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与组织》读后感

时间:2024.4.29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读史读经典论文

专 业:工商管理类 学生姓名:刘云鹏 学 号:2013201569 评定成绩:

评阅教师:熊宇平老师

个性化管理方法

——读《个性与组织》有感

【摘要】 世界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统一,个性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多样化是个性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任何管理都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凡是卓越而富有成效的管理,实际上都是个性化的管理。

【关键字】个性化 管理 组织 个人 关系

在组织理论发展研究中,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一直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但是,人们往往过多地关注组织,却忽略个人,直到阿吉里斯发表《个性与组织》一书。在这本书里,他语出惊人地宣布:正式组织同人性发展背道而驰。由此,阿吉里斯从个人的角度揭开了组织理论的新篇章。

基于专业背景,作者在研究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时,选择了心理学、行为科学的维度。他认为,人的个性,均会经过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人自身的成长,是要不断地走向成熟。

这种从“不成熟”到“成熟”发展,不仅仅是身体发育的成熟,更重要的是心智思想的成熟。拿成熟时期的“相对独立”来讲,它并不是指孤家寡人、与世隔绝,而是自立自强、自力更生。后者的一个重要表现,恰恰是和周围的人保持必要的依存关系。如果一个人把自己封闭起来,缺乏自信,不敢同他人交往,恰恰是不成熟的表现。同理,即使是成人,做事情只有三分钟热度,遇到挑战就逃避气馁,照样属于不成熟。一个人只有达到能够正确地分析自己,规划自己的奋斗目标,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耐力,并且为了追求目标敢去承担与别人一样甚至更重的责任,他才是一个有成熟个性的人。

因此,作者对当时的组织管理原则提出了最为严厉的批判。他指出,组织中的个体在人的个性方面,如同婴儿成长为成人一样,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然而,这种成熟过程,会被组织“不宽容”地打断。凡是正式组织,都会阻碍个性的成熟。因此,组织理论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要找出解决这种

冲突的方案。作者的这一论调,改写了人们对于组织理论的传统定义。

事实上,从泰罗到法约尔、斯隆再到当时大多数的管理学家,尽管他们之间的观点有所不同,但却都为组织界定了一个相同的基调,那就是正式组织是理性的。按照这种理性,组织应当是秩序井然、整齐规划的。然而,现实中的员工却是各色各样,千差万别。于是,这就意味着,员工要在正式组织里留下来,必须经受组织的改造,服从组织的安排,最终完全适应这个组织。这些在当时看来,可能是不言而喻的“常识”,但其实是彻底违背伦理的,是严重阻碍人性健康发展的。组织中的专业化原则、等级层次结构、集中统一领导等管理制度都将势必抹杀人的个性,消灭人的差异,挫伤人的自尊,压制人的成长。不难发现,正式组织的要求和健康个性的需要是不协调的,这种不协调会导致组织成员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使他们变得短视并引发心理冲突

组织中人性的发展及其与组织的冲突不可避免,而要跳出上述恶性循环,关键在于通过新的管理措施来实现个性与组织的协调。

在个性管理中,最重要的观众就是你的员工。所以,领导者个性秀并非要你独自舞蹈,而是一场全员参与的表演。一个善于运用“个性秀”的管理者,最大的长处是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对不同的对象应用不同的管理形态,做到“有的放矢”,适时“变脸”。

管理学家泰勒说,不同的员工,只要工作对他合适或只要他能够胜任此岗位的工作,他就是一流的员工,就是人才。有的员工能够吃苦耐劳、勤奋向上,对环境有很强适应能力;有的员工思维敏捷、学术精湛,有明确奋斗目标,并能够努力实现。有的员工在既定条件下,能按照上级的目标、步骤努力完成任务;而有的人,即便给予了良好的条件、明确的目标与步骤,仍不能胜任工作。

第一种员工具备相当的能力,能承担重任,对企业的贡献可能最大,也有较高的忠诚度,但显得有些恃才傲物,不善与人合作;第二种员工思维敏锐,不安于现状,当环境条件变得不利于其专长发挥时,极容易跳槽,对企业的忠诚度较低;第三种员工比较勤奋踏实,也有用武之地,是最稳定的群体,对企业的忠诚度仅次于第一种员工;第四种员工懒于承担责任,不听指挥,很难与人合作,对企业的忠诚度也最低,但因自身的弱点和毛病在任何组织都不受欢迎,因此跳槽的倾向最弱。

面对以上四种不同的员工,应使用不同的管理措施以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对于第一种员工,由于其很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应多给他上台参与表演的机会,即放权。

对于第二种员工,由于他们思维活跃,讲究个性,浮躁不安,因此管理者需要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对他形成感染力。对这类员工最重要的管理方法就是沟通,并要注重沟通技巧,并且有一定的预见性和敏感性,要在员工出现跳槽意向之前迅速与他沟通,提高其相应待遇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对于第三种员工,由于其踏实稳定,管理者应该流露出自己的情感,学会“深浅”,即多找机会与他们共处,听取他们的意见,提升他们的归属感,使他们减少不受重视的担忧并在交流过程中刺激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对于第四种员工,虽然将其辞退最省事,但在企业内这类员工不可避免,统统辞退也是不现实的,应该将权威与感情并用。因为这样做即会伤害员工的感情,又会让其他在位职工人人自危,引发一种紧张的气氛。

让团队达到高度和谐,群策群力,这就是领导者的最高境界。其实要达到这一个目标也非遥不可及,因为它的主要条件就是要求企业形成一种大家都认同的企业文化。在个性管理中,领导者用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征服大众,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使大众遵循这种文化,并秉承这种文化,这就是最高领导者的重要作用。

更多相关推荐:
小米参与感读后感

小米模式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其商业营销中渗透的互联网思维也是值得大家深入学习和借鉴在读完参与感这本书后自己总结了几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喜与不喜都是希望来吐槽毕竟参与是最重要的1口碑传播是小米模式成功的关键书中提到...

参与感 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小米公司作为近几年互联网中崛起的一个传奇公司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他的商业营销模式尤其是对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很是值得大家深入了解和学习在读完参与感这本书后自己总结了几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毕竟参与是最重要的...

读后感参与感+产品

读参与感学习分享我是小米用户但我不是发烧友在客观的前提下我读了这本书结合之前的GCS培训和企业文化培训也有很多感触要和大家分享下面原谅我文案无能不能提纲挈领以宏观角度来分析读后感我打算按照书中章节一步一步来分享...

《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小米的营销策略是口碑营销那么为什么会选择口碑营销呢在我看来大概是其看到了当今消费观念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初的功能所谓疗效宣传到社会权威专家教授宣传再到技术航天纳米量子精华宣传每...

小米《参与感》读后感 - 副本

小米《参与感》读后感——小米的成功之道是我们腾飞的向导在春节放假期前黄总给了我们一个读书学习的任务——读小米的《参与感》。经过两天的时间终于把332页的《参与感》看完。书中的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

《参与感》读后感

读参与感有感都说参与感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我怀着好奇的心理开始了读参与感的旅途乍一看文章的序言里雷军说的话猪会飞的背后参与感就是台风让我似懂非懂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参与感这本书是雷军希望黎万强写一本关于...

《参与感》读后感

参与感读后感翻开本书就是翻开一个崭新的商业时代当小米开发产品时数十万消费者热情地出谋划策当小米新品上线时几分钟内数百万消费者涌入网站参与抢购数亿销售额瞬间完成当小米要推广产品时上千万消费者兴奋地奔走相告当小米产...

寻找未来的竞争优势-《平台战略》读后感5

寻求未来的竞争优势平台生态圈的竞争事实是再一次从顾客泛边效应定价策略平台定位和平台扩展四个角度阐述平台竞争方向我们更愿意将顺序调整为定位扩展定价策略泛边管理四个维度一解决核心定位的问题1好的定位需要逻辑一致平台...

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

世界因你而不同读后感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不同题记李开复一个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走向全球化的职业经理人成为员工们喜爱的开...

《通往奴役之路》读后感

通往奴役之路Chapter11真理的终结读后感简介1通往奴役之路作者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写于19xx年在那个时候哈耶克先生认为西方世界的民主国家有重蹈德国覆辙的危险由于一股崇尚社会主义之风正在这些国家到处...

恒大报读后感

第120期恒大报读后感20xx年9月26日我来到恒大集团合肥恒大城项目进入金碧物业成为一名普通的恒大员工今日拜读恒大报看到许主席的演讲词明白恒大如何一步步走向今天的康庄大道读罢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恒大的创业史饱含创...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传统银行的互联网化分析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传统银行的互联网化分析一银行互联网化的必要性分析1互联网弱化信息不对称金融的本质是资金融通金融产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和知识落差下的中介角色替代因此银行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正是由于资金需求供...

参与感读后感(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