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观后感英文

时间:2024.4.21

Anne Hathaway as Catwoman in The Dark Knight Rises

安妮海瑟薇作为猫女在黑暗骑士

With the upcoming release of the new Christopher Nolan movie, “The Dark Knight Rises”, I thought it would be a great opportunity to share with you what I learned from Batman.

与即将发布的新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黑暗骑士”,我认为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与你们分享我所学到的蝙蝠侠。

I?ll start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Bruce Wayne, for those of you who are unfamiliar with the comic books or — in this case — Christopher Nolan?s Batman films. Bruce Wayne was a young boy when his parents were

murdered in front of him. Due to this horrible tragedy, Bruce experiences a psychological trauma. As Bruce grows up, he learns to bury his hate and guilt of his parents murder inside as he leaves Gotham City. As he grows up and finishes his education, Bruce spends a year investigating the minds of the underworld. After he becomes “truly lost”, a man named Henry Ducard promises to help him find his path in life. Bruce, eager to learn, is led to a remote village located somewhere in the Himalayas, where he trains several martial arts with ?the League of Shadows?. It is here that he is taught thre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essons.

我先简要介绍了布鲁斯韦恩,对于那些你不熟悉的漫画书,或在这种情况下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电影。布鲁斯韦恩是一个小男孩时,他的父母面前被杀害他。由于这种可怕的悲剧,布鲁斯经历的心理创伤。布鲁斯长大后,他学会了埋葬他的恨和内疚,他的父母在他离开高谭市的谋杀案。当他长大时,完成他的教育,布鲁斯花了一年的头脑中的黑社会调查。在他成为“真正的”,一个名叫亨利杜卡德答应帮他找到了他的人生道路。布鲁斯,好学,是导致一个偏远的山村位于喜马拉雅山,在那里他火车几个武术与联盟的阴影”。正是在这里,他教了三个最重要的教训。

The first lesson is that willpower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raining. One must possess a strong will in order to achieve something truly great. The second lesson he is taught is that in order to achieve something truly great, he must devote himself to an ideal. If he can do so, he would become more than just a man; he would become a legend. The third lesson he is taught is that in order to manipulate the fears of others, he must master his own. After training for several years, he returns to Gotham with one goal in mind: to fight the means to end injustice.

第一个教训是,意志力,更重要的是训练。一个人必须拥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实现一些真正伟大的。其次他教的是,为了实现一些真正伟大的,他必须把自己的理想。如果他能这么做,他会成为一个更的人;他将成为传奇。第三个教训他教的

是,为了操纵恐惧的人,他必须控制自己。训练后的几年,他返回到街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打击手段结束非正义。

As a man, Bruce would be corruptible and put the lives of his loved ones in risk. As a symbol, he would be incorruptible. He chooses the bat as a way to

embrace his fear and share his dread with his enemies. He uses his wealth to hide suspicion of his identity as Batman.

作为一个男人,布鲁斯会腐败,他的亲人的生命危险。作为一个象征,他廉洁。他选择了蝙蝠作为的方式拥抱他的恐惧和分享他的恐惧,他的敌人。他利用他的财富隐藏怀疑他的身份是蝙蝠侠。

This is only a brief summary from Christopher Nolan?s “Batman Begins” movie. The Batman portrayed in graphic novels is a much more complex character. There are many things I learned from Bruce Wayne, but it all comes down to three:

这仅仅是一个简要的总结,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电影。蝙蝠侠描绘图形小说是一个更复杂的性格。有许多事情我从布鲁斯韦恩,但是这一切都归结为三:

1. The first thing Bruce Wayne taught me that is that, in order to achieve anything in life, you must be willing to sacrifice. Bruce Wayne sacrificed his wealth and trained several years to fight injustice. He sacrificed love in fear of putting his loved ones at risk. He did all this knowing he would never get recognition for his actions. It?s easy to make choices with no consequences, and harder to make choices knowing that one wrong move can put the lives of your loved ones at risk.

1。首先布鲁斯韦恩教我,是,为了实现生活中的任何事情,你必须愿意牺牲。布鲁斯韦恩牺牲他的财富和训练了几年非正义斗争。他牺牲的爱怕把他的亲人在风险。他做这一切,知道他不会承认他的行动。这很容易使选择任何后果,难以作出选择,一个错误的举动可以把生命的亲人在风险。

2. The second thing Bruce Wayne taught me is that fear is inevitable.

Everyone is afraid. All creatures fear. Even the mighty Batman is afraid. He?s afraid of putting his loved ones in risk, not just bats. We?re all afraid, but the real test is going on with our lives despite the fear. Bruce struggled making choices that would harm either one of his personalities as Bruce Wayne and Batman. He embraced his fears and made his enemies share his dread. He made fear his friend.

2。二布鲁斯韦恩教我的恐惧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害怕。所有的生物都害怕。即使是强大的蝙蝠侠害怕。他怕把他的亲人的危险,不只是蝙蝠。我们都害怕,但是真正的考验是要与我们的生活尽管恐惧。布鲁斯努力作出选择,会伤害任何

一个人的个性,如布鲁斯韦恩和蝙蝠侠。他拥抱了他的恐惧和他的敌人分享他的恐惧。他害怕他的朋友。

3. The third thing Bruce Wayne taught me is that struggle is a part of our daily lives, and just like fear, it is inevitable. Bruce Wayne may not come from

Krypton, have the ability to fly or have any mutational superpowers, but at the end of the day, he?s a hero. Bruce Wayne is an average man just like you and me. His heart can be broken. He struggles like many people do. He struggles in making choices that are good for him and what?s good for Batman. He struggles with his true identity. Is his true face that of Bruce Wayne the

billionaire playboy, or a vigilante who fights injustice? We all struggle with our identity. We create different identities for our parents, friends and coworkers. You don?t know need superpowers to become a hero; what you need is discipline and the willpower.

3。第三,布鲁斯韦恩告诉我,斗争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恐惧,这是不可避免的。布鲁斯韦恩可能不是来自氪,具有飞行能力或有任何突变的超能力,但在一天结束的时候,他是一个英雄。布鲁斯韦恩是一个普通的人,就像你和我。他的心可以碎。他喜欢很多人。他在做出选择,是为他好,什么是良好的蝙蝠侠。他斗争与他的真正身份。是他真实的脸,布鲁斯韦恩的亿万富翁花花公子,或一个民团的战斗的正义吗?我们都认同的斗争。我们创造了不同的身份为自己的父母,朋友和同事。你不知道需要的超级大国成为英雄;你所需要的是纪律和意志力。

I believe we can all strive to be Batman in our own ways.

我相信我们可以努力成为蝙蝠侠在我们自己的方式。

To me, Batman is something more than a fictional character from graphic novels. He represents the good and the evil in all of us; the constant struggle we each face in our daily lives, the fear we hide deep within. But most of all he represents hope. My favorite quote from “Batman Begins” is:

我,蝙蝠侠的不仅仅是一个虚构的角色从图形小说。他代表的善与恶的;不断奋斗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恐惧,我们深深的藏在。但他最代表希望。我最喜欢的名言“蝙蝠侠”:

“It?s not who you are from the inside, but what you do that defines you.” “这不是你的,但你的所做所为。”

Batman might have been a pyshological wreck from the inside, but it was ultimately what he did that defined him. He went through the tragedy of his parents death, which could have destroyed his life. Instead, he devoted himself to an ideal…and truly become a legend.

蝙蝠侠可能是一个pyshological残骸从内,但最终他做什么,他。他通过他的父母死亡的悲剧,这可能已经摧毁了他的生活。相反,他致力于一个理想,真正成为一个传说…。


第二篇:蝙蝠侠影评


Very Suli这文儿这么晚才出,各位看官久等了。

06年我在英国,那时候刚高一的我跟一个同龄的法国姑娘有一场交谈,当中她问我:你喜欢什么电影?当时还走卡哇伊小男生路线的鄙人立刻想起了半个月前在济南一家现在已经倒闭的电影院里看过一场名叫超人归来的电影,恰好英文名我知道(Superman Returns),当时我那个蹩脚的词汇量让我处在一个“赶紧说一个以防尴尬”的境地,就脱口而出。她眼神中的失落我大概能感受到,大概在她印象里,所谓的“超级英雄电影”与幼稚是划约等号的。想不到六年过去了,自认思维水平与当时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会真的为一个超级英雄系列如此执迷,我想,这就是诺兰的功力。

纵观诺兰迄今为止的几部电影(当然其实我没没看过前两部),实际都是“逻辑为表,情感为里”的,在铺陈的悬念、庞杂的叙事、缜密的逻辑背后,是一个又一个近乎偏执狂的角色,为了自己内心最隐秘的动机疲惫而倔强地找寻着自己,为了实现自己内心的“保险柜”里面那一个隐秘的心结做着疯狂却不失逻辑的抗争。蝙蝠侠也不例外,他的偏执、痛苦和负罪感驱使着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而比“英雄”本身更重要的是,在成为英雄的过程中,那个曾经消沉、悲伤、脆弱的贵族男孩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他不停偏离着人生航道,却又一次又一次回归,每一次都带着憧憬和憧憬的无力在力量和智力的角逐中坚守,个中滋味实在令人唏嘘。

蝙蝠侠系列的另一个主题是关于“社会向何处去”的讨论,其他主要人物也带着自己的动机和蓝图试图改变世界。在一个几乎完全封闭的城市里,他们以此为据,或进或退,遑论正派反派,都指向了一场关于选择和博弈的“意识形态战争”。世界是人民群众的,有时候他们会受限于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而犯错,但最终他们选择了在电影世界观中看最好的模式,那就是仅仅在现有社会形态上面加入蝙蝠侠。从这个角度来看,蝙蝠侠成功得很彻底。

蝙蝠侠的自我实现和Gotham的艰难抉择是贯穿蝙蝠侠系列的两条主线,互为因果又平行发展,带着对人心、人性、人生和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铺开了一张宏大的叙事地图。

BB的第一段故事交待了Bruce Wayne,我们的大男主整个人生历程的力量源泉:父母被害。BB的主题是“蝙蝠侠是怎么来的”。

BB开头介绍了Wayne家族,这个家族是典型的欧式贵族。和你我身边的那些暴发户X二代不同,Wayne家族身上就有明显的欧陆遗风:那种为了某些形而上的追求而约束自己行径的力量,让人们想到了很多欧洲王室:强大的道德自律感、关怀弱势群体的使命感和承担社会责任的骑士精神。年幼的Bruce Wayne就成长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Wayne家族,像很多百年老店一样,依靠着自己的理念聚拢了一批人,其中就包括了老管家Alfred、智者Fox和前两部当之无愧的女一号Rachel Dawes。

电影开始于Bruce坠井这一场戏,重点交代了Thomas Wayne这个人物,他的成熟和高贵,在这里表露无余。注意到当自己儿子坠井之后,请注意他的一系列表现:亲自爬绳索下去救儿子,面对Rachel母亲的道歉表现出丝毫不虚伪的宽容,然后用那一句倾倒众生的“Why do we fall”教育并安慰自己的儿子。短短几个镜头,信息量非常大。从他说完这句话时老管家赞许到甚至崇拜的眼神中,一个完美的父亲的形象就这样被建立了。

此后就是父亲在自己设计并投资的轻轨上介绍自己的家族,父亲说,我们对这座城市心怀感恩,我们的今天都是这座城市给的,我们要报答它。这可能是一种也许只有在基督教社会才有的高尚情操,人与历

史建立起了一种形而上的联系,心怀感恩,而非空泛的、唯物的予夺关系。在这里,Gotham这个城市,作为一个抽象的符号,已经上升到一种上帝的具象化的地步。

于是在整个BB中,轻轨变成了联系Wayne家族和这座城市感情的纽带。在蝙蝠侠出走的几年中,轻轨被荒废,象征着随着父亲的离世,家族与城市的这种情感的互动进入冰河期,但最后,蝙蝠侠却正是靠着这座轻轨拯救了城市,这里说明,Bruce Wayne对这座城市的感情与他的祖先都是一脉相承的。而Ra?s 通过轻轨完成对Gotham的总攻,一方面也凸显了Wayne家族之于这个城市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Ra?s对当年Thomas Wayne阻击经济侵略的报复。

悲剧就是把美毁灭给人看,这样一个完美的父亲,就在一瞬间死于非命。在“谋杀小巷”,两声枪响改变了世界。幼稚地讲,如果不是Bruce害怕蝙蝠而从剧院跑出来,他父亲就不会死(请参照佟湘玉佟掌柜)。不过尽管这种推理看起来并不正确,肤浅,但是在小Bruce心里面埋下了种子,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父母双亡,对一个这么大的孩子来说,是如此毁灭性的打击!世界充满了未知,他充满了恐惧,在这种情况下,自责是缓解痛苦的唯一方式。

Jim Gordon这个人物出场了,他的出场在BB中是很僵硬的,根据剧场版漫画《蝙蝠侠 第一年》的介绍,警长来到Gotham应该是和蝙蝠侠海外游历归来的时间差不多。在万念俱灰的小孩儿面前,这个笨嘴拙舌的警长也就只有一句“It?s OK”了。不过这个当时看来可有可无的东西在TDKR中终于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伏笔:最后时刻,Gordon得知蝙蝠侠要以身殉城,他说,我从不在乎你是谁,可总该让市民知道他们的英雄是谁,蝙蝠侠回答说,做英雄有很多方式,比如给一个绝望的男孩披上外套,让他知道还有另一个世界在等着他。TDK里面Bruce Wayne飞车救了Reese,Gordon还冷嘲热讽说你这样的大人物都不看电视吧,此情此景,不知大警长现在在想什么?

好在人在成长,如果Bruce Wayne的世界观一成不变,他很有可能就变成一个自闭的男孩儿。但几年过去了,他开始把仇恨外在化:那个杀死他父母的凶手,变成了自己仇恨的对象,他开始用仇恨代替自责以缓解痛苦,这也是蝙蝠侠后来的生命里一直潜藏着黑色和暴力元素的根源,他知道,一定要这个人付出代价,他必须死。当然,这个想法还是偏颇的。

灰暗的大学生活行将结束时,郁郁寡欢的Bruce来到了凶手的减刑听证会,他想靠着青春期的躁动一泄多年的痛苦。他对这么做的代价一知半解,那就是法律的制裁,不过在他眼里,这些都比不上良心对他多年的折磨。但他此时不知道,如果当初这一枪下去,他将失去的不只是自己的自由或者生命,更有可能是这个家族的声誉。他失败了,Faconi的杀手抢先了,表面上,Bruce此刻又欣慰又失望,一方面仇人这么便宜地就死了,另一方面仇人不是自己杀的。深层次里面,他开始想到一个词:规则。

从前两部来看,规则这个词是诺兰最想在电影里探讨的,小丑无原则地破坏规则,Rachel狂热者般地坚守规则,Harvey利用规则实现公平,Ra?s Al Ghul无视规则清洗种族,当然,还有蝙蝠侠超越规则去维持规则,并且自己设定了一个最低规则,然后不依靠规则而依靠自律来维系它……每个人的规则观直接决定了他的立场。不过很遗憾的是这条线在TDKR里面断了,Thalia和Bane本质上是Ra's的延续,而猫女果不其然是一个有理想无蓝图的小人物,John Blake是蝙蝠侠世界观的继承人,没有一个角色提出了新的“社会理想”,这是TDKR非常令人遗憾的地方。话说回来,此时Bruce想的是,自己家族的命运、仇人的命运都深深地被这个叫做规则的东西束缚着,规则让他不能复仇,可规则又纵容其他人滥杀灭口。一如TDKR里面,Gordon对John说,当这个体制已经腐败到坏人逍遥法外好人却失去自由,面对这个困惑,Bruce迷茫了。

Bruce和Rachel的对手戏是电影的第一个逻辑高潮。Rachel,作为美国大学培养出来的法律工作者,身上带有一些明显的书生意气:她迷信法律,坚守法理之光,甚至为了自己的目标不肯妥协,她显然并不畏惧现实的情况给她的梦想造成的阻碍,她坚信,只要把坏人都绳之以法,社会就能变成最理想的状态。她的原话,叫“harmony”,翻译成中文就是“和谐社会”。Bruce不同,他显然还处在以牙还牙的初级阶段,情绪化地认为杀人就该偿命,这是没商量的,他不去考虑这件事对社会有什么后果,他认为,仇恨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

Rachel发现自己青梅竹马的男朋友竟然认识水平还停留在小学生阶段,怒不可遏地打了一个耳光,抛下了一句“你父亲以你为耻”。这里Rachel甩出了他们万恶的资本主义知识分子都喜欢干的一件事:下定义。只有法律才能维系Harmony,复仇只能让你自己感觉好一些,从这里看,她的认识水平比后来以复仇终结内心痛苦的Ra?s强多了。

这一剂社会药方是蝙蝠侠里面最为简单粗暴的一个,尽管提出它的是一个姑娘:那就是如果社会法制失灵而无效率,那就加强法制建设,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过似乎Rachel自己也对自己的这个蓝图没有什么信心,BB里面她在酒店门口看到了搂着欧洲豪放女“Swimming”归来的Bruce,Bruce说,你不可能一个人改变世界(当然这是违心的话),而Rachel的回答是“What choice do I have”。这份执着像极了欲要搬走太行王屋的愚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态度很伟大,效果很一般,根本原因在于,Rachel并没有超越体制的能力,无论是武力上还是经济上,所以她的伟大抱负只能通过体制内的手法解决。

这个耳光多少让Bruce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导致父亲离世的直接凶手和根本凶手不是一个人,而罪魁祸首是那些带头违反规则,让法制和正义颜面扫地的恶棍们。是他们让这个社会没有了希望,人们不再相信正义,只相信私利,才逼出了一个杀死父亲的凶手。就像咱们大家以前小学班级里面,那几个带头违反纪律的小孩儿一样,是他们让每个人都觉得违反纪律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个班就乱了……某一个凶手的出现是一种偶然,但是那个凶手出现的原因,却是必然。起码在那一刻,Bruce被说服了,他冲进去对自己新发现的罪魁祸首示威,想证明自己并不害怕,不过但凡急于证明自己不XX的,一般心里其实都XX得不行,这个我想各位都有所体会。

Bruce和Faconi的对手戏我认为是BB里面最精彩的一段,Faconi作为一个黑道头子,比后作那个憨厚的Maroni牛逼多了。“我不怕你。”“那是你不了解我,傻叉!你以为你爸妈被杀了你就了解人间疾苦了?(注意这里Faconi用的词是mommy and daddy,充满了屌丝阶级对高帅富的鄙夷)你永远不了解我们的世界,人总是会恐惧自己不理解的东西!”Faconi让我们未来的大英雄颜面扫地。他告诉Bruce的是,你不怕我,因为你根本不了解这个世界,因为你根本没有生存的压力,你从未体验过绝望的痛苦,你当然拥有无所畏惧的自由。可是,爷还是随时能要你的命,这中威势和权柄是老子我腥风血雨若干年拼出来的,是你拿多少钱也买不来的,等你弄清楚这个,你就怕了。这是一个嚣张的中年对一个小愣头青毫不留情面的教育!

Bruce无话可说。但是我想那时候他想明白了一些,每个人,面对未知的环境,总要经历从无知者无畏,到知之者甚畏,再到全知者无畏这三个阶段。回想我08年上大学之前,因为高考考得很牛逼,我也曾经自大到觉得大学无非就是这么回事儿,斗胆报了最有挑战性的数学系,后来真的开始学了,才发现原来不是这么回事儿,自己的确低估了这个“科学王冠上的鸟屎”,开始对数学非常恐惧,谈莱布尼茨拉格朗日伽罗瓦高斯而色变。Faconi说的,就是这个过程。但是现在大四马上要毕业了,回头想想,如果当时沉住气,慢慢去了解,数学其实没什么可怕,当我们了解得多了,恐惧就没了。从根本上讲,恐惧来自不确定,这一点印度哲学家克里斯穆纳提在著作「On Fear」当中有讨论过。

无论Bruce当时有没有了解,但是凭借着少年证明自己的愿望,他启程了,深入犯罪团伙内部,亲自去犯罪,来到了世界最黑暗的地方,此处略去敏感词五千字。此时的他,试图在自己的内心求索一个稳态,通过“了解”消除畏惧,因为一方面,仇恨每天在困扰他,心里的魔鬼逼他复仇以图一时之快,另一方面,自己对规则的敬畏和家族遗传的道德自律在束缚着他,两方面的力量纵横交错,蝙蝠侠大人心力交瘁。用后来Ra's的话说,你害怕你以自己的力量做出疯狂的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或者说,这是一种逃避也说不定呢。因为自己在Gotham一天,就有按捺不住内心复仇火焰的可能,总之,在他有能力控制好自己之前,他不会回到Gotham,我觉得要是狗血一点儿,诺兰一定要安排蝙蝠侠在Rachel面前摆出一个劲霸男装的帅气姿势,然后潇洒离开,甩下一句“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幸亏没有。

在世界最黑暗的地方,他遇到了BB的大boss,当然,那时候的Ra?s Al Ghul是以一个良师益友的身份出现的。他的一番话打动了蝙蝠侠:如果你能超越自己,你将不止是一个人,而成为一个理念。一个人只能打击犯罪,而一个理念却可以启迪人们杜绝犯罪。一个治标,一个治本,您看怎么选?另外,他还提供给蝙蝠侠以学习能力的机会,结果当然是一拍即合。

忍者大师(我很不喜欢这个有点儿搞笑的名字)还提供了精神分析服务,帮这个失足青年找到了内心的平衡。大概意思是:要为Bruce找到一个解决内心痛苦的方法:复仇。但是Bruce告诉他,一方面仇人已经死了,另一方面自己的世界观不允许自己这么做。于是两个人开始探讨另一个问题,触及根本,那就是“谁杀了你爸爸”。Ra?s说,你爸爸是咎由自取。原因是你爸爸不理解现代的法制已经失败了,如果靠着法律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社会,那么现在这个样子是怎么出来的呢?必须有一种新的力量去对抗人性的丑恶,这种力量,必须来自体制的受害者自己。他指责,Bruce的父亲在受困时并没有反击而是求饶,这种好汉不吃眼前亏,而且老子有钱这点儿不算什么的态度最后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的家庭, 这是贵族,甚至是中产身上的通病。郭德纲曾经在相声里说,有钱人为什么半夜也看红绿灯,因为有钱啊,真怕怼死。用Faconi的话说,就是”have too much to lose”。正是这种局限性,导致了他的悲剧。他低估了穷人的绝望,他不理解,他以为抢匪只是要钱,而没有看透抢劫背后的无助的苍凉,这是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文明是不野蛮,但是文明的代价是我们失去了血性,这一点在以后的很多地方都有印证。

这段话在另一方面帮助了Bruce,那就是逃避不是应对悔恨的方法。我们长到这么大,每个人心里多少都有些不愿提及的往事,失败、失算、失恋,青春就是不完满,季羡林说,不完满才是人生。如果一直逃避,这个心结就永远是心结。一年前结束了一段两年的感情,我也是很不成熟地不可自拔,很多人安慰我,可我最感谢的是一个姐们儿对我说的话:“我能做的就是多跟你提,提多了就好了。”所有的心结,当你有勇气面对了,就不再是心结了。Ra?s说,你的父亲是咎由自取,这冲破了Bruce内心原本坚硬的防卫机制,直面父亲死去的根本原因。Faconi也说过,你的父亲Begged for mercy,你的父亲Begged like a dog。

Ra?s对Bruce说的最多的话就是,面对你的恐惧,拥抱它,呼吸它,这是你一生必须战胜的东西。从这里看,Ra?s真的是一个好老师。不过等轮到Ra's自己革命的时候,他利用的还是“恐惧”。

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Bruce大概是认可了这个观点:必须有一种超越法律的、对犯罪毫不留情的力量存在,才能构建起打击犯罪的机制。制度经济学说,正式制度必须给非正式制度留有空间,令能够补充正式制度不足的惯例和文化自发地演化出来。Bruce的蝙蝠侠构想在这一阶段从萌芽到成熟,成为了另一个救世之策。既然害怕的东西是自己自律和道德与仇恨的冲突,那么,就做一个有底线、有道德、有所不为的侠客吧,正好他还有这个经济能力,OK,就这么定了。

当然,事情没有那么顺利,当老阴谋家把自己的构想和盘托出的时候,矛盾来了。这里分析一下Ra?s Al Ghul这个人物吧,他早年不幸,深深地种下了反人类的思想之种,根据TDKR中的介绍,Ra's因为私通了某中东军阀的女儿而被囚禁于地牢之中,但深爱着他的军阀之女顶替他坐牢换取了他的自由,他对人类这个物种失望透顶:真爱者命途多舛,贪欲者夜夜笙歌,这样的一个世界这样的一个物种有什么可以留恋的?放任复仇的意念促使他成为了普通大众的敌人,这是他和小丑最大的区别,小丑争取人民,诱导人民,而他要做的就一条,杀人。

这个思想,和他的那个组织——忍者联盟——不谋而合,忍者联盟的理念是,当人类文明历经腐朽,就必须对它进行一次“休克治疗”,让这个文明的象征毁灭,让时间演化出另一个间断均衡。他借渡边谦的口说出了自己的构想,但是各位如果仔细看,当时Bruce的话说,“你不会信这鬼话吧!”在蝙蝠侠眼里,这是地道的神逻辑啊!他要报答人民,怎么能让他去灭绝人民呢?所以后来在Wayne庄园他说:“我会站在Gotham和你之间。”Ra?s也发现了自己的理念实在是难以被蝙蝠侠接受,请注意他的说法:“Please! For your own sake. There?s no turning back.”就像一群小痞子要拉一个人入伙的时候说的,“求你了,你没别的选择了,跟我们干吧!”潜台词是,“好小子,老朽说不过你”。

一场激战,蝙蝠侠逃出升天,但也救了Ra?s。他回到Gotham,完成了自己的人格救赎。

总结一下,这一段是BB最精彩的一段,作为三部曲的开篇,他成功诠释了一条:蝙蝠侠是怎么来的。有人说,BB不是蝙蝠侠的故事,而是Bruce Wayne的故事,我想诚然,是他成功地把痛苦从自责转化为仇恨,又从仇恨转化为一种富有道德自律的正义感的过程。用一句时髦的话,这是Bruce发现自我的过程。当他救世济民的家族血统和理念,与个人儿时的不幸遭遇产生的力量达到了平衡,他终于摆脱了自己的心理问题,加上自己的个人能力和家庭条件,成为蝙蝠侠成为了他的最优解。

回到Gotham,蝙蝠侠做了很多准备,包括黑白二老给予的智力和科技的支持,自己靠金融战夺回公司,出了Faconi身上的恶气,打击了流氓警察,而我认为最重要的两点,第一是选择了蝙蝠作为自己的象征,第二是争取到了Jim Gordon的支持。

先说第一点,选择蝙蝠是为什么呢?Bruce自己有解释:“蝙蝠让我害怕,我也要把这种恐惧的力量带给罪犯”。这里就回到了一开始诺兰安排小Bruce坠井的情节了。蝙蝠侠,既然要作为一种理念,那么这种理念通过怎样的途径维系正义呢?一靠威慑,二靠引领。引领是在TDKR里面得到实现的,而威慑比引领来得更直接,因为威慑的对象直接就是犯罪分子,只要打击犯罪就可以了。威慑凭借的是恐惧感,我刚才说过,真正让人害怕的是未知。老Wayne说过,其实蝙蝠更怕人,为什么,因为人类是它们不能了解的,因而,跟蝙蝠图腾配套的东西,是蝙蝠侠昼伏夜出,是蝙蝠侠一身黑衣,是蝙蝠侠行踪诡秘(很多次他都是这样,一转头的功夫就不见了,TDKR里面面对着趁蝙蝠侠一转眼的功夫就消失了的猫女,蝙蝠侠说这感觉原来是这样的……乐死我了),更重要的是,人们不知道蝙蝠侠是谁,不知道他来自哪里,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出来。

第二点也很重要,因为黑白二老不能直接在武力上面提供支持,他们是搞后勤的,而蝙蝠侠想要发挥作用,必须有来自体制内的直接的武力支持。然而,争取Jim Gordon又是困难的,因为他不同于黑白二老,他没有直接接触过Wayne家族的家族文化,他完全有理由不信任蝙蝠侠,甚至处于自己的立场带头剿灭蝙蝠侠这个名义上非法的“私刑者”。有一场戏是两人在Gordon家门口的一段对话,两人的潜台词是:“你信任我吗?”“按常识,我不该信任你,但我愿意”。

为什么?从之前关于Gordon拒绝受贿的情节看,他也是一个自律性特别强的人。在彻底肮脏的环境下坚守自己的底线,多么难能可贵,又多么难以存活!所以一个疲惫的坚守者遇到了另一个自称很自律的

人,他当然愿意信任,因为如果蝙蝠侠确实说到做到,那么证明自己的坚持没有错。我想,任何一个执着地坚持某种东西的人,学业、事业抑或爱情,最渴望听到的话就是“你的坚持是对的,是有意义的”。蝙蝠侠仿佛是Gordon蒙昧生活中的一道光,他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上面。

得到了Gordon的信任,后来的一切都水到渠成了:里应外合,打击犯罪,一个伫立在警局大楼上的蝙蝠灯运用了高中化学讲过的丁达尔现象让这个城市重现光明,两个人互相实现了对方,惺惺相惜,基情四射。

值得一提的是,在酒店门口Rachel看到了化身纨绔子弟的Bruce,说了那番我至今难以忘怀的话。“It?s not who you are underneath, but it's what you do that defines you.”至今我都把它当做座右铭。

影片的末尾,被 Bruce救了一命的Ra?s还是来了。蝙蝠侠当然懂得除恶务必尽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犯罪的道理,但是Ra's 于蝙蝠侠不仅是敌人,如果见死不救,自己的道德观念岂不成了笑话?法制和正义的契合点在于,让每个人的利益,哪怕是恶人的利益,都得到公平的保障,给予他们重新向善的机会。

有人说,Ra's 后来也是妇人之仁,本来可以在Wayne庄园杀死蝙蝠侠却放了他,最后自己身死。这与蝙蝠侠原著的人设有关:在剧场版漫画「大战红帽火魔」当中,Ra's把蝙蝠侠的行动计划出卖给小丑,最后导致第二代罗宾被小丑杀死。然而,陷入深深自责的Ra's竟然良心发现救了罗宾,然后多年不作恶。Ra's在蝙蝠侠世界里面最为老谋深算,却一再妇人之仁,这也是他的一个特征。只不过电影没有重视交待这件事。 大家要注意,BB的原创故事作者只有高耶一个,诺兰仅参与了分镜头剧本。因而BB事实上很贴近漫画,而诺兰参与故事创作的TDK已经和漫画有了脱轨,而更像"诺兰电影"。

有人说,BB不如TDK,当然从各大网站的评分来看,确实如此。然而,为什么一个男一号光芒四射衣锦还乡自我救赎的电影比不上一个男一号处处受制最后狼狈逃窜的电影呢?因为反派的水平差的太多。先不说辛德勒老爷爷那个“我是活菩萨”的形象多么不适合演反派,前面说过,Ra?s的邪恶,建立在一种荒唐可笑的逻辑上,他把所有人摆在自己的对立面上,靠着自己身为精英的优越感,清洗人类,用我们政治课本儿上的话说,就是没有充分发动群众。任何一个革命者,最重要的就是发动群众,看看国共两党最后的结局可见一斑,遑论其手段的正义性,谁发动了群众,谁就能赢。这一点上看,Ra?s的失败早已注定。后面你会看到,小丑的逻辑之缜密与坚固,他的煽动力和对人性巧妙的掌握,才是真正的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经典教材。

这是蝙蝠侠系列中第二剂救世之药,但这副药剂量太猛,类似于癌症放化疗。事实上,这更多的是Ra's对人类社会的复仇,但他为了笼络鹰爪,给它冠以“True Justice”的美名,包括TDKR当中的Thalia和Bane也都时常像Ra's一样把“do what is necessary”挂在嘴边。之所以这种说法仅限于冠冕堂皇,在于他们都曲解了正义的含义,正义的基本要求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公正和仁慈,Ra's从来不考虑他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哪怕他成功了,也是以牺牲一个1000万人口的城市作为代价的,人类社会的希望是通过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实现的,人都死了,好生活有什么用处?忍者联盟自称,哪里没有希望,哪里就必须灭亡,他们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曾经被阿道夫希特勒用于清洗犹太人及一切非日耳曼民族。他们认为腐败是不可挽回的,一群绝望的人冠以所谓的正义头衔就妄图改变历史?当然没有多少人买账,至少,大多数人只是失望,远没有绝望。

但Ra's自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的方法是,通过科技手段让群众迷惑,让你无力反抗,通过特殊的化学药品,勾起人们的恐惧感,让人们在恐惧中自相残杀而死。他能用高超的手法帮Bruce战胜恐惧,

他一定是制造恐惧的大师。不过,运用科技手段,终归比不上利用人性,因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当你运用了某种技术,当你遇到了比你更高的技术,你就只能失败。这个世界最终极的武器是人心。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蝙蝠侠恰恰就是掌握了世界级的科技全才Lucius Fox,疫苗的诞生和蝙蝠侠的各种高技术手段的配套,彻底颠覆了这个阴谋。一个建立在二逼逻辑上的、技术上有点儿关公门前耍大刀的阴谋被破灭,观众显然没有特别High,于是BB不如TDK,就是显然的了。

作为承上启下,我在这里总结一下BB结束时Gotham的现状。第一,蝙蝠侠被认可,因为他们迎合了人们对秩序和正义的欲求。第二,蝙蝠侠和Gordon组成了一个新的正义同盟,作为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力量,看似完美地制衡着犯罪势力。第三,蝙蝠侠的威慑和引导作用都实现了,罪犯变得低调,人民重拾希望。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一情况不能持久,有天然的缺陷。

第二段故事TDK的主题是“蝙蝠侠的承担与代价”。

丘吉尔说,“对伟大人物的忘恩负义,是一个伟大民族的表现。”丘吉尔作为引领英国赢得二战的英雄,竟然在二战结束的大选中落败。随着秩序的形成,公义的回复,Gotham市民也开始像伟大的英国人民一样,开始反思:既然蝙蝠侠已经给了我们希望,那么蝙蝠侠是不是该退出了呢?因为蝙蝠侠的存在有一个天然的缺陷,那就是非法。蝙蝠侠引领我们守法护法,可我们为什么要让一个本来就非法的存在引领我们呢?我们向往光明,可是我们为什么要一个穿着一身黑衣的人带给我们光明呢?这个矛盾是TDK的基本矛盾,蝙蝠侠付出的那么惨痛的代价,与其说是因为小丑,倒不如说是因为自己的这个先天不足。也许Bruce Wayne自己也没想到会变成这样,因为他之前想做蝙蝠侠,也只是想完成BB结束时的情况,但是那之后呢?

所以有两个人出现了。第一个是新任的Gotham市长。在电视访谈中,主持人说,“您因为坚决致力于打击犯罪而被选作市长……”大家想想,为什么?因为人们不相信一个拥有强大力量的人有足够的自律性,所以他们希望通过选票选出一个他们信任的人打击犯罪。这个人无论能力如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受法律的约束,他不会把自己引向疯狂。我想这是西方文化最好的一点,那就是假设人性本恶,并且想方设法分权制衡,对那些不能靠制度制衡的存在,所有人都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和排斥,这也就是为什么丘吉尔下了台。(有一个叫雨柘的朋友说希特勒也是民主的结果,解释一下,希特勒当年可是在大选中落败的,靠着总统的任命而非选民的投票上位,随即破坏了民主制度而成为20世纪三大魔王之一,当时得到多数票的人是一个叫兴登堡的炮灰。)在这种制度对人本性的约束中,人们才能得到安全感。而且人民肯定在他上台之后发出过这样的呼喊:“逮捕蝙蝠侠。”原因是,试想,如果没有人民的呼声,那个万恶的资本主义政客怎么会说我们的警察已经接近逮捕蝙蝠侠了这样的假话呢?

另一个人就是Harvey Dent,新任的检察官。一个有趣的细节是他的竞选口号:Believe in Harvey Dent,这个口号后来被蝙蝠侠取笑,因为很不艺术,简单粗暴,但是为什么这样的一个垃圾口号能掀起民众的狂热?因为这个口号不艺术。这个竞选口号,简单,有力,像极了战时动员,充满了军人的战斗意志,够爷们儿,它迎合了群众通过体制内的力量向犯罪宣战的决心,这是最重要的。包括在TDKR一开始Gordon的演讲也说了,I believe in Harvey Dent。从这个角度说,蝙蝠侠成功了,也失败了。

Harvey Dent当选之后雷厉风行,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对黑帮进行了疾风骤雨般的猛攻,数千黑帮分子被投入监狱,gotham变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人间乐土,他也被称作光明骑士。大家开始有了共识,那就是蝙蝠侠终将被他取代,这是一条光明的道路。不过老子早就教育我们,最坚硬的东西其实是最脆弱的,

后来的结局印证了我国先贤的智慧,这是后话。

我想先说说诺兰安排的一场四人圆桌会议,借此说说Rachel Dawes,因为她快死了……四人圆桌会议,参与者是蝙蝠侠、Harvey、Rachel和俄罗斯芭蕾舞名演员,这个安排的巧妙让人拍案叫绝,这个芭蕾舞演员代表谁参与的这个讨论呢?代表人民,特别是站在一个俄罗斯人的角度,更能客观地不加入任何感情色彩地扮演好代言人的角色。整个过程,最主要的是Harvey和“人民”的辩论,议题是:我们是否需要蝙蝠侠。

首先,人民说,我们不能靠一个非法侠客维系社会治安,我们是民主国家,怎么能靠偶像化一个蒙面骑士保护我们自己呢?这说出了人民的心声。(当然,其实也是Rachel的心声)。但是Harvey不同意,他认为,只要是打击犯罪,有着一颗正义之心,手段不正义也没什么。(后面我会说到,这种思想最终导致了他变身双面人)。他举例,当兵临城下时,罗马人选出了凯撒作为独裁者,打退了敌人。在这个想法背后,Harvey直击了民主法治制度的弱点,那就是在重大问题面前没有向心力,党也一直在说,社会主义和公有制的一大优势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时候Rachel反驳,凯撒虽然最后保住了罗马,但他不愿意放弃权力,最后成为暴君。(各位,是不是想到了一些不该想的东西呢?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某个人物,哦不不不,是前苏联)Harvey显然词穷了,这时候人民说,美国需要的是Harvey这样的光明骑士,而非黑暗骑士,因为光明骑士的力量能得到控制,黑暗骑士不行。Harvey也说,如果需要,我义不容辞。

多么精彩的辩论啊,更精彩的地方在于,蝙蝠侠只说了几句片儿汤话,Rachel只说了一句,但是却已经很好地展现了自己的立场。蝙蝠侠此时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先天不足,也已经意识到了蝙蝠侠模式的不可持久,所以最后他要为Harvey办募捐,意思是,我要退出了,我认了,这是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战胜私欲的体现,他不要做凯撒。当然,这其中也有想和Rachel在一起的因素。

Rachel就更复杂了,因为她对蝙蝠侠这个东西有着复杂的情感。一方面,她与Bruce青梅竹马,眼见到他成长过程中的彷徨与失落,明白蝙蝠侠这个结果是他性格与境遇函数对时间的积分,而且如果没有蝙蝠侠这个偶然因素,原有的丑恶均衡状态不可能被打破,她清楚蝙蝠侠的意义。但是,另一方面,她的理智告诉她,蝙蝠侠并不是长久之计,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时候会变成集中力量犯大错。她和群众一样担心,蝙蝠侠会有一天成为这个城市的暴君,所以她敏感地在第一时间就举出了凯撒的例子。

回到BB的末尾,Rachel说,有一天当Gotham不需要蝙蝠侠了,我们在一起。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觉得这人有病,好不容易大团圆了,你怎么这么多事儿呢!但是仔细想想,这个决定绝对是深思熟虑的。Rachel从小受到西方的法理教育,迷信规则,这个前面说过了,她要的理想世界,不只是结果的正义,还包括手段的正义,她要用完全合法的手段实现正义,哪怕这是一个更加艰难的过程,哪怕那只是乌托邦,这也就是她当时气愤于Bruce的复仇未遂的根本原因。不妨想想前些日子那个政治事件,打黑除恶当然好,可是“黑打”就不正义了,虽然结果可能是好的,但这种好,Rachel不要,她要的是宁可正义地不变,也不能邪恶地进步。这么一想,她怎么可能允许自己的男朋友就是一个非法侠客呢?

Rachel是蝙蝠侠系列里面迄今为止唯一绝对正义的一个人,为什么诺兰在所有人几乎都有典可考的情况下硬要塑造一个新人物Rachel Dawes,原因就在这儿。但是同理,她死得很快,因为她不懂妥协。

正当她为了蝙蝠侠而两难时,Harvey出现了,填补了她对自己伴侣全部的期待,蝙蝠侠以自己得天独厚的初恋男友属性才与Harvey勉强打成平手,可见她多么喜欢Harvey。吉伦哈尔姐姐接受采访时说过,Rachel对Bruce是love,对Harvey是crazy about,各位分析一下这俩词儿,love在很大程度上是时间

堆出来的,毕竟是青梅竹马,而crazy则是瞬间的绽放的爱情火花。Harvey服从体制,充满正义感,加上迷人的外形(诺兰说过要把Harvey塑造成一个集合了所有的American Charm的角色),迅速赢得了Rachel的芳心。所以,当蝙蝠侠为了救她从楼上摔下来,她第一个就问Harvey怎么样了,当蝙蝠侠在募捐会上调侃Harvey她立刻冲上去责难蝙蝠侠,要换做东亚制造的肥皂电视剧,男一号早就吃醋吃到牙根儿脱落了。不过当Rachel去世的时候,蝙蝠侠却把放在Rachel身上的那枚硬币放在了Harvey床边,低沉地说了一句“I?m sorry, Harvey.”这般气度,值得所有中国男性反思。

Harvey对Rachel求婚,Rachel说:“I don?t have an answer.”那是自己和蝙蝠侠多年的感情在平衡着她想要疯狂投入Harvey怀抱的冲动。往后说,当蝙蝠侠没有在上承认自己身份的时候,Rachel的表现是冲动甚至武断的,她一下子就认为蝙蝠侠变成了凯撒,她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但仔细想想,Rachel平素那么理智,为什么这次就冲动了呢?那是因为,也许她早就在等这一刻了,她一直在等一个放弃Bruce的理由,一个必须正义,以彻底说服自己绝情的理由。就像当你不想学习的时候朋友一个电话就能把你叫走。她在潜意识里面,早就做了决定。

据说,在原来的安排里面,Rachel的遗言是“Bruce, Harvey, I love you.”后来这个桥段被诺兰删了,我觉得这是对的,因为那时候她已经有选择了。男欢女爱,何其无奈。

终于可以开始说小丑了,他是蝙蝠侠系列最伟大的反派,TDK因为不是第一部也不是最后一部,所以诺兰有了比Ra's和Bane更多的篇幅,甚至是喧宾夺主的力度刻画了这样一个人物。有人奇怪,为什么蝙蝠侠电影出彩的都是配角,尼克尔森的第一代小丑,第二部中的企鹅人(马化腾主演),金凯瑞的The Riddler,乌玛瑟曼的毒藤女和施瓦辛格的急冻人,大约都抢了蝙蝠侠的戏。答:因为蝙蝠侠把脸挡住了。小丑的面部表情何其丰富,他抢一个蒙着脸的人的戏,天经地义,要是希斯莱杰抢不了戏,那才是大失败。最绝的是,TDKR里面Bane蒙着脸也抢了贝尔的戏……但另一方面,小丑的人生观较之Ra?s Al Ghul来说先进了太多,他的思考深入到了所谓的社会学基本问题:社会何以存在?

大家都知道,小丑是以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一生的敌人,不是蝙蝠侠,而是规则。当他不对抗某个人,而是对抗一个理念的时候,他的力量就变得无比强大,他是混乱的人格化。西方文化中很强调这个,我记得《V字仇杀队》当中,V被乱枪扫射而不死,他自己解释道:“面具下面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idea,idea是不怕子弹的。”(当然实际上是他衣服里放了钢板……)而当初Ra?s劝告监狱里面的Bruce也是说,“如果你devote yourself into an ideal,你就more than just a man了”。

从开场六分钟的精彩出场,到后来在黑帮大会上全身而退,身为黑帮的仇人却成功说服黑帮投靠自己,他对人性的把握深入骨髓,像是一个太极拳高手一样,因势利导,将计就计,成就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存在。为什么?因为他看透了,人就是在条件约束下追逐利益的个体,而他恰好就是一个厌恶规则的人,所以他对硬币的另一面有着深刻却片面的理解。他认为,只要规则没了,所有人只是追逐自己的利益,才是这个社会本来应该有的面貌,所谓的规则,这不过是伪善的人拿来茶余饭后闲聊的谈资罢了。他接近成功了,因为一直到双船博弈之前,所有的事情都是按照他的预期进行的,只要创造了一个打破规则的环境,人们就会进入那种疯狂的状态。这也让他得意洋洋地说,“I?m not a monster, I?m just ahead of the curve.”

他比Ra?s Al Ghul高明的地方在于,他争取了群众靠着自己的强势激发了群众心底的私欲,一如现在风行世界的资本主义,靠着释放人心底的贪欲野兽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生产效益。他把所有人置于一个靠规则甚至是靠蝙蝠侠也不能得到安全的境地,让人们自己选择。规则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人们达成了一致(社会契约),每个人都牺牲一部分私欲,保护自己不能被侵犯的权利,守法,比如生命,牺牲自己报仇的机会而得到国家机器的保护。不是自己的利益受损的时候,谁不是道貌岸然?是啊,我们为了保护自己,

自觉地遵守着规则,可是现在规则保护不了我了,规则神马的,去你大爷的吧,这一点,小丑看穿了,实质上,被看穿的是规则的成因。

当然,这是不够的。逻辑是,如果每个人不能被规则保护了,那么人们就不去遵守规则了,那么为什么规则保护不了我们呢,因为小丑。所以,当人们一旦从恐慌中缓过来,他们想的第一个就是干掉小丑。他们会发现,规则的无力只是偶然,只要消除了这个随机现象,不就好了?小丑明白,自己总有一天会灭亡,他不怕死,因为自己激发了所有人的疯狂,那么他的梦想将在他灭亡的时候实现,可他一死,没有人再有让规则不复存在的能力了,因而小丑要做的不止这么多。

这是蝙蝠侠系列里第三张药房,那就是打破规则回到最原始的兽欲阶段。把人性简单定义为逐利,无视社会与合作的存在,一样是通过恐慌让人们无法再按照规则行事。之前的制度让好人失去自由,这个制度的结果是所有人都变成坏人。他并非大多数无政府主义者宣称的又人民自己组成和睦的社会,而是以人们的堕落和沦丧作为终极目标。然而,我们早已从蛮荒时代那个茹毛饮血人相食的蛮荒时代走了出来,我们丛乱走向治是我们适应时代的选择,任何倒退,在长期来看又是不得人心的。小丑的高明之处在于制造了一个蛮荒的环境,在大乱中让人民自己体验混乱中苟活的侥幸,但总的来说,这条路依然是走不通的。一脉相承的线索是,这个制度依然不能够让好人过得比坏人好,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可是,因为这个制度的不合理就否定制度本身,并非一个好的选择。

小丑想,既然你们当年是对规则深切失望的(BB前期),那么现在怎么变的呢?因为两个人,第一个是蝙蝠侠,第二个是Harvey Dent,人们才开始对正义充满信心。那好吧,我就拖这俩人其中之一下水,把你们的英雄毁灭给你们看。就像有一个人要证明天长地久的爱情不存在,他只要证明给大家杨过和小龙女到最后居然因为小龙女年老色衰而离婚了就行了。他独创黑帮,告诉黑帮我可以杀死蝙蝠侠,利用黑帮对蝙蝠侠的恐惧和对小丑终极目标认识的不明确,成功地拉拢了黑帮与自己统一战线。

小丑想杀蝙蝠侠吗?不想,他后来说,“You, complete, me.”这已经完全上升到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了,在他看来,与蝙蝠侠斗其乐无穷,杀了多可惜!为什么呢,因为蝙蝠侠还没堕落,自己如果杀了蝙蝠侠,他将以一个英雄的符号永存于世,号召着人民把敬仰这位烈士的情感化作维系规则的斗志,这当然不行。

与光明骑士相比,黑暗骑士是更容易争取的,因为他本来已经凌驾于法律之上了,他本来已经不完美了,他离疯狂,只剩下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来看小丑是怎样一步步逼迫蝙蝠侠的,首先,他杀死了Gotham的Lobb局长,大法官,也准备谋杀Harvey Dent和市长都未遂,这是制造恐慌最简单的方法,保护你的人都死了,你能不害怕吗?紧接着,他的行动是三十六计里面的招式,离间计:只要蝙蝠侠不自首,我就杀人。这一招太高明了,一方面人民群众已经开始怀疑蝙蝠侠了,另一方面,小丑连这些高官的命都能要,取你几个屁民的项上人头不就跟玩儿似的,所以蝙蝠侠被湮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无奈之下,准备自首。

发布会上,Harvey的演讲令人动容,后来Alfred安慰蝙蝠侠也说,一些牺牲是不可避免的。Harvey说,是我们怕了,我们应该和蝙蝠侠在一起,一起对抗这一切,这是战争,必须有不可避免的死伤。可是他没想明白,蝙蝠侠是战士,Harvey也是战士,但市民不是,甚至警察都不愿意是。战士的意义不是正义,而是保护市民,这一刻要市民们豁上姓名去跟战士一起战斗,凭什么呢?显然,市民们不买账。那一刻,无论Harvey还是蝙蝠侠,内心都是痛苦的,源自自己的独立人格不被理解。

有一段时间,小丑觉得蝙蝠侠就是Harvey,他认为只要Harvey被关进监狱,什么光明骑士黑暗骑士就都玩蛋去。不过他似乎没有算准,蝙蝠侠另有其人。从飞车救援一直到Rachel死去这一段,小丑有点儿

多智近乎妖的状态,很不可思议地认准了自己的行动会失败,一连串的不可思议,有点假了。我觉得人智商再高也不可能像丫这样机关算尽。

回到之前,其实铁三角早就有很好的机会除掉小丑。蝙蝠侠还劝告过Gordon,不要为了小丑这个芝麻丢了黑帮这个西瓜。在他们眼里,黑帮是长久的,小丑是暂时的,黑帮是趋势项,小丑是白噪声。Harvey凶猛的进攻,疯狂逮捕,蝙蝠侠甚至抓证人抓到了香港,这步步紧逼,体现了当时三人组的急躁。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永远别把别人逼到绝路上,否则他们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最后小丑在黑帮的帮助下重创铁三角,一死一逃,也算为之前的步步紧逼埋了单。

小丑这个人,完全超出了蝙蝠侠的想象力,他一直以为小丑只是为了钱才作恶,直到老管家告诉蝙蝠侠有些人作恶没有什么利益动机,他只是想让这个世界崩溃(burn),蝙蝠侠也不全明白。他一直低估小丑,可他有足够的条件理解这一切,为什么?小丑被关进监狱了,蝙蝠侠还在说,“你个垃圾,你为了钱杀人!”为什么?看看小丑之后怎么回答,“别学他们(警察)说话,你不是他们。对他们来说,你和我一样是个怪物,他们现在利用你,以后就会把你踢开。”

明白了吗各位,蝙蝠侠早就看出来了,其实自己跟小丑,仅有一线之隔,小丑是自己一半的影子。他们都有超越常人的智力和武力,唯一的区别,只是你正义我邪恶,再深一层,就是你还有那一丁点儿残留的道德底线,而我没有罢了。小丑的构想是,只要摧毁蝙蝠侠那一点底线,他就和我一样了,而自律,是脆弱的。蝙蝠侠内心一直回避这个问题,他不愿意承认自己和小丑的相似性,因而作为一种防卫机制,他把小丑假想成一个为钱杀人的低级恶棍。

小丑在监狱里面的话,是赤裸裸的示爱啊!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我是同类人,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兄弟,我们一起干吧!这几句比Ra?s的那个please有力多了。当时蝙蝠侠愤怒了,这是恼羞成怒,恼羞的地方恰恰是小丑说到了自己内心最脆弱的地方。蝙蝠侠,作为正义的化身只是工具,因为不合法,而作为邪恶的化身,却是完美的!

小丑说,你让五个人为你而死,你很自私,你为了自己的名誉不顾你扬言保护的市民,你跟我有什么区别?警察利用你也只是因为私欲,他们防你还来不及,只是他们现在必须依靠你。小丑还说,我来证明给你看,你保护的人不值得保护。为什么呢?因为你引导他们相信正义,你保护他们,但我有能力让他们放弃正义,然后搞死你。多么可怕的对手!一切都在说明,别以勤工俭学的身份跟我讲黑社会的故事了,老老实实跟哥干土匪吧。

结果,蝙蝠侠坚持住了。回想BB,蝙蝠侠早就把自己和那些世界观混乱的复仇者分开了(我真没有调侃Avengers的意思),无论如何他都相信规则。他的底线是不杀人,他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蝙蝠侠的不为所动小丑有所准备,他祭出大招,好,你蝙蝠侠行踪诡秘,但是我还是知道你的弱点,那就是Rachel,好了,你选正义,还是选私情呢?

救Harvey,代表了相信正义超越私情,因为救Harvey不仅是救了Gotham最好的希望,更是放弃爱人而救情敌啊!反之,私情超过正义,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最绝的是,你选A给你B,你选B给你A,你想要什么偏不给你什么,让你在愤怒中走向疯狂。小丑这么做是为了激怒蝙蝠侠,让他起了杀心,他后来说,疯狂就像地心引力,一切只需要轻轻一推。

蝙蝠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私情。那一刻,蝙蝠侠输了。

Rachel惨死,Harvey变成双面人,Lau被越狱,蝙蝠侠空有一身本领,却已是一无所有。那一刻,

除了Rachel承诺要等他这个实际上已经幻灭的誓言,他穷的一无所有。Harvey若死了,自己将永无退休之日,他不能和Rachel在一起,Rachel死了就更别说了。那种痛苦,真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

如果这是一国产片,桥段会变成,蝙蝠侠因痛苦而纵情声色,自甘堕落,知道众叛亲离,自己放逐自己去远方,遇到一个纯洁的圣女,重新燃起了生命意志,焕发精神,领悟武学真谛,然后回到Gotham,击败小丑,潇洒地说一句,武功的最高境界,不是杀,是和平,小丑陷入沉思,Gotham市民大喊“大风大风”。当然,那就是《霍元甲》加《英雄》了。

有人质疑Rachel死后蝙蝠侠没有什么反映,这实属无奈,客观形势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萌萌,站起来站起来站起来……老管家捡起了蝙蝠侠掉在地上的头罩,说:“Rachel相信你所坚持的一切。”(我倒觉得这句话应该是?你相信Rachel所坚持的一切?)他知道蝙蝠侠并没有像Rachel所担心的、小丑所期待的那样变成了自私的凯撒,蝙蝠侠始终是正义的,况且Rachel是战士,她死在沙场上是个好归宿,是烈士,特别是死前还误以为蝙蝠侠舍弃了自己去救Harvey,知道那个小Bruce没有背叛家族的血,她死得瞑目。他告诉蝙蝠侠,一切只是黎明前的黑暗,一切只是黎明前的黑暗,一切只是黎明前的黑暗。不要放弃,否则Rachel就白死了。

Rachel的死,我想对蝙蝠侠的打击是巨大的,甚至最后直接影响了蝙蝠侠作出的那个“The Decision”(ESPN直播)。不过蝙蝠侠作为一个超越常人的常人,他最强大的能力就是忍耐,他不是超人那样天生超能力的高帅富,他贵为世界首富却依然是肉身凡胎,他有时候会被狗咬,会从高楼上摔下来,会赤手空拳去打荷枪实弹的敌人,一方面避免自己被打死,另一方面还要避免敌人被打死……他对Ra's说,我不能因为对手的残忍就自己选择残忍,这是我和他们不同的地方,但是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也限制了自己,TDKR里面他打掉了猫女手里的枪说用这个不对,可猫女恰恰是用炮弹轰死了Bane。看看之前他伤痕累累的身体,还逞强地说蝙蝠侠没有极限,连Alfred都忍不住心疼地说但是你有。蝙蝠侠的忍耐力得有多么强大!这样一个人,在危急关头,怎么容得下儿女私情阻碍前进的步伐?因此,Rachel的死变成了他身上的又一道伤疤,化作一种内敛的斗志,激发着他继续向世界证明蝙蝠侠没有极限的征途。

蝙蝠侠输了,小丑也没赢,因为蝙蝠侠确实是不可能堕落的,自己的理念没有征服这个人,反而变成了阻止他走向疯狂的一面镜子,以小丑为镜,可知正邪。他不了解的是,Wayne家族上百年行善积德流传下来的那种伟大的骑士精神,那种奉献于世界的伟大人格。不过小丑是好强的,他把目标转换为之前看来更难的一个,就是Harvey Dent。于是就有了另一场精彩的对手戏。

小丑对Harvey说,我的目标就是打破规则,制造混乱,谁也不是我的敌人,你也一样。这是大实话,否则他干嘛烧那些钱呢。他又说,规则无用,你看你们,一个个遵守规则,也试图让别人按你们的规则走,你们都是阴谋家,看,你们一个个悲剧了吧。这个Harvey就更无话可说了,失败者嘛毕竟是。小丑,我一直觉得很像老子,以无为求有为,又很像风清扬,以无招胜有招,没有原则,没有底线,连计谋都没有,一切都是顺水推舟。

不过这是,Harvey还是在恨,并没有被说服,知道后面的谈话。小丑说,混乱是绝对的公平,打破已有的规则,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这句话一出口,Harvey彻底完成了从耶稣到撒旦的蜕变。

来分析一下Harvey吧,其实,他一直都不是光明骑士,他的光明,只是巧合,因为本质上,他和Rachel不同,却更像出走以前的Bruce Wayne。在Harvey的大脑里,最终极的目标是公平,而非正义,他并不像Rachel那样严格到连手段都必须正义,因为他追求的是一种佛教的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和他的行为匹配的下场。这也就是他在圆桌会议上面支持蝙蝠侠的原因,因为他认为邪恶必

须覆灭,无论打击邪恶的是谁,凭的是什么,都无所谓,只要结果是公平的。

他心里一直住着一个野兽,要给予所有邪恶以毫不留情的打击,他之前之所以没有走上邪路,是因为他还相信,他追求的东西可以通过法制来实现。他为了控制自己,找了一个两面都是正面的硬币,之前私刑那个叫托马斯的神经病,你可以看到他已经表现出急躁和无奈。现实给了他一个无情的讥讽,一直维系正义的自己的爱人死于非命,而作恶多端的小丑逍遥法外,那一刻他的痛苦,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怀疑。这时候小丑说,带来公平的不是规则,而是没有规则,一句话戳中了Harvey内心的七寸之处。 我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Harvey扔硬币决定小丑的生死,小丑会很欣喜地说现在我们终于开始谈话了。因为小丑不怕死,因为只要Harvey被自己成功洗脑了,他追求的无政府状态就基本上实现了,死对小丑来说不算什么。

就这样,我们的Harvey Dent正式化身双面人,开始了他追求公平的奋斗,他偏激地认为,所谓公平,就是概率。这么想是因为,他已经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了,他所经历的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太多了,他最后说这个时代是indecent,他已经对这个世界死了心。他消极地追求着机械的公平,只有概率能够满足他。 戏剧性的是他扔硬币的结果:帮凶Maroni正面,无辜的司机反面,带走死去的Rachel的Ramirez正面,带走没有死去的Harvey的Wultz反面,堕落了的他自己正面,没有堕落的黑暗骑士反面。诺兰一次次讽刺着双面人。无论如何,从现在的角度看,小丑赢了。

小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市民的疯狂推向极致。他诱导市民杀死Reese,然后把市民逼上了船,他的大戏的最后一幕即将开始,那就是双船博弈,一个复杂般的电车悖论。电车悖论是说,两个电车轨道上,一个绑着五个人,另一个绑着一个人,电车开往五个人的轨道,这是被试者有权力调整电车的轨迹,使电车轧死那一个人。这是一种两难的困局,如果改了,被试者就变成了杀死一人的凶手,却可以让更多的人活下去,如果不改,更多的人死去,自己却没有责任。(阿苏兄,你这么看的起我,不过我想来想去这一段还是不想改了。)

双船博弈更为复杂,因为两个船上的人分别有杀死对方的权力,杀死对方的一船能活,如果都不炸两船都死。更为巧妙的是,两船人有着不同的道德背景,一艘上面是良民,另一艘上面是重刑犯。根据博弈论的解释,理性的人这一刻都会抢先按下对方的引爆装置,这是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但事实上不是这样。良民的船上,每个人都遇到了电车难题,没有人想当这个杀人犯,但是同时,良民船又有引爆对船的合理理由(最后尝试未果的那位长得真心像凯文史派西……)。两难局面下,良民船进退维谷。

而在时间紧迫的时候,犯人船的表现更加精彩。黑帮多少年来一直吸引人们的地方,从东方的无间道艋舺到西方的忠奸人好家伙,反应的都是他们自己有自己的道德操守,他们不因为自己是犯罪分子就妄自菲薄,甚至因为享受着冷漠的城市生活所没有的兄弟情意而感受到优越感,他们并非行为没有底线,中国的黑帮还都供奉着大忠大义的关云长。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出生入死,数次在生死的尽头徘徊,他们比良民更懂得生命的价值。所以那个十足巨星范儿的黑人顺窗扔了引爆器的一刻,犯人船也进入了等死状态。

这下好玩儿了,因为良民船上面的人发现自己没被炸死,那种道德优越感告诉自己,坏人都没做坏事,我们自己就更不能了。两边僵持住了。你看,最后起作用的还是道德,换言之,是规则。在生死攸关的时候,两条船上还是依靠着共同认可的人性达成了惊人的默契。我之前说过所谓的社会学基本问题,如果每个人都是绝对自私的,社会何以存在,合作又何以存在呢?三种解释是:第一,人脑进化出了合作的鸦片回报系统,第二,由于利他惩罚现象的存在,第三,社会演化淘汰了不合作的族群。总而言之,是人们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积累出的同情共感的能力,是那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操守,是愿意为善良的向往而殉道的超越动物性的神性,这一刻形成了两条船之间电光火石般的伟大气候。

社会何以存在,是因为只有合作,人类才能活到今天。我们没有鹰的眼睛狼的耳朵熊的力量豹的速度,我们曾经只是考摘水果过日的高级猴子,我们因为在过去太久吃不到肉以致于成为世界之王时仍然向往高脂肪食品,但是正是我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将心比心同舟共济的意愿和能力,才让我们如今统治了这个星球。这种伟大的利他主义行为,已经封存在了每一个人的基因里面了,成为整个物种的伟大品质。而制度、规则,归根结蒂是人们的一种合作的意愿,假定了人性的恶又向往着人性的善。小丑蔑视这一点,必遭失败。

此时,蝙蝠侠出现,阻止了最后想让两条船一起爆炸的小丑,人们的信念得到了回报。蝙蝠侠最后说,“sometimes people deserve to have their faith rewarded.”如果不是这一刻人类展现出的高贵品质,蝙蝠侠怎么会这么说?

小丑那一刻败了大半,整个TDK里面,只有那么一瞬间,我们看到了这个伟大反派惊慌的样子。之前的一切他处理的都是那么优雅,那么从容,那么玩世不恭,一边舔着嘴唇一边对俄罗斯人说这个城市需要更高品质的罪犯。现在只剩下双面人这一个问题了,从开场的小丑出场,我们怎么想得到最后会是这样,两个小时的惊心动魄之后,一切就要了结了。

蝙蝠侠救了市民,捉了小丑,小丑倒挂在绳索上,发表他最后的演讲,也是伟大的希斯莱杰最后的演讲:“你还是不能让我死啊(之前蝙蝠侠拼着自己撞车也不杀死小丑),这真是火车撞推土机,谁也不让谁啊。你还是逃不出你自己那份儿没用到正地方的正义感,而我也不会杀你,你丫真是有意思,咱们这辈子就这么斗下去吧!(很遗憾,TDKR里面小丑的名字都没有被提及,我是导演我也会这么做,可我是观众,还是很遗憾)我不会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和你肉搏上,那不是我的特长,我的特长是颠覆别人的世界观,你去看看你们家光明骑士现在的样子吧。疯狂对我来说就像地心引力,我只要轻轻一推……”

小丑机关算尽,他说自己没有阴谋,其实却是最大的阴谋家。只是在方法论上,他用的是见招拆招的独孤九剑,而不是Ra's那样霸道的降龙十八掌。小丑的精神问题是,一直力图证明自己的正确和别人的错误,易中天老师的话:“假无为”。他蔑视人类,他不相信人们有爱和良知,蝙蝠侠最后也说:“你想证明什么?是要证明所有人都和你一样丑陋吗?”

小丑从小生活在一个偏激的思绪当中,四周人对他的羞辱、背叛和虐待让他对人性感到绝望,从门缝儿里面看世界,他根本不能够想象到底是为什么人们还会有道德,为什么都讲道德我还被变成这样。小丑脸上的疤是一个符号,象征着他遭受世界的虐待,最讽刺的是,这个虐待的标记竟然让他保持着笑容!现在,他带着这个笑容来到了Gotham,他要让全世界知道你们只是活在幻觉里的白痴,我来叫醒你们。物理学家说,宇宙的基本规律是,一个作用力,就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小丑要报复社会,他想告诉人们,你们相信的那一套都是假的,宇宙的本源是熵,是混乱,而人性的本源是利己,是自私。这远远比杀死几个人更让人有成就感。雨果说,绝对的感性和绝对的理性是同一回事。复仇的狂热激发了小丑的多谋和善断,他要用成功证明这个世界的错,与Ra's蔑视腐朽堕落的大多数人类相比,小丑蔑视这个社会本身!

前面说过,由于合作和社会是人类的天性,双船博弈的失败和蝙蝠侠的出现,终于混乱没有实现。加上后来蝙蝠侠背了黑锅,小丑彻底失败了。有人说小丑赢了,你看到这儿请告诉我他哪儿赢了。小丑对人的蔑视源于别人对他自己的蔑视,小丑的自信源于他的自卑,他要通过向别人证明自己是对的来向自己证明自己是对的,他精心为自己搭建了一座城堡,用他诡辩的足以以假乱真的系统完全几乎自圆其说,而当这个城堡里的世界和外部世界不同,他宁可摧毁外部世界的秩序,像是一个活在橡皮泥和积木世界里的孩子,小丑其实很可悲!

终于说到蝙蝠侠的“决定”了。这个决定背后到底有多少力量在作用呢?第一个力量还是来自家族传统,蝙蝠侠说:“Gotham需要我是什么样子,我就是什么样子。”还是和父亲修轻轨、阻击经济侵略的高尚行为一脉相承。第二个力量来自于自己对Gordon的信任,他相信,没有蝙蝠侠,但是只要还有Gordon和死去的Harvey,Gotham就能长治久安。第三个力量来自Rachel,Rachel的死要有价值,她生前的奋斗应该看到结果,这是对一个有理想的烈士最好的宽慰,她想看到的那个没有蝙蝠侠的大同世界,能在蝙蝠侠顶罪逃亡和法理之光永远闪耀之后实现。最后就是Bruce Wayne自己,我之前说过的那个蝙蝠侠的先天不足。他的违法的善举不被人们理解,他的个人价值并不能再随着蝙蝠侠的存在而延续,却能随着蝙蝠侠的灭亡而实现,他的理想是社会的而非个人的,虽然他经常开着蝙蝠车出风头,但是他一早就告诉Alfred自己不是要证明自己。这么看,当时那个决定是他唯一的选择。

有力的鼓点的陪衬下,凯恩老爷子烧了信,弗里曼老爷子欣慰地重拾了对蝙蝠侠的信任,奥德曼大叔在大雨中砸碎了联系蝙蝠侠的灯,警察关门放狗,市民重构信念。因为他能承受,因为他不是一个英雄,他是一个沉默的卫士,一个机警的守护者,一个黑暗骑士。诺兰在最后点出了蝙蝠侠的两个伟大的品质:非凡的忍耐力和奉献社会的大爱精神。 即使黑暗,却是最大的光明。

终于可以开说TDKR了,改旧文儿真累……怕大面积剧透的亲们你们可以关了,虽然我可能是因为耐心不够,喜欢被剧透,不过我因此经常被鄙视,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咱们下期再见!(两万多字的防剧透缓冲区你们没见过吧)。

TDKR,一如我所料,主题是:蝙蝠侠应该存在吗?电影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虽然Bruce Wayne带着猫女远走意大利,不过化名John Blake的罗宾深入蝙蝠洞继承了蝙蝠侠。在John载Bruce去找猫女的一段戏里面,John问你为什么戴面具,蝙蝠侠说,除了保护Alfred和Rachel这些他特别在乎的人,更重要的原因是蝙蝠侠变成了一个Symbol,他说Batman can be anybody,重要的不是脸,重要的也不是不要脸,而是脸后面的idea。蝙蝠侠作为正式制度下的演化出的非正式制度,其合理性毋庸置疑,而合法性也在蝙蝠侠拯救万民于水火后得到了确认。

John Blake在Bruce Wayne的小型葬礼上说了当初Gordon说过的话,没有人知道是谁捍卫了这个城市,Gordon却回答说,他们都知道,是蝙蝠侠。Gordon没有说Bruce Wayne而说了蝙蝠侠,这说明他当时已经知道那个“热血青年”,已经对制度怀着当初自己和Bruce经历过的同样的愤怒,他知道他会扛起蝙蝠侠的枪,他在多年前就感同身受了这一刻的微妙而复杂的心理,他非常理解。我之前说过,一旦蝙蝠侠终结,Gotham随时可能被与三代电影中任何一个反派人物相匹敌再次摧毁,必须形成一个长效机制,一方面阻止常规犯罪的复辟,另一方面对抗随时出现的超级反派。这时,John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市民,一个优秀的前警察,一个在Wayne集团基金的爱护下长大的孤儿,成为了新一代的守护者。

TDKR开始于TDK结束后的八年,因而有必要在这里分析一下,这八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于Gotham来说,这八年可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黑帮在各方势力或利用或围剿之下彻底消停了。蝙蝠侠顶了Harvey犯下的罪,和Gordon一起把Harvey Dent塑造成了英雄,而英雄这个概念则以一个叫做“Harvey Dent法案”的地方法律存活了下来,大体意思是对于犯罪分子在保释等方面毫不留情的态度。这个法案把全市的罪犯和黑帮锁进了监狱,他们在绝望的死寂中蠢蠢欲动。

另一方面,Gordon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一方面他深知,蝙蝠侠的顶包对全市的集体福利是大有裨益的,

可另一方面,长期与蝙蝠侠携手作战建立的友谊令他不甘于这样,他希望替蝙蝠侠洗脱罪名。Bane发动革命时,他动情地说,当制度堕落到坏人逍遥法外好人却处处受限的时候,你可能会面对我曾面对过的一切,然后祈祷你拥有一个像蝙蝠侠这样的朋友,他奉献了自己只为了洗清别人。那份对蝙蝠侠的尊重与歉疚,让他一度在Wayne庄园的Harvey Dent纪念日想要告诉大家这一切,但最终职业操守让他选择了放弃。

Gordon深知,一个被谎言所建构的偶像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没有不透风的裤子。他做警察是为了让坏人绳之以法而不是让好人替坏人背黑锅,这个看似平顺的现状却在Gordon心里百转千回,John也对他说,这么做,其实你一点也不干净。所以此刻,Gordon最大的愿望是蝙蝠侠回来,他当然不希望有非蝙蝠侠无以救Gotham的那一天到来,可他又盼望有那么一个机缘让蝙蝠侠重新变成英雄,那个他本来应该身处的地方。

在放弃了蝙蝠侠之后,Bruce Wayne隐居在自己父母和Rachel都居住过的新版Wayne庄园,用痛苦封闭自己。他在干嘛?有人说他是消沉,对了一半。Rachel的死确实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但是他并非自暴自弃。Rachel说,Gotham不需要蝙蝠侠的那一天,我们在一起,可是,Bruce应该知道,蝙蝠侠永远不会休息,蝙蝠侠没有终结,没有极限,永远不会有那么一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不需要蝙蝠侠的世界里。所以,Bruce Wayne荒废了八年的时间,只等着“歪风再起”,自己重新出山,然后失败而死。Bruce问Alfred,你担心我这次付出会失败?Alfred回答,不担心你失败,只担心你想失败。

对,他在等死,但绝不是别的,是以蝙蝠侠的身份战死。Alfred离开的时候,Bruce说,我不能离开那个洞穴,我不能move on,因为Rachel说要等我,可她死了。Alfred在八年之后告诉了Bruce关于那封诀别信的真相然后黯然离开,可那时候,Bruce已经决定了,他劝不住了。他八年的时间里面都在等待着Bane的到来,等待着下一个足以毁灭Gotham的人,他用生命殉道,只是因为活着那一刻将不再有留恋,即便他死了,蝙蝠侠也不会死。TDKR是关于蝙蝠侠和Bruce Wayne分离的电影,因为只有当蝙蝠侠从他身上抽象出来,他才能真的成为人们打击犯罪崇尚良善的图腾,Bruce此时只想着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Gotham,这才是他被蝙蝠侠定义的一生最好的结局。

这也就是为什么John Blake和Gordon一人一席话就让蝙蝠侠复出了,实际上是他自己想为自己的人生找一个合适的结局,为自己战士的一生写一个挂着勋章的墓志铭。John说,我有着和你相似的经历,所以一看到你我就懂得你是什么样的人,无论别人怎样,我始终坚信蝙蝠侠。而Gordon说,危机来了蝙蝠侠必须回来了,他用了He must这样语气强硬的句子,告知了蝙蝠侠此刻形势的危急。我想这时候Bruce早就憋不住了,这两句话更是让他血脉喷张,他是这个城市的英雄,怎能这样郁郁寡欢地拄着拐杖了此余生?

就这样,伟大的超级英雄回来了。蝙蝠侠正式复出的那一场戏,老警员对小警员说,“孩子你有好戏看了”,虽然这座城市曾经被蝙蝠侠“欺骗”过,但是可以看出全体市民大多数都对他怀有深深的感情,那一刻他们欣喜多于愤怒。不过在那个二逼富力的命令下,蝙蝠侠竟然顶替了本来的罪犯Bane成为了众矢之的。之后的故事发展的方向是把Bruce一无所有的绝望推向了极致,Bane通过金融手段让Wayne公司成功破产,并且让Thalia成功当上了Wayne企业的董事会主席,全面接手了核弹。Bruce一夜破产,搞个一夜情都没有了电,而突然间穷得叮当响的Bruce突然找到了猫女,说要让她带他去见Bane,这是彻彻底底的找死。要说之前他还担心自己的指纹会不会危害到公司,还担心Alfred的安全,可现在公司跟自己没关系了,Alfred走了,那真是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了。

这是蝙蝠侠三部电影里面少有的被完爆,电影里面broke the back的镜头完全复刻了漫画在蝙蝠洞里面的情节。面对着被放倒在地的蝙蝠侠,Bane说,你小子技术还行,就是打架太不要命,整天跟李逵似的

打不过是肯定的。这么生死攸关的战斗,蝙蝠侠一如菲尼克斯太阳队的打法最终止步西部决赛,躺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这一场打戏,钝重而缓慢,力量楔入骨骼深处的碰撞声此起彼伏。那一刻蝙蝠侠也许可以含笑了,他已经为Gotham奉献了一切,这时候才是他最好的终结。

回过头来说Bane吧,大家太期待这个角色了,不过这个角色终究还是让人失望了。诺兰也许会后悔,TDK的小丑太成功,但TDKR给不了这样浓墨重彩的篇幅再去刻画一个反派人物了。Bane曾经是中东死囚牢里面的一个普通囚犯,命运本就已经注定了他一生囚困在那个暗无天日的活死人墓里面,但住进来的一个小女孩儿改变了他的一生。后来他说,希望是和绝望伴生的,只有体验过希望才能真的体味绝望的辛辣和苦涩。Thalia就是他那时的希望,他拼尽一切保护她不被伤害,甚至与全监狱的“狱友”为敌,事实上,飞跃成功的Thalia身上寄托着Bane身上全部的苦楚。

在最后掩护好Thalia之后,这个那时还没有戴面具的男人终于被暴打到几乎死亡。仇恨的气场在他心中风起云涌,像是他用来摧毁Gotham的核弹一样一触即发。Ra?s找到女儿之后带领忍者联盟前来血洗了这所监狱,Bane成为了这里的主人。在击败蝙蝠侠之后,他迫不及待地带着他回来这里,他迫不及待地要让Bruce体验他当年的伤,那里是他心灵全部的坚硬与柔软。从这一点看,小丑是柔软但无坚不摧的水,而Bane才是坚硬到燎原的火焰。

不过这样一个存在对老阴谋家Ra?s来说却是芒刺在背骨鲠在喉,Bane的仇恨太过强烈,太过炙热,以致于有时候会妨碍自己的计划。事实证明,如果Bane从Thalia得到核弹之后不声不响直接引爆核弹,Gotham连一点反击机会都没有,如果是Ra?s,他一定会这么做,但是他没有。Bane认为这样不解恨,他要让Gotham和自己一样,体验希望和希望风化后的绝望,他象征性地组织了“革命”,这场不得人心、没有群众支持的所谓革命只不过是对小丑的照猫画虎,革命来革命去最后还是得一炮轰烂这座城市。他也没有在击败蝙蝠侠之后杀死他,而是把他放到地牢,配备电视和医疗服务,让他在拯救Gotham的焦急中、在对自己心爱的城市的爱莫能助中、在那道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的光芒中体验绝望而死。他对蝙蝠侠说,给你的惩罚必须更为严厉,假使蝙蝠侠真的爬不出来,那真的是最严厉的惩罚。但纯功利地事后诸葛亮,如果没有这些画蛇添足多此几举,Gotha0m早没了,蝙蝠侠早输了,英雄的故事早就写不下去了,他的仇恨太强,这虽然给了他力量,但反过来也制约了他。就像带在他脸上的面具一样,相似于小丑的伤疤,面具也是反派内心创伤的印记,但Bane最后也是败在这个面具手里,一旦面具漏气,他就不再是蝙蝠侠的对手。Ra?s Al Ghul大概是看穿了这一点,随即将他逐出师门。

TDKR让我思考最多的之一是Rise这个词,那段震撼的人声配乐名字就叫Rise,那个虽然英勇却一心求死在那个让Bane被绝望刺穿的地狱里面却实现了自己人性的崛起。Bane用电视直播着自己是如何颠覆Gotham的,那个核弹的出现让Bruce彻底感到危机感,他不能就这样躺在里面等死。面对Bane对他灵魂的挑衅、激怒、嘲笑,他心底最元初的斗志被激发了,他拼尽一切都要爬出去,他的城市在倾塌。

Bruce真正重新思考的,是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们再回忆BB,Alfred曾说,听到你要去做蒙面侠客我之所以没有把你送进精神病院是因为你这么做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蝙蝠侠的可贵在于奉献,Wayne家族的可贵亦然,可自己之前的不要命并非为了Gotham而是为了实现疲惫的自己,这样的战斗,是有违家族精神的,也就是没有价值的。凡事看动机,也要看结果,这些年目睹了无数失恋的男生很委屈地说,我对她那么好她为什么感觉不到,其实只有一个动机并不足以锁住你爱的姑娘,就像蝙蝠侠一样,虽然很壮烈,但是拯救不了Gotham。让他明白这个道理的是老医生对他讲的Thalia逃出的经验:扔掉救生索,非是靠着勇者的无谓,反倒是靠着怕死的审慎。蝙蝠侠终要死,但是死在什么地方至关重要。

蝙蝠侠逃出来那一刻,真有点从下水道逃出肖申克的感觉。

再回头说猫女。Selina在这部电影里面并不是一个大人物,初期投靠Bane,后期却成了蝙蝠侠值得信赖的拍档。她曾经迫于生计走向了盗窃犯之路,等想要悔过的时候却为时已晚,她憎恨时下的体制,却是用一个全新的角度恨的:Ra?s、小丑和Bane是因为体制对他们造成的迫害而恨,Gordon和蝙蝠侠是因为体制不能有效率地惩治罪恶而恨,而猫女则是为了体制不给她重新向善的机会而恨。她向Bruce宣告革命将至,是出于一个女人感性的想要重新做人的欲求,她要的是一个新的开始,就像一个身背挂科劣迹的大学生乞求教务处让自己毕业一样。她为Bane做事只是因为想要一个抹去自己罪恶记录的途径,她用自己的能力向一切有能力的人谄媚和觅价,她想要反抗却不知道反抗的后果。

猫女出卖过蝙蝠侠,被John捕获之后,她说你应该和我一样害怕Bane,与蝙蝠侠不甘于做平常人不同,猫女只想拥有一个做平常人的可能性。但是蝙蝠侠对她的宽容和信任打动了她,蝙蝠侠一早就看穿了猫女非是穷凶极恶之辈,最后仍然将重要的炸开隧道的任务交给她,一炮轰开隧道,猫女本可以再次背叛,可她却没有,蝙蝠侠用他的信任换到了猫女的信任,而这份信任,对于这个谨小慎微充满怀疑地匍匐在这个世界的女孩来说,足以升格为爱情。

蝙蝠侠的信任是一个很值得深究的问题,他不容易信任别人,又太容易信任别人。Lucius只是因为曾是父亲生前挚友而被信任,TDK中直接委任给他监视整个城市的任务;John因为他对蝙蝠侠的推心置腹而被信任,在车上Bruce对他倾心畅谈,最后把带领学生离开的任务交给他;Gordon因为那一件披在自己肩上的外套而被信任,多年来一直是蝙蝠侠最依赖的战友;甚至最后大逆转的Thalia也只是因为极力推行环保救世的计划而被信任。而猫女的信任来得更无厘头,甚至完全是直觉,直觉告诉蝙蝠侠此人不坏,他竟然遭到背叛亦然信任她。而蝙蝠侠的信任最终收获的是一份又一份真挚的感情,技术支持、继承人、好友和恋人都是因为他本不该有的信任而收获的。人性良善的人,总是相信人性的良善,从而相信别人,人性肮脏的人,敏感于莫须有的肮脏,从来失道寡助,单枪匹马的蝙蝠侠是脆弱的,可那个笼络在他身边的团队,却让他无坚不摧。

Bane的革命开始了,那不是革命,而是摧毁人心的心理酷刑。也许Bane总结过Ra?s失败的原因,也继承了小丑成功的经验:必须让人们自我毁灭,少用技术,多用人性。他宣读了Gordon的演讲稿,良民意志崩溃,囚徒暴乱在即,一场战争一触即发。但是这次的争取群众基础的演讲并不如小丑那样成功,窝在家里的民众,与其说是因为Harvey的真相,不如说是因为恐惧,而减少了市民无谓的干扰的代价是为蝙蝠侠洗脱了罪名,真的值得吗?Bane就那么笃定蝙蝠侠爬不出来吗?Bane的革命,说到底只发动了监狱里的囚徒,那些本就作恶而被绳之以法的恶棍,没有像小丑那样动摇了全体人民的世界观。他发动了那些底层建立了对良民的独裁统治,理由却仅仅是因为他们腐败。试想一下,如果这伙人上了位,一方面是他们本身的素质,另一方面因为独裁,他们只可能更腐败。投影到现实生活中大家可以参看上世纪风生水起的各国社会主义革命,防敏感,不多说。

这么看,TDKR依然不如TDK,原因还是一样,反派不行。

TDKR最让我失望的地方在于人民的作用在其中遭到了弱化。也许这部电影太长了,而人民这条线又太难操作,所以直接被诺兰按下不表了,与杰作TDK当中人民群众那样疯狂到极致的社会心理秀不同,TDKR里面绝大多数人都自己呆在屋子里不出来。这也罢了,警察和囚徒大决战的时候,我希望看到人们从房间里出来,扛起枪自己包围城市,可惜,没有;蝙蝠图腾在Wayne大厦升起的时候,我希望看到如V字仇杀队里面那样的人人身着蝙蝠侠外衣走上街头表达他们的抉择,可惜,没有;蝙蝠侠拉着中子弹飞向大海,我希望看到民众走上街头目送自己的英雄远去,可惜,没有;哪怕是最后蝙蝠侠雕像落成了,我希望看到大家更热烈的掌声,可惜,还是没有。TDKR缺一口气,那就是民众与蝙蝠侠互动出的狂欢,那种

发自内心的振奋,本可以很感人的,可惜,没有。

回过头来说Jim Gordon。他一直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多年在公检法的工作让他了解了美国法律制度的苍白无力,可内心的正义感在另一个方向鞭策着自己。他一面洁身自好刚正不阿,另一面使用着有前科的手下,一面充当着体制内的英雄,另一面明目张胆地与蝙蝠侠合作。这种妥协,也就是最后双面人所说的“与魔鬼做交易”,也是TDK里面很值得玩味的东西。从这里说,他是介于光明与黑暗之间的“灰色骑士”。

他的宽容、正义、应变能力都是一流的,看他假死捉小丑、车内夺枪、领导着一个城市顽强地抵抗着内心的疯狂,又在下水道脱身,只身在千钧一发之际阻挡了爆炸的核弹,小丑制造大混乱的时候、Bane把Gotham变成废墟的时候,他都是Gotham实际上的一号人物。但他也有自己的法外监狱,也放纵蝙蝠侠严刑逼供,还最终导致了Harvey和Rachel的悲剧。TDK最后他大喊“I'm sorry for everything”,那是真心的。

这个世界没有完美,只有两难,怎会有没有付出的回报?警察,狗,这些意象在TDK里面反复出现,象征着暴力和强制,即使这种力量是用在正义上,也是被上帝收编的魔鬼。0有人说,人情是通例,法制是特例,我想诚然,因为维系法律制度的光明的,永远不是雅典娜的橄榄枝,而是波塞冬的马和三叉戟。这么看,Gordon其实是最出色的警察。

可以说,是蝙蝠侠成就了Gordon:BB里面,是蝙蝠侠把他从绝望和无奈中解脱出来,他开着蝙蝠车和蝙蝠侠一起拯救了城市;TDK里面,是蝙蝠侠牺牲了自己留给了他一个没有犯罪的极乐世界;TDKR里面,又是蝙蝠侠一个人自我牺牲拯救了全市,这次牺牲的是“生命”,这个世界上谁都可以不信任蝙蝠侠,唯有Gordon不能,蝙蝠侠一再牺牲自我献祭给这座城市,一次次做着TDK中Alfred所说的“别人做不来的正确的选择”。蝙蝠侠牺牲了自己成全了本该遭受唾骂的Harvey,而Gordon每晚还是来到楼顶,每晚等待着那个不知道姓名的战友,他的“梦姑”能够再次在黑夜的万家灯火中一袭黑衣而来,熟悉的低哑嗓音,一转身就不见的鬼魅作风,终将在Gordon心里打一个死结,痴情男女,可一战否?TDKR中最令我动容的一幕来自于最后,Gordon在与他当年砸毁蝙蝠灯同时的黄昏再次站上楼顶,只是没有了雨,他用手擦拭上面的蝙蝠图案,然后试图朝天上看,那种感情让我在香港ISQUARE里的UA电影院IMAX厅的第一排一个人热泪盈眶:这个系列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蝙蝠侠的友谊已经成为他人生大厦的地基,曾经是蝙蝠侠最亲密的同路人是他这一生最大的光荣。

情不自禁了,VC你要冷静……

越狱成功的Bruce回到Gotham收拾旧部卷土重来,江东子弟多才俊,一场大战不可免。这一次,蝙蝠侠选择了一个历史性的作战方式:他竟然在白天走上了街头。与Bane第一次决斗,他试图躲在黑暗里,这是蝙蝠的一贯作风,不过Bane马上指明了,你只是利用黑暗,而我生长于黑暗,黑暗只是你的武器,而黑暗是我的家。此刻,Bane此刻作为所有生长于黑暗的反派、黑帮的代言人,告诉曾经统治黑夜的“夜神”,即便你曾因为内心的痛苦而偏向黑暗,可你终归是光明的代言人。于是这次,蝙蝠侠代表着这个世界所有残留不死的余光,走到了Bane身边,曾经对他昼伏夜出却要代表光明的质疑都烟消云散,他不再希望用障眼法唬住敌人,他只希望在这场一回合制的拳击比赛中获胜,甚至他可以摘下面具来打。他把自己牺牲的时间点选在了最后,在核弹没被解除之前他绝不能死,怕死的审慎让他不再是Bane的刀下鱼肉,一拳打烂Bane的面具之后,高下立判。

在收拾掉Thalia这个突发的波折之后,蝙蝠侠拉着中子弹飞向大海,忍耐、大爱、牺牲,在海上升腾的蘑菇云中固化成永恒。Bruce带着Selina远走意大利,John接替了蝙蝠侠的装备,更继承了蝙蝠侠的理念,蝙蝠侠作为一个Symbol终于成为了Gotham城市精神的一部分,Wayne家族后继无人,可家族精神却作为一个idea成为永恒。正式制度加蝙蝠侠终于战胜了其他几张药房成为了救世的最优,皆大欢喜。

TDKR这一段儿写得真是不过瘾,原因是它真的没有BB和TDK那样有逻辑,这也让我这篇文儿一直难产。电影似乎想着重描述蝙蝠侠从堕落中奋起的过程,回到BB的老路,但是我一直想问,蝙蝠侠自己真的堕落了吗?因为实在是没有太多的心魔需要打破,蝙蝠侠所谓的Rise并没有太多的力度,从回归到被囚再到回归,阻力太小。而前面过于冗余的情节压缩了后面更需要力度的情节。单以一部来说,TDKR是非常优秀的电影,诺兰电影的商标在那儿摆着呢。不过里面值得挑剔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与满分相比,还差一个小时的电影篇幅。

这部电影,,作为最终章,加入了四个新人物,分别是John,Selina,Miranda和Bane,他们分别解决了电影的四个难题,依次分别是接班人问题、正配问题、大悬念问题和大反派问题。但是,尤其是John和Miranda这两个,显得功能性太强,电影没有足够的篇幅去让这两个人物丰满起来。而Bane作为早已放出话去的大反派,无非就是以Ra?s的逻辑内核和仿小丑的方法论,没有什么革命性突破,他只是绝望的人格化,这白白浪费了Hardy抹去了大多数面部表情依然出彩其实是史诗级的表演。而他的革命,也由于篇幅不足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自圆其说,要知道,TDK里面可是花了几乎让小丑喧宾夺主的力度才把小丑这个角色楔入电影历史的,他不停地跟所有人阐述自己的世界观,让一切看起来是天衣无缝的合理。猫女这个角色很成功,Annie在两个地方出了彩,其一是炸开隧道之后面临跑与不跑的选择时那个经典的表情,其二是最后对蝙蝠侠说“我们都是傻瓜”,然而这个角色的成功,也只是“一般电影里的成功配角”这个级别的。

那么,空出的篇幅都干嘛去了?如果你仔细看,其实中间有大段情节蝙蝠侠都没有出现,个人认为,都去交待剧情发展了:TDKR剧情太庞杂,但是诺兰没有省去一些前面可有可无的戏码,包括Alfred对Bruce过多的劝告,包括对无良股东戴高特、脑残警察富力等人的交待等等,其实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导致最后Bane开始他的“地上革命”时,离电影结束只有一小时了,Bruce从地牢爬出来时离电影结束只有四十五分钟;Bane和蝙蝠侠只有三场对手戏,其中两场几乎是打,没有了TDK中小丑面对蝙蝠侠和Harvey时精彩的辩论;猫女只说了她不喜欢这个革命,可她本来是怎么想的根本没说,只说了一句“I?m adaptable”就含混过去了;Miranda和Bruce的爱情根本没有细说,最后只能被理解为一夜情,导致了大逆转时力度明显不足。结尾显得非常仓促,最后时刻十万火急,蝙蝠侠和Gordon的告别简单而凝练是没什么问题,但是与前面稍显拖沓的情节比起来,显得分量不够。

当然TDKR也给了我很多意外之喜,最大的亮点是饱满的感情和丰富的细节,前面说的Gordon除外,还有几个细节让我动容:Bruce说我退休了,Lucius还要给他展示自己的新武器,说这是回忆当年的美好时光;Alfred数度哽咽,与他曾经的冷幽默风格大相径庭;Bane在Thalia出现之后露出了孩子一样的单纯的表情……这些细节让TDKR仍然是一部丰富而睿智的五星电影,Bruce Wayne回到了当年父亲对他说Why do we fall的起点,从起点站起来回到终点,这是Bruce Wayne的终点,也是蝙蝠侠的另一个起点。

--------------------------------------------------------------------------------------

好久没上了,这文儿竟然被挖出来了,真所谓酒深不巷怕子香啊!说实话这文儿刚被黑了的时候,我看见那凭空出现数量整装的六百个没用我也很诧异,说那时候没有愤怒没有失望是不可能的,没功劳至少有苦劳嘛,就算是抄我也犯不着敲那么多字……

后来那个叫停在九三年的人的仁兄豆油我说这事儿和他没关系,虽然到最后我也没法弄清楚他是表演还是真诚,不过我作为一个善良的人,从感情上还是愿意相信他。他当时也急了,还对我说如果你想要第一我可以让给你,不过我想那个我是真不在乎,我不愿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劳动成果让人抹黑,它像我的一个女儿一样,我必须保护它。

最后,如果真是豆瓣做的,我只能竖起我红肿的中指冲它呵呵两嗓子,我的女儿在学校被别的学生家长欺负了,我可以理论甚至拍丫一砖,可是要是被学校挤兑,我就只能带着姑娘转学了。

更多相关推荐:
蝙蝠侠观后感

蝙蝠侠观后感在上一部黑暗骑士的结尾蝙蝠侠成为一个走上穷途末路的逃亡者不再站在哥谭市的最高处俯瞰整座受他保卫的城市哥谭市似乎也不再需要蝙蝠侠而黑暗骑士崛起的故事发生在8年之后痛失挚爱的布鲁斯韦恩就像一个遭到重创避...

蝙蝠侠前传1观后感

蝙蝠侠前传1开战时刻报告班级姓名今天闲来无事便观看了蝙蝠侠前传1开战时刻就个人来说不太好看因为它并不如别的美国大片那样不魔幻也不太科幻英雄人物不像超人神奇四侠那样的超能力也没有钢铁侠那样利用科技而拥有的非人能量...

蝙蝠侠.黑暗骑士读后感

蝙蝠侠黑暗骑士观后感主要人物心理特征分析看过蝙蝠侠黑暗骑士之后感觉里面人物的心理特征特别明显影片从策划人小丑带着他的一帮人抢了一家黑社会的银行开始主要展现给观众以蝙蝠侠为代表的正义和小丑为首的犯罪团伙之间的斗争...

美国大片《蝙蝠侠》观后感

美国大片蝙蝠侠观后感文自由随缘今天和老婆一起去上海国泰电影院观看了美国大片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朋友或许会纳闷这个年龄段的人怎会喜欢看这样的罪案惊悚片倒不是我们喜欢是儿子儿媳的孝心今天她们带着孩子去娘家难得让...

蝙蝠侠观后感(英文)

Ittookme3hourstowatchthisfilmThemoviehasasubtleinsightintohumannatureIthoughtitwouldbeagreatopportunitytosharewithy...

蝙蝠侠前传观后感

蝙蝠侠前传观后感正所谓没有最细心只要肯较劲没有做不到只要够变态我觉得这很符合片中小丑的价值观多看几次之后我渐渐明白这部电影中没有任何一句台词是废话而且每一句台词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表达的也绝不只是字面上的意思有...

蝙蝠侠前传2观后感

蝙蝠侠前传2观后感电子三班张忻瑜20xx2630其实我之前没有看过蝙蝠侠这一系列我一直以为蝙蝠侠和超人蜘蛛侠一样是正义的化身深受万民崇拜和敬仰是城市的精神偶像可是直到看了这部影片我才知道原来在市民眼里他与自己坚...

观武侠片有感Word 文档

观武侠片有感在观看一部新的电影之时我都满怀着一种期待期待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可以给我带来些许感动些许震撼也许也想带来些欢乐电影展现给人的是一个个故事有些故事比较俗套有些故事比较新颖而武侠片展现给我们的是江湖之中...

《钢铁侠》观后感

钢铁侠观后感一向比较推崇好莱坞大片的我加上钢铁侠在北美地区上映不久便收获了不菲的票房与不错的口碑毅然决定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鸿篇巨制巨额的投资豪华的幕后团队一线影星的加盟还算紧凑的剧情半喜剧的风格加上炫丽的视觉科...

《蜘蛛侠》英文观后感

蜘蛛侠英文观后感TonightIwatchedthemovieforthethirdtimeIreallyenjoythisfilmsomuchSowhatsyourchoicebetweenbeingacom...

超凡蜘蛛侠观后感

超凡蜘蛛侠观后感暑假里我和同学看了一部可以说我期待已久的电影超凡蜘蛛侠里面的一个个精彩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一直回荡着这部电影的剧情还是延续美国传统的英雄主义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彼得帕克从小父母失踪于是就和他的叔叔阿姨...

《超凡蜘蛛侠》观后感

超凡蜘蛛侠观后感超凡蜘蛛侠观后感超凡蜘蛛侠是一部新上映的电影并且非常好看这是暑假精彩的压轴电影今天我和妈妈爸爸一睹为快主人公彼得帕克他的父母是位很有名的研究微生物的博士可是在他十岁那年父母离开了他从此彼得帕克和...

蝙蝠侠观后感(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