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学有感浅析中国传统文化

时间:2024.4.20

生死学有感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生死观主要是指客观主体对于生与死的看法。而这里的客观主体当然指的是人本身,而作为人,不论你贫富贵贱、地位高低、年龄长幼,生死问题都是无法回避、逃避的。而即使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于人最为根本的生死学问题仍然无法给出完整的解释与答案。所以,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在不断地探索生死的终极内涵与价值,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死观。我们的社会始终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但是对于生死我们依旧显得无可奈何,难以有质的超越与认识。相反,社会发展带来的各方压力使我们在生死面前更加苍白无力,或者说我们根本无暇静心去思索人的发端与终结。社会出现了大量的自杀、抑郁、极端抱复与犯罪等现象,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些人无疑是对生死观认识的极度缺失或迷失。

而对于古人来说,他们面对自然山川、面对人间苦楚、面对生死无常,往往停下脚步、沉下心来思考“人为何而来”、“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的生命结点有将去往何方”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今天我们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其实是对前人思索的借鉴与传承。并希望在汲取传统文化中生死观的可取之处为我所坚守,为我所共鸣,以此可以更加从容地看待生死的变迁。那么什么是可取的呢?在我看来,每个人由于都存在生活于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社会中,在潜意识里其实早已形成自己对于生死的模糊判断与看法。所以可取的首要要求在于能与个人潜意识的未成形的生死观达成一定的共识,不可能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彻底改变人的内心的深层思维。其次可取还在于要符合自己对于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认知、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方向与判断。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生命价值判断中找到平衡点,我们才有可能合理而舒适地生活于这个社会。这样的生死观才会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精髓而组成的,那么儒释道的生死观便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社会对于生死的认识。通过对儒释道为代表的生死观认识,探寻生命的意义,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形成自己的生死观。

(一)儒家生死观

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在数千年的中国思想史上始终占据着统治 位。儒家有着鲜明的入世思想,这也是其不同于其他教派的地方。儒家的创始人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关注社会和人伦问题,强调政治与伦理的教化。对于儒家

而言“仁”和“礼”是人一生的最高道德表现与追求,甚至于这种道德信念超越了世俗的生与死。这也是儒家生死观的根本表现与态度。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从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生与死并没有区别,永恒不变的是对于“礼”的坚守。 然而对于生死的看法从孔子的语言之中,我们还是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孔子在回答弟子问题的时候曾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对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其实是十分重视现实生命即现世的状态,而对于生命的终结采取了一种避讳的态度与做法,更多的是去强调当下生命的意义。但是对于死亡的避讳恰恰体现了对于死亡的无奈与叹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发出了孔子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慨叹。

即便如此,儒家的生死观并不因此而消极沉沦、自甘堕落。他们反而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观点,既然生不由己,死亦是命,又何苦沉湎与死亡的恐惧与无奈。而是积极地利用现有的生命把握当下,创造生命的价值。乐天知命成为了儒家生死观的组成部分。也许正是儒家的这样生死观,让他们主动地入世,彰显生命的价值,从而保持着儒家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在入世的漫长岁月打磨中,儒学志士对于生死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对他们而言,生死早已不再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东西,他们秉持“仁”、“礼”,操守道德正义,逐渐看淡了生死或者说是超越了生死。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而这些对于仁义坚守的仁人志士自然在铸就中华民族浩然正气与爱国主义灵魂的过程中超越了生死。南宋名将文天祥叹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之辞便是儒家生死观的典型代表。他们用仁义铸就不朽的精神丰碑,从精神层面上他们始终鲜活的活在人间,并将流传千古,流芳百世。

同时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对于“孝道”的突出强调,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乃大。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对于后代的繁衍是极其注重的,在宗族传承的时代,家族的嗣续冥冥中似乎也成为了人一种生命的延续形式。由此,也深刻影响着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的生死观,他们不再认为死亡是不尽的恐惧,他们认为死亡是自己自然的发展,但绝对不是终结,而是将自己的生命在子孙后代的延续中得到无限延长。

从上,我认为对于儒家而言,死亡其实早已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了消解,人的生命通过“仁、义”的途径得到延续,得到永生。即便是人死去,儒家在倡导“重生”的同时,仍然提倡“安死”。孟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而“慎终”指的就是人死

后的安葬与悼念。“追远”指的是对于亡者的祭祀。这些无疑都是对于死者的安抚与慰藉。

儒家的生死观本质上是建立在“仁”与“礼”的体系结构之上的,儒家重生而不贪生,讳死而不惧死。儒家将“仁”与“礼”作为生命的最高准则与追求,无形中已经超越了生死,但是儒家又敬畏生命,珍重生命。这也应该是儒家生死观所应该为我们所传承,学习的地方。

(二)道家的生死观

道家和儒家一样源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殊之处在于,伴随道家的发展,在东汉时期还兴起了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虽然二者不尽相同,却同出一脉,在对生死的观念、看法上是相似的。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他们的观点更多是“出世之学”,代表着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他们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宇宙人生,注重个人的精神层面修养。“道”是老庄思想中的最高范畴,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包含着世界万物的道理。老庄的思想主要表现为清静无为、全性保身、达声知名、物我同一,乃至消极避世。在生死问题上,道家始终把人的生命放在首位,而对于功名利禄是持蔑视的态度。他们根本不重视世俗的是非名利,出世的他们追求的早已是“逍遥”的人生境界。

道家把求得生存和保存生命视为人生关键,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战争动乱的年代,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受尽无数的杀戮与残忍。老庄作为封建没落奴隶主贵族的代表,他们更多地不再是与世相争,而是选择较为消极地出世态度,在自然逍遥中享受精神的自由与愉悦。老子认为,人生在世,处处都充满着危险,生命随时都会受到威胁,因而保存自己的生命成为他们最为关注的话题。而这样的社会环境也决定着他们对于生死的看法与认知。老子说:“出生入死,生之途十有三,死之途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他的意思是说,只有少数人可以得到长寿,而大多数人都会由于各种原因而死亡,由此生命就显得极为珍贵。道家对于生命有着不同一般的尊重与珍视,对于死亡有着更为强烈的抗拒与抵触。

道家珍视生命,形成一种“重生”的观念,而为了达到重生的目的,道家提出各种保全自己的方法。庄子也提出: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以此尽力地保全自己的生命。而老子更是为了延迟死亡的来临或者是做到长生不老,强调要进行自身的修养。老子十分强调:法天则地,天人合一,形神一体。人必须以自然法则为准绳,做到清心寡欲,逍遥于天地之间,使人获得内心的安宁、愉悦、和精神的满足。在自身修养中,加强形神、内外的修养,从而使

人长寿,免受死亡的过早侵袭。

而老庄的养生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所青睐,封建统治者渴望自己可以修身养生,得到长生不老的生命状态,由此保持自己永恒的权力与永恒的专制欲望。而这种思想被东汉发展起来的道教推向了极致,各种炼丹、炼药数见不鲜,这些社会反映出来的现象,无疑都是那个时代,人们对于死亡的畏惧,希望可以通过丹药、修炼使自己的生命得以永续。在历史上,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经相信道家的修身思想,甚至想通过丹药直接获得不朽的生命来维护自己永恒的统治。时光流逝,永恒的生命显然是幼稚、可笑的,然而在今天还竖立着秦始皇所派寻找神仙的徐福的纪念碑,反而成为历史的笑柄。

除了仙丹,药物,道家还提出人只要修炼自身的元气就可以长生。因为他们认为,人都是从元气成身,而一切万物也是由元气所生。虽然这些在今天看来,有些荒唐,甚至难以理解,但是道家对于生命的渴求,对生命的极端重视,对于我们当今社会对于生命的看法与认知仍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虽然道家对生命十分重视,但他们对于死亡却是一种自然的平常心来对待。老子认为,人应该无拘无束地生活,也不刻意追求自己的归宿,一切顺应自然,你那么就可以达到超然的境界。庄子更将人的生、死当作气的聚与散的形式转化。气化流行,生生不息,生命的生死转化便是气的聚散过程,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道家对于生死的态度更多的是持一种自由的态度、相对乐观的看法,顺应自然,坚守心中的“道”。

道家的生死观是自然的,是达观的,相比于儒家的生死观,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去努力实现生命的延续与伸展。道家更多的是消极地通过自身的修炼来使自己永生,而儒家则试图通过积极地入世,将“仁义”融于实践之中来使自己的生命不朽,流芳百世,名垂千古。也许,对于一个国家或者社会来说,儒家的生死观更具积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在个人的奋斗中,在国家社会的发展中闪烁自己的光辉,从而体现生命的内涵,儒家在这一点上是优于道家的。但是道家的自然与清静无为又恰恰是我们这个社会所缺失的那份冷静与坚守,其中自然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三)佛教的生死观

对于佛教的生死观,这应该是老师在生死学课堂上的最核心、主要内容。这也是上完生死学这门课所给我带来最受启发的部分。首先,佛教是古印度的宗教,是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国王的儿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他通过长期多年的打坐枯禅最终大彻大悟。他提出了“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等思想,因此佛教徒也尊称他为“佛陀”即觉悟者。佛教是在汉朝时传入中国的,在中国流传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逐

渐本土化,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佛教对于生死有着不同于儒道两家的看法,佛教认为生与死是人生循环过程中的两个阶段,生命是短暂的,是充满苦的。人应该尽力摆脱生死的束缚,不再执着于生死的问题,超越轮回,大彻大悟,才能达到涅槃的极乐境界。在解释生死轮回,论述生命始终是苦的这一过程中,佛教主要是从十二因缘、业果报应、六道轮回、三世因果、中阴理论等来论证,形成独特的生死学观点。当然,佛教传入与盛行和中国当时动乱、迷茫的年代有着重要的关系。在魏晋南北朝盛行期,由于社会分裂,战争不断,百姓深受疾苦,但是却无可奈何。现实的残忍与悲剧使他们很容易相信佛教的思想观点,人世间都是痛苦的,只有超越轮回,看破生死,修行善果,才能脱离苦海,进入极乐世界。在与现实的痛苦中相比照,人们也逐渐接受佛教这种外来的思想,并逐渐为其打上了中国的标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生死观的组成部分。同时作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有着“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等淳朴的思维,这一切让我们更加容易地去接受佛教的理论与看法。

佛教对于生命的轮回,对于生命的推进发展主要是以十二因缘来论述。十二因缘是以一定的因果关联,说明众生的生死连续与循环。十二因缘的起源是“无明”,这也是众生生死的流转之根本。“无明”即是无知,而人类无知、迷茫的根本在于“贪欲、嗔恨、愚疑”等烦恼。正因为有着这些烦恼导致人类的“无明”从而推动着“十二因缘”的循环。无明后依次为行业、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因缘。最终达到生命的终点“老死”,一旦你认清了生命的这一循环,其实你已经在逐渐超越着生死的束缚。佛陀还认识到十二因缘的循环是可逆转的,将十二个环节逐次逆转,便能够灭却苦因,超越生死,超越轮回的束缚。

这里主要自己对于十二因缘前两个环节的看法。第一个环节是“无明”,即人类的无知与烦恼,这其实与儒家的“人之初性本恶”有类似之处,先天的恶直接影响着我们后天的行为即是第二个环节“行业”,或善业或恶业,而根据佛教的业果报应,又会得出相应的果,从而生命在走向共同终点后却有着不同的境遇。这也许很难用科学来论证,因果报应在学术逻辑上有其合理性,然而在联系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因果时常显得较为苍白无力,人们更多的是一种主观的臆断判定因果的轮回与出现,而这也就是为什么部分人将“因果报应”视为文化糟粕,但是“因果报应”无疑又在引导着人们积极向善,惩奸除恶。在这点上,我是认可佛教的逻辑观点的,至少在情理上我会支持、秉持它。

在佛教中对于“无明”与“业报”,也有着自己的论述思维,而并非凭空想象。佛教认为:生死都是由于无明造作而产生的。而无明乃至生死的产生都是由于一念心故。也

就是说生命的一念一动其实都可以造成生死的流转,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影响,更加有效地论述“业果报应”。而对于“业报”的证明,佛教更是通过当今社会有关于“蝴蝶效应”的理论来证明其合理性。在“蝴蝶效应”中小小的、微不足道的行为,其实可以说是佛教中的“业”,但是对将来却产生了巨大的回响。

十二因缘对于生死的轮回并没有完整的论述,再从死到生的过程中,佛教提出了“六道轮回”,即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生死轮回的最高层次是“天道”,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无偿地接受供养,不收尘世的羁绊。然而,在享福的同时也在消福。在天道中享受的果实际上是对于前世善行的消耗,一旦善行耗尽,一样要接受生死的轮回,在十二因缘的流转中继续接受痛苦。“六道轮回”其实是“业果报应”的表现形式和有力补充。由此,形成一定的威慑力,鼓励人们一心向善,多作善行,从而入“天道”,进入极乐世界。

佛教的生死观、因果报应轮回的思想是对生死的全新解释。在佛教看来,人有着前世、今生、来世,生死不过是生命形态的转变并不是生命的起点与终点。“死”只能说是今生的终结,但又是来世的起点。由此,我们便很容易看淡生死,因为生死皆空,轮回不停,我们的生命将永久不息。佛教对于生死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超越了现世的现实,但仍有其可取之处,它的引人向善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是相契合的。

佛教对于死亡也有其独到的见地,佛教提出了“中阴”的理论。中阴是介于前阴与后阴之间。即是在阳寿已尽,但是尚未投胎转世的这一空白阶段,由此产生中阴学说。对于该学说论述最为精炼。权威的是莲花生大士所著的《西藏度亡经》一书,成为中阴学说的经典之作,充分阐述了佛教对于死亡和临终的见解认识。

中阴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此生的“自然”中阴、临终的“痛苦”中阴、法性的“光明”中阴、受生的“业力”中阴。由于自己对于中阴学说认识有限。这里只简单讲讲自己对“自然”、“痛苦”中阴的认识。自然中阴是指生与死之间的整个过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寿命。而这段时间其实是短暂的,但却是准备死亡阶段的唯一而且是最佳时间。佛教倡导我们修行,研读佛经,在有限短暂的生命中为自己死亡的来临做好准备,因为生命的在世不再是最为珍贵的,而是在生命中你所做的修行更为关键,这直接关系你生死轮回的好与坏。而对于临终的“痛苦”中阴,是指从死亡过程开始,一直到所谓“内呼吸”的结束,最后是死亡时的心性显露。在课堂中,老师讲述的人在死后的49天内是极为关键的,因为在这个时候,人实际上还有意识,却在经历着“四大分解”的痛苦。那么此时对于尸体的挪动,对于死者的哭丧,都会加剧死者亡灵的痛苦。因而对于中阴

学说的认识与修炼,正是对于临终死亡的重视,从而使死者安详地离开这个世界,并在生死轮回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生命延续机会。

对于佛教的生死观,我们应该在他们从容面对生死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启发。生死事大,体会无常。当我们将自己现有的生命视作生死轮回的一个短暂过程,那么生与死对于我们而言就不在那么可怕。我们重视的不再是从何而来,该往何去,而是现世生命中的修行与修炼。我们关注、体会的是人生的无常。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去接受生、老、病、死的种种苦恼与痛苦,在这些无常中去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最重获得真正的超脱,超越世俗的生死,不被红尘所拘。同时在佛教的生死观中,常说:信受业报,心不造罪。如果社会总能束缚于“业报因果”,那么人们做事为人便会有所约束和顾忌,而不会毫不信仰,为所欲为。当他们明白生死的真正内涵,有了对生死的可靠信仰,社会自然回向和谐的方向发展。此外,在佛教的生死观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与死亡的尊严,佛陀在《金刚经》中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是佛教经典对于众生生命的尊重与敬重。这也恰恰反证了佛教的轮回学说,人也能今世在人道,而来世则可能进入“非人道”,因而对于众生的尊重也就不难理解了。当我们真正理解生死在我们轮回中所占据的位置,我们应然可以平静地对待生活,对待死亡。而这种平静也会给自然使我们对于生命萌发纯真的尊重与敬畏。

(四)个人的生死认识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不论是人生阅历,还是社会经验都是远远不够的。我也只是在接触生死学才真正开始思考生死观,思考自己的生死认识。显然,目前的自己无法形成自己的一种鲜明的生死观,在上述传统儒释道的生死观中,努力想获取适合自己的生死观点。正如我在开篇所述,生死学的形成是要结合自己内心潜意识观点的,至少现在我是这样认为的。在儒家的生死观中,我学会用仁义礼节的秉持来延续自己的生命;在道家的生死观中,我学会用超然出世的坦然来珍视自己的生命;在佛家的生死观中,我学会用因果轮回来尊重众生。

在传统与现代的生死观中,自己也渐渐获得一些关于生死的认识和看法,虽然他们还远远无法形成观点。那么一下我说说自己的几点想法。首先,对于生而言,我更愿意认为那是一个新生命诞生的美好时期,生命蕴含着新的希望、新的未来。我们也没有理由对于新生命有任何的偏见。除去出生的美妙时刻,对于一个人生命的存在,也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不论是男是女,是贫穷还是赋予,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等价的。更加广泛

意义上说,每一个生灵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应该因为人的高级地位与主观想法而蔑视其他和我们共生的生物。生对我们而言,始终还是最具直接现实意义的。“身体发肤,授之父母”,我们没有理由践踏自己或是他人的生命。在这点上,儒释道都是基本统一的,存留着对生命最初的关怀与敬畏。第二,我对与死亡的看法,我至少现在没有办法做到像佛教一样超越轮回,超越生死。对于死亡,我有世俗的牵挂、有不尽的恐惧,因为我还想好好的活着。有时候面对死亡,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面对死亡,我所能做的还是把握好当下,尽力减少自己死亡前的各种牵挂,即便这种牵绊难以全部割舍。在死亡来临之前,能更加安详地离去,不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从这角度来说,我更倾向于儒家的思想,也可能是从小所受的教育所影响,希望自己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延续无限的精神生命,以另一种形式让自己永生。而不是说去讨论是否真的有来世,来世的自己又会怎样?当下的自己更倾向于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把握好自己所能抓住的,争取自己所看到的,这样觉得已经足够了。但其实自己转念又一想,当下的社会不就是有无数的人像我这样吗?牢牢把握现在,然后逐渐演变为不择手段,为所欲为,最终导致的是一种信仰的缺失,社会的混乱。因而不论是面对生死,还是面对现实,每个人心中都应该要有一杆秤,一杆良心的天平秤。在树立自己生死观的同时,才能坚守底线,维护社会最后的正义与操守。

生死之学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问。不是说一定要评定是非对错,而是秉持固有的生死观平和地生活于这个社会,而不是仅仅为了生存。生死也许有时真的不是那么重要,但始终要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命。

更多相关推荐: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分析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

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学的制高点

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学的制高点毕文亮摘要:面对全球化开放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少年热衷于外来文化,而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上这门课前,我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儒家思想。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学就开始成为中华文化的基础。儒家思想也一直处于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被视为中华文化…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复习资料

[转]中传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1,孔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推行“礼”,倡导“仁”。思想体系以德治主义为核心。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为中华民族建立了道德观,价值观,濡…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课前诵读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课前诵读一、活动目的:温家宝总理说:“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为了学生自然亲近经典,养成读中华经典的好习惯,要求全体学生都要诵读经典名篇。为了开展好这项活动,必须人人参与…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中国消费的高峰周。外出、旅游、请客、吃饭成为了一种常态。有的乘飞机,有的乘火车,有的乘汽车。相比之下,当然是汽车比火车便宜,火车比飞机便宜,硬座比卧铺便宜,经济舱比头等舱便…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八大互动关系学习心得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八大互动关系——学习心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其他民族文化所不及。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传承中华文明,同时也不断的在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形成了独具特色…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指文明史上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发生过的一些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歇后语等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一传统节日一春节1...

演讲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奋中华民族

借传统之力筑民族之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丰富多样但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对立面是人们精神层面的营养不良所以我们现在应当重视精神文明以提高自身修养如何提升修养让我们的人格闪耀光辉呢是去美...

中国的传统文化 小学生作文集锦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3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300字篇七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它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个辞旧迎新的日子它意味着漫长而严寒的冬天回家去了而春暖花开的春天回归大地多么令人高兴呀人们自然要载歌载舞地迎接春节春节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专业姓名学号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1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