器来感知外界信息的,并将这种信息传递给脑,通过脑的分析之后,再把相应的命令通过神经传达下来。让学生通过体验活动更能深刻地认识到脑和神经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以及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及运动方面的作用。

拓展活动:

提出了一个活动指向:长时间读书、写字、思考问题,常会感到头晕、头疼、头脑不灵活。这是为什么?怎样做到科学用脑?教科书提供的拓展活动是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指向。引导学生认识到人脑也需要休息,长时间工作、学习后,大脑会疲劳,休息后,就会头脑灵活。另外,合理用脑也是学生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提示学生根据脑的中枢结构特点,合理使用大脑。

第二单元 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单 元 说 明

凸透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学仪器,由简单的凸透镜衍生出许多复杂的光学仪器,学生非常喜欢玩凸透镜,但学生对与凸透镜相关的诸多现象或功能,虽然心存疑惑,却往往不能有意识地去关注和研究。本单元就是以凸透镜及相关的照相机、眼睛为研究对象,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关心科学、认识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学会关心自己、关爱他人。

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下列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能用简单器材对物体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和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合理的解释;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合作与交流;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珍爱生命。

3.科学知识目标:了解凸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了解照相机的基本结构;探究凸透镜成像原理以及成像规律。了解眼睛的内部结构;了解常见的眼睛疾病,特别关注近视眼的形成及预防;了解显微镜的基本作用;知道保护眼睛的基本技能。

本单元由《凸透镜》、《照相机和眼睛》、《保护眼睛》、《潜望镜的秘密》、《神奇的眼睛》五课组成,主要研究凸透镜的作用以及凸透镜成像原理及成像规律、照相机的构造、眼睛的结构及视觉形成、了解眼睛常见病及如何保护眼睛、了解显微镜的基本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放大镜切入,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猜想与假设、动手制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凸透镜的相关知识、照相机和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眼睛常见病以及保护眼睛等内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乐趣,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进一步提高实验、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探究相关知识奠定基础。学

生对本单元设计的内容比较熟悉,比如凸透镜是学生喜欢的玩具,照相机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用品,眼睛是我们的身体器官,再加上本单元贴近生活的特点,比较适合学生探究。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以“凸透镜”为主线串联为一体,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凸透镜》主要是探究光在穿过凸透镜时发生偏折,认识凸透镜的作用,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成像规律。以此为生发点延伸出《照相机和眼睛》,主要研究眼睛的内部结构,照相机的结构原理;《保护眼睛》主要研究有关眼睛的卫生保健,重点关注近视眼的成因及预防;《潜望镜的秘密》主要研究潜望镜的原理及简易潜望镜的制作;《神奇的眼睛》主要研究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了解其他延伸眼睛的仪器等内容。本单元在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借助生活经验和生活工具,研究生活习惯,应用于生活实践,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多种资源进行学习,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摆脱了书本的束缚,使科学探究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丰富了学习经历,有利于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养成。

5.凸透镜

一、教学目标

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凸透镜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通过观察、试验,探究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能与他人交换意见,懂得交流与探讨可以引发新的问题和想法。

2.喜欢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从中体验到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凸透镜的基本结构、特点,了解凸透镜成像的作用机器成像规律。

二、教科书分析

对放大镜学生比较熟悉,很多学生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都会发现放大镜的一些作用,但将放大镜称其为凸透镜,却有些陌生。所以,本课从观察放大镜入手,首先完成放大镜到凸透镜名称的变化,再以探究凸透镜有什么作用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镜片的特点,探究凸透镜的作用,从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科书以文字形式提示了本课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凸透镜有些什么秘密?并提示了本课探究活动中需要准备的主要材料:放大镜、蜡烛、火柴、纸屏、支架、透明的玻璃瓶或塑料瓶、玩具激光灯等;目的是让学生从材料上和心理上为课堂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前教师可引导学生搜集各式各样的凸透镜,准备制作材料。教科书提示的材料只是课堂探究活动所需材料的一部分,应启发学生动脑筋,多准备一些,不要局限于教科书中所提到的几种材料。教师也要准备相关的探究器材,如准备分组实验的材料等,以保证探究活动的顺

利进行。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们观察放大镜。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认识放大镜的结构。教科书以图示的方式展示了一个放大镜,标注了各部分名称:镜框、镜片、镜柄。

二是认识不同种类的放大镜,教科书展示了双面、单面、可折叠放大镜等,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放大镜是多种多样的。

三是明确凸透镜的概念。教科书以正文文字的形式给出:“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称为凸透镜”。

可以从交流对放大镜的认识引入。如教师谈话;“关于放大镜你都知道些什么?”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交流对放大镜的认知。

也可以从检查课前准备直接介入,如教师谈话:“知道你准备的仪器叫什么名字吗?“”观察过它的特点吗?”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直接引出本节课研究的主题。

认识放大镜的基本结构,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放大镜,说一说放大镜的构造特点及组成部分。也可以适当加入对比性的小实验,如,体验放大镜的镜片与普通镜片的不同,感知放大镜的镜片边缘薄、中间厚的特点。最后,通过交流活动,统一学生的认识:知道放大镜是由镜框、镜片、镜柄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感知到放大镜的种类很多,但镜片都有共同的特点,即中间厚,边缘薄。然后让学生知道像这样的透明的镜片称为凸透镜。 活动二:凸透镜有些什么作用?包括三个环节。

一是展现了几组学生进行探究的场景:两位同学正在玩激光灯的光线穿过凸透镜的游戏,“光斑落在哪里?”提示学生观察凸透镜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情况,认识到光线穿过凸透镜时会发生偏折;一位学生在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提示学生发现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一位学生正在用凸透镜较远距离地观察植物,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呈现在凸透镜上的倒立图像;两位同学在阳光下,将凸透镜放在火柴的上方,意图是让学生发现将光点落在火柴上,可以点燃火柴,说明凸透镜有聚光作用。通过学生的探究发现,认识到凸透镜之所以具有聚集光线和成像的作用皆因光线在穿过凸透镜镜片时会发生折射。教科书中所展现的活动过程,有着层次上的递进的关系,但实际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发现却不一定存在递进关系,所以,教科书中所展现的内容仅仅是一些提示,实际教学中尚存有很大的空间,任由学生自主发现凸透镜的秘密。

二是 “想办法让蜡烛火焰的像呈现在纸屏上”。教科书中展现了一组随意摆放的材料:蜡烛、纸屏、三个凸度不一样的凸透镜,提示学生利用这些材料,自主想办法让蜡烛火焰的像呈现在纸屏上。教科书中只提供了材料,至于如何让蜡烛火焰的像呈现在纸屏上,有哪些办法,却没有提示,这充分展现了教科书空间大的特点,给予学生创新思维的机会。学生在探究过

程中,会发现很多新的问题,例如:有没有像的呈现?像的大小?像的清晰与模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这些现象与什么因素有关系?等等,教科书并没有具体体现学生的问题,这样的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醒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从探究中寻求问题的答案。

此环节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发现及兴趣,探究其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比如:镜片厚度与聚集光线的焦点有什么关系;镜片厚度与放大物体的倍数有什么关系等,教科书在此留出了比较大的空间,没有硬性的限制和规定,旨在提示学生进行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提出相关的猜想与假设,为探究留有自由选择的余地。

三是交流总结。教科书中展现了一个记录表,显示了“我的做法”及“我的发现”两个栏目,目的是让学生记录实验方法,使学生养成记录实验过程的习惯,并对实验中的发现进行分析研讨,从中发现凸透镜的成像作用及成像规律。同时,教科书还给出凸透镜的主要作用: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

本环节的活动可以分成三个环节展开:

一是探究凸透镜的作用。

可以先让学生从“玩凸透镜”入手,让学生自由玩,室内、室外不必限制,但是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不要用凸透镜对着太阳看。玩中引导学生有所发现。

然后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可以互通玩法,提出自己的问题,再继续进行有目的的探究。如:引导学生发现:要想知道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如何正确看到,这就引出正确使用凸透镜放大物体的方法;要想知道凸透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应采取什么方法来观察实验,引出相应的观察实验方法。等等。

在掌握一定探究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用科学的方法“玩”凸透镜,在学生充分探究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活动,交流自己的发现,分析、归纳凸透镜的作用。

本环节也可以先让学生交流“凸透镜有什么作用”,先让学生根据的经验进行猜想与假设。然后再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证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是否是正确的。然后根据探究计划分组活动。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探究现象,能够对现象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学生在寻找光斑时,启发学生思考,光斑偏离正前方,这说明什么?在学生观察到聚集光线和成像作用后,启发学生思考,凸透镜为什么能聚集光线、能使物体成像?

通过本活动的探究,学生能认识到光线在穿过凸透镜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凸透镜具有能聚集光线和使物体成像的作用就可以了,如果将放大物体作为凸透镜的一个作用分列出来也可以,教师不必涉及凸透镜放大物体是成像作用的一种。

二是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及规律。

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想办法,让蜡烛火焰的像呈现在纸屏。”让学生自己选择实验材料,自行进行实验装置,在探究摸索中发现凸透镜、蜡烛、纸屏如何摆放才能使蜡烛火焰的像呈现

在纸屏上。至于凸透镜、蜡烛、纸屏三者之间的距离与成像的关系,学生的探究中能发现多少是多少,不要求学生对此有较深的了解。如果学生发现有时像可以落在纸屏上,有时形成的像不能落在纸屏上,教师可以适当说明:能落在纸屏上的为实像,不能落到纸屏上的为虚像。

因不要求学生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所以,如果学生在前面的活动中已发现了凸透镜的成像作用,且已经有了蜡烛的火焰落在纸屏上的发现,第二个环节中就可以在学生初步感知凸透镜作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关于凸透镜你还想研究些什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探究方向,设计探究方案,继续探究。学生对凸透镜的兴趣可能会有很多:关于成像的、关于聚集光线的,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中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也可以就各自提出的问题,分别探究。无论是全体学生探究同一个问题,还是探究不同问题,在探究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对探究进行设计:想探究什么?按照怎样的思路探究?探究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并记录。探究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如果探究的是同一个问题,可以相互学习探究方法交流探究结果;如果探究的不是同一问题,学生在交流中,可以达到资源共享,了解关于凸透镜的更多知识。

三是总结、交流活动。教师要组织学生总结评价探究活动的开展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进行鼓励性评价,并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给予肯定和表扬。

自由活动:

教科书设计了与探究主题紧密联系的活动——做个凸透镜。根据学生的爱好以及手中的材料,设计制作凸透镜,比一比谁的方法多。教科书中展示了几种制作方法,如“在瓶内加上水试试”、“我做个水滴放大镜”,提示了两种简单的制作方法。本活动设计的目的,是提示学生自己想办法进行创新设计、制作,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认知进行创造,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交流交流自己的设想:想用什么材料,怎样做。教师应融入到学生的设计中,只提参考意见,不做硬性评价,以利于学生的设计具有各自的特性。

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凸透镜的认知和准备的材料,先行制作,然后进行比赛:看谁的制作方法多,谁的凸透镜效果好。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制作的热情,也能在相互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对自己的制作进行改进,使之更有创意、更方便实用。总之,本活动要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并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拓展活动:

教科书提出了一个活动指向: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给人们带来哪些便利?让学生了解到透镜的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特点。如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就是利用了凸透镜制作成的。目的是把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后,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教师可以将预先准备的显微镜和望远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其观察不同的对象,然后告诉学生,这些光学仪器都是由凸透镜组成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课后把两面凸透镜组合在一起玩一玩,看有什么发现?也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有关显微镜、望远镜其他透镜的相关知识、图片或实物进行展出。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创作发明比赛,利用凸透镜或其他透镜制作玩具等。

6.照相机和眼睛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推理等方法了解照相机、眼睛的结构;能表达交流自己的体会与见解,会为自己的见解寻找科学依据;能设计制作土照相机。

2.乐意研究生活中有关成像的现象,养成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愿望;在探究中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愿意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照相机照相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认识眼球的基本结构,了解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二、教科书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照相机,对照相机有极浓厚的兴趣;眼睛是人体的重要的感觉器官,是我们观察周围世界的重要工具。照相机与眼睛有什么关系?照相机里面都有些什么?为什么能照相?眼睛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我们是怎样看见周围物体的?这些都是学生经常产生的疑问。本课在学生认识了凸透镜的特点和结构的基础上,认识照相机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探究眼睛的结构及视觉的形成过程。

活动准备:

教科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提供了几幅胶片,目的是借助胶片提示学生进行课前探究,为课堂探究照相机结构及原理、眼睛的结构及视觉形成活动,奠定基础和做好心理准备。同时教科书以文字的形式,提示了本课需要准备的主要材料:小凸透镜片、纸盒、半透明纸、剪刀、胶水等。

材料的准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学生准备制作小照相机的材料:凸透镜片、纸盒、半透明纸、剪刀、胶水等,有条件的学生带上照相机更好。根据教学设计,教师要准备照相机和使用过的留有影像的胶片(一次成像的相机最好),眼球模型,相关的图片或者多媒体资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做个照相机,玩一玩。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做个照相机,了解其主要构造原理。教科书展示了一架普通照相机,提示学生初步了解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镜头、光圈、胶片等。教科书中还出示了制作简易照相机的简单的制作图,提示了制作简易照相机需要的主要材料及制作方法、步骤:第一步,选取材料。制作材料主要有:两个能正好套在一起的纸盒,去掉纸盒的两端,一张半透明纸,一面凸透镜;第二步,将凸透镜装在一个纸盒的一端,将纸屏粘贴在另一纸盒的一端;第三步,将两个纸盒套在一起,使其可以自由前后推动,任意调节焦距。教科书没有提供具体的制作方法,目的是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自由设计制作,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教科书中还展示了学生制作场景图,提示学生在制作活动中还应注意互相合作。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制作照相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认识到照相机就是凸透镜规律的应用。 二是展现学生用自制的照相机在校园里玩的场景。用自己制作的照相机到校园里照相,并想办法改进自制的照相机。本活动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制作兴趣,进行一步领会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能恰当地应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巩固和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同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比较,改进自己的照相机,使之更趋结构合理和方便使用。此活动还蕴涵着另外一个目的:引领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为生活服务,为实际操作照相机奠定基础。

如果有一次性成像相机,在上课一开始,教师可以给一个或全体同学照相,拿着照片,问学生“你知道照相机为什么能照相吗?”如果是普通相机,教师可以结合留有影像的胶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还可以直接切入:“你知道照相机里有什么?” 这是一个解暗箱的过程。因而在在学生回答过后,教师再出示简单的照相机剖面图或多媒体资料,使学生了解照相机的基本构造:镜头、光圈、胶片等,并能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推理照相机工作原理。

学生在了解了凸透镜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之后,制作小照相机,是比较容易的,因此教师要放手给学生,不必对此做过细的说明和要求。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加深对凸透镜成像原理的认识,了解照相机各部分的功能。

做完的同学可以带着自己的相机在室内、室外自由开展活动,同学之间可以交换使用,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比较,取长补短,改进自己的照相机,使之更趋结构合理和方便使用。也可以让带相机或会使用相机的同学实际操作,给周围的景物或同学照相,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时也是引领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为生活服务,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学生搞一次真正的摄影比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二: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认识眼球的结构。教科书展现了学生讨论图,“眼睛和照相机……”、 “晶状体很像……”这些语言皆提示学生将眼睛与照相机的成像及构造原理进行相互联系,主要是让学生借助对照相机的认识,推想眼睛的构造,推理视觉形成的原理。在了解照相机结构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将眼睛和照相机联系起来: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片、瞳孔——光圈等,从而推想眼球各部位的功能。教科书中还展现了一个眼球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了眼睛的主要

构造包括: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等。

二是认识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教科书呈现了一段介绍性的文字,同时配以示意图。引导学生在认识眼睛主要构造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探讨,完善对视觉的形成认识: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倒像,人脑能自动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

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说一说“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引导学生推想眼睛的内部构造及视觉原理。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进行推想,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推想将眼睛的构造画一画,对眼睛看见物体的道理说一说。

待学生对眼睛如何看见问题有了充分的推想、分析、交流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推想,引导学生对眼睛看见物体的道理进行初步总结。即使学生的推想有较大误差,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适当播放相关的多媒体资料,或者出示眼球模型或资料卡,将眼睛的主要部分——眼球的内部结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到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主要由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角膜、玻璃体等部分组成。让学生更直观的感知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对眼睛的构造及视觉原理有科学的认识。针对推想中的结论,学生修整自己认识,形成科学的认知。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视觉形成的模拟实验:在眼球模型前放置点燃的蜡烛等,使蜡烛的像呈现在模拟眼球的视网膜上,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此实验分组进行,效果比较好,既有利于观察效果,又有利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认识和研究深度。

在学生了解了眼睛是怎样看见周围物体后,如果产生这样的疑惑:“照相机里的像是倒立的,为什么我们的眼睛看见的像不是倒立的呢?”可以让学生结合资料卡的提示性资料进行认知,让学生了解到视觉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脑能对倒立的视觉信号进行调节,形成正立的感觉。

拓展活动:

教科书提供了一个活动指向:“查阅资料了解动物眼睛的构造”。目的是提示学生课后进一步了解眼睛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感受动物身体结构复杂多样的特点。

拓展活动是课堂活动的延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查阅资料,了解动物眼睛的构造。主要是养成学生查阅资料和合作交流的习惯,并能从中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视野。

7.保护眼睛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调查、访问、查阅书刊等方式获取有关保护眼睛的信息;能利用统计等方法分析

信息资料;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眼睛的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2.对保护眼睛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乐于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学会善待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关爱他人。

3.了解眼睛常见病及发病原因,了解自己和同学的视力情况,懂得保护视力的重要性,懂得近视眼形成的原因,知道常见的保护眼睛的方法。

二、教科书分析

眼睛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但生活中不良的用眼习惯,会影响眼睛的视觉作用,造成视觉障碍。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一些浅显的保护眼睛的常识,但在保护措施的实施上,却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本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眼病,重视眼睛的保护,改掉生活中不良的用眼习惯,为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学会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以及提高对信息整理、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科书以文字的形式提示学生做好课前准备:统计班级有多少同学患近视,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调查社区内的人眼睛常患什么疾病;测一测自己的视力并做好记录。引导学生从身边开始,初步了解眼睛疾患的特征和产生原因,感悟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探究活动提到了课前。

活动准备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准备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探究活动的展开。在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对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建议可以采用小组成员集体调查或小组成员分头调查然后资源共享,每个调查小组以5-6人为宜,人数不宜过多。还可以安排学生采访医生、参观医院、上网查询等,让每个学生都有社区居民、学校同学有关眼睛疾患的资料,教师也要做好相应的社区调查,做到和学生资源共享,教师还要准备相应的多媒体资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眼睛常患哪些疾病?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教科书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学生交流的场景。“近视是我们儿童最常见的眼病。、”“我叔叔的眼睛见风流泪,医生说是沙眼。、”“我爷爷的眼睛有白内障。”等引导性的卡通语言,引导学生交流、整理搜集到的有关常见眼病的信息,目的是让学生对常见眼睛疾病进行了解,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知道搜集信息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

二是在交流、分析的基础上,做好记录。教科书提供了一个“我的调查记录”供学生记录。以卡通语言“这些眼睛疾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作指向,引导学生对已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或者能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目的是培养学生乐于将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眼睛疾病,使学生了解常见的眼睛疾病有:沙眼、近视、老花眼、白内障、角膜炎等。然后再引导学生将交流的情况进行分类,学校眼疾情况、社区眼疾情况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眼睛疾病种类很多,分布的人群很广,眼睛疾病给许多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一个重在让学生参与交流过程,也是一个展示学生劳动成果的过程。教学中应尊重学生搜集到的事实,给予学生充分的汇报时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对学生课前的准备活动进行适当的鼓励性评价。

接着教师要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调查和通过交流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解读,写出调查报告。这一环节中可以使学生对常见眼病做更多的了解,如,近视的发病多见于青少年,且大多是由于不正确的用眼习惯造成的;老花眼和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眼病;角膜炎俗成“红眼病”多发病于春夏季节,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眼睛疾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培养学生乐于将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运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调查报告的内容可以是“这些眼睛疾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也可以是关于眼睛疾病的其他方面的内容。只要是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的分析和解读,教师就应给予肯定,不应追求统一的标准答案。

活动二: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教科书呈现了一个模拟近视眼成因实验的示意图,图的左边由卡通提出活动指向:“做个模拟实验……”人的眼睛由晶状体、视网膜等结构组成,其中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近视眼成因模拟实验示意图中,凸透镜和纸屏组合起来就好像眼球,所以图中把二者用虚线画出一个眼球的形状。蜡烛就是眼球能看到的物体。调整蜡烛与“眼球”(凸透镜和纸屏组合)的距离,在纸屏上呈现清晰的蜡烛像,这样,眼睛就看到蜡烛了。然后,把蜡烛与“眼球”(凸透镜和纸屏组合)的距离拉大,也就是使蜡烛远离眼球,纸屏上的蜡烛像就会变得模糊,这时候,眼睛就看不清蜡烛了。为了使蜡烛的像能再次清晰地呈现在纸屏上,可以把蜡烛向“眼球”(凸透镜和纸屏组合)移近一些。可以据此得出结论:这个“眼球”(凸透镜和纸屏组合)只能看清近处的蜡烛,而不能看轻远处的蜡烛。

使远离“眼球(凸透镜和纸屏组合)的蜡烛的像清晰地呈现在纸屏上还有一个办法:”把“眼球”(凸透镜和纸屏组合)中的凸透镜换成凸度小一点的,蜡烛的像就能清晰地呈现在纸屏上。教科书中,近视眼成因模拟实验示意图中的第二幅图就是表示的这个现象。

教科书还呈现了解释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文字。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会产生很多疑问,如“为什么我们正常人的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人眼睛中的晶状体怎么做到变大变小呢?”教科书的这段文字就是为了解决学生的疑问设计的,给学生正确的、规范的描述,使学生正确认识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开展这部分活动时,教师引导学生先回顾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然后根据教科书的提示进

行模拟实验。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重点强调学生能把晶状体、视网膜与实验中的仪器对应起来,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分层进行,不要一股脑全部把实验做完,要做完一个实验,立即总结一个实验,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很清晰的状态中。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逐步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假设、推理,先形成自己的结论,然后再参考教科书的文字描述,最终使学生理解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自由活动:

教科书设计了一个活动指向: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教科书利用插图的形式呈现了“坐在行驶的车上看书”、“遇到刺眼亮光戴防护罩”、“看书学习距离书本太近”、“做眼保健操”等生活中用眼的一些行为,通过问题“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引导学生对这些现象和行为进行辨析,让学生认识保护眼睛的一些方法,知道用眼卫生的注意事项,进一步认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具备一些保护视力的基本常识。教科书还提供了“我的建议”交流空白框,引导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在眼睛的保护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针对眼睛疾病的形成原因,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眼睛,提出自己的建议。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应提示学生,更多的从自己这一年龄段容易出现的眼睛疾病考虑如何保护眼睛,比如,如何避免眼睛受到外伤,如何避免眼睛疲劳过度,如何避免传染性眼病的侵扰,自己 在生活中有那些不良的用眼习惯等。目的是培养学生乐于用课堂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拓展活动:

教科书提供了两个活动指向:一是调查研究生活在草原地区的人为什么视力特别好?目的是指导学生拓展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影响视力的相关因素;二是查阅资料了解角膜移植是怎么回事?我国每年有多少人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有多少人自愿捐献角膜?目的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习惯,养成乐于奉献爱心的良好道德品质。

教学本环节“生活在草原地区的人为什么视力特别好?”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查阅资料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角膜移植是怎么回事?我国每年有多少人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有多少人自愿捐献角膜?”也需要查阅资料,教师可以发动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资料,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就相关的问题请专家给学生做报告。目的是培养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养成关爱他人的习惯、乐于奉献爱心的良好道德品质。

也可以将上述几个环节的活动内容整合在一起。教师引导学生在做好社区调查、视力检查和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将调查情况和自己的分析解读以及建议制作成手抄报或电脑报,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时间组织展示,在展示的同时展开评价,评价的方面可以是手抄报或电脑报的制作情况,也可以是针对学生的调查情况,还可以就学生生活中的用眼习惯;可以是学生自评或者相互评价,也可以是教师给予适当评价。

8.潜望镜的秘密

一、教学目标

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会查阅书籍及其他信息源。

2.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

3.认识平面镜反光性质的应用;会制作简易潜望镜。

二、教科书分析

本课以军事上常用的潜望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与分析、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潜望镜的内部构造及作用,进一步认识平面镜在军事及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活动准备:

教科书用文字提示所要研究的内容:“潜望镜很有趣,准备材料来研究吧”。利用图片展现了课堂探究中制作简易潜望镜的材料:条形纸盒、粘纸或双面胶、美工刀、镜子或镜片等。通过课前的准备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镜子有关问题的探究兴趣及利用废旧材料开展小制作的习惯,进而渗透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废旧材料再利用的意识。材料准备的过程也是初步探究的过程,为课堂探究提供依据,做好铺垫。

活动过程:

活动一:研究潜望镜,我们能发现什么秘密?包括四个环节。

一是通过教科书中提供的潜望镜的资料卡及潜艇用潜望镜、陆军用潜望镜两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潜望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初步了解潜望镜在军事上的用途。资料卡重在让学生了解潜望镜的用途及展现真实潜望镜的样子,从而对潜望镜建立整体认识。潜艇及陆军用潜望镜实景图重在使学生了解潜望镜在实战中的用法与作用。

二是教材呈现三个同学玩潜望镜的情景图,通过卡通“里面有什么?”引导学生玩潜望镜并提出问题。“里面有什么?”有两层含义:一层是问从简易潜望镜中能看到什么,指向认识潜望镜的作用;第二层意思是问简易潜望镜里有什么,指向发现潜望镜的构造,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对潜望镜内部构造提出猜想与假设。

三是利用解暗箱的方法,探究潜望镜的结构和原理,验证猜想。教科书情景图以“我们打开看看吧”引导学生展开小组活动,将简易潜望镜拆开,探究其中的奥妙。情景图中一卡通正在纸上画潜望镜简图,目的在于提示学生边研究边绘图,画出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为下一步的制作做好铺垫。

四是通过表达与交流。教科书设计一个空白交流框“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将自己和小组的发现在全班进行交流。小组间相互阐述观点,交流发现,从而逐步达成共识,归纳出潜望镜的

构造及其原理,认识潜望镜的秘密。

这一活动设计侧重于引导学生在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和假设,培养学生善于对问题作出假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的开始,首先引导学生观看教师准备的典型图片或材料,明确研究的问题,初步了解潜望镜的用途,使学生对潜望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图片与文字资料,进一步了解潜望镜的形状与用途。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简易潜望镜在教室里开展游戏活动,进一步验证潜望镜的作用,并产生问题:为什么利用潜望镜能从桌子下放看到桌子上面的东西?潜望镜内部是什么样的?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继而进入“解暗箱”环节,将简易潜望镜打开,观察内部构造,画出简图,并联系上节课“玩镜子”的知识解释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最后引导学生对本活动环节进行总结与交流,从而形成对潜望镜结构、原理、作用的整体认识,为下一步设计制作潜望镜的活动环节扫清障碍,做好铺垫。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潜望镜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潜望镜的认识,了解学生课前获得的信息,摸清学生对本课内容的认知基础,启发学生针对潜望镜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将活动一作为一个整体活动放下去,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研究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到小组内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完成研究活动。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汇总研究信息与成果,揭开潜望镜的秘密。

自由活动:

教科书设计了一个活动指向:我们做个潜望镜。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制作潜望镜。教科书提供了一个学生制作活动情景图,提示了学生活动的指向----设计制作自己的潜望镜。通过设计制作潜望镜的活动,使学生将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潜望镜的认识。情景图还提示了学生利用废牙膏盒作为制作材料,提示学生自己搜集合适的废旧材料进行制作,变废为宝,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本活动侧重于创意设计与实践应用,通过设计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以及探究光学原理的兴趣和动手制作习惯。

二是以“玩玩我们制作的潜望镜”为活动内容。教科书呈现可一个活动情景图。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制作的潜望镜在教室里进行自主活动,描述自己的发现,体验成功的喜悦。以“我的潜望镜真棒”为引子,提示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制作的潜望镜展开交流与评价,并在活动中对自己制作的潜望镜提出改进意见并进行现场改进。

制作前先让学生进行创意设计,讨论制作用到的材料及制作方法,提出制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性的制作自己的潜望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使用美工刀和安装镜片时注意安全,并给学生以必要的帮助与引导,鼓励学生注意分工合作,体现同学间的互帮互助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制作活动结束,组织学生展示作品,说明制作的方法,交流制作过程中的收获或体会,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利用自己小组制作的潜望镜设计游戏活动。如:隔桌找物、隔墙寻宝、隔窗侦察等,进一步验证潜望镜的作用。在游戏中,要提示学生对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展开评价,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及时发现自制的潜望镜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调整自己的作品。具体玩法教师不必限制学生,可由学生自己设计与商定,无须做统一要求。 拓展活动:

提出课后拓展的指向:“我们来设计可以看到四面八方的潜望镜吧!。目的在于进一步拓展学”

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动手能力。

“设计可以看到四面八方的潜望镜”这一拓展活动重在创意设计,学生不一定要做出来,因为潜望镜要实现同时看到四面八方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因此,要让学生在创意设计上做文章,并将自己的创意设计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出来。可组织学生开展一次以“我的潜望镜”为主题的创意设计展览活动。

9.神奇的眼睛

一、教学目标

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会查阅书籍及其他信息源;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2.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

3.了解显微镜的主要结构;了解新型观察仪器的种类和主要用途。

二、教科书分析

本课是在探究了眼睛的基本构造、凸透镜的特点之后延伸出的一节课,主要探究显微镜、望远镜等辅助人眼观察物体的一些仪器,通过认识、了解这些仪器的名称、功能,使学生感悟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理解科学是为生活服务的道理。

活动准备:

教科书用文字的形式提示学生要为课堂探究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硬纸板、纸筒、胶带、放大镜、显微镜等物品。本课探究活动还需要丰富的观察材料,如各种观察仪器的图片、显微镜观察切片等,教科书没有显示出来,要一并加以准备。

在开展准备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览全文,对本课需要的探究材料有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分组准备。教师也要准备一些视频资料、分组观察用显微镜、各种仪器的简单介绍材料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们看到了什么?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提出问题。教科书以情景图的形式呈现出学生观察一杯水的活动,卡通语言:“什么也没看到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看到水里面有什么?”提示学生认识显微镜,情景图

中显示了一架待用的显微镜、滴管和载波片。

二是认识显微镜。教科书没有专门呈现显微镜结构的图示,但是,暗示了要使用显微镜,就必须要先了解、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史。自从有了显微镜,人们看到了许多过去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和构成生物的基本单元——细胞。目前,不仅有能放大千余倍的光学显微镜,而且有放大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使我们对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显微镜的主要结构(下图)包括:镜座、镜臂、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准焦螺旋等。

三是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教科书出示了一幅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的情景图。使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要先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然后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第三是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

使用单筒显微镜时,要养成用左眼观察的习惯(因一般用右手画图),观察时要两眼同时睁开,不要睁一只闭一只,因为这样易于疲劳。为了训练学生习惯于两眼同时睁开观察,可剪一块长约14cm,宽约6cm的长方形硬纸片,在靠近左端处挖一个直径比镜筒上端外径略小的圆孔,把圆孔套在镜筒上段,观察时两眼同时睁开,利用纸片的右端挡住右眼的视线,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就能习惯于两眼同时睁开,然后把纸片去掉。

活动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眼睛”。

包括两个环节。

一是认识各种观察仪器。教科书以图片配文字的形式呈现了生命探测仪、哈勃望远镜、电子胃镜、CT扫描仪、电子验钞机、电子监控设备等辅助人们观察的仪器。卡通语言:“人类的?眼睛?还有哪些?”提示学生进一步交流课前准备搜集到的资料,认识更多的关于这方面的仪器设备。

二是了解各种观察仪器的功能。教科书呈现了一个资料卡,介绍了电子胃镜的主要组成和功

能。这只是一个提示,意在提示学生要针对上各环节认识到的各种观察仪器进行功能的认识,不仅知道各种观察仪器的名称,还要了解各种观察仪器的用途、结构、种类等。 自由活动:

提出了一个活动指向:做一个望远镜。教科书呈现了一个研讨情景图,图中两个学生坐在桌前讨论望远镜的制作方法,桌上摆放有凹透镜、凸透镜。卡通语言:“把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在一起会怎样呢?”意在提示学生选择不同的凹透镜、凸透镜组合,探究制作方法。教科书还呈现一个学生使用望远镜的情景图,卡通语言:“我看到………”意在提示学生制作好望远镜之后要检验制作的效果。

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研讨望远镜的主要结构,最好能给学生提供望远镜模型,出示望远镜结构解剖图,知道望远镜的主要组成。然后提供给学生凹透镜、凸透镜,利用凹透镜、凸透镜组合,认识望远镜的成像道理。最后指导学生制作,课上时间不能制作完成,可以放在课下制作。

拓展活动:

提出了两个活动指向:一是查阅资料,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等观察工具的发明、发展史。二是利用显微镜和望远镜做一些观察。旨在学习了显微镜、望远镜的使用方法之后,了解更多的关于显微镜、望远镜的知识。

开展活动时,可以在课上布置学生课下的活动要点,采取网络查询、报刊书籍查询的办法,写出调查报告,以书面的形式提交,并在合适的时候予以检查。

更多相关推荐: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

五年级科学教学总结一学生科学素养发展情况五年级共有6个平行班每班学生均为40名各班男生比例较大本学期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课程非常感兴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分组探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通过一学期的科学...

五年级上期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上期科学教学工作总结茅坪小学向世武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本学期我承担五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加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了学期初制定的教育教...

五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第二学期秦家高小刘合清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总结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总结马场镇新寨小学:李异紧张而忙碌的一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了,当我空闲下来细细回顾一学期科学教学工作的得与失时,我深深的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然还有很多的…

五年级科学总结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严店学区中心学校刘德勇本学期我承担五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在师生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了学期初制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的教...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广福桥镇中心完小熊丙武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年级下册科学总结

20xx年春季学期五年级科学下册工作总结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礼和中心小学宋俊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总结既比小学姚江丽在担任五年级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顺利地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科学学科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转...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县坝完小谭公直本学期又有很多收获也有一些自己并不满意的环节现对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提高自身素质尽管我已经教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面对新教材我还是积极认真学习课程...

20xx—20xx年上学期五年科学教学工作总结.郭志利

20xx20xx年上学期五年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

小学科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个人工作总结自工作以来我始终以勤恳踏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现将一学期以来的的工作如下总结一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努力提高...

五年级科学学科总结(5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