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事件折射大学生人际关系焦虑

时间:2024.3.31

复旦投毒事件折射大学生人际关系焦虑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睡在我寂寞的回忆,你曾经问我的那些问题,如今再没人问起??”这样的旋律,为众多上过大学的人所熟悉,对于他们来说,“睡在上铺”的兄弟姐妹,是大学生活中最珍贵的回忆。

近日,复旦大学室友投毒事件却考问着“上铺兄弟”的情谊。该校一名在读研究生因生活琐事与室友关系不和,遭到心存不满的室友投毒,致不幸身亡。投毒事件在社会引起的广泛关注,折射出大学生在宿舍人际关系中的焦虑。

现象

网友吐槽“室友难处”

复旦投毒事件发生后,网友们纷纷发表对此事件和自身处境的感叹。在微博和各大论坛中,不时会看到有同学抱怨自己的室友“极品”、“奇葩”、“不能忍”,回帖中也有不少同样遭遇者吐槽。有网友在唏嘘之余,也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

@大连突发:清华投毒,复旦下毒,南航刺杀,噩耗频传。还记得马加爵,忘不掉胡文海,我们活着的人,是否应该给大学同窗打个电话,尤其是同宿舍的,热泪盈眶地说一声:“大哥,感谢当年你不杀之恩。”

@小启的夏天:室友抽烟,通宵打游戏,不讲卫生,满口脏话,真心厌倦了我的大学宿舍生活。

@倪健飞:当年和下铺关系很差,洗好脚不擦干,在下铺的被面多踩几脚,才进自己被窝。一定要善待上铺。

除了吐槽外,投毒事件也引发了许多学子对室友关系的期盼和思考。“祈祷我们(寝室)不要走到这一步??”投毒事件曝光后不久,武昌某高校大三学生青兵(化名)在网上发帖自我反省。曾网购巫毒娃娃诅咒室友的他,希望与室友的“长期冷战”能划上句号。 复旦投毒事件折射大学生人际关系焦虑

析因

宿舍关系缘何矛盾重重

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室友关系的关注和思考。一些在大学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反映,每学期都有学生因为宿舍关系处理不好而提出换宿舍的要求。记者采访发现,生活习惯冲撞、缺乏深入交流、不良竞争心理,是导致宿舍关系紧张的三大原因。

生活习惯冲撞

案例:“她穿过的丝袜经常放在电脑键盘上,用过的卫生间满地都是头发。”广西财经学院学生小杨说,她大学宿舍有个很不讲卫生的室友引起了大家的“公愤”。原本宿舍6个人配有两个卫生间,结果大家都只使用其中一间卫生间,另外一间就成了那名室友的“专用”。 观点: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团委副书记雷圆媛认为,高校和中学不同,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也带来了各自的文化、生活习惯等。现在90后大学生普遍个性张扬,而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别人生活习惯的大度,互相之间就容易产生矛盾。

缺乏深入交流

案例:刚调整到新宿舍,广西大学文学院的小曹就感觉到自己的“格格不入”。宿舍8人中,其中6人家境不错,每天的生活多停留在穿衣打扮、视频聊天和看韩剧上。小曹曾尝试沟通,但总觉得貌合神离,只好申请换了宿舍。

观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小陈说,大学生因为家庭背景、性格、爱好和价值的差异,难免造成相互之间没有交集,缺乏共同语言,加上网络对人际交流的冲击,现在室友间交流越来越少。

不良竞争心理

案例:小陈告诉记者,每到评奖学金、班干部竞选时,宿舍关系就会微妙起来,“没有

人会傻乎乎地告诉室友自己最近在做什么”。学校去年评国家励志奖学金,宿舍有个同学成绩很好,可因为不是贫困生不能参评。这名同学就“报复”,把评上奖学金的室友的课本藏起来,后来被人发现了。

观点:广西社会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李祖枢认为,评奖学金、班干部竞选等直接关乎学生的现实利益和未来发展,加上名额有限,竞争激烈,在关键时刻矛盾确实容易激化。同时,现在独生子女缺乏互相谦让,也是原因之一。

应对

“上下铺”相处有道

李祖枢提醒,一些大学生遇到宿舍关系紧张时,本能的反应便是换宿舍,这其实是一种逃避心理。其实,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想毕业后能立足于社会,经营好职场人际、夫妻关系等,宿舍是一块学习经营人际关系的很好的“实验田”。

包容:求同存异

宿舍四人志向各不同,作息时间也不同,但大家却能和睦共处,中南民族大学南宁籍毕业生小郭把秘诀归于“求同存异”。小郭说,有个室友每天晚上9时多就睡了,但对声音很敏感。后来,宿舍就形成个约定:只要有人睡觉,大家就自觉熄灯,保持安静。

雷圆媛认为,大学生应该承认个体差异,包容他人,并心平气和地尝试沟通,切不能遇到问题时选择默默忍受,毕竟不良情绪积累过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到一定程度也会造成可怕的后果。

主动:别老“端”着

“大学生应该增强同伴意识,而不仅仅只是和聊得来的同伴交流。”李祖枢说,一些大学生拥有一两个关系亲近的室友后,就容易忽略甚至排斥宿舍里别的同学,不免有时会带来其他室友的埋怨或是因妒忌产生的其他不好的情绪。

李祖枢建议,室友间要想取得更深层次的交流,应该放下身段,主动敞开心扉,谈谈自己的家庭或生活习惯、兴趣等,尽可能找到一些共同的话题与兴趣,为日后更广泛、深入交流作辅垫。

分享:不藏着掖着

“调整好心态,室友会成为彼此前进的很好动力。”广西大学文学院小曹说,她大三、大四时期的室友学习都很努力,大家也在学习上较劲:看谁把作业完成得更好,比谁去图书馆更早,看谁的排名更靠前。业余时间,大家看到不同的书籍或电影,也会相互分享。 广西财经学院的小彭说,他大学期间有个室友是个“活宝”,经常讲讲笑话开开玩笑,很能活跃宿舍气氛。例如考完试了,他就会主动提出去吃个大餐;在网上看到好笑好玩的东西,也会马上跟大家分享。室友之间即使有时闹闹矛盾,大家笑一笑就过去了


第二篇:关于复旦大学投毒事件的分析


摘要:近年来,因大学生同学关系处理不当,发生的矛盾没有很好地化解。出现了比如马加爵杀室友;复旦大学研究生毒杀室友;南航学霸玩游戏不愿开门引发口角 ,一刀捅死室友……现在网络上也掀起发“感谢室友不杀之恩”帖子的小浪潮。 室友杀人起因说来简单至极,多是些生活琐事,却发展到杀人,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由此看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提前预防。大学生自身要学会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同时社会各界需要引导大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关键字:同学矛盾 心理健康 大学生

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室友关系的关注和思考。一些在大学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反映,每学期都有学生因为宿舍关系处理不好而提出换宿舍的要求。记者采访发现,生活习惯冲撞、缺乏深入交流、不良竞争心理,是导致宿舍关系紧张的三大原因。 20xx年3月31日中午,林决定下毒。目标是他的室友、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此时,复旦大学医学院西苑20号楼421室里没有其他人。林取出试剂瓶,里边是从实验室偷带回来的N-二甲基亚硝胺溶液。这是一种浅黄色油状液体,高毒、无味,易溶于水。这瓶致命的毒药,林储藏已久。

毒药被注入寝室门边饮水机的水槽,致死的将不再是大鼠。

直至今日,在与林有过长期接触的人中间,也少有人能够相信林会毒杀室友。黄洋病发入院后,作为实习医师,林还给黄洋做了B超;黄洋的父亲赶到上海后,在寝室留宿,与林共处一晚,他回忆,林神色自若。

其实连警方也一直困惑于林投毒的动机。在被警察带走后,林对投毒过程供认不讳,但对动机一直闪烁其词。

林曾对警方自称投毒是一个愚人节玩笑,令办案人员很难采信。

还有一种接近办案人员的消息称,林自称听见黄洋和另一名室友谋划愚人节要戏耍自己,于是抢先报复。

但林至少向警方提及一次与饮水机有关的争执。

南方周末记者从可靠渠道了解到,林与黄洋及另一位室友葛林(化名)曾因水票起过争执。黄和葛提出三人平摊购买桶装纯净水的费用,但林拒绝了,他提出,自己喝得少,平摊的方式不合理。

争执以林退出平摊、“自己买水喝”告终,林的同学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3月31日前后,林开始出入隔壁寝室借水。

但这次争执应该只是激化了既有的矛盾。南方周末记者查证,早在半年前,林就从QQ好友列表上删除了“五官科-黄洋”,而黄洋当时也将林删除。两个共处一室的室友,自此不在对方的网络联系人之中。

葛林也回忆不起当时两人为什么网络“绝交”,但从另外的消息渠道能够确认,林从实验室偷出致命试剂,正是在随后的半年中。

回到课堂后,林又找了个借口,暂时离开。随后潜入实验室,打开储物柜取得试剂,并长时间保存,直到3月31日,浅黄色的液体被注入纯净水中。

4月1日上午,黄洋喝了口水,感觉味道不对,据说还特意清洗了饮水机和水桶。他很快开始呕吐、发烧,第二天去了林所在的中山医院挂急诊。

同学高科(化名)记得,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化验结果还显示肝损伤,导师带了1万多元现金赶来,安排他住院。4月3日,黄洋依旧呕吐不止,脸也好像又肿了些,验血结果直接把他送进了外科重症监护室(ICU)——血小板只有40×109/升。

全面检查后,黄洋的状况令人惊讶,谷丙转氨酶指数高于1000,而正常指标应小于75;肝功能指标全线异常。医院认定他的肝出了毛病,诊断为急性重症肝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病情恶化非常快,几天里血小板就跌到了1到2,血氨、胆红素超标好多倍。”高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专业地看,医院的诊断治疗没有问题,毕竟谁都想不到是中毒,在常规治疗中,中山医院已进行了最高质量的施救。

黄洋的父亲黄国强于4月3日赶到上海,还与林在寝室共处了一晚,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那天晚上,林很“淡定”。

这也是黄洋一位师妹的看法。黄洋入院后,她曾与林一起翻找寝室里各种杂物,为医

4月11日,林被警方带走,并很快承认了投毒的事实。次日中午,有同学在医学院看到被警方带回的林,他是来指认现场的。

同日,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4月16日15时23分,医院宣布,黄洋死亡。 在林的性格中,自尊、上进、好强、善良的一半,始终没有停止与苦闷、自责、充满挫败感的那一半的战争。他以自己的方式努力与外界沟通,却始终难觅出口。这场一个人的战争最终以毁灭的方式结束。室友杀人起因说来简单至极,多是些生活琐事,却发展到杀人,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诚然,室友之间存在矛盾是难免的,因为大家来自不同地域,家庭经济条件、学习层次等存在诸多差异的学生要同住一个屋檐下,容易因打呼噜、晚睡等小事引发宿舍矛盾,同时,现在的大学生多依赖于电子产品,上完课之后多沉迷于网络,这使得“室友”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因此,解决的关键在于室友之间要学会沟通。我觉得,学校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对“室友”存在的问题不该熟视无睹,更不该任其“自生自灭”,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干扰”,让矛盾尽快消失。

实际上,很多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魔鬼”,关键是如何管住这个“魔鬼”。也就是说,不管是谁,只要心里有什么不快,都应该鼓励他与别人交流。而要做到这一点,社会应营造出一种人文关怀氛围,让每个人感觉受重视;同时,对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学生予以鼓励和尊重。人们需要意识到:有心理问题并不可耻,应该及早发现,尽快解决。于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尤其是有伤人或自伤意图的学生,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努力,争取尽早发现。为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首先要在学生中提倡情绪的科学管理;其次,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第三,向学生和老师普及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方面的知识。提倡每个学生找知心朋友,这样,任何一个人在处于情绪激动状态时,都可以得到关心和帮助。”

更多相关推荐:
大学生杀人案件的反思

对大学生杀人案件的反思19xx年清华朱令被用铊盐投毒19xx年北京大学化学系王小龙用铊盐向同学投毒20xx年云大马加爵锤杀舍友20xx年中国矿业大学常某用铊盐向三同学投毒20xx年凤冈一学生将高效氟氯氰菊酯农药...

大学生投毒案反思

大学生投毒案反思复旦投毒案固然只是极端的案例但当今中国高校中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微妙却一个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象牙塔里的人际关系会变得如此错综复杂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同学关系分析高校人际关系复杂的原因造成大学当...

从投毒案件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从投毒案件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叹息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惋惜更是一种痛楚近几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

反思复旦大学投毒案

反思复旦大学投毒案文明以尊重生命为起点复旦学生投毒案成一周微博热点在4月15日以来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复旦学生投毒案成为网络上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4月15日当天一条名为复旦大学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入院的报道受到媒体及网...

复旦大学投毒案反思 论文

文法学院考查课论文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反思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xx年6月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1引言2一复旦大学投毒案的事态发展2一投毒案的事情经过2二案件的处理2二对该投毒案案件...

反思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反思

反思复旦大学投毒案用尊重理解宽容的心看世界看过对林某的采访感觉很理性很睿智的一个小伙子真的很为他惋惜通过林某与黄某现在的结局我想说的是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生长经历我们应该以尊重为基础以理解为目标用宽容的心看待人和事...

大学生投毒案的思考

大学生投毒案的思考从20年前的清华大学朱令案到如今复旦大学黄洋案大学生投毒的案件屡发不止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很容易在生活中感受到压力排解压力的方式有很多种而有些同学却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

复旦大学投毒事件2

音乐声起主持人进场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欢迎大家收看小智有话说我是你们的小智哥哥这一期我们将要谈论的词是舍友提起它你们又想起什么呢环视全场观众回答得五花八门诚然在不大的空间里我们适应了彼...

复旦投毒引反省:为何大学宿舍成血腥事件案发地

复旦投毒引反省为何大学宿舍成血腥事件案发地作者全民在线调查网调查背景20xx年4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该校20xx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上海警方表示在该...

由大学生犯罪事件浅谈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怎样才能深入人心

由大学生犯罪事件浅谈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怎样才能深入人心摘要由多年前骇人听闻的马家爵事件到近几年惊悚的药家鑫事件再到近期北京大学大学生连续盗窃犯案事件我国大学生犯罪率居高不下如此现象不禁令人担忧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

大学生“杀人”与“自杀”事件反思

大学生杀人与自杀思考静谧的星空下我徘徊在宁静祥和的校园里享受着大学这所神圣的知识殿堂带给我的满足感与自豪感畅想着自己将来如何在纷繁尘杂的社会扬名立万豪言着我的未来定然不一般然而就在这时一条不速的信息武汉某高校一...

药家鑫事件反思大学生法律教育的缺失

药家鑫事件反思大学生法律教育的缺失近日药家鑫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10月20日晚西安26岁的女服务员张某下班途中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驶雪佛兰克鲁兹小轿车撞倒药家鑫下车后发现张某睁着眼看见了他...

大学生投毒事件反思(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