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观后感

时间:2024.4.14

辛亥革命观后感

看了辛亥革命这部片子, 了解了100年前的中国在满清统治下,种族歧视非常严重,对汉民族施用种种惨酷的压迫;到了清末政府腐败不堪,官吏肆意搜刮民财,人民的生活已到穷途末路了。加上帝国主义不断向中国做经济、文化侵略,中华民族受到这种侵略辱,不仅人民无以聊生,连国家也面临覆灭的命运。孙中山先生看到这种情形,知道民族已经面临存亡的关头,如果不推翻满清政府,便无法拯救中国。于是便集合许多同志进行革命工作。

有人说电影是主旋律电影,电影还原的是历史事实,是不是主旋律电影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历史的真相。我们的话题必须还要回到100年前的这场革命,之所以是革命,的确是因为革命党人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革了清政府的命。事实上,我相信很多人对于历史上的辛亥革命的了解只来源于当年上学时候所学的那一点,对于这场革命的细节、前因后果知之甚少,这个包括我在内!但是《辛亥革命》这部电影很好地描述了当年革命时的前因后果已经革命的精神,主要是孙中山先生的那种精神,而且影片将辛亥革命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都给了很详细的描述,像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孙中山回国、孙中山就任总统、袁世凯逼清王朝退位到最终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至少很好地解释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以及他为什么要辞去总统的职位,其实,在那个时代,孙中山先生也有很多的无奈。

有很多人看到这种革命电影都会首先以意识形态去评判电影,但我必须要说的是,《辛亥革命》整体上来看基本上与意识形态无关,而且整部电影和我们现在的党和政府基本没有任何关系(除了最后出的字幕部分),只是还原历史的真相,基本上十分靠谱,没有吹嘘,没有功过是非,没有对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批判,有的只是孙中山先生在革命过程中的无奈,所以我们不应该用意识形态的眼光去看待这部电影,而且其中所展示的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也同样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千万年后,那个拄着手杖,在风雨中疾行的医生,该是怎样的形象?有些人看来,他遥远地背着一座山,茕茕而前行,虽不见前方的一点星光、一个人影;另一些人看来,他在众人的哈哈大笑中摸爬滚打于乱石的河滩上,血、污泥和雨水早已含混不清;还有一些人看来,他左手托起的分明是昆仑之山,他右手举起的手杖分明挥向每一个灵魂中的每一根长辫,而他无声的叹息和沉默的热泪,分明在那黄河与怒海之间,惊涛拍岸;或有一些人看来,他不过是一具医生的骸骨。

这具屹立的骸骨:民-族民-权民生之骨。这个清澈的灵魂:天下为公之魂。这是一个朴素的名字:孙文,他是一个医生。这具医生的骸骨,这个灵魂的名字,具体又是怎样的形象?

不知他的勇气从何而来,他的力量——灵魂的力量——又如何而来。他的陵墓上镌刻着“天下为公”,意味着他立志做黄帝魂的拯救者——这也许能解释:重扬黄帝旗的同盟会在武昌的一声枪响,十六年的鸡蛋终于一朝撞碎了石头,这个医生却没有摇身变作历-史上成百上千画地为隅的枭雄,而是将自己作为最后一片蛋壳,向摇摇欲坠的巨石发出了最后一击

他的形象清晰了起来:恢复中-华,他胜利了;创建共-和,他胜利了;重焕黄帝文化,他胜利了;揭开现代建设,他胜利了;黄埔肇基两-岸国防,他胜利了;他的继承者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赢来了港澳回归,他胜利了??这位医生在天上会怎样俯瞰着这个苦难的民-族呢?是依旧忧郁地凝望着她的病痛?是仍然抚-摸-着被虚骄的讪笑所掩盖的病灶与伤痕?还是悲悯地注视着她膝盖之下被风化已久的盐碱地,恨不能再生人间、再尝一遍俗尘的辛酸,以将她脊梁里潜伏的“强掩弱、众暴寡”的辫子连根拔起,重生那个“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华夏原型,再现她“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华夏姣颜?

前所未有的使命向你我他发出了召唤,泪水早已打湿-了我们灵魂的信笺——我们的灵魂,就是黄帝的灵魂,就是中山的灵魂;我们每一个灵魂,不论是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呐喊的、彷徨的、遥远的,都早已在黄帝和中山为我们注-入的血脉里,回荡着黄河的

号角。在这号角中,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再属于自己,同时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从此属于我们自己。革吅命远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每一个炎黄子孙,正在那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医生的骸骨下瞻仰着凡十三亿、历八千年的灵光,他告诉我们:从这里开始吧,迈开新的步伐,向一切苦难与耻辱挺-进,为了我们所爱的华夏。

辛亥革命是一场真正的人民革命,是一场光荣的革命,他推翻了清王朝,同时也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也拉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国内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开设工厂,开设银行。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无产阶级得以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准备了经济基础与阶级基础。

辛亥革命开创的政治、经济生活新局面是中国共 产 党得以产生发育的社会条件。它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初步传播,为先进的知识分子后来接受马列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它为中国共 产 党准备和培养了干部,教育和锻炼了群众。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为中国共 产 党正确领导革命提供了启示,它极大的促进了民族一时的觉醒,埋葬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有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地位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它使革命乐章以正义的声音风靡华夏,感染着千千万万中国人起来战斗,最终让中华人民淬火重生。它的历史地位不容置疑,其深远影响和伟大意义或许在更远的将来会被我们的后人看得更清楚。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中国自身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是社会发展的坚冰已经被打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在这一时刻,回顾近代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们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与牺牲,仍然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

我们现今和平的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他们那进取的精神,不屈不挠的精神,融入世界的精神,妥协和宽容的精神,我们永远都会铭记在心!

新闻1041 章田田


第二篇: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学习实践

题目 记1911革命

班级 工商管理01

学号 1120020114

写在前面的话:

这一定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20xx年10月10日。在辛亥革命整整百年之后,坐落在当年革命源起之处的武昌起义门旁的辛亥革命博物馆终于与人见面了。在人们视野中渐渐淡去的辛亥革命又重回公众视野。百年前,革命烈士们为了中华的民主复兴在此相聚,相约一同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百年后,已经过上了幸福安康生活的人们站在同一地方,一同拾起那些蒙尘的记忆,缅怀当年那些大无畏的先驱者,那些敢于直面现实,反抗现实,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带领着中国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之路、民主之光的勇士们。20xx年春,我与众好友一道,造访了这座坐落于张之洞路与彭刘杨路之间的辛亥革命纪念馆新馆及当年的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俗称的红楼。

3月底的一天,我们来到了辛亥革命纪念馆新馆,天气晴好。

下车之后走几步,我们就看见了博物馆的尊容。博物馆主体为赤色砖岩铺就,以剑指起义门的造型立在我们面前。整个建筑就像是一个指向,一个航标。指引着当年的起义军们进发的方向。

我们先找到了入口,进了馆。整座博物馆一共有4层,包括

地下一层。我们通过安检,入馆后首先看见的试衣服巨大的立体岩画浮雕。以赤色为底色,用粗粝的笔触刻画了档年黄花岗起义的壮烈。士兵们前赴后继,一往无前。给人以极强的震撼。

乘着电梯,我们来到了博物馆一楼。博物馆一共有5个展厅,

其中1、2展厅就在1楼。我们先进入了第一展厅。展厅主题为“晚晴中国”。展厅光线昏暗,气氛压抑,一进去就看到晚清末年时期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如沉重的石碑一般矗立在我们的身边。南京条约。黄埔条约。望厦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一条又一条。如大石般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一旁的简介上写着:19世纪中叶已降,列强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竞相在中国划租借、派驻军、开银行、办工厂、设教堂,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列强间的争夺愈演愈烈,偌大的中国被瓜分豆剖。大清王朝已垂暮,丧权辱国,日盛一日,社会动荡,民生维艰。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觉醒的中国人开始顽强的探索救国复兴之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立宪运动显示了体制内变革的尝试;义和团运动、自立则展现出民众救亡的力量。

再往里走,眼前出现了当年满清政府官员在与列强们签订辛

丑条约的场景。任务都有蜡像做成,栩栩如生。列强们在谈判桌的一端,趾高气昂。满清政府的官员在谈判桌的另一头,对中国即将被瓜分的现实无能为力。整幅蜡像画面高度还原了当年谈判现场的情况。在一旁的展览墙上还有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况。再往前走,就是中日甲午海战介绍。有一首谭嗣同的诗刻在了墙上。那是他的“有感”。他写于1896年的。后一句中他悲叹道“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舟?”让我们穿越了百年,感受到了当年谭嗣同对中国未来去向的迷惘与悲叹。而甲午一战更是让中国人颜面尽丧。堂堂泱泱大中华,竟被我们一直以来看不起的东海近邻,只有弹丸之地的日本小国击得节节败退。中华就此彻底沉沦。从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大清的国门后,争相设租界,开商埠,划分势力范围,疯狂攫取中国的主权和经济利益。民众在内外压榨下,生活艰难,暴动频起。看着展厅里当年的江汉路一条街,上面的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等各个领事馆,还有一边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示意图,就仿佛看到当年列强们围着中国,各人手持刀叉,面露凶残之色。中国就犹如他们的盘中肉、刀下俎一般,任人宰割。在清同治、光绪年间,慈禧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掌控清朝朝政达48年之久。在她的统治下,清朝一步步走向衰败,趋于灭亡。

同期在晚晴的中国,也有仁人志士在进行自强救亡之路的探

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自立军起事、立宪运动都是当时中国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民对中国自强救亡的方法探索。在这些运

动中,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梁启超、康有为人等。他们都站在不同的立场,以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方面对救中国于危难之中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他们都已被铭记在我们的史册当中。

可是,尽管有了努力,但方向不对仍是白费苦心。但是,我

们的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受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觉醒的知识分子在他的旗帜下由爱国走向了革命。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相继成立,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各阶层人士为争取生存和尊严也与清政府、列强展开斗争。拒俄、抵制美货、收回利权运动,连年风潮不断,一场革命风暴即将来领。

在“革命原起”展厅,我们了解了孙中山倡导革命的历程。

在他的青少年时期,它曾随母亲四处颠簸,在他的成长中,他主要受到的是西式的教育。他曾在伦敦蒙难,后被人救出。当时这一事件震惊一时,孙中山也因此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革命家。同期,惠州起义、广州起义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开展,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孙中山从领导革命的实践中认识到,要唤起民众起来闹革命,首先要开启民智,进行革命宣传。为此,革命派积极致力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各地开始创办革命团体。如《警世钟》、《革命军》等宣传进步思想的革命刊物开始遍布中华大地。不久之后,同盟会成立。其前身为湖南华兴会和广东兴中会。这代表着中华大地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诞生了。由孙中山带领的同盟会确立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之后该纲领有被解释为三民主义。同盟

会还发行了《民报》作为他们的机关刊物。展厅里有一组蜡像高度还原了当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场景。自19xx年起,同盟会联合地方会党,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黄冈起义、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其中黄花岗起义又称“广州三·二九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19xx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亲率军队120余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终因孤军作战,奋战一昼夜被清军击败。孙中山评价这次起义为“惊天地,泣鬼神之举”。

而在同时,武汉由于汉口开埠、洋务运动及湖北新政等原因

逐渐成长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在这里成长起来的革命党人具有“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在19xx年5月,保路运动爆发,这场风潮由罢市、罢课等斗争发展到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成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索。革命时机终于成熟。

19xx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夜,湖北革命

党人临危发难,通宵血战,占领武昌,取得在共和旗帜下中国城市起义的第一次胜利。11日,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成立,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发布文告宣告“共和”,号召各省响应,推翻清王朝。11、12日,汉阳、汉口相继光复,十八星旗在武汉三镇飘扬。革命党人为了保卫胜利果实,10月18日至11月27日,民军与清军在汉口、汉阳展开了殊死搏斗。民军以万余将使士之躯,血战40余天,显示了首义军民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为各省响应武昌起义赢得了时间。

在“武昌首义”展厅,我们身处在当年保安街、中和门片区

的还原景观中。青石铺成的小巷,昏暗的路灯,一派静谧的表象下涌动着革命的暗流。当年的武昌是那么地小,却暗藏着颠覆全国的力量。只等武昌起义的枪响,带领着全中国进入一个新纪元。

19xx年10月11日,中华民国军政府在湖北成立,推举黎元

洪为都督。鄂军都督府是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政权。

武昌首义,全国景从。各地纷起响应武昌起义,成立军政府,

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在武昌起义爆发后的两月内,有十三省以武装或和平方式响应起义,易帜独立;直隶、山东、河南、甘肃、新疆、东三省等省区也纷纷起义,各省响应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

19xx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统,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近代民主共和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订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政策法令。

19xx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至此,在中国延续两千余

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终结,民主共和国在中华大地上诞生。

看着那一行行的文字图片介绍,看着那一整面墙的临时约法,

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的衰败,让我们看到了清朝的腐朽没落,帝国主义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肆意横行。面对着如此残破的中国,有志之士开始追求民族的复兴。但这又谈何容易!我们做了许多的尝试,一步一步,跌跌撞撞地在黑暗中摸索属于中国的复兴之路。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从洋务运动到义和团,到戊戌变法,到新政。都是希望民族独立自强,

让广大人民摆脱贫困的尝试。直到最后的辛亥革命,则是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跨的最远的一步。虽然它最后在帝国主义和袁世凯的联合绞杀下遗憾失败,但他是封建主义的根基彻底动摇。虽然之后发生两次帝制复辟的活动,但都在短时间内结束。这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民的思想已经解放,让中国在进步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辛亥虽然已过百年,但其所体现的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精

神,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都是身在现代的我们所要学习的。为了国家的兴旺,人民的幸福,在革命之路上奋不顾身、视死如归,书写了这一段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历史。那种大义凛然,勇往直前,永远都值得我们铭记继承。

更多相关推荐:
辛亥革命电影观后感范文(3篇)

辛亥革命电影观后感范文3篇1辛亥革命电影观后感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千万年后那个拄着手杖在风雨中疾行的医生该是怎样的形象有些人看来他遥远地背着一座山茕茕而前行虽不见前方的一点星...

观辛亥革命有感

观辛亥革命有感雨淅沥沥地下着在灰蒙蒙的天空中如牛毛般飞舞着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响起了沉重的铁链的声音秋瑾从容不迫地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断头台充满刚毅眼神的眼睛悲伤地瞅着那些蒙昧的群众们刽子手中的刀散发着一阵阵令人战...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法学院11届2班1102100076薛鹏程近日在法学院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新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位于广州长洲岛的辛亥革命纪念馆在辛亥革命纪念馆这精致的历史走廊中穿行领悟辛亥革命所体现...

辛亥革命读后感

辛亥革命读后感今年是20xx年同时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如今说起辛亥革命大家可能会说那是一段很久的历史了现在说这个不是老了吗我们现在更应追求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的我们应享受现在的幸福生活但同时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那...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今天上电影欣赏课老师给我们看了电影辛亥革命看完感触挺深的以前我只能在历史书中看到或是在新闻中听到辛亥革命这个名词至于对它的了解也只是从历史老师的口中得知而已它在我脑中很平面没有立体鲜活的感觉但是辛...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

看了纪录片对革命者的选择就会有更清醒的认识这个背景使辛亥革命被放在一个更长远的中国历史视野里表现19xx年4月27日广州起义至19xx年2月12日孙中山辞任临时大总统围绕武昌首义前后的历史画卷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读《辛亥革命》有感

读辛亥革命史有感摘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奋斗史一次次的反抗昭示了中国人民的顽强不屈辛亥革命则是其中一场震撼人心的典型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民失去了自由为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进...

《辛亥革命》观后感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中国自身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是社会发展的坚冰已经被打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在这一时刻...

辛亥革命观后感600字

辛亥革命观后感600字辛亥革命gt观后感600字一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的我们虽然还对辛亥革命有了解可是我们已经不能真正的感受到当初的隆隆战火那些苦痛人民的呻吟还有那些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今天我们一起从辛亥...

辛亥革命观后感400字

辛亥革命观后感400字辛亥革命gt观后感400字一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辛亥革命就像老师在观影前讲的那样现在的我们对祖国的历史了解得太少了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深刻学习辛亥革命的历史回顾当年的腥风血雨这样的学习对我来...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2

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心得20xx年11月19日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纪念馆我们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亲身亲身感受了那革命的气息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远远观望博物馆就可以看到由红色砖砌的鄂军都督府它庄...

《辛亥革命》观后感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一百年了今天我们坐在影院里面再次观看这段历史依然让人感觉荡气回肠热血沸腾贯穿整个影片辛亥革命始终在力图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宁可牺牲自己生命要去革命为什...

辛亥革命观后感(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