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考试题,促进教学反思—以辛亥革命为例

时间:2024.3.23

研究高考试题,促进教学反思

——以辛亥革命为例

一、高考命题突出材料意识和论从史出

现在高考命题突出材料意识和论从史出,高中教学却坚持“以本为本”和现成结论。如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学教材里认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看下列几道高考题:

例1.(2010·全国Ⅰ卷文综·15)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解析:从材料中不难看出,辛亥革命后,老农对革命情况一无所知,说明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例2.(2011·广东文综·16)图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根据材料中“大清宣统五年”“变乱”“ 竞袭洋夷之皮毛”等有效信息,可以影射出该乡村知识分子的立场守旧,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

例3.(2011·安徽·15)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 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解析: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只是在政治推翻满清,而在思想领域对封建儒家纲常没有任何的破坏和损伤。说明辛亥革命的影响力不大。

例4.(2010·深圳市文综·38)

材料一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二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2)依据材料二,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3)两则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否相矛盾?

(4)综合两则材料,你又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解析:材料从正反两方面评价辛亥革命。引用的看似矛盾的两则材料其实并不矛盾,此题对学生历史思维的训练大有益处。

【启示】从四道高考以及模拟题来看,命题突出材料意识和“论从史出”的原则,对我们的高考复习乃至高中教学改革起到强有力的反拨作用。高中教学一定要改变那种沉浸在传统教材观的窠臼里无法自拔,习惯于依纲据本,对其观点和结论不敢有半点质疑的僵化思维。

二、利用高考试题的精炼呈现,了解重要史观的核心内容

例5(2010·江苏·22)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2分)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3分)

例6.(2007·广东·3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

解析:例4所设问题(2),实际就告诉我们什么是社会史观。例5.则是运用革命、现代化等不同史观多元性解释历史。

【启示】近年来,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和生态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值得老师和学生去认真研究。

三、利用高考试题的精炼呈现,了解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评价

例7.(2008·全国·16)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例8.(2011·江苏·6)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例9.(2011·福建·38)

材料四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6分)

解析:以上三道题目,选取的是苏联、美国、中国等国对辛亥革命的不同看法与评价,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学生思路,拓宽了视野。对高中教学有某种启示。

四、利用高考试题进行精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原因一是高考试题有导向性、稳定性,用高考题“热身”,可以培养学生的“题感”,从中摸索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二是在训练中去感悟历史专业术语、命题角度、历史思维等。三是可以避免各类质量不高的模拟题甚至垃圾题的干扰与影响。四是可以利用高考题,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五、按照高考试题模式命制仿真试题,有助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当我们对高考试题有了一定的研究之后,就可以命制仿真试题,这对于提升教师的业务与研究能力可谓是一条有效途径。

总之,课程标准需要研究,教材需要研究,考试大纲也需要研究,但效率最高的研究应该是研究高考试题,它是所有要求、所有信息的唯一载体。研究高考试题,可以促进教学反思、提高研究工作、教学工作的效率。

选录: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辛亥革命的试题

(2007·上海·8“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

(2008·广东·11“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008·广东理基·63 “各班会党日昌明,……男子共和争促进”。该情形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2009·广东·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A.总统制     B. 联邦制       C. 君主立宪制     D. 责任内阁制

(2010·广东·16 “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2013·广东·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20##·福建·38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6分)

(2012·福建·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11·海南·17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第二篇:《辛亥革命》教学反思


《辛亥革命》教学反思

                      张家坡中学  沈传霞

      

     第9课《辛亥革命》,这一课是本单元的重点,在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时安排是1课时,我这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条件,以及武昌起义的经过,其中背景和条件是重点,难点是对三民主义的认识。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目标。

     如何做到有效教学呢?根据几位老师的点拨和我的个人总结,我认为必须做到下面几点: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练习。对照自己这堂课,我谈谈自己的得失。

一、有效备课是前提

     课前下足功夫,认真备课,这是提高课堂教学地关键。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备学法。在这一方面我存在不足,由于时间仓促,备课不充分。在备课是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精心设计学习活动,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每一位学生,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备课要做到“教”是为学生“学”服务。

二、有效上课是关键

     如何上好一堂历史课,是战术问题。 课堂上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

      1、处理好重点、难点与一般知识的关系。课堂上要突出重难点,在时间安排上,分清主次。 要突出重点,带动一般。同时又不能忽视一般知识的教学。对一般知识内容少讲,花精力少些,使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又理解一般知识。这方面,我重难点突出,但在讲解三民主义评价时理论性较强,若能以表格方式出现效果会更好:

  通过上述图表的讲解,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三民主义的实质。

      2、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学生知识是手段,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的。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觉配合、努力实践,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我在这方面也存在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偏向知识的传授,应给学生留有思考问题的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把知识内化,同时培养各方面能力。

     3、注意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其他们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学习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相关。 要重视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轻松舒适 。可能因为性格原因,上课始终有些放不开,缺乏激情,这是我以后要克服的一个缺点。

三、有效练习是必需。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作业练习,在“新”、“趣”、“实”上下功夫。练习可以使课堂练习,也可以家庭作业。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练习没能进行,以后多加注意,留下3到5分钟进行巩固练习。

    有效教学始终是一个目标,一个高度,一个境界,需要我不断的摸索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更多相关推荐:
辛亥革命教学反思

辛亥革命教学反思在这次教学中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采取的是两步六环的教学方法第一步自学辅导课已让学生在课下完成本节课主要是第二步展示总结课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辛亥革命这节课如果深入展开来...

辛亥革命教学反思

辛亥革命教学反思经过对本课的学习我指导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下功夫主要采取了材料分析法自主探究法这些在课堂上都体现出了很好的效果在处理教学重难点的时候我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八年级上册历史辛亥革命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历史辛亥革命教学反思,内容附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及反思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及反思临猗三中郝飞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帮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有关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驾驭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2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

辛亥革命教学反思

辛亥革命教学反思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本节课我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努力将课堂营造成一个比较贴近的历史情境中能引领学生融入其中在这样一个历史情境中去启迪学生的智慧放飞学生的思维本节...

辛亥革命教学反思

辛亥革命教学反思反思一辛亥革命gt教学反思在历史教学中往往采用问题教学法问题式教学基本模式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评价归纳gt总结五个基本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通过活动体验表现来完成教学为了很...

辛亥革命教学反思

辛亥革命教学反思在这次教学中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采取的是传统教学方式但是我对教材的理解比较透对教学内容做了较好的处理辛亥革命这节课如果深入展开来讲内容很多一节课的时间根本不够考虑到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

模块一《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及反思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及反思寿光市洛城街道第二初级中学李学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机关报刊民报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及意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2组织...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内容附图。

辛亥革命百年回顾与反思

辛亥革命百年的回顾与反思1辛亥革命的发生并非偶然它既不是由于quot西方思想的影响quot激起的quot骚动和不安quot也不是在少数人quot极端感情quot或quot革命狂热quot煽动下的quot幼稚与疯...

人教版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教学设计力图以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师生互动为指导以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为手段以课堂为依托来实现教学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反思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反思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继续在前期教学中理论难度已有所突破所以次课教学较为容易在教学中仍然注重历史概念的阐释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则放手给学生用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运用对比...

辛亥革命教学反思(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