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大二作业--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时间:2024.4.8

《公司的力量》之观后感 看了《公司的力量》之后,深有感触。这个十集的纪录片,真的让我学到很多东西。虽然现在的我还没有步入社会,但现实中,社会竞争的激烈、残酷已经在我们大学生心中定型,我们要面临的是就业的压力,尤其是近几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更是不容乐观。很多时候,我们会想以后要怎么做,怎么才能在这么多优秀的求职者之间脱颖而出。我们的主要就业方向就是公司,进大企业是我们一般人的目标,关键是人家凭什么雇佣你,你有什么才能是值得人家欣赏的,你又能给该公司带来什么样的经济效益….太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也是为我们以后求职做准备。看了《公司的力量》之后,我对公司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也学到了更多的东西,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应当是很有帮助的。

先让我们来谈谈公司吧,到底什么是公司?它是个什么样的组织?竟然让这么多人挤破脑袋的想进去。公司的组织形式。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在资本主义社会获得高度发展。我国在建国后对私营公司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国营工、商、建筑、运输等部门中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经营管理组织和某些城市中按行业划分的专业管理机构,也通称公司。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享有法人资格的各种公司纷纷设立,按章程从事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认为,公司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但是实际上公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远的年代。大量史实表明,公司萌芽于古罗马。古罗马是靠战争发迹的,战争使罗马疆域扩大,也使商人大发其财。但是战争以及维持辽阔疆域却耗资巨

大,于是政府与商人相互勾结。某些大商人联合起来为政府解决部分财政问题,政府则允许他们组成一定的商人组织,承包某些过去由政府控制的贸易及工程,甚至收税职能。例如罗马帝国时期,出现了类似股份公司那样的组织。但是,最初出现的那种类似公司的团体在欧洲长达几百年的时期里并未得以延续,因为随着日尔曼人的入侵和罗马帝国的灭亡,商业衰落,城市废弃,破坏了公司赖以存在的基础。直至10世纪以后,贸易才同城市一齐重现繁荣。中世纪初期,在城市和贸易发展的刺激下,公司这一组织形式重新萌生起来。城市发展了,政府的军事开支和行政费用均需大量资金的支持。于是商人们便以替政府筹款为条件取得成立公司的特许权,获取厚利。公司最终在市场机制下获得重生。

19世纪末,中国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薛福成说过:(公司)尽其能事,移山可也,天海可也,驱驾风电,制御水火,亦可也。西洋诸国,所以横绝四海,莫之能御者,岂不以此也哉。那个时候,西方国家横行世界,到处欺压,到处侵略,还不是因为工业革命让他们崛起,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在政治上自然有话语权。而他们的公司正是为之提供经济基础者。在那个时候,公司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工具,英国是东印度公司就足以说明一切。外国人很清楚,想要强大,没有物质基础是万万不能的。所以,直至现在,西方依然在不断的进行公司制改革,一直在寻求最好的公司管理方案。不仅仅是为了更多的盈利,还有经济地位带来的政治地位的提升。

公司文化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觉得是人心。只有将公司成员都儗聚到

一起了,公司就拥有无穷的力量。现在提倡企业文化,一个公司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而且没一个成员都要将它视为自己的价值观。只有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而不是单纯的打工者,这个公司就有希望了。要让公司职员在公司拥有家的归属感,也是领导者的职责。纵观每一个公司的发展,从无到有,从盛到衰,总是伴随着新的技术,新的制度改革,如何让公司持续长足的发展?也是每个公司需要不断思考的课题,创新的力量在此间也是举足轻重的,谁有创新,谁就能抢先占据市场,从而更具竞争力,得到更远的发展。常言道"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公司的每位员工都坚持共同的价值理念,认同公司企业文化,共同肩负起公司的使命和责任,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公司创造财富,这样才能维系公司的持续发展。

《公司的力量》,给我的同样是触动,是感慨。《公司的力量》分为十集,用不同国家的故事告诉我们,公司是市场经济中无可替代的组织。在第一集中,我们看到,公司是创造财富的主要参与者之一,目前公司为全球81%的人口解决工作机会,构成了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制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全球100大经济体中,51个是公司,49个是国家,世界上有161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比不上沃尔玛公司,全球最大的10个公司的销售总额超过了世界上最小的100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公司的力量如此之大,更有待我们去挖掘。 下面我选几集深有感触的几集来聊聊。在《危机时刻》这一集,谈到了19xx年全球经济危机,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应对之策,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经济从公司和政府相分离到出现混合式经济体制,国家还是

规范公司的发展,以及美国公司法的建立。同时,也看到罗斯福总统的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候的救市计划,其中就包括加大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拉动就业,减少失业的措施。而20xx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下,中国所采取的救市计划中也有类似的措施,让我们感叹历史何其相似。在《创新先锋》这一集,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在二战之后的崛起之路,以及美国对日本崛起的恐慌。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再次依靠创新、软件、互联网、晶体管等核心技术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者。看了该集,让我们认识到了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创新诞生的先决条件是自由,创新的主体是公司,创新的保证不是技术而是管理。美国之所以可以拥有如此多的核心技术,源自于美国政府建立的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的产学研模式,而中国也在推行这种模式。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五集《危机时刻》和第八集《创新先锋》、第九集《本土雄心》。该纪录片通过对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九位国际知名商学院教授的采访,帮我们诠释了公司在经济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公司发展的规律。第九集的主题是本土雄心,讲的就是中国公司的崛起。在中国最早涉及公司事务是一位英国商人洪仁辉告的御状,那时没有人会去关心公司是什么,直到后来薛福成游历欧洲后写的话:公司不举,则工商之业无一能振;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经历彷徨、苦闷、试验和修正后,崭新的中国和中国公司终于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市场之路。1882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在十年间利润达到160万辆白银,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用战争打开国门后,中国人第一次

感受到了本国公司的力量。在19xx年开始的改革开往中,国家的放权使招商局开发的蛇口工业区成为全中国的领跑者,一批新的中国公司在此诞生。中国的公司在世界上来说还是没什么地位的,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我想看过这部片子之后,中国公司的老总应该会学到很多,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现状。外国公司之所以做得那么强大,凭的就是先进的管理制度,先进的技术设备,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等等。中国企业很少有把职业当成主人的,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看待这些被你雇佣过来的人。想当然的认为:我花钱,你做事,天经地义。这是中国风的特色。还有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不仅仅要是世界工厂,我们更要把那些'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只有这样,中国企业在世界企业之林中还会有一席之地。太多太多的东西需要改革,太多太多的观念需要改变,只有国人的共同努力,我们的企业,才会强大,我们的企业强大了,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强大。最后,我应用几句《公司的力量》的几句经典名言:公司随生随散、分化变形在硅谷逐渐变成惯例,人们通常认为"工作是为了活着",而硅谷人认为:"活着是为了工作"。在这里,创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失败被视为一种值得彰显的资历,因为那表明你曾经尝试过奋斗。和比自己强的人合作,而不是和他们战斗。一个通过自我奋斗获得成功的普通人,没有权利阻止其他的普通人获得成功;一个通过社会赋予的自由而登上舞台的公司,没有权利控制其他公司的自由。人们发现:公司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调动人、激励人、凝聚人,唯有文化。那是公司管理的更高境界,也是效率和利润的新来源。

只有那些善于汲取先进文化、并创造出自己独特新文化的公司,才可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第二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_作业


公司——时代的推动者

作为迄今为止最为广泛高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被看作是“人类的成就”,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公司改写了人与人相处的秩序、国与国竞争的规则。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已近20年,公司作为市场运行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也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中国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核心载体。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公司,理解公司?如何认识公司的力量源泉?对于正在走向全球的中国公司,我们又如何把握历史变革的机遇,在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指引下,真正成为世界性的公司呢?而《公司的力量》则深入探讨了这些问题,它以公司为载体观察市场经济的演进,探寻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长的中国公司的发展道路。

作为开篇,第一集“公司!公司!”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后的意大利城邦,从大航海时代的欧洲到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用一个个穿越历史和现实的公司的故事,提出了本片试图探讨的一系列问题:公司是什么?公司从哪里来?公司与市场经济有怎样的关系?是功,是过,公司如何改变了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第二集“市场无限”围绕东印度公司从盛到衰的历程,通过陶瓷、纺织、机械等工业领域中普通人和小公司登上经济舞台的故事,探讨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及其如何推动公司从“特许”变为自由的“注册”,从“特权”变成平等的“权利”。第五集“危机时刻”围绕30年代经济危机的产生和解救,通过观察美英等国公司在危机前的商业狂欢、危机爆发之初各国政府的贸易保护、美德大公司对政府救市行动的不同反应等,探讨政府、公司和市场的关系。第八集“创新先锋”以公司在信息时代争夺科技制高点为线索,通过日美公司的芯片大战、硅谷的创新型公司、印度的“硅谷”故事,探讨公司成为社会创新主体的内在动力及其背后的体制支持。第九集“本土雄心”以近代以来中国的几次“公司热”为线索,通过公司在中国曲折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及其在中国转型为新兴市场国家中所起的重要推动作用,探讨坚持走市场经济之路、实现富民强国之梦的主题。

该纪录片通过对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九位国际知名商学院教授的采访,帮我们诠释了公司在经济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公司发展的规律。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公司改写了人与人相处的秩序,国与国竞争的规则。即使是今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从有形到无形的种种成就,也纷纷写下公司之名。公司是一种组织,一种制度,一种文化。公司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不同的国家,它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引领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公司到底是什么?对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公司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一切问题从来都没有唯一和不变的答案。我们出生之前,公司早已落地生根,我们离开之后,它还将长存于世。它是我们的过去,也是未来。我们无法错过这个比我们的生命更加古老和年轻的命题。在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中,我们只有通过公司的过去才能了解到公司到底能走多远。

从17世纪初到19世纪,整整两个多世纪中,欧洲各国的特许公司(尤以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为代表)垄断着海外贸易,金钱与权力的结合逐渐走向巅峰。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小工厂主的成长,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在英国,自由贸易最终取代了国家垄断。在此期间,英法都曾出现盲目的公司热和股市泡沫,为此,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经过百余年才得到法律的确认,并搭载着火车呼啸而归。

凯恩斯的理论被称为经济学的一次“革命”,有人称其影响就像是哥白尼对

于天文学、爱因斯坦对于物理学。因为,它改变了此前一百多年中只由市场之手调节经济运行的理念,从此,政府对于经济生活的必要作用被重新估量。“无人能够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经济危机是市场重新洗牌的过程。每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公司,都会在危机中寻找商机。

事实上,自从智力和资本走到一起,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呈现出几何级数。300多年前,英国思想家培根说道:“知识就是力量”。而让知识真正成为力量、让科技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并不是知识或者科技本身,而是面向市场进行创新的公司组织。因为,在创新活动的诸多要素中,制度大于技术。自从有了公司,人类很多的新知识、新发明、新创意,都有了明确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据统计,从17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被经济学家认为改变了人类生活的160种主要创新中,80%以上都是由公司完成的。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日本在二战之后的崛起之路,以及美国对日本崛起的恐慌。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再次依靠创新、软件、互联网、晶体管等核心技术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者。通过纪录片让我们认识到了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创新诞生的先决条件是自由,创新的主体是公司,创新的保证不是技术而是管理。美国之所以可以拥有如此多的核心技术,源自于美国政府建立的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的产学研模式,而中国也在推行这种模式。

从官督商办到全民下海,从国家垄断到自由竞争,从中央计划到市场主导,和所有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一样,中国公司历经了发展模式的一次次试验和修正。改革开放后,随着个人的创造力得以解放,法治社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公司开始了真正的成长。然而,我们能否真正理解公司的内涵,抓住公司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公司能否顺应时势,应运发展,一切都是未知数。

跨国并购后的人力资源整合策略研究

现代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尤其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等关键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跨国并购中,如何整合并购双方的人才是并购企业所需要解决的首要课题。企业并购是否真正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整合双方的人力资源。

跨国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的内容

跨国公跨国并购后人力资源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跨国并购后人力资源的变动;二是随着合并后新公司实施新的经营战略从而引起的人力资源政策的相应变动。

1、人力资源的变动

跨国并购后人力资源变动主要涉及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关键人才的层面。其变动主要有:被并购企业关键人才的流失;解雇员工;双方人事的合并。

国外学者曾对并购后关键人才的流失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比率大

约是正常流失率的12倍。造成关键人才高流失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购并使目标公司的人才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感,这是促使他们离开被购并企业的主要原因。(2)在整合期间,被购并企业原来的权力和控制机构发生变化,高层经理会突然发现他们的上面又多了一个管理层,于是会产生心理落差,即"地位比较"现象,往往会与自己以前的地位,与购并方同级别的高层经理比较。这种心理落差也会导致人才的流失。(3)不喜欢并购方的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不喜欢与外国人合作都有可能导致人才的流失。(4)由于业务重叠,预感自己将被解雇而主动提出解职等。

解雇目标企业员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跨国并购后新公司实施新的经营战略造成人员的调整。跨国并购后新公司纳入跨国公司复合一体化战略中,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或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新公司业务调整在所难免。(2)跨国并购造成业务重叠。(3)由于跨国公司母公司在信息与技术等方面上的支持,为子公司相应部门提供了精简机会。(4)出于提高管理效率,利于整合的角度出发,解雇一些人员。

并购双方的人事合并是在对目标企业的人力资源作出调整之后并购方向新公司派遣人员,组成新的团队。向新公司派遣人员不仅是出于整合的目的,还希望提高目I标公司的管理效率,落实新公司的战略实施。在跨国公司并购它国企业的情况下,向新公司派遣人员还出于战略控制的需要。

2、改变人力资源政策

跨国并购后并购双方原来的人力资源政策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显然不适合新公司。如果在并购之后仅仅是做人事的调整而缺乏人力资源政策的支持,人事即便能顺利合并,新公司的人力资源团队将充满矛盾与动荡,最起码对新公司的战略控制将很难实现。

积极应对人力资源的变动,建立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1、稳定人才政策

稳定人才政策是针对目标公司人才流失层面而提出的整合策略。这一层面整合的关键是决定目标公司的哪些人是关键人才,也就是说哪些人对新公司意义重大,应挽留其留下。这需要我们对目标公司的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经理等关键人才进行系统评估之后,才能正确的作出决策。要客观的评价关键人才,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1)何人评价。不应单有购并方或被购并一方来进行评估。对被收购公司里重要人员的评估应当包含有三个方面的信息。首先和最直接的是来自被并购方或高级主管的意见。第二阶段的评估,应当是由管理和组织心理学家进行的客观而专业化的评估。第三方面的信息来源应当是并购公司主管的意见。把这三方面的信息汇集在一起,才能对评估对象作出客观、真实、系统的评价。

(2)如何评价。跨国并购后不应单纯以公司业绩这种传统方法来评价被并购方的管理层。一方面,被并购公司良好的财务表现可能归因于良好的经济、政治环境;另一方面,被并购方管理层为了个人利益或把公司卖个好价钱可能会在购并期间创造虚假的统计数据。评价被并购方的关键人才还应包括以下的内容:具有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工作的能力;适应新公司的经营战略;有利于整合的平稳过渡等。

在正确、客观的评价被并购方人才基础上,要稳定这些关键人才的策略就相对简单了。

对于可能因并购带来的不确定感而离职的人才,留住他们的最好办法是尽快地克服心理冲击,使他们有清楚确定的目标。让他们知道购并的进展情况,他们应该做什么,以及在未来几个月里他们将与谁打交道。对由"地位比较"而产生心理落差的经理们,留住他们需要尽量保持一些外在的待遇与原来的水平基本持平,强调"地位赋予",就是将这些高层经理纳入决策团体。 Drucker的"购并成功五原则"也强调了这一点,他指出应该在第一年内使被并购企业的高层经理有所晋升。对于那些不喜欢并购方的经营方式、管理制度的人员,要尽力把这些人留在企业,并购方就应与他们进行协调与沟通。应当耐心解释新的方式或方法,例如,这样做的理由、好处,关于新体系如何运转的细节,以及这些管理人员在实施这项计划中的重要作用。解决由于业务重叠预感自己将被解聘这种原因而流失关键人才的问题,光是加强沟通是不够的,还需要新合并公司尽快的拿出用人政策,以消除员工的猜疑。

2、解雇政策

解雇的对象主要是以下几类:

第一、反对购并的人。在许多跨国并购尤其是比较敌对的接管情况下,被并购公司里的重要人物拒绝接受新的制度,特别是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反对购并。他们要么是不愿意,要么是没有能力适应新的格局。第二、重叠的人员。两个组织在合并过程中,由于部门合并、职能合一、或者某些工作班组的取消,一般都带来超员现象,而购并所追求的常常是规模经济效益,这就意味着肯定需要辞退一些人。对于这种人事合并,新公司应当尽快完成改组,以结束合并过程,因为这种合并常常给组织带来模糊状态。另|外跨国公司出于实施全球战略的考虑,对其属下的资源在全球或区域范围内进行调整,新合并公司在并购交易达成之后其业务就可能|面临着大幅度的调整。对于这种人事调整同高层管理者的态度有很大关系。有的新公司主管直接按照跨国公司全球战略部属的要求从速完成人事改组,解雇重叠人员。有的管理者则给调整以一定的缓冲期,在一定时期后再在各个子公司间进行人事调整,而不单单是解雇。第三、不履行职责者或能力低下者。如果对一家公司的收购是出|于财务救助,就有充分的理由更换某些关键的管理人。那些将企业引入亏损境地的主管人,那些带来问题而无能力解决的主管人,他们显然是解雇的对象。第四、不符合新公司经营战略要求的管理者。购并后的整合期不光应完成两个企业的合并,还应开始实施战略调整。不同类型的经营战略要求不同类型的管理者进行实施。第五、精简人员。如同需要剔除反对派、剩余人员以及不履行职责者一样,并购后的人事调整也应调整冗员。实际上,一个长期存在的组织都会自然|而然地增加过量人员。这是一个不知不觉中积累的过程,被并购公司也已经逐渐习惯了。但是,并购方正好可以利用整合这个动荡时期来精简人员,并购者应该能够以其敏锐的眼光确定,企业中何处需要精简。在跨国并购情况下,解雇政策的实施常常受到东道国政府的干预。这需要新公司在实施解雇政策时慎重行事。

3、并购双方的人事合并

跨国公司在实施对被并购方的人力资源调整之后,就开始着手双方的人事合并。在跨国公司间强强联合型的并购情况下,人事调整的关键是合并双方的权力结构。当两个势力相当的跨国公司合并时,牵涉面过于复杂,常常需要一个很长的磨合期。在整合过程中有几点应当特别注意:(1)领导权力安排不应模糊不清。领导权力安排模糊不清对一个组织的运行是极其有害的。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两家公司各自都有很强的领导者,都希望保持自己的领导职位的兼并中。合并后的成功归因于必须对合并双方领导有相互达成一致的安排。比如说安排较年长的领导担任董事长,而让年轻的领导担任CEO。新董事长注重与新董事会打交道以组建一个新的董事会,而与此同时新公司的CEO则全力负责完成兼并事宜。另一种避免新公司内

领导权力含糊不清的模式:新公司只设一位领导作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为公司把舵领航,这种集权式的领导模式针对并购整合这一管理上的非常时期事实上是十分有效的。然而这一模式只适合于那种小规模的合并。(2)权力结构的安排应当适应新公司的战略安排。事实上并购不仅为新公司谋划了一个新的战略,也为公司提供了一次调整机会,它比任何商业事件更能为创建一个强有力、独立、积极进取的领导层提供独特的机会。

跨国公司也跨国并购规模比自己小的公司,这种跨国并购实际上是一种为实现对外扩张战略而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在这种跨国并购情况下,权力结构的合并就显得相对简单了。一种情况是被并购方成为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其原有董事会可能会继续保留,但通常需保持与母公司董事会的联系。另一种情况是被并购方完全被整合并入跨国公司,则其董事会可能会因此解散以保证合并后母公司董事会的唯一性。在这种并购情况下,人事合并主要是跨国公司向新公司(或子公司)派出人员,其目的不光是为了实现双方的顺利合并,更主要的是对新公司实施战略控制,使新公司为其全球战略服务。跨国公司对子公司控制的方法很多,但是在并购后的整合期,这种双方合作的初期,战略控制的手段主要是资本控制与人事控制。

实施新的人力资源政策

对原有人力资源政策的调整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实现战略控制;二是推动跨国并购双方人事的合并。

跨国公司总部与子公司关系的核心是战略控制,包括两个方面:全球一体化与战略协调。这直接影响到公司采取集权模式还是分权模式。从表1可以看出,在跨国购并整合期间,加强总部控制能力的因素少,而削弱总部控制能力的因素多,这就使得在整合期这样的并购双方合作初始阶段,跨国公司对新合并公司的战略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尤以资本控制、人事控制为主。根据Perlmutter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在跨国并购后,的整合期跨国公司对新合并公司常采取类似于民族中心型的人力资源政策。(见表2)

跨国并购后跨国公司对新公l司实施民族中心型人力资源政策是出于对自己新的子公司实施战略控制的需要。新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还应有助于并购双方的人事合并与其他方面的整合。在这一方面新的人力资源政策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薪酬管理领域,制度设计要求实现对双方经理、员工的公平和有效的激励,员工的国籍、文化背景不应影响对其评估与报酬。 跨国并购双方所属国在经济水平、政治制度以及传统、文化方面的差异,再加上复杂的企业因素影响,并购双方薪酬管理的具体手段一般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在某些企业内,员工收入包括较低的现金收入和较高比例的保险或年金收入;而另一些企业,现金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较高。这种工资结构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差异所决定的,并不能自动地实现不同文化'传统背景下的制度移植。在戴姆勒与克莱斯勒的合并案例中,原克菜斯勒经理人员工资普遍比戴姆勒的经理人员高出2—4倍,而戴姆勒公司的经理人员则善于享用公款。这方面的落差使得并购双方均有怨言,进而造成经营状况的下滑。

表2 跨国企业总部对子公司采取的人力资源政策

资料来源:Perlmutter, 1969

在薪酬制度设计中,跨国公司不仅应考虑各国在购买力、劳动力市场状况、财务制度和对外派人员"艰难处境"的额外补偿,不应在薪酬上造成并购双方过多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员工特别是被并购方员工对新公司目标和文化的认同和支持水平,从而降低其协调目标的管理成本。这意味着,企业的报酬系统不仅须考虑那些直接的物质报酬,还应重视非物质报酬的管理作用,如管理人员的职业前景、国际信息交流和企业战略计划的可能性等。

(2)在培训与开发领域,培训与开发涉及的活动十分广泛:管理人员通过培训了解组织状况、具体工作职责和所需的工作技能,了解工作场所的社会、文化及法律环境,开发管理人员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际技能。跨国并购后整合期间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重心不仅要使员工了解并购双方以及新公司的组织状况,更重要的是让并购双方经理或员工理解新公司战略,理解为什么合并实施这一政策而没有实施另一政策。

同时,在通过跨国并购建立子公司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应由针对海外派出人员的预备性培训转向建立面向新公司全体管理人员的国际管理开发体系。有研究表明,美、日、欧跨国公司对此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当培训与开发成为并购方外派人员的特权时,企业文化的统一性,当地管理人员对战略的理解与管理视角的拓展以及跨国公司的整体利益都将受到损害。另外,在培训与开发领域对被并购方的忽视将造成他们的心理落差,从而影响新公司的整合。

更多相关推荐: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创新的力量公司的力量是一部发展的血泪史从历史的角度解读了公司这种具有强大能量组织的成长历程从中可以深刻理解到我们今天所为之付出为之努力为之工作的组织是多么的伟大创新公司生存的宿命公司人类创新的先...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公司的力量是中国第一部深刻探讨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它以世界现代化进程为背景描述了公司的起源发展演变的历史目的在于探寻中国公司的发展路径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一个个具有相当实力的公司的成长历程这其中的每...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作业

公司时代的推动者作为迄今为止最为广泛高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被看作是人类的成就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公司改写了人与人相处的秩序国与国竞争的规则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已近20年公司作为市场运行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也已成...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公司经济发展的引擎公司的力量是我国第一步探讨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本片一共有十集分别是公司公司市场无限猎富时代进步之痛危机时刻谁执权杖各领风骚创新先锋本土雄心地球无疆通过这十集的介绍全面地展现了公司这一近代最伟大...

公司:从历史到未来——《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公司从历史到未来央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读后感这是一部内容精彩图文并茂给人以深刻启示的记录片无意之中它让我们重新认识和关注那无处不在而又被我们忽略的公司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平...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在危机时刻这一集谈到了19xx年全球经济危机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应对之策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经济从公司和政府相分离到出现混合式经济体制国家还是规范公司的发展以及美国公司法的建立同时也看到罗斯福总统的在面...

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现代世界是公司的世界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公司它们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着便利的同时也将我们多数人融入其中成为公司人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以历史为线透过许多学术泰斗时代先锋之口为我们详细讲述...

《公司的力量》读后感

读公司的力量有感程鲁杰近代以来任何忽视市场经济力量不能发挥公司组织优势的国家或社会团体都会逐渐掉落唯由公司推动市场经济的生产力与技术变革并解放个人的创造力国家才可以登上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看了这本书之后更深深地感...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从公司的力量视频开始前的一些画面就深深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给我的第一感觉开始的画面很震撼很有冲击力打破以往纪录片的枯燥乏味形式同时也不失纪录片的详实记载尊重历史让我对这部大型纪录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公司的力量第四集围绕19世纪到20世纪初经济发展带来的尖锐社会矛盾通过普尔曼公司镇美国西部无烟煤矿芝加哥肉类托拉斯和福特汽车公司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关注公司政府社会如何认识进步之痛如何寻求破解之法...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以前对公司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了公司这个名词上转而更多人或许回去想到一个公司背后的产品发展或者品牌的发展史但很有人会去想公司产生的由来以及公司的发展史一开始带着一种任务的心态渐渐走进历史去揭开公司的...

公司的力量7观后感

公司的力量7观后感公司的力量不是一部介绍各大公司发展历史的纪录片不是一部介绍公司内部结构体制管理方法的纪录片在观看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七后我不得不感慨日本在二战后期使本土经济得到飞跃的速度是如此之快在日本公司的崛...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5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