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材解读(19周旋)

时间:2024.5.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材解读

合肥十九中

周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篇目。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出鲁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鲁迅,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他:“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的骨头是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便是鲁迅精神的真实写照。他不愧是我国近代文坛上的一面旗帜。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写于一九二六年九月十八日。当时作者刚离开北京,正在厦门大学任教,本文还有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这组散文有五篇是在北京时写的,由于作者痛恨那些为军阀政客卖命的走狗文人,加之北京的形势复杂,他决定南下。另一半是到厦门写的。所以说,这是鲁迅先生南下时,心情最糟糕时,为了排解内心的痛苦寻找一些安慰,才写了这篇散文,作品中流露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和深情。

百草园,在绍兴城内新台门后,鲁迅家房屋后面的一个园子,当时是台门内十几户人家共有的园子。一九一九年,百草园和新台门屋子一起卖给了姓朱的人家。三味书屋,在绍兴城内新台门鲁迅故居东边不远的对面,是清末秀才寿镜吾先生的寓所内的第三间房,用为书塾。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在这里读了六年书。所以,这里的一切,他都记忆犹新。

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点明了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照“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空顺序来写的。由此可知,全文可分为两部分,即作者童年时期在百草园的游戏生活和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两部分内容。

文章首先从百草园讲起,指出百草园虽然“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而且园内“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直接表现出作者对百草园的亲切回忆。 紧接着,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百草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本段写百草园景物之繁多, 多达十五种。作者巧妙地以时间先后作为描写顺序, 从春写到冬,依次写来,层次清晰流畅, 各种形象生动活泼, 细节刻画之传神、语言表达之精妙令人咋舌。一系列形容词以及描写动作细节的词的运用,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其语言色彩绚烂,情趣十足。作者选取了各种动植物的代表性特征进行粗线条的描写,表现出百草园内物种的丰富以及园内生活的自由。“不必说??也不必说??”看似是在表明这些动植物都是些平常之物,其实却是欲扬先抑,为下文作铺垫,由面到点, 强调了“单就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突出了“泥墙根一带”对于儿童们的特殊吸引力, 增强了作品的韵味和语言感染力。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弹琴,既是拟人状物,又暗示出园子里不仅是各种小生物的天堂,也是孩子的乐园。从蜈蚣、斑蝥到何首乌、覆盆子,这里的动植物无一不让孩子觉得新奇。小小的泥墙根一带就有如此多的乐趣,园中其他地方的乐趣自然就更多了。作者在这里烘托旁衬得

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百草园给予我亲近自然的乐趣。在下面的段落里,作者先后谈到了“美女蛇”的故事和冬日雪地里捕鸟的方法。“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虽然让人有点害怕,却又强烈地吸引着作者,引发了作者对百草园隐秘的无比好奇。冬日里捕鸟之事更是给作者带来了无比的欢乐: 先“扫雪”、“露地”、再“支筛”, 然后“撒秕谷”、引诱鸟雀“啄食”, 最后“拉绳”、“罩雀”, 用词简洁清晰, 读来妙趣横生。这些好奇与欢乐,不仅仅是百草园给我带来的,也是长妈妈和闰土父亲等故乡人物给我带来的。自然的快乐不仅仅来自于百草园内的动植物,还源于故乡人与人间的深厚的情感。

慢慢地,作者长大了,家里人要送作者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这里,作者用一个过渡段,巧妙地将自己的百草园生活过渡到了随先生读书的学习生涯。“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作者先以儿童哀伤的语气发问,然后连用三个“也许是”外加“??都无从知道”,进一步加强自己对家里人这一举动的疑惑不解。最后又以向亲密伙伴告别的语气向百草园做了告别:“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即将离开百草园时那种依依不舍的心情。在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作者一开始便以简洁的线条描绘出书塾先生古朴的形象:“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的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就知道,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接着,以肯定语句,介绍了他的品性。在鲁迅的笔下,这位老先生似乎也并不太“严厉”,学生行礼,他在一旁“和蔼”地回拜,备有一条“戒尺”,定有“罚跪”的规则,但都不“常用”。通常也只是“瞪几眼”,大声嚷道:“读书”。管制似乎也并不太严,学生常常会溜到小花园里顽皮,课间也能偷偷地嬉耍。但另一方面,这位先生却是刻板、迂倔的。在他看来,学生是只能攻读经书子集,其他的读物都是不正经的,不许涉猎。然而课读那一场景却又映现了他性情的另一方面:质朴。学生们都悄没声儿各自嬉戏去了,就他一人在大声读书:“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幅人物描写,抓住了老师的几个动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质朴而有性情的先生。那声音,那表情,那动作,自我陶醉,神游其间,真是活显出一个迂老夫子的天真灵魂,可爱极了。不可否认,鲁迅在对这位善良老人的描绘中,隐含有调侃之意,但其间更多的还是温和的微笑,眷念的深情。“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先生读书入神时摇头晃脑、神态滑稽;而孩子们此时却是读书厌倦了, 正在偷偷地做游戏、描小说绣像。从老师读书痴迷近乎迂腐的情态和儿童们幼稚顽皮的个性对比中, 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住了作品的情感倾向。对于儿童来说,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环境: 一处是充满了自然之趣的“乐园”, 在那里, 一切事物都快乐有趣,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显得那么美好而多姿多彩。而另一处则是“最严厉的书塾”, 事事笼罩着对儿童天性的束缚。从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比照中, 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百草园甜美欢乐生活的恋恋不舍,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陈腐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强烈不满。正如鲁迅在《朝花夕拾》中说的, 通过往事回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运用对比手法来达到摄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三味书屋的后园的描写:“三味书屋的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这里作者是用对比手法,把这个后园和“百草园”作比较,连用了两个“也”:“也有一个园”的“也”,“但在那里也可以??”的“也”,

前一个“也”照应上文的百草园把上下文自然地衔接起来,后一个“也”则说明这个园不如百草园那么多彩有趣,但同学们同样玩得有滋有味。另外,还通过“爬,折,寻,捉,喂”等一系列动词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寻到的乐趣,反衬了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单调和枯燥。

阅读本文, 我们会有深刻的感受: 在文坛上一向以骁勇善战著称的鲁迅, 也流露出他温情脉脉的极感性的一面。这种温馨的情感是他对成长经历的深情眷顾, 带有更多的诗意和幻想的成分, 并不是童年生活的如实还原。诗意和幻想加上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力, 使得“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的荒园, 在作品中变得生机盎然起来; 使得原本枯燥的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越发显得和谐而美好。从鲁迅先生精妙高超的语言刻画中, 我们既可以欣赏到百草园色彩斑斓的景物, 又可以触摸到作者对百草园浓浓的情感,我们甚至可以隐约感觉到身处残酷现实中的鲁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读来确实情味香醇, 回味悠长。


第二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分析与同步练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分析与同步练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一)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3. 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二)重点难点

1. 学习作者观察百草园景物的方法和用准确的词语来表现景物特征的方法;

2. 课文中对比方法的运用,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

(三)知识考点分析

1. 整体把握

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同学们要了解少年鲁迅在游戏、学习中所表现的童真和童趣,发掘他对生活的情趣和感受,从而使我们受到思想的启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这部集子收录的都是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可以说《朝花夕抬》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幅画面,里面渗透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时要细心体会;文章状物、叙事、写人都真切具体,要注意揣摩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

①从题目上看,本文应分几个部分?

②在层次结构上中间是怎样处理的?

2. 品味揣摩

①文章第一段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②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作者是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③作者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④作者怎样描写捕鸟的?为什么要写捕鸟?找出捕鸟的动词。

⑤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学法解析

文章写景的突出特点:

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

第二,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冬景皆备。

第三,层次井然,条理分明,联想自然。

(五)课堂练笔

1.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仿写一段话:不必说运动会上同学们齐心协力勇夺第一,也不必说艺术节上同学们出谋划策各显神通,单是军训会操中不畏烈日步伐整齐,你就可以看出我们班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

2.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因为说到原因时是用表示猜测语气的“也许”。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如果没有,则由无法肯定变成完全肯定了,也不能表达“我”对百草园的依恋和对私塾的反感。

3. 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先生则以他的品行“方正、质朴、博学”以及对学生的宽容获得了少年鲁迅的崇敬。

(六)美文放送

秋夜

鲁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目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分析与同步练习

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分析与同步练习

鬼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分析与同步练习

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周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19xx年9月15

《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海音

(一)学习目标

1. 熟悉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全文的脉络。

2. 理解文章题目的象征意义。

(二)重点难点

1. 理解父亲的深情是怎样影响着“我”的成长的。

2. 掌握“花”在全文的构思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三)知识考点分析

《爸爸的花儿落了》展示的是作者自己童年生活的轨迹。节选的部分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文章采用插叙,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从回忆中展示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这样就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可以了解插叙的巧妙,看看作者是用怎样的文字引出对往事的回忆的。本文重点写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写得深沉,含而不露。这主要是通过回忆儿时被打事件展开的。回忆当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作者对父亲的挚爱,也透露出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同学们要注意把握。“爸爸的花儿落了”,这语带双关的标题,不仅饱含着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和无奈,同时也会引起读者深深的眷念之情。

①同学们可以抓住眼前事与过去事这两个方面,看看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情是怎么引出的,从而弄清全文的脉络。

②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③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吗?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四)学法解析

伏笔是指文章中对以后将要出现的人物、事件等所作的说明或暗示。巧妙运用伏笔和照应可以使文章脉络通畅、线索分明、结构紧凑。本文的伏笔铺设自然,使文章气脉通畅。这是我们在以后写作中应该学习借鉴的东西。

(五)课堂练笔

1. 前一部分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2. “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是。“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六)美文放送

拯救爱的时间

遥远的海上有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种情感。

有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沉没了,于是,大家都准备船只离开小岛。只有爱留了下来,她想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过了几天,小岛真的要下沉了,爱想请人帮忙。

这时,富裕乘着一艘大船经过。

爱说:“富裕,你能带我走吗?”

富裕答道:“不,我的船上有许多金银财宝,没有你的位置。”

爱看见虚荣在一艘华丽的小船上,说:“虚荣,请帮帮我吧!”

“我帮不了你,你全身都湿透了,会弄坏我这漂亮的小船”

悲哀过来了,爱向她求助:“悲哀,让我跟你走吧!”

“哦??爱,我实在太悲哀了,想自己一个人待一会!”悲哀答道。 快乐走过爱的身边,但是她太快乐了,竟然没有听到爱在叫她!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过来!爱,我带你走!”

这是一位长者,爱大喜过望,竟忘了问他的名字。登上陆地以后,长者独自离开了。爱对长者感恩不尽,问另一位长者知识:“帮我的那个人是谁?”

“他是时间。”知识老人答道。

“时间?”爱问道,“为什么他要帮我?”

知识老人笑道:“因为只有时间才能理解爱有多么伟大。”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

一. 文学常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作者是 ,本名 。本文选自 。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 、 、 。19xx年5月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抨击吃人的旧礼教和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从 的小说《城南旧事》中节选来的。

二. 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攒( )成 拗( ) 确凿( ) 脑髓( )

相宜( ) 盔( )甲 咻( )咻 玉簪( ) )歌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桑sh?n( ) 轻ji?( ) 蟋shuài( ) yōng( )肿

书shú( ) 叮zhǔ( ) 恐jù( ) 催cù( ) biàn( )子 懒du?( ) t?ng( )鞭 抽tì( )

3. 解释下列词语。

①鉴赏:

②人迹罕至:

③人声鼎沸:

④咻咻:

⑤骊歌:

4. 填词语

( )一块雪,( )地面,用一枝短棒(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三. 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

我家的后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

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二)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隔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三)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的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哪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人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芽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笸箩,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扬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1. 每个人的成长中,都会有幸福的回忆和小小的烦恼。从选文来看,作者“幸福的回忆”和“烦恼”分别是什么?请你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

2. 选文一共写了两个园,一个是“很大”的百草园,一个是三味书屋后面“小”的园。作者对这两个“园”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3. 作者描绘百草园,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前面是对百草园全貌的概述,这些景物能引起儿童的兴趣,是人所共知的;后面抓住别人不熟悉的一点来详细描述,使人们由此推测出全院都充满着乐趣。请你试着模仿课文的写法,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写一段话。

4. 选文第(二)部分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试谈谈你的理解。

5. 选文第(三)部分写了在三味书屋“玩耍”和“读书”的两种情况,请你试着在原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各自气氛特点的词语。

6. 选文第(三)部分中,学生读的文字没有标点,而先生读的文字却加了标点,这是为什么呢?试谈谈你的理解。

7. 三味书屋里的先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试谈谈你的理解。

8. 有人认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试谈谈你的理解。

四. 课外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教子无方

林海音

①母亲骂我不会管教孩子,她说我:“该管不管!”我也觉得我的儿童教育有点特别。

②刚下过雨,孩子们向我请求:“让我们光脚出去玩,好不好?”我满口答应,孩子们高兴极了,脱下鞋子,卷起裤腿儿,三个一阵呼啸而去。母亲怪我放纵,她说:“满街雨水,不应让孩子们光脚去趟水。”我回答母亲说:“趟水是顶好玩的事,我小时候不是最爱趟水吗?”母亲只好骂我一句:“该管不管!”

③我们小家庭,为孩子的设备简直没有,既没有游戏室,又没有时间带他们到海滨去度假,趟街上的雨水,就好比我们家门前一片海滩,岂不很好? ④我记得童年时候,喜欢做的许多事都是爸妈所不喜欢的,所以常常要背着他们做。我们当年最喜欢听到爸妈不在家的消息,因为那时候我们更可以任意而为。我偶然发现我的孩子跟我一样,有一次我们要出门,老二拍着小手笑嘻嘻地向老三说:“爸妈要出去,我们好开心!”我听了似有所悟,我的爸妈那样管束我,并没有多大效力,我又何必施诸儿女?这以后,我便把尺度放宽,甚至有时候帮助他们把枕头堆起来,造成一座结结实实的堡垒抵御敌人,枕头上还常常留有他们的小泥脚印。母亲没办法儿,便只好骂我:“该管不管!”我心想,他们淘气还不及我的童年的一半呢!

⑤成年人总是绷着脸管教孩子,好像我们从未有过童年,不知童年童趣为何物何事。有时看着孩子们淘气,想着我的童年,就不禁哑然失笑。母亲骂我:“该管不管!”我也只好自叹“教子无方”了。

1. ①段中说:“我也觉得我的儿童教育有点特别。”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说明其特别?

2. 全文的叙述顺序是

3. 全文反映了“我”怎样的儿童教育观?

4. “严师出高徒”“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中国传统文化里十分推崇对孩子的从严教育,你认为这与作者的观点矛盾吗?请简单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说理清楚、语言连贯)

五. 开心练笔

每个人在生活中可能都会有过挫折、有过忧伤、有过烦恼,一旦有了烦恼、忧郁、感伤就会笼罩在我们的心头,生活也就会失去光彩。面对忧伤、烦恼。你是如何对待的呢?请以“烦恼”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字数600字左右。

【试题答案】

一. 文学常识

鲁迅 周树人 《朝花夕拾》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狂人日记》林海音

二. 基础知识

1. cuán ǎo záo suǐ yí kuī xiū zān lí pǔ

2. 葚 捷 蟀 臃 塾 嘱 惧 促 辫 惰 藤 屉

3. ①鉴赏:鉴定和欣赏

②人迹罕至:少有人来。罕,稀少。

③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沸,水开。

④咻咻:模拟鞭子从空中抡过发出的声响。

⑤骊歌:告别的歌。

4. 扫开 露出 支起 撒 系 牵 看 拉 罩

三. 课内阅读

1. “幸福的回忆”是:在童年里百草园给作者带来的无限趣味,稍大后在三味书屋里读书时也可以偶尔做游戏;“烦恼”是:作者热爱百草园的生活,但是连原因都不知道就要被迫离开它去上学。

2. 虽然两个园的大小不同,但是作者都可以在里面找到乐趣,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 略(答案合理即可)

4. 表达出作者对百草园的依恋之情和作者不愿去三味书屋的思想感情,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5. 静悄悄 人声鼎沸

6. 因为学生没有读懂,而先生读懂了。

7. 这位老师读书时很陶醉,说明他非常喜爱读书;他的戒尺不常用,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说明他严而不厉,具有和蔼的一面。

8.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例:①同意 因为作者对百草园非常留恋,他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的生活,但是他被迫去上学,而在学校里他的兴趣遭到老师压制,读一些不懂的书,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出这一主题。 ②不同意 本文表现的是作者少年时代的童真和童趣,没有对自己接受的教育表示不满。作者热爱百草园,同时稍大后在书塾里也有很多乐趣,这里有博学的先生,有自己学习的渴望,也有折腊梅、做戏、描绣像的自由自在。这只是作者

成长中的一段经历而已。

四. 课外阅读

1. 让孩子们趟街上的雨水,帮助孩子们堆枕头玩游戏。

2. 插叙 第一人称

3. 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儿童个性,给他们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还孩子一个真实的生活,一个儿童的世界。(大意对即可)

4. (答案有理即可)不矛盾。两者侧重点不同,传统文化推崇的从严教育指文化知识的学习、道德品质的培养等方面。传统教育强调在严中养成习惯,通过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孩子的道德品质,促使他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作者的宽松教育侧重于学习之外的娱乐时光,在这种时候不要过分约束孩子,应该还他们真实的生活。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权还给孩子,保护孩子那种朦胧的创造意识,让他成为独特思维的个体,使其具有创造力。

五. 开心练笔(答案略)

更多相关推荐: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感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一篇散文文章写得非常好不仅构思严谨而且文章中的语言极有特色令人叫绝细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很Ok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心得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中的一遍散文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quot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悠悠童年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感每读完这篇文章心中总要憧憬好一会儿时间也似乎是停留了停留在了那美好的童年时光这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写的是鲁迅童年的生活和学习回忆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并不是简单的勾勒却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百草园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乐园在那里可以看到碧绿的菜田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和紫红色的桑葚还可以看到树上的蝉肥胖的黄蜂和轻捷的叫天子就连泥墙根一代也有着无限趣味有蟋蟀有斑蝥还有蜈蚣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篇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gt读后感我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后十分羡慕鲁迅先生在百草园度过的美好时光文中充分描写了百草园给鲁迅先生的童年带来的无限乐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我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后十分羡慕鲁迅先生在百草园度过的美好时光文中充分描写了百草园给鲁迅先生的童年带来的无限乐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光这些景色...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感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感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感鲁迅的着述浩如烟海我最喜欢的一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它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百草园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在文中作者充分描绘出百草园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188119xx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xx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

第6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6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标1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2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案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成都师范学院20xx级中文系语文教育刘青太阳花小组一概述1课文名称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文本课共需三个课时大约120分钟本课是讲第二个课时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学目的1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3学习运用形象准确的词语状物叙事写人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2难点对三味书屋内容和写法和理解教学过程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及测试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习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一不必说的菜畦的石井栏的皂荚树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的黄蜂在茶花上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向云霄里去了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按课文内容填空并选择两个所填词语说说它...

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读后感(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