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江淹《杂体诗》30首有感

时间:2024.4.13

读江淹《杂体诗》有感

汉语言文学

2012011024 肖涛

钟嵘《诗品》云:“齐光禄江淹,文通诗体总杂,善於摹拟,筋力於王微,成就於谢朓。”可见,江郎是极擅长拟古诗的。读罢江淹《杂体诗>30首后,为了更加深刻品味江淹《杂体诗》拟古特色,学生又去搜寻江淹所拟之作拿来品读,最终略有感悟,细说其下:

一、江淹《杂体诗三十首》是五言古诗发展史的总结

江淹在《杂体诗序》中明确提出了“品藻渊流”的意愿,我们通过从江淹的《杂体诗三十首》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五言古诗的发展流变:从刘祯到左思、刘琨,从嵇康到玄言诗,从张协到谢灵运,以及玄言诗到山水诗。可以这样说,江淹的《杂体诗》为我们事实上构架了一部五言古诗的史纲:其通过选取30种其前的优秀诗作,除第一首《古离别》模拟无名氏古诗外,其余29首按时代排列并标明所拟作者。其中汉代2人,曹魏4人,晋代15人,宋齐8人,这些都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他还将五言诗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关西(汉)、邺下(魏)、河外(西晋)、江南(东晋及刘宋)。他是第一个对那段五言古诗发展进行概括的人,并且江淹专门选取优秀的五言诗进行模拟,这既是对五言诗发展的一种肯定继承,同时又是一种探索。这个过程非常能展现出江淹选择和批评的眼光。他这种选择也深刻受到了刘勰和钟嵘等的认可。

二、江淹《杂体诗三十首》是有意识地探索五言古诗的创作规律

江淹在其《杂体诗》小序中已经明确提出当时理论界存在譬如“各滞所迷”、“贵远贱近”、“重耳轻目”等问题,江淹为了转变当时这种不良风气,其自身通过创作拟古诗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五言诗的观点。江淹在序中说到“今作三十首诗,今作三十首诗。斅其文体。虽不足品藻渊流。庶亦无乖商搉云尔。”江淹作为一个当时文坛较为有影响的领袖人物,已经开始注意到当时诗文界存在的创作问题,主动积极作为“文坛急先锋”,为五言诗发展道路探索。

三、江淹拟古,曲尽心手之妙。

《沧浪诗话》如此评江淹《杂体诗》:“拟古惟江文通最长,拟渊明似渊明,拟康乐似康乐,拟左思似左思,拟郭璞似郭璞。”

本人通过选择若干《杂体诗》中拟作与被拟诗人的作品,加以对照品评:

第一首《古离别》拟《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古离别》“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及其琼树枝。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前两句暗用了《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的语意。“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又化用了《行行重行行》“各在天一涯”的句子。而“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此句直接抒发出“但愿能像菟丝和水萍一样,有所寄托,与爱人的感情也能始终不渝”的情怀。而“菟丝”此意蕴则借用了《古诗·冉冉孤生竹》“菟丝附女萝”。而且江淹中的《古离别》尾句“菟丝”所寄即是女萝,。可以说江淹此首对《古诗》

的摹拟之作,堪称典范!正如李善注曰:“江之所制,非直学其体,而亦兼用其文。”江淹对《古诗》的摹拟不仅在题材、风格,而且也是将《古诗》原语言文字有机地熔铸在自身作品中。

又例《班婕妤咏扇》整体用意基本纳用了班婕妤的《团扇歌》,具体来说如“窃愁凉风至,吹我玉阶树。君子恩未毕,零落在中路。”借用“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整体意蕴一脉相承。但江淹较之原诗多了些自身对班婕妤的可惜之感:“画作秦王女,乘鸾向烟雾。”此诗句,一方面,反映了在六朝时期,制扇匠人已在扇面上绘画出各种彩色的人物、花鸟、鱼虫、山水;另一方面,是隐喻身为汉成帝婕妤的班妃命运,远不如秦王之女弄玉,可以与心上人萧史一起升天成仙。可以说,江淹这首诗与原作之所以给人相似不仅是因为两诗不仅在文字、体格方面摹拟,更是在神韵上追求,把“哀”这一主题,在清丽的语言中,平平淡淡地将一缕哀怨之情注入其中,具有深远幽长的意境。并且能透过诗句本身揣摩被摹拟的作者的感受,并去摹拟,由此阐发出自己的感叹。

在其他拟作中江淹也多化用了所拟人的作品的词句,也用的很妥切。《张司空华离情》开头中的“秋月映帘栊。悬光入丹墀。”很明显出自张华的《情诗》“明月曜清景,龙光照玄墀”“佳人抚鸣琴,清夜守空帷”二句也是融合了张华诗中“北方有佳人,端坐鼓鸣琴,终晨抚管弦,日夕不成音”、“幽人守静夜,回身人空帷”等句。《潘黄门述哀》中江淹化用了潘越《悼亡诗》中的一些意境和词句。譬如“青春速天机,素秋驰白日”一句受《悼亡诗其三》中的“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

迁势”的影响。又如《陆平原机羇宦》“殂殁多拱木。宿草凌寒烟。”这种造境。受到了陆机《怀士赋》“感亡景与存设,惋聩年于拱术”的影响。江淹对诗句的意境化用的同时,特别关照了个体风格。在同为山水游玩诗,其分别也显示出不同的特点,恰如《殷东阳仲文兴瞩》就显得平淡,而《谢临川游山》和《谢法曹惠连赠别》则突出了玄言味的轨迹。江淹的拟作是建立在他对所拟作者的创作风格深入的了解并加以揣摩分析甄别,才能写出不同风格的摹拟佳作

江淹的摹拟不仅仅是在意境和词句方面,而且也特别关照到了各家诗作的表达特点。例如,谢惠连爱用顶真手法,几乎每首诗必用顶真手法,时人戏把运用顶真手法成为谢惠连体。而江淹拟作《谢法曹惠连赠别》中就很明显采用了顶真手法:“弭棹阻风雪,风雪既经时。”“孤筠情所托,所托已殷勤。”“疏华谓无陈,无陈心悁劳。”又如在摹拟曹植时,江淹特别注意到曹植作诗注重对偶,并有意地区摹拟:“延陵轻宝剑,季布重然诺。”江淹拟颜延之最为相似,他在摹拟颜延之诗歌的对偶时,特别是在每句中间的动词都是对偶的,如“列汉构仙宫,开天制宝殿。桂栋留夏飚,兰橑停冬霰。青林结冥蒙,丹巘被葱蒨。”可以说很好地抓住了被拟诗人的创作微妙的特点。

江淹摹拟之作的成功,在于其善观古作,曲尽心手之妙。江淹摹拟之作不仅仅是模仿前人的创作手法还有它的体悟,他还能从每个被摹拟的作者的切身的感受中去摹拟。这使得江淹的摹拟之作不再仅仅只有原作之行,而有了精神的相承,这就是比单纯的摹拟更高一层的创作。这也是江淹的《杂体诗三十首》能被后人极力推崇的重要原因。

四、拟古缺陷:“自作不能尔,故君子贵自立,不可随流俗也。” 正因为江淹摹拟之作过于相似原作,以至于出现古人把他的拟作视为原作,虽然这对于摹拟之作是一种极高的赞誉,可是反过来思考,江淹作为一位诗坛领袖,在《杂体诗三十首》中摹拟又过于拘于原作,无论是在字句还是语气上都尽力摹拟,正是因为模仿的逼真,有故意造作之态,缺少了自己所独特的风格特色。摹拟之作无论多么逼真,可终究不是原作,这种差别就在拟作缺乏原创性,没有原作深刻。 最后我想说的是:他这样摹拟虽然有教世人文体之功、妙解群藻之用,可也能导致世人摹拟太甚的风气。因此,学生认为摹拟古人一开始就得树立起“提魂摄魄,不拘行迹”的思想,否则极容易罔入摹拟怪网而不得出的困扰。

更多相关推荐:
读诗有感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南宋诗人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

读诗词感悟

读诗词感悟强国圆梦心得体会实验小学四2韩语凝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用文字写着家国情怀留下了大量不朽的爱国诗词作品我今天有幸读了关抗日战争的诗词心中感慨万千望着每天与朝霞一道升起的五星红旗想起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

读诗后的感受

意思是长安的秋夜月光明亮家家户户都传来妇女捣衣的声音秋风瑟瑟吹不尽女人思念自己丈夫的情谊什么时候镇守边关的丈夫才能平定胡虏停止远征呢读了这首凄美的诗让我们想起烽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那种民不聊生鸡犬瘦的景象战争又使多...

读古诗词有感

读古诗词有感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是中国古文化的精粹俗话说读诗聪慧读史明智是很有道理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唐诗宋词原曲杂剧读千遍不厌唐如李杜宋如苏陆篇篇佳句不断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山谷的句子每一读...

读余秀华诗有感

读余秀华诗有感14文典文科班V11414018张文灿摘要写诗对余秀华个人生活来说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只是写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觉只是自己的情感抒发对于一时间成名或许她也有些不知所措吧网上一些人对她的评论有褒有贬对这些...

漫步诗林——读诗有感

漫步诗林读诗有感我喜欢读诗不计较作者我喜欢写诗也无谓好坏每每一读诗我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平静与放松我置身于诗中观赏着诗中的景色我读的诗不仅仅限于古代更拓展至现代不仅仅包罗中国也包罗世界我认为读诗可以看出诗人心中的...

读古诗词有感

读古诗词有感李学梅近日在与喜好诗词的友人聊起古诗词感触颇深古诗词意境深远至情至性让我由衷喜爱古诗词用词考究寥寥几个字就勾画出一幅极美的画面范仲淹的苏幕遮起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浓墨重彩展现出一派长空湛...

读汪国真诗有感

读汪国真诗有感最近读了一些汪国真的诗集感觉非常不错而且很有道理同时也有激励人奋发向上鼓舞人努力发奋的作用比如这首生命的真实因为现实不尽美好心灵才有那么多白云的向往因为生活严峻向往才用手托起温暖的月亮责任并不就是...

小学生日记:观古诗诵读有感

小学生日记观古诗诵读有感小学生日记观古诗诵读有感今天我观看了一段关于古诗词诵读的视频让我感触颇深它让我明白了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诵读同时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多读古诗词的重要性在这段视频中我看见一位老师巧妙...

读书感悟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6)

读书伴我成成长京开一小从我们学校要求每学期每位老师读一到两本好书并写好读书笔记反思感悟在这样的要求下在时间的积淀中我的读书理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应付任务喜欢读书爱上读书迷上读书读书是我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书犹药也...

感悟诗歌.doc

龙源期刊网cn感悟诗歌作者卢中莹来源学生天地初中20xx年第09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诗最有代表性堪称中国文化之精粹从诗经到如今的现代诗中国诗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历久弥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朴素的诗句...

发掘诗意 感悟诗情

发掘诗意感悟诗情浅议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激趣云阳县第二初级中学黄超红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而言兴趣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探求思索促进学...

读诗感悟(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