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时间:2024.4.14

2007学年第二学期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

地理科 黎雅雯

最近阅读了一本《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的书,觉得获益良多。这本书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向老师们展示怎样和学生沟通。从优秀的案例中提取精华,从不好的案例当中吸取教训,让我初步体会到跟学生沟通的“度”的问题,怎样既亲切又不失庄重,怎样关心到位又不矫揉造作。这是老师们,特别是我们年轻老师们需要注意的。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体会和反思。

一、关于“亲其师、信其言”的看法

在我读书的时候,已经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的确,如果师生关系良好,教学效果良好;如果师生关系不好,可能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作为新毕业的老师,我们有很多的优势,我们能够跟学生比较靠近,无论从兴趣、爱好还是生活习惯上面都会有很多共同的语言,因此与学生拉近距离将不是一件难事。但是俗话有说:矫枉过正,文过饰非,如果教师和学生拉的距离太近,往往又会引发“麻烦”。在我身边的例子中,就有这样的一位年轻老师,她性格开朗也很随和,开始的时候学生都很喜欢她,她也愿意和学生打成一片。这位老师平时和学生讲话都是大大咧咧,身份就像学生的朋友一样。开始大家的感觉都非常好,觉得这位老师很有亲和力。但是经过一个月的磨合、相处,学生渐渐对这位老师少了戒心,觉得这位老师亲切过多,但是严格不够,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开始捣乱。这个例子正好告诉我们,与学生保持一个沟通、交流的“度”,将使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

教师和学生的年龄无论再接近,都是不同“身份”,不同“辈份”的人,教师可以和学生沟通交流,甚至可以和学生打成一片,但不应该经常和学生“混”的很熟,这样,会减少教师的“威严”。教师跟学生接触沟通,最经常的方法就是讲话,讲话既要体现一个长辈的经验和阅历,又要让学生感受你的关爱,这的确需要艺术和修为。在日常跟学生的沟通交流当中,我逐渐摸索到一个方式,这个方式对于一些经常“被骂”分子的作用比较好。在我跟“后进生”沟通的时候,我往往不会直接破口大骂他们,使他们觉得委屈。通常我会先把学生带到一个相对比较安静的地方,这样会让学生更加专心投入到“谈话”当中。如果在一个烦杂的环境当中,这些学生往往会分心,谈话的效果事倍功半。在一个安静环境当中,我会先提醒学生一些小节地方,例如带好校卡、穿好校服 1

之类的,而不会直接切入主题。因为这些小要求学生会很轻易做到,也通过活动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谈话当中我不会和学生同时站着或者一站一坐,这样和学生的距离就会减少,更加容易切入学生的内心。在倾听学生的感受之后,我会更多地从不同角度分析利弊。这本书当中很多的观点和理念我都觉得非常适用,有些处理应该“放冷”,有时候处理要“打铁趁热”。而我跟学生沟通的时候,除了注意时机的把握,更多地跟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利弊,让学生走出自己的思维困局,更好认识问题。

二、关于“名师出高徒”的看法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长已经很注意为我寻找“名师”,也许大家都相信“名师出高徒”,但当我长大之后,发现“名师出高徒”的说法有点不正。个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高低,教师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知道,学生获得多少知识有赖于教师教学的风格。如果教师能够注意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方法,使学生既敬重有喜爱,这样的教师即使经验不足或者不是“名师”,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会很好。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老师会忽略这一点,自己的言行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反而高压要求学生。另外,据我平时的观察,学生很喜欢博学强识、幽默风趣的老师。也许这些老师的博学、幽默,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因为如果教师能够随时向学生讲解任何一方面的知识,在求学当中的学生会觉得老师仿佛是“百科全书”,从而建立“崇拜之情”。同时如果教师能够在沉闷的课堂教学当中利用生动的笑话让学生能够轻松记住、记牢知,学生将会津津乐道。例如在我读书的时候,地理老师在讲到巴西的国土面积排名的时候,老师提示我们“一定要记住”,否则我们将要受到老师的“一巴掌”。这时学生都很愕然,觉得老师喜欢体罚。但是老师补充说道:“巴西,一巴掌打到你们脸上,留下五个手指印,巴西就是世界第五的国家。”大家都笑了,也记住了知识点。学生在枯燥的学习生活当中会觉得非常沉闷,教师如果能够打破这一沉闷情况,跟学生更好沟通,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反之,如果教师只是注重知识点讲授,没有从学生心理出发,哪怕他的知识在多,能力再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会高。

因此,所谓的“名师”,我觉得不应该只是指教学经验多高的老师,更应该指和学生更能沟通的老师,这时老师的技能,更是学生需要的。

以上是我在阅读此书之后的一些不成熟的读后感,希望以后能够吸收书中和学生交流例子的精髓,和学生建立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

2


第二篇:《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阅读交流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阅读交流

理念:向家长和老师讲述了跟孩子沟通的技巧和艺术。

一、读书的缘由

1、作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吉诺特博士

2、以前读过他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3、前言:

作为一位老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欢乐。

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励孩子的火花。 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

在所有的情况下,一次危机是骤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想,我们老师是教室里的一个据顶因素,我们的做法和情绪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会改变他们以后的命运。

二、作者介绍

1、海姆·吉诺特博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他在培养教育孩子方面有权威。

2、主要著作:《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父母怎样和孩子说话》、《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等。

3、最著名的畅销书《父母是怎样和孩子说》为全世界数百万父母提供了与孩子有效交流、下确沟通的方法和途径,书中详溢着吉诺特博士的爱与关怀,他的著作给那些正在为青春期孩子头疼的父母提供的新的希望。

怎样说话,才能够带给学生欢乐,才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呢?

小故事蕴含的教育技巧和艺术

理念一:要学会接受孩子的情绪,关注孩子的感受。

小故事:7岁的鲁迪突然哭了起来。老师走过去问他:“出了什么事?”

鲁迪点点头指着他的新玩具车:“车子的轮胎掉下来了,是朱利奥干的。”他哭道。

“我不是故意的。”朱利奥赶紧声明。

“这是你的新玩具车,是吗,鲁迪?”老师关切地问。 “是的。”鲁迪回答道。

“噢,真不幸。”老师说道。

鲁迪停止哭泣。他沉默了片刻,然后说:“没关系,我家里还有一辆。”

危机就此结束了。

处理此事时,“老师没有质问、指责和讲道理,他没有问鲁迪为什么把玩具车带到学校里来,也没有质问朱利奥为什么弄坏了它。相反,他只是集中关注孩子的感受。”事情也因此不了了之。

吉诺特说:“最佳师表的老师们都在传达一个相同的理念:他们不相信训话的力量。他们从不对孩子们讲大道理,他们不让孩子们有罪恶感,也不要求孩子们做出什么保证。他们不对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底,也不对孩子们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忧心忡忡。他们只着手处理现在的事。”

我们日常的做法与这个理念几乎是完全相悖的。披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漂亮外衣,我们喜欢训斥,喜欢教导,喜欢指手画脚,喜欢刨根问底,喜欢“没有诊断就开药方”。而且,我们总的感觉就是:我们是孩子们的救世主,是孩子们的大法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我们有什么错吗?

理念二:要学会就事论事,绝不攻击孩子们的品行。

小故事:一个孩子把颜料弄洒了。

A老师说道:“噢,我看见颜料洒了,我们弄些水和抹布过来。”

B老师却说:“你真笨死了。为什么总是这么不小心?” A老师就事论事,B老师攻击了孩子的品行。

吉诺特说:“在父母和老师中间普遍流行的所谓‘正常’语言,如责备羞辱、道德说教、命令指使、嘲讽奚落、训诫指责、威胁利诱、评价预测等等,都足以让孩子发疯,并且逐渐变得冷漠、粗俗和丧失人性。”

而这是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做法?孩子们习惯了这样的做法,会从交流中“感受成人对他们有什么样的看法,并以此影响他们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意识。”

理念三:要学会不用评价式的表扬。

小故事:

10岁的菲利斯写了一首诗,描写她对冬天里第一场雪的感想。你如何表扬这个孩子?

吉诺特式的表扬是:“你的诗正好说出了我的感想。我真高兴在你的诗里看到了我自己的感觉。”

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可能会这样说:“你写的诗真棒!”“你真棒!”“你真是我们班里的小诗人!”你会疑问:“这难道有什么不妥吗?”

看看吉诺特的分析。

“评价性的表扬实际上暗示着一种地位差别。表扬者处于评价他人的地位。他们爬到了价值判断的高处,对别人指手画脚,说东道西。这样的表扬通常都让被表扬者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那么,表扬要注意什么?

第一,要尽量表扬孩子的行为而不表扬孩子的品行。比如,不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真了不起。”等。第二,不要将形容词与孩子的品性联系起来进行表扬。比如,当孩子回答出苹果属于水果后,不说“你真是个好孩子。”第三,不要对孩子的

行为进行价值评价。这会让孩子觉得,我们本来以为他们会表现出不良行为,所以才会对他们的“良好”行为表现出惊讶。

理念四:以一个故事来说明上面的道理。

12岁的本在玩飞镖,他一下子就射中了靶子上公牛的眼睛。作为体育老师,下面的表扬哪个更好?

A.你真了不起。

B.你的眼力真好。

C.你真是个神射手。

D.瞧,公牛的眼睛被射中了。

看看吉诺特的分析。听了前三种表扬,本的想法是:“我并不是神射手,只不过碰巧罢了。如果再让我玩一次,说不定连靶子的边都沾不上呢,更别说公牛的眼睛了。我还是趁早退出算了。”而听了“D”评价,本的反应可能是:“老师没有期望每次必须射中。我还可以试试。”这样,当本的飞镖偏离了中心时,体育老师可以建议射飞镖的时候往左一点或者往右一点。本的技术便会一点点进步。

总之,吉诺特式的沟通方式强调理解、尊重孩子的感受;强调在沟通中不涉及孩子的隐私、品行,不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伤害;强调就事论事,不涉及孩子的过去和未来。虽然其理念与我们的现实相距甚远,但是只要领会了其要旨,操作起来还是不难

的。

想知道怎样跟学生说话才最有效、最科学吗?建议读一读吉诺特博士著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书中浅白的语言、大量的实例和情境、透彻的剖析会教会你怎么做。

更多相关推荐: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说话的艺术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这几天拜读了汤姆G吉诺特博士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一书生动而幽默的情景对话鲜活的事例让每一个看过此书的教师深感敬佩更不禁惶恐原来自己的言行决定着学生的一切正如作者在当老师时曾经写...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语言很神奇这是一把双刃剑一句话可以把一个人说笑了一句话也能把人说跳起来运用的好不好全在我们自身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群天真可爱孩子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简直就是一门技术活是艺术这本...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读后感

这是一个美妙的东西这是一个丑陋的东西世界上美妙的东西或许是娇艳欲滴引得无数彩蝶飞舞的鲜花或许是奔腾不息一望无垠的大海或许是那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的美人一笑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世上最美秒的东西就是语言世界上最丑陋的事...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初二学年潘立鑫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什么是老师韩愈的师说早已给我们下了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然而无论是传道受业还是解惑都需要教师运用说话去实现教师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说话的职业苏...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关键字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他们不相信训话的力量他们从不对孩子们讲大道理他们不...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起飞的时候我们期待着飞往一个热带的岛屿却不幸降落在冰冷的北极我们本来期待着灿烂的阳光却出乎意料的遭遇了北极漫长而严寒的冬天看见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中老师的自白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的确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教学...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 读后感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假期中拜读了汤姆G吉诺特博士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一书作者在当老师时曾经写下过这样一段文字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的情绪也可以左右教...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当老师的年头已不短可有时还是会感到自己教育的无力和遭受挫折的无奈我们整天都在和学生打交道而应该怎样和学生说话呢我们可能并没有认真去想过好像天天都在和学生交流但效果到底怎样呢尤其是碰到一些...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西街小学白雅丽前段时间我拜读了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感受颇深作为一名教师懂得如何与学生交流尤为关键因为教师的言行可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成功与失败如果教师不懂得与学生说话的方式也许在不经意间...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最佳师表他们不相信训话的力量他们从不对孩子们讲大道理他们不让孩子们有罪恶感也不要求孩子们做出什么保证他们不对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底也不对孩子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忧心忡忡他们只着手处理现在...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3篇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学时时常会感到自己教育的无力和遭受挫折的无奈看到这本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的书立刻被吸引住在空闲时慢慢品读起来语言既能使人文明也能使人野蛮既能使人受伤也能使人得救只有心...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教育学生传授知识教师每天都不停的在和学生说话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学生未必会听如同销售员一样受教者必须对施教者不反感才有可能保证学习的有效性恰当的沟通和交流技巧对教师也非常重要作为一名教师...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