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时间:2024.5.2

六上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倒数的认识、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分数混合运算、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学好本单元知识将为后面学习比和比例、百分数等知识奠定基础,因此学好本单元至关重要。 通过本单元教学分数除法、分数混合运算、分数简便计算学生掌握得较好,但分数解决问题学生掌握得还不够。在教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及“含两个未知数的和倍关系”的解决问题时我特别强调学生要先找单位“1”划出来,画出线段图,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出3种方法,第一种根据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的具体的量”写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第二种根据分数的意义单位“1” ×对应分率=对应的具体的量”求单位“1”就用对应的具体的量除以对应分率,直接用除法列式,第三种根据份数来做。刚开始教学时我要求学生都用方程来解决,熟练后便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发现班里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用份数来解决,主要是借助线段图,份数方法更直观,且计算方便。从学生的作业反映出绝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掌握并应用,但个别同学碰到习题却无从下手,主要是懒得画线段图,又不能直接从题目条件中提取信息。所以还是要鼓励学生勤画线段图,注重数形结合理念。

工程问题教学时因为不太能画出线段图,一般采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来做,对学生来说有点抽象,实际教学效果不是太理想,有的同学根本不理解,只会生搬硬套。解决这类问题主要采用假设法,可以假设具体的量,也可以假设总量为单位“1”。采用假设具体的量的方法时学生较为理解求出的工作效率,但刚开始分步做时容易错写成时间单位,随着几道例题的讲解学生也基本都理解了。采用假设总量为单位“1”的方法时,学生不太理解1/12的意思,我画了一条线段图,表示单位“1”,甲单独修12天才能修完(线段图平均分成12份),提问那每天完成了总量的几分之几?每天做的就是工作效率。再利用三者关系的完成解决过程。随着练习题的次数增多,大部分学生从喜欢假设具体的量向假设单位“1”转变,因为这种方法只要理解了计算起来简便。 对于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可对于个别同学几乎一点不会我想我还需要有耐心去做好补差工作。

六上第四单元《比》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比分成三部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和按比分配的解决问题。学好比的知识既能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为以后学习比例、圆周率、百分数及其他方面的知识打下较好的基础。

在教学比的意义时,我不仅出示了同类量的比,如国旗长与宽的比,还出示了不同类量的比,如路程与时间的比,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对于比的各部分名称,我则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接受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概念知识的识记。

在比的基本性质这块知识的教学中,最重要的是会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而学生往往会和求比值搞混,我就从定义上着手区分:求比值最后结果是一个比值,也就是除法中的商,分数中分数值,可以是分数、小数或整数,而化简比,最后结果是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也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经过我反复强调它们两者的区别后,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解答了。

按比分配的解决问题主要有归一法和分数乘法两种解决方法。在教学中带领学生一起理解题意后,我鼓励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研究性学习,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最后总结了各种解题思路后,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理解得更为透彻的方法,凸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总体来说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基本都能达成大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只是计算过程还需更细心。

圆》单元教学反思

《圆》是本册最后一个内容,圆,是小学阶段最后的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

本月份,我们主要学习了《圆》这一单元。《圆》是本册最后一个内容,圆,是小学阶段最后的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

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有关知识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打下基础。

现将一个月以来的收获与不足分析如下: 一、收获:

1、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习的问题自然生成,我会发现的孩子们的思维是多么广阔。在课堂中如果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有时就会体会到什么叫做“无心插柳柳成荫”。

2、在学习“园的面积公式”推倒时,我通过“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办法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因此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一内驱力的作用下,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转化、推导方法,三角形、梯形,已不在局限于长方形,课堂教学再也不是将教师的意图强加于学生,而是充分满足学生的探究需要。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争相交流,不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真正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和无穷魅力。

3、在学习“轴对称图形”初始阶段,我再现美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及儿童操作实践,强化了儿童对数学的感受,深化了对已感知内容的内心体验。通过使学生倍感新奇与乐趣的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思考与想像提供了线索,使其思维逐渐明晰,并向纵深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得到了锻炼,创造性思维随之得以萌发。学习数学需要独立思考,也需要伙伴合作。教学中,我创设了以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亲和的人际情境。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感受、体验,对问题的兴趣、好奇,对不同观点的碰撞、辩论、澄清、认同,对探究过程中的困惑与理解,伴随着师生的情感及教材美的内涵而推进、深入。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学习、探讨、交流,学会发现问题,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和谐相助的情境中,促进了学生爱学、乐学、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 二、不足: 1、较多的着眼于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及学生能力(如:合作、探究、交流等)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学中最重要的知识点的落实。学生练的机会不多,而这部分内容需要计算的很多,因此学生虽然会做,但是做不对。

2、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发言过分地注重于探索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探索过程的展示。同时教师有些总结性的话,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较为单一,肯定不够及时,表扬不够热情。

三、采取措施: 1、坚持一个原则:能在纸上做得不上黑板,能有学生说得老师不说。 2、小组讨论,教师事先一定要有详细的计划。要分工明确,如谁记录,谁发言等等,避免某些小组成员流离于合作之外。教师还应精心策划:讨论如何有效地开展;时间多长;采取何种讨论方法;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又该担当何种角色等。

3、加大表扬的力度。比如一个平常表现较为一般的学生有此创意时,教师就应大加赞扬,从而也能激发课堂气氛。

《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由于每一学期我校都举行运动会,所以孩子们都知道有的比赛起跑线不一样,但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学生能够理解“为什么起跑线位置会不同”这个问题,因此,让学生推导确定起跑线位置的过程及其实践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理解起跑线的位置与什么有关则是教学的难点。

其实6年级的学生对起跑线并不陌生,但可能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200米、400米等起跑线位置为什么不同,相差多少。所以课的开始,我采用多媒体呈现了400米椭圆形跑道的一部分,用小动物的趣味运动会中准备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你觉得他们的比赛规则合理吗?”引起学生对起跑线位置的关注与思考。经过观察共同讨论,达成共识:“终点相同,但每条跑道的长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条跑道上,外圈的同学跑的距离长,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往前移。” 然后通过多媒体呈现跑道的有关信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已获得的信息进行梳理,使学生观察表明:每圈跑道的长度等于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个直道的长度。学生在小组内借助计算器试算后,汇报方法。从中对多种算法进行优化,如各条跑道直道长度相同,因此跑道之间的差就在两个半

圆形跑道合在一起的圆的周长的差。在这里,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动画直观演示的学生思考的过程,得出两个圆的直径的差也就是里圆的直径加上两个跑道的宽度,以及跑道线的宽在这里忽略不计等问题向其它学生作一具体说明。由此得出最简单的方法:相邻跑道差=∏×2×道宽。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为此,我设计了一组练习:确定200米、800米、1500米跑步比赛中起跑线的位置。多媒体的直观性让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也让整堂课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课后,回顾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表现,也发现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中,教师有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方法,再汇报。意在学生亲自动手参与计算后在汇报中把计算方法达到最优化。但在教学中,教师“担惊受怕”,稳稳的提出问题,匆匆的结束探究,急急的指名汇报,让部分学生还不知从何开始就“到此结束”。同样的情形在练习中也再次重演,当学生在汇报 200米比赛中的起跑线该怎么确定时也是学生说得不够,用部分学生的想法替代了全部学生的思维。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方式是否面向了全体还有待改进。

《百分数》单元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促进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

我要求学生在前学习前总结本单元的各种题型,并在小组内交流。在课堂中再按这个思路去复习整理,学生在学习前反映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

待于解决。一番思考后,我把学生反映出的问题整理出四大类。

1、怎样找单位“1”;2、怎样判别用除法,还是用乘法;3、怎样确定加百分数还是减百分数,在题中出现的量一定是多加少减么?;4、怎样找对应百分率?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随即做了大量对应训练。已达到巩固的目的,通过小结,

反映出学生各有收获,通过这节课学生们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增强合作意识,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喜欢合作交流,并且已是复习课,学生的基础也不同,并且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教学,增强合作意识,为学困生的参与和成功创造机会。用这种形式上课时,他们敢于说出自己所理解到的,哪怕是一点点。同伴间的学习和合作对这些孩子是多么有效,学习成为了

一种需要而不是一种命令。

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数学的领域中, 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我在本节课中把应用题变成,添加条件的应用题,甚至让学生自己编

写应用题。

这样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养成创新习惯的自觉性。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学生在解开放题时,不是机械性地就题论题,而是要从众多的模式中选择自己所需的模式,多方面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小量的题目,但能获取较多的知识,从而提高做题的质量,把学生从

繁重的作业堆里解放出来,大大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成功之处:

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把握新知识的生成点。在教学中,通过与所学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对比,使学生明确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从而自然形成新知识的生成点。通过对比提出:如果要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由此引出扇形统计图,并特别说明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使学生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从而认识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个扇形的具体含义,可以告诉学生如果把代替全班人数的圆平均分成100个小扇形,那么其中这样的20个小扇形就表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也就是20%,30个小扇形就表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也就是30%,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有利于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不足之处:

学生对于总数与部分量之间的关系,知道总数求部分量用乘法计算,知道部分量求总数用除法计算,还不能正确理解。

再教设计:

明晰扇形统计图的数量关系,夯实计算方法,提高解题正确率。


第二篇:20xx年宁夏高考数学分析及教学反思


20##年宁夏高考数学分析及教学反思

于绪排 

摘要:把握试题特点:立足基础,由易到难。强化主干知识涵盖面广,对课本新增知识要引起重视,不回避热点知识考查。注重方法 体现常规 突出能力考查。因此要求教师平时教学中,锻炼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逐步对学生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培养。网上阅卷体现公平,要求学生答题要规范,掌握答卷技巧。

关键词:基础  方法  运算   灵活   落实

一、总体评析

20##年高考已经结束, 今年高考数学试卷命题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了考生的数学素养。 延续去年风格,把关题一改多题把关,只有每一大题最后一题或最后一问,同时也通过学生做题的速度、准确度,严谨的思维能力及良好的意志品质能否取得高分。有很好的区分度。第 12题,第16题、第21题的第二问有一定的难度,更能有效区分不同能力层次的考生群体,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以及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今年的考题总体来说难度比较平稳,具有很高的可信度,但压轴题题目有一定的难度。遵循了考试大纲所倡导的“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这一原则。很多题目似曾见过,但又不完全相同,适度创新,更加体现了对考生思维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考查。总之,试题融入了考纲的命题理念,以重点知识构建试题的主体,选材寓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立意创新又朴实无华,为以后的高中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改革和日常教学,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试卷结构

与往年一样,文、理科试卷结构不变,依然分为两部分:第Ⅰ卷为12个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为4道填空题和6道解答题。解答题分别是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平面几何、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不等式。其排列顺序与20##年相比有所改变,但总体难度设置是考生较易入手。每题都以两问形式设置,先易后难,形成梯度,层次分明。试卷分值设置未做调整。

三、试题的主要特点

1. 立足基础,由易到难

文、理科试卷遵循考纲,立足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试题平稳而又不乏新意,平中见奇,难易适度。选择文理科1-11题,文理填空题;解答题文理前三(17-20)题以及21题题的第一问,都属基础题,常规题;理科第10题有一定的灵活性,容易出错,文理选择题的三视图,填空题立体几何体命制新颖,立意深刻,考查学生的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

2.强化主干 知识涵盖面广 不回避热点知识考查

文、理试卷几乎涵盖了近几年高考数学的所有知识,涵盖知识面广,强化主干。函数,三角,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等主干知识勾勒出整个试卷。热点问题,尤其是理科的复数,线性规划,概率统计,导数的应用等问题几乎每年都有所考查。

3.注重方法 体现常规 突出能力考查

高考数学,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诚然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是数学的核心。20##年高考数学试题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数学方法的考查,加强运算能力训练,几乎每个试题都凝聚了命题人都数学思维和方法的考查,比如,理科第6,8,10,12,15,16题,文科8,12,16题等。但可以确信的一点是,高考数学突出考查常规方法和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较好地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依托,以能力为考查目的的命题指向。

四、阅卷流程

今年宁夏高考仍然采取网上阅卷,采用先“双评”,加“三评”、“四评”的阅卷流程,保证了公平性。先是两名阅卷员“背靠背”阅同一份卷子,也就是电脑随机派卷,两名阅卷员彼此不知道对方给的分数,若该份试卷两名阅卷员所给的分数在一定范围内(一般在2分以内)是有效分,则取这两个分数的平均分为最终得分;如两人的分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将随即流传到第三位阅卷员打分,若在相差较大,将由小组长重新评阅(“三评”);如小组长所给分数与两名阅卷员所给分数的误差仍然比较大,将由题长进行“四评”,从而给出最终得分。同时,还要记录前面两名阅卷员的有效率,误差大的将记为“无效卷”,“无效卷”多的阅卷员将给出警告,严重者将取消阅卷资格。

五、电子阅卷特点和学生书写情况

电子阅卷速度是非常快的,在一周的阅卷过程中,除了开始的试评,每人每天平均阅2500份卷子左右,平均阅一份卷子(只阅一道题)只用十几秒,甚至几秒。几乎达到了机械性的条件反射。同时,每道题的解法也很多,例如理科的20题立体几何,第二小问有5种解法,所以在阅卷过程中一般都是“踩点”给分。这就要求学生的书写能写到“点”上。但是批阅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书写比较随便,有的地方加减号、符号都会写错,这些都会造成无谓的失分。而且阅卷员批到写的非常干净清楚的考卷时,首先印象就比较好,只要你能写的差不多,一般也不会扣多少分。例如一道题的第一问是6分,阅卷员给5分或6分都是有效分。但对写的比较乱的同学,可能就会比较吃亏。所以建议学生尽量要把字写清楚。

六、批卷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试卷考查了集合、复数、函数的图象、奇偶性、定积分、三视图、数学期望、线面垂直、面面角等概念,大部分题目都是我们平时讲过、练过,甚至是书本上的题型.比如第17数列题,文科的很简单,但全区的平均分才是6.94.理科的题目全区的平均分是6.47.第19大题文科均分7.76。20题均分1.64.理科20题均分2.75,21题均分2.85.这些题应该是平时练习的常规题,较容易的题目了。理科的18题立体几何题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后,对B点的坐标由于空间想象能力差导致坐标出错,文科的18题立体几何题许多学生长篇大论,但都不符合本题的逻辑思维证明,文理学生得满分的极少。学生解答的并不好,我认为是他们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理解的不够透彻,基本题型没有掌握好,不会举一反三,灵活的运用知识.

2、计算能力差.

 高考也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一种考查,但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第20解析几何题就明显的表现出来了.文科题是学生平时练习的常规题型,考查确定圆常规灵活方法,以及垂直与坐标的关系,韦达定理运用,计算量又不算复杂,,导致解题过程出错,从而得分很低.文科平均分1.64分,理科平均分是2.75,主要考查向量与坐标关系,导数与斜率关系,点到直线距离及均值不等式综合应用题.及立体几何求二面角的运算问题。理科20题(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1),B点在直线y=-3上,M点满足,M点的轨迹为曲线C

(1)   求C的方程

(2)   P为C上的动点,l为C在P点处的切线,求O点到l距离的最小值

 本题主要考察平面向量与圆锥曲线的综合习题,第一问是求抛物线的方程考察了坐标法的思想,第二问是一道求最值的问题,综合性较强属于一道难题,本题的平均分3.92分。改卷的过程中好的方面:是学生方法多样,能有效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更有学生对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掌握较好,能利用定义直接写出第一问的方程,体现了较好的数学素养。不足的方面:第一问学生不能有效的利用信息写出B点的坐标,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坐标法求曲线方程。第二问不能有效设出P点的坐标来表示切线,不会基本不等式,不理解“一正,二定,三相等”的具体含义。总之本题学生的总体用算能力欠缺出现不该有的失误,数形结合的思想在一些人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还没有形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避免因计算不过关而丢分.

3、对课本新增知识掌握欠缺.

近几年的高考,都增大了对课本新增知识的考查,20##年的高考也不例外.试卷中考查了期望、算法、定积分、三视图、抽样方法与独立性检验、导数这些新知识,四道小题两道大题,共42分.还有选做题:

选做题得分情况

选平面几何的学生最少,得分也最低,主要是因为今年平面几何的问题中涉及了一元二次方程,学生感觉比较陌生;选参数方程的学生最多,这可能与老师的引导有关;不等式的题目相对来说简单一些,所以得分也略微高一点。

26题为两问,得分平均分配各5分,在改题过程中给出了三种方法,每种方法的差别主要在第二问,第一问学生采用的方法都大致相同,第二问有用分类讨论的,也有用图像的,还有用两边平方的。在改题过程中学生只要能将文字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就各给1分,采用分类讨论的只要分类就能得2分,能给出最后结果得1分,因而在改题过程中得分点还是比较多的,学生得分也比较容易,就看学生能不能抓住。但学生容易丢分的也是这些新增内容的题目,说明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不好,应变能力差.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除了给学生讲授好传统的知识,还要花大力气给学生讲授新增知识,并加强训练.

4、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弱.

新课程需要学生学会研究,学会学习,学会发现,而不是书上讲什么我会什么,老师练什么我们会什么.高三的综合复习过多的依赖复习资料,应对高考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所以,今后的学习要提倡教师从启发学生会学习、会研究入手 .很多题万变不离其踪,应鼓励学生自己钻研题目:改变数据,题目会怎样?改变条件,题目会怎样?由已知的条件还能解决什么问题?等等,这样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得到的方法和结果会掌握的更牢固,也会使他们在考试中遇到新的题型不会惊慌,镇定的去解决.

试卷对能力的考查也很突出,特别是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计算能力;对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踏踏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实践和创新,使他们能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取得优异的成绩.

七、对教学的一点建议

前面讲了在阅卷时一般都是“踩点”给分,这就要求考生能够书写规范,务必要把知识要点、关键步骤写出来;同时,阅卷要求不跨步得分,也就是缺失关键步骤(得分点)会扣分,甚至会造成后面写的不得分。还有的考生拐弯抹角、不着边际的乱写一通,没有得分点就不能得分。因此建议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对有效得分点重点训练,哪些步骤可省,哪些不可省,哪些是一定要写的,在平时做题时尽量按得分点给分,而不是只看最后的答案。例如第18题立体几何题的第一问大部分学生根据条件想当然的认为,没有加以推理论证,理科19题第二问没有给出分布列直接求数学期望,分别被扣2分。值得注意的是,求值问题一般只要代入过程和最简结果,不需要把化简过程都写到答卷上。

作为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自己或指导学生要多研究高考试卷的标准答案,按标准答案所揭示的规律答题。尽量用常规方法去答题,一个题目可能有多种解法,如何选择,哪种方法最有效,选择的原则首先要体现“大众化“。即注意题目的“通性解法”。例如立体几何的第一问,直接由线面垂直定理证明,有的考生非要再去平面与平面垂直,反而造成失分。阅卷员看具体过程,但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没有想要的得分点,分数可能就不会太高。所以要求考生尽量按照常规思路解题,使得“付出得到回报”,这就要求平时对重要题型的把握,到考场才能游刃有余。

八、最后,对同学们再提出一点建议

1.审题要慢,解题要快,要仔细审题,搞明白给出的条件,清楚题目要求你解决什么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切忌不看题目盲目解题。

  2.解题格式要规范,重点步骤要突出,简答的运算过程可以在草稿纸上。

  3.因为考试时间比较紧张,基本没有时间进行检查,因此在做题过程中要提高准确率,准中要快。

  4.选择题和填空题要多用数形结合、特殊值验证法等技巧,小题小做、巧做、简单做,节约时间,一卷选择题时间控制在35分中以内。

  5.涂改题目时一定在新的解题步骤写完了以后再把原来的解题步骤划掉。

6.在考试前发下卷子以后要先通览一遍试卷,先找熟悉的题目、题型进行热身,放松心情,全力以赴要教会学生选择,学会避开难点。不要被考场上其他同学的答卷行为、翻卷声音所影响,以我为主。

总之,通过这次阅卷工作,我们充分认识到答题规范的重要性,也明确了解答题应该写什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规范答题,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很有帮助,同时对高考阅卷的严谨、准确有信心,也希望同学们放心,只要我们把基础打牢,学好了,定能取得理想成绩!

更多相关推荐:
人生反思

人生反思有人说的好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我很欣赏这句话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人应该以怎么样的态度来过完一生记得小学老师推荐的一本书叫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的主人公名叫保尔柯察金他在临终遗言中说到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

数学考试反思500字 范例三则

范例一:这次的期中考试我觉的我考的不是很好就说数学,在这次考试中我明白了单单书面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要多做一些课外习题,扩展知识面,这样数学成绩才能节节攀升。除了课外的辅导,还要细心,因为有可能在考试时,一道题的…

考试后的反思

这次的期中考试令老师与父母大失所望,成绩令我也十分震惊,是的,考砸了。总结了失败的原因,才发现有很多。首先,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前预习不充分,学完每一课后没有及时复习,导致考试时碰到以前课程的题目,失分过多。学习…

活动反思

语言花灯谣活动反思本活动主要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20xx年的元宵节刚过孩子们讲起元宵节可以说是滔滔不绝主要集中在汤圆和烟花上对花灯孩子们还是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儿歌内容分为三段我给每一段都设计了相关...

课后反思应该怎么写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

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反思撰写基本格式和主要内容一题目课题教学反思二正文包括以下四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教学设计反思针对教学设计中的某一个环节或者这几个环节进行反思比如反思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得当教学时间的安排是否合适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

《男生女生》教学反思

男生女生教学反思本课目标是在男女生交往的问题呈现之后引导学生层层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让每位学生都能自觉反思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能主动运用男女生交往之道原则改善与同学的关系使班级更加团结和睦其中如何让班级男女生友好...

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反思

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反思王晓慧这学期我继续担任了二年级的班主任面对那一个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如何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呢这是我所思索的在实践中我也想了不少办法做了以下一些努力一真诚耐心培养学生良...

书法课!教学反思

书法教学反思冯会元20xx1102教了一个多月的书法关于书法教学方面我有了些许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体会下面简单谈论一下一建立起写字的心理需求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起决定作用二从心理学上来讲就是人内心...

荷塘月色 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一直以来就是中学课本的经典作品也被世人所传诵脍炙人口的景色描写和作者淡淡的心境极其符合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之中对恬淡宁静生活向往的情绪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师对此课文的处理慎之又慎生怕一个...

家访活动反思

一次家访一份收获家访反思杨志超作为老师的我在这次教育局组织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中也和班主任及一些搭班老师去了一些家庭家访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有感动也有收获这次家访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学生的好机会大部分...

微课制作反思

微课制作反思经过这段时日的微课制作我对微课由陌生变得熟悉如何才能成功地录制一节微课呢我个人认为主要从一下几方面准备一选择合适的课题每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可讲解的疑难知识点只有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那些学生...

反思(5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