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恶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时间:2024.4.20

忏悔录:恶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摘要:犯罪,作为扰乱社会治安,危害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而长期受到各方的关注,其中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尤为注目。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形势越来越严峻,具体表现在:未成年犯罪人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形式团伙化,犯罪手段残忍成熟化、犯罪危害严重化,犯罪身份普遍化等方面。究其根源,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方面、学校教育方面以及未成年人自身的意志结构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和影响。本文以《忏悔录》中恶毒少年——孙利军毒杀家人的犯罪事实为例,试对其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以及犯罪行为的内外化机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犯罪心理结构主体内外因素内外化机制

1 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

任何犯罪行为的背后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孙利军毒杀家人也同样如此。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主体因素和主体外因素。主体因素是指犯罪人犯罪心理赖以形成的生理状况、心理和行为发展水平等因素;主体外因素,即犯促成罪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如: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和情景因素。i

1.1 主体因素看孙利军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

孙利军在实施犯罪时也只有十六七岁,尚处在人生历程的早期阶段,其主要生理发展仍未成熟,处在这个年龄段青少年对身边的事物,对社会环境的认识都存在着不成熟之处,对是非黑白的判断更容易陷入自己仅有的社会经验与知识来进行,这必然会造成对事物认知出现片面性。犯罪时的孙利军本应该还在读高中,但由于初二的时候辍学,没有得到正常的文化教育,这就限制了他认识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发展,也未能确立其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念,其行为与活动的目的就可能会出现偏差。

初二辍学的孙利军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此阶段的未成年人,生理发育水平和心理发育水平的发展不同步,其精力旺盛与缺乏支配能力之间存在矛盾。此阶段的他精力旺盛,但心理水平提高较慢,没有调节和支配过剩精力的能力,总觉得生活空虚、乏味。这一阶段特征和他辍学后染上打麻将赌博、成天在外花天酒地的恶习有着直接的关系。

此外,好交往、依附性强与认知水平低之间的矛盾是此阶段未成年人的另一特征。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视伙伴关系,但由于认知能力发展不成熟,思维容易片面、偏激、分不清是非,往往把哥们义气当成友谊。在视频中他自己也提到当时的他跟村里一帮三十几岁的闲人混在一起比较开心,成天跟人赌博。这也成为家人对他“管教”的原因之一,成为他“恨”父亲、奶奶的理由之一;加之当时的他随着青春期的发育,自我意识的深度和强度不断增加,

成人感和独立意识迅速发展,因此对家人的询问、管教及其反感,这也加剧了他对父亲和奶奶的恨意。

“情感日益丰富、细腻,极易为一些小事掀起内心的波澜;兴奋性高与自控能力欠缺,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激情与冲动、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是当时的孙利军的一大重要心理特点。所以在他偷了姐姐的彩礼钱之后,被父亲打了几铁棍更是让他难以忍受,加之父亲口中还说要打死他,这让他积压的愤怒和叛逆一下爆发力出来,完全控制不住要先杀父亲的念头,成为犯罪行为的导火线。iiiii

1.2 主体外因素看孙利军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主体外因素中家庭、学校、社会、同伴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产生作用。

1.2.1 家庭环境

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不仅是人们生存的基本环境,而且是人类个体社会化最初和最重要的形式。在影响未成年人社会化的众多因素当中,家庭是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社会化一般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扮演着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角色,对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顺利进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2.1.1. 家庭结构不完整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影响

孙利军的原生家庭中父母因情感不和而离异导致支撑他情感的支柱崩塌,父亲又是一个粗暴的人,很难在情感上给他支持和安全感;除此之外,在他所在的内陆小县城里对“离婚”视为家丑,有着更多的不接受和歧视,这种“永远低人一等”、自卑的自我印象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对这样的家庭状况不满一直持续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不满和自卑逐渐转化成对父亲的“无能”的不满和憎恨。

1.2.1.2. 家庭教育失当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影响

不同的家庭的教育方式对未成年人个性、能力特别是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英国心理学家特拉斯勒认为,犯罪行为是通过条件反射作用学会的,幼年时期不恰当的教养活动往往使个人形成不正确的条件反射联系,使个人为了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而进行犯罪行为iv。孙利军的父亲对他从小就采取溺爱型的教育方式以补偿自己婚姻失败带给孩子的不幸,当孙利军犯了错的时候,他的父亲总觉得他从小没有妈妈,不忍心打他,以致于没有给他树立一些对错、善恶的标准和界限。因此在他的世界里不知道什么是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也就什么都不怕了,更不会尊敬家人长辈,甚至到了肆无忌惮地程度,包括对自己的父亲。另一方面由于骄纵而受不了丝毫的委屈,在一次父亲训斥了几句之后,竟然半夜向父亲卧房扔砖头。然而对于这件事父亲也没有做出严肃处理,让他更加肆无忌惮。所以当自己偷钱之后父亲居然打他并扬言要打死他的时候,就感觉委屈、愤恨到了极点,是可忍孰不可忍,激发了潜藏的杀机。

1.2.1.3. 不良的家庭氛围对未成年犯罪心理的影响

家庭氛围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思想、心理行为等对未成年人所起到的示范

与影响作用。其父因自己离婚而奉行“不要跟人比,咱比不过人家”的教育理念抚养孩子,无形的传递给孙利军一种“是父亲不好,让你没了妈妈,你也就比不过其他人了”的认知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孙利军的自卑情结;按照这种认知方式看,自己饱受周围人的议论和嘲笑也自然是父亲的过错,而父亲采取娇纵溺爱的方式弥补自己也自然强化了“一切都是父亲的错”的认知方式。对父亲的憎恨越来越大也就自然而然了。v

1.2.2 学校环境

从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化的整个过程来看,除了家庭之外,学校是对未成年人影响最大的地方了。对于绝大多数未成年人来说,学校是其人际交往、学习知识、提高道德修养水平、树立是非善恶标准的场所。孙利军初二辍学,九年义务教育的标准都没有达到,学校教育没有很好地弥补其家庭教育在提高他道德修养水平、树立是非善恶标准等方面带来的缺失,在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1.2.3 社会环境

就社会环境来看,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网络媒体的影响,二是不良交往的影响;从孙利军的犯罪过程来看,由于深处内陆小城,网络媒体对他的不良影响极小,取而代之的是不良交往对他的影响。由于父亲忙于生计疏于管教,加之对他溺爱有加,犯错之后也不会严厉责罚;这使得他在初二辍学之后更是无法无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由于从小受周围人议论、嘲笑,基本没什么朋友,加之自己处于青春期没有调节和支配过剩精力的能力,总觉得生活空虚、乏味,在开始和村里三十多岁的“闲人”接触后很容易找到“快乐”。在这群“闲人”的影响下学会打麻将、参与赌博,成天跟他们混在一起花天酒地,白天黑夜都不回家,直到花光了钱。他没钱了就去家里偷、拿,逐渐演变成去别人那儿偷、抢,这种情况下父亲也觉得事情的严重性开始管教,更招来他的恨意和对“自由”渴望。

根据美国犯罪学家埃德温-哈丁-萨瑟兰的不同交往理论,可以认为犯罪行为是习得的,对犯罪行为学习的主要部分发生在亲密人的群体中,犯罪行为的学习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犯罪技术,这种技术有时非常复杂,有时非常简单;二是动机、内驱力、合理化和态度的特定方向vi。在孙利军杀死家人的想法之后多次拿着菜刀在父亲身后想下手,对于用刀砍杀这一种残忍的犯罪手段。始终不忍心而放弃,直到好心邻居骂自己不如买毒药毒死自己后引发了他毒死父亲的想法,毒杀这种方法对于他来说,“就算是家人死了也没人知道,没人知道是自己干的”。由此便确定了用老鼠药毒杀家人,并实施计划。

2 犯罪行为的内外化机制

内外化机制是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它反映了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基本规律。从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犯罪心理的过程和规律是犯罪心理的内化机制;由犯罪心理的整合到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和规律便是外化机制。内外化过程的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相互衔接、渗透和相互作用的。vii

2.1. 从认知的选择与加工机制看孙利军犯罪心理的内化

个体意识在对待客观信息和事物的态度与反映上具有选择性。所谓选择性,是指人在反映外界事物时,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能动的进行反映。在反映对象和采取何种态度上都会有所选择。孙利军的父亲把自己与妻子因感情不和而离婚了这事件看成自己永远比别人低一等,并无形中把这种消极的认知模式传递给力孙利军,导致孙利军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议论、嘲笑归结为自己“比不过人家”、“比别人低一等”,也自然而然地将这种委屈、愤怒转移到了父亲的“无能”上,对家人的很与日俱增。

2.2. 从情景互动机制和挫折攻击机制看孙利军犯罪心理的外化

情景互动机制是指情景的诱发对犯罪行为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犯罪过程中由于情景的变化,促使犯罪动机迅速转化。在这一犯罪案例中,孙利军多次都想对父亲下手,但均没有实施;在案发前邻居咒骂他,让他自己买药毒死自己算了,让他想起了用老鼠药毒死父亲,并很快付诸实施。如果当时没有的邻居咒骂这一情景刺激,他的犯罪行为便会延后,再伺机动手。

挫折攻击机制是个人欲求不满、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时,引起愤怒的情绪,可能导致攻击行为。感受到强烈挫折体验的人,并不一定事先都具有犯罪心理,但是孙利军在父亲打自己并扬言要打死自己后后体验到了强烈的委屈和愤怒,加之处在青春期的孙利军自我意识水平低、自控能力较弱,找不到自我解脱的方法,犯罪动机迅速得到了强化。

综上所述,在情景互动机制和挫折攻击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孙利军毒杀父亲、奶奶犯罪心理发生了外化。

参考文献: i罗大华,何为民主编. 犯罪心理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第131-137页.

ii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iii杨丽平.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矫治方法[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制论丛),2010. iv王牧. 新犯罪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第96页.

v牛力群. 浅析影响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的客体因素及其预防[J]. 知识经济(法治在线),2012. vi陈江华. 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心理分析及法律研究[J]. 求索,2005,11.

vii罗大华,何为民主编. 犯罪心理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第154-156页.


第二篇: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青少年犯罪心理主体因素分析

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见多识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也呈上升态势。其犯罪多表现为突发性、组织结构的团伙性和犯罪结合的偶合性、犯罪手段趋于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和低龄化等。青少年犯罪日益多样化,严重化对社会和家庭产造成了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对于这一特殊年龄阶段的犯罪的增多,无疑敲响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警钟!研究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及行为特征,对新时期青少年犯罪预防和惩治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改造违法犯罪青少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法律意义和现实意义。

按心理学划分的年龄阶段,青少年时期是指:少年期(11、12岁至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至17、18岁)和青年晚期(17、18岁至25岁)。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也随着青少年时期的不同阶段而变化发展,在认知方面,少年期,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青年初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明确的发展,到了晚期理性逻辑思维形成、发展。在情感方面,随年龄的增长日益丰益,形式多种多样,青年初期情感表现强烈,容易冲动,晚期时情绪具有延续性,出现了心境。在个性方面,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迅速增强,道德意识,日益发展,同时世界观初步形成。 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是客观因素和主体因素相互作用的,其中主体因素与青少年自身有着密切联系。而主体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综合前段所述,可以得知不同的年龄阶段由于身心发展成熟程度不同,社会经历各异,对犯罪行为的发生以及对犯罪种类和作案手段的选择都会产生影响。末满14岁,因受父母保护多,独立行为少,故违法行为也少。15至25岁这一年龄段,是犯罪高发年龄段,其原因是这一阶段体力旺盛、行为冲动、情绪不稳、自控力弱、性欲强烈,而认识能力不全面,进行自我调节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意志等心理因素发展还不成熟,这个时期若教育引导不当,则很容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这个年龄段的犯罪类型和犯罪手段也有明显的特点,多采用暴力手段进行盗窃、抢劫、伤害、强奸以及杀人等犯罪。特别应当引起高度注意的是,近年来在青少年犯罪类型中,毒品案件呈发展趋势,这也是与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关,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好奇心强,且自制力差,加之贩毒分子的引诱,很容易走上吸毒、贩毒的道路。由于吸毒耗资巨大,青少年一旦吸食上毒品后,无经济来源则可能引发盗窃、抢劫、杀人等犯罪的发生;女青年一旦吸毒后,则多采取卖淫、诈骗等犯罪来获取毒资。

二.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指青少年主体原有的心理结构中存在一些不良心理因素,如个性倾向、性格结构中的不良因素等,又吸收了主体外的不良因素,从而内化为犯罪心理。

(1)、个性倾向性因素

个性倾向性对心理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对事物的不同态度和行为模式上。如不符合社会要求的个人需要,个人需要脱离客观实际无限制地膨胀,追求高档消费,追求“性自由”,损人利己的动机、不当的兴趣爱好,缺乏正确的理想以及错误的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与犯罪心理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2)、性格结构因素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习惯,它包括:一是对社会现实的性格特征,如对社会持敌视态度,对集体漠不关心,自私自利,对他人冷酷无情,狡猾虚伪,野蛮粗暴以及自卑虚荣,狂妄自大,好逸恶劳,浪费奢侈等性格特征,都容易在其他不良因素作用下形成犯罪心理;二是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一个人能否自觉地调节自已行为方式的性格特征,有些不良的意志特征与犯罪心理的形成有关,如盲目性、冲动性、放纵、依赖性、

任性、顽固性、冒险性以及意志薄弱、自我控制力差等,具有以上这些意志特征的主体,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如经不起诱惑或不能克制自已的冲动等而形成犯罪心理;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如强烈的愤怒情绪、起伏波动的不稳定情绪、严重对立的敌对情绪、长期萎靡不振消沉悲观情绪等,都极易转化为犯罪心理;四是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表现在认识方面,如思维偏激极端,是非善恶分辩力差、道德评价水平低等,这些因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三.行为因素

行为因素是指青少年经常参加错误内容的活动或长期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等,潜移默化地对青少年的心理结构产生影响,同时,这些行为因素又可作用于心理结构,使不良的心理得到强化和巩固。

(1)、参加错误内容的活动。如经常参加赌博、经常看色情淫秽的书刊和影视作品等,这些行为对青少年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正常的心理结构慢慢演变为犯罪心理。

(2)、养成有害的行为习惯。多次反复的行为可成为习惯而被巩固下来,如青少年的说谎欺骗、爱占便宜欺凌弱小、报复心理、自由散漫好逸恶劳等,如果多次重复又得不到制止,就会形成恶习,一旦形成习惯,则心理结构表明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3)、模仿学习不良模式。青少年由于辩别能力差,抵抗不良因素影响的能力弱,而又好奇心强,喜欢学习模仿名人、明星,尤其是当今某些宣传、影视作品里面不好、甚至是错误的内容,如描写早恋、第三者插足、黑社会人物形象、暴力、抽烟、甚至吸毒等,这些都成为青少年模仿的对象,这将给青少年个性心理增添消极成分,对已有不良心理的青少年来讲,则可以直接诱发犯罪心理。

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不是一事一时而成的,而是各程不良因素较长时间作用的结果,是主体内部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反复斗争的结果,是主体从正常心理向不良心理、犯罪心理演变的结果,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为此,我们要时刻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在为他们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建设!

更多相关推荐:
犯罪心理名言

第一集所有的事物都是谜团而解开一个谜的钥匙是另一个谜Gideon温斯顿邱吉尔你回首看得越远你向前也会看得越远Gideon尼采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Gideon第二集詹姆斯瑞斯博士美国精神创伤压力处理方面的...

犯罪心理名人名言

Season6Episode1LightsOut20xx0922AFamilyisaplacewheremindscomeincontactwithoneanotherIfthesemindsloveonean...

《犯罪心理》名言名句

Season1Episode1ExtremeAggressor20xx0922ThebeliefinasupernaturalsourceofevilisnotnecessaryMenalonearequite...

《犯罪心理》经典名言

经典美剧犯罪心理中的名言美剧CriminalMinds素有一集一电影的美誉除了情节故事的精彩紧凑以外每集中都引用了相当多的西方名言尤其是在片首和片尾的名言以话外音的形式针对该集的案件和嫌疑人的犯罪动机进行铺垫和...

《犯罪心理》台词精选-Reid语录

Hotch和Reid到被害人家中而受害人的狗开始冲着Reid狂吠Reid露出有点害怕的表情ManSandynononoI39msosorrySandy停停别叫了对不起啊HotchNoit39sOKIt39swh...

犯罪心理结尾名言

MonstersarerealandghostsarerealtooTheyliveinsideusAndsometimestheywinStephenKingStephenKing美国小说家19xx怪物和鬼都...

犯罪心理 开场经典台词

犯罪心理开场经典台词Jamesreeseoncesaidquottherearecertaincluesatacrimescenewhichbytheirverynaturedonotlendthemselve...

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 第二季 名言

犯罪心理CriminalMinds第二季名言Episode1TheFisherKing220xx0920ThedefectsandfaultsofthemindarelikewoundsinthebodyAft...

《犯罪心理》名人名言第五季1-10集

Episode1NamelessFacelessAweakmanhasdoubtsbeforeadecisionastrongmanhasthemafterwards弱者抉择前犹豫强者抉择后质疑KarlKrau...

多季《犯罪心理》名言警句

Season1Episode1ExtremeAggressor20xx0922ThebeliefinasupernaturalsourceofevilisnotnecessaryMenalonearequite...

《犯罪心理》Season2名言

Season2Episode1TheFisherKing220xx0920ThedefectsandfaultsofthemindarelikewoundsinthebodyAfterallimaginable...

犯罪心理S9名人名言

S9E01WhoknowswhereinspirationcomesfromPerhapsitarisesfromdesperationperhapsitcomesfromtheflukesoftheunive...

犯罪心理语录(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