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论文-张爱玲遗作《小团圆》的研究(第二部分语言风格)

时间:2024.4.21

二、《小团圆》的语言风格

在写这篇论文之前,笔者做过一个关于《小团圆》的问卷调查,也因此小范围推广了一下张爱玲以前的书。很多不熟悉她的朋友看完封面或扉页上的那几张桀骜的旗袍照,都得出一个印象:高傲。甚至有人问,她是不是老一辈的安妮宝贝?不可否认,笔者从来也没觉得这是一个可爱的女子,但翻开她的作品,就很难不被那种陈年语境的陌生感深深吸引。祖师奶奶的名号可不是盖的,《小团圆》中她的笔法一如既往地潇洒自如、毫不做作,同时又不失细腻与机智。小说深受中国画的影响,处处体现出含蓄、留白的美,精致的文字、出人意料的比喻充分展现了张爱玲极高的文学天份。可谓集毕生功力于一册。

先来说说书中作者对人名的“怪译”现象。《小团圆》前两章简直是一本名册,不断出现的人名活像非要让人读晕了不可。而且这些人名念着又都很别扭,不像以往的作品里人物的名字都比较鲜明,所谓人如其名,甚至可以通过人名推断出身份,比如“白流苏”和“曹七巧”,虽然同是有故事的人,但前者听着就像是有文化水准的家庭里出来的,后者听起来也会给人一种精乖的小户人家的感觉。但是在《小团圆》里乍一听,人名都很拗口,多看几个才发现,原来是音译的。事实上这些英文名按读音明明又有专门的译法,可张爱玲却用了她自己的很特别的方法来译。比如九莉的母亲“蕊秋”(Rachel),现在惯常的汉译对照出来应该是“雷切尔”,又如“安竹斯”、“婀坠”、“剑妮”和“茹碧”等,按读音分别是“Andrews”、“Audrey”、“Jenny”和“Ruby”,而其对应的惯常译法则是“安德鲁斯”、“奥黛丽”、“詹妮”和“鲁比”。虽然乍一看这种译法很不习惯,但是仔细回味,似乎这些名字更中国化一些。可能是由于张爱玲尽量把人名的字数缩短,比如“安竹斯”vs“安德鲁斯”,明显后者只能是外国名,而前者在中国名字里也很有可能出现;另外张爱玲用了一些更适合出现在名字里的字,比如“茹碧”,是典型的女孩子的名字;而且有些惯常的译法将人名译成汉语时变成了姓名,比如“詹妮”,而译成“剑妮”则不会有此困扰,一看就是省去了姓,“婀坠”还显得很妩媚,具有女性气质。当然,主人公的名字“九莉”也是亦中亦洋,按发音对应“Jolie”,惯常译法是“乔莉”,但在文中译成了“九莉”,和弟弟“九林”似乎同属一个排行。可是其实“九林”也是有对应的

- 1 -

音译名为“Jolyn”,不过在英语中是女孩名,也许正是印证了他没有男子气概的特点。张爱玲自己也在书中表露了对英文名译汉的看法:“‘乃德’是爱德华的昵称,比‘爱德’‘爱迪’古色古香些。”[12]或许在这些译名上的差别,也体现了作为中国人的张爱玲,对于中国面向世界的一种文化心态。这些本土化译名(而且这其中大部分英文名本身就指代小说中的中国人)体现着一种不分彼此的包容,用中文字发外文音的时候,随手拈来几分中国人起名字的心思,显得十分顺理成章。而我们熟悉的译名系统,则把中国与外国划分得泾渭分明,字数尽量扩展(比如Andrews变成安德鲁斯,硬是多了一个元音),用字主要目的在于表音,最多适当加上偏旁以表明适用的性别,不再继续考虑名字的意蕴。虽然貌似更“科学”,不会像“九莉”这样给读者带来“究竟是个很土的中文名还是外文音译”的困惑,但也显得丧失了一些开放和包容的气度。张爱玲此处体现的中国味,是对中西都各有见识之后散发出来、也是传统历来就有的自信和包容。此为趣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在书中挖掘。

在《小团圆》这部作品中,作者借女主人公盛九莉表现出了大量含蓄的留白。九莉不仅语言文字含蓄,说话从来是说半句留半句,而且为人处事也含蓄至极,含蓄已成为她的审美。比如“蕊秋有一次午餐后训话??九莉永远记得那弦外之音:自己生活贫乏的人才喜欢刺探别人的私事。”[13]“九莉给她母亲训练得一点好奇心都没有,她的好奇心纯是对外的,越是亲信越是四周多留空白,像国画一样,让他们有充分的空间可以透气,又像珠宝上衬垫的棉花。”[14]关于母亲的花边新闻“那次带她到浅水湾海滩上,也许就是想让她有点知道,免得突然发现了受不了。”得知了帮助过她的老师的噩耗时:“听柔丝小姐说,‘安竹斯先生死了!打死了!’九莉最初的反应是忽然占有性大发,心里想柔丝刚来了半年,又是读医的,她又知道什么安竹斯先生了。”“九莉继续洗袜子,然后抽噎起来,但是就像这自来水龙头,震撼抽搐半天才迸出几滴痛泪。这才知道死忙怎样了结一切。本来总还好像以为有一天可以对他解释,其实有什么可解释的?但是现在一阵凉风,是一扇沉重的石门缓缓关上了。”[15]这道石门后来又出现过:“他提起坐老虎凳,九莉非常好奇,但是脑子里有点什么东西在抗拒着,不吸收,像隔着一道沉重的石门,听不见惨叫声。听见安竹斯死讯的时候,一阵阴风石门关上了,也许也就是这道门。 ”[16]

- 2 -

她确是一个不一般的女子,她的悲伤她用自己的方式开解。可她抗拒一切的悲惨,认为自己曾险些被炸死,所以别人再不幸的事也轮不到她来悲天悯人,也表现出了她的虚无感,对于战争、对于国家民族的苦难没有同情,这也是她甘于与汪伪政权的高官邵之雍交往并陷入感情漩涡的深层原因。写到性与婚姻:邵之雍走后,“她梦见手搁在一棵棕榈树上,突出一环一环的淡灰色树干非常长。这梦一望而知是弗洛伊德式的,与性有关。”“自从他承认‘爱两个人’,她就再没问候过康小姐。十分违心的事她也不做。他自动答应了放弃小康,她也从来不去提醒他,就像他上次离婚的事一样,要看他的了。” 在对所有人和事的关系上,“九莉尽量的使自己麻木。也许太澈底了,不光是对她母亲,整个的进入冬眠状态。”这种含蓄的方式在文中比比皆是,可并不觉得难懂,因为其中还穿插了大量的比喻,是作者精致而又犀利的笔调。

下面我们就来举几个例子。

小说中的九莉是个相当敏感的女孩子,而塑造她的张爱玲在含蓄的同时,用冷峻苍凉的笔触,一针见血地刺穿那些留白。她用了大量独特却又贴切的比喻,描述着九莉成长中的那些人与事。比如幼年母亲牵她过街时,她感觉母亲的手指像“横七竖八一把细竹管子”。和母亲的生疏不言而喻。跟母亲聊起往事,“从前的事凝成了化石,把她们冻结在里面。九莉可以觉得那灰白色大石头的筋脉,闻得见它粉笔灰的气息。”[17]提起祖父祖母,九莉的感觉是:“她爱他们。他们不干涉她,只静静的躺在她血液里,在她死的时候再死一次。”在港大的时候,说到本地学生可以走读,但是:“有些小姐们还是住宿舍,环境清净,宜于读书。家里太热闹,每人有五六个母亲,都是一字并肩,姊妹相称,香港的大商家都是这样。”[18]写到战乱时:“也有人约比比一块走(去重庆),说愿意也带九莉去。比比告诉她,她觉得有点侮辱性,分明将她当火腿上的一根草绳。”她对战争的态度描述地很直接:“她不觉得良心上过不去。她整个的成年生活都在二次大站内,大战像是个固定的东西,顽山恶水,也仍旧构成了她的地平线。人都怕有巨变,怎么会不想它继续存在?她的愿望又有什么相干?那时候那样着急,怕他们打起来,不也还是打起来了?”[20]这几乎算是大逆不道的理论,对于她却似天经地义的。在香港念书时,认为“报上的时事不但一片灰色,枯燥乏味,而且她总不大相信,觉得另有内幕。”这时的她,

- 3 - [19]

已经对世界产生很强烈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21]九莉和燕山的关系是有些肤浅的,她对燕山说“没有人会像我这样喜欢你的”,但是原因却是:“我不过是因为你的脸”。燕山终于要和别人结婚了,“但是显然有点怕他结婚九莉也去大闹礼堂”,于是:“这天他又来了,??九莉笑道:‘预备什么时候结婚?’燕山笑了起来道:‘已经结了婚了。’立刻像是有条河隔在他们中间汤汤流着。”[22]

有时,字里行间也透着张爱玲对文字的智慧。九莉给邵之雍寄去分手信,“这封信还没寄到,她收到之雍两封信,像是收到死了的人的信,心里非常难受。”又如燕山说九莉:“你这人简直全是缺点,除了也许还省俭。”九莉则“微笑,心里大言不惭的说:‘我像镂空纱,全是缺点组成的。’”[23]“她看到空气污染使威尼斯的石像患石癌,想道:‘现在海枯石烂也很快。’”[24]这些看似幽默的调侃和自嘲却透着无奈。虽然张爱玲的文字始终那样冷冷地刺进读者的视线,但比起她其他的作品来,这本《小团圆》的犀利似乎总带着一丝迟暮的感觉。

- 4 -


第二篇:张爱玲语言风格思考


张爱玲语言风格思考

摘要 张爱玲的作品直到今时今日也拥有着众多的读者,有很大部 分得益于她独到的语言风格。那些凄美而残酷的故事, 真实而细腻的情感,加之那令人回味无穷的美丽文字,向我 们展现了另一个世界。她的辞藻具有着独特想象力,更因为 那是踏在她真情之上的产物,具有着强烈的主观性,才使得 我们被张爱玲的语言所感染。

关键词:张爱玲 用词独到 细腻 主观性 真情

张爱玲用词独到,想象力独特,主观性语言概括十分精炼。她喜欢运用精致的辞藻细腻地描写,她仿若做文字游戏一般自在的写作却带给了我们美与真实的双重感受。她的游戏是在用她的真情在做。

一.真情。

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又一度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她与胡兰成的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她渴望家庭幸福,渴望真情却总是落空使得她的情感愈发纤细而哀伤,这些在她的语言中无不体现。“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半生缘》”

“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象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倾城之恋》”

二.别出心裁的比喻。

“这又是一个月夜,??海上、山石上、树叶子上,到处是呜呜咽咽的笛子似的清辉;罗杰只觉得他走到哪里,暗到哪里。” 清辉是视觉上的事物,这里用了很新颖的比喻,月光比作呜呜咽咽的笛声,带有了人物的主观情绪,诉出了人物的悲凉心境,使这月光更加真实可见,仿佛读者也能听到人物的绝望心声一般。

“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二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金锁记》)这里一滴一滴低落的酸梅汤象征着时间的漫长,也暗示这主人公煎熬的一生。

细腻形象的比喻比比皆是,张爱玲娴熟而恰当地运用使语言鲜活了起来,也使人物形象深入了人心。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天才梦》)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

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张爱玲喜欢用鲜活的比喻句来赞美残酷的现实,独特而别有一番风味。

张爱玲的语言如一段段鲜活的生命,足以我们凭吊冗长的回忆,慰藉沉浮在现实里的梦。学会如何不让自己受伤的同时掩饰了青春的活力。她在我们的枕边喃喃,华丽的辞藻又营造了一个迷失的梦。我们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注释:1《半生缘》

2倾城之恋

3《金锁记》

4天才梦

5红玫瑰与白玫瑰

更多相关推荐:
论文目的意义怎么写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

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毕业论文范例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通过研究课题研究有助于大力开展网络心理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注重学生人际关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对问题学生的不断跟踪辅导通过不断开展的网络知识普及坚持在心理健康方面下功...

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1目的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十分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或设计的综合性训练毕业论文旨在检验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

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怎么写

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怎么写1研究背景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研究该课题的原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他...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检测网址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开题报告格式与开题报告写作技巧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

论文目的

论文目的韩国文化战略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借鉴本论内容1文化产业在韩国经济中的地位2韩流文化产品的间接经济效益21韩流带动旅游热22韩流助韩国化妆品销售23韩流带动整容业24韩流带动了韩国服装和饮食业的出口25韩流影...

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

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是审查文章的真伪审查写作者知识掌握的深度审查文章是否符合体裁格式以求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答辩让教师专家进一步了解文章立论的依据处理课题的实际能力这是学生可以获得锻炼和提高的难得机会应把它看作...

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目的与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目的与成绩评定1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费下载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学员在写好毕业论文后对还要举行毕业论文答辩不很理解对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态度也不那么积极因此有必要对组织毕业论文...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Internet环境下遥操作机器人系统传输时延研究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遥操作就是远距离操作是在远方人的行为动作远距离作用下使事物产生运动变化遥操作是一种基础技术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如机器人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基础科学试验...

论文目的及意义

北斗四阵元自适应抗干扰信号处理的电路设计目的概述聂琳静1课题意义卫星导航系统是人类导航史上的一大飞跃它能为全球陆海空天的各类军民载体全天候全天时连续提供高精度和高速度的导航定位和授时信息在军事领域卫星导航系统广...

毕业论文目的

死亡委婉语不仅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共存的一种语言现象同时是一种社会现象及文化现象它的运用丰富地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通过对比分析中英死亡委婉语的共性与个性探讨了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揭示了这一语言现...

论文研究的目的(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