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反思型班主任

时间:2024.4.27

为什么我总走回头路?

郑学志

当班主任好几年了,班级平平常常,没什么起色,我不甘心。我渴望做一名成功的班主任,也很渴望能够在课改的大潮流中树立自己卓越的教育成绩。为了治理好班级,我学习先

进,与时俱进,曾经先后烧了三把火。

首先是我模仿教育名家制订班规。我很羡慕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名家,他们常常凭借着一纸班规,能够将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尤其是魏书生,他经常出差、讲学,但是他班上的各种管理却令人不可置信的好,这让我神往不已。于是,学着他的样,我在班上也设立了各种管理机构,制订了各种管理制度。班上五十六名学生,几乎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是官。可是,执行了一段时间后,我却遗憾地发现:要么名家是骗人的,要么是我自己的造化根本不

够,这些班规在实际操作中根本没有一点作用。

例如上课请假的问题,班规上明确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在上课进行中请假,上厕所、找东西,这一切都必须在课间休息的十分钟内做好。可是,班规制订一个星期后,就出现了问题。首先是女生上课需要请假,我理解女生因为个人生理问题,有时候不得不请假,于是开了特例。女生特例一开,男生有意见和想法了,他们也纷纷说自己有特殊情况。结果,一个上课请假的问题,仅仅是班规刚出台的那一个星期做得很好,后来又是外甥打灯笼——照

舅(旧)了。

其他如课堂纪律、卫生责任、班级文化建设等,我都想得很好,甚至有很多具体条款,我还照搬那些教育名家的具体案例。可是,最后都无疾而终。这些实践让我有一个这样的体会:教育名家的方法好是好,可是太个性化了,我们学不来。我们能够做的,其实还只是传统的老做法,能够维持就不错了。我把这个想法跟很多同事讲过,他们也很认同。但也有同事说,你的班规建立得不民主,缺乏群众基础,难怪班规行不通。我想此话有理。于是决定推行民主治班。谁知那东西和班规一样,都是镜中花、水中月,看起来很美,实际却中看不中用。第一次在班上推行民主治班,学生很高兴,老师很兴奋,可是,不到一个月,麻烦就出来了:由于学生权利太大,班级最后变成了自由市场。我不甘心失败,于是在第二年继续推行民主治班理念,并吸取了第一年民主治班的教训,不事事都听学生的。一个学期后,我在班上进行民主测评,结果又很失望——孩子们居然说我是假民主,征求意见只不过

是做样子。真是气死我了。

几次失败之后,我又恢复了过去治班的老样子,民主治班无效,最后不得不专制结尾。任何事情都必须由班主任说了算。既不去征求学生意见,也不和学生商量,只要有理由,我觉得行就可以在班上推行。这回,孩子们反映很好,一些学生干部说:“早该这样了!”还有些学生直言告诉我:“以前您事事都听学生的,结果有同学给你送了一个外号——

糯米团子!”啊!我听了大吃一惊。幸亏觉醒的时间早,不然真的误事了。

有一天学校举办了介绍赏识教育的讲座,我想又是一个好的学习契机,我认真听讲,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新的希望,尤其是周婷婷的教育成功,使我相信一句话: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以自己过去粗暴批评学生感到可耻,也下决心从此学会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一切优点。刚开始改变的时候,学生也很惊奇,一些学生在日志中说:“老班的变化真让人吃惊!”“我们终于有一个善解人意的班主任了。”可是执行一段时间后,却发现那东西好看不中用。对于后进生、学困生教育,一直是班级工作的难点,多年来我总找不到好办法。可是,推行一段时间后,我又不得不承认:人和人是不能够比的,别人那里成功的经验,到我们班上却不一定适合。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是赏识之后,学生觉得我们很假——成绩本来就差,还说什么只是目前困难。其实很多学困生对自己的状况很清楚,他们已经彻底放弃了自己,老师的赏识并不能激发他们的信心。甚至一位后进生这样告诉我:“老师,你还是别憋我们了,我们不行。你赏识的目标我们达不到,还是拉倒吧,你!” 由于自己总是碰壁,常常是新东西推行一段时间后,又不得不重新回到老地方。用一

首流行歌曲的歌词来概括,就是“终点又回到起点。”

经历了这一系列事情之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做班主任啊,无论外边吹什么风,你都不

要跟着潮流跑。真正有效的教育,还是抱着石头过河。

【对话班主任】

主持人: 赵玉如(北京教育学院)

班主任: 李梦莉(北京市五十五中)

杨勇学(北京市丰台二中)

赵玉如: 今天我们学习的专题是做一名善于反思的班主任,反思对于一个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波斯纳曾说过,实践加反思等于专业成长,反思展现的是教师经验的一面。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新经验和原有经验结合在一块,可以把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经验结合在一块,从而影响自己

下一步的行为。

李老师,我想问您一个问题,这位班主任在案例中提到,他将一些优秀班主任的成功做法搬到了自

己的实验中,结果失败了,为什么呢?如果您是这位班主任,您又会怎样去做呢?

李梦莉: 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实验,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世界上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老师

本身的因素都不一样,面对的学生也不一样;即使是同样的老师面对同样的学生,由于环境、心情

不一样,处理问题也会不同。所以盲目地照搬一些经验,成功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向优秀班主任学习经验和工作方法方面,我自己有一个体会就是得其神而忘其形,应该说我们看中

的是他成功经验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比如说魏书生老师,听了魏老师很多场讲座,看了他很多著作,我的一个感觉就是两个字:“商量”。魏老师当班主任的时候,凡事跟学生商量;当校长的时候,凡事跟老师商量;当了教育局局长以后,凡事跟校长商量。“商量”里面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尊重。如果把魏老师的一些做法盲目地搬到我们实际工作中去,可能就会产生问题,比如

说,新班主任由于年轻,在学生心目中所占的地位一般不高,这时候凡事都跟学生商量的话,可能反而让学生认为你是一个没有主见的老师,把你当成一个软面团了。而魏老师就不一样,他有威

望,他去跟学生商量的时候,学生体会到的是教师对自己的尊重。所以,凡是都要因人而宜,我们在学习优秀班主任、专家经验、方法的时候,重要的是领会他们的教育思想,把它移植到自己的土壤中,跟自己的自身条件相结合,跟自己所面对的学生的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形成有特色适合的方法。任小艾老师说过,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就是我们要努力地找到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合老师。现在正在进行新的课程改革,新课改新课标,最主要的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关注人,关注学生,而且关注每一个学生,这里面体现出来的就是对人的尊重。 赵玉如: 案例中的班主任在班规改革失败之后,又进行了两项改革,一个是民主治班,一个是赏识教育,结

果这两次改革又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呢?赵老师,如果您是这位班主任,在民主治班和赏识教育方

面您会有哪些不同于这位班主任的做法呢?

杨勇学: 这个老师的民主治班和赏识教育失败了,原因有这样几点,第一,是机械照搬。语言特级教师于漪

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再好的教学方法用的时间长了,不做一些改变,就不是好方法。这个老师在班规失败后又尝试着使用民主治班的方法,后来听了一个讲座,又觉得赏识教育不错,于是用赏识教育。他在经常性地改变管理班级的方法。我觉得这位班主任忽略了一点:无论是民主治班还是赏识教育,都是一种教育思想,都必须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而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如果只能得其形,不能得其神,只能是失败。第二,这个老师对民主治班的理解有点偏

差。民主治班不是权威下放,老师在跟学生商量的过程中,也要把自己的思想、自己对这件事的态度都说出去,或者会引导学生逐渐走到正确道路上来。而这个老师在实施所谓民主治班的时候,就是把班里所有问题的决策权、执行权全部交给学生,由学生去左右一切,结果学生的做法不符合设想,他感觉很失落,感觉到自己失败了。第三,态度不正确。无论是民主治班还是赏识教育,不能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行之。民主教育还是赏识教育,都要落到实处,要发自老师的真心,要真诚地

对待。

那么,应该怎么办?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天下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也没有完全一样的班级。我有这样的体会,带了一个班级,带得不错,感觉很好,可能是一个乱班经过千辛万苦转变过来了,然后会有这样一个心理:如果将来再教一个乱班,我会毫不费吹灰之力就转变过来。好,领导第二年还给你一个乱班,让你接着当消防队员,结果这时候你会发现这场火灾跟上场火灾完全不一样,你又得从头再来。所以,我觉得首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

况,然后确定怎样“民主治班”,刘邦到了关中就能约法三章,诸葛亮治蜀中就不能约法三章。

第二,必须做到遇到什么事都和学生讨论。因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老师、班主任同样是班级的主

人,我们都是主人,一块把这个班经营好,老师必须跟学生有讨论。但是学生毕竟是学生,老师要起到引导作用,老师要做引路人,把学生引到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认识上来。具体措施制订出来,也必须征求全班的同意。老师不同意,学生同意,还应该进一步再商量;老师同意了,学生不同

意,还要进一步地商量,不能听信任何一方。这样,民主教育是不是就能体现得更好一点。

第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赏识教育,不能任意夸张。你所说的学生的优点,学生听了之后觉

得老师有心,爱我,关心我,发现了我,我在老师心中有位置。老师不能故意把优点放大,这样有时候对学生来说反而是一种挖苦,别的同学听了哈哈大笑,没有达到实际效果。对那些破罐子破摔了的学生,我们一方面要鼓励他、赏识他,同时该批评的时候必须批评。赏识是一把双刃剑,批评也是一把双刃剑,不能说有赏识就没批评。引导学生制定具体的进步措施和时间表,应该怎样进

步,每一天、每一礼拜、每一个月要进步到什么程度,要努力到什么程度,让学生觉得通过努力可

以够着这个目标,而不是觉得老师定的目标太高,跳也够不着。

总之,无论是民主教育,还是赏识教育,最关键的是教师一定要真诚地对待学生。

李梦莉 :我觉得这个失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半途而废,没有一条路走到底。其实任何一种尝试都可能会

碰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失败很正常。如果是我担任班主任,这时候就会和学生一起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失败了,应该怎样规范同学们的行为,怎样制订出符合我这个班级特点的班规来。其实,不管是哪一种方法也好,哪一种教育理念也好,包括班主任日常管理也好,甚至是查作业记考勤,都要有一个“恒”字,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做下来,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今天换一个方法不行,明天换一个方法不行,后天再换一个方法还不行,那么永远都不行。总是回到起点,总是走回头路,当然是失败。不管是民主教育也好,还是赏识教育也好,失败了停下来,静下心来想一想,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把别人的经验借鉴到自己的身上。 赵玉如: 李老师突出“恒”字很重要。“恒”字对人的发展,对班主任的发展确实非常重要。凡事都要有恒心,

不断地分析、不断地反思,这样才能够获得专业成长。杨老师强调教育要发自教育者的内心,要真

诚地对待学生,这样才能够触及孩子的心灵。确实很深刻。

【对话专家】

主持人: 赵玉如(北京教育学院

专家: 延建林(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李兰巧(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鲍传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赵玉如: 大家好,刚才我们和一线的两位班主任围绕这个案例展开了交流,他们从实践层面上谈了自己

的看法,现在我们想听听专家们的意见,今天我们请来三位专家,他们是鲍传友老师,李兰巧

老师,延建林老师。

首先 我想问延老师一个问题。这个案例中提到班主任汪老师由于工作出色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各

种表彰和奖励。她面对这些奖励她坦然的接受了。接下来她态度和行为发生变化,她将自己主

要的精力由学校转到了家庭;进而她又发生了变化,准备离开这个学校了,汪老师态度和行为

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问题出在哪里?我们想请您谈谈。

延建林: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带着曲折性和波折性的,班主任工作也同样,做班主任就像在大海中行

船,有时候它可能在浪尖上涌动,有时候又可能沉到谷底里面徘徊。而一帆风顺、勇往直前在

很多情况下只是暂时和偶然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在追求班主任事业成功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成功之

后,同样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打击。在这个案例中,应当说汪老师没有被追求班主任事业

成功过程中的艰辛所征服,反而是被成功之后的流言蜚语给打倒了。之所以如此,我觉得这里

面可能有一个原因,就是究竟怎样应对挑战?挑战每个人都会遇到,区别在于是不是抱有积极

和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汪老师之所以在流言蜚语面前步步退缩。我觉得关键就是没有抱定积极和健康的人生观。其

实,打击或者是挑战,每个人都会遇到。对于那些抱有积极和健康的人生观的人来讲,压力或

者说打击就是动力,他们善于把压力转化为成功的动力,使事业不断往前发展,而对于那些没

有抱定这个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的人来讲,压力或者打击可能成为一种毁灭性的灾难,最终

使自己被压力和打击所压垮。

作为一个班主任,不仅仅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健康的人生观,还要学会自我教育,

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把自己也教育好,引导和规划好自己的工

作。案例中的这个班主任取得成功之后面对一系列的流言蜚语,同事的讽刺挖苦,是消极退

缩,而不是积极应对。这样流言蜚语步步紧逼,而自己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最后甚至要离开

单位。但是,请你想一下,离开这个单位之后,这些压力、打击或者说流言蜚语就能够消失

吗?不能够消失。所以当我们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应当改变自己,改变和调整自己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生当中或者我们事业发展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

的挑战和打击。

赵玉如: 刚才延老师说得非常好,实际上挑战总是伴随着我们,班主任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挑战始终存

在。在我们追求成功的时候存在,在我们获得成功以后,会有一种新的挑战出现,因此严延师

提出让我们积极的面对,把这种压力变成动力,同时要不断的调整我们的心态,有一种积极的

心态。

说到积极的心态,我想请问李老师一个问题,怎样使班主任汪老师的心态由一种被动转为一种

主动,转为一种积极的心态。

李兰巧: 汪老师产生不良心态的根源是压力。从表面上看是外部压力,实际上真正压力来源于自己,要

想改变这种心态,首先改变认知。所谓压力,它不仅是客观事物本身,更多的是我们对这件事

的一种看法,一种主观体验。其实,人们往往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被自身对事情的某

种看法所困扰。像刚才延老师说的压力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

对于有些人来讲,压力就成为动力了;有些人可能就被压力击跨了。我觉得汪老师在心态上有

一点弊导思维的倾向。她比较容易体会到那些负面的东西,她是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扛,觉得自

己伤害了别人,害得别人当不上先进,不敢申报高级职称,其实,即便你不当先进,那些打击你的人是不是都能够成为先进?如果说那些人已经够了申报高级职称的资格,那么他为什么不

去报。

面对压力,汪老师是一个喜欢遇到问题进行内归因的人,总是去回忆这件事情的不利因素,回

忆打击,她不想回忆,但是又一遍一遍地回忆。每次回忆都是一次强化,这样使自己陷入了痛苦之中。而且面对压力,汪老师想逃避,想调走。实际上像延老师说的,逃避是不可能的。你这种自责、逃避对于减轻压力没有任何的效果。当我们选择疏解压力的方法的时候,如果说只是让我们暂时的逃离痛苦,之后我们会承担更大的痛苦,说明这种方法是不适宜的,所以我们只有直面压力。比如说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像汪老师这样一个特别有进取心的老师,当她离开自己喜爱的事业的时候,她会不会又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这个时候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造成压力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采取什么方法可以减轻这种压力?这种方法会不会带来更大的伤害?我们怎么去避免伤害?从这几个角度去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解除压力

的方法。

在前进的道路上,可以说既有阳光鲜花,也有暗礁险滩,几乎是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可能都会

遇到这样的问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有的先进教师可能都是在议论中前进的,行高于

众,众必非之,在这一点上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对汪老师,我建议她首先建立利导思维,就是看到事情的积极的一面,比如说,可以把回忆别

人的打击改为回忆自己所获得的成绩和赞誉,要认识到自己所获得的成绩可能是别人求之不得的,是自己付出的一种回报,并以此来激励自己,其次,就是要为所当为,淡然处之,对于那些流言蜚语不予理睬,通过自己的工作实际让其自行消失。三是要积极跟同事进行沟通。可以利用自己的业务优势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以此来缓解这种压力或者说误解。汪老师调入这个学校的时间比较短,只有两年,其他的老师对她不是很了解,她也没有完全融入同事当

中,而且家人又不在身边,所以面对压力的时候有一些孤独感。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的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系统,比如说亲朋好友。这样当你面对压力的时候,你可以向他们倾诉而

且和他们一起去寻找解决问题方法,这个时候你就不再感觉是孤军奋战。

最后,我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寻求组织帮助,比如说对于哪些恶意的攻击诽谤,我们可以寻求

组织帮助。还有一点,在短时期内选择一些减轻压力的放松方法。比如说,可以到大自然中

去,利用假期去旅游等等。

赵玉如: 这是转移注意力。

李兰巧: 对!转移注意力,当压力降临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会有一些短暂的不良的心态,这也是正常的

现象。关键是要积极想方设法走出这个阴影,相信像汪老师这样一个有着很强领悟能力的教师是能够战胜压力,能够重塑辉煌的。应该说,压力在前进道路上是必然遇到的,它也是我们成长的一个代价,是我们前进的一个资本。战胜压力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在这里面我们也祝福汪

老师,希望她能够早日走出阴影。

赵玉如: 李老师,刚才您说教师可以放松自我,提到一些方法,说旅游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的帮助教

师放松自我的方法吗?

李兰巧: 从简单的方法,像心理学里面讲的什么深呼吸,鸣响,包括运动,可以到健身房做一些运动等

等。另外也可以走进咨询室,咨询师会给你一些帮助。比如说生物反馈疗法等等,利用这样一

些专业方法帮助我们放松。

赵玉如: 有的老师在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烦的时候,喜欢跟周围的人进行倾诉,我想这也是一种方

法,是一种调整心态的方法。有的老师想解决问题,结果适得其反,引发更多新的问题。李老师,对于这些老师,你有哪些建议给他们?告诉他们在倾诉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以免产生更

多问题。

李兰巧: 这个问题非常好。刚才我谈到希望每个人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系统,亲朋好友,可以去找他们倾

诉。在这个过程中确实要注意安全性,找亲朋好友去倾诉,你一定要了解你所倾诉的对象,他一定是安全的。如果说是不安全的,可能会像流言一样又流传开来了。但是,如果说你不倾

诉,你把所有这些东西都自己扛,自己承担。这样,时间长了,就会在心里面积淀,就会形成一种心理疾病。我们说生命在于呼吸,不吞不吐,生命就会窒息。向别人倾诉就如同人的呼吸

一样是非常重要的。

赵玉如: 是的,在调整心态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三点,第一点是要有正确的认识,第二点是要勇敢地

面对,第三点是要积极的应对,刚才李老师还提到适当的时候可以寻求组织的支持,我想问鲍

老师一个问题,从学校这个角度讲,怎样帮助汪老师协调与其他老师的利益冲突呢?

鲍传友: 好的,刚才李老师从个体的角度给汪老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从学校组织角度谈谈这个

问题。

首先要认识组织到底是什么?学校作为一个组织,首先认识一下这个组织的特性。如果用一句

话来讲,学校就是一个利益冲突和斗争的场所。不管对组织有多少个定义,从管理学角度来

讲,组织就是一个有各种心理状态的人聚集而成的一个结合体,就是这么简单,各种心理状态就有各种需要,一个组织一旦形成以后,组织会通过一套规范来分配这个组织内部的价值、权威和其他的一些资源。由于资源是有限的,人的需要又是无限的,而且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因

此集合体之间必然有一些矛盾和冲突。从冲突论的角度讲,在组织上有一个冲突理论,它认为在一个靠外部规范控制的组织,跟内部群体之间、个体之间必然会产生一种竞争和搏斗。在竞

争和搏斗的过程中,一方就要中和消除,甚至是吃掉对方。这是一个组织的特性。

汪老师跟其他人的冲突是一个组织的一个本质上的一个特点,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是一个很

正常的现象。同时,组织又讲到另一点,在这个搏斗过程中,组织之间相互冲突不是一方的,它是两方之间的,一方依靠另外一方而存在,冲突的双方是互动的。那就是说从这个角度讲两个人都有责任,从组织学角度讲这个冲突是相互依存的。那么是不是冲突存在,组织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不是的。冲突实际上是一个组织发展的动力。没有冲突就没有发展。那么冲突过大,当那个矛盾过大以后它会造成组织的解体。像汪老师最后要离开学校了。那说明学校在介入这个汪老师跟对方的冲突之间是没有作为的。所以学校在当冲突出现很大的时候,影响到组

织的这个程序的情况下,就需要介入,怎么介入这是一个核心问题。

赵玉如: 这时它不再是一种动力,而是一种阻力了。

鲍传友: 对,学校的复杂性是我们现在学校面临这些冲突遇到很多问题最重要的根源是什么?我们知道

工厂,对于工人的判断,很简单的,就是你产量如果超过了一千件,我给你多少钱,如果你超过一千五给你多少钱,达到两千给你多少钱,都是数量化的东西,没有矛盾,在政府组织内部也是,你完成了一件事情,我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待遇什么样的标准,都是很容易达到的。

我们刚才讲组织就是分配利益,分配利益就要涉及到标准的问题,学校内部有一个重要的争执

点就是标准。什么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这个标准是长期争执的焦点。对学生,我们现在都用学生的成绩来衡量、学生发展的结果来衡量,但是学生发展不像工厂生产产品,这个产品就是跟那个工人有直接关联,而这个学生的成长是受社会、家庭、同伴、群体,以及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我们怎么区分哪个学生的成绩是教师的,哪个成绩是家长的?没有办法区

分,所以这个标准的争议特别大。因此学校在分配利益中的矛盾比较大。

我们看学校,你无论怎么制定规则都不可能做到众口一致,不可能协调所有人的矛盾,不可能

大家都举手同意。你校长出台这个管理措施大家没有意见,这是说假话。

赵玉如: 因为大家都参与这个学生的发展的。

鲍传友: 怎么办?像这样一种利益冲突,像汪老师跟教师之间的冲突怎么办?我觉得第一个是校长作为

管理者要让教师确立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意识,我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要有这样的意识在里

面,一个老师对于一个学校的贡献,比如说这个老师成长为名师,像汪老师,那么她肯定给学校带来更多的资源,包括一些社会上的口碑,比如一说某某老师,说是某学校的,那么这个学校的声誉,实际上是靠老师传出去的。每个学校核心的老师,就是能够使学校的资源利益最大

化。这个蛋糕做大的时候,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收益的。

第二,我刚才讲了利益冲突的一个矛盾焦点是一个标准问题,在这个案例里面,这个老师讲了

她才来两年,凭什么她就被评为先进了,这就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在这个标准上有争执。凭什么?你看这句话问的,这实际上反映学校管理存在问题,那就是标准的问题。这就需要协调个体之间的冲突,制定什么样的标准大家能够接受,尤其重要的是标准出台的程序,因为刚才已经讲了,这个标准在学校里面很难以达到让大家都众口一致的程度,因此这个一致性程度就成

为决定我们学校标准能不能实行,大家能不能口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

这个时候校长应该怎样做,那就让大家参与讨论,我们制定什么样的规则,少数服从多数的原

则通过。一旦讨论统一了,那么咱们就没有话说。这个规则就是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程度。看现在学校很多标准出台,它的过程是很不透明的,几个人研究一下,制定一个标准来约束其他老师,那老师肯定不能心服口服,所以我想在这个案例里面是不是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在

制定标准的时候,它把学校两个人的矛盾激化了。

学校跟老师之间的冲突,有时候就是校长蹩脚管理技术的牺牲品。因为他没有协调好矛盾,所

以制定管理规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民主化,要讨论协商,这是我强调的最重要的一点。

第三,汪老师讲到为什么产生矛盾?因为自己评上了先进,害的别人不敢申报高级职称,阻碍

了别人升迁的路径。我们知道高级职称对于一个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成为一个学校衡量教师的待遇和成就的一个最主要标准。这样问题来了,实际上核心的问题就是阻碍了别人升高级职称,看到很多学校都是这个矛盾,非常突出,这就反映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在学校的成功的路径非常狭窄,所以学校作为管理者,要给老师创造更多成功的途径,而不是一条。马斯洛在心理学早就讲过了,人的发展最高的要求是自我实现的要求。这个学校为什么只有汪老师一个人自我实现,而其他人就不能自我实现,所以矛盾和焦点就集中在汪老师身上了。需要管理者思考怎样拓宽学校和老师成功的路径,当某些老师成功的时候,也为其他老师创造更多的成

功的机会,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从管理学角度来讲,从组织角度来讲,首先要端正对学校组织的认识,就是学校组织必

然存在利益冲突,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第二,当这个冲突已经影响到组织发展的时候需要管理,必须要改变策略进行介入,包括我刚才讲的三个方面。一个利益共同体,在学校制定标准上要经过一致的协商。第三,要给更多的老师创造自我发现、自我成功和自我实现的机会,这

样来缓解利益冲突,汪老师如果认识到这些,她的心态会有一些新的调整。

赵玉如: 刚才鲍老师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概括。我们说问题的出现了,教师不仅要做一个自我调整,作

为领导层面也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在教师中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概念。

下面请三位专家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自己的观点。

延建林: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们应对事业当中各种挑战的

法宝,教师不但要善于教育学生,而且要善于教育自己,树立积极和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李兰巧: 我想把自己非常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各位班主任,真正的强者不是压倒一切,而是不被一切所压

倒。

鲍传友: 学校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一个人的成就是所有人的利益。

赵玉如: 刚才三位专家从各自的学科领域、视角进一步帮我们解说了这个案例。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

个案例,我们说在班主任的工作中遇到挑战和挫折是正常的。我们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采

用一种恰当的做法勇敢去面对。这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案例涉及的是班主任要养成总结反思的习惯提高总结反思的能力的问题。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设立这个专题旨在引起班主任对总结反思的重视,养成不断总结反思的习惯,以在班主任专业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建议大家都做反思型班主任,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工作技巧,多积累自己的反思结果。

第一,怎样认识这个案例故事和案例中的这位班主任。

从客观上看这位老师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好老师,他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思想比较开放,思维也很活跃,和学生交流也很多,应该能够做一名好老师。可是,为什么在他推行新方法治班之后,屡屡失败,最后不得不又重新回到老路子上去呢?关键原因是缺乏思考。

从这位老师的自述来看,他只是片面地学习了别人治班的外壳,而没有深入地反思自己,为什么别人的先进经验在自己班上不能够推广?这个问题他没有反思,所以,别人成功的经验,在他班上就是失败。可见,是反思不够,使他陷入了跟风失败的污泥中不能够自拔。

那么,在这个案例中,他需要反思什么呢?下面三个方面他必须深刻反思。

1、他得反思一下,自己学来的班规究竟有没有针对性,有没有可操作性?从他的自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班规很多具体条款是“照搬那些教育名家的具体案例的”——这实际上就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学生素质是不同的,面对的问题也是不同的。很明显的一个例子,过去我们的孩子逃学了,他除了游荡就没有地方可以去。而现在呢?孩子逃学了,可以去的地方多着呢!网吧、游戏厅、舞厅……他们有的是事情可做,只要口袋里有钱,一个星期,半个月不回学校都可以。名家之成为名家,绝对不是一天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他是在他过去的学生基础上成功的。那么,名家已经过去了的学生管理方法,照搬到我们现在的学生身上,当然有不适合的地方。

班规确实是民主治班的好办法,但是,我们在制订班规的时候,不要幻想借助班规就一劳永逸。这样的事情过去没有,现在也不会有,将来更不会有的。一个班级的班规能不能够有效,至少要考虑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针对性,班规必须穷尽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需要制止的违纪现象;二是可操作性,一个详细的班规,如果不具有可操作性,那也是假的。这两点很重要,成功与否,关键就在这两点。

2、他忽略了反思民主治班的真正内涵,忽略了民主治班的前提是“在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陶行知)。做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他必须是一个喜欢思考的班主任。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惘”,惘就是迷惑的

意思,一个班主任如果不喜欢反思,做对了不知道对在哪儿,做错了不知道错的原因,那就真的是“惘”了。那些成功的班主任,总是经常反思的班主任。他们常常在班级出现各种现象之前,或者之后,深入地思考几个“为什么”。深入思考了,行事才有针对性。

从这位老师的自述来看,他的民主治班不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关键是他没有科学地理解民主治班的内涵,把民主治班混同于听学生摆布了。他所做的事情,不是对学生进行民主教育,不是用民主生活去培养民主习惯,而是公布一些所谓的“民主”措施后,坐观学生的反映和评价。班级乱成自由市场了,他觉得是民主之害;然后立马专制。这样以后去征求学生意见,学生当然不乐意了,不是送给他一个外号“糯米团子”吗?就是认为他是假民主。

其实,科学地理解,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制度,对我们教师而言,更是一种教育观念、一种教育态度、一种教育风格。一个民主治班成功的教师,他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肯定是有责任感的,能担当社会责任的,绝对不是抱怨班主任假民主的。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民主不是万能的,它有一个不断完善进步的过程,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效果不明显,我们不能够轻易地全盘否决,而应该去多思考“为什么”,然后逐步完善。

3、他片面理解了赏识教育的作用,没有反思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同前面两个失败的做法一样,他喜欢浅尝辄止,不喜欢深入思考。不论学生程度怎样,他一个标准地要求人家,一个标准地给人家提供奋斗目标,然后一个标准地吹捧孩子的“闪光点”。其实,赏识教育之所以有效,最关键的原因是找到了“每一个学生”成功的起点——请注意“每一个学生”这五个字,“每一个学生”的意思是不同的学生成功的标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够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孩子,如果你硬要这么要求,那么结局只有一个——孩子们会直接对老师说:“老师,你还是别憋我们了,我们不行。你赏识的目标我们达不到,还是拉倒吧,你!”你看,缺乏思考,缺乏反思,照搬就只能够收到这样的效果。

第二,怎样进行总结反思。

1、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只有养成随时反思的习惯,思维的火花才越来越活跃,思考才越来越深入。养成习惯不难,关键是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使反思制度化,即安排固定的时间,制定自我约束的日反思、周反思或月反思制度,使反思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坚持一段时间后,习惯就会很快养成。二是设计一个“问题单”,主要涉及内容有三个,即自我认识、活动领悟、策略运用,每一个教育实践活动完成后,坚持从这三个方面去追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也能够很快养成反思习惯。

2、要养成勤于记录的好习惯。一个善于反思的班主任,还要养成勤于记录的好习惯。记录什么内容呢?一是记录失败之笔,败笔印象深刻,思想震撼大,往往具有反思意义;二是记录机智之处。教育机智是教育过程中的精华部分,当自己完美处置一个事件,感到满意之时,要善于记录;三是记录偶发事件。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不期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四是记录学生见解。充分肯定学生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班主任教育活动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我

们的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五是记重新设计。一次教育之后,班主任一定有所感想,也有所打算,将重新设想记录下来,是教育实践的升华,对今后工作很有启发。

3、要养成和同伴交流的习惯。做一个反思型班主任,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广泛地进行同伴交流。现在,在《班主任之友》论坛上,在教育在线,在中国教师研修网,很多一线教师在那里撰写博客日志,发表原创文章,大家充分利用网络跟帖、发帖和评价,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同伴交流的有效途径。同伴交流,不一定必须是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单位的教育工作者。那样的同伴,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同伴,如果单位气氛不好,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学习集体。但是,在网络上却能够很轻易地做到,互联网使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只要是做着相同的工作,有着相似的经历,愿意为教育工作奉献的人,都是我们交流的同伴。这几年,在网络上先后出现了不少教育名家、教育新秀,他们活跃在网络上,充分利用网络寻找反思同伴,激越思维,激荡思想,迅速在全国走红,成为善于反思的班主任典型。

李云(湖南省邵东县两市镇一中) 张万祥

在蹒跚中前行

严娟娟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管理局井下中学

当班主任这几年,似乎没有成就,平平淡淡。后来又想,虽然没

有突出的成绩,但自己这几年确实在缓慢成长着,写出自己的成长

感悟,也算是一次自我反思。

心痛的回忆

那一年,我第一次当班主任。那时的我,踌躇满志,情绪激昂,

信心百倍。心里萌生着一个又一个的设想。心想,凭着自己的一腔

热情及爱心,一定会把班主任工作做好。但是,实际工作远非想象

的那样顺利。我的学生过于活泼好动,几乎超过一半的男生欠缺自

制力。面对这么多极其活跃的学生,我彻底乱了阵脚。特别是初一

时,由于缺乏经验,我顾此失彼,疲于周旋,工作激情也一天天在

消退。自己不知道该怎么来做,头脑中完全没有主意,就那样一天

天被学生拖着走,身心疲惫。今天学生打碎了玻璃,明天学生撞碎

了黑板。那时,最怕看到的人是政教主任,最怕的场景是校长推门

进办公室。时常会有领导找我说:你们班的某某某又出事了!一度

我看见校长来我们办公室就心里犯嘀咕:该不会是谁又惹祸了吧?

三年下来,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败兵,留在心里的只有无尽的遗憾,

遗憾中夹杂着一丝愧疚。

那3年的班主任经历,是我心中的一个痛点。正因为是一个痛

点,就需要我静下心来进行深刻剖析,好让自己心中明朗起来。

反思1:我给学生的不是无私的爱

如果现在你去问我那届的学生:你们班主任好吗?学生肯定会

说:好。我想,这也许是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单纯、表面,也许是学

生很宽容,习惯于包容老师的失误。那3年当中我自己也觉得我是

爱学生的,有的学生退步了,我会及时鼓励他迎头赶上;有的学生

犯错了,我会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我会时不时地用我自己的方

式提醒学生:你应该再努力一些,你应该再细心一些,你应该再静

心一些,别泄气,你有能力赶上其他同学。但是,我给学生的是全

身心的爱吗?我的回答不是那么有底气。我觉得我给予学生的爱是

一种仅浮于表层的,是一种出于职责上的,一种缺乏穿透力的,一种居高临下的,一种没有深入学生心底的不足以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爱。直接点说就是,我给予学生的爱不是发自心底的全身心的无私的爱。所以,尽管我觉得自己尽职尽责,但是与学生有距离,学生没有把我纳入他们的朋友之列。

反思2:工作中严谨不足

记得有一天的下午,第四节课前,学校广播通知全体老师开会,有的学生以为老师开会了,他们就可以放学。我班两名同学背着书包就要回家,等我看见时,他们已经在出校门。我赶紧在楼上喊他们回来,但他们也许是没有听见,也许是根本就不想回来,他们径直大摇大摆地出了校门,回家去了。当时,我喊这两位学生的整个过程,班里好多男生站在楼道栏杆旁都看到了。我心里也生气,这两个学生也太无组织纪律性了,明天一定处理他们。但是10分钟过后,等到我要去开会时,其中的一位同学背着书包又回来了。他进了我的办公室说:“老师,刚才我以为可以放学了,而且我的头有点疼,所以就背着书包先走了。后来看到好像并没有放学,我就回来给您说一声。”我想,既然他能回来跟我解释,说明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姑且不管他的头疼是真是假。我也就没再过多批评他,于是我说:“你既然头疼,就先回家休息吧,但是,以后要注意。”我让他先回家了。而另外一位男同学没有返回,但在我吃晚饭时,他打来了电话说:“老师,下午我以为老师开会,我们就可以放学了,我也没有去问您一声就回家了,我知道我这样做不对,老师,我错了。”于是我在电话里给他说了很多关于以后要注意之类的话。本来我是准备第二天在班上处理这件事的,但是考虑到他俩都认识到了错误,所以,第二天在班上我没有提起这件事,这就是我的失误之处,也是我埋下隐患的地方。那天下午,那两名同学背着书包出校门的情景,班里很多同学都看见了,也看见了我没有能喊回他们。但是后来那两位同学先后承认错误之事,同学们却一概不知,这样,无形中就给同学们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他们随随便便就回家了,老师也没有把他们怎么样,我们以后也可以这样做。这就导致了后来类似事件的重演,让我没想到的是,后来类似事件涉及的人数增加了4倍,我不得不花成倍的精力增加来严肃处理了。

反思3:在关键时刻没有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集体观念的培养 记得在初一刚开始不久,学校组织了一次年级足球赛,我班的实力不如其他班,虽然同学们踢得很顽强,一心想为班级争得荣誉,但终因实力不强,还是输了。回到教室,很多同学都哭了。这应该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可以趁此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使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次没有赢,但是只要我们大家时时事事都为班级着想,我们一定会是一个很出色的班级。遗憾的是,我当时没有趁此机会大做文章,只是安慰同学们:坚强一点,胜败乃兵家常事,要能赢得起也能输得起。草草了事,放走了一次强化集体观念、集体荣誉感的机会,放弃了一次拉近同学间距离的机会。 初一第二学期,我们班的班会录像被送去参赛,结果获得一等奖。一天,教导主任对我说:“让你们班学生去电教室看看自己的班会录像吧,毕竟你们准备了很长时间,而且还获得第一名呀。”因为当时是期末考试的复习阶段,我就说:算了吧,以后有时间再看。而这“以后”竟被我变成了“无期”。比赛获得的奖状也没有郑重其事的在班上一起和同学们祝贺,只是让班长把奖状贴在了墙上,奖状就在悄无声息中被贴了上去,或许很多同学一直就没有看见,根本不知道获奖这回事。这样,又失去了一次极好的增强集体观念的机会。

每年的元旦文艺汇演,总会有同学准备节目,我们班有几个女生

很积极,每次都很精心。但是,记忆中,我在班上似乎并没有特意表扬过她们几个为了集体的荣誉,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认真排练,她们为集体荣誉付出的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这就让别的同学觉得,排练节目就是她们几个人的事,与我们无关。她们演出的好与坏只是她们几个人的事。记得当时那几个女生很是有些怨气,因为她们很少得到班级其他同学语言上的鼓励与支持。在热情与冷漠之间,作为班主任,我没有把其他同学的冷漠转化为热情。 那3年中,时不时会觉得有些同学的集体观念太缺乏,甚至有些成绩较好的同学对集体的事也非常冷漠,只顾自己闷头学习。这真不能责怪同学们了,只是因为我让一次次本可以好好让学生们感悟集体观念、接受集体荣誉感熏陶的机会悄悄溜走了。

反思4:对学生缺乏远大志向的引导

当时,班里的男生活泼好动,但大部分智商很高,所以学习起来就不显得那么吃力,也因此使他们较满足现状,有些不思进取。在男生中,有两位从小学开始就是老师、同学们看好的智商很高的学生。理科老师都说他俩不错,很聪明,做题灵活,思路开阔。就是这两位大家公认的智商很高的佼佼者,竟然在数学、物理、化学三科全国奥赛中没有拿到任何奖,这出乎了所有人的料想,这对他们对我来说都是一次遗憾。

回顾他俩这3年的学习情况,因为聪明,他们学习起来毫不费力,轻而易举也可以名列班级前列。所以他们身上多了一些自满,多了一些不求上进,多了一些浮躁。上课爱说话,自习更是坐不住,而且经常有一些小的违纪现象。为此,我找他们谈过很多次,提醒他们学习上应多一些脚踏实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要向更好的同学挑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但是,始终没有真正地触动他们,收效甚微。由于上课不专心,就注定了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的残缺,注定了他们考试不会是最好的,几乎每次考试都会有小小的失误,也就注定了在奥赛中会败下阵来。奥赛的失利对他们来说也是敲了一次警钟,只是这个警钟来得有点偏晚了。

远大志向就如同黑夜中前方的一盏明灯,给学生指引航道,给学生前行的希望与动力。由于心中缺乏一种神圣志向的召唤,因而学生缺乏学习激情,缺乏坚忍不拔,缺乏极强的自制力,也就注定不会有质的飞跃。这不能不说是我的又一个遗憾与失误。 反思5:孤军奋战于对后进生的教育中

回想我在对后进生进行教育时,自己也显得很尽职,苦口婆心,道理讲了很多,但很少给学生创造自我教育的机会。学生一直是在被动地接受教育,学生的感觉是老师让我这样做,而不是他主动意识到我应该这样做。对后进生有效教育的另一条,即利用集体舆论的力量,这点,我也忽视了。在我的教育中,我很少利用班级的力量来改变某一位同学,很少让学生来感化学生,我丢掉了这股可以利用的强大的力量。在教育学生中,要充分利用集体的凝聚力,不让任何一位同学脱离集体,要让大家都有一种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应该创造这样的氛围:一个同学掉队,大家来关心,一个同学出错误,大家来帮助,让维护集体荣誉成为大家的本能,使他们有一种要为集体争光的意识,从而让集体在每个人心中的分量加重,让每个人都因为这个集体而加强自我约束力,让自己做到更好。回望自己那几年在对后进生教育中孤军奋战的辛苦身影,只能摇头叹息了。

这一届学生我从初一带到初三,3年来,自己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行。很多工作原本可以做得更好,但还是留下了无尽的甚至是痛心

的遗憾。或许成长需要付出代价,这届带班经历,收获了无尽的失败,但同时,也收获了宝贵的教训,这些教训,成了我的财富,让我在以后的路上,走得更用心更认真更稳当。

卧薪尝胆读书中

送走了那届学生,无奈与迷茫中又被安排当下届班主任。当时不想接这个职务,因为自己的自信心已经被那届失败的班主任工作击垮,但当时不接是不可能的。暑期,我开始静静地读书了,而就是暑期读到的几本书,点燃了我近乎死寂的心。

开始,我从网上得到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的电子版,读后很是震撼,原来当班主任可以这样幸福,可以那样的有成就感,我怎么就没有感觉到?李老师的这本书,让你明白一个老师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爱,让你明白真正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可以带来他们彻头彻尾的改变。后来,我又购买了张万祥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朱永新老师的《享受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等教育书籍。此后,以前很少买教育书籍的我开始疯狂买书,本地书店买不到的,就从网上购买。可以说,我的进步是从读书开始。张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让我明白,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不能仅凭着一腔热情蛮干、苦干,是需要运用智慧出效果的工作。读完张老师的这本书,感叹他的教育智慧,感叹他班级管理中的那么多好方法,自己得到很多启发。后来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做法,都是效仿了张老师的方法。读了这些教育书籍,心底那种快要消失的激情又复活了。这些书籍,给了我自信,给了我向自己挑战的渴望与勇气,给了我坚定走下去的决心与魄力。我读过的书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智慧、教育的愉悦与幸福,犹如一股清泉,注入我近乎干涸的心田,滋润着我的心扉,让我精神百倍,神清气爽,脚步不由得轻快起来。 我开始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当一个老师的幸福了,一次次被学生感动着,一次次被幸福包围,也是第一次,真正喜欢上班主任这个职务。

从带这届学生开始,我坚持在网上写教育随笔。每个学期发一个主题帖,分别是“班级纪事”、“新的旅程”、“一起走过”、“让我的爱伴着你”等。这些随笔,记录了几年来我跟学生一起走过的路程,也记录着我的成长痕迹。在写教育随笔的过程中,自己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一步步提高。写教育随笔是一个老师尤其是一个班主任不可不做的一件事,我在坚持做着。

有了写作与反思,我边走边悟,积累自己的行走足迹。某一天,当我再回头看时,我走过的路上,也许已悄悄布满了星星点点让我欣慰的亮点。虽然我依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班主任,但是我一直在努力。我坚信,有了努力就会有提升,而我也觉得自己已经在慢慢成长,尽管步子还很慢。今天的我已经比以前的我有了进步,明天的我一定会比今天的我更出色。

摸着五颜六色的石头过河

冯婉迪 河北省石家庄市四十一中

我生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们是新中国的第一拨独生子女,于是不少人都在议论我们这一代,说我们自私,不会照顾别人,不能与他人很好地相处等等。带着这些缺点从事别的工作,可能会影响到同事关系,而做我们这一行,很可能会误人子弟的。在

众多有色眼镜射来的光线下,我开始了我的工作。

就这样,我成了班主任

做老师的前两年,学校没有安排我做班主任。凭借着我良好的“小孩子缘儿”,以及我对母校样样熟悉的优势,很轻松地,我就过

完了初为人师的阶段。事实证明,我的“业绩”也还不错。于是,经过左思右想,我终于鼓起勇气,在放假前向学校提出了下学期要做班主任的请求。周围的老师和朋友都惊讶地看着我的一举一动,在他们眼里,我还绝对是一个连自己都管不好的小孩子,这样的人去做班主任,去管理那么多更小的孩子,能行吗?这毕竟不是过家家!当学校领导找我谈话的时候,我又让周围人大跌眼镜地说出了我的意愿——我打算带一个生源最不好的班!理由很简单,不过一直是埋在心底的,我傻乎乎地认为,这样的班级,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会大大降低,那我的压力就会相对小一些。老实说,我当时

确实是有一些不自信,有一些回避困难的意思。

做老师的第三年,我如愿以偿地接手了一个新初一,当起了班主任,并且,这个班的生源确实相当不好。拿到花名册的那一天,盯着那60个即将和我共度三年的学生的名字,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让这些孩子在三年之后走出这个学校的时候,变成最棒

的!

报到的第一天,我有意识地穿了一件显得比较成熟的衣服,摆出了一副自以为比较威严的面孔迎来了我的60位弟弟妹妹们,我用自以为很老到的说话方式向他们传达了要传达的所有的东西。那一天过得很累,因为总在掩饰自己的稚嫩,总在装出一副稳重成熟的样子。可没想到,孩子们一下子就把我所有的伪装看得一清二楚,当天晚上就有不少人在QQ上给我留言,问我是不是刚毕业。第一天,让我倍感幸福,孩子们的听话懂事是我没有预料到的。这帮孩

子没那么难弄,这是我当时特真实的感觉。

班主任工作第一年,我要用爱和感动创造奇迹

随后的军训,让我意识到之前的感觉是多么的错误,也充分地体会到了班主任的苦。先是在部队的第二天和第三天,班里先后有8个男生趁别人训练之机躲在宿舍和楼后的角落里吸烟、喝啤酒,后来又有几个男孩子不知从哪儿收集了八九根一米多长拳头粗细的棍子,准备军训结束的前一天和其他班的打群架,紧接着一个扬言要称霸学校的女孩招呼了我班六七个女孩准备和2班的比试一番。这还不算完,军训结束后返校时,又有3个男生在我们清点完人数都上车后又偷偷跑到别班的车上威胁教官,顶撞校领导。这些事儿一件紧接着一件,我真都晕了,我想不到这么小的孩子会折腾出这么多、这么复杂的事儿来,我一直忘不了赵校长和冯主任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这个班,真的不好弄呀!这三年,你的困难会很多,作好

心理准备吧。”我这时也确实感到了一点点恐惧。

开学后,满以为会平静上一段时间,可是报到的那天下午就有两个孩子因在办公楼打架被学校停课检查,第一周的每天下午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旷课现象,最多的一次竟多达7人!我真的从来没有想到过初一的孩子竟然如此胆大。上课纪律和作业情况就更不用说了,查得紧了,每科作业就十来个不交;松了,连一半儿都收不上来。第一周进行的摸底考试,科科全年级倒数第一。9月底,又因为班里的数学课纪律糟得上不成,新上任的张老师被停了课,我把消息告诉大家时,孩子们的那种木然的表情让我很失望。10月中旬,又有一个男孩因为纠集外校的学生到我们学校打架,影响很不好,被学校记了处分。期中考试除了我任教的英语外,又是科科年级倒数第一。我向全班报告了这个糟糕的消息,本以为对大家会有什么触动,可没想到,我看到的又是一片不以为然!仅仅是成绩不好,这或许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没有感情,

这么麻木不仁,什么都不在乎,那就太可怕了。

班里事端此起彼伏,我真是失望到了极点。我曾经拥有的憧憬变成了泡影,我变得非常急躁,动不动就大喊大叫,但这只是压住了表面,实际问题一点儿都没有解决。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周一,上午第四节我在我们班上课,看到教室地上到处是废纸,早就布置下去的擦玻璃的任务至今没有完成,上课铃响了有两分钟了还有两个孩子才慢慢地蹭进教室……我突然感觉特别委屈,于是我开始向孩子们倾诉,我说了我初接班时的欣喜,说了我一直对他们抱有的希望,说了一次次他们给我的失望……说了很多很多,后来我竟然发现班里很多孩子都哭了。而在这之前无论哪个老师,无论多

么严厉的批评都没有产生过这样的效果。我一下子意识到,这些孩

子不是没有感情,也不是不懂感情。

我仔细考虑了,我们班大部分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学习、生活习惯也不好,他们在小学时就已经习惯了老师、家长的批评指责,习惯了大家冷漠失望的眼神。他们并不像表面上那么什么事都不在乎,他们其实很自尊。于是,我决定,要用对每个人真真切切的爱、殷切的希望来唤起他们的自信心,唤起他们对他人的感情,对班级的感情。我要用爱和感动创造希望,我需要立即做的是:让孩子们更加喜欢我,乐于听我的话;做一些事情让这些孩子为之

感动。

想明白这些以后,我就开始尽力去做。我让自己充满足够的耐心,无论他们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我都心平气和地与他们交流,告诉他们我的希望,告诉他们我认为他们很棒。我也不再给他们制定那么多条条框框,而是告诉他们,我相信,我们可以把一切都做好,我们可以创造奇迹。我不再拿着我们的短处和别的班的优势去比,我说我永远都相信我们才是最好的。我给班里定了一个目标——不断地创造奇迹,因为,我们很特别,我们有能力!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们在犯了错误后都会主动找到我说明原因,记得最清楚的是前面提到的那个被记了处分的男孩,我曾无数次地和他聊天,我说你特别像我的小弟弟,所以我总是希望你是完美的。这个孩子给了我一张纸条,上面写道:“老师,我真的太对不住您了,我又让您失望了,我周六又打架了,我实在控制不住我自己,不过请您相信,我真的再也不会了!”随后我叫来他只说了一句话:“我相信!”从那以后,这个原来每个星期都要打架的孩子真的再也没有打过架,学习也一下子上来了很多,圣诞节还送了我一张卡片,赠言让我很感动,他说很庆幸分到了我的班,遇到我是他最大的荣幸。 圣诞前夕,我给每个孩子都发了贺卡,夹在他们的作业本里。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精心写了祝词。孩子们特别欣喜,很多孩子都给我写了信。他们都表示理解我的心情,看得出他们深深地被我的爱打动了,他们说决不会再让我失望,他们说相信我们在一起,就

可以不断创造奇迹!

班主任工作第二年,给自己一个永不放弃的理由

初二上半学期,班里的课堂纪律出现了严重问题,有的老师把我们班的情况直接告诉了学校,又加上之前我们糟糕的成绩,主管教学的校长亲自找我谈话,这次谈话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巨大的压力突然间占据了我心里的全部空间,我真的有一点不知所

措了。我在反复问自己:我该怎么办?我能怎么办?

我认为我付出了很多,应该得到很多,但事实却并非这样。荣誉和成绩我可以不在乎,可以很坦然地面对,但当我有了很多设想,并为之努力再努力时,这些却依然一点都不能在孩子们身上实现的时候,我真的觉得有些心灰意冷。尽管我知道他们还小,也知道他们自制能力差,而并非故意和我唱对台戏,但我还是不止一次地想过放弃。可每次动了这样的念头的时候,又真是觉得舍不得,也觉得自己太无能。于是,再让自己充满希望,然后再失望,然后

再充满希望……

每天都反复地强调,桌罩能带全;每天寸步不离地盯班,纪律能变好;每天认真督促,地能扫得很干净。这些不管多费劲,起码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学习,学习岂能是我多说些话多做些事就能上去的?期中考试除了英语以外,其他六科均是全年级倒数第一,数学的平均分还不到35,得个位数的有9人,创造了我们学校建校以来的“新纪录”。其他各科比其他班级也不是差一点半点。很清楚地记得数学卷子发下去的那个自习课,我在别的楼登英语成绩,第一节课没去班里。等我这边弄好以后,进了教室,却发现孩子们很是兴高采烈地说着闹着。我上学的时候也不是多优秀的学生,但我也绝对想不出,一张20分、30分甚至更少分数的卷子放在眼前,怎么就还能那么有兴致。这一幕对我的伤害远比其他一切都大得多。任课老师的不满,成绩的落后又都算得了什么?比起这种满不在乎的

态度简直是算不上什么的。

思考之后,我决定,继续抓学习,对具体知识的学习!从那以

后,我的主要身份就变为了学习的督导者、强迫者。习惯了和我称兄道弟的这帮孩子对我突然改变角色相当不适应。一开始,他们会告诉我他们不喜欢我这样,但当这种说法被我强行镇压了几次后,我发现,虽然我的强压让他们变得很老实,但我们的沟通又不行了。起初我忽略了这个问题,直到一个孩子离家出走了3天,等他回来的时候,面对我着急的询问,他的一句“你除了关心我的成绩,你还关心我的其他吗”让我一下子愣住了。我突然觉得自己很陌生,我不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老师,这不是我所追求的教育!我要找回自

己!找回我想要的教育!

我一直比较欣赏《十八岁的天空》里古老师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那种诠释,他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际上就是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每天,我都有很多时间认真观察每一个孩子,他们的面孔我已经熟悉得很,他们的生日呀,毕业小学呀,喜欢的颜色呀,运动呀,这些我也有足够的了解。这些都不难,但如果这60个人,每个人,我都能走到他们心里去与他们作心与心的沟通,这确实很难。不过,既然我欣赏那句话,那我就要尽力去做!有的孩子大大咧咧,什么事一问就说,不问没准还追着你说,和这种孩子沟通就很简单。还有一些孩子,见面也就是喊“老师好”,别的话一般不说。于是我建了个QQ群,一下子加进来30多个人,于是一大部分孩子就成了我的“网友”。网络里面交流起来就比现实交流方便多了。还有几个孩子,也进了群,但是不喜欢聊天,有的喜欢“梦幻西游”,有的喜欢QQ堂,还有的喜欢跑跑卡丁车。为了和他们有共同话题,我就苦练起游戏本领。有了一定资本的时候,我就邀请他们一起玩游戏,边游戏边聊。慢慢地,那几个铁杆游戏迷也和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再沟通,就不是问题了。还有一些孩子,不上网,不玩游戏,也不和我说话,怎么办呢?好,我就在作业本上引导他和我说话,比如,时不时地给他画个小笑脸,画个小卡通画。慢慢地,他们开始对我的画进行评论。后来,我就把他们写得漂亮的字母圈起来,我在下面仿写,他们就开始对我的仿写作品进行评论。再后来,我就写一些我的感受,他们开始评论我的感受。再后来,我就询问他们的感受,他们就会和我说起他们的想法。到最后,他们就会主动地和我在作业本上交流,这样,心与心的沟通就通过这个小小的作业本实现了。当然,即使到现在,也不是班里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和我进行良好的沟通,但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我

的努力,我们会作到“零距离”沟通的!

当我把学习安排一个一个地落实,把沟通作得尽量到位之后,我对孩子们说,如果到初二结束,我们的成绩还是6科倒数第一,那我就真的无颜继续了,我就只好选择放弃。其实我知道,作为一个老师,这些话可以想,但不可以说,但是有的时候情感到了那个

地步,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期末考试的成绩又统计完了。那天晚上,手机上,QQ上,我一共收到了29条询问成绩的信息。除了两条是家长想了解一下自己孩子的情况的外,其他的都是在问:“老师,咱们班这次还是不是倒数第一呀?又几科考得不好呀?”第二天,在我们班的论坛里,我看

到了三个孩子给我的信……

这次的成绩有四科已经摆脱了最后一名的惨境。返校那天,在孩子们的急切盼望下,我说了这次的情况,孩子们很低沉,这和我原来了解的他们是那么的不一样。过了很长时间后,一个男孩站了起来,“老师,其实,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努力,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做不好”。随即又是一阵附和声。再后来,班长说话了,他说:“老师,下学期还有机会的对吗?”我泪眼蒙胧,我没有想到这些什么都不在乎的孩子,竟会这么在乎一句我曾经说出的放弃。其实我何曾想放弃,这是我的第一次班主任经历,他们是我第一次投入了

这么多的学生!

他们是在乎我的,如同我在乎他们那样,我还是说,什么成绩,什么荣誉,这不是我最在乎的,我最在乎的是我从一开始接班就有的期待,为这些期待所作的努力,孩子们的态度以及我们的未

来!

这一年来的一点一滴,让我明白了,绝对不能放弃,不管什么

样的困难也不能放弃。艰难的时候,就给自己找一个不能放弃的理由。要相信,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我依然相信,只要我们在一

起,就能做到最好。

班主任工作第三年,不给回忆留下遗憾

进入了初三的我们,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截止到刚刚进行完的基础知识摸底考试,我们已经取得了总分、平均分、及格率等诸多指标评比的全面胜利,我们在平行班级中“老大”的位置已经

基本稳住了。

孩儿们也特别有集体感觉了,讲台上的桌罩脏了,几个人抢着洗;值日生没在,大家抢着擦黑板;窗帘被人自觉承包了,一天几次的拉拉开开,一点都没有厌烦的意思;前后两批团员,一共9个人,隔三差五地就合计着留下来帮大家修修桌椅,商量商量课堂上班里的问题;几个课代表更是把班里的事儿看得比什么都重,同学和老师闹了别扭,这边劝同学理解老师,那边给老师道歉,让老师不要往心里去……这些原来我以为需要我亲自去做的事情,没想到孩子们却都给做了,他们的初衷是那样的简单淳朴,让人感动——“老师挺累的了,我们能做一点就做一点呗”。看着孩子们那么纯真地,完全没有私念地做这做那,我意识到,这群孩子,真的伟大! 我们都知道现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的回忆没有遗憾,学习没有遗憾,相处没有遗憾。为了这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都在努力着。或许,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会有很多坎坷,但是,一起经历了那么多沟沟坎坎的我们,会比别人更加坚强和乐

观。

几年走过来,我自己的状态从一开始的兴奋,到后来的无奈,又到现在的稳稳当当,心态在慢慢地变平和,理智也慢慢地变得多于情

感。

我很在乎一路走来所拥有的这些五颜六色的石头,我将摸着石

头过河,摸着石头走向更远的前方!

做一个反思型班主任

李镇西

可以说,绝对大多数班主任都有着真诚的教育情感,因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但作为一项事业,教育仅仅有感情是不够的,至少是不完美的。我们不能仅仅是向学生奉献心血、青春乃至毕生的年华,不能仅仅是因学生的成长和成功而喜悦,我们还应该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事业境界和人生品位;在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不断成长并走向成功,从中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为自己的生命喝彩。而要达到这种境界,我们就必须做反思型的班主任。

何谓“反思型班主任”?通俗地说,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工作的班主任。这里的“思考”主要指“反思”,即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

必须强调的是,我这里所说的“反思”绝不仅仅是“想”,而是与一系列的“做”相联系。具体体现于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

不停地实践。这里的“实践”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之中,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日常工作。和一般老黄牛式的“干活儿”不同,作为“反思型班主任”的实践,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情感型”,就是带着感情投入工作,融入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和

对学生的依恋之情。第二是“科研性”,就是不盲目地干,而是把每一个学生当做研究对象,把每一个难题都当做课题,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每一阶段都要有创新,都要有超越。

不停地阅读。反思型班主任同时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身体力行者,把阅读当做像每天都要洗脸、刷牙和吃饭一样的必需的生活内容。反思型班主任的阅读,也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专业性”,与班主任工作有关的教育名著、德育专著、教育报刊等等,都是阅读的对象。第二是“人文性”,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者,除了认真阅读教育专业书,还要读一些政治的、哲学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学的等与班主任“无关”的书,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触摸历史的同时憧憬未来,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感悟世界。

不停地写作。这里的“写作”实际上是搜集和积累自己的教育矿藏的过程,也是总结提炼自己教育智慧、教育艺术的过程。和有些教师仅仅是应付职称评定的“ 写作”不同,反思型班主任的写作同样也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日常性”,把写作当做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一天的写作点点滴滴地积累班主任工作心得,而不是到期末为了应付校长才写一篇总结。第二是“叙事性”,就是写原汁原味的教育案例,不必煞费苦心地“构建”什么理论框架,也不借时髦的“理论”和晦涩的名词来进行学术包装,就让自己的教育故事保留着鲜活的气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不停地思考。教育本身就是最具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所以教育者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人文情怀和独具个性的思考精神,当然地应该贯穿于教育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这里的思考首先指对自己的思考,即把自己当做研究对象,揣摩、琢磨、体验、品味着自己已经和教育水乳交融的日常生活;同时,“思考”也包括关注、研究、咀嚼、审视别人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如果这思考带有对自己进行检讨、解剖的意味,它便成了我所理解的“反思”,而这种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正是任何一个班主任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

这里,我特别强调对教育失误的反思。几乎可以绝对地说,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区别优秀的班主任和平庸的班主任,不在于班主任是否犯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善于通过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任何一个班主任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每一次错误,对所有具备真诚反思精神的班主任来说,都是一个进步的台阶,我们沿着“错误”的台阶一步一步走向事业成功的高峰。相反,那些敷衍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并且被某些狭隘的功利思想束缚头脑的人,往往会拼命地掩饰错误,会给自己找许多“借口”和“理由”来原谅自己。对这样的人来说,每一次自我原谅都是新的错误,这个错误同时也是一个陷阱。

对一个班主任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学生,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做一个反思型班主任,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应该成为我们的不懈追求。

(《天津教育》2006第一期)

更多相关推荐:
班主任反思 新 内容很多

班主任反思找闪光点三年级王晓丽任何班的学生中都客观存在着好中差教好生容易而且多多益善然而把每位学生都健康快乐的发展学习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在教育中既要教好各方面较优的学生也要教好那些后进的学生这个学期...

班主任工作反思

班主任工作反思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核心工作之一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握这项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有利保障先谈一下班主任工作的目的性班主任工作应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这是做好...

班主任工作的自我反思

班主任工作的自我反思我镇中心校已成功举办了很多届班主任工作论坛很多班主任在这个平台不断成长每位上台演讲的班主任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经验他们的这些成功经验都能成为其他班主任学习成长的宝贵良方我就在这个平台上不断进步...

班主任工作感悟与反思

班主任工作感悟与反思热爱尊重学生是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中宁三中周韶华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的核心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会到自己的尊严感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发挥...

初三班主任工作反思

班主任工作反思中和中学刘良才初三的班主任工作已做了两年平时工作忙忙碌碌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闲暇之余对班主任工作回味和思考也有几多收获几多感想一对工作要有热情和激情实话说教师工作的单一性使自己有时觉得很乏味也很无聊...

小学班主任工作反思

小学班主任工作反思班主任工作千丝万缕繁琐罗嗦却又是那么微不足道他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回想二十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的确给我带来许多的快乐烦恼遗憾的地方在此我将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反思总结如下几点一抓常规养...

班主任工作反思总结

班主任工作总结胡安华一.在班级管理上:建设一个和谐上进的班级,需要全班学生的共同参与,其中,班干部的选拔尤为重要。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干部正式这种角色的最好演绎,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级领导核心…

二年级班主任工作反思

二年级班主任工作反思关艳梨今年我担任了二年级的班主任面对那一个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如何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呢这是我所思索的在实践中我也想了不少办法做了以下一些努力一重视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各种...

小学班主任工作反思

小学班主任工作反思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龙山中心校王春艳教师工作意味着奉献班主任工作更应提倡这种奉献精神可能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是奉献和付出但这种奉献和付出所创造的价值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这一份付出换来的将是许多学...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的反思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的反思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是班级各项工作的协调者是连接学校的纽带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人才的引路人近两个月的班主任工作让我由浅入深地了解了低年级的教学与管理的工作内容也让我的教师工作...

中考后的反思(班主任工作)

中考后的反思班主任工作张善江有人说当老师不做班主任是一种遗憾的确班主任的工作并不仅仅是教好课更多的是参与班级管理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是学校领导的得力助手是联系协调各方面教育...

四年级下班主任反思

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反思小学生他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教育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教师还要做...

班主任反思(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