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读后感2500字

时间:2024.4.21

矛盾论读后感

祁琪 一个文明的进步,需要什么呢。漫长的时间,人物的更迭,思想的飞跃又或者是战火的洗礼?从恢弘的历史长廊中,不难发现新旧的交替表面上都大以外在原因的推动而实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明明白白的记载在册册史书里。譬如社会体制的更改:“公田”和“私田”系统的崩溃就看似源自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开垦的荒地增多,各国开始进行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而战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井田制彻底被废除,我国就此失去了奴隶制度的根基,开始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么一换,就是诺大的两千年。可真的仅仅是因为所行土地制的不适时性而产生这一变化的吗。

当然不是。奴隶制下奴隶的主要来源是部落战争中产生的俘虏,因为战争的失败成为奴隶主阶层的附庸以及其个人的财富,是完全意义上的失去自由、完全被迫的。而在社会体制慢慢的转型中奴仆的存在实际上是土地兼并过程中失去土地的劳动者主动投靠富强以求庇护而形成的人身附属关系,这本身也是封建制度的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奴隶制度下所存矛盾的进步,作为旧矛盾取代品的属性其终将被新的矛盾所取代,不过那是后话了。 如果说分析悠长的历史显得太过浩瀚,现在我们无妨谈小一点的层面。我们每个人都是彼此独立的,不同的大脑让我们得以拥有各自殊异的思维,不同的际遇让我们得以拥有各自铭心的成长,不同的悲喜让我们得以拥有最适合自己的处世准则。正如人言生命的不重复性像极树梢的万千叶子,纵然酷似绝不唯一,除却繁茂与枯萎已然章程式,剩下的脉络都是最自由的。

确实如此。

但抛开所有的前提条件,只谈成型的人性也是不准确的。同样的细胞构造,同样的生命元素,我们都是这个大大世界中并不唯一的有机生命体,气候、人文、地理也都不是因人而异的,熟悉的春夏秋冬,传世的朝代更替,亘古的日月夕昼,之于我们如蜉蝣的生命实在是浩大太过,我们又凭什么独立在外、言辞凿凿的自夸生命的唯一性呢。这样也就构成了一种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好的,是应该存在的。这种矛盾使我们可以意识到生命的唯一与雷同之间我们需要证明的是什么,催促我们在泛泛庸庸的时光里应当努力追求的是什么,这是一种趋于高层面思想的进步,低如生活也许具体到殷切盼望明天的衣食住行更加丰裕,高如理想亦能伟大到竭己所能为社会发光放热勉之继之。

所以存在即矛盾,客观的实物与主观的意识都不能幸免。古往今来,人们所处的世界都是充满矛盾的世界,矛盾所固有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使得它成为一根难以抹平的棱刺,穿透我们空想的完美理想世界。但既然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在我们承认矛盾客观存在性的同时,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对于这些矛盾,我们应当怎么解决,又或者说在我们所面临的诸多矛盾里,哪些矛盾是亟需解决的、优先级高于其他的。庆幸的是矛盾并非恶狼猛虎,我们不必非要风急火燎的思虑应对之策,保持思路清晰循序渐进就可以慢慢的把矛盾的粗胚砌成导引进步的美玉阶石。往严格了讲,这当然可以看做是一场革命,敛于思想而或彰于言行的革命,故不容有错该好好酝酿。

那么,第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来了,矛盾究竟是什么呢,它有着怎样的存在形式呢。毛泽东曾在《矛盾论》中言简意赅的指出:矛盾是对立的统一体,矛盾的双方互相对立,却也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古人常说起的物极必反所讲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问题,物质运动发展的规律是先从量变积累,再完成质变,一旦物质性质发生改变,那么就会有新的矛盾关系产生。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中的物质存在相互对立但又相互统一的关系,这就是矛盾。故而若我们要分析矛盾的实质,就先要具备有辩证的思维,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

一中认识事物,或者说是矛盾。

然而人类对辩证思维的认识却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之前,早已辩证地思考问题了,然而这不过是自发的辩证思维。人们只有懂得和运用辩证法理论时,才能真正认识思维的辩证本性,达到自觉的辩证思维。世间万物之间本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而辨证思维正是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的一种思维。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这就很好的处理了矛盾的双面性,在一个动态的视角去解析我们所面临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以抓住制约矛盾发展变化的关键点为目的,继而有所选择的择定着手方向,有条不紊的把不同性质的矛盾区别解决。

谈到这里自然而然就要提提矛盾的两个层面了: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而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并且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毛泽东在《矛盾论》里提到,“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为我们指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指出:“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同时针对矛盾的同一性问题,毛泽东指出:“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种矛盾是现实的矛盾,矛盾着的双方互相依赖、互相转化是有条件的。同时指出,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 “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往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客观事物中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一切矛盾都以一定的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同一性中存在斗争性,特殊性中存在普遍性,个性中存在共性,这就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实践中,必须具体研究各种矛盾斗争的具体情况,不能不加分析地套用理论来解决具体问题。

但既然矛盾是可以转换的,矛盾的运动即其存在形式,矛盾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会产生,我们所作所为是否徒劳无功的在循环而已呢。不是的,新矛盾将成为解决旧矛盾的方式,前文我们已经提过这会是一种虽然继续存在但实际已经走向进步的改变,何不在矛盾的发展变化中寻找不易见的积极因素,使自我乐观自信呢。矛盾是发展运动的,可以克服的。要正确认识积极与消极、优势与劣势、进步与落后等问题,正确把握它们的转化规律,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劣势为优势,乐观、自信、阳光、积极,成为主导学习、生活、工作和生活的基调。这才是我们学习《矛盾论》所应该学习到的,也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日后所需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哲学。


第二篇:矛盾论读后感


我在这篇读后感中无意于对有关矛盾的哲学命题作一点讨论,也没有这个水平,只是想对这篇论文的写作特点作一点归纳,以便对日后自己作论文有一些指导意义。

特点之一,全文构思严谨,有一个缜密的逻辑结构。

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基础。“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第二部分论述矛盾的普遍性。这一部分作者写得比较简略,因为作者对党内绝大多数同志的认识水平已经作了客观的分析,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已经被很多人所承认,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只需要很少的话就可以说明白;而关于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则还有很多的同志,特别是教条主义者,弄不清楚。……为了这个缘故,当着我们分析事物矛盾的法则的时候,我们就先来分析矛盾的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再着重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问题,最后仍归到普遍性的问题。”作者对于客观情况有一个正确的分析,对全局有一个得心应手的把握。

第三部分讲矛盾的特殊性。作者分了几种情形。“首先是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进而,“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进而,“不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在其相互联结上,在其各情况上,我们必须注意其特点,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也必须注意。”进而,“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这就是在部分的逻辑结构: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层层明晰,浑然一体。第四部分讲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作者在这一部分开头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可见,

第四部分是对第三部分的细化。作者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一段说明了研究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跟研究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这样就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巧妙地联结到了一起。

第五部分讲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是对前面内容的深化。

第六部分讲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这又是对第五部分矛盾斗争性的细化,作者明确了“我们回答道: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最后,

第七部分,作者进行了总结。这七个部分层次关系清楚,逻辑结构明晰;部分与部分之间、论点与论点之间衔接过渡自然。这充分表现了作者高屋建瓴的思想和统领全局的能力。

特点之二,例证丰富。作者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列宁等革命导师和先行者的著作阅读广泛、理解深刻,可以熟练地援引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同时,作者的国学根基也非常深厚,对古籍中的典故可以信手拈来,对《汉书》、《资治通鉴》、《水浒传》、《山海经》、《淮南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等典籍都有引用。作者所列举的例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中,主要关于革命的例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因为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写作针对的对象),但不局限于关于革命的例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还有关于自然科学等等的例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这些足以见出作者知识的渊博。可见渊博的知识是进行创作的前提条件。

特点之三,语言准确而生动。这是一篇哲学论文,对于论文而言,语言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这篇论文语言的准确、精炼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作者通篇用的都是常见的词汇,但却十分精确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内涵。比如说,作者论述运动的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时有这样一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统一、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状态中所显现的面貌。而统一物的分解,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状态的破坏,变到相反的状态,便都是事物在质变状态中、在一种过程过渡到他种过程的变化中所显现的面貌。”作者像连珠炮似地一下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罗列了十数个词汇来说明矛盾的统一的状态,个个不同,但个个精当,个个准确,让读者很清楚地明白了哪些是矛盾的统一状态,是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同时,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还体现在生动性上,作者能够用很通俗幽默的语言阐明深刻而严肃的哲学命题。如在讲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下这个道理时,有这样一段。“为什么鸡蛋能够转化为鸡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而石头不能够转化为鸡此文来源于公务员测试网--文秘频道呢?为什么战争与和平有同一性,而战争与石头却没有同一性呢?为什么人能生人不能生出其他的东西呢?没有别的,就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的条件之下。缺乏一定的必要的条件,就没有任何的同一性。”这些语言是老百姓都能看懂听懂的话,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之近,作者用这么活灵活现的语言诠释了深奥的道理足以见出作者用语之生动。

相比之下,时下一些所谓的论文给自己披上了一层艰深晦涩的外衣,自以为这样就能够显出自己的学识和水平。这些作者忘记了论文的宗旨。我们作研究写论文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向人们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和结论因而促进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这些作者弄了一条厚厚的面纱把自己乔装打扮起来,自己以为很美,殊不知已经隔绝与别人进行目光对视和交流的机会,结果是于人于己都没有任何好处。

总之,这篇论文值得我学的东西太多了,应该好好品味和领悟。

更多相关推荐:
《老人与海》5000字读后感

老人与海读后感quot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老人与海成功的塑造了...

眼睛的沉默5000字读书笔记

眼睛的沉默5000字读书笔记眼睛的沉默最能打动人心的是一些描写记忆中或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原生态故事这些故事剥离了宏大叙事远离并超越了功利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致力于表现人的灵魂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平实生...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000字

读平凡的世界而思繁华的世界我们每一个渺小而平凡平凡的世界洗尽铅华尘埃落定这部号称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著作影响了中国一代青年再路遥的笔下再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敢于奋斗勇于进取的年轻人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声音书里是...

《诗经》读后感5000字

自由的风读诗经有感诗经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古代先人们智慧的结晶它虽然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我确独爱风风即民风记述的都是基层人民最真实的想法和朴实的追求或是对爱情和生活的向往或是对身边一件小事的记录有祝贺新婚有庆...

5000字鲁宾逊漂流记读后感

鲁宾逊漂流记读后感读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让我想起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鲁滨逊能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独自生存二十八年靠的就是他的智慧和劳动假如他不去劳动那么他只有被食人族吃掉的可能假如他没有知识那么他只有在荒岛上病...

《史记》5000字读后感

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000字

读平凡的世界而思繁华的世界我们每一个渺小而平凡平凡的世界洗尽铅华尘埃落定这部号称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著作影响了中国一代青年再路遥的笔下再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敢于奋斗勇于进取的年轻人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声音书里是...

智慧城市(读书笔记5000字)

智慧城市读物联网影响未来喜欢看科幻片的我们总是憧憬22世纪是个什么样子是不是所有的都是电子信息化是不是随时都能看到家里的情况保险柜是面部识别还是眼部识别工作都是乘坐海底高速列车去国外或者我们掉进了一张大网无形之...

学与教的心理学读后感5000字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书能使你...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寒假中我在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三国演义读完此书我从中受益非浅新世纪少年应有胆有识三国演义乃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里面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通过设置大量巧合化不可能为可能把人物的个性特点描述得淋...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篇一三国演义gt读后感800字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意味深长三国演义是四大名着之一这本书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把许多人物写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刘备关羽曹操诸葛亮等这本书主要写魏蜀吴三国之间发...

《三国演义》读后感20xx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三国演义受益匪浅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汉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

5000字读后感(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