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时间:2024.4.25

震撼,悲壮,深思,人性的一次又一次悲剧中的华丽绽放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当这部电影盛嚣尘上时,我却丝毫提不起兴趣,看日战争题材的,又是残酷的南京大屠杀,不是我厌倦了,而是我害怕了,我不敢看自己的同胞遭受蹂躏,我想逃避,逃避那血淋漓的历史。这样的一个下午,教研室人 都走光了,寝室人都走光了,看不下去书,打开电脑,却不知道干什么,于是点开了播放器,点到了这部电影,只是想打发时间,没想到结局却经历仇恨,之后的愤懑,紧张,再之后的泪流满面以及对人性光辉的深深折服。这部电影是近年华语电影难得一见的真大片,真的鸿篇巨制!

影片开始便是战争的背景,接着是逃离,接着一个个角色陆续登场,他们在巨大的生存或是毁灭面前不得不一次次做出抉择,在日军的贪婪好毫无人性可言的魔鬼面前一次一次的做出抉择,完成了自己人性的一次又一次的转变,那种转变让人震撼,让我们这些八零九零后感觉到自己的卑微,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使命,和历史的责任的沉重。

第一次人性的转身发生在那群撤离南京的国民党军身上,他们是一群逃兵战场中得战士,但他们依旧是战士,是男人,所以他们的转身时那样的悲壮,那样的刚烈,那样的迅速。他们本来就要逃离南京,可是在面对日军追抢女学生时,在长官的指挥下迅速的完成了血与火的蜕变,第一次本可以生存,可以选择逃避,然后谁也不说的安然度过余生,可是他们选择了毁灭,但他们毁灭的光荣,毁灭的震撼,毁灭的具有男人气魄!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去抵挡日军的坦克,用生命在影片的开头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军人战斗之歌!他们好样的,他们是男人,军人!即使是面对着百姓的质疑,依旧默默的承受。

第二次转身时那个美国的假神父,只是为了去给神父安葬,只是想赚钱,只是想在战火中捞点油水的人,看中了教堂的床,开始是个只会调情的风流男子,当面对日军残酷的蹂躏学生时,他没有时间去思考,只能勇敢的站出来,充当神父,无论自己够不够资格,那一刻他站出来了,他是男人,但不是军人,所以在他的转身没有那么的刚烈,但却在显示那异样的光芒。选择一个人离开,还是选择保护那群学生?尤其是看到他的外国老乡时,他有最后的机会,一走了之。可是他选择了面对,有时候,逃避很容易,就像自杀异样,死是很容易的,而留下来勇敢的面对,却很难,却让那么多人难以承受,他做到了。

影片最重要的主角出场的方式是一片娇柔,妩媚,俗气,一群落汤鸡,他们是落难的妓女。他们穿着华丽,浓妆艳抹,她们在战争中依旧可以再地窖里打麻将。各个衣冠不整,你不给他们进来,就挪着屁股,穿着旗袍,翻墙进来,没有一丝的文雅。她们的肮脏与受人鄙视可以从护院的乔治用木棍驱赶她们,可以从学生的鄙夷,以及进而远之中看到他们的社会地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商品,出卖肉体的,没有自尊,千百年来受人鄙夷的一类人,他们中得一些人甚至是头发长见识短,可以为了一个耳坠,或者是一个猫,冒着生命危险。女人,就是女人!可是谁有能想到最华丽的人性转身,就发生在这群妓女身上呢?当玉墨说出那句英语时,就注定她们的与众不同。

学生再次面对被恶魔凌辱的处境,她们是单纯的,同时受到中西方文化影响的她们,的当知道事情的真相时,她们选择了中国历来最常见的反抗方式,死!面对她们的跳楼,那群妓女们又一次的面对身存毁灭的抉择。此时她们中的一些人表现出了果敢而智慧,一些人是迟疑,另有一些人可以说是被逼,女人的对抗方式就是和男人不同。最后,当乔治准备以自己的男儿身来换取学生的性命时,影片达到了矛盾最尖锐的顶端,同时也撑托出人性最光辉的顶端!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当她们化妆成女学生时,观众终于能够领悟到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贱胚子,她们的沦落似乎充满的悲剧,充满了不得已,她们也羡慕学生的纯洁,可是生活所迫,她们被逼入了火坑,进入社会的最底层。

影片值得称赞的地方太多,太多。从画面,到声音,再到背景音乐。尤其是那地道的南京话,地道的南京妹子的表情,将南京女人表现绝了!我在南京读书,我本科有女同学是南京的,所以我不得不佩服她们的演技!同时从演员,到音乐制作,到语言,等等,汇集了很多日本人,很多美国人,这也让我深思,我们是应该保持的狭隘的民族主义仇恨,还是应该的正确的面对历史,反思,然后以史为鉴呢?不过共识应该是努力的学习,努力的工作,把我们的国家打造的更加强大,这样才能保护我的学生,我们的女同胞不受欺负!


第二篇:金陵十三钗影评汇总


一、看的时候笑中有泪,泪中有恨,时而沉重,时而抑郁,时而幽默,时而感动。这绝对是张艺谋近几年最好的作品。

昨晚很晚才睡。原因是睡不着。心里一直有各种复杂的感情作祟,主要是沉重。看《 金陵十三

钗 》的时候,很多细节都让我哭了。并不是说导演在煽情,电影很克制,注意了情绪的调和,秦淮妓女的嬉笑挑弄和地道的南京腔都给电影增添了不少笑点。但是由于南京大屠杀的背景,整个故事基调始终无法轻松起来。

想想佟大为饰演的国军战士们如何用身体来抵挡坦克,我就心惊肉跳。想想豆蔻死的惨景,真的很揪心。那种惨,好像不是能够想象的,不敢看那些画面,那种仇日情绪一下子就在我心里翻腾。任何语言在此刻显得苍白无力,内心的那种愤怒瞬间涌上心头。豆蔻会为了琵琶弦而跑出去送命,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为即将死去的“弟弟”谈一首曲子而已。她最终还是没能亲手弹奏一曲。对于没有多少寄托的秦淮妓女而言,即便是琵琶弦、耳环和猫,都值得她们冒死追寻。这就是她们的精神寄托,无关世间安稳和动乱。

十二钗化妆为女学生之后,她们相互感慨曾经的纯真。玉墨说,她的生活就是在13 岁的时候被彻底改变了,从一个好女孩变成了一个坏女人。被摧残的她们更懂得保护年幼的女孩,所以她们挺身而出了。 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的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 那曲《秦淮景》,第一次是穿着学生服唱的,而在书娟的回忆里,却是穿着艳丽旗袍的十四钗。歌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秦淮河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地窖里留下了她们最后的光彩。很凄美。很苍凉。

电影比小说更充实饱满,色彩的运用体现了张艺谋独特的美学,教堂彩色的玻璃在电影中其实起到了很重要的视觉效果,玉墨的旗袍件件精心。更重要的是,电影情节很紧凑,一环扣一环,不像小说天马行空。作为电影来说,无论是情节人物设置,还是画面拍摄手法,大到战争场面,小到地窖里的十四钗生活,都看得到张导的用心良苦。

虽然这次冲奥失败,但我们不能否定这是部好电影。

二、

如果有人看了《金陵十三钗》后报以不喜欢或是觉得这部片子拍的很差的,其实那多半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弄清楚这部影片的性质或是以一种不合适的方法来欣赏这部电影。但说实话,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多不在我们观影者,而在于影片的宣传。耗资六亿、克里斯蒂安贝尔加盟、史诗战争等宣传口号不过是为了帮《金陵十三钗》多拉一些票房而已,但这就误导了我们观众,把这部电影理所当然地当作一个一年一度贺岁档中的巨型商业片。不过这恰好错了,《金陵十三钗》的本身说到底就是一个稍微商业化了的传统张艺谋风格影片,而刚才所说的那些不过是电影中表达电影中心内容的载体而已。所以请还没有去看这部电影的朋友去看时一定要调好自己的心态,最好的就是不要带太多的个人感情,彻彻底底地去聆听这个故事,你就会发现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

如果熟悉张艺谋电影的朋友会知道,在张艺谋大部分电影中,特别是在较为成功的电影中剧情的发展往往是以一口平淡的语气来讲述一个最后能发人深省的故事,这就是张艺谋风格最简单的理解,之所以说《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风格的延续原因就是这部电影同样通过是一个讲故事的方法来呈现本片的剧情。故事发生在19xx年的南京,日军残暴,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几个神职人员收留了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13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国军伤兵。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故事,结果竟然是那13个最“下贱”的女子成了保护众人的英雄。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屠杀,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日军终于冲进了这里。伤兵被杀,女大学生则眼看就要被日军掳走凌辱。在这个时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为什么说要以一个不带任何个人感情的心态来欣赏这部电影呢?就是因为这部《金陵十三钗》是一部难得的能够以故事情节本身和人物情感的体现来打动观众的制作。影片时长150分钟,这就给了讲述故事

的人一个充足的时间来讲述本片中各类人物的情感性格变化。如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的最初放荡不羁的美国痞子到后来正义觉醒,十三位风尘女子也在后来变得有情有义。基本上本片中所有的角色的情感都随着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改变。战火的无情,日军的烧杀抢掠及其暴行,唤醒的是神父约翰以及十三钗身上的人性的光辉,影片剧情发展到这里,最有助于我们理解本片的方法就是设身处地去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我们是即将面对南京大屠杀中的其中一员,假如我们已徘徊在生死的边缘,假如我们已对未知的一切惧怕恐慌,我们能否有如此的胆量,如此的热血,有十三钗那般的凛然正气,那是在死亡面前人性最美丽的体现。这部电影希望我们看到的,就是人性在黑暗的压迫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绽放。

《金陵十三钗》的另一大亮点就是演员出色的演技,其中最为突出的毫无疑惑是十三钗那无比惊艳的表演,几乎全是新人的她们在这部电影中展露的演技绝对是震撼性,尤其是本片的女一号玉墨无论是刚开始的风情万种,还是后来凛然赴死的淡然一笑,表演者绝对将玉墨这个角色诠释的几乎完美。相对之下克里斯蒂安安贝尔所扮演的约翰相对来说就较为沉稳,身为好莱坞一线影星的他演技自不用说,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但说句老实话,贝尔在这部影片中的演出到底还是少了一种张力,使得约翰这个形象虽然深入人心但始终缺少一种散发起人物个性的生动。影片在刻画几个比较能够打动观众的情节时,总体来说是采用了比较真实的方式,一次来打动观众,不过同样也是点到为止的真实,这样就使得这几个情节能过充分感染观众而又不至于太过血腥。《金陵十三钗》之所以能将任务的情感刻画的如此成功,关键就在于细节的描写。总体来讲,这部电影是国产电影中难得的精品,能不能对的起广大观众如此高的期望,我们暂先不置可否,毕竟这关系到的因素太多了,但毫不怀疑的是这部电影的面世对推动此类电影甚至是国产电影都有着不可无视的作用,这也是《金陵十三钗》的成功处之一。

三、

19xx年南京沦陷,日军屠城,尸骸遍地,血流成河。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枪救女学生,英勇牺牲。后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救下。最后,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第一步电影题材农民工与小妾偷情乱搞 然后不停的农村题材直至13的进城了神父和失足妇女 哦 中间夹带了一次武侠 昭示着古代大侠的3P先进思想 本氪金狗眼敢于预测张导下个片就是和尚玩一夜情了 下下一个片年轻尼姑搞援交 不愧是国际知名大导演 拍出了如此出色 主题鲜明而且跟的上国际形势的商业文艺片 并且 用神父干失足妇女这等侮辱美国人来为国争气 好啊非常好。 -------------------------------------------------------------------------------------------------------------------

一口气看了六十分钟。没有任何想骂人的感觉,因为早就做好了上当的准备。这是一部华语片,确实不能要求太多。钗们演的不错,南京话挺有意思,佟大为演的一般,贝尔凑活。金陵故事本身也实在没什么吸引力。说实话,从45分钟开始,已经没什么耐心。自日本兵群奸场面略微还能让人看出诚意之外,狗血场景便开始应接不暇,台词依旧没有任何亮点。我看电影从来不关注什么特技、色彩。无奈导演把钱都花在这上了。我只是特希望看完一部片子可以震的我半个星期走不出阴影。甚至,想去自杀。像木兰花、梦之安魂曲、美国丽人。可惜,现在国内导演都不是我这个路数。我不认为这是他们缺乏能力,只是,他们可能更在乎市场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很多网友呼吁说这已经是近两年国语市场最有诚意的电影。无奈,距上次完整的看完一部华语主流电影已经是四年前,真心无从比较。

最后一句话,以中国导演目前这种看待历史事件的角度,除了纪录片。你们尝试的任何体裁都是侮辱那三十万遇难同胞的生灵。

---------------------------------------------------------------------------------------------------------------------

导读:张艺谋的最新电影《金陵十三钗》已经上映,大家热议不断,不管是影片的主题还是演员都已经盖过了《龙门飞甲》,国内对《金陵十三钗》的影评好坏参半,而外国人是怎么看到这部电影的呢?《好莱坞

报道者》写了一篇标题为一团揉着妓女、修女和假牧师令人难以置信的纱线的《金陵十三钗》国外影评,对张艺谋的这部电影评价极其低。

《金陵十三钗》国外影评:一团揉着妓女、修女和假牧师令人难以置信的纱线

好莱坞报道者》首席影评人(Todd McCarthy)撰文评论对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产生了质疑。该影评不但没有延续此前《金陵十三钗》好评如潮的口碑,对《十三钗》评价极低,票房前景看淡,而且全文充斥着对故事真实性和可信度的指责。下面就来看看《好莱坞报道者》版的《金陵十三钗》国外影评。

【只有最粗鲁的好莱坞制片人才会想得出来这种奇招--在南京大屠杀如此阴森可怕的事件中注入性幌子--但这就是《金陵十三钗》的中心元素,它是对于一个经常被戏剧化的历史瞬间一个过份算计的、毫无说服力的再创作。作为中国全资的率先启用美国明星的电影之一,张艺谋精心制作的阵容豪华的电影由于贝尔的出现无疑会吸引眼球,但是它还远不如陆川导演用同一事件拍摄的《南京!南京!》,它在北美的商业前途看来十分有限(暗淡)。

为了让观众更容易走进故事,电影有意让一个政治上没有信条的美国人走入一群绝望的由教会学校女生和妓女的市民群体。电影从南京失守后的19xx年12月13日开始,一群女学生从温切斯特教堂找到了临时避难所,得以躲避疯狂施暴的日军。同样藏在那里的是个孤独的美国人约翰米勒,他的大胡子像60年代的嬉皮士,他的行为举止甚至对话同样显得愚蠢而且不合时代。用一个中国人描述他的称谓最为恰当,那就是蠢驴,当无时无刻不自私透顶的米勒扫荡私藏的红酒、索要毫无根据的钱财时,人们不禁会问,也许有许许多多动机把一个白人描写成愚笨的钱财的奴隶,当然独在异乡为异客意识形态上没投入的美国人是个标准的电影人物设置,卡萨布兰卡里的里克就是一个最令人难忘的经典。但是贝尔离那个标准相去甚远。

很显然,从戏剧设置来说米勒需要这样的低起点来完成他从以自我为中心的醉鬼到高贵骑士的转变与升华,可惜的是无论是剧本还是演员都未给人物角色提供任何实际或者生造的人物背景前史,他确实为他所目睹的震惊,但是上几个礼拜他在哪(难道他是外星人)?这个角色没有带来任何观点或者洞察力,他只是个等着被填满的空瓶子。

同样找寻庇护的是当地妓院的十三个花枝招展的妓女,好像是要即将登场唱《花鼓戏》的一个大合唱似的,那些叽叽喳喳的妓女推开那些战战兢兢的女学生把避难所当成了自己的家。米勒以为自己撞了大运,立即对其中最傲慢的玉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玉墨一边吊着心急火燎的米勒胃口,如果你帮我,我就会前所未有地报答你,所有的人都会。帮人的前提是日本人不会动西方人。米勒从混蛋到圣人的不经意的转化源自他穿着的教士僧袍无意间阻止了闯入教堂寻找花姑娘的日军。看到了这个便利,米勒剃掉了他的大胡子,继续披着神父要人的外衣。一个貌似友善的日本军官为他手下的胡作非为道歉并暂时同意提供保护。但他还是要求教会学校的女学生来给日军军官的派对唱歌助兴,当然所有人都知道下场会是强奸或者更糟,由此引发了在此之前肤浅表面、贪财恋物的妓女转而自我牺牲的空前高潮的一幕。

这些社会下层的人当面临生死攸关的当口义无反顾无私奉献之举当然会带来不容置疑的感情和道德的力量,但是过多的关于这个骗局是如何实施的笔墨,无论是从现实世界还是从电影的角度来说都显得不真实不可信,所以结局的可信度和力度都让人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在介绍此片背景时,文章向读者给出了与日本右翼口径一至的数字——“20

万”。当然,他同时也指出,此数字存在争议,也有“30万”的说法,不过他放在伤亡数字后的名词并不是people(平民),而是casualties——在字典中的第一条解释为“失去战斗力的士兵”——这也是典型的日本右翼口径,遭屠杀的是混在百姓中的士兵

编后语:看完了《金陵十三钗》国外影评,你是否跟我有一样的感触呢。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这段历史,美国人还是愿意站在屠杀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因为二战虽然是日本发起的,但美国却多次对日本的平民进行了攻击和屠杀。所以美国在心理上倾向于站在屠杀者的角度进行反思和道德救赎。此前的大屠杀经典影片《辛徳勒名单》和《卢旺达饭店》,片中的英雄都来自屠杀者阵营。而十三钗中的拯救者是被屠杀者自己的自觉行动,这一不同的二战文化心理恐将影响美国人欣赏《金陵十三钗》,并对此片在北美的票房和奖项带来不利影响。------------------------------------------------------------------

只看了看‘金陵十三钗’的预告,按道理是没有资格写影评的,但是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怒火,为什么呢,因为那些人都说英语,难道当年的南京人素质高吗,连寄女都说英语,一个传教士来中国,不说中文,怎么给中国人传教,他真幸运,遇到的都是会说英语的中国人

由此我想到了‘巴黎宝贝’这个电影,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是一个连法国人都说中文的影片,那真是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

一个表现中国人的影片,要是不说中文,我真怀疑这个导演的爱国热情还在不在,没有国家情感的人,没有依靠,没有成功的可能

--------------------------------------------------------------------------------------------------

如果你问我最触动我的国内电影是什么,先前我会思索一下然后告诉你是《霸王别姬》,现在我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金陵十三钗》。

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让我这样子不平静过——准确地说,是不平静这么长时间。

十六号上午看的电影,到现在几十个小时过,这几十个小时里我刻意用各种东西来掩盖来压制这种情绪,不触及,别人问起亦是三言两语地带过。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我真的无法用一个词或者几个词来概括。有悲痛,有澎湃,有恨意,有感激,有惋惜,有欣慰——

因为父亲母亲,因为红灯笼,因为红高粱,因为活着,老谋子在我心中导演前三甲是肯定排得上的。但这是第一次,他的电影如此直接如此尖利地刺穿了我的情绪,而我一时之间竟还不知道要如何释放。 战争有多么残酷,十三钗就有多么美丽。日本人有多么可恨,这群秦淮河边的女子就有多么让人心疼。我不想剧透,但是到现在我还能想得起每个人的脸。

玉墨的风情是除张曼玉之外 最让我动容的,一颦一笑,一扭腰一摆臀一个眼神,让俱为女子的我也不禁眼垂落。

豆蔻,虽然豆蔻的镜头并不多,但绝对让人印象深刻。当看到豆蔻天真地跟涣生说以后我弹琴你拿碗我们一起讨饭给你娘吃的时候,我的嘴角已是颤抖着上扬,而最后豆蔻喊出那句“我操你八辈子祖宗”时,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大颗大颗地往下掉,拳头攥得生疼,心揪得好紧好紧。

还有香兰,她冒着生命危险只为拿抽屉里的一副耳环,很多人都说她傻,不就一副耳环嘛,但当香兰戴上绿色的耳坠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嫣然一笑时,我觉得她是那么美,同时又那么让人难过。对于香兰那样的女人而言,能守住的东西真的不多——如果手里空空如也,那攥紧美丽也是好的,纵使短暂。

书娟的眼神干净而直接,整个故事便是透过书娟的视角来讲述的。战火中的女学生,她能做什么?她该怎么做才能逃过日本人的魔爪?谁来保护她?谁来给她希望?不知道,谁也不知道。书娟的眼神里,有恐惧有愤怒有茫然,但我们应该庆幸的是,终究没有绝望。每一次眼看就要绝望,这时总能生出那么一点希望,李教官,神父,然后是本来被她不屑的秦淮河妓女们。我想,我们这个伟大而饱经苦难的民族,就是靠着一点一点的希望撑起来的??

然后,我必须要说,李教官佟大为——纯爷们。国军战士们一个个用身体挡日本鬼子的坦克,为后面的战友争取炸掉坦克的机会,那一刻我的视线就已经模糊。还有他将女学生的鞋放在教堂的门口,他死的那一幕,按佟大为自己说的,李教官的牺牲是可以载入史册的。至于为什么会如此说,自己看吧—— 蝙蝠侠贝尔的表演不俗,毕竟是三千万美刀请来的主。还有乔治,那个小小的男子汉,我只想说,他再一次让我哭的不能自抑??

不想剧透太多,真心觉得这是一部好片。老谋子擅长的色彩运用再次让我震撼,与《南京南京》的黑白镜头不一样,教堂的彩色玻璃绝对是一大亮点,折射出各色人物的不同命运。十三钗的旗袍纵是拿来和我爱的《花样年华》相比,也毫不逊色。而世界殿堂级的战争特效制作,个人觉得和《拯救大兵瑞恩》或《兄弟连》相比,甚至更具感染力,这或许是因为战争更加具有切肤之痛的原因。老谋子在片中用了很多的长镜头还有慢镜头,玉墨三次出现的臀部摆动大特写,迷人至极;奔逃时的长镜头妙用,以及脸部的特写,都非常到位。

从十四钗华衣艳服浓妆艳抹走进教堂,到十三钗化身学生最后坐上日本人的卡车,此间的种种变化,非得将自己放回那种历史背景下才能真正地感同身受。她们是秦淮河边的女子,是不干净的女人,但这并非她们生来下贱,只是因为个人的悲惨命运;而她们在最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命换下女学生的

命,这也并非她们生来高尚,只是因为人性的光辉在国破家亡的时候更具有慑人的力量。战争似乎是男人的事儿,但受伤害最大的往往就是女人们。柔弱的女人们本应该被保护,但如果男人们无法保护甚至无心保护女人,那又要怎么办?如果你看到十三钗摔破教堂玻璃,将玻璃匕首包着放入胸口的衣服里时,你就能明白一个女人能够有多坚强,有多勇敢??

最后再说说日本人的事儿,看完这部电影稍稍有点爱国心的人都会从心底里生出对日本的一种仇恨情绪,无论男的女的。但是,作为我们又能怎样呢?这就像有些人对南京大屠杀等毫不在意,问他就说,咳,这都过的事儿啦,还记着干嘛?然后屁颠屁颠地迷醉在日本的动漫游戏A片日剧日本服饰中。当然绝对不是说以后看哪个日本人都带着仇恨的眼光,那也就太二了,但至少我们得记着这些过这些伤痛这些历史,让它变成一种力量,促使我们变强大。不是说过了就当没发生过一样,犹太人从来从来不曾忘过他们的屠杀,他们用自己的力量赢得了德国以及世界的尊重以及缅怀,那我们呢?如果说现在有一个日本人站在我们面前,对着我们得意洋洋地说中国人死了活该,或者说他不相信有南京大屠杀这回事,又或者说他觉得那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怎样反应?我们要怎样让日本人意识到他们错了,他们犯罪了,而且是滔天的罪恶?

一个在日留学的姑娘说,“作为她能做的就是在所有科目都拿第一,秒杀全部日本人,穿衣品味让周围所有日本女生都夸赞,日本男生追她一概拒绝(妈妈说了找谁都不能找日本人)”。中国现在是有钱了,各种奢侈品一堆堆地往家带,让很多日本人都咋舌,但靠这能赢得尊重吗?别人只会觉得一群中国的土财主罢了。铭记历史,同时保持宽容的心——但,宽容也是有原则的——然后每个人都努力更强大一些,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们的历史讨一个尊重。

十三钗之后,又看了龙门飞甲,两相对比非一般地悬殊——龙门真的只是3D,3D而已。故事很二,表演没张力,春哥卖萌卖得很卖力。

老谋子说,他只想拍好故事,我信他。四、

金陵十三钗》

看到了上对这部片子一星到五星不等的评价,我有点想了解在不同的人眼中什么样的影片才算是一部好片子?当然,每个人在评定的时候多少会掺杂自己的个人情绪在,也存在立场决定判断。张艺谋拍了那么多烂片,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在他水准之中应当出现的影片,会有人因此觉得张艺谋只不过是发挥了自己应有的水准,因此下手严苛。也有人会觉得,终于,老谋子开始脚落在地上拍电影了,总比看些不知所云还怀疑是自己脑子有问题的电影强,五星,也许有鼓励的成分在。至于还有一些要求过高或要求过低的人比比皆是,那么要说一部影片到底怎么样是好片怎么样是烂片,是没有一个人人都能认同的确实的标准了。

虽然我从来也没有具体的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但是我有一个对于“差不多”的电影最基本的认

知,那就是要“感”。感动,感人,感想,痛感,酸楚感,认同感? ?尽管我们并没有经历过影片中讲述的人生,但是我相信不少人都会在观影的过程中产生共鸣,觉得我如果是片中的某某某我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等等。就像一句常说的,艺术要来源于生活,这里说的生活不是切实的某一个人经历的生活,而是我们这些尘世中生活着的人能够认同、能够理解,抑或是会想要探寻的一种生活。毕竟大多数人的生活并没有影片中的大喜大悲,而电影通常在做的,就是将我们生活中,种种细微却又真实感知的情感体验放到显微镜下,为他找到许多个合适的出发点,这一点一点连接成筋骨,充实血肉,就成为了萤幕上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因此,就算我们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也能体会到他人的生活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部影片来讲他的成形是非常困难的。现在看电影,我更加注重影片的剧情,就连一些闷骚的文艺片也一样。剧情不一定是影片里面的人从南京走到北京,费了多少口舌,优秀的影片会用斑驳的墙面讲话,用花团锦簇的缎面讲话,用枯草用发梢,用一切镜头所能够呈现的东西。尽管如此,对于好的剧情片我也尽量找到原着或是剧本,镜头是扩大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还是削减了文字的呈现,也是我会看重的一点。如果说电影是一个孩子,那么编剧就是这个孩子的生母,如果没有他这个孩子就不会存在。导演及其他使得影片成型的人则是调教这个孩子的导师。文字能够表达很多东西,用文字来表达却是很艰难的事情。中国有那么多文字,每个人都会写都会说,但是要排列组合出一个亘古不变的真

理,或是一个无法辩驳到能气死人的谬论,是很困难的表达。看剧情,看剧本,就是要分清他们之间的契合点与产生分歧的地方,还有为什么文字上看得顺眼的就不能用镜头表达,镜头很复杂文字却难以表述的东西?这些都是值得玩味的。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趁热打铁的说说《金陵十三钗》,只是站在我个人的立场上。

给了四颗星,我认为这样很合理,一方面我肯定作品的优点,另一方面站在任何角度上都能看出影片容易引发认同讨巧的地方。虽然这部电影赚足了我的眼泪,但是不讲道理的说,就整个华语电影来讲,前有《霸王别姬》,《金陵十三钗》只是积水略多的浮云。

为什么说这部影片讨巧,这里面最要紧的就是编剧。作为《金陵十三钗》中篇小说的原着作者,严歌苓也亲自将其改编成剧本。连张艺谋自己也坦言,这是他当导演二十年来碰到的最好的本子。最好的本子意味着什么?我的理解是,不要说要导演发挥最高的水准,只要循规蹈矩,就算不剑走偏锋,有必要的投入和较为优良的制作班底,就会是一部看着很热闹的电影。更不要说,投入的六亿人民币是中国电影投资最大的一次,还是用了好莱坞的战争特效团,这些银子砸在上面就算我这样的外行人也看得懂钱花在什么地方了。要说张艺谋明智的地方,就是大量的选取新人演出,但就这样的“巧思”也不用什么天大的聪明,电影的情绪在哪里、节奏在哪里,都不能乱了阵脚。用新人,观众会怀着善意和探索的心专注在情节上,不会“乱花渐欲迷人眼”。

当听说张艺谋会拍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就知道可以拍出一部没有多少骂名的电影。原着小说这块肥沃的土壤,再加上原着作者自己完整成体系的改编润色,只要踏实用心,很难结不出好果子。在这一点上,不能不说张艺谋自己选择了一个没有很大风险的剧本,算是他眼光好,也算是他现在求稳妥的心态。 对于严歌苓,作为一位作家我并不是十分欣赏她,但是我记得很多对于他个人的介绍,其中都有这样一句:海外华人作家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好莱坞专业编剧。让我分析一下这句话,其实评价得很到位。海外有影响力的华人当代作家寥寥,严歌苓之所以有这样的影响力,我想跟那下半句“好莱坞专业编剧”有关系,她作为编剧远比文学作家更优秀,这是后话。另外,大家都知道,越是文化背景相同的、价值观审美观有共鸣的文学作品更容易背相同族群接受,这一点上严歌苓的先天优势就更不用说了。从文学的角度上来说,我并不觉得她是最值得推崇的。无论如何,在文学史上的某一个阶段,有北方风霜细雨里呼喊的余华,有苏童从南方带来的妻妾成群吴侬软语,还有严歌苓,以西方能够接受的形式解说东方魅力。

再来说说后半句“好莱坞专业编剧”。什么是专业编剧?我记得大导演王晶曾经解释过,一个人早上死了爸爸,晚上还能写出一个喜剧,这样的人就是专业的编剧。我觉得,这样的人固然是极为专业的编剧,但若是以此为标准,太过了。我理解的专业的编剧,至少要满足三方面的需求:一、导演的要求,也是作品想要呈现出来的要求。二、美感的要求,文字本身艺术性的要求。三、观众的要求,也就是观看效果的要求。就我提出的这三小点来说,严歌苓的确是专业的编剧,同时我也认为她是一个好编剧。作家最难说别人的作品好,最难说自己的作品不好,更难大刀阔斧改自己的作品。严歌苓作为海外知名华人作家,在这一点上很放得开,要么怎么说她是专业编剧,不恤作品改头换面,为了一个更好呈现的效果。 很多人说严歌苓是好的小说家,说他的故事都是边缘故事和人物。的确,他笔下的故事都很离奇边缘,但我觉得也是现象级居多,这些离奇的故事所反射出来的人性是放之天下皆准的,就像我之前说的,电影做的也就是将情绪思考放大,并编造一个故事来呈现他。但是严歌苓的故事作为文学作品,都是奇迹,一个日本少女嫁给中国人并生了孩子几十年的爱恨这是传奇(见《小姨多鹤》),十几个秦淮河上的女人能够一改“商女不知亡国恨”的骂名,换十二个女孩儿赴死也是奇迹(《金陵十三钗》),这样奇迹的故事如果能够处理得当,细节处也交代到位,再加上她本人的诠释能力,一定能有一两个宏大又颠倒红尘的长篇小说。可严歌苓差就差在,细节处的交代,这个讲起来体会很多,总之我觉得她有些白白讲了些离奇的故事却没把握住让“离奇”成“传奇”的机会。 讲一个细节就明白了,影片中殡葬师转化成神父的过程,只用他听到了暴徒和女孩子们的声音来交代。坦言这一节是最初引发我泪点的地方,看的时候却是激动,因为我们都期望人心向善,都相信奇迹,都希望恶人能够轻而易举的被感化。因此,在看到这一节的时候似乎毫无悬念的受到感动,但是观影过后就会回过味儿来,一个唯利是图的洋鬼子怎么会有这样

觉悟的呢?可见,细节,不是懒了、觉得说不清楚就可以含混带过的,这种感觉在看严歌苓的小说时尤为深刻。

这一点上要提到张爱玲,最具代表性能够体现“细节处的交代”的作品是《倾城之恋》。要说故事中的起承转合,几句话就可以讲明白,但是读的时候你觉得他啰嗦吗?并不,而像白流苏那样家庭背景虽然困顿,但是绝非我们这些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反而能够折射出许多个个体家庭都会出现的问题。在白流苏的家庭,是对于中国传统宗亲家庭会产生的世态炎凉一种集中的爆发,纨绔公子大龄剩女,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覆灭了,你并不觉得刻意为之,确是一个可称之为“传奇”的故事。

关于严歌苓在文学创作上的疏漏,除了细节处的交代不足,还有别的,譬如她对于东方文化以及人的思想内核的私人理解(这里的确要用“私人”这个词),对于女性心理的片面宽容,这些还要我读过更多作品才能有据言明。

其实要做一个非常棒的编剧并不比优秀的文学作家要简单,下的功夫少。文字的表达很宽泛,全凭脑中一回转笔下一生花。而影视剧的编着,要求作者除了生活体验想象力文字上的功力,更多些光影的理解和体会,了解画面有多大本事,物尽其用,在寸许宽窄的胶片上,上演人生的大悲大喜。只是两者相较,我更加觉得,严歌苓多下功夫在编剧上,能取得比文学创作要高出许多的成就也未可知。

除了编剧,我竟说不出更多影片本身的东西了。只讲几点给我印象深刻的细节。

教堂的彩色玻璃,小小女学生通过它看到秦淮河上的女人的旗袍爱司头珠环铛翠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女性的觉醒,尽管当时他们并不自知。据说教堂中的彩色玻璃之所以存在是有寓意的,当阳光照射时,教堂里会变的斑驳流彩,教士们会说,那是上帝居住的地方,我理解,那也就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了。女学生透过天堂的通道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女人,美轮美奂,邪恶,她们一边唾弃一边抗拒不了他们身上散发的吸引力。那些女人显然不是天使,妓女不会是天使,但是我想在那些女学生们的心中,会另外造一个词给她们,那个意思无限接近于天使。

彩色玻璃外还射进了救命的子弹。看了演员表我才发现那些灰头土脸仔细辨认都认不出的大兵脸原来每一个都是有名有姓的,佟大为直接拯救了一个女学生,他在百米之外的废墟中射出一枪,穿透教堂的彩色玻璃,穿透正要施暴的日本兵的头颅。

在影片的最后,我估计不光我一个人都在等着十三金钗赴宴之后发生的事情,但是没有,没有暴行,没有血腥,没有惨烈。有的是女学生脑海中不断出现的一幅画面:在目光经过了五彩斑斓的彩色玻璃后,从破洞中望向教堂的门口,那里有十四个女人正向她们走来,走来的是她们以后会长成的成熟的女人,是秦淮河上的女人,是整条秦淮河。

墨玉的背影,我很庆幸导演选择了一个不那么清瘦的女演员来扮演墨玉。中国的文化老外不懂,中国的风情老外也不懂。顶多红唇旗袍在他们眼中只是另一种性感的特征,他们不懂有宽大的骨架和肩膀的欧美女人不适合旗袍。旗袍能够装下的,只有一种风骨,那是一种如水的温柔如玉的坚韧,坚韧不成也不为瓦全。苏小小不是只会弹两手小曲儿就成佳人,薛涛也不是只写得一手好字就成为才女,她们有柔媚入骨之态,兼有讲情重义之度,这样的态度,如果不是克里斯蒂安?贝尔这样的福气,老外永远不懂。 墨玉的丰乳(虽然画面上没有展现,想来也应该是)肥臀是最初抓住神父心神的利器,影片中一遍遍的拍墨玉穿着高跟鞋扭着臀的背影。还是可惜,没有更彻底的呈现,否则的话墨玉的旗袍背影也将有可能成为一个经典的。

看着影片前面浓妆艳抹的墨玉,的确有些汤唯的样子,气韵全是自己,念着软软的南京话,依然颇有些气势。至于气场,出道就演了这样一部发力过猛的片子,还需要通过其他的表演历练。

至于墨玉和传教士的床戏,个人以为,纯属多余。

克里斯蒂安?贝尔是我还比较有好感的演员,从《致命魔术》的时候就看出来他是有细腻的演技的。只不过在《金陵十三钗》中,编剧的原因,并没有给演员过多的发展空间。在他分内有限的戏份中,都很到位的完成了表演。刚出来一脸大胡子的时候我还替贝叔惋惜,这一张俊脸可要有机会见天日才不辜负这位帅哥。好在不仅因为墨玉的一句话贝大叔剃了胡子,后面的戏份中也穿着有型有款的神父袍子,据

说贝叔的价钱也颇为合理,鼓励咱们大陆的导演以后拍电影考虑贝叔,要名气有名气,要演技有演技,还能踏着贝叔这个门槛走向全球。

看到很多影评,言语戏谑,我比较倾向于是真戏谑,不是真心搅屎盆子。对于为什么故事的发展一定要保护处女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就不应当被这样提出来。应该进入影片理解,一群经历过世态炎凉靠身体调笑卖场生活的妓女,她们有情有义,她们想到自己十二三岁的时候接客、被强奸,那是一种侠骨,她们本能的不希望眼前的女学生们走上同样的路,成为人们口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想让她们受人白眼瞧不起随意践踏。就像墨玉说的,反正我们就是干这行的,也改一改人们对咱们妓女的骂名,咱们就做一件顶天立地的事儿。我完全能够理解,在那种情况下秦淮河的女人们做出那种决定的合理性。

看过很多古文讲秦淮河上的女人,他们温柔魅惑,不乏一些个有才情有情义的,历史上有人为她们冲冠一怒,有人说她们不知亡国恨,有人同情她们被逼良为娼的经历,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字,来让我们了解。有些秦淮河的女人年老色衰,当她们年长色衰,没有人知道她们年轻时经历的风光,也没有人再围在她们的石榴裙下献上财帛听她们唱曲。也许那时,那些个能够平安终老的女人们会羡慕那些在风华正茂时离世的姐妹,至少她们一直都有一段情,能唱给诸公听。讲一个细节就明白了,影片中殡葬师转化成神父的过程,只用他听到了暴徒和女孩子们的声音来交代。坦言这一节是最初引发我泪点的地方,看的时候却是激动,因为我们都期望人心向善,都相信奇迹,都希望恶人能够轻而易举的被感化。因此,在看到这一节的时候似乎毫无悬念的受到感动,但是观影过后就会回过味儿来,一个唯利是图的洋鬼子怎么会有这样觉悟的呢?可见,细节,不是懒了、觉得说不清楚就可以含混带过的,这种感觉在看严歌苓的小说时尤为深刻。

这一点上要提到张爱玲,最具代表性能够体现“细节处的交代”的作品是《倾城之恋》。要说故事中的起承转合,几句话就可以讲明白,但是读的时候你觉得他啰嗦吗?并不,而像白流苏那样家庭背景虽然困顿,但是绝非我们这些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反而能够折射出许多个个体家庭都会出现的问题。在白流苏的家庭,是对于中国传统宗亲家庭会产生的世态炎凉一种集中的爆发,纨绔公子大龄剩女,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覆灭了,你并不觉得刻意为之,确是一个可称之为“传奇”的故事。

关于严歌苓在文学创作上的疏漏,除了细节处的交代不足,还有别的,譬如她对于东方文化以及人的思想内核的私人理解(这里的确要用“私人”这个词),对于女性心理的片面宽容,这些还要我读过更多作品才能有据言明。

其实要做一个非常棒的编剧并不比优秀的文学作家要简单,下的功夫少。文字的表达很宽泛,全凭脑中一回转笔下一生花。而影视剧的编着,要求作者除了生活体验想象力文字上的功力,更多些光影的理解和体会,了解画面有多大本事,物尽其用,在寸许宽窄的胶片上,上演人生的大悲大喜。只是两者相较,我更加觉得,严歌苓多下功夫在编剧上,能取得比文学创作要高出许多的成就也未可知。

除了编剧,我竟说不出更多影片本身的东西了。只讲几点给我印象深刻的细节。

教堂的彩色玻璃,小小女学生通过它看到秦淮河上的女人的旗袍爱司头珠环铛翠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女性的觉醒,尽管当时他们并不自知。据说教堂中的彩色玻璃之所以存在是有寓意的,当阳光照射时,教堂里会变的斑驳流彩,教士们会说,那是上帝居住的地方,我理解,那也就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了。女学生透过天堂的通道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女人,美轮美奂,邪恶,她们一边唾弃一边抗拒不了他们身上散发的吸引力。那些女人显然不是天使,妓女不会是天使,但是我想在那些女学生们的心中,会另外造一个词给她们,那个意思无限接近于天使。

彩色玻璃外还射进了救命的子弹。看了演员表我才发现那些灰头土脸仔细辨认都认不出的大兵脸原来每一个都是有名有姓的,佟大为直接拯救了一个女学生,他在百米之外的废墟中射出一枪,穿透教堂的彩色玻璃,穿透正要施暴的日本兵的头颅。

在影片的最后,我估计不光我一个人都在等着十三金钗赴宴之后发生的事情,但是没有,没有暴行,没有血腥,没有惨烈。有的是女学生脑海中不断出现的一幅画面:在目光经过了五彩斑斓的彩色玻璃

后,从破洞中望向教堂的门口,那里有十四个女人正向她们走来,走来的是她们以后会长成的成熟的女人,是秦淮河上的女人,是整条秦淮河。

墨玉的背影,我很庆幸导演选择了一个不那么清瘦的女演员来扮演墨玉。中国的文化老外不懂,中国的风情老外也不懂。顶多红唇旗袍在他们眼中只是另一种性感的特征,他们不懂有宽大的骨架和肩膀的欧美女人不适合旗袍。旗袍能够装下的,只有一种风骨,那是一种如水的温柔如玉的坚韧,坚韧不成也不为瓦全。苏小小不是只会弹两手小曲儿就成佳人,薛涛也不是只写得一手好字就成为才女,她们有柔媚入骨之态,兼有讲情重义之度,这样的态度,如果不是克里斯蒂安?贝尔这样的福气,老外永远不懂。 墨玉的丰乳(虽然画面上没有展现,想来也应该是)肥臀是最初抓住神父心神的利器,影片中一遍遍的拍墨玉穿着高跟鞋扭着臀的背影。还是可惜,没有更彻底的呈现,否则的话墨玉的旗袍背影也将有可能成为一个经典的。

看着影片前面浓妆艳抹的墨玉,的确有些汤唯的样子,气韵全是自己,念着软软的南京话,依然颇有些气势。至于气场,出道就演了这样一部发力过猛的片子,还需要通过其他的表演历练。

至于墨玉和传教士的床戏,个人以为,纯属多余。

克里斯蒂安?贝尔是我还比较有好感的演员,从《致命魔术》的时候就看出来他是有细腻的演技的。只不过在《金陵十三钗》中,编剧的原因,并没有给演员过多的发展空间。在他分内有限的戏份中,都很到位的完成了表演。刚出来一脸大胡子的时候我还替贝叔惋惜,这一张俊脸可要有机会见天日才不辜负这位帅哥。好在不仅因为墨玉的一句话贝大叔剃了胡子,后面的戏份中也穿着有型有款的神父袍子,据说贝叔的价钱也颇为合理,鼓励咱们大陆的导演以后拍电影考虑贝叔,要名气有名气,要演技有演技,还能踏着贝叔这个门槛走向全球。

看到很多影评,言语戏谑,我比较倾向于是真戏谑,不是真心搅屎盆子。对于为什么故事的发展一定要保护处女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就不应当被这样提出来。应该进入影片理解,一群经历过世态炎凉靠身体调笑卖场生活的妓女,她们有情有义,她们想到自己十二三岁的时候接客、被强奸,那是一种侠骨,她们本能的不希望眼前的女学生们走上同样的路,成为人们口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不想让她们受人白眼瞧不起随意践踏。就像墨玉说的,反正我们就是干这行的,也改一改人们对咱们妓女的骂名,咱们就做一件顶天立地的事儿。我完全能够理解,在那种情况下秦淮河的女人们做出那种决定的合理性。

看过很多古文讲秦淮河上的女人,他们温柔魅惑,不乏一些个有才情有情义的,历史上有人为她们冲冠一怒,有人说她们不知亡国恨,有人同情她们被逼良为娼的经历,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字,来让我们了解。有些秦淮河的女人年老色衰,当她们年长色衰,没有人知道她们年轻时经历的风光,也没有人再围在她们的石榴裙下献上财帛听她们唱曲。也许那时,那些个能够平安终老的女人们会羡慕那些在风华正茂时离世的姐妹,至少她们一直都有一段情,能唱给诸公听。

六、

女性主义背景的英雄主义叙事 ——《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的文本转移 侯克明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 分析解读《金陵十三钗》的钥匙存在于小说原著之中。张艺谋反复强调《金陵十三钗》是他“20年来遇到的最好的剧本”。仔细分析小说原著与电影之间的文本差异,张艺谋的电影诉求便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原小说的戏剧性很强,几乎可以直接拍电影。严歌苓说她要写“抗拍”的作品,因为文学和电影“这两种东西有时候会有矛盾,好的文学并不一定是好电影的基础,所以我觉得我要做一些纯粹为文学写的作品;但我也非常爱电影,那就专门为电影来写。”(见20xx年5月11日《南方日报》)这种小说作家创作初衷的表述我们曾在米兰·昆德拉那里听到过,与前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被高调拍成电影不同,昆德拉后期的许多作品都很“抗拍”,几乎无法拍电影。严歌苓并没有说《金陵十三钗》是否算“抗拍”的作品。笔者认为这是一部极其“适拍”的小说,是那种让导演们看一眼就想拍电影的小说。《金陵十三钗》戏剧性强烈,情节紧张激烈,险象环生。南京大屠杀的日日夜夜里,躲在教堂里的三拨人,时时刻刻都处于生死关头。如同戏剧舞台,孤零零的教堂成为承载生命的诺亚方舟,命悬一线的人们在日本侵略者兽行的夹击下,孤立无援,由生死存亡构成的强烈戏剧冲突,令人撕心裂肺。这些“适拍

性”在小说中随处可见,任何一位粗通电影常识的人都可以发现。虽然如此,但我们看到的电影却与小说在情节与人物设置上有相当重大的改变。为什么? 一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从小说到电影,故事在不同的文本形式中转换,必然产生畸变。一部分改变是出于适应不同艺术形式的需要,而另一部分改变则完全是出于叙述者的个人意愿和选择。厘清两者之间的异同,可能有助于了解电影作者的意图和电影引起轰动效应的深层原因。 从小说到电影,妓女舍身救女学生的情节基本没有变化,这是故事的核心精华所在。这个情节曾经在其他几部同类题材的电影中出现过,但都没有作为故事核心和戏剧高潮来写。“南京大屠杀”、“妓女”、“教堂”、“拯救”、“女学生”,这些字眼构成了从小说到电影的最大看点,也是在两个文本里都没有发生变化的核心概念。用国外的电影词汇表述就是“高概念”。所谓“高概念”,就是将电影的复杂故事情节、主题理念简化为响亮的口号式词汇或者语句,从而便于向社会公众传达。在当下能够被迅速传播并逐步放大的叙事一定要具备三个特点:一是鲜明性,二是挑战性,三是丰富性。比如《金陵十三钗》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时妓女舍身拯救女学生的故事”,一句话就可以清楚地描述出故事的主体。“南京大屠杀”与“妓女”这两个概念都极具挑战性,都触及到我们社会文化的痛点,足以引起社会大众的兴奋。还有,影片提出的概念还必须足够丰富,可以引出无数话题,可以引起更多人群的关注。像“南京大屠杀”、“妓女”比“爱情”、“侠义”等概念所包含的人文内涵要丰富得多,会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金陵十三钗》引起社会关注,首先源于这个故事概念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含义的鲜明性、挑战性和丰富性,其次才是张艺谋、贝尔、张伟平的个人概念炒作。之前张艺谋曾有过两部概念鲜明的《三枪拍案惊奇》和《山楂树之恋》,他当时的名气可谓空前,但作品的市场反映却没有预期的好。究其原因,恐怕是作品概念的挑战性和丰富性不足。张艺谋说《金陵十三钗》是他20年来看到的最好的剧本,就是看中这个剧本的社会文化挑战性和意识形态丰富性。 二 严歌苓明确地指出了自己小说的两个价值倾向:民族主义和女性主义。她说:“我一向不认为《金陵十三钗》属于我最好的小说之一,但是它是一篇我长久以来认为非写不可的作品。不知为什么,人在异邦,会产生一种对于自己种族的‘自我意识’,这种对族群的‘自我意识’使我对中国人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一切故事都非常敏感。”同时,她说“战争中最悲惨的牺牲总是女性。女性是征服者的终极战利品。女性承受的痛苦总是双倍的。并且无论在何种文化里,处女都象征一定程度的圣洁,而占领者不践踏到神圣是不能算全盘占领的。这就是男性游戏——战争致于女性的悲剧。这个故事是献给The Rape Of Nanking(南京大屠杀)中的女性牺牲者的,当故事中的牺牲铺展开来时,我希望读者和我一样地发现,她们的牺牲不仅悲惨,而且绚烂。”(见小说《金陵十三钗》附文《创作谈》)说到底,严歌苓是要通过南京大屠杀中妓女拯救女学生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民族主义情怀和女性主义史观。这两种理念在电影中都发生了变化,造成了情节与人物设置的重大调整。 爱国主义不等于民族主义,但二者有很大的交汇区域。面对南京大屠杀这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国人有着仇恨日本殖民主义侵略者的共同认识,一百多年来民族遭受屈辱的历史,最能够激发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激情。与小说相比,电影的爱国主义精神抒发得更加充分。因为小说中虽然也描写了中国军人的抵抗,但更多地面写了撤退命令给军人带来的惶恐和无助。小说还通过描写中国战俘被日本人集体枪杀,揭露了日军惨无人道的罪行。在电影对中国军队的描写则集中在李教官单兵抵抗日军的英雄行为上,歌颂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精神。由小说的控诉日军兽行唤醒民族主义情感,转换成为电影的歌颂中国军人的爱国主义英雄行为,情感获得了升华,观众避免了单纯地为自己民族屈辱而悲痛。 女性主义叙事是《金陵十三钗》小说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叙事首先体现在女性视角上。很有意思,《金陵十三钗》的叙事视角有三个层次:一是“我”这个无所不在、随时进出的超级叙事者,全部故事由“我”对姨妈历史的叙述展开,并且在小说中随时插入“我”的叙述和感受,拓展了小说的思辨维度;第二个层次是“我的姨妈”孟书娟;第三个层次是女主角玉墨。小说中这三个视角像是“连环套”,形成了“我”看“姨妈”书娟,书娟看玉墨,玉墨看其他人的套层心理叙事结构。这样的叙事充分而自然地书写了女性在残酷侵略战争面前所经受的心理迫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迫害比肉体消灭更加残酷。小说中描写战后书娟终于在审判日本战犯时找到了玉墨,但此时玉墨却改了名字,已经变得完全不认识书娟。玉墨受到的心理伤害使她生不如死。必须承认,严歌苓在小说《金陵十三钗》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叙事态度是极其成功的,也是近年来中国作家在历史叙述中最成功的女性主义表达。 电影最大的改变是放弃了严歌

苓对女性主义叙事的追求,置换成张艺谋式的民族主义与世俗英雄主义。从当下中国社会文化接受的角度上说,这种改变和放弃是必然的,也是追求大片市场效果所必需的;小说的女性主义叙事难于获得众多的观众追捧,而英雄主义与民族主义则更容易引起共鸣,是这个电影故事与社会主流价值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由于艺术形式转换的需要,电影完全放弃了小说中现实时空“我”的叙述视角,失去了一种从主观上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的纽带。这种联系只能靠观众把自己在影院中对历史的亲身体验来完成。书娟的旁白确立了一个女性叙述视角,但我们除了欣赏奇妙的南京语音之外,无法倾听到更多的女性心灵之声。因为书娟微弱的旁白在这种超大规模的戏剧结构电影中,几乎无法确立独立的叙事地位。与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和日本侵略者的兽行声音相比,书娟的旁白只能引起我们对女性受害者更深的同情,男性的保护心理在观影时得到了充分的加强,英雄主义与民族主义油然而生。而女性主义所追求的独立叙事地位和话语权此时悄然消解。 在戏剧式结构的电影中,叙事的视角是由动作性确立的。书娟作为受害者,在整

个故事中没有也不可能具备强烈的动作性。因此,书娟虽然有旁白存在,但作为叙事视角基本失去作用。 从小说到电影,玉墨的形象也有着微妙的变化。小说中玉墨是实际的主角和叙事中心,作者不仅描写了她复杂的心路历程,而且赋予她“拯救女学生”行动发起者的身份。电影中虽然完整地保留了玉墨发动妓女们舍身拯救的情节,但却修改了拯救动作产生的原因。小说中有很长的描写玉墨与“戴少校”爱情的段落,更重要的是,当戴少校为了保护妇女们、主动承认自己的军人身份而被日军残害时,玉墨正好在地下室里偷偷地看到了全过程。对于她爱与恨的复杂心理描写,构成了她最后决定为拯救女学生而献身的强大动力。而在电影中,玉墨献身精神的直接来源是女学生们在教堂顶楼企图自杀,玉墨等妓女们为了让她们回心转意而信口做出的承诺。必须承认,电影与小说相比,这个情节的设计更加戏剧化、电影化。深夜的教堂顶楼可以俯瞰南京全城,四处烽火,遍地狼烟,全城犹如地狱,几个准备跳楼的女学生犹如即将被地狱魔鬼吞噬的天使,令人心碎。玉墨和她的妓女姐妹们舍生忘死地把女学生们从死亡边缘召唤回来,她们必须兑现自己的诺言。这是个极富电影特点的戏剧性情节,令观众动容。这里,女性叙事的心理描写再度演变成电影的戏剧化情节,故事由小说的文学叙述演变成电影的戏剧化情节,形式的改变带来内容上的置换,读者/观众由对女性内心的理解同情演变成对女英雄的崇拜,玉墨瞬间成为屹立在我们身边的精神巨人。 三 电影中男性人物的变化比女性要大得多,受观众拥戴的两个主要男性人物形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小说中根本没有好莱坞明星贝尔扮演的假牧师“约翰”这个人物、佟大为扮演的李教官也与原作中的戴少校相距甚远。 小说中教堂有两个神父,一老一少,本堂神父英格曼年老持重,忠于自己的信仰,为搭救妇女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副神父法比是出生在中国的意大利孤儿,后来被神父收养,西方人面孔,中国人心肠,讲一口正宗扬州话,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中国文学史上最独特的外国神父形象。他胆小自私,又忠于职守,他不愿让妇女们进教堂躲避,又拼命保护她们不让日本鬼子发现;他一方面骂妓女们把秦淮河的肮脏带到教堂,另一方面又几乎无法抵挡妓女们美色的诱惑。这个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都未能出现在银幕上着实可惜。 电影中取代两个神父形象的是贝尔扮演的“收尸人”约翰——一个假冒的神父,他以“给神父收尸”的身份出场,也就是说,他的形象是建立在神父的死亡之上的。与神父为了上帝工作不同,约翰是为了金钱才来到教堂的,他冒着枪林弹雨,冲破层层封锁线来到教堂,却一无所获。他参与拯救行动完全是在万般无奈中开始的。电影叙事把一个神父的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拯救行为,演绎为平民的良心发现,或者说是道德与人性的回归。电影叙事所追求的世俗化特征再明显不过了。这种变化的目的一方面是让电影向中国近现代史的经典叙事靠拢,从而获得更大的社会认同。自鸦片战争以来,“洋神父”一直在中国历史叙述中扮演着殖民主义者帮凶的角色。作为大投资的影片,自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特别是反对殖民主义侵略的语境下,用假神父的身份来回避历史叙述的尴尬,不能不说是

个巧妙的叙事策略。但另一方面,假神父取代真神父的重要意义是让电影获得了约翰这个世俗英雄形象。 电影不仅给了贝尔虚假的神父身份,还给了他许多英雄行为。至少在两个重要环节,约翰是主动舍身救人的。一是他在街头遇到外国朋友,通知他立即上船离开南京,此事他完全可以自己逃命,但他选择了回到教堂,回到本不属于他的神父的岗位上;另一次就是结尾,他全力修好汽车,冒着生命危险,通过日军封锁线,成功救出女学生们。整个电影中对女学生的拯救故事线索是:“李教官的两次营救——妓女们的舍身救赎——约翰开车送出”,假神父约翰的英雄行为是整个救援行动的最后完成。电影叙事毫无疑问地告

诉我们,约翰是个俗人,但为了拯救女学生,他的灵魂升华成为英雄。这种世俗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方式,完全处于好莱坞的叙事套路。塑造世俗英雄不仅是好莱坞电影的拿手戏,也是美国电影对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最重要的贡献。 文艺复兴所建立的叙事体系是用人性价值取代宗教神圣观念。新英雄主义历史叙述产生于文艺复兴之后多年,在经历了上帝的死亡之后,德国哲学家建立的新英雄主义史观,在好莱坞电影中大放异彩。美式英雄的特征就是世俗欲望,常人情感,主流价值,超人能力。他们有着平常人的七情六欲,让观众联想到自己;同时,他们具备充分的正义感和核心价值观,他们用超常的能力帮助好人战胜邪恶。从文化上分析,好莱坞世俗英雄的最大秘密是他们的“体制外”身份。从30年代的西部片开始,主角牛仔一定具有被警察冤屈的经历,他们帮助警察抓住坏人,却总是被误解。这种“体制外”英雄的身份特征让观众倍感亲切,仿佛从中找到了自己的身影。如果把主要英雄塑造为体制内的代表,影片就会蒙上宣传的阴影。 假神父约翰的“体制外”身份,不仅使得他可以与妓女谈情说爱,让这个神父人物更加可爱、可亲,也使得世俗观众在观赏约翰的英雄行为时,避免了接受宗教精神洗礼的尴尬。电影明显削弱了原小说中教堂与宗教的视觉力量。 与小说中戴少校相比,佟大为扮演的李教官人物形象则更加高大,增加了他保护女学生们撤退、阻止日军兽行和最后英勇牺牲等几大段壮烈情节,使得他成为完美的英雄形象。小说中戴少校与玉墨的情感纠葛写的细腻委婉,但与电影所追求的氛围明显不符;小说中他为保护妇女们挺身而出的情节也远不如影片中孤身杀敌牺牲来得壮烈。电影中的李教官形象成为中国军人在正面战场上殊死抗日的集中代表,所有观众都会为之感动。 影片中另一个男性——陈乔治的形象塑造变化也很大。小说中他是教堂里没心没肺的厨子,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竟然还与妓女们厮混。最后他竟然也被日军残忍杀害。电影中的这个人物完全变了,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少年,在教堂失去神父的时刻,他成了临时负责人。陈乔治全新的银幕形象增加了英雄主义的亮点,舍身救人的十三钗中竟然包含了一个无畏的少男,令人看后唏嘘嗟叹不止。 在经典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所有英雄叙事都是男性叙事,即使有女英雄出现,其身份已经潜在的“去女性化”了,西方的贞德、中国的花木兰都是如此。严歌苓的小说与经典叙事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她的女性主义叙事十分明确,对女学生的拯救主要依靠女性自己来完成——妓女们的舍身替死。故事最后女学生们乔妆出逃的情节也是由一个叫“惠特琳”的“高大的西洋女士”来完成的。男性在全部故事中只是承担保护者的角色,而且在日军的兽行面前,所有男性都束手无策。电影中男性英雄的塑造改变了故事的语境,女性的挺身而出演变得像男性一样英勇无比,高大完美,可歌可泣。尽管张艺谋为妓女们安排了妩媚的演唱段落和精致的服饰化妆,但这些都是促使她们成长转变为与男人一样的英雄的有力反衬而已。 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创作的电影很多,

《金陵十三钗》最受观众欢迎,其主要原因是张艺谋把民族悲惨的受害历史成功演化成为英雄主义叙述。

四 《金陵十三钗》的电影观众肯定比小说读者多很多,不仅是出于艺术形式和欣赏习惯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电影的英雄主义与小说的女性主义带来的读者/观众群体的变化。我们无法比较一个故事在英雄主义和女性主义不同语境中的社会价值孰高孰低,谁是谁非。但我们必须肯定的是,电影把秦淮河妓女作为英雄叙事的主体,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我们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古代作家曾经塑造过众多伟大的妓女人物形象,可是在近现代文学史中,妓女一直是努力回避的话题。虽然有曹禺《日出》中陈白露、翠喜等被批判的人物可以示人,但夏衍著名的《赛金花》却是在30年代就被禁止,社会文化对妓女“除罪化”的认识经历了太长的时间。张艺谋在涉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叙述中,大胆将严歌苓的女性主义理念转换成为英雄主义叙事展现给普通观众,这对社会文化生态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电影中最令人可惜的是叙事中无法摆脱的“西方中心主义”阴影。这在小说中也存在,但在电影的情节链中,由于增加了假神父约翰的动作性,使得所有戏剧进程都围绕着他开展,“西方中心主义”得到了加强,西方人成为中国人生命的唯一希望。多年以来,中国人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叙事一直需要获得西方人的见证才被承认,这本身就是殖民主义的文化遗存。时至今日,我们还必须通过使用好莱坞明星来获得在世界范围内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话语权,这说明虽然殖民主义侵略者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仍然无法摆脱后殖民语境的阴影。

七、

电影界又一次把国族最悲情的那段历史摆了出来,而且由国师张艺谋亲自操刀,让中国观众直面那些在74年前声嘶力竭的严冬地狱痛苦死去的同胞。和所有关于这场民族伤疤的影视作品一样,观众在极度压抑的

悲愤中渡过2个半小时。 张艺谋的这部《金陵十三钗》显然是紧掐疼痛穴位的电影。对国人来说,记忆切肤,无需多花笔墨累述历史背景,为灾难的最终抵达埋任何伏笔;对洋人来说,这场战争的青红皂白确凿无比,直入枪林弹雨和街巷屠戮也应不会带来任何理解问题。它携带着外族入侵的大矛盾和两伙女性意识冲突的小矛盾而直入叙事高潮,并不动声色地巧妙完成主次矛盾的彻底颠倒,堪称剧作方面的亮点。而与以往南京大屠杀题材作品不同,也让《金陵十三钗》有着深远寓意的,是从严歌苓小说拔高来的主角设置,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美国人约翰不再具有本来的神父身份,而成为一名可以维护死者最后尊严的殡葬师。他的妙手能让逝者回归青春,以至于让大屠杀灾难的受害者,都显得从未死去。矛盾和角色的巧妙安置,也让这部从一开始就高度紧张的电影,还能一步步让观众更加揪心,作为地点背景的神圣教堂,以及那似乎通往天国的炫目马赛克天窗,让纾解的时刻往往也成为最为催泪的瞬间。2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故事有着一大一小两层戏剧冲突。大的那边,是稀落守军在一座教堂与日本侵略者步步惊心的对抗,以街头巷战的大景别和快速剪辑的屋顶伏击开始;小的那边,是教堂内女生与妓女一场带着先入为主的意识关乎道德的冲突,激烈之处都爆发于压抑的小景别。女生与妓女小冲突,在上厕所问题引来的争吵处达到最顶峰,并在一颗致命子弹引来的日军侵入大冲突后,旋即开始得到解决。学生为保护地窖中的妓女,而放弃躲藏机会;妓女深情地抚养起受伤的小兵并引来学生的另眼相看。在极度恐惧的生存环境下,这不过几天的相濡以沫,竟激起最慷慨和最无私的视死如归。 至于主角约翰的人格升华,确实可以被评论诟病。一个贪婪的酒鬼、一个轻浮的色鬼、一个玩世不恭的无神论者,怎么能突然变成保护小鸟的老鹰?是被酒精刺激起的无知无畏?还是美国人天生的个人英雄主义细胞?无论是什么成因,这次突如其来的见义勇为,让他显现出某种救世的上帝般能力(虽然学生得救更得益于最后一名守军的壮烈牺牲),也不得不面对随后更大的责任。不过,影片巧妙动用了出色的剪辑节奏和时刻提着悲情的配乐,对角色性格立体化过程中的不足进行了恰当弥补,准确的压抑和殉道氛围,暂且让剧情逻辑靠边稍歇。 这个毛病,或许从剧作对主角身份进行大胆改变时就浮现了出来。原作的神父天然具有救世的宗教职责,而换成一个有钱就挣的普通人,如何将其英雄面拉出去是难题。幸好,约翰得到一个殡葬师的独特身份,以及一双能使逝者容貌永驻少年的妙手。这双妙手,曾让意外故去的女儿停驻童年,也让英勇死去的小兵依然少年,最终还让沧桑秦淮女子重回学生梦。 在他的手里,她们,从没死去。 新一代中国人,80后也好90后也罢,甚至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从此能记住南京大屠杀对中华民族造成的惨痛戕害,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看完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就像如同看见鲜花滴血而悲壮的凋零的刹那,那刻骨铭心和心灵震颤始终盘亘,《金陵十三钗》以丰润的历史情感和完美的艺术再现浇铸起了一段牢固的历史情感和人性基石。 仅因为这一点,我们就该为这部电影以及为了这部电影付出努力的人们:脱帽,致敬! 19xx年12月13

日,南京沦陷,金陵血崩。 作为任何一个哪怕还有一点点民族意识和自尊心、耻辱感的中国人,是不会也不该遗忘、漠然、麻木于70多年前的那段民族发展史上最屈辱沦丧、最凄惨黑暗历史的。 因此,《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我们应该怀着尊敬和敬意去欣赏的电影,无论你有多少不同甚至另类的民族历史情感,都不该去嘲笑、讥讽这部电影所表现的诚意和艺术、历史价值。

更多相关推荐: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张艺谋的又一篇力作金陵十三钗给这个娱乐至死时代的人们麻木而又脆弱的心上掐了一把这是一部严肃的电影人性的表现终于脱离了以往抗战片儿刻意突出中国人的无畏和勇气而掩盖了战争的残酷性终于接地气了旗袍群体秦淮河畔风尘妓女...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红色电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陕西科技大学20xx20xx2平时考核实践论文一部电影金陵十三钗在紧张而悲悯的氛围中落幕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在校生还没资格就人性与平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但我还是觉得我有必要说点什么毕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一看的时候笑中有泪泪中有恨时而沉重时而抑郁时而幽默时而感动这绝对是张艺谋近几年最好的作品昨晚很晚才睡原因是睡不着心里一直有各种复杂的感情作祟主要是沉重看金陵十三钗的时候很多细节都让我哭了并不是说...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看完金陵十三钗我的心被震撼到了坐在电影院里看着银幕我感觉自己就生活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南京我为眼前的人的痛而痛我为日本军卑鄙下流的行为而愤怒我为放弃离开已沦陷的南京的勇敢战士们而感动我为秦淮河的女人...

《金陵十三钗》读后感

金陵十三钗读书笔记南京大屠杀的题材我觉得这种痛无法触碰说实话这种题材的小说我不敢看害怕里面直白流露欺压强迫人很压抑感觉那种疼痛想喊也喊不出来因为电影买了小说来读电影跟原著相比还是改动了很多地方不过老谋子这次还算...

小人物的大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小人物的大爱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0xx年12月15日走进电影院看到上面在播放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我低下头下意识的看了一下手表12月15日不是广告网络都说12月16日上映么再次看手机还是显示12月15日没错反正今天走...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对于南京的感受一直都是从书本里来的古代部分从南宋的诗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到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里透出的些许气息当代现代从葛亮的朱雀七声德律风透出的浓浓南京的清韵到孟非的非说不可随遇而安而...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这是一个关于死亡和新生的故事在一个教堂里身份悬殊的他们聚在了一起秦淮河女人世俗而妖娆女学生干净稚嫩同样是十三岁的时候却是不同的境遇十三岁时的她们都是美丽的十三岁时却让她们看见了这个世界的丑恶活着...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这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悲剧故事其附着的特殊历史背景对电影人具有天然吸引但故事的演绎成分太大如果不能做到令人信服会是最大的麻烦在编剧刘恒手里纯熟的编剧技巧努力抹去了墙上的褶皱导演张艺谋也难得地尽量...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最近金陵十三钗的电影正在上演有幸在散文在线的首页上发现原作就第一时间收藏读金陵十三钗泪纷纷如雨下日本鬼子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人神共愤血流成河的南京血的教训这只是南京城里小小的一隅教堂但战争中的教...

观《金陵十三钗》有感

观金陵十三钗有感老许认为金陵十三钗应是张艺谋导演优秀作品之一了整个片子看完觉得故事说的很好人物塑造很丰满细节处理也很到位在2多小时中几乎没有让人走神之处到谢幕那一刻还是意犹未尽整个片子的故事不用老许重诉了相信大...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今天看过这部由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内心悲愤不已此时此刻我无法表达内心的复杂之情除了泪流不止说实话在我看来中国的电影没有几部好看的尤其是张艺谋导演的除了华丽的夸张的场面裸露风骚的女人真不真假不假...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