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有感

时间:2024.4.29

读《家》有感

青春是美丽的东西。那么就让它作为我们鼓舞的源泉吧。

————题记

说到家,也许每个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家庭,那个温馨的港湾,那个无论你在外面受了多大的荣耀与耻辱,它都会永远包容你,爱护你的宝地。因此,我们的理解就是,我们需要一个家,并且希望永远得到它的庇护。然而,当我们读到巴金先生的《家》,这里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番情景呢?

《家》是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一个正在崩坏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历史。然而它所代表的意义可不仅仅是这样一个家庭,而是整个社会上大多数家庭的悲哀。它们在腐坏中崩塌,它们作为一个家,然而却没有一个家能给孩子们带来温暖与支持。固然,若整个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的话,我们何谈进步?小家为大家,大家成就小家,没有大的国家,岂会有小的个体的家。因此,《家》成为了巴金先生对不合理制度积愤的倾吐。

《家》主要写了这么六位人物,觉新、觉民、觉慧、梅琴、鸣凤,它们分别有不同的性格,也因此有不同的结局,下面,我们就一一来剖析。

觉新,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面对“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他不得不因自己的位置和性格使然而屈服,然而断送的却是自己那年轻有为的生活。事实上,觉新、觉民、觉慧,三个人都受到了新式教育的洗礼,甚至后来,他们也经常阅读《新青年》等新式刊物,这足可以说明早期他们的思想都是先进的。然而觉新所处的位置特殊:他是长子。父亲不在了,他就必须去按部就班的接替这个任务。重任在身,要照顾到整个大家族,再加上祖父的威严,他的怯懦,使得他不可以也不可能去用新的方法来治理这个大家庭,即便连他自己的婚姻都是惟命是从。这对于一个曾经也有过新的思想观念的人来说,真的是一种悲哀。对于觉新来说,他也许很强大,但面对更加强大的现实,他的力量杯水车薪。家对于他来说只是惟命是从。

觉民,介于觉新与觉慧之间,既不过分屈服也不过分张扬。尤其是在面对琴的感情问题上,更能显示出这一点。小说没有给出二人的结局,但考虑到觉民的性格,他应不至于遭受到觉新的待遇。面对祖辈的高压政策,他会选择出逃的应对,不轻易屈服。毕竟,新式教育的社会思潮他都还是经历过的,所以即便是家,

当他受不住时,也会选择出逃一段时间。

觉慧,小说的最主要人物,新式青年。他靠着一个单纯的信仰,踏着大步向一个简单的目标走去:做自己的主人。所以,觉慧,一个十足的新式青年,绝不受封建礼教的半点约束。当其他人都不敢碰社会上的新思潮时,他敢,甚于全力支持;当他因为这被祖父软禁时,同样心忧新事物,时刻找机会溜出去。他敢于说出自己认为那些封建礼教的错误观点,并且绝不遵守它。然而对于新事物,他全力的去追逐,因为他知道,那,是十足的人性自由。所以,但凡束缚他的地方,他都在全力的挣脱,即便是我们所认为的家。

梅与鸣凤都是几千年来封建礼教路上的牺牲品,尽管这条路已经浸饱了女人的血泪,可她们依旧逃不脱断送自己青春的命运。这条路,流尽了此类女性的眼泪,呕尽了她们的心血。梅,本与觉新青梅竹马,只到谈婚论嫁时,只因谗言,便断送了二人的美好前程。梅后又成为遗孀,终日抑郁不能欢乐半点。从此至终,梅虽不喜自己的境遇,但却没能有一丝反抗,尽受整个家族及社会的安排。鸣凤,高家丫头,暗恋觉慧,引不愿听从府里安排嫁人做小,而投湖自尽。也许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湖水是她的归宿。

琴,一个幸运的角色,比较敢于挑战新事物,只是囿于环境影响,她的勇气不足。希望的火花有时也微微照亮了整个家庭里的暗夜。然而,琴不能算是健全的女性,她,只是个影子。也许,就琴本身来说,她可能会有更大的成就,但是环境,整个大环境薄待了她,使她重落在陈旧的观念里,但她那一点点的锋芒也被时间洗得干干净净了。最后的结局仍逃脱不了被关在狭隘的牢笼里。

一部小说反映了一个时代,上述主人公相对我们而言,是不多么幸运的。在这样的社会里,逆来顺受的,始终是社会的牺牲品,像梅;意志不坚定,囿于环境限制的,最终也逃脱不了受社会戏谑的角色,如觉新。然而最黑暗的夜也有被黎明所突破的一刹,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将觉慧当成黎明,因为他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所在。也许这也正诠释了作者所说的东西——青春。

青春是个妙不可言的东西,在这个时期,我们可以大声唱歌,大声欢笑,做我们想做的事,并且有能力有魄力去接受新事物,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不断地完善提升自己才是青春时代我们应该做的事。在青春时期便一味的顺从他人的盲目言论,毫无自己的见解,即便有了一丝见解却又不敢说出的,我们说这样的人

是可悲的,他埋葬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青春,还有整个国家的命运。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岂不是这个代理么?

我们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期——青春期,所以,在这个时期里,我们一定要培养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遇事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敢于表达。每个人的独立思想才组成了百花齐放的文化时代,所以,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新思想,而不是一些陈腐的东西。有了这些,我们才能说这个青春是接近完整的。因为,我们需要用这些青春去装扮我们的国家、社会。所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的民族不正是需要我们这样的人吗?所以,努力吧青年人,正如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所说: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第二篇: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第一次读《家》是在初一。不知怎的,班里涌起了一股读《家》的“暗流”,一本蓝色封面的《家》在许多人的桌肚里都呆过。我拿到书时,书已经有些破旧了,但这并不影响它给我带来的震撼。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就像封面上那老旧的,兴许还泛着斑斑锈迹铜狮门环,轻扣几下,推开的便是一个截然不同的阴森的深宅大院里,老朽的高老太爷躺在藤榻上,陈姨太走过带来的一阵香风;大房里,周氏抽着水烟,三更鸡上永远煨着一壶热茶;觉新皱着眉头听觉慧和觉民大谈新思想……腐朽的家终是无法再时代的洪流里站稳的。很多外国人认为《家》不过是民国时期的《红楼梦》,讲述了表兄妹相爱的悲剧。这无疑是片面而肤浅的。作为“激流三部曲”,巴金无疑把更多的笔调给了精神,不朽的时代精神。很难界定觉新是否是拥有这种精神的人 。他永远是痛苦的,似乎他来到这个世上的唯一使命便是顺从。他明明爱的是梅,却因为长辈的恩怨纠葛而被迫娶了瑞珏;他渴望与觉慧觉民一样做时代的弄潮儿,却又惧怕他人的看法;他爱瑞珏与海儿,却无法在他们遭受吃人礼教残害的时候伸手挽救他们;他看《新青年》,却依旧无法摆脱四书五经的樊笼。他似乎永远痛苦不堪无能为力,在封建大家长制度下,他无法做自己,就好像是一个任人操控的木偶。于是在他无能为力的目光里,梅、瑞珏、海儿、鸣凤、惠、枚一个个去了;觉慧、淑英出走了。他是一个生活在自责中的人,他理应是“觉新”的,然而他“觉新”之后却却无法觉醒,无法付诸实践。在《秋》里,觉新似乎得到了“解脱”,当然,那时家已经散了,积压在他身上的包袱终于放下了。就像巴金自己说的那样:“一个人会到什么地方,当然要看他自己走的路。一个人一直往北,他不会走到南方。”觉新的特殊身份使他成为了悲剧的中心,他恰恰是新旧时代交接的产物,新旧思想碰撞的火花。“家”是他竭力保全的东西,然而又同时是压在他身上沉重的石块。“家”散了,压力也就没了。从一开始,这个“家”就注定是要散的。无论是父母之命不可违的婚姻,养戏子、姨太太,或是节日里那放炮人烧灼的皮肤无一不在宣告着家的破灭。觉新是一个傀儡,其他人又何尝不是。那些年轻、鲜活的生命被“家”张开的血盆大口活活地吞了进去。鸣凤死的时候,还是禁不住落泪了。那可爱、善良的年轻女性却成为了冯老太爷的陪葬,一个没落的“家”的陪葬。这就是所谓的儒家思想吗?这就是所谓的“伦理纲常”吗?很庆幸,终究是有人觉醒的,觉慧的出

走时必然的,这样的“家”已没有可留恋的东西。不是在沉默中灭亡,便是在沉默中爆发。离开的人选择了重生,留下的人自取灭亡。在这个缺少信仰、缺少思考的社会,《家》就好比是一口洪钟,发出悠远、低沉的鸣声。那股书页下涌动的激流,依旧会澎湃着向前,让我们重新拾起信仰。

更多相关推荐:
巴金《家》——读后感

读巴金的家有感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从表面看高家一家人读书知礼事事如意家庭内部尊卑有...

家读后感800字

家读后感800字在这个大家族中处处都充满着激烈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这是我最笼统的想法在这个家庭里发生了太多的悲剧与不幸三个不同的女人的死却引人深思第一个女人是梅觉新和梅本是真诚相爱的因为双方母亲不合就那样拆散了...

家读后感

家是身心的归宿一看到家便不禁和亲情联系到了一块温馨而真切家这字总让人遐想一种对互亲之情的期盼然而巴金所描述的家却是羁绊是对激情的禁锢这也难怪当时处于五四运动后动荡社会的背景下一个四世同堂的官僚地主大家庭搞公管有...

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xx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时代曾目睹了封建家庭种种腐朽丑陋的生活青年们受到了压迫和他的下人们的悲惨遭遇小时候的这些遭遇使他产生了对旧社会的愤恨五四运动后接受了新思想积...

家 读后感

家读后感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的第一部它从19xx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家围绕着高公馆这个五房儿孙的大家族中的...

家 读后感

翻开油墨印染的书页纸张上的文字总能传承总有一种现实可以值得深思无疑巴金先生的家属于这一种历久弥新无数代人都在读着这样一个故事无论是自愿或是作业都说明着她的魅力高氏豪门外表上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但掩盖在这层帷幕之后的...

艺术家读后感

艺术家感后感序言爱上艺术家纯属一场无言的邂逅我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在去影院前对这部电影充满了不屑和怀疑黑白片默片在3D或IMAX甚至5D视效都无法再满足观众口味的年代一部黑白默片又将如何圈住影迷们的钱包和心呢然而...

《家》的读后感

我想有个家音律在跳动着歌词道出了人们的心声可到底什么才能称作家家应该是蜘蛛网的中心连结着千丝万缕的情不管你走得多远你的喜怒哀乐只要有一丝丝的脉动就会震动着蛛网的中心这句话把家比作蛛网的中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家是我...

《家》读后感

家读后感家是巴金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取材于中国的一个封建的大家庭写了这个大家庭的没落与分化写了垂死的宗法制度还在吃人同时也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与家庭的决裂描写了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这部作...

家读后感

家读后感当我满怀欣喜的拿到家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感觉温馨甜蜜家是温暖的壳家是受伤的创可贴家是父母投资儿女欠债的地方家是握在手里盈盈的一脉馨香但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家是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在巴金先...

家读后感

巴金家读后感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这是巴金在读完了小说复活之后的一声感慨而我觉得这恰是觉新一生的写照整部小说以五四运动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有昌盛至破亡的过程这个家庭拥有着华美的外衣貌似是豪门大家世代书香其实...

世界上最最温馨的家读后感

世界上最最温馨的家读后感昨天我读了李老师推荐的绘本世界上最最温馨的家我被故事里蜜蜂妈妈们为自己的孩子建造了那么安全舒适的港湾而深深地感动了例如切叶蜂辛辛苦苦切下玫瑰叶子然后把切下的叶子带回家给自己的卵一个舒适的...

家读后感(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