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中国园林避暑山庄

时间:2024.5.15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避暑山庄

历史悠久的中国园林,具有与欧洲古代园林不同的独特体系,无论是帝王营造的皇家园林,还是官宦豪富兴建的私家园林,都刻意追求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中国园林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叠山垒石技艺高超;二是园林借景手法多样。明清以来的园林假山在注重选择石材的同时,更注重石韵的表现,即根据山石不同的特性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不同石性,不同意境,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源远流长。园林效法自然,凿池开山,栽种花木,用人工仿造自然山水风景,常以假山、漏窗为屏障分割视线,有移步换景之妙,成为“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式山水风光。古典园林中“天道与人性和谐”的一贯思想指引着他们将自然山水比德、仁智、“道发自然”为探求规律,遵循“反璞归真”、“朴素自然”为审美标准,以自然而然的大自然才是真、善、美的。中国古代园林分为皇家园林和私人园林两种。中国四大园林之一的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就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用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 建筑体型高大。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建造时间: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自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后一项工程竣工,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避暑山庄的营建,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二十六景”。第二阶段:从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乾隆皇帝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13年至1780年),伴随避暑山庄的修建,周围寺庙也相继建造起来。

历史背景: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曾是中国清朝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距离北京200公里。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这里发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

地理分布:承德避暑山庄这里具备了以下四个特别,第一个特点,承德是一个盆地,四周是山,按风水说是万象引领,众象朝揖。,皇帝那是惟我独尊,天下都要朝中,所以这个地势他感到非常地好。第二个特点,地势很高,空气很清新,适合于避暑,第三个特点,这个地方离北京不远,仅230公里,处理国家的政务,与宫中无异,比较方便,第四个,这地方的特点,就是这地方当时是蒙古的游牧场,不会侵占民田或者民居,而且这个地方有武烈河,有沼泽,有山有平地自然环境,选景可以有广阔的空间,便于大规模的营造皇家的园林。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它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

景区气候: 承德避暑山庄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天虽然寒冷,但由于四周环山,阻滞了来自蒙古高原寒流的袭击,故温度要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夏季凉爽,雨量集中,基本上无炎热期,是旅游避暑胜地。

规划布局: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 避暑山庄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总体规划布局和园林建筑设计上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的景观特点和有利条件,吸取唐、宋、明历代造园的优秀传统和江南园林的创作经验,加以综合、提高,把园林艺术与技术水准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宫殿区建于南端,是皇帝行使极力、居住、读书和娱乐的场所,至今珍藏着两万余件皇帝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品。避暑山庄这座清帝的夏宫,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

布局功能: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上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将形成空间的各要素糅合在一起,分别表现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使人们看到了空间局部的交错,以有限的面积,创造无限空间,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假自然之景,创造真山水之趣。随着旅游山庄的不断发展,山庄的园林建设也以人为本,逐步提高园林自然质素。而其中树木花卉植物是园林造园的重要因素。

造园要素: 1、山石:奇山怪石以“对景”“障景”的布局形式,丰富地形,把景点隔成互相封闭又相互流通的大小空间。2、水体,造园中运用的湖、池、塘、河、溪、泉、瀑等;避免单调。3、植物,园林中有生命的各种花草树木,乔木、灌木和草本;改善山庄的气候和环境无凝起了良好的作用。4、建筑,比如亭、台、楼、阁、廊、架、桥等,具有使用和观赏双重功能。撷取中国南北名园名寺的精华,仿中有创,表达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建筑主题。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5、道路:在园林中这部分指联络各个景点或功能区的各种道路,还有各种场地,包括主路、此路、游步道、广场、活动场地等等。有主有次,主次分明。曲折迂回。 避暑山庄园林景观布置

湖区景色:(1) 位于山庄东南,面积49.6万平方米。有大小湖泊八处,即西湖、澄湖、如意泅、上湖、下湖、银溯、镜溯及半月湖,统称为塞湖。虽然没有颐和园的昆明湖那么大,但是由于洲岛错落,湖面被长堤和洲岛分割成5个湖,各湖之间又有桥相通,两岸绿树成荫,显得曲折有致,秀丽多姿。

(2)构图规律:此区总体结构以山环水、以水绕岛,布局运用中国传 统造园手法,组成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世界的构图。多组建筑巧妙地营构在洲岛、堤岸和水面之中,展示出一片水乡景色。

(3)选景手法:通过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艺术景观效果,表现出具有中国传统特点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让山水风光、自然气息渗透入园林建筑,使人们在建筑环境中能尽情领略大自然的天趣。一步一景,利用对比,对景,借景。湖区的风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胜建造的,如“烟雨楼”是模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的形状修的。金山岛的布局仿自江苏镇江金山。平原区主要是一片片草地和树林。

宫殿区

该区在山庄南部,有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正宫按封建礼制分前朝、后寝两部分。

前朝的正殿是澹泊敬诚殿,全部由楠木建成。清代皇帝在山庄时,重大的典礼都在此举行。四知书屋是清帝大典前休息更衣以及平时召见大臣、处理政务的地方。

后寝主要有烟波致爽殿和云山胜地楼。烟波致爽殿是皇帝的寝宫,正中设宝座;西暖阁是皇帝的卧室,床后有暗道;东暖阁是皇帝与大臣议论国事的地方。云山胜地楼是帝后观赏湖光山色的地方,它不设楼梯而以假山为磴道。

出正宫门便是万壑松风殿,这是清帝批阅奏章及读书处。正宫东侧为松鹤斋,原供皇太后居住,其造型与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相仿。东宫在宫殿区最东面,原为清帝举行庆宴大典场所,不幸于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焚毁。

苑景区: 宫殿区北为湖区,湖中有三岛,西为环碧,北有如意洲,东有月色江声,皆以堤桥相连。环碧岛清静幽雅,原为王子读书处。岛北采菱渡是宫女下湖采菱的渡口。如意洲上古建筑比较集中,其中延薰馆是正宫建立前皇帝处理朝政之处。水芳碧秀是乾隆帝为其母后祝寿之地。如意洲北面有青莲岛,上有烟雨楼。沿长湖北行可到清时七大藏书阁之一的文津阁。

风景视线导游路线: 从文津阁东行便到平原区。区内“万树园”古木参天,绿草如茵,中央搭有豪华蒙古包,为清帝来山庄时举行宴会和游乐活动的场所。离热河泉南行可达金山岛,岛上亭台楼阁一派江南景色。再沿湖畔南行可到月色江声岛,这里是皇帝读书、望月、听泉之处。再往前即到“水心榭”,它是宫殿区与湖区间的重要通道。站在水心榭,环视四周皆为美景。

山庄的西部和北部是山区,这里峰奇石异,林木繁茂,气侯十分阴凉,比承德市区低4-5℃,来此尽可体会避暑之情趣。另有棒锤山、蛤蟆石等奇景。随着旅游山庄的不断发展,山庄的园林建设也以人为本,逐步提高园林自然质素。而其中树木花卉植物是园林造园的重要因素,

山庄造园艺术

非常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舒适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

1. 树木花卉的有机布置,极大丰富了园林景色

以树木花卉与其它园林素材相结合,组织风景构图的。这样起来,几乎山庄的每一“景”都与树木花卉有关。正是由于树木花卉为园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风景素材,从而大大丰富了园林景色。

2. 树木花卉的合理布局,提高了对园林风景的艺术欣赏

树木花卉还有力地加强了山庄园林风景构图的节奏感。任何艺术都要有一定的韵律,要有节奏感,它对艺术品起着丰富和变化的作用。否则,艺术的统一就会变得呆板,这是形式美的法则之一,也是园林风景构图的艺术标准之一。

3. 对“宜人调养之功”的园林“小气候”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以乔木、灌木、草坪混合配置的25米宽的绿带,可净减噪量3-5.5分贝。山庄作为数里宽的大绿带,其减噪作用是很大的,这些对于改善山庄的气候和环境无凝起了良好的作用,所以说树木花卉合理布置有力地提高了山庄的园林功能。

综上所述,山庄的树木花卉在植物的配置、园林风景构图艺术性等方面,都有强烈的特点。山庄的合理布置植物素材对于提高园林风景的艺术,加强园林功能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现在从实践中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对于今后山庄树木花卉植物科学布置,改善现代的园林景观效果都提供有益的帮助。

在造园上,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总结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造园素材、造园技法,使其成为自然山水园与建筑园林化的杰出代表。在建筑上,它继承、发展、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建筑技艺,撷取中国南北名园名寺的精华,仿中有创,表达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建筑主题。在园林与寺庙、单体与组群建筑的具体构建上,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实现了中国古代南北造园和建筑艺术的融合。

古典园林未来发展方向——走向世界

中国的古典园林犹如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数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并发展成熟,她正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世界艺术百花丛中一簇芬芳之花,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时代的变化推动着中国现代园林建筑的发展,这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更是时代的要求。在中国建造园林不能简单的模仿、抄袭,或是将各景点的精美元素拼凑、组装在一起。这种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造园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要,新条件下的创作应该既适应时代的需要,又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其造园的思想精髓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中国园林设计师应对中国传统园林积极地进行探索研究,吸取她的造园精髓,保留其“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同时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将其造园手法、造园要素、空间布局形式以及文化特征等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继承和发扬极富现代意义的理念和手法。设计出的现代园林作品应富有地域性景观文化特征,使中国园林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 在现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材料和技术,再造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的辉煌。

日本是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上演变出具有他们特色的枯山水园林,他们的枯山水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发展得很好。中国也应该有进军世界的新的改革方针去应对世界。日本“禅”的思想领导着他们的园林。

因此,我们必须在园林建设中既考虑继承传统,又考虑有所创新。既考虑中国文化,又 考虑世界发展,积极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精髓,保留中国古典园林的人伦空间和“天人合一”精神,克服她老的功能缺陷和过分封闭的文化负面效应,使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艺术,更好地将中国园林建设推向新的高潮。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遵从古代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园 林 学 调 研 报 告

——避暑山庄 院系: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

班级:环艺081

学号:080605024 姓名:郭荣军


第二篇:中国生态园林的典范——避暑山庄


静观花木网 中国生态园林的典范——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名扬四海,魂摄中外,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纷纷就其政治、历史、文化、艺术、宗教、建筑,园林审美等方面开展广泛的研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化艺术集大成的一座宝库。笔者在19xx年至19xx年对承德市区园林病虫害普查与防治研究中,又从一个侧面发现了它的另一重要价值——显著的园林生态效益。

通过对承德市区园林病虫害的普查,共查出园林病虫害662种,山庄内512种。天敌昆虫78种、动物天敌20余种(山庄同此)。调查发现,承德市区特别是山庄内园林病虫种类繁多,但是造成危害而成灾的种类却极少。山庄内每年需要重点防治的主要有松毛虫和小蠹虫(原因是山庄内油松占比例较大,周围群山多是油松纯林)。采取释放天敌、诱杀、人工捕杀等措施防治。另外蚜虫类、天幕毛虫、梨星毛虫、桑木虱、松落针病等,虽有一些为害,但不致成灾,基本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市区内主要病虫害10余种,其为害程度也明显轻于其它城市。例如:“光肩星天牛”是全国性危害性害虫,有的城市因该虫危害砍光了杨、柳、糖槭等寄主植物。而在承德未发现被害致死的树木。其它如柏双条杉天牛、国槐尺蠖、红蜘蛛等为害均很轻微。承德市区园林系统年用农药量大约在50~100公斤。山庄内仅为20公斤左右。这与其它城市用药量比相差十分悬殊。

通过与几个城市园林病虫害及天敌种类和农药用量情况的比较(见表)可看出:承德市区面积狭小,但园林病虫种类仅少于北京、天津,多于太原、保定。每平方公里数量是这几个城市的4~18倍,山庄是其12~43倍。而天敌昆虫种类是以上几个城市的10~20倍,山庄是其30~60倍。农药使用量分别是天津、保定的1/45和1/13。山庄是其1/70和1/20,这一惊人的比值说明,园林病虫种类的多少不标志病虫的严重程度。相反,从生态平衡角度看,一定数量害虫的存在滋养了益虫、益鸟、益兽,天敌的增加又控制着病虫害的发展,使之有虫不成灾,年农药用量微乎其微,保持了生态平衡。

那么山庄为何能够基本维护生物种群平衡而极少用药呢?经过对避暑山庄生态环境的剖析可以看出,这是由于山庄有着接近自然的环境,这种环境主要来源于山庄突出的自然植被特征和生物群落。经考察,山庄的园林特征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面积广阔,注重植物造景,绿化覆盖率高

山庄总面积564公顷,建筑面积只占10%,其余部分均是山水和植物。山区占80%,全部绿化。50余公顷的平原区由“万树园”疏林草地和“试马棣”草原组成。湖洲区57公顷,水面和洲堤各半,十块岛屿分布着30多组亭、轩、楼、榭,每组建筑无不以精细、高超的植物配置做为陪衬。29公顷的水面分割为9个湖面,岸边种植高大的垂柳,湖内养殖荷花百余亩,观菏景点有10余处,还有成片的菱角,荇菜、蒲苇等水生植物。10公顷的宫殿区也是上有高大的古松、巨槐、老桑,下有应时的灌木花草,除此之外,还有20余亩的花苗圃。充分运用自然植物加以增补、润饰造景,是山庄景观的特色之一。目前山庄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

二、乡土植物,天然植物群落为主,多种植物混交,植物种类和结构层次丰富

承德地理位置处于东北、内蒙、华北交接地区,植物组成含有这三个区域的成份,植物资源丰富,乡土植物占95%以上。

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避暑山庄是一块天然山水胜地。康熙的建园宗旨是“庄田勿动树勿伐”、“自然天成地就势,不待人力虚假设”。这就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植物。人为干预较多的是宫殿区和湖区,但这部分只占山庄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况且也尽可能保留了古松等原生植物,植物配置时又本着“宜松亦松、宜柳亦柳”的原则。80%的山区意在保持原有的植物景观。平原区在原有榆槐成荫的情况下稍加改造,成为疏林草地和草原。所以,山庄的植被以天然植物群落为主,并且是复层结构。解放前部分古松等大树遭破坏,但解放后植物复生工作又按原貌进行栽植,并对油松占比例过大的问题进行了适当调整,大量混交了栎、槭、杨、桑、槐、梓等阔叶树,成为针阔混交林。

三、突出野趣,美于自然

山庄建成后,康、乾帝深为其野趣而得意和自豪:“崇山峻岭、水态林姿、鹤鹿之游、鸢鱼之乐,加之岩斋溪阁,芳草古木,物有天成之趣,人忘尘世之怀,较之汉唐离宫别苑,有过之无不及也”。“清代的山庄麋鹿无数,雉狐野兔草丛出没,文禽异鸟鸣唱枝头,庭院白鹤起舞,湖水游鱼翱翔”,可见其野趣之浓。由于天然的山水、自然的植被,繁育着诸多的野生动物和昆虫,呈现一派天然的生态环境。至今山庄野生动物虽然不能与当年相比,但在我国现存园林中是首屈一指的。

四、尊重自然,追求自然,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环境

丰富的植物和水体适宜多种动物及昆虫的栖息繁衍;乡土植物,天然植物群落为主,经多年自然选择和淘汰过程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必然带来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的相应稳定,逐渐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多种植物混交,能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多年来一直重视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把农药的使用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如释放小蠹虫天敌——扁古盗,进行摘茧、诱杀、树干绑塑料布等措施,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天敌。这诸多方面因素相互配合,综合治理,造就了山庄生物种群基本平衡,病虫种类较多而为害甚微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从而使山庄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山庄90%以上的绿化覆盖率和复层结构的植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绿”的作用,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而它在园林植保方面,维护生物种群平衡、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自然控制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和环境污染、保障人身健康方面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庄占市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它的生态效益对整个市区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由于山庄内部良性生态系统的有效运转,市区园林病虫害也较轻微,带动了市区生态环境的优化。

避暑山庄在城市园林中所产生的巨大生态综合效益,为我们建设中国的生态园林,无论从园址选择、规划设计、植物配置、传统园林艺术的发扬等方面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实施方法。它不愧是中国生态园林的典范。

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100种园林树木冻害情况的调查分析

19xx年12月25日至31日,湘潭、长沙、株洲等地普降大雪,降雪深度为200毫米。12月28日晚至29日形成6小时左右低于-10℃的低温气候,最低温度为-13.1℃。给当地农业、林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冻害为历年少见,据当地80多岁的老人说:“我一生从未见过香樟冻死的现象”。湘潭师范学院位于东经1149°。北纬27.52°,处于冻害范围的中间地带,冻害给新建的校园绿化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三千多株蜜桔全部为四、五级冻害。19xx年新栽的行道树大叶樟四、五级冻害达80%。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一、降雪霜冻期的主要气象要素(见表1)

二、树木冻害的分级标准(见表2)

三、100种园林树木的抗寒性

累计调查树木42科103种,19594株。常绿树无冻害且抗寒性强的有:凤尾兰、石楠、杉木、湿地松、油茶、柏木、白木、红木、赤楠、栀子、千头柏、龙柏、铅笔柏、绒柏、雪柏、四月斑竹、广玉兰、海桐、柳杉、罗汉松、蚊母、葡地柏、杨梅、构骨、黑松、藤本七里香。

落叶树无冻害且抗寒性强的有:池杉、紫薇、白玉兰、泡桐、水杉、紫荆、国槐、白鹃梅、紫玉兰、凌霄、贴梗海棠、青枫、红枫、合欢、无患子、红叶李、紫叶桃、马褂木、鸡爪槭、银杏、梅花、柿、木槿、郁李、梧桐、柳树、枫杨、法桐、枫香、木绣球、金银花、爬山虎。

只有一级冻害的常绿树:桂花、冬青、南天竹。

只有一级冻害的落叶树:樱花、桃、碧桃、丁香、结香。

四、与冻害有关的其他因素

树木抗寒能力的强弱除与树木自身的抗寒能力有关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桂花属中月桂的抗寒性不及丹桂强;但月桂树势强、养分积累多,则抗寒能力强;嫁接树种所用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砧木不同,则抗寒性也不同,砧木抗寒性强的,则树木抗寒性也强;其他如树木主干受伤(包括病虫为害或树皮受损)都会降低树木的抗寒性。

外界环境如地形高差、土壤、小气候也直接影响树木的抗寒能力。地形的相对高差不同,冻害程度也不一样。一般而言,多为高处轻、低处重,即是同一处、同一树种,因高差仅相差两米(相距不到5米)高处的香樟只受1~2级冻害,而低处则发生4~5及冻害。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则冻害轻,而在20%以上的则冻害较重;土壤孔隙度大,空气含量多,树木抗寒性强;反之含量少则树木的抗寒性差;小气候不同抗寒性也有差异,小气候可使气温相差3~5℃。背风处,温度相对较高,冻害较轻;当风处,温度较低,树木冻害较重;栽培管理水平也影响抗寒性,如肥水条件好,修剪好,病虫少,栽植深度适当则抗寒性强,反之抗寒性弱。还要指出的是当年栽植的树木抗寒能力不及栽植多年的树木强。

五、冻害的防治措施

冻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是选用抗寒树种,这是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在栽植前必须了解树种的抗寒性,其次是人工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促进树木生长健壮以提高树木的抗寒性。选用抗寒树种作砧木采用高接能明显提高植株的抗寒性。第三是选择和建造适宜的小气候栽培条件是防冻害的有效措施。

越冬前冻害防护措施,一般方法是培土、灌水、熏烟、扫雪、涂白、喷保温剂。调查表明,严重冻害前灌水并没有好处。用石灰、硫磺、食盐等加水配成的涂白剂对芸香科的柑桔类树木防冻效果也不好。

冻害后的19xx年5、6、7、8四个月发现危害槐树的尺蠖和危害樱花、贴梗海棠的梨网蝽象及危害紫薇的吹绵介壳虫和危害桂花等树的黄刺蛾及其他树种上的虫口密度,比往年增加5~10倍。由此可见,加强病虫的预测和防治很有必要。

外部环境空间园林设计诌议

【编者按】长春市高科技产业开发区新建区振兴广场的设计工作是在孟兆桢教授主持下进行的。此设计由4位教授构思提供了4个方案,后根据长春园林绿化专家组的评审意见,综合成一个实施方案。4个方案各有优点和特点,当然,也都有不足之处。为了说明同样一块地方、同样的要求,但设计者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体会而提出多个方案,甚至同一个人也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多个方案作为比较。多方案可以使主管部门或委托方在确定方案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为此,我们特请梁伊任副教授综合撰文展示,以期给同行,特别是园林规划设计的新人们作借鉴。

根据长春市领导对城建工作要“高标准、上档次、上水平、出精品”的要求,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准备在其新建区建设一座适应高科技新城区且在21世纪不落后的大型广场,以期为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亦为长春市人民增添一处新景观。今年元月,我们接受了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邀请及委托,为该广场进行方案、总体及施工设计。经过半年的施工,该广场已接近完成。

根据开发区管委会的要求,该广场应充分显示高新技术产业特点,体现高新技术产业开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发区的精神,具有时代气息,展现现代化的精神面貌,建立一个现代化广场,同时又应新而不俗、布局清新,具有“超时代”的特点,广场的绿化、美化应以植物造景为主,这亦是我们设计的主导思想。

城市广场(city square)是城市中“由建筑物、道路或绿化地带围绕而成的开敞空间,是城市公众社会的中心,广场又是集中反映城市文明和艺术面貌的建筑空间。”(摘自《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因而它是一种在有限范围内的环境设计。纵观历史上、国内外的广场,相当一部分是基于宗教、军事、政治、商业或交通等某种功能性的广场,然而现代广场则应体现出多功能、综合性的特点。现代城市中充满了人造硬质景观,缺少人与大自然的亲近感,人们崇尚大自然,响往返朴归真,渴望在自然的环境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沟通。现代化广场应十分重视调动人的参与积极性,景为人设,人为景感,见景生情、情景交融,使广场成为当地市民的公共活动中心,因而在我们的设计中,构思都是围绕着地面和空间围合这两个要素来考虑的。空间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流动的,在考虑空间围合时可以有开放的、也可以有某种相对封闭的;可以有流动的、也可以有静止的;既有向心的、有序的开敞空间,又有可无限延伸的离心的、比较封闭的空间,在创作时可充分利用其水面、草坪、绿树、座凳、铺装、喷水池等丰富的外部空间地面词汇,特别是强调高绿地率、大绿量,从而使广场成为以绿色为主体的、生机盎然、能充分满足人们休憩需要的、同时又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优美的、人工再造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个环境应充满生活气息,使之成为人们情绪和情感的调节体,雅俗共赏,是人们愿意逗留的空间。在创作中应体现现代化城市广场的精髓,从而创作出既非庭园亦非完全开敞空间的一种介乎于场地和园林之间的外部环境。在创作中应继承中国古代园林之“法天地、师造化”以再现自然,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将高科技和造化自然融为一体,这是我们在设计中所需把握的原则。

长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长春市南,总面积为30平方公里,其中政策区27平方公里、集中新建区3平方公里。规划广场建于新建区内,总面积3公顷,处于通往长春市区主要道路前进大街南端及开发区内主要道路星火路和火炬路之间。广场东部、南部有部分厂房,西部则有江泽民主席题词碑及管委会大楼,北邻天都大酒店,整个用地自东南向西北以1~2%纵坡缓缓下降,基本平整。

经过现场踏勘,我们根据规划用地的现状,初步提出了以“凝碧广场”、“光明广场”、“星星广场”及“振兴广场”四个方案,经管委会组织长春市园林专家作评审后,确定以“振兴广场”为蓝本,充分吸纳其他方案的设计优点,继而完成了广场的正式总体规划设计及施工设计,经过开发区和设计、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即将全面竣工。现将各方案及最后的实施方案简介如下(其彩色规划图见本期插2):

方案一 凝碧广场

一、构思立意

中国文化传统向有“问名心晓”之说,以名表意,21世纪将是绿色的世纪,人与自然环境将要展现新局面,以“植物造景”为主是设计的主题,因而在力争较高绿地率和在一定绿地面积上尽可能增加绿量,升华到文字艺术则以“凝碧”二字可以概括。人们惯以“碧”形容“绿”,以说明繁茂葱茏,苍翠欲滴。另一方面可一语双关地隐喻凝聚碧血丹心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而奋斗,于含蓄中蕴炽热之情。

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意在手先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理法。意境对内要足以抒发开发区的意志,对外要能感人。取一幅具有新意的楹联以艺术化地表达开发区的志向,“开石方出玉,排沙始得金”。长春市市名由长春花而来,宋代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苏轼有诗赞美长春花,当用以点出长春的地方特色。将长春文物精品的复制品作室外陈列以传颂长春文化之根基。

二、布局

广场基地为上下底平行的梯形,南、西、北三面为开发区规划界定,东面与电信局等毗邻,顺势利导地在西北向街头开辟主要入口。取主景突出、整形式为主、自然式为辅的对称和拟对称的布局形式,主轴放在与行政大楼相应的纵深线上,鉴于东南、西北角两条分角线不重合,不重合处以自然式水池衔接,水池名为“萍香洼”。根据东南、西北两面高、中段低的原地形特征,取中部下沉式广场,这对减噪、防寒、排水和隔离城市道路的嘈杂环境及自成相对独立的空间都有好处。

三、主要园林建筑

“活葱蒨”:建筑面积约350米2,为凹字形与扇形结合体,凹形屋半抱低平音乐台,无表演时为暖季外餐饮之延伸。凹形中点房顶置电子大屏幕,可预报气温、时间、风向、风力、新闻等。音乐台为“升平台”,可供时装表演、小型音乐歌舞和说唱表演,前有扇形草坪坡地,观众席地而坐,南临“萍香洼”,水生植物沿岸点缀,池南又有凹坡自然草坪,形成前呼后拥、左右逢源之形胜,与环境融为一体。

“眺景暖廊”(休息廊):置于主要人口两侧,对称排列,根据长春冬季长的特点,拟创新一种现代化暖廊,可用钢架、铝合金复面,罩以淡色钢化玻璃,亭的石台基升高2米,双向跌落廓延伸。挂落以下部位玻璃,热时可摘除,下面埋蔓生月季,在生长季节可上攀,由于亭升而可借景于外,冬夏两宜。

四、入口处理

西北向开主要出入口,为避免西北风肆虐之弊端,故用土丘和密植林作一天然屏障,拱出的一端置长带形自然山石,铭刻“凝碧广场”及“凝碧广场记”于缓坡草地上,边镶花卉,土丘之阳布置1∶1.5的《长春稚女》及苏轼的“长春稚女”的诗刻。入内广场后,进入由曲尺型“眺景暖廓”环抱的三叠落水花坛的空间,成为人口的对景。由于后植乔木以为绿屏,人口视线尚不能穷目,从两旁继续前进,绕过花坛则豁然开朗,视线为之一振,这是人口空间划分和起承的关系。

五、半私密休息空间的开辟

本方案利用轴线两侧的胁地,用桧柏修建成2米以上的高篱,隔离公共开朗的空间,使与周边土丘林地形成相对封闭静谧的狭长空间,向喧之面利用曲尺型桧柏高篱为背景,布置长春市文物精品复制品,下面布置大片带状草坪和一年生应时花卉,背喧就寂的一面则作色彩清淡的块料铺装,每凹处置较高档的室外桌椅和遮阳伞,向隅之客也有路边特设边台可坐息。

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六、植物种植规划

藉土丘以隔离和增加坡面种植面积,土丘顶脊以黑松为基调,间以樟子松、红松、云杉、冷杉。混以银杏、白蜡、槭树等秋色叶树种,向城市道路一侧的山坡上密植成片紫叶小檗,以增强减噪防尘的效果。内侧丛植月季、珍珠梅、麻叶绣球、丁香等花灌木。

“活葱蒨”南北皆有疏林草地,疏林把边,占角并起到遮荫和造型作用。草地用冷型草种,形成绿地空间虚实、幽旷对比。

以桧柏为高篱,地面向内倾斜,高篱空间布置汉白玉座和复制长春文物精品,其下丛生月季,月季下为应时一年生花卉,并以马蔺作边缘种植。

“萍香洼”南草地近水边种植湿生植物,水边角控制水的深度种植菖蒲、慈姑、鸢尾等沼生植物,水中盆栽睡莲,水面浮生荇菜。

方案二 光明广场

一、立意

开发区不仅面向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同时也欢迎国外高新技术的引入,因而它也是国际性的,为了体现改革开放政策的主旨,此广场以“和平、友谊、团结、合作、进步”十个字为主题。这一主题用雕塑等景物加以体现,规划中以“手语”方式或手的动作为题材用雕塑具象表达,如握手表示友谊、互致问候;握拳表示团结;竖大拇指表示好;竖大拇指互相重叠表示好上加好,是争上游、进步的象征,手语词汇十分丰富是一种放之四海皆可理解的语言,故本规划采用五种手语动作体现广场的主题构想。

二、布局

光明广场总体由五个大小不同的广场组成,即西北入口的友谊广场(外广场)、与东南入口连接的和平广场、中心的进步广场及其两侧的团结广场和合作广场。其中进步广场最大,面积达3000米2,每个广场都有自己的构图中心,构成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景区、景点。

总体布局采取整形与自然相结合,中心部分轴线明显,景物对称,主轴线(西北到东南),始于友谊广场、终于进步广场,与和平广场相呼应。副轴线是一条通过进步广场北端,连接星火路、环宇路口,西端连接开发区管理大楼出入口的一条弧状路。

三、景区、景点简述

主要景区基本上集中在主轴线和弧状路构成的交叉轴线上。

(一)友谊广场:它是与街道连接的外广场,主景以两只互握的手为造型的雕塑为“门”,雕塑高5米,广场与江泽民主席题词碑隔路相望,为了与题词碑呼应,广场两侧设一组透花墙,人们在广场上可通过漏窗形成框景

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在园林设计和教学中应用CAD的若干问题

两年前,我们开始试验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即CAD)用于园林设计,所用的软件有AutoCAD和建筑设计软件ABD(新版改名为ARC)。一些园林专业的学生也选修了AutoCAD课程。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将AutoCAD应用于园林设计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现提出与大家商讨:

一、用于风景规划的软件与园林设计的软件不必同一

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人员的工作范围大致分为风景规划和园林设计。正如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采用着不同的软件一样,风景规划和园林设计也不必搞成一个统一的软件。现将两类工作的特性作一比较:

风景规划 园林设计

工作目标 着力全局和关键性问题 大量解决具体问题

图纸大小 多在0号以上 多在1号以下

基础资料 数量巨大 相对少很多

思维方式 整体以理性为主 方案以感性为主

施工图 无 有

预算 估算或概算 设计预算

植物 群体和群落 单株为主

建筑 按地图图例或总图规范 大量执行建筑图规范

尺寸 不注 详尽

地形 常相当复杂 相对简单

实际上,除了专业规划院外,多数单位平常大量的工作属于园林设计。园林设计不必处理大量的地理信息,不需大型数字化仪或大型扫描仪,不必出大图,整套硬、软件的价位可以低很多,比较容易推广。

二、AutoCAD在园林设计中的优点与局限性

根据我们的经验,AutoCAD在园林设计中的优越性不如在机械设计、电路设计、建筑设计和室内装修中那么大。主要原因是园林设计中自由曲线多而直线少,形态变化多而重复性少。

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自由顺畅的曲线是许多园林图中的主体,也是图面的魅力之一。但AutoCAD处理曲线的能力不很强,除了圆、弧、椭圆外,其它曲线用POLYLINE\FIT来近似,其效果常常不令人满意。虽然有SKETCH(手绘)功能,但一般达不到笔绘的效果,而且SKETCH图形的数据量很大,会消耗大量的内存和运算时间。

AutoCAD处理具有几何规律的线条和形体时是游刃有余的,但在对付“毫无规律”的自由形体方面却非常笨拙。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一大优点是可以从一开始就进行三维的设计,这就便于从各种角度观察和表现设计的效果,甚至制成动画片供人们体验动态构图效果,即所谓视觉模拟。但是要用AutoCAD画出一株逼真的三维“迎客松”,不但非常慢,而且会占用大量的字节。园林图只要插上十几棵这类的花草树木,就会变成一个异常巨大的文件。假山也有类似的问题。目前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几何形体用三维设计,而自由形体是在固定画面后,用二维的图形“贴”上去。但这样作还是比较麻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图1 “碧野庄园”局部种植设计图

AutoCAD在园林设计中最大优点是画平面图的树木(图1),此外是画道路的平行线、地面的铺装等。当然,在立面图中调用一些二维图形(树木、汽车、游人、栏杆、围墙、灯柱等)也比较方便。但园林设计的重复性很小,它不可能像建筑一样有一个标准层后就可以重复很多层,也没有很多标准图可供索引。

AutoCAD画草图不如用手方便,一般来说,它的效力要到初设的后期,在出立面、剖面和表现图时才显示出来(图2)。在施工图阶段,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Auto CAD的作用是不同的。种植工程、土方工程、水电工程等,AutoCAD可以大显神威;建筑工程,除了中国传统建筑外已有不少比较成熟的配套软件可用;而对石假山工程、自然式水池工程等,AutoCAD几乎只能当做绘图工具,不能提高多少效率。当然,如果有大量素材库支援,有的情况会有所改变。

素材库的来源,一是靠平时积累,当然这样很慢,但这是自己的成果、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产权(图3);一是购买现成的产品。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设计单位很需要一套适合我国规范和特色的产品。但由于我国的风景园林专业设计单位不多,产品销售对象有限,开发此项产品的单位的经济效益不会很高。

图2 用AutoCAD设计的花店及咖啡屋

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图3 (左)一个三维木亭的BLOCK(平面)

(右)一个三维木亭的BLOCK(轴测)

图4 “碧野庄园”鸟瞰图

无论如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突出优点是便于利用资料和修改作品。即使其它优点都不存在,仅此一点就足以使它立足于实用之中。

三、对适用于中国特色园林设计的软件的基本要求

多年来,我国风景园林界已经形成了一套颇具自己特色的风景规划和园林设计的方法和规范,它特别适应于设计具有强烈中国传统特色的景观环境。本刊19xx年第2期介绍了美国的LANDCADD软件,从其十大模块来看,它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上产生的,主要解决的是地形分析与改造、种植设计以及大量信息处理问题。若想用其设计中国传统园林,比如一个类似苏州的网师园的作品,几乎是困难依旧。当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我们也不主张继续大搞传统园林。但是,即使是在受外来冲击最厉害的珠江三角洲,中国风格仍然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何况我国的园林还想走向世界呢?所以中国园林的设计应该有自己的软件。

这样的软件,首先要解决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包括直到施工图和预算)问题。虽然对于设计传统的中国建筑AutoCAD并不是很好的基础平台,如设计一个歇山顶就相当麻烦,但中国传统建筑本身却很适于用计算机设计。由于传统建筑的强烈规范性,古人在设计时只要给出柱位和屋顶形式及少数几个其它参数(如斗拱形式、门窗式样等),工匠就可将其造成。同理,计算机只要这样的若干个参数,也就能“计算出”一个传统式建筑来。当然该软件还应具有二次开发的功能,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个人风格的需要。

其次,软件应该有功能强大而又易于操作的三维处理功能。如传统园林的道路常常是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现有软件处理起来就很麻烦。若能解决此问题,假山或山石水池设计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的难点也许就比较容易攻克了。

再次,软件要有一个大型材料库,以应付中国园林植物类型多,对于植物形态(主要是立面形态)特别讲究的需要。

图5 花卉中心大门

最后,该软件当然要符合我国的建筑和园林设计规范。

由于土方、本体、假山、种植等对设计精度的要求都比较低,我们设想是否可以不在AutoCAD平台上开发这类软件,以求大大提高软件的运行速度。对此还望计算机专家们不吝赐教。

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配置了计算机,一般只是当个打字机使用,而多数设计人员觉得AutoCAD很难学,学了用处又不大。由于一般设计单位平常工作任务以所谓“绿化设计”为多,为了加快我国园林事业中普及计算机技术的步伐,是否可以先开发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软件:它主要在平面图上作业,可具有处理地形简单起伏的能力;至于表现图,它可以提供一张透视底图,树木则由人手工加上;还可以把北林大已开发的SOTS(园林树木数据库)结合进来。这样一种易学、易用、价低、销售面大的软件应该比较易于普及。

目前各类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诸如《微机基础》、《数据库》等,不少学校也开设了AutoCAD课,但是学生普遍反应用处不大。从事园林设计工作的人一般写东西和算东西不多,对数据库的应用也比较少;而AutoCAD本身的内容相当庞大,又有特强的操作性,没有大量的上机时间,听了AutoCAD课还是不能掌握,更不能应用。再加上AutoCAD对我国园林设计的不适应性,致使许多学生对计算机在专业中的作用产生了怀疑,一些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逐渐转移到internet和玩游戏上。若有了上述软件,则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在学生中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教育。

四、实例

最近,我们为广东省东莞市的“绿色世界”做的规划设计中,应用了AutoCAD,内容包括旅游村“碧野庄园”的总平面、鸟瞰图(图4)、旧式民居,“花卉中心”大门(图5)、花店等。作平面图时,所有建筑物(亭、廊、屋、室等)都是利用事先做好的三维BLOCKS插上去,所以出鸟瞰图很快。图4左上角的球体,是原来在总平面图上就有的。鸟瞰图的植物需后来用手工加上去。小山斜坡上所谓“塞浦路斯花园”的S形道路,要利用UCS(用户坐标系)才能画成功。

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牡丹周年开花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措施

前言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百花之首、总领群芳,是中国固有的特产传统名花,栽培已有1550多年历史,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千百年来,它作为兴盛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曾代表优秀的华夏牡丹文化。在赏花意识中深得炎黄子孙的酷爱,一向把牡丹视为国花。19xx年曾评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但是牡丹的自然花期甚短,且过于集中,“弄花一年,看花十日”,远不能满足人们赏花之愿望。据史书记载,牡丹催花(在春节开放)自唐、宋到清代已有之。然而千百年来,传统的、经验性的“低温春化阶段”催花说,严重地影响着牡丹的发展,如“解除休眠的方法是靠低温”(《园林花卉》)和(日)青木宜明、吉野蕃人等的牡丹冷处理期催花(19xx年《冷处理对牡丹之生育及切花品质之影响》)表明,直到19xx年,牡丹催花仍在“低温春化阶段”的旋涡中徘徊。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花期虽不断延长,但欲达周年开花的系统工程,从理论和实践上是个极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近年来从牡丹开花生物学深入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和催花实践,利用综合栽培技术,改变牡丹年生长发育周期达到周年开花为基本原理,实现牡丹周年开花,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赏花愿望,弘扬、振兴中华民族之牡丹新文化。

一、牡丹的开花生物学

欲达牡丹周年开花,必须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和开花生物学。众所周知,牡丹系多年生的落叶灌木,在它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同其他木本花卉一样,具有两个周期,一为生命周期,一为年周期。年周期的变化,据其活动规律,分为生长期(包括生殖)和相对休眠期,两者交替进行,年复一年。年周期中的牡丹开花物候变化,以一定顺序进行,喻衡教授细致地分为“鳞芽萌动膨大期、鳞芽开裂显蕾期、翘蕾期、立蕾期、小风铃期、大风铃期、平桃期、破绽透色期,初开期、盛开期、谢花期”12个物候过程(《牡丹花》)[1]。即常说:花开花落物有时。”物候出现的早晚,则因地理和垂直分布及年份有一定差异。以洛阳为例(北纬34°43′、东经112°26′、海拔(市区)140~180米)。牡丹新芽出现于盛花末期,大致在4月20日。洛阳地区牡丹花芽分化进程:萼片原基出现期为6月中、下旬;花瓣原基出现期为7月下旬到8月上中旬;雄蕊原基出现期为9月上、中旬到10月上、中旬,而雄雌瓣化期为11月上、中旬[2]。随着纬度北移,物候相应推迟,南移则提前;同样,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推迟;另外也因年份和品种而异。如王莲英副教授指出:牡丹各品种花芽形态分化进程顺序基本相同,重瓣性低的品种,其花芽形态分化进程较快,一般历程三个月,重瓣性高的品种,花芽形态分化进程较慢,自分化开始到雄蕊瓣化则需6~7个月[3]。笔者研究,牡丹单(株)体5~6年生以上的开花牡丹一年内可二度到三度开花或跨年度(多花芽)开花[4]。而牡丹的一般生长发育规律:不同物候期所需的温度范围不同:(黄河流域)地温4℃根系开始活动,越冬鳞芽要求气温3.6℃而萌发,6~8℃花茎抽出、显蕾放叶,12~16℃花蕾增大发喧,花瓣迅速伸长,16~22℃开花。但是我们从以上的研究发现,在自然环境中,牡丹的生长发育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并揭示出牡丹通过春化阶段的时期和温度范围。为牡丹的周年开花奠定了理论基础。

牡丹的周年开花,以其观赏为主,与开花有关的生物学性状分述其下:

1.根 牡丹为肉质根,在良好的土壤中形成大的根系,主要是贮藏器官,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这是牡丹能开“花大盈尺”,特别是易地(裸根)催花,供应养分的基础。

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2.芽 牡丹的芽,由分布在植株各部位的芽原基生长而来,依位置不同,分为顶芽和腋芽;依其性质分为叶芽和花芽。新芽出现在盛花末期,在养分充足时(洛阳)四月上中旬到六月上旬,约经50~60天,温度18~24℃完成春化阶段中的生理分化和初级的形态分化过程,形成花芽(混合芽),表现出芽的早熟性。不同品种之分化进程基本相同,但有快慢之分和适热(高温)程度不同。在完成初级分化之后,则进入形态分化的不断完善过程。在特殊情况下,牡丹二次枝的芽在22°~5℃,经60~70天,也可完成初级的形态分化,并能开花;然而当营养不足时,形成为叶芽。花芽和叶芽均在芽鳞(片)的保护下,忍耐-12~-16℃的低温,渡过不良环境(越冬)。花芽在分化过程中,表现有即萌性,亦称“即刻萌发性”。就是牡丹的花芽随环境(休眠期-温度)改变和自身(植株)生理(生长期-叶对芽的抑制性)失衡时,经过一定的潜伏生长期(生长量是纵径大于横径),中止其分化过程转入生长而萌发。在早期催花时,花芽的萌发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仅为30~40%),表现有“单芽早发”现象,萌发的整齐度低,开花少影响观赏效果。另外,腋花芽在花枝上依位置的高(顶座芽)低(二座芽、三座芽),具有明显的优势现象和异质性。高位花芽的优势强,质量高,萌发率和成花率均高,开花大,其他依次降低。二座花芽也可萌发抽枝开花。在某些品种中如:脂红、紫重楼等,优势中等,顶座芽(花)萌发抽枝开花率高,二座芽往往只萌动而不萌发,形成“活动休眠芽”。这种芽在及时转变为高位优势时,即萌发抽枝开花,并有推迟花期的作用。

3.枝 牡丹的枝,有营养枝和花枝;花枝又分为顶芽花枝和腋芽花枝(当年开过花的枝),形成花枝的年限:扦插、嫁接苗2~3年,分株苗1~2年,达到催延花期的规格苗需4年以上(主要指花芽数量)。花枝依年生长量10~15厘米以上,生长粗壮、花芽饱满,催花效果较佳;枝条徒长、瘦弱不利于催花。牡丹催花以单枝单芽(枝上留一个芽)较好。牡丹的分枝为合轴状、枝条缩短、枝干弯曲,随着枝龄的增加而伸长,养分输送困难,对于开花故有“少牡丹(指枝龄)”之说。在催延栽培时应以株龄长(4~7年)、枝龄短(2~3年)为佳。

4.叶 牡丹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的生长,往往是随花茎的伸长,先蕾而后展叶,对温度反应较敏感,在风铃期前,温度偏高,易出现“先叶”现象或徒长,甚至影响蕾的发育,形成叶“吃”蕾,致使花蕾败育;温度偏低,叶不易伸展,形成有花无叶的所谓“枯枝牡丹”。研究得知:牡丹的二次叶,初展时在露地直射光下气温35~36℃,叶片不致灼伤。展叶后尚可忍耐-1~-3℃的早期霜冻,不致冻干枯。表现出牡丹叶的高度适应性。

5.蕾 牡丹花蕾的发育要求适中的温度,随着花蕾的增大,耐低温的程度降低。如花蕾直径1~3厘米,可以忍耐短暂的-1~-3℃的霜冻,不致产生冻害而正常开花。另外据调查牡丹的某些品种如荷粉、赵粉、首案红等在35~37℃高温的露地环境中,可以较好开花,在秋末冬初一旦出现气温稍高的“小阳春”环境,此类品种易出现“秋发”并可开花。表现较适高温的性状。

6.花 牡丹的一般开花温度为16~22℃,在此温度下,一朵花期为4~5天,单株花期6~7天,早、中、晚品种的群体花期约20天左右。花期的长短与温度、湿度有关,气温偏高,空气干燥,花期则缩短。

7.果实 牡丹的果实为蓇葖果,开花后即迅速生长,与春化阶段的花芽分化同期进行,争夺营养,结实率高的品种这种矛盾尤为突出。所以,选作周年开花的植株,在开花后应立即剪除残花勿令结实,以减少养分的消耗。

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综上所述,牡丹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开花生物学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是主导因子,而水分和光照也是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是牡丹催延花期的基础。牡丹从芽萌发到开花,其中叶、茎的生长、蕾的发育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然而对温度总的要求是个变温过程。整个物候时期是个大的变温过程和昼夜的小变温过程,三者与温度的基本关系是:温高长叶,温低育蕾、适温开花,适温变温、协调生长、花大叶茂,相得益彰。

二、牡丹达到周年开花的基本原理

依据牡丹的生长发育规律、开花生物学,其达到周年开花的基本原理为:在牡丹当年新芽通过春化阶段完成生理分化和初级的形态分化之后,到翌年同期之前,人为的改变牡丹原来的一年一次年周期,使之缩短或超越,将牡丹的群体花期提前、正常或延迟进行,达到周年开花(图1、2)。

图1 牡丹周年开花基本原理图

图2 洛阳候平均温(88~89年)与牡丹单体花芽周年开花利用的物候栽培图

三、牡丹周年开花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

(一)催延花期中花芽的启动方法:牡丹达到周年开花,不同时期进行促成和延迟栽培,关键是花芽的适时萌发,唯有萌发后在优良的管理下,才能进入“新”的年发育周期,并顺利地和完成各个物候过程达到开花。影响花芽萌发的因子主要有两个:其一,在休眠期为温度;其二,在生长期是牡丹叶对芽的抑制作用(植物器官的相关性),也即是:启动花芽萌发的方法。

第一,牡丹休眠期的积温法,不断提高温度使花芽萌发。

第二,打破株体生理平衡法,即在生长期用人工剪除全株叶片,打破原植株的生理平衡,克服叶对花芽的抑制作用,从而使花芽萌发。相反,休眠期利用低温和生长期保叶,是牡丹周年开花中控制花期的重要措施。

(二)牡丹周年开花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在我国由于各地气候不同,温度差异较大,为使牡丹达到周年开花,充分利用自然热资源(太阳光热),必须进行周密组织,科学管理,采 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浅论扬州园林

扬州,从来便是个风流都市;扬州的园林,亦因其在城市风景构成中的突出地位而流芳千古。可是在今朝,不少游客、抑或是某些园林界的同行,唱出了扬州园林“太破太旧”的哀歌。我虽然定居扬州不久,但比起这些唱“破旧”调的匆匆过客,恐怕要多一份接触,多一份了解,亦多一份感情。漫步十里春风,徘徊绿杨城廓,泛舟瘦西湖上??,总感到这里的每一座茅亭,每一勺湖水,甚至是一株古柏,一块玩石,都散逸出当年的流风遗韵来!这些年,扬州市人民政府根据扬州的城市性质(即: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旅游城市),恢复、整修、开放了一批古迹、园林,疏浚、开通、装扮了几条穿城小河,规划、拓宽、美化了几条特色街道??,“花园城市”(City in Gardens)的美誉指日可待。特别是当我听说平山堂——瘦西湖风景区已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明年年底可再现“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历史盛况时,不禁喜上眉梢,笑出声来。

一、扬州园林的变迁

扬州园林的历史,有人把它上推到公元前150多年,那时扬州就有了规模较大的园林式的建筑了(《扬州风物志》)。但扬州历史上有计划的造园活动还是出现在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447年),那时,南兖州刺史徐湛之于广陵蜀冈之“宫城东北角池侧”,“更起风亭、月观、吹台、琴室,果竹繁盛,花药成行”。这可说是真正的园林构筑了。如今瘦西湖小金山的“月观”、“吹台”等景点即是仿此遗意构筑而成。到了隋代大业元年(605年)以来,隋炀帝屡次来到扬州,为了他纵情享乐的需要,在扬州大造离宫别馆,既有崇殿峻阁,复道重楼,又有风轩水榭,曲径芳林,将皇家建筑与山水园林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扬州的园林发迹于宫廷苑囿。“炀帝春游古城在,坏宫芳草满人家”(鲍溶,《隋炀帝宫二首》),这诗中情景说明隋宫至唐仍在。不过,有的已被改作佛寺。这不仅因为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后,唐时已达全盛,而且,由于唐时将佛教立为国教,对此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和优待政策,因此,不少官僚商贾将庄园寄托于寺内,可逃避国税。

唐代扬州是当时最大的商业中心,因位于富庶的长江下游,又是长江与大运河交会处,除长江下游各地商旅在此集中外,长江中上游的商品在此转口,海外商船的货物也在此转运。同时扬州也是江淮盐的集散地,当时盐铁是专买的,盐铁转运使即设在扬州。因此,扬州籍此而空前繁荣。最兴盛时,唐扬州城南北15里110步,东西7里3步。城址包括原在蜀冈上的广陵城并向南扩展,还包括今扬州城的范围。城墙有两重。商业繁盛的地区在城南及城东南沿大运河一(图1)。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园林的兴盛。扬州的园林,发展到了唐代,私家营造园林的风气,已经达到盛极于时的境地。唐代诗人姚合(约779-846)在《扬州春词三首》中描写当时的城市风光已达“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的情景。说明唐代扬州的园林,在数量上定然是相当可观的。而且,宅与园的结合,标志着扬州园林从宫廷苑囿的款式向私家园林的转变。“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唐·方干《旅次扬州寓居郝氏林亭》诗),诗中所说的这座“郝氏园”,已透出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新意。

唐代末年,扬州成为战场,杨行密攻扬州城数月,守城的秦彦,杀人为粮,拆屋为薪,城破时城内只剩居民数千人,房屋大部成了瓦砾。宋代由于金兵南侵,大肆焚掠,扬州城又遭到严重破坏。南宋诗人姜夔在《扬州慢》词中写道:“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昔日园林,只剩“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了。尽管如此,宋朝的扬州园林,如官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衙里的“郡圃”,欧阳修的“平山堂”,以及一些私家园林,还是迭有兴建,废而未绝的。而且,从史籍记载来看,此时的扬州园林,已经脱尽了过去宫廷和官衙园林的习俗,跨入山水园林的阶段。此外,随着“花石纲“事件的兴起,一些珍奇的湖山峰石开始在扬州园林中出现,现时小金山内还存有自然形成的船形太湖石一方,据传是12世纪宋徽宗赵佶劳民伤财征调花石纲的遗物。

图1 扬州历代城市变迁图

元代,扬州园林处于低落时期,不仅官家的园林寥落,而且私家园林的胜迹,也到了屈指可数的地步。比较著名的园林有“江山风月亭”“明月楼”“居竹轩”“平野轩”等。此时,扬州的园林,由于受画风的影响,园林结构以平远山水或单一题材为主。如“平野轩”即是以“平野风烟望远”为主题的园林。元代以平远山水著称的大画家倪云林,曾为之写过“平野轩图”。

明代,扬州园林复兴,见于著录者甚多。园林构筑,有简有繁。简者,一园一景,重在意趣,如“苜蓿园”,园中尽种苜蓿,故名,景物极其简单。此种园林的作法,自唐宋以来,层出不穷,传流不绝,成为扬州园林中最为普及的一类。繁者,一园多景,构筑复杂,在有限的空间里,布局众多的山水胜境,采用了“不余其旷则不幽,不行其疏则不密,不见其朴则不文”的山水画法,因山行水,自然成章,给人以无限的感觉。如郑侠如在宋人朱氏园故址所筑之休园便是,园中楼台亭阁,山水花木,应有尽有(图2)。

图2 休园图

到了清代,特别是乾隆年间,扬州的官僚商贾,为了邀恩宠赏,在清帝南巡的路线上,竞相构筑园林,扬州园林出现了鼎盛的局面,城市山林,遍布街巷;湖上园林,罗列两岸。清朝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余于乾隆五十二年秋始到,其时九峰园、倚虹园、筱园、西园曲水、小金山、尺五楼诸处。自天宁门外起,直到淮南第一观,楼台掩影,朱碧鲜新,宛入赵千里仙山楼阁中。”这个时期的园林,尤以湖上园林为盛。从城东三里上方山禅智寺的“竹西芳径”起,沿着漕河向西延伸到蜀冈中峰大明寺的“西园”,另由大虹桥向南,延伸到城南古渡桥附近的“九峰园”,约有大小园林六十余座。特别是从北门城外的“城闉清梵”起,到蜀冈平山堂坞,“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几无一寸隙地。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景,其实是一座座园林。因而,历来有“扬州以园亭胜”的说法。乾隆过后,特别是由于嘉庆年间盐业衰败,扬州园林也随之中落了。清末民初,随着经济的衰落,交通的失利,扬州园林走下坡路。只是在市井中的一些私园得以延续,保留至今。

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二、扬州园林的数量与分布

扬州的园林,从南朝徐湛之营构亭馆时起,迄今已有一千几百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园林发展史中,见于史书记载的园林数以百计。扬州现代学者朱江先生在其所著《扬州园林品赏录》一书中,收录诸家著述,记载的园林竟达二百四十余所。可以想见,“处处是烟波楼阁”(谢溶生:《扬州画舫录》序),“园林多是宅”的历史记载一点也不过分。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战乱不断,扬州园林屡遭劫难,诸多园林,到了清朝,“按图而索园观之,成黄土者七八矣”(《扬州画舫录》)。明清以前所建园林,大多毁没无闻,或无法稽考。扬州现存园林,大多是清朝修建的。

扬州园林,依其分布区域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城市山林与湖上园林。湖上园林主要集中在保障河一带(今瘦西湖一带),解放后,当地政府将这一带的园亭连成一片,集中修建成瘦西湖公园,向公众开放,如小金山、桃花庵、法海寺等景点至今尚在,整修成瘦西湖风景区。

城市山林,多散布于市民众屋之间,且又藏于宅内,不易为人所明了。直至今天,整修开放的城区园林仅何园、个园、小盘谷等少数几处。难怪外地游客到扬州来,所见园林与“扬州以园林胜”的概念怎么也对不上号。其实,迄今仍有不少精美的宅园隐匿于民宅、机关之中,散布于小巷深处。这些园林,不是一天二天就可游览得了的,而必须慢慢地去觅去赏,方可领略其中的意趣。无怪乎清人袁枚在《扬州画舫录·序》中要说“闲居展卷,胜于骑鹤来游也。”

扬州现存的一些古典园林(包括残存者)以及近些年新建的几处园林如表1。

三、扬州园林的风格与特色

曾有人对扬州园林的风格,作过具有“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之概括。这有其一定的历史根源。因为扬州的园林,发韧于帝王宫苑,逐渐才向私家园林发展的。但诚如前述,宫苑在扬州已成为历史陈迹,在宋朝即已进入山水园林阶段;发展到现在,愚见扬州的园林主要还属于江南园林的范畴,本身具备清幽、朴野的风格。不妨看几个例子:

瘦西湖风景区是古时湖上园林的集中分布区。正如其名字所示,以水多取胜,“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权权丫丫的支流”(朱自清),它的韵味,“全在水树的交映,与游程的曲折”(郁达夫)。这里不仅水多、月色好,而且“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具有江南水乡特征的垂柳,在瘦西湖风景区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使整个公园似乎都处于柳树那种轻柔、明快的格调之下。公园在农田、村庄的环抱之中,游客的视线越过湖面、透过疏林,便可见到成片的禾田,散落的民宅,或是几缕炊烟,再加上岸边几丛芦苇,颇似浪漫的乡村风景(封二)。

处于丰乐下街的“后冶春园”(扬州历史上有前、后冶春园之说;“前”冶春园原址约在今扬州师范学院内,早已废圯。“后冶春园”今亦常称“冶春园”),南面临湖,北倚丘阜,处在向东西延伸的一段狭长地带中。一进园门,有草庐数间,一半在岸上,一半伸入湖中。草庐门额上有“水绘阁”三个字。“水绘阁”西边有曲栏,连接着一处水榭,取王士祯“衣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香人影太匆匆”句意,名曰“

园林美学教育浅见

我国园林艺术发轫最早,且景象优美,意境深远,素有“园林之母”之称,在国际享有盛名。建国以来,园林建设有了更大的发展,高等院校也设立了园林专业,开设了园林史、美术、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为城市园林绿化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园林美学至今还未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讲授,至多举办一些讲座,或在其它课程中附带讲一些粗浅的概论,这与我国卓绝的园林艺术很不相称,在此,我想就园林美学教育问题谈谈一些看法。

园林美学教育的必要性

一、美是园林的基本要求

园林是一门艺术,美是艺术的根本属性,离开了美,艺术也就失去了生命,统观中国古典园林,都是各有特色、各具其美的。北京皇家园林具有庄严豪华之美;苏州园林具有自然质朴之美;扬州园林具有小巧玲珑之美;川西文人纪念园林具有清逸典雅之美;徽州园林与田野村舍结合而具有亲切纯朴之美;杭州园林借西湖之景而具有淡丽柔和之美;岭南园林以庭院特色而具有简洁隽秀之美;以及全国各地寺观园林具有幽奥奇幻之美。这些园林尽管历尽沧桑,多次修葺,今日游人仍然流连往返,正是因为其具有永恒的美。

二、园林建设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美学指导

园林既不是对自然照搬照套的复制,也不是设计师随心所欲的虚构,而是根据人的意志,把客观物象即自然界美景变成人的审美意象,再由人的审美意象转化成艺术形象即园林。前半个过程是受设计师美学观念支配,后半个过程是设计师美学观念在园林中反映。显而易见,设计师就象母亲,与自然界结合交媾而使审美意象受孕、怀胎、分娩而产下园林。这是呈“母性遗传”的,设计师把自己的主观情思输送给审美意象,最后建造的园林则更象她母亲,她几乎熔铸了设计师的审美心理。设计师并非孤立的,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美具有社会性,因而设计师的美学观念受社会影响,园林艺术也是受社会上美学观念指导的。

中国向来注重自然美,特别在魏晋南北朝之后,老庄哲学的返朴归真、天人合一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人们力图从富于自然情趣的明山秀水之中体味出那种虚空飘渺的境界,追求那种超世脱俗的自然美。表现在园林艺术上就是采取分景、隔景、借景、对景、框景等手法,组织空间、扩大空间,构成虚实相生、疏落有致、主次分明、前后呼应、有开有合、互相穿插、含蓄委婉、意境深远的有机整体,创造出具有“象外之象、景外有景”的“立体山水画”。中国园林设计师在“自然美”的指导下,创造出的园林就是描绘自然界美丽“形”,表现自然界气势的“神”,寄寓设计者超然的“情”,使客观水山和主观情思融为一体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西方从古希腊起就喜欢对审美对象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力图用简单的数与几何关系达到对称,均衡和秩序,显示人类的力量,以此为美的本质。表现在园林艺术上就是采取中轴线贯穿全园,设计严格的对称,精确的比例和严整的几何形的道路、建筑、花坛、广场等图案式的景观,正如古典主义建筑权威勃隆台所说:“决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须用数学的方法把它制定成永恒的、稳定的规则”。西方园林设计师在“人工美”的指导下,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创造出的园林就是规则形的图案,使人一览无余,表现了人类要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欲望。

由上可知,园林设计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美学指导的,中国园林设计师因“自然美”而吟成了一首首婉约含蓄的抒情诗,西方园林设计师因“人工美”而谱写了一曲曲豪放明快的交响乐。作为园林专业的学生,只有在掌握系统的园林美学知识的前提下,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才能得心应手,应变自如,根据各种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优美的园林。

三、可以普及美学教育

美学教育不只是意识形态领域内的纯理论灌输,更主要的在于日常生活中的艺术鉴赏,“只有艺术鉴赏才能引导人们逐渐回到美,回到自然,回到生活”(爱伦·坡),“对于美的欣赏的愉快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自由的愉快,因为既没有官能方面的利害感,也没有理性方面的利害感来强迫我们去赞许”(康德),而是不知不觉地接受美学教育。园林艺术同样具有这种功能,人们林荫信步、溪间闲行、假山远眺,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亭一阁,皆能触景生情,达到“不出城廓而得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获林泉高致”的效果。人们在游园欣赏的同时,也积淀和发展了自己的感觉、思维、情感,当然也包括美感。优美的园林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陶冶人们的审美情操,并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相融合而形成审美理想。可见,园林艺术在“人化自然”的同时,也“人化”着人类,在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园林的同时,也塑造了游客。它可以把外界大自然优美的景色引到游览者的面前,使游客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突破有限,通向无限,进行丰富的想象,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产生一种富有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因此,园林美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园林专业的学生,更主要的是为了通过园林凝聚起健康的审美观念、趣味、情感和理想,输送给游客,引导游客的审美活动。

园林美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园林美学教育一直被忽视

我国目前园林专业都是设在理工农林院校,受重理轻文之影响,过分强调技术,忽视了美学的作用,认为学不学无所谓,甚至认为是教条的东西,是限制学生丰富想象的条条框框,远离生活和艺术;有人虽然认识到美学的作用,但认为美学比较简单,自己看看就懂了,不需要进行课堂教学;也有人能认识到园林美学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安排课程。

二、目前理论水平不够,美学与园林脱节,没有系统的教材。

我国虽有一些园林美学著作,但是,美学家论园林时,较多地运用判断、概念等纯理性论述,热衷于对“美”、“美感”、“意境”、“模糊”等抽象性词语进行无休止的条分缕析,缺乏创造性的想象和艺术的技巧;园林艺术家对美学的研究,较多地运用具体的形象和技巧来表达,缺乏系统的论述和深入的分析,美学家与园林艺术家各自为阵,各执一词,始终未能坐到一起来共同编写园林美学教材。

三、学生艺术修养差

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园林专业学生是按理工农林院校标准招收的,对文学、哲学、历史、美术、美学都知之甚少,艺术修养普遍较差。进入了高校后,也很少有人去探讨美学上的问题,即使偶尔翻上两页,因无法理解,看不下去,而被迫丢开。

四、师资不足

现在很少有专职的园林美学教师,基本是请美学、园林界的知名人士举行一些讲座,或由美术和园林规划设计教师附带讲一些粗浅的概论,学生无法学到系统的园林美学知识。

如何加强园林美学教育

一、应当尽可能地统一认识

首先必须认清园林美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给予重视,尤其是主管部门,有权作出规定的部门更要尽可能地统一认识,早日把园林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讲授。

二、明确园林美学教育的任务

园林美学,一方面依赖于人们的游园、赏园的实践,从理论上概括出审美经验,另一方面能够反过来指导人们审美意识的发展,推动园林建设的进步。对于园林专业的学生,应系统掌握园林美学的产生发展规律,人们对园林的审美反映以及作为这种审美反映的集中表现的艺术规律,根据这些规律设计园林,使之能适应广大人民的审美观念,游客能感受和领悟到其美之所在,并且乐于接受,才能真正引导游客的审美活动,塑造游客的审美理想。这就是园林美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这个任务,并为完成这个任务而共同努力奋斗。

三、尽快组织人员编写教材

园林美学涉及园林和美学两门科学,应组织园林界和美学界人士一起共同编写,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目前,园林美学无原版教材,要得从头开始,但是我国园林与美学各自的发展都很快,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可以参考的资料。古代有计成的《园冶》等造园名著,文震亨的《长物志》、李渔的《一家言》等也存有古典园林艺术之精华,当代有汪菊渊的《中国古代园林史纲要》、童隽的《江南园林志》、彭一刚的《中国古典园林分析》、陈从周的《说园》、余树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宗白华等的《中国园林艺术概观》等许多园林艺术之佳作,我国还有大量的山水画论、山水诗词等,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我国当代美学原理书籍也很多,较为系统的有: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蔡仪主编的《美学原理》、杨辛、甘霖编的《美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山西大学合编的《美学教程》以及十一所民族院校合编的《美学十讲》等,这些基本上概括了我国当代各流派的美学观点,可以借鉴。

四、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静观花木网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园林美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既不能单从抽象的概念定义出发,脱离园林审美与艺术实践的实际,也不能仅停留于造园技术现象的罗列,而且通过对大量园林的讲解分析,概括提炼,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再通过这些理论指导学生园林规划设计的实践。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园林美学是在园林艺术实践基础上历史地变化着的,园林美学的各个范畴和规律是随着社会生活和艺术发展而历史地产生和形成的,如果只从逻辑上讲授,很容易地陷入抽象空洞的概念和推理之中,学生不知所云,感到高深莫测,或者索然无味,产生逆反心理,拒绝接受,只有把历史与逻辑统一起来,美学理论与园林实际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很轻松、很自然地学习园林美学知识。

(三)引导学生自己去探讨

园林美学内容丰富,学时安排再多,也不能讲完,而且美学本身也是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课堂上仅仅是学习一般的园林美学原理及

静观花木网 立足重庆,辐射全国的花木信息与电子商务的综合交流平台 无限商机尽在静观花木网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史总结

中国古代史一、政治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度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春秋战国:初现雏形秦:确立形成汉唐宋元:加强完善明清:空前强化确立于秦,巩固于西…

十句话总结中国历史

十句名言总结了中国历史文胡荣荣一帝王将相宁有种乎陈胜语见史记这句话虽然有时候也是革命性的但更多的时候却是破坏性的因此这句话也就成为后来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暴力的发动机它是爆炸中国社会纵向基础的炸药一次次破坏了中国...

中国历史文化重点总结1

中国历史文化重点总结一第一章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代专制帝王秦始皇2普通房屋最早的通称是宫3西汉帝王陵寝的重要形式黄肠题凑典型的代表有北京大葆台汉墓江苏扬州天山汉墓皇肠指柏木黄心题凑指方木一头皆指向中心帝王墓室使用...

中国历史学习总结

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因此有人说历史是复杂的,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当然学习起来就相当的索然无味,可是这样我们就有理由不去学习历史了吗?哲人…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图表总结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图表汇编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中考历史知识总结)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一中国古代史170万年前1840年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二中国近代史184019xx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

中国古代历史总结

中国古代史总结总结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管辖顺治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册封五世班禅平定三番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雍正设立驻藏大臣改土归流乾隆特点中央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版图是在清朝最终奠定鞑靼瓦剌蒙古明...

中国古代经济知识点总结

lt农业一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二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变化三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出现和推广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特点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稳定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自给自...

中国美术史总结

中国美术史总结增订本青年出版社版第一章史前美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彩陶及分布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一仰韶文化的分期早期半坡文化中期庙底沟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马厂半山马家窑二彩陶文化的特征1型制2纹饰典型纹饰与...

中国古代政治历史总结

点说中国古代政治史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确立巩固完善强化加强顶峰集权专制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

中国历史各王朝的知识点总结记忆

中国历史各王朝的知识点总结记忆夏流水帐虚无飘渺你就像阳光照进我心里阴霾的地方刺痛了忧伤商第一个革命成功的王朝也是甲骨文盛行的朝代西周第一个亡于游牧民族的王朝也是第二个革命成功又是唯一一个国人敢把自己国君驱逐的王...

中国清末年间历史知识点总结

历史试卷中国清末年间历史知识点总结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分区占领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1烧杀瓦德西到北京后住在慈禧太后原先居住的西苑仪鸾殿后为怀仁堂其内藏有珍宝极多不久该殿即遭焚毁据称...

中国历史总结(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