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时间:2024.4.29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准多音字“乐”、“剥”,理解“翁媪”、“相媚好”、“吴音”、“无赖”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道词。

3、借助朗读、想象,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4、初步了解词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阅读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汉字展示,联想导入

1、(多媒体出示“居”的演变)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个什么字?(居)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

3、是呀,老师仿佛也看到了人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和谐生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南宋词人辛弃疾走进一幅美丽的乡村生活画卷里。

(多媒体出示图、词,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读《村居》,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词,要求读正确,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读。(评价、相机正音)

A、乐,读yuè,“清平乐”是词牌名,曲调名称“村居”是词的题目。

B、剥,读bāo,去掉东西的外壳或皮,如剥桔子,剥花生。

C、亡赖,亡同“无”,读wú。

3、赛读,读出词的韵味。

A、押韵(ao ng)

莲蓬(读péng,古人作词讲究合仄押韵,平声拉长.

一些,仄声拉短)。

B、停顿(词分上下两阕què,也叫上片,下片)。 插音乐

(齐读) 4、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刚才我们读了这么

多遍,谁来说说你体会到词的哪些特点?

(出示课件,知识链接)

词是文体名称,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配乐歌唱,所以唐、五代时多称词为“曲”、“杂曲”。词体形式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因此又叫长短句,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本课的“清平乐”即词牌名,照这个词牌写出的词,每首46个字,分上下两阕,“忆东风”、“破阵子”、“菩萨蛮”等也是词牌名。

5、“学贵有疑”,同学们在理解词义上,还有哪些疑惑,提出来,我们互帮互学。

“吴音”:吴地的方言,江西上饶地区,春秋时代属于吴国(委婉动听,称为呈侬软语)。

“相媚好”:互相逗趣、逗乐,亲热的交谈。

“亡赖”:指撒泼不讲理或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文中指顽皮、淘气。

三、品读讨论,感受画面

1、师:一首好词就像一壶好茶,越品越觉得有香气萦绕,韵味深长。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读读这首诗,说说你从哪句词里看到了哪些画面?给画取个名字,小组交流,也可演一演画中内容(包括动作、神态、语言内心)。

(1)茅檐图:感受清新秀丽。

(2)锄豆图:教师点拨,学生吟诵《锄禾》。

(3)织笼图:拓展形容中儿专专心致志的四字词语。

(4)剥莲图:抓“卧”体会小儿活泼顽皮,送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时别样红”。

(5)相媚图:联系上下文想象,补充两人对话,可谈对方,生活,三个儿子。

师小结:是呀,一对白发老夫妻一边喝酒,一边你侬我侬地亲热聊着,让老师想起了一首歌《最浪漫的事》(多媒

体播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不正是你我心中最浪漫的事吗?

3、同学们说的真好,但我们漏了一处重要的景,有了它,村居里的这一幅幅美好宁静的画才连成了一整幅画卷,那是什么呢?赶快去词中找找。

(1)学生回答溪水(火眼金睛、慧眼—溪上、溪东、溪头)。

(2)师播放溪水声(多媒体),问什么样的流水声?

(3)真是溪水村边绕,小溪让画有了层次感,让画面灵动起来,让我们在这潺潺的溪声中,闭上眼,来背背这首词。

四、感悟情感

1、此情此景,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词中哪个字最能表达作者的心情?

2、体会“醉”。

3、(多媒体出示)作者生平简介

辛弃疾(1140-1207),我国宁波代著名的爱国词人,青年时代积极参加抗金斗争,作战十分勇猛,他写的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以豪放为主,富有爱国热情,晚年壮志难酬,受到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得不到朝廷重用,加之看到社会动荡,妻离子散,背井离乡,所以弃官隐居在江西上绕地区。

4、师小结

“心安茅屋稳,家贫菜根香”这是辛弃疾的心声。经历了征战二十多年的辛弃疾,他多么渴望天下的人都能远离战争,安居乐业呀!眼前这其乐融融,和谐美满的一家人,叫他怎能不醉呢?怎能不令他向往呢?

五、拓展

1、过渡:历史的车轮越过了千百多年,中华大地焕然一新,辛弃疾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新村居典范,请看全国第一村一华西村(出示多媒体)这是张老师的故乡彩云之南玉溪第一村—大营街。(出)

2、同学们,诗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望同学们课后多读多背一些古诗词文。

附板书:

清平乐 村居

茅 檐 图清新秀丽

辛醉相 媚 图

弃(热爱、向往)锄 豆 图疾织 笼 图安居乐业

剥 莲 图


第二篇:清平乐村居教案[1]


清平乐 · 村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尝试进行入情入境的品词。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词的意思,感悟不同词的意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比较诗词。

板书村居,

问:从村居你能联想到什么?(可以是景色,可以是古诗,还可以是学习过的文章) (生交流)

谁来背背有关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过故人庄 游山西村 陆游 四时田园杂兴 孟浩然) 师:同学们积累得真多,背诵得趣味盎然;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学习古诗。今天我们要新接触一类与古诗相似的体裁:词(板书清平乐)

师: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长短句》。这首词是词人晚年遭受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

播放配乐朗诵

师:大家都沉浸在词的美妙意境中了!也想来读一读吗?

生:自由地多遍地诵读词,随后指名多人次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多投入啊!读着这首词,你发现题目、语言形式上,词与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1:诗只有一个题,而词的标题有两部分组成。

生2:诗只有一段,而词有上下两片呢!

生3:我知道词有词牌名,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而它的题目是“村居”。 师:你真会发现,词牌名“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做词牌,照这个词牌写出的词,每首46字。你们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吗?

生4:我发现诗中每句话的字数都是相同的,要么五字,要么七字;而这首词的每句话字数不同,四字、五字、六字、七字都有。

师: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种歌谱就叫词牌。古诗每句字数相同,整齐划一;而词却是字数不等,读来倒另有一番丰富多变、节奏明快之感呢。想再读体会一下吗? 生:自由读,随后配乐齐读。

二、初读古诗,了解大意,读准节奏。

师:大家读的不错,谁来把这几个字读一读: 翁 锄 莲 低小 吴音 鸡笼 莲蓬 。

谁能把这几个字送入词中读一读!

师:“莲蓬”的“蓬”我们平时念轻声,这里为什么念pénɡ?

师:同学们,这里是诗词里和仄、押韵的需要。你们看,“小、草、好、媪;东、笼、蓬”。 师:词一般分上阙和下阙两部分,朗读时,上、下阙之间要停顿,我们来喘一口气作为停顿。(指导朗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齐读。

师:古人颂诗时往往还会有动作,(模仿古人摇头状)我们加进动作再来读一读。 师:读了几遍后,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生答看到的画面,并要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师:说得真好。绿水村边绕,要是用溪水把几幅画连起来,那么就完美了。让我们在这潺潺的溪水声中再来读一读这首词。

三、品词读句,领悟情感

师:谁来用一个字概括一下你读后的感受?最好能用诗中的一个字。(引导说“醉”)

师:“醉”字好啊,(板书:醉)村里的景让人都醉了,沉醉不知归路。这么美丽的村居,你是从哪句感受到的?

生:从“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感受到的。

师:读了这句诗,你看到什么?

生:我看到了又低又矮的茅屋,屋前还有一条小溪,溪上有青青的小草。(板书:茅) (引导说:当时所处山村,草房和农村很和谐。)

师:多美呀,你试着把“低小”和“青青草”缓慢点读,语气再重一点。

生:朗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师引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学生交流) 生:一对白发老夫妻喝醉了酒,在那里用方言相互逗乐取笑。

师:板书“相媚好。”“相媚好”什么意思?(相互逗趣,)

说的应该是年轻人相互说着有情趣的话,在这为什么用这词来形容老两口呢?(引导看图,他们喝了点酒,醉了)可见这老两口多么恩爱,多么幸福啊!

师:想象一下,他们都会说些什么?我们仿佛听到媪夸赞翁说:(老头子,你也很能干,家里全靠你一个人劳动才能维持生活。老头子,你真能干,三个儿子全靠你来教育,家里的生活全靠你一个人。)

师:就是一对老夫妇,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絮絮叨叨的,在诗人的眼里怎么那么美好呢?

生:他常年在外打仗,他觉得很温暖、和谐。他很羡慕他们的生活,他很想过这样的生活。

师:我们读到了各种感情、向往、自在、悠闲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这里的“醉”字仅仅是指醉酒吗?到底是谁醉了? (翁媪),是啊,他们被美好幸福的生活陶醉了,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呢?

生:大儿锄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是啊,有三个这么勤劳肯干,活泼可爱的儿子。他们怎能不醉?他们又如何不醉? 师:这三个儿子当中,你最喜欢谁?说说你的理由!(引导说出小儿的调皮,天真可爱) 师:是啊,一个“卧”字形象的写出了小孩子的那种自由自在,悠然自得,天真活泼。他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想怎么剥就怎么剥。

师:这里陶醉的还有谁呢?

生:作者。

师:是呀!面对这山清水秀的田园美景,看着这其乐融融,和和美美的一家五口又如何能不醉呢?我们在读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被陶醉了呢?我们眼前也仿佛看见了那美丽的景色,看见了那相互逗趣的老两口。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居呢?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温馨的村居。和谐的村居。无忧无虑的村居。充满亲情的村居。美好的村居。温情的村居。令人向往的村居。富有诗意的村居。清新秀丽的村居。和睦的村居。 师:现在再请同学们带着陶醉的心情再来把这首词朗诵一遍。

四、朗读背诵

师:现在再请同学们带着陶醉的心情再来把这首词朗诵一遍,试着把它背下来。

五、板书

清平乐村居

茅檐 低小

溪上 青青草

翁媪 相媚好

大儿 锄豆 向往平静

中儿 织鸡笼 向往祥和

小儿 卧剥莲蓬

更多相关推荐:
清平乐村居教后反思

语文教学之路文化寻根之旅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实验小学孙美玲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使自己凝聚在一起的力量这力量是各民族的生存之根中华民族作为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和贡献的世界最大的民族使其凝聚在一起的超凡...

《清平乐 村居.》教学反思doc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清平乐村居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在教学中深深地...

语文窦忠萍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最喜欢那个儿子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抛出的问题看似简单而无聊实际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教师没有一句一句地讲解而是直接问你最...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与反思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与反思,内容附图。

《清平乐 村居》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词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在教...

《清平乐 村居》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清平乐村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清平乐村居是宋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笔下一首质朴清新的田园词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

清平乐 村居 课题研究教学设1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词的相关知识2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等词语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诗歌的意境4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乡...

《清平乐 村居》 教学案例(温爱东)

清平乐村居教学案例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遄台小学温爱东课题清平乐村居课时一课时教材江苏版小学语文第九册26课清平乐村居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词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

5古诗《清平乐村居》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了解有关词的知识4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lt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

《清平乐_村居》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教案背景1学段及学科小学语文2课时安排一课时40分钟3学生课前准备1了解宋词的一般常识及部分词牌名2了解辛弃疾其人及代表词作3了解清平乐村居的创作背景4自学生字练读课文教学课题1课题26清平乐...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