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苏洵

时间:2024.4.20

六国论

一、文学常识:

选自《嘉祐集·权书》。 苏洵

苏洵,字明允,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

二、主旨:

本文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贿赂秦国,但本意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在借此批评北宋统治者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政策。

一、通假字: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通“倘”,如果。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无”通“毋”,不要。

二、古今异义:

1. 其实: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古义:其,代词,那。实,副词,实际上。

例: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六国论》 2. 祖父:

今义:父亲的父亲。

古义:泛指祖辈和父辈。

例: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3. 然后:

今义:连词。

古义:这样以后。

例: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论》

4. 至于: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古义: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致”、“以至于”。 例: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5. 智力:

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义:智谋、力量。

例: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6. 可以:

今义:表示认可。

古义:可,可以,以,凭借。

例: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

7. 故事:

今义:有叙述或虚构情节的事件。

古义:旧事、前例。

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三、词类活用:

1. 使动用法: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2.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不能独完。 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存在,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终,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坚持到底。

1.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小、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2. 名词用作状语: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月,名词用作状语,每天、每月。

5. 名词活用作动词:

义不赂秦。 义,名词活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

5.动词活用为名词:

盖失强援。 援,动词活用为名词,援助的力量。

秦以攻取之外。 攻,动词活用为名词,攻战的手段、方法。

四、固定句式:

1. 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例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2. 是故:译为“因此”。例如: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3. 以??为??:译为“把??作为、当作”。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4. 向使:译为“假使、如果”。例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5. 为??之所??: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加“之所”表被动。例如: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五、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斯用兵之效也。

2. 省略句:

(诸侯)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暴(于)霜露。

举以(之)予人。

3. 状语后置: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其势弱于秦。

4. 定语后置:

苟以天下之大。

5. 被动句:

六国破灭。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洎牧以谗诛。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1. 非兵不利: 兵,兵器

2.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亏,亏损,削弱。道,途径,方法,原因,规律。

3.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率,全都,一概。

4. 盖失强援: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5. 秦以攻取之外:以,用、凭。

6. 固不在战矣:固,本来,根本。

7. 思厥先祖父:厥,相当于“其”,代词,他们的。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8. 以有尺寸之地:以,才。

9. 子孙视之不甚惜:视,对待,看待。

10. 举以予人:举,全部,都。以,拿。

11. 起视四境:视,看。

12. 而秦兵又至矣:兵,军队。

13.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弥、愈,更加。

14.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分出,分清。

15. 理固宜然:固,本来。宜,应该。然,这样。

16. 以地事秦:以:拿、用。事,侍奉。

17. 犹抱薪救火:薪,柴草。

18. 此言得之:得,适宜,得当。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19. 终继五国迁灭:迁灭,灭亡,迁是改变的意思。

20.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亲附,亲近。

21. 始有远略:始,起初,开始。

22. 斯用兵之效也:斯,这。武力,战争。

23. 始速祸焉:始,才。速,招致。

24. 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

25. 洎牧以谗诛:洎,及,等到。

26.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且,况且。革灭,消灭。殆,几乎,差不多。

27. 诚不得已:诚,实在,确实。

28.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理,天数,命运。

29. 或未易量:或,或许。易,轻易。量,估量。

30. 有如此之势:势,形势。

31.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治理。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挟持。

32. 其势弱于秦:势,势力,力量。

33.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势,趋势。

34.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苟,如果。以,凭借。从,跟随。是,这。


第二篇:散文之部-第五单元-六国论(苏洵)


1

六国论

—苏洵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1、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2、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这样的

1

2

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1、问: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这样评价赵的策略的。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2

3

2、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

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而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因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3、问: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

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

4、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

“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5、问: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

第2段。第3段。不能。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6、问: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7、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还是一般性结论?

针对六国而言。

3

4

结束语:正因为是一般性结论,由此又引出第5段,?但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现在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全文大意,可以练习背诵了。

二、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习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三、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

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4

5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①问:哪一个是主要的?说明理由。“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

后一个。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推论。 ②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

旁证。

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

5

6

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

6

7

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①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

“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五国既丧”。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7

8

②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赞扬什么?批判什么?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

有赞扬,有批评。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是赞扬。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

“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8

9

3、归纳本段大意:

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B]

A 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 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

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①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各领出一层意思。 “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②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以六

9

10

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③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2、诵读练习并检查

指导学生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四、诵读第5段。

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1)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

“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②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

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③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

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

10

11

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五、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

11

12

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方式同前。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内容的不同。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

12

13

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臵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臵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

13

更多相关推荐:
苏洵《六国论》的重新解读

苏洵六国论的重新解读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梁桂苏洵六国论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保留编目几度修订都没有被换掉读高中时除了惦记考试外语文老师讲解的其它深意并不在意如今人到中年再读六国论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六国论》读后感文萃

六国论读后感文萃写作佳苑04131118六国论读后感1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读后感亚当斯密对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个不同侧面论证了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他采用了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的宏观分析方法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读后感国富论全译本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该书发表于1776年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读后感在现行高中政治教材的几个模块中我尤其钟爱经济生活但囿于自己的理论功底不知如何充电于是网上咨询各路大侠在他们所列的读书清单中无一例外地都出现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暑期翻看了一下虽浮光掠影但已感触到这位伟大...

国富论读后感

经济学说史经济122沈炜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三个小点家庭中的男女扮演角色寝室大扫除大学专业设置来诠释分工这个经济学理念说明生活中充满了经济学分工可以使生活更加高效有序从而得出经济学其实是一门令人幸福的学科分工这个理...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期中作业金融学院4131020xx9孙阳一亚当斯密生平简介亚当斯密17231790年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17231740...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读后感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是一个能把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联系起来的最有力的纽带要想了解世界的经济形式与走势不可避免要走进这本书去里面汲取定量定性的营养成分来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白世界上的...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读后感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马克斯勒纳评论说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国富论前承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国富论》读后感

09国富论读后感资本论课程心得其实我自己很喜欢金融方面的问题所以选择了这门课程可是老师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有点让我不知所措了他说历史上是资本评论家同时又是富翁的没有几个像亚当斯密似的人物绝对是一个代表我不禁犹豫那我...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后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后感通过阅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了解到毛泽东是一个相当有远见有分析能力的领导人能够正确掌握当时中国的国民情况并作出正确的分析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篇文章是在党内出...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读后感

读后感婚姻作为男女结合的典型社会规范从古至今从缔结到解除都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我们可以从这古今的对比中寻得文化发展的足迹从婚姻的意义看古时婚姻者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两个年轻人的结合担负起了祖宗祭祀宗族...

苏洵六国论读后感(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