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课堂案例与反思

时间:2024.4.27

创设问题情境,鼓励算法多样化

——“9加几”课堂案例与评析

万松园路小学 王莎 背景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我听的是吴家山三小的李萍老师教学的“9加几”这一节课。本课教学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中李老师注意将“9加几”的计算置于学生熟悉、生动的生活背景中,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条件,重视提供多种算法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提出问题,在操作、交流等活动情节中自主探索,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意识。 教学片断

片断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励自行探究。

新课开始,以学生亲身参与过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创设了“9加几”的问题情景—— “还有多少盒饮料?”

随着问题的提出,不少学生脸上露现出困惑的神情;经过学生间的讨论、交流,不一会儿,很多学生举起了手。

学生1:可以从箱子里往外一个一个地数1、2、3、4、??有13盒。 学生2:我也是一个一个地数,不过我是从外面往盒子里面数出有13

盒。

学生3:我跟他们不同,我是接着数的,箱子里有9盒,接着数外面的10、11、12、13,也数出有13盒。

学生4:我也是接着数的,我看见箱子外有4盒,接着数箱子里的5、6、7、8、9、10、11、12、13。

学生5:我心里有个算盘,拨珠知道有13盒。

学生6:我是从箱子外拿一盒放到箱子里去,和箱子里的9盒凑成10盒,箱子外还剩3盒,一眼看出有13盒。

此时,老师微笑地鼓励学生说:你们真能干!能用这么多的方法得出共有13盒饮料,接着问道: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学生1:我喜欢数的。

学生2:我喜欢学生6的那种方法。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肯定,并说:这些方法中有数的,还有算的,数的方法我们以前就学会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怎么算。要算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算式?

学生1:9加4等于13。

老师板书9+4=13,并说:9+4=13是怎样算出来的呢?下面我们用教具摆一摆。

片断二: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多种算法。

老师:请同学们继续观看运动会的比赛, 跳绳的有几人?踢毽的有几人?跳远的有几人?跑步的有几人?

学生1:跳绳有3人,踢毽有9人,跳远有7人,跑步有6人。

老师:观察真仔细。根据这些条件你们能不能提出问题呢? 课堂稍有片刻安静,学生看着屏幕沉思。

“我来提个问题”,一个学生终于大声发言了:“跳绳的和踢毽的一共有几人?”。

老师奖给他1朵红花并鼓励说:提的好,还有谁要说?

学生1:跳绳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几人?

学生2:跳绳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几人?

学生3:跑步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几人?

学生4:跑步、跳远、踢毽、跳绳的一共有几人?

学生5:跑步的跟踢毽的比,谁多呢?

学生6:跳远的跟跑步的比,谁多呢?

??

老师:同学们真能干,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老师心里可高兴啦。从中选一个问题让大家算一算!跑步的和踢毽的一共有几人?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1:9+6=15

老师板书9+6=15,并故做疑惑地问:怎么这么快就算出9+6=15,你们是怎样想的?

学生一个个急切地要说。

学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

学生2:我把大数9放心里,然后接着数6下,10、11、12、13、14、15,就知道9+6=15。

学生3:我是把9加1得10,再加5,最后得15。

学生4:我想10+6=16,9比10少1,9+6=15。

学生5:我是想算盘,心里算出9+6=15。

学生6:我想组成,9和1组成10,10和5组成15。

学生7:我是以前就学过,不用想就会算9+6=15。

面对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的回答,老师都笑着给予了肯定,并说:同学们真能干,想得对,说得好,并且指出:这么多算法都是对的,在后面的学习中你喜欢用那种就用那一种。

??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数学地思维,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一个重点。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要注重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这些,在以上教学片断中得到了较好地体现,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我认为数学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的体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平等、开放、操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而这位老师就很好的体现的这一点。

1、要使数学教学过程成为思维活动的教学,就要为这种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英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根普在其名著《数学学习心理学》中指出:“逻辑推理所展现的只不过是数学产品,而不能告诉学习者这些结果是如何一步一步被揭开、开展出来的。它只教数学技巧,而不是数学思考”。由此可见,要教会学生思考数学问题,一定要引导其经历结果是如何得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靠教师灌输学生只会被动接受,因为思维主要是靠启迪,而不是传授,越是传授的一清二楚,学习者越就不需要思维;只有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学会主动创造。在“9加几”的教学中,创设了“观看比赛及给运动员发饮料”的活动情境,这个活动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易于消除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困惑、思考、探究、交流、比较、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并亲身体会到数学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密切相连的。

2、数学教学过程应该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的特征,才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根据这一基本理念,在“9加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去思考计算方法,领悟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只是起到组织者、点拨者的作用。她在教学中允许并鼓励学生采用不

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不急于评价各种计算方法的优劣,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计算方法,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感受。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生不断自主创新意识和开放思维观念,学生在相互影响和激励下,一次又一次地想出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他们体会了学数学的乐趣,这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可贵的体验。


第二篇:《9加几》案例、反思


《9加几》教学案例及反思

鲅鱼圈区盐场小学

李荣娟

20xx年3月30日

《9加几》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会口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大挂图,小棒16根,磁性圆片若干。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6根。

教学过程:

一、 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学校运动会场面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还剩下一些,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 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

少?

[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二、练习反馈。

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9加几》教学反思:

《9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使学生并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初步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本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的: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学前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我创设了生动有趣的开运动会的教学情境。上课伊始,我从学生喜爱的运动会入手来创设情境,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本节课中,我自始至终选取以开运动会的情境入手开展教学,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不仅让孩子们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让他们通过开运动会的主题图,通过观察、交流、讨论,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讲“凑十法”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先让同学们动手摆小棒,来算9+4等于多少?让学生上黑板来摆一摆,说一说。在说的过程中,有的说“一根一根数的方法,知道9+4=13”。有的说:“从9往后接着数”,不管哪一种方法我们都不要反对。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引导孩子再动动脑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让老师和同学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呢?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因此,凡是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我就让他们自己做,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这节课我有几点不足之处:首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观察场景图自由提问的环节比较薄弱,很多孩子不能完整地提出数学问题,说图意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在教学“凑十法”时,通过9+4的方法探讨9+3,9+6,9+7时我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来发现方法,体会凑十法,多给孩子说的机会,大胆让他们总结计算方法。再者,课堂上,老师还应该注意多与学生互动交流,组织学生发言和倾听,回应老师和发言者的话,有序地操作学具,收学具,并且训练学生善于倾听和开动脑筋思考,逐渐领会教学重点难点。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意课堂的把握,使每一个环节处理得更加到位。同时,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更多相关推荐:
教学案例与反思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案例及教学反思教学片段把20256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师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我不知道保留是什么意思生我知道保留就是留下来的意思生那么保留两位小数又是什...

家校合作案例及反思

为迷惘的他们做指引家校合作的案例与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父母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在我们了解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往往离不开调查他们的家庭教育...

案例与反思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中坝小学王成相教学案例一激趣导入师小朋友在假日里你们常会跟妈妈上市场买东西吗电脑出示情境图师看星期天妈妈带着小明去水果批发市场走进市场看到一袋袋一箱...

班主任工作的三个典型案例与反思

班主任工作的三个典型案例与反思---龙务中心学校郭静瑜一、宽容与信任的魅力案例背景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性格特殊的学生,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独立意识强,不易倾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凡事从自己的角度考虑的多,站在…

班主任教育案例与反思

班主任教育案例与反思12月份的一天我中午下班后刚刚到家手机响起铃声接通后原来是一个家长打过来的态度特别不好他上来就用质问的语气问我小林老师李丽从学校回来后就哭问她她说你罚她做值日这是怎么回事呀你这是怎么回事呀我...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反思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

作业设计与反思的案例

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作业设计分析与反思本单元主要目标1能读准字音前后鼻音平翘舌音轻声多音字正确抄默词语能运用查字典近义词替换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词义2体会比喻句排比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并学习运用这种修辞手法...

认识三角形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三角形教学案例与反思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余飞认识三角性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三角形中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及图...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与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与反思,内容附图。

家校合作案例及反思

意外的见面意外的收获家校合作案例及反思魏书生老师曾说过走入学生的心灵中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又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也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

《山雨》教学案例及反思

山雨教学设计及反思丰都县实验小学曾彦设计理念根据阅读提示所指出的学习这篇课文要多读多想多感受的思想以读为本节课的主线力求通过多层次的读体会作品字里行间所饱含的情感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次函数复习课一教学目标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思想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4掌握直线的平移法则简单应用5能应用本...

案例与反思(4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