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反思

时间:2024.4.20

《搭石》教学反思

王崧舟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教学它有一道槛,越过这道槛是语文教学,没有跨过这道槛就不是语文教学,这道槛是什么呢?就是话语形式。”因此,我在教学《搭石》这篇课文时,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升华。以 “美”为主线,贯穿于课堂始终。

一、引领走进文本——随风潜入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依据这一理念,我把文中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课堂伊始,我通过出示画面,感情导入,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刘章爷爷生活的那个小山村,走近让作者魂牵梦萦的搭石。我的一句“如果没有搭石,村里的人们又是怎么过河?”的追问,孩子们对“人们??就必须脱鞋挽裤。”有了更深地体会,自然地引导学生了解了搭石的重要性,再通过对搭石的特点理解,学生有了对搭石淡淡的了解,多了对搭石甜甜的感情,便吸引着孩子们对课文美美地品读下去,这一切,都进行得如春风潜入夜般的自然。

二、理解感悟文本——润物细无声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走搭石的美,我紧紧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两个两个叠音词,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形成表象来触动体验,在想象中丰富“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美感,水光、人影两相和

的美在学生的眼前展开。很自然地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搭石在家乡的人们心中是一道风景。学生从学习理解语言入手,去感悟文本的意义情感,历经一个“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的过程。在“言、象、意”的水乳交融中,达到语言与情感融为一体。

如在理解“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这一句时,我抓住“协调有序”这个关键点,创设情境,通过让学生采用合作朗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后面的??”来体验朗读的协调有序,进而感悟人们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然后,通过一遍遍情境朗读,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有着浓浓乡情的搭石旁边,引领学生用朗读将这美好的画面呈现在大家面前。从字面理解,到联系上下文体会,学生对“协调有序”的触摸还停留在“文”上。学生与老师反复合作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与走搭石形成通感,身临其境地体会“抬起脚来,紧跟上去”的和谐,体会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的默契,既体现对语言的揣摩,又渗透人文的浸润,很好地利用“象”这一中介,完成了“文”和“意”的转换。

三、拓展延伸文本——功到自然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教材的开放性表现在教材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要课内外结合,要学用结合。作为教师要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该做教材的主人。”因此,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很

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我在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后,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想象,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而且借助学生的想象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这样,语言、情境、人文内涵全都有了。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还有很多需要我改正的地方,例如:在理解搭石的特点时,分析过细,显得问题有些琐碎,我更清楚新课改的探究之路还很长,如何真正落实新课改的思想,是我今后教学思考和实践的主要任务。


第二篇:搭石


学目标

1、正确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4、启发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感受。

教学重点

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知美

1、教师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一块块、一排排搭石吗?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第二十一课《搭石》(多媒体出示课题),再一次走进刘章的家乡,大家看!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搭石有所了解了,谁能说说什么是搭石?(简笔画)

3、那么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过渡:搭石看似平常,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它,睁大双眼,用心去发现美,欣赏美。

二、朗读课文——体会美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至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人们走搭石的句子,再想想那是一幅怎样美的画面。(生读文,找句子)

三、品读体味——欣赏美

句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这句话描写了什么人来走搭石?

(2)当他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此时他的心情怎样?(着急)当搭石摆好了,此时老人又会想些什么呢?此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高兴)搭石已经摆好了,她为什么还要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老人的行为美。)

(3)指名读,再请喜欢这句话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

(4)从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奉献美)

年老的人调整好搭石,接下来就是走搭石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走搭石吗?能不能像我们上下楼梯、过桥那样悠闲、慢慢地呢?

句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刚才是上了点年岁的人来走搭石,现在是谁来走搭石了?(一行人来走搭石)一行人走搭石有人抢路吗?(没有)动作是怎样的?(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2)理解“协调有序”。

①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②师生合作读一读。

小结得出:。这协调有序的动作美我们可以称为和谐美(板书:和谐美)

(3)你们还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画面的美呢?(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①“绰”是生字,它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出示:

绰: A宽;不狭窄

B宽裕;富裕

C形容姿态柔美

“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②那么“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想一想。

③感情读这两个词语。

④真美!这既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又像是一首清丽的小诗,(变成诗的语段)

⑤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中悟美。

小结:是呀,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这的确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句3: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有抢着过吗?那他们是怎么做的?(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过)(2)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师概括为:谦让美(板书:谦让美)

(3)读句子。

句4: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理解“伏”。

透过这个“伏”字,你体会到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敬老美。

(2)理解“理所当然”。

①乡亲们把什么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②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还有哪些人来走搭石呢?(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胆小的孩子、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

创设情境,说话训练。

假如遇上怀抱宝宝的妈妈走搭石,年轻人总要————————。

假如遇上拿着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会———————。

假如遇到————————,——会—————————。

假如遇到————————,——会—————————。

③感情朗读这句话,读中体会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④这份美好的情感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小结:其实乡亲们的美好情感还有很多(板书:??)

四、总结升华——感受美

面对这样的一排排搭石,如果你是作者,你会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读出最后一自然段)美好的情感指的是什么?(互帮互助)今天我们走进了刘章爷爷的家乡,和他一起欣赏了搭石构成的美丽风景。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赞美搭石吗?(不是)那他在赞美谁?(借搭石赞美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板书)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中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五、走向生活——发现美

同学们,搭石的美,我们看在眼里,搭石人的美,我们记在心里,其实,这样的美也在你我身边,就蕴含在那一件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中。你现在认为什么是美?在我们身边哪里可以找到美?

课堂总结:同学们,课文中所体现出来的奉献美、和谐美、谦让美和敬老美,还有我们所说的美,其实都是爱的体现。让我们以爱对待生活,对待他人,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作业设计:

1、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请自己再读一读,然后抄下来。

2、小练笔:美,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之间、邻居之间、人与人之间,有多少互相关心的事啊!这些小事,并不起眼,但让人感动。你能选一件写一写吗?

教学反思:

《搭石》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刘章爷爷通过身边平凡的小事——搭石,把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默默无闻的在文中字里行间表达出来。

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主题,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升华。把 “美”这条主线,贯穿于课堂始终。让学生在感知美、体会美、欣赏美、感受美、发现美的过程中,感悟到风景的自然之美,感悟到景人合一的和谐之美,感悟到朴实的为人之美。

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词句教学时,我不光引导学生了解意思,还提示理解方法,如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等,并注重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引导学生想象“假如还有哪些人来走搭石,家乡人会怎样做的”,进行说话的训练。

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引导学生学习一行人走搭石的内容时:我借用了知名特级教师王玲湘的巧妙设计即创造出似“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的文本情境,再将文本转换成诗的语段,通过朗读训练,使得孩子们读出乡亲们过搭石时的和谐之音。

教学,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在这节的教学中,我感觉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教学语言还未够自然,灵活性不够。

2、在课堂上,个别地方有点走过场,如:在讲“谦让美”这部分时,挖掘得不够,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俩人会说些什么家常话呢?从而进一步体会家乡人淳朴的感情。

3、板书与讲解有时未能同步。

4、如果能增加一些课外的资料丰富课堂就更好了。

更多相关推荐:
搭石教学反思

搭石教学反思此次远程研修磨课我选定了四年级上册语文21课搭石并进行了认真的备课当我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才肯离去一行人...

搭石 教学反思 原创

搭石教学反思原创陈洁搭石是农民诗人刘章写的一篇散文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非常平凡的镜头文笔清新意境秀美捧读它犹如一阵久违的清风拂过心头我一次次被山民之间那种极淳朴原生态的互爱互助的美感动了这种美是生活在快节奏的城...

《搭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搭石教学设计河北省饶阳县饶阳镇小学肖子敬李艳芬教学设想搭石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的第21课课文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搭石 教学反思

搭石授课反思课堂正如人生没有彩排一样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让课堂直播更精彩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中心校领导亲临课堂针对课堂形态所出现的问题给予评价和点拨对于这节课我有以下深深的体会其一在课堂导入部分太过于简单且不明了我...

搭石教学反思

搭石教学反思黄榕前几天我上了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第二篇课文搭石这是一篇从细微之处体验爱与美的文章课文语言质朴意境隽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了温馨的人情韵味作者讲述了家乡的搭石通过带领读者走一排排搭石让我们...

《搭石》教学反思

教研课搭石评课稿今天听了张红霞老师执教的搭石一课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搭石是一篇乡土气息浓厚的文章课文截取了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展示了乡亲们善良友爱互敬互帮的美好品德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张老师用她带有浓...

搭石教学反思

搭石的教学反思钱洪民搭石这一课基本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完成了教学目标起到了培养学生语感发展了学生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激励了学生发现美的目的回顾本课自始自终我的教学宗旨是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产生对语文的情感读...

搭石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师征文搭石教学反思搭石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描绘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情境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字...

搭石教学反思

儿童对诚实行为的认识虽然稚嫩但是却是实实在在发自他们的内心因为这种认识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在本次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给这些稚嫩的心灵直接的触动人们对诚实与不诚实的态度活生生的摆在了儿童的面前在无形中对儿童进行了潜移默化...

《搭石》教案及反思

搭石教案第一课时一完小史丽娟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懒惰平稳协调有序俗语伏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全文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21搭石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丽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搭石1谈话引...

搭石教学反思

搭石教学反思1读中悟悟后读抓住重点词句品味其意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难点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进行品读体会并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走搭石的美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读品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在...

搭石教学反思(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