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朴素的教育常识

时间:2024.5.13

坚守朴素的教育常识

台湾作家张晓风一篇短文《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位作家的发问,不得不唤醒我们对教育的思考。

有句话说“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呼吁,教育要回到原点,遵循常识,坚守良知,那些被冷落的“教育常识”才是真教育。遵循朴素的教育常识,就是以清醒的大脑守住基本的理性,用众所周知无需证明的知识去辨别和判断真伪。其实,很多朴素简单的教育常识我们都知道,难就难在不能坚守。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人们即使似乎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就算用功利尺度——广阔的而非狭隘的——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吗?而从整个社会的状况来看,正如罗素所指出的,一个由本性优秀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肯定会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把儿童看做“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确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做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我们的担心是,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会以怎样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简直是谬论。然而,卢梭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最早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话。还有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因此,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了教育。 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目的而不是手段

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生关系规定的原则。他指出,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他强调:教师爱学生应该甚于爱国家和教会。

最好的教,就是让学生学会学;最好的学,就是让学生给别人讲

现在各种名目的自主学习课堂,被冠以这样名称那样名称,并都以改革创新的面目出现在媒体。但在我看来,其实这些都是常识的胜利。从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小先生制”,再到八十年代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校长的“茶馆式教学”,一直到今天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贯穿其中的都是对学生的尊重,只要学生动起来了,教学自然“高效”;否则无论表面上多么热闹,都是“搞笑”。

任何一个孩子首先是其家庭的产物

我们常常不切实际地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夸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其实,一个孩子能否成才,和其父母有直接的关联。最起码孩子的智力就取决于其父母的遗传基因,这点我们始终不愿意公开承认。我们不要总是认为“优生”都是教师教育出来的。以品行而言,孩子做人的高下,最重要的依然是取决于其父母的家庭教育。一个孩子举止粗俗,言行不一,满口脏话,不讲卫生,懈怠懒惰??不能说和学校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关系实在不太大,而和他家庭教养太糟糕有关。对这样的孩子,做教师的只能出于职业良知而尽量引导和教育。希望把所有的责任都担在肩上,企图单凭学校力量而彻底改变一个孩子,这就违背了常识。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意思就是教育要春风化雨,顺其自然,不急不躁,从容不迫。种庄稼,无非就是年复一年地做着同样的事,该播种就播种,该施肥就施肥,该锄草就锄草。教育,不也是日复一日地做着平凡琐碎的事吗?认认真真地备课,认认真真地上课,认真认真地批改作业,认认真真地找孩子谈心??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一个日子,一个孩子,不就是教育吗?善待每一个日子,呵护每一个孩子,不就是教育的全部吗?再说直白一些,守着孩子过日子,教育就这么朴素。

教育应该适时的返璞归真,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应守住朴素的教育心,抛掉浮夸、浮华和浮躁之气,不急功近利、不贪图名利,静下心来沉稳地做教育,探寻教育教学的规律,追寻教育艺术的真谛。唯此,才能真正提升学校教育的高度和厚度。


第二篇:试论常识教育


翘起你的大姆指、撑起孩子爱的天堂

――试论赏识教育

温岭市泽国中学 程苗足

一个普通的父亲――周弘,经过20年的爱的教育,把自己的聋哑女儿培养成一位优秀的留美硕士,从而被称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第一位发现自己孩子没有错的教育家”。这样的父亲,让全天下的孩子羡慕,又让全天下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那神秘的面纱――赏识教育。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

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为“给人表扬或赞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赏识教育就是以爱为立足点、以鼓励、赞美为载体,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自信、自立的生活习惯为目的的教育理念。

(一)、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一个孩子来说同样如此。我们在欣赏他们可爱、娇憨的同时,也要容忍他们的任性与调皮;在享受他们给你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又要面对他们所犯的错误。由于对儿子的期望值过高,有些家长或教师一味地夸大学生的缺点:希望孩子胆大,却老说孩子胆小;希望孩子聪明,却老说孩子笨;甚至认为“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而赏识教育恰恰相反,“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用客观的眼光正确地面对孩子的优点与缺点,甚至在必要时放大孩子的优点,缩小孩子的缺点,鼓励孩子的失败,让他们在失败与成功、成功与失败的交替中快乐地成长。

(二)、赏识教育是让父母孩子都学会翘起大拇指的教育

在18岁甚至更晚些,孩子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和学校这两个小社会。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就是取决于父母、老师对其的态度,也可以说他们的镜子就是家长和老师,他们能从家长的赞美中照出自信、从老师的表扬中照出乐观;同样也可以在家长的斥责中照出自卑、从教师的批评中照出叛逆。关键要看家长及老师如何做好这面镜子,是爱还是责,是表扬还是批评。赏识教育就是充分利用镜子的正面:爱心、关怀、赞美、表扬,随时翘起大拇指对孩子说:“你真行!”

(三)赏识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快乐并带给别人快乐的教育

当你的孩子乐观、自信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时,不仅仅你孩子自己快乐,而且他们还充当了快乐的天使――让周围的人也快乐起来。如赏识教育家周弘所说:“你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它的宽度;你无法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你无法改变你的容貌,却可以显示你的微笑;你无法影响他人,却可以充实自己;你无法预知明天,却可以善待今天;你无法样样顺利,却可以无怨无悔。”试想,在这样一种赏识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这个世界还有阳光普照不到的地方吗?还有黑暗、腐败和沼泽吗?这可以说是赏识教育的真正魅力所在。

二、如何实施赏识教育

1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发扬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这比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要。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相信他们、尊重他们、鼓励他们总比轻视、忽略、批评他们更具有现实意义,更可以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

(一)、以爱为评价体系,掌握赏识艺术

作为家长或老师,只有在以爱的眼光去欣赏他们时,才可能处处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对孩子来说,他们的世界中没有对与错、是与非,一切以大人的衡量为准则,你认为对的,孩子的行为也就朝对的方向发展;相反,你认为他们错了,他们也就真正的错了。所以,赏识孩子要掌握一定的艺术。实践证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以积极的态度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并注重随机教育,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哪怕是孩子做错了什么,也切忌大声呵斥,而应该讲究艺术,语气要婉转而富有启发性,既帮孩子找到不足,又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孩子才能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与信任,从而使自己充满自信。

(二)、多方引导,培养孩子自赏能力

“我是我,我是唯一”,让学生在悦纳自我,赏识自己的活动中培养自信。比如我班召开的主题班会《我是唯一》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赏识能力。先通过自制一个最喜欢的动物面具戴在脸上,说出自己有这个动物的哪些优点;其次通过“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的眼中的我”对自己进行评价悦纳自我,发现自我;然后通过“小时候的我”、“现在的我”、“长大后的我”进行评述,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自己的优点;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同桌的优点。还可以通过别的途径,因材施教、多方引导,树立孩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自我赏识能力。

(三)、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

相对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孩子来说,虽然他们也渴望被表扬、受赏识,但由于他们长期形成的孤僻性格,使我们很难走近他们的心灵,与他们心与心的接触。面对这些孩子,仅仅依靠家长、教师“孤军作战”去赏识,是远远不行的。这就需要以家长为基础,教师为主导,全生参与,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发挥孩子“群策群力”的作用,帮助这些孩子回到集体去来。在学校里,利用群体赏识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不乏其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音乐会、画展、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等等形式,都可以为孩子参与各种活动、让孩子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创造条件,都是孩子自信心产生的重要源泉。

三、赏识教育的时代意识

(一)、这是否定旧的教育理念及旧的伦理关系的需要

在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下,家长及教师在教育孩子中往往形成这样一种理念:“棒下出孝子”或“严师出高徒”他们往往用旧的教育理念来教育新世纪的孩子,没有正确认识孩子的优点或缺点,往往“一刀切”或“一棍子打死”,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以赞扬为主、以爱为原则的赏识教育提上了日程,时代呼唤着赏识教育。

2

(二)、这是彻底告别应试教育的需要。

赏识教育诞生初期主要是针对学习成绩差或后进的学生,尤其是针对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被压抑了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性格极其自卑的孩子们,从这点上看,赏识教育是对应试教育、抱怨教育乃至惩罚教育的反动,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它的创设成功是对目前教育状况的一次强有力的冲击,足以引起人们对教育现状的深思、反省。

(三)是新课程教育的需要

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教育在浙江这块教育热土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新课程呼唤新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赏识教育需要新课程教育作为后盾。可以说赏识教育是新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赏识教育,新课程教育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很难展开;同样,新课程教育为赏识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只有在新课程教育下,赏识教育才得到更全面、更完备地展开,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3

更多相关推荐:
实习安全教育守则

实习安全教育守则一、安全工作的意义:1、安全与生产共处与一体,哪里有生产,哪里就有安全问题存在。2、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3、此项工作是各级领导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二、安全生产…

金百年教育学生纪律守则

金百年教育学生纪律守则一上课1准时到校按时上课2上课期间要认真遵守课堂纪律禁止和同学聊天3尊敬老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4不懂的问题要积极大胆的问老师5不大声吵闹不私自离开座位不玩玩具6每天做完的作业要交给老师...

迈航教育培训中心学员守则

迈航教育培训中心学员守则一学员来中心学习须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下课做时间的主人二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在集体中成为受大家欢迎的学员三上课专心听讲掌握学习方法勤学苦练使每次学习都有进步与提高四提高学习自觉性认真完成老师布...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这是一本出自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笔下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一个让人憧憬的书名却记录了一个让人感触很深影响巨大的故事这是一本怎样的书主人公霍尔顿常挂在嘴边的粗口带给我不小的触动受不了他开口就...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站在悬崖边上的守望者浑浑噩噩颓废光阴的霍尔顿考尔菲德长大后要做什么他这样跟菲苾说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乎几千几万个小孩子在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我觉得这是一部更基本的作品超越阶级超越年龄超越国界只要你曾经思考过你就会有和霍尔顿同样的感受我看了之后已经觉得我的余生都无法忘记这部小说这不是感动不是会心不是领悟不是这些情绪这是唯一一部直击心灵的小说是比ath...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大家做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说话口吻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这是霍尔顿的理想纯洁的理想可爱的理想这样的理想也许不远大可是我们的生活中难道不是真的需要这样的守望者吗而我们每个人其实...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看麦田里的守望者因为我最近想看些叛逆少年的故事那种邪恶的叛逆的无所谓的男孩子内心空洞的无助的脆弱的抗争着最好还有好看的外貌最近我迷恋这样的故事没想到麦田里的守望者我觉得和叛逆邪恶完全扯不上边或许有些颓废但相信我...

《守望教育》读后感(肖云)

教育名著守望教育读后感荔湾区三元坊小学肖云哲人康德曾说过这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仅将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读《守望教育》有感

读守望教育有感高塘小学陈伟这本书的作者是教育学硕士哲学博士刘铁芳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两课重点学科研究员曾在读书书屋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六十余篇著有生命与教化现代性道德教化问...

读《守望教育》有感

读守望教育教师节三十周年纪念版有感云亭中学高海江每当读一本书就像是在和一位智者交谈拓展了思维提供了方法指点了迷津在共鸣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自己在读了教师节三十周年纪念版守望教育这本书后有几分的激动也有一些共鸣因为...

收获希望 收获快乐——读教育报刊心得

收获希望收获快乐读教育报刊心得汶上县次丘镇枣杭小学樊艳丽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在教育事业上有着满腔的热忱但是在实践上却常常受到阻碍教学经验的不足让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我喜欢看书特别是我校定购的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汶...

教育守则(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