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亚人的成年

时间:2024.3.23

文化人类学论文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用徐杰舜先生的说法,文化人类学就是一个"千手观音"。现在文化人类学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成为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既然文化人类学是从"人的文化、文化的人"这个特殊角度来研究文化和人的学科,所以,我认为,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人,对于社会学同学来说,无疑是很重要的, 为此,我阅读了相关书籍,其中对于《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感受尤为深刻,就以这本书的读后感作为结课论文。

《萨摩亚人的成年》这本书是由玛格丽特.米德所著,全书围绕萨摩亚当地青少年的青春期的表现进行研究,并且同西方青少年普遍的青春期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从而试图通过对“他者”的研究来解释发生在自己所属文化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即西方青少年普遍遇到的青春期的问题是西方文明的问题。

与西方文明不同的另一个社会—萨摩亚社会是一个简单、原始的民族,他们的社会远没有西方社会的复杂,生活在一个相对和谐和同质的文化里,萨摩亚的青春期少女在个人选择和社会期待两者之间不存在着紧张与冲突,在过渡到成年的过程中,她们往往得到来自社会的许多关注,当地的女孩子在过渡到成年妇女的过程中,显得轻松而自然,完全没有如美国青春期女子所承受的紧压力,因此不至于产生对家庭、对社会的逆反情绪和行为。现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逆反心理,非主流事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因此青少年在青春期中出现的风暴和压力更值得人们深度思考。

如果父母和子女之间发生不和睦,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青少年会怎样做?可以像萨摩亚人那样,只要孩子搬到对街居住就一切万事大吉么?如果男人与自己的村落产生隔阂,我们可以像他们一样,只要迁居他村就一了百了么?在整个萨摩亚社会中,到处充溢着一种普遍的随和性。没有强烈的感情撞击,青春期中的少年自然也就不会受到过于强烈的心理折磨了。相反,当我们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时,我们的心态会是怎样?或者杞人忧天,或者轻浮易怒,或者急功近利,或者因为深情厚爱而痛不欲生。在这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中,人们烦恼的事情越来越多,在蒙受失败后很多人无法另找目标,出现了许多一蹶不振的年轻人,当代社会是浮躁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矛盾丛生,越来越多的不平衡现象出现,人们的权利受 ——《萨摩亚人的成年》读后感

到剥夺,攻击行为也更容易发生,报纸上每天都在报道这样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而青少年身边到处存在着这样的暴力事件,耳濡目染,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更容易进行一系列失范性行为。而对于萨摩亚人,她们出生后不久就学会了既不对任何人过于关心,也不对任何关系寄予过高的希望,所以他们就不会因为相对期望过高而认为自己的自我效能很低,从而出现自卑或者不好的情绪。像萨摩亚这样的社会拥有着共同的社会情感,社会互动紧密且熟悉,一个户就是一个大家庭,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而现在的法理社会,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人们的共识不高,私心只配置一切,虽然原始生活得社会形态没有后现代社会的物质文化丰富,但是平淡随和亦是一种福气,那样的社会没有过多的矛盾,处于青春期中的少年也不会知觉他人,通过观察学习来形成侵犯动机,进而付诸到自己的攻击行为中。

在萨摩亚人的教育中,从小他们就有着明确的工作,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同年龄段,他们面临着不同的工作,工作不是获取悠闲的途径,他们的悠闲不是努力工作或资本积累的结果,而是温和的气候、稀少的人口、结构合理的社会环境,以及没有巨大的开销。而现代社会的人们,工作是为了更好的娱乐,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所以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仅局限于成年人。对于处于青春期中的少男少女,他们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倘若隔壁家的孩子会跳舞,那么自己家的孩子不仅要会跳舞,还要会弹琴。总之,自己家的孩子一定要比别人家的孩子抢。父母亲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一直在以个人情感为出发点而对孩子做着各种伦理上的要求。家长这样做同样是提升自己面子的重要手段之一,正因为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才会导致孩子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

复杂的社会就会面临更多的选择,相较于萨摩亚的社会,现代社会有更复杂的人际关系,更复杂的利益抉择,更复杂的学习榜样,更复杂的冲突事件,以及更复杂的教育理念。因此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少年,他们需要更有利的环境,而这种环境是需要人们不断探索营造的。所以儿童的成长问题始终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20111033115 江言


第二篇:萨摩亚人的成年


《萨摩亚人的成年》读后感

《萨摩亚人的成年》这本书是由玛格丽特.米德所著,全书围绕萨摩亚当地青少年的青春期的表现进行研究,并且同西方青少年普遍的青春期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从而试图通过对“他者”的研究来解释发生在自己所属文化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即:西方青少年普遍遇到的青春期的问题是西方文明的问题。

与西方文明不同的另一个社会—萨摩亚人的社会是一个简单、原始的民族,他们的社会远没有达到西方社会的复杂程度,生活在一个相对和谐和同质的文化里,萨摩亚的青春期少女在个人选择和社会期待两者之间不存在着紧张与冲突,在过渡到成年的过程中,她们往往得到来自社会的许多关注,当地的女孩子在过渡到成年妇女的过程中,显得轻松而自然,完全没有如美国青春期女子所承受的紧压力,因此不至于产生对家庭、对社会的逆反情绪和行为。现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逆反心理,非主流事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因此青少年在青春期中出现的风暴和压力更值得人们深度思考。

如果父母和子女之间发生不和睦,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青少年会怎样做?可以像萨摩亚人那样,只要孩子搬到对街居住就一切万事大吉么?如果男人与自己的村落产生隔阂,我们可以像他们一样,只要迁居他村就一了百了么?如果一位丈夫与勾引妻子的情敌之间产生了仇隙,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可以用几张精致的草席来把这种耻辱抹平么?无论是贫困潦倒,还是天灾人祸,都不能威胁到萨摩亚人,使之特别珍惜生命,或为了苟且求生而时刻胆战心惊,也不存在任何易怒好罚、毫无宽恕的上帝来打扰他们平静的日日夜夜,在整个萨摩亚社会中,到处充溢着一种普遍的随和性。没有强烈的感情撞击,青春期中的少年自然也就不会受到过于强烈的心理折磨了。相反,当我们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情况时,我们的心态会是怎样?或者杞人忧天,或者轻浮易怒,或者急功近利,或者因为深情厚爱而痛不欲生。总而言之,在这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中,人们恐惧,烦恼,挂心的事情越来越多,为了生存,更加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人们计较失败,在蒙受失败后很多人无法面带微笑另找其他目标,所以出现了许多一蹶不振,以死解脱的年轻人,当代社会是浮躁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矛盾丛生,越来越多的不平衡现象出现,人们的权利受到剥夺,攻击行为也更容易发生,报纸上每天都在报道这样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而青少年身边到处存在着这样的暴力事件,耳濡目染,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更容易进行一系列失范性行为。而对于萨摩亚人,她们出生后不久就学会了既不对任何人过于关心,也不对任何关系寄予过高的希望,所以他们就不会因为相对期望

过高而认为自己的自我效能很低,从而出现自卑或者不好的情绪。像萨摩亚这样的社会拥有着共同的社会情感,社会互动紧密且熟悉,一个户就是一个大家庭,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而现在的法理社会,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人们的共识不高,私心只配置一切,虽然原始生活得社会形态没有后现代社会的物质文化丰富,但是平淡随和亦是一种福气,那样的社会没有过多的矛盾,处于青春期中的少年也不会知觉他人,通过观察学习来形成侵犯动机,进而付诸到自己的攻击行为中。

在所有孤立的原始文明与许多不同于我们文明的现代文明之间,社会对每个人提供的选择往往大相径庭。现代社会中的少年受到宗教的选择,面临着多种道德准则,倡导着各种群体准则?由于我们的文明像是由许多不同质色的纱线编织而成的缎,因此任何一个群体所接受的思想都包含着许多矛盾,当青春期中的少年思想混乱时,她们由原来的盲目地、幼稚地、折中的、妥协的相信,变为急于摆脱这种思想,所以出现了很强的逆反心理,产生一系列的冲突。而对于萨摩亚人的那种简拙的、同族相居的原始文明,她们只是在做着一个个人们公认的行为规范中的具体选择而已,绝没有人会要求她做出任何涉及对她的社会群体准则进行真正否决的选择。她们的生活是那么的简单,家长对所有孩子都一视同仁,不曾娇惯子女,她们拥有非专一性感情,在出于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考虑的婚姻易结易解,绝不会缠缠绵绵、难分难舍。而现实社会中的人们,为了获得认为更为高尚的人际关系准则,人们甘愿付出更多代价,为了所谓的浪漫而失望落寞。在对于教育问题上,萨摩亚的小伙子厌恶责任,他们为了逃避、减轻对他的约束,降低他的依赖感,他们不鼓励竞争,而是鼓励突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压抑每个人的个性,但是却能用舞蹈的形式来将这种压力释放出来,萨摩亚社会将男女儿童之间所采取严格分离,但是美国社会却将这种态度表现在单性学校中,男校和女校地分离就一定对学生有利么?对于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 恋母恋父情节的发生,并且在消灭性别差异的同时,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教育。在性教育和生与死的教育方面,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的文化采取保守的性教育,人们会制定一系列的道德准则来限制孩子的性行为,孩子获得性知识的渠道很少,当青春期少年怀着好奇的心态,用自己的方法了解性,并尝试性行为时,他们有时候会误解了性行为的本质,做出这个社会认为的越轨,不道德的事件。而萨摩亚人却给了青年性尝试的自由,而不会横加干涉,或者对其进行指责。所以对于现代社会正值年少的儿童,他们便会产生错误的、片面的印象,产生某种反感、某种极端的厌恶甚至恐惧。而对于生和死他们也存在着缄默原则。并不能像萨摩亚人那样,用自然的、率直天真的心态来面对生和死亡。归根究底,现代社会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制约着孩子,而孩子本能上的想要反抗,冲破这种束缚。因此才会有这种逆反、攻击、暴怒的行为。

在萨摩亚人的教育中,从小他们就有着明确的工作,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同年龄

段,他们面临着不同的工作,工作不是获取悠闲的途径,他们的悠闲不是努力工作或资本积

累的结果,而是温和的气候、稀少的人口、结构合理的社会环境,以及没有巨大的开销。而

现代社会的人们,工作是为了更好的娱乐,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所以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

力,不仅局限于成年人。对于处于青春期中的少男少女,他们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

倘若隔壁家的孩子会跳舞,那么自己家的孩子不仅要会跳舞,还要会弹琴。总之,自己家的

孩子一定要比别人家的孩子抢。父母亲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但是在一定

程度上他们一直在以个人情感为出发点而对孩子做着各种伦理上的要求。家长这样做同样是

提升自己面子的重要手段之一,正因为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才会导致孩子出现严

重的逆反心理。

复杂的社会就会面临更多的选择,相较于萨摩亚的社会,现代社会有更复杂的人际关系,

更复杂的利益抉择,更复杂的学习榜样,更复杂的冲突事件,以及更复杂的教育理念。因此

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少年,他们需要更有利的环境,而这种环境是需要人们不断探索营造的。

所以儿童的成长问题始终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杨宇

社 会0912020103

更多相关推荐:
《萨摩亚人的成年》 读后感

读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做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有感我读的萨摩亚人的成年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红李姚军刘婧译英文书名ComingOfAgeSamoaAPsychologicalStudyofp...

萨摩亚人的读后感

萨摩亚人的成年之读后感本书是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首部民族志作品她的初衷是鉴于在西方文明国家普遍存在的青少年心理危机现象想要了解人性是否可造以及人性的塑造更多的是来自先天还是后天在对比西方的现代文明与欧洲的...

萨摩亚人的成年——读后感

萨摩亚人的成年书评萨摩亚人的成年书评20世纪三十年代玛格丽特米德因为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做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一书而享誉全球此书被称为心理人类学的奠基之作被译为数十种语言被尊为人类学的经典读本在世界各...

萨摩亚人的成年

萨摩亚人的成年读后感萨摩亚人的成年这本书是由玛格丽特米德所著全书围绕萨摩亚当地青少年的青春期的表现进行研究并且同西方青少年普遍的青春期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从而试图通过对他者的研究来解释发生在自己所属文化中的一种社会...

早期教育和天才读后感

早期教育和天才读后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关于早期教育的书早期教育和天才这本书是日本木村久一先生的著作于上世纪90年代被我校日研所译成中文它其实是只有160余页的小册子但却很火据说一些名家都看过这本...

少有人走的路 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这是一本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写的关于心理学的书里面讨论了我们心理现象中一些比较本质性的问题书中提出当我们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解决自己所有的心理问题时候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宗教至少能够比较正确...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感

做有爱心的人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张文秀红枫一小寒假中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著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本书后感触很深启发很大工作三十余年来常常沉思困惑爱的教育是什么教师的职责又是什么呢有些事物不但有其实质的内容就像教育...

《教育人类学》读后感

教育让人更完美教育人类学读后感南京市江宁区陶吴小学刘庆录教育人类学是德国教育学家博尔诺夫所写这本书是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德国文化教育学派是关注精神科学的价值与独特性倡导教育关注文化关注...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最近我读了台湾肖川先生的一篇文章好教育好人生令我深有感触本书从教育的意蕴好学校的标准对教师的期待我的教学主张受过教育的人五个方面清楚详细地解释什么是好教育什么是好人生肖川先生认为好教育包括重视...

读后感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3s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泉九中物理组王豫闽读了张文质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感触颇深通过学习让我感受到了生命化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首先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教育是慢的艺术教师需要带着生命的热...

让教育中的人具体起来读后感

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作为世纪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我是其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其发展中的一份子今天读了人民教育刊发的关于山东省桓台县世纪中学个性教育办学纪实让教育中的人具体起来的文章以一个观察者的视角展示了学校和它包含的人的...

翻转人生的教育读后感

翻转人生的教育读后感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身教比言传重要人格比学问重要智慧比知识重要孩子们若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和生活的智慧才是教育最大的胜利曾经听过这样的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

萨摩亚人的成年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