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林清玄散文精选摘抄1

时间:2024.3.31

台湾作家林清玄散文精选摘抄

无论是少年、青年还是已经步入中年,对于林清玄这个名字都并不陌生。这个台湾作家的智慧确实渗透了他的每一篇散文,感染了每一颗灯前捧读的心。正是林清玄,教会了我们如何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现实,定义人生。在他散文中还散发着淡淡的禅学思想,很值得我们静下心去赏读,去思考。就让我们走进林清玄那与众不同的世界中,去感受那一份并非遥不可及的生活智慧,去活出专属自己的人生吧。

——写在前面

1、我每次出门旅行,总会随身携带一瓶故乡的水土,有时候在客域的旅店,把那瓶水土拿出来端详,就觉得那灰黑色的水土非常美丽,充满了力量。故乡的水土生养我们,使我们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儿,即使漂流万里,在寂寞的异国之夜,也能充满柔情与壮怀。那一瓶水土中不仅有着故乡之爱,还有妈妈的祝福,这祝福绵长悠远,一直照护着我。

2、风铃的声音很美,很悠长,我听起来一点也不像铃声,而是音乐。风铃,是风的音乐,使我们在夏日听着感觉清凉,冬天听了感到温暖。风是没有形象、没有色彩、也没有声音的,但风铃使风有了形象,有了色彩,也有了声音。对于风,风铃是觉知、观察与感动。每次,我听着风铃,感知风的存在,这时就会觉得我们的生命如风一样地流过,几乎是难以掌握的,因此我们需要心里的风铃,来觉知生命的流动、观察生活的内容、感动于生命与生命的偶然相会。有了风铃,风虽然吹过了,还留下美妙的声音。

有了心的风铃,生命即使走过了,也会留下动人的痕迹。每一次起风的时候,每一步岁月的脚步,都会那样真实地存在。

3、“把烦恼写在沙滩上”,这是禅者的最重要关键,就是“放下”,我们的烦恼是来自执著,其实执著像是写在沙上的字,海水一冲就流走了,缘起性空才是一切的实相,能看到这一层,放下就没有什么难了。

4、爱别离虽然无常,却也使我们体会到自然之心,知道无常有它的美丽,想一想,这世界上的人为什么大部分都喜欢真花,不爱塑胶花呢?因为真花会萎落,令人感到亲切。在生死轮转的海岸,我们惜别,但不能不别,这是人最大的困局,然而生命就是时间,两者都不能逆转,与其跌跤而怨恨石头,还不如从今天走路就看脚下,与其被昨日无可换回的爱别离所折磨,还不如回到现在。

5、因缘的散灭不一定会令人落泪,但对于因缘的不舍、执著、贪爱,却必然会使人泪下如海。无常是时空的必然进程,它迫使我们失去年轻的、珍贵的、戴着

光环的岁月,那是可感叹遗憾的心情、是无可奈何的。可是,如果无常是因为人的疏忽而留下惨痛的教训,则是可痛恨和厌憎的。

6、我们哭着来到这个世界,扮演了种种不同的角色,演出种种虚假的剧本,最后又哭着离开这世界。每天我走完了黄昏的散步,将归家的时候,我就怀着感恩的心情摸摸夕阳的头发,说一些赞美与感激的话。感恩这人世的缺憾,使我们警觉不至于堕落。感恩这都市的污染,使我们有追求明净的智慧。感恩那些看似无知的花树,使我们深刻地认清自我。即使生活条件只能像动物那样,人也不应该活得如动物失去人的有情、从容、温柔与尊严,在中国历代的忧患悲苦之中,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失去本质,实在是来自这个简单的意念:“人活着,要像个人!”

7、下雨天的时候,我常这样祈愿:

但愿世间的泪,不会下得像天上的雨那样滂沱。

但愿天上的雨,不会落得如人间的泪如此污浊。

但愿人人都能有阳光的伞来抵挡生命的风雨。

但愿人人都能因雨水的清洗而成为明净的人。

智慧开花的人,他的芬芳会弥漫整个世界,不会被时节范围所限制。一个透过内在开展戒、定、慧的品质的人,即使在逆境里也可以飘送人格的芬芳呀!

8、一扇晴窗,在面对时空的流变时飞进来春花,就有春花;飘进来萤火,就有萤火;传进秋声,就来了秋声;侵进冬寒,就有冬寒。闯进来情爱就有情爱,刺进来忧伤就有忧伤,一任什么事物到了我们的晴窗,都能让我们更真切的体验生命的深味。

9、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姻幸福,白头偕老。我相信风水,但我不相信挂一个风铃、摆一个鱼缸就可以使人财运亨通、官禄无碍。我相信人与环境中有一些神秘的对应关系,但我不相信一个人走路时先跨左脚或右脚就可以使一件事情成功或失败。我相信除了人,这世界还有无数的众生与我们共同生活,但我不相信烧香拜拜就可以事事平安,年年如意。我相信人与人间有不可思议的因缘,但我不相信不经过任何努力,善缘就可以成熟。我相信轮回、因果、业报能使一个人提升或堕落,但我不相信借助于一个陌生人的算命和改运,就能提升我们,或堕落我们。


第二篇:摘抄


中国高铁:有安全才有信心

中国要发展,让铁路快起来,是时代潮流,也是人们的期待。只不过,人们需要的高铁,是安全的高铁,是坐得起的高铁,是得到优质服务的高铁。

昨天,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

在高科技时代,发生两辆动车追尾、40人死亡的悲剧,这一铁路史上的罕见事故,必须得到深刻的反思。至少有两个疑问一直萦绕心中:事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未来的中国高铁将开往何处?

第一个问题,尚是“进行时”。此前,调查组承诺,事故具体原因将在9月中旬得出。事故原因的揭示,直接关系到未来高铁技术和管理的改进,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第二个问题,国务院这次会议给出了答案。

当“一票难求”早就成为人们心中的痛之后,发展高铁也成为了中国人的梦想。这种梦想,很容易激发人们对高速度的奢侈追求。而那种突破事物发展规律、潜藏巨大风险的“大跃进”,本应该在以专业、科学为生命的铁路部门建设和运行高铁之初就能避免,但人们没有看到,反而尽是“不怕雷风电雨”“遇到故障会自行停车”“安全绝对没有问题”的拍胸脯承诺直到7月23日那个恐怖的夜晚。

尽管如此,恐怕没有几个人会认为“中国不需要高铁”。经济快速发展之时,追求快速、安全、大容量、长距离的高效地面运输方式,成为世界共识,高速铁路就是其中的一个选项。中国要发展,让铁路快起来,是时代潮流,也是人们的期待。只不过,人们需要的高铁,是安全的高铁,是坐得起的高铁,是得到优质服务的高铁。

新车上路,驾驶员往往被告知要控制车速,甚至还要在车窗上贴上“磨合”字条,提醒别人注意躲避。高铁上路运行,也面临一个磨合期,也要在相对低速中发现问题,加以改进,等技术和管理都十分成熟了,再逐渐提速。这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应有之举。

从铁道部将要采取的措施看,他们正在向这种理性回归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按300公里开行;设计最高时速250公里的高铁,按时速200公里开行。在列车密度方面,高铁运营初期不采取一步到位,而是逐步提高列车开行的密度,实现线路和列车的磨合。

这种反思和纠错是必要的。冠以“中国高铁”之名,或许说明,高铁不仅仅是铁路系统内部的事情。国务院也要求“坚持公开透明、准确真实的原则,认真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使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后续整改最大程度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以“封闭”为重要特征的铁路,打开大门,让民众监督,发现哪怕丝毫的疏漏,不仅对民众和国家有利,对铁路自身也将有益。“铁老大”放下身架,和民众呼应多了,“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处置缺乏经验”的事情才会大大减少。

按照这样的思路,铁路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还有不少。比如,实名制购票后票丢失,补票要不要全款;座位票和站票,要不要同价;发生事故,救人要紧还是通车要紧;事故保险收费和赔偿标准,要不要经民众讨论并列入保监会监督。这些事情事关民众的利益和公平,舆论诟病日久,应当有解决的诚意和行动。

中国需要高铁,每个中国人都希望心情放松地坐在开往春天的“中国高铁”上。我们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现在国务院又有详细的要求,期待铁路部门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让人生所承载的永远是幸福的重量

时光如流,仿佛就是刹那之间,青春岁月便如昨日黄花,随着厚厚的霜色而枯萎凋敝。当我听到第一次有小青年喊我叔叔时,我并没有因为这种尊敬的称呼而感到快慰。相反,我感到伤感。它让我警觉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青春已经流逝,岁月从不饶人。

日子突然变得琐碎、繁杂、忙碌起来。生活像一面魔镜,在我还未来得及应对它的时候,它便把它最实质、最本真、也最枯燥乏味的一面突然呈现在了我的面前。让我手忙脚乱,让我无所适从。特别是结了婚,组建家庭,有孩子之后,每天要做的事情,似乎一下子就增加了许多。要工作、要生活、要买菜、要挣钱,油盐柴米酱醋茶,水费电费通讯费??大到孩子入托,买房置业,小到待人接物,迎来送往,每天都是一个字:忙!忙得焦头烂额,顾此失彼。

在无休止的忙碌中,白发也一天天见长,皱纹也一天天见多,肩头上的担子,也一天比一天沉重。再到后来,孩子上了学,妻子也从乡下调进了县城,但生活的重负依旧只增不减。于是,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老婆孩子,也为了社会所赋予我的那份责任,那个角色,我便只能理所当然地,全身心地去继续奔波,继续操劳。就像是一匹负重的老马,面对生活这驾笨重的大车,除了使劲拖曳,别无选择。

累,便成为必然,成为生活的一种常态。

于是,我便时常心揪揪地怀念起先前那些无忧无虑,只知道一日二餐,只知道上学考试,只知道行游四方,只知道扮酷消闲的青春岁月。

于是,便时常为生活的重负而苦恼,而烦躁,而闷闷不乐,并时常生发出一种摆脱的欲望。

一天,一位同样被生活的重负所苦所累却始终保持乐观旷达的朋友,在听了我的苦恼以后,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像我们一样生活过得非常沉重的人,跋山涉水去寻找圣人咨询解脱的办法。圣人在听了他的苦恼以后,给他拿了一个竹篓,指着一条铺满砂砾的道路对他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放进背篓,看看最后会有什么感受。” 那人照着圣人的吩咐去做,可走出没有多远,石子便装了半个背篓。圣人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越往前走,逗人喜欢的石子越多,背篓也就越来越加沉重。”圣人摞了一下银白的胡须,微笑着说:“孩子,我们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背着一个空空的背篓。然而,随着我们的逐渐长大,喜欢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们每走出一步,都要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喜欢的东西放进背篓,结果路走得越远,背篓里的东西也就越多,这就是你为什么会觉得生活的负担越来越重的原因。”

那人问圣人:“我们应该如何来减轻生活的沉重呢?”圣人同答道:“要减轻这份沉重其实非常的简单,你只要把工作、爱情、婚姻、家庭、友谊中的任何一份东西拿出背篓都会减轻沉重。”圣人紧接着反问道:“你愿意将其中的哪份东西毫不犹豫地拿出背篓呢?”面对圣人的诘问,那人无言以对。

听了朋友的故事,我的心情豁然开朗。

记得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阐述“人生之美”的时候也曾说过:“爱和美,都可以减轻许多人生的沉重。”林清玄曾举例说:当你回到家中,看到你爱人的时候,你可以用一种充满爱的感动把她抱起来,转上一圈。然后,你再去找一块五十公斤重的石头,也抱起来,也转一圈。结果呢,你会发现石头很沉,比爱人要重好几倍。为什么?那是因为你对石头没有任何感情任何爱意。石头的重量是纯粹的重量,而爱人的重量则是一种幸福的重量。 是啊,我们每个人装进“背篓”里的都不是纯粹的石头,而是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精心从这个世界里寻找来的爱情、事业、家庭、婚姻、友谊等许多令我们魂牵梦萦,难舍难分的“东西”。就是因为这些舍不得的“沉重”,才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生活的美好,以及生命的充实。所以当你感受到生活的沉重时,你应该感受到庆幸和满意、欢喜。因而沉重的背后必然是生活的丰硕和事业的收获。

人生的背篓所承载的永远是一种幸福的重量。

庄子

庄子主张“绝圣弃智”、返朴归真,回到自然,顺应自然。没有看到文明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不提倡人去积极地能动地改造自然、认识必然,从而获得人的解放和自由,这是庄子人生哲学的致命弱点,也是他的局限。庄子的彻底无为,消极避世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人类生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庄子唯有采取这种无为保命的处世哲学。但是,这种思想的流露是无可奈何的,而且也不是他的本意。我们要看到的是他思想真正的本质是在动乱黑暗的年代如何保持本性,不丧失自我。他提倡“外化内不化”,“不为物役”,让我们不要被世俗异化,丢失自己的理想与人格。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要保持自己的真,坚持自己的信念。

由于人往往受客观环境、成长经历、学识的束缚,受制于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偏颇的不同,每人都有一套自己的世界观标准。因此,他们对庄子思想的理解也不同。我们要学会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看待庄子,好的继承,不好的要深思启发获得好的经验。我想这就是反思庄子思想消极部分的意义吧!

庄子是孤独的,也是无奈的。庄子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的出众,他的高度,他不愿沦为芸芸众生,没有人能理解他的烛热与博大。真正能够理解孤独的意义的人是大彻大悟,大智慧,大无畏的天才,庄子正是这样的天才。他知道孤独是人类自省的需要,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迷惘,是对身外人事的摈弃和心中美好的静守,又是对与他人相处而生的怀疑和绝望。他注定是孤独的,当人认知程度越高,对生命万物本质与规律的把握越多,人就看透世情得窥天道,达到忘情,忘利,忘名的无我之境。而一切创造正是来自于这种高处不胜寒孤独的才情喷发。庄子也是贫穷的,穷得要向人借米维持生计。但他却贫贱不移,辞掉相位的诱惑甘于清贫。这是何等的洒脱,以及对心中信念的追求是多么矢志不渝。正是因为他甘于孤独,愿意清贫,才有了庄子思想的震古烁今。

我们学习庄子思想,更要学习庄子的为人。作为当今社会的知识分子我们是不是应该做另一番思考呢?成功无坦途,在学术及科学的道路上,只有那些耐得住孤独与清贫的人才能成功。我们要学习庄子的潇洒飘逸,嬉笑怒骂,无情揭露当今社会的丑恶,做真学问,引导世人的价值重建。

致虚守静——平淡处世

《道德经》十六章有言:“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我理解,所谓“致虚极”,就是“致极虚”;“守静笃”,就是“笃守静”。我想,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极虚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笃”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坚守静寂。

在这里我可以悟出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要真诚,做事应踏实,努力提高自己内在的修养。凡事不可以图回报重利益而为之,放弃杂念,一鼓作气,坚持到底,方可成功!总之,人们的心境只有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才会在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寡欲——清静自省

《道德经》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一章意在说明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无厌欲望不同,正确的养生方法是只满足生理需求,而不是放纵欲望(这一点,已经得到今人的共识,并为科学所验证,实在令人钦佩)。欲望从哪里来,欲望来自感官的永不满足的追求。老子在这里形象地勾画了人们因贪婪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老子还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人只有没有私心欲望,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从而适应和符合客观的变化。有私心欲望,就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即便体验到的,也是有限的,这样人就很难符合客观的变化,人生旅程就

会出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没有个人想法,事事顺客观,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欲望,才能放弃个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顺应客观自然。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够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约束自己的贪欲之心。

我想我们这些成长在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环境之下的一代人,大约比我们的父辈们面对物质诱惑更早、更多。在现实生活当中,对于物质诱惑、利益分成,如何保持操守,将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古人有“慎独”之说,无非是指当人们在一人独处之时更要保持操守。所以,我认为,净心寡欲,做到事事顺应客观自然。

韩少功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韩少功绝对是个“另类”。当所有人都奋不顾身地扎根城市,或者正试图进军城市时,他却带上了简单的行囊,与妻子“隐居”到了湖南汨罗八溪峒。在这个虽未被现代文明遗忘,但在本质上仍然保持着原初风貌的偏僻山野,他建起了房子,在此定居7年,亲手劳作获得蔬菜和果实,并开始对城市、乡村、人生、命运、存在等,进行沉静、独立而理性的思考。 “我喜爱远方,喜欢天空和土地??我现在只能闭嘴,只能去一个人们都已经走光了的地方,在一个演员已经散尽的空空剧场,当一个布景和道具的守护人。”在新作《山南水北》中,韩少功以这样孤绝的开场白,宣布从众声喧哗的城市“退场”,从所谓的主流生活、主流文化中“消失”,再次“上山下乡”。不过,与30余年前那次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不同的是,他这次不是听命于安排,不是被盲目的激情所怂恿,更不是受到了什么精神上的刺激,而是在自觉地接受土地以及心灵的召唤。在八溪峒,他用身体在生长谷物的大地上拓荒,同时,又用另一把智慧的锄头在精神大地上拓荒。于是,他不仅收获了丰富的豆角、辣椒、苦瓜、玉米、萝卜和苋菜,还收获了这部耐读耐品的《山南水北》。 《山南水北》中的99篇散文和大量图片,记录了韩少功在八溪峒生活、劳作和思想的点点滴滴。这些散发着青草味、基肥味、炊烟味,冒着“土气”甚至“傻气”的文字,因为更接近天空、土地和自然,所以读起来非常亲切。《耳醒之地》《村口的疯树》《开荒第一天》《晴晨听鸟》《治虫要点》这些篇章,能一下子把人带进真正的乡间,感受并爱上那种杂质不多的令人安心的生活场景。这些场景,正被无数城市人(这些当初的农村人)一再矫情地怀想,并被无数农村人(特别是青年)一再地诅咒和厌弃,却在韩少功的笔下得到原生态展现,包括单纯、美好、贫穷与乡村式的狡黠。他写乡间“奇人”,像塌鼻子、卫星佬、老地主、有根、贺麻子等,字里行间充满了发自内心的热爱和一个作家深切的人文关怀。除此,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还在于那些细碎的思想。“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众多这样的句子,韩少功从田间地头轻易拾来,却让人读了发呆。 这部书让我想起梭罗和瓦尔登湖,甚至可以把它看做中国版的《瓦尔登湖》。梭罗在瓦尔登湖过简单生活并垂钓智慧,韩少功则在八溪峒做精神大地上的拓荒者。这个时代,太需要这样的拓荒者了,因为只要认真注视,我们就能看见城市的繁华之上,其实荒草无边。

多年前,韩少功远离城市“隐居”乡间的选择曾引起诸多猜测。他在最近出版的《山南水北》中“告白”说,事实与人们的种种猜想不搭边,自己那样做实在是“蓄谋已久”——其实,在生活方式的选择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对他的所做所为应该已不再那么惊奇。 《山南水北》中有关乡村生活的审美化描述,足以勾起不少都市人的怀乡情绪,在他的笔下,赏月、养鸡、种葡萄,全都是一种艺术化的享受。他常常在不经意间,将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做着对比。例如谈起月亮,他说:“月亮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城里人能够看到什么月

亮?即使偶尔看到远远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无数路灯之中,磨损于各种噪音之中”;而乡间的夜晚,“看月亮从树荫里筛下的满地光斑,明灭闪烁,聚散相续;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人人向往的诗意生活在作家的笔下频频显现。 然而,一旦回到社会生活层面,作家的心理又是极端矛盾的。他坦率承认都市生活所具有的吸引力,认为城市“最大的诱人之处,是人们互为隐者的一份轻松”。我们有同事但可能从不知道同事家里发生过什么,有邻居但可能从不知道邻居房门后是何景象。相反,乡村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互相熟悉的程度使人们的生活长久处于曝光状态,由于“日长月久地示众,多少有点累”。 据说韩少功现在是经常出入于城市和农村两种生活状态之间,我们大多数读者自然无缘常常做此“切换”,但读这本书可以引发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不妨做做梦,也想想怎样更好地规划现实的生活。

陶渊明

在情感的层面,诗人忧患于人生苦短及功名难立;但在理性的层面,诗人又认识到忧患的无益,于天命取委运任化的态度。这两个层面是共存的,对立统一,并构成一种思考的丰富性和情感的张力,从而带来陶诗底蕴的深厚与震撼。陶渊明对人生的理解,在情感和理性之外,还有一个审美的层面。立名的理想已然破灭,忧患与放浪都于事无补,自杀又为诗人所不取。回过头来看人生,忽然寻着别一种意义。沧桑之后、诗人体悟到平淡自然之美。纵然不能立不朽功名,但只要存一审美之心,能于寻常生活中体会到意蕴和美,内心世界亦为富足完美,这是一种高境界的艺术化生存。 体现到诗歌创作中,便是诗人在退隐之后,写出了众多优美的田园诗。其笔下田园风光,恬静自然,却又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能于日常生活与寻常景物中体悟到美,是陶渊明的不可及之处。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也敏感于其对情感的淡化处理。而这根源于诗人对人生的理解。 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哲人。陈寅恪盛赞其「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冯友兰曾用「玄心洞见,妙赏深情」来概括魏晋风流(《论风流》),陶渊明实可视为魏晋风流的最高代表。用「妙赏深情」四字来概括其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及审美化生存,最为恰当。陶渊明是最珍惜生命的人,所思唯在善待人生,对生之执着,对名之忧患,以及心灵生活的审美化生存,皆源于此。由于对生命的热爱,加倍珍惜生命中美好的感情和事物,并用心去体悟和赏爱;并因对生命之美的赏爱,愈发地珍惜和热爱生命。

如此简单,他只是一个在我们看来很会写诗的老翁,只是一个喜欢在丰收地里举着稻子高兴的农夫,一个尝试过奋斗的人,一个最终选择生活的人。而不得不说的是陶渊明应该是一个很单纯的人,他宁愿将世界想象的非常美好,而当他不断的被伤害后,他也实在没有力气再与这个社会纠缠下去了,只是简单的退出了这个时代的大舞台,简简单单,潇潇洒洒,挥一挥衣袖就这么走了,头也不回。这样简单的个性,这样简单的结局,却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够留下那些淡淡的轻轻落在灵魂深处的声音。 三、生活、幸福、信仰--一个漂泊灵魂的回归话说陶渊明辞官归隐,天下的局势依然动荡,却稳步地向局部政权统一的方向发展。不过这与我们这位诗人的隐居生活却全无关系。诗人唱一声:归去来兮,轻扬,激越。满是归

来的欢畅,算是与之前的“尘网”彻底告别了,喜悦之情跃然纸上。如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或者说这便是诗人对新生活的宣言。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陶渊明的回归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在对隐逸文化的一次总结。这不仅仅是因为陶渊明所选择的道路非常具有代表性,《易》曰:“天地闭,贤人隐。”又曰:“遁世无闷”乱世出隐士,这种逃避性质的归隐与随之而带来的名望又成为进身之阶,形成一个奇怪的循环,避世是为了出世,终南捷径上排队的人里面到底有多少人是真心在寻求心理上的平安呢?那些人我们暂且不去管他,我们起码看到了陶渊明带给我们的那种淳朴天真的田园风光。像一面旗帜,一种寄托。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世界,拥有自己的信仰者,更趋近于一种宗教的的意义。 关于宗教,我们即使是在文字间也要表现出应有的虔诚,这既是对存在与久远时空中的那些伟大的灵魂的尊敬,也是在对自己污浊的身心进行的一次洗礼。抛却各个教派所信奉的神灵与教义,剥开宗教神圣的外衣,我们来看看其最初的形态--信仰。信仰不是对未知的恐惧而产生的情绪,而是一种感恩,对于善的追求。相信生命中美好的存在,生命中那些愉快的与悲伤的都会渐渐的消失不见,或者是沉淀在内心的深处,而当我们无意中揭开这一层层往事的回忆,我们会愕然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于是开始相信神的存在。成为一个教徒,为了寻觅灵魂中那一瞬间的明媚风景而祈祷着的人。 陶渊明一路走来,卸下一些羁绊回首前尘感慨万千,悔“心为形役”,叹“今是昨非”幸“迷途未远”始知“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不如“归去”“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终此生“乐乎天命”而已矣。于是日子有回到了诗人出仕前的样子,整日里读书、喝酒,当然还得去地里干活。迎着晨光走在初夏的田埂上,几朵云彩在空阔的天空中飘荡着,一片飞鸟从头顶飞过,路边的树木交错的枝桠童童如车盖,叶子与叶子之间的空隙处撒落一地的阳光,空气中散发着温暖的味道,碰上邻居家的大叔然后互相问候,辛勤的劳作希望今年秋天可以有个好收成。每一天都在“喂马,劈柴”每一天都“关心粮食和蔬菜”等待“春暖花开”。“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选择生活,只是因为她离幸福只有伸手可及的距离。每一天都会因为一些事情而感动,每一天都过的充实,远离喧嚣的城市,即使只是回味那些曾经记忆中的淡淡的喜悦,这却是每一天最让人期待的事情。 我们相信生命中会出现奇迹,这让我们期待明天。面对选择时,我们都会迷茫。每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尽相同,于是世界变的复杂却绚丽多彩,在利益或对错间我们往往自以为是的将生存定义为正确的,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循着这样或那样的路线行走,相信这样生命便会日趋生动,世界也会越来越美好。但

如果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用对与错来进行判断的话,那么我们所谓的生命是不是太过简单了一点。

生命不曾简单过,我们却可以选择简单的生活。陶渊明选择的正是这样的一条路,而当芸芸众生仍旧在尘世间忙碌不休,仍旧身陷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混乱的时空当中无法自拔的时候,当然就显得格外的羡慕与期盼这样的一种生活。我们可以联想到与诗人同时代并居住在庐山中的慧远和尚,他在创立东林净土宗的修行方法时,指出既然每一个人都有佛心,皆可以成佛,那么只要每日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阿弥陀佛立誓成佛的西方极乐净土世界。这或许只是一种心理暗示,督促人心向善,最终达到圆满的境界。而我们反观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就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自上古之世尧、舜、禹三代以来,我们并没有在其他任何时代看到过所谓的大同世界。即使在上古三代中的大治之世也不过是经儒家子弟中口耳相传的一些不着边际的臆想而已,且传说中三代之治毕竟已经遥远的足够我们去怀疑他的真实性。于是诗人根据自己的田园生活和一些想象,以及那些年少岁月中的理想与不变的信仰创造了一个桃花原,虽然没有阿弥陀佛立下大誓愿普渡众生创建西方极乐净土世界,药师佛创建东方净琉璃净土世界时的惊天地泣鬼神,但足以弥补儒家社会中关于底层人民和不得志的读书人心灵中的空白。诗人在《桃花源诗》中描绘了这样的一个世界“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一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社会。没有非常有压迫性的统治阶层,人们的关系友爱。在序中诗人描绘渔人发现桃源的时候有“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样的句子,画面中满天落英,山水相依,如梦似幻。在无尽的绚丽之中忽然“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仿佛开天辟地般把一个纤尘不染无比美妙的世界融入到每一个人灵魂的最深处,生命一瞬间膨胀起来。而就是这样的奇迹般出现的“神界”里面,我们所能感受到的仅仅是最朴实平凡的生活。将一切期待也无谓的幻想归于那寂静的一刻,如此的自然而然,仿佛本就应该如此似的。于是我们也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关于“道”那些并不确定的意义里面,确实存在着这样的一条道路--平淡。一种只是为了好好的生活的渺小的愿望。归隐田园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已,亦是说陶渊明不是为了归隐而归隐,而是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归隐是最可能实现他重新归于生活的愿望的道路而已。但也许正是如此“无为而无不为”许多人在可以而为之的情况下,在心灵通往逃原的道路上总是不得其门而入。其实陶渊明的思想不过是好好的生活,幸福的生活而已吧。 四、致虚守静,复归于其根--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陶渊明的千古盛名相信是在他自己的意料之外的吧。“道恒无名,不欲以静,天地将自静”我们总是在不断的追求着对生命的阐释,那么在“道法自然”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将身心投入到天地山川这些为天道灵气滋养的万物中去,是否就更加贴近于我们心目中的“道”呢?我们老是在谈论为什么陶渊明不能立身于浊浪之中,反而选择了消极的逃避呢?他的朋友曾劝他“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他回答:“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江州刺史檀道济来拜访他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也被他挥而去之。

陶渊明怕不是“志不及也”吧,而是志不在此啊!“贵为身于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女何以寄天下?”(道德经) 陶渊明晚年的生活境遇非常的凄惨,甚至到了乞食的境地,难以想象诗人竟然可以将此写入到自己的诗歌当中,这份心态恐怕也是他人难以企及的吧“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但即使如此光景他依旧没有重出江湖,东山再起的念头。虽然诗人不是以诗文闻名于当世,而是以高尚的德操而名闻遐迩。当时诗人与周续之、刘遗民号称“浔阳三隐”(听起来满像武侠小说中的绝世高人的)。并且有不少当时社会的名流与之结交,所以他如果在想要在江州地界上寻求一份让他衣食无忧的工作是相当简单的,然而诗人并没有这样做。这可以看作是他对“尘网”中的“俗”物失望透顶,也可以说是诗人在经过多年的修心养性之后对生命看的更加透彻了吧。

更多相关推荐:
林清玄散文集《玄想》精美语段摘录doc

1自序一发青山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刘大白若有广大的心一片茶叶也可以跨泰山超北海与千里外的知音相逢聚叙若有细腻的情一片茶叶也能润灵台破孤闷与我们最微...

台湾作家林清玄散文精选摘抄2 文档

5因缘的散灭不一定会令人落泪但对于因缘的不舍执著贪爱却必然会使人泪下如海无常是时空的必然进程它迫使我们失去年轻的珍贵的戴着光环的岁月那是可感叹遗憾的心情是无可奈何的可是如果无常是因为人的疏忽而留下惨痛的教训则是...

台湾作家林清玄散文精选摘抄3 文档

你要心存感激你和他不相上下只要对爱卑屈如果你死了你仍然有爱如果我们活在闪电的光耀里那就是永恒的心20他唱的是心中的荒凉之城吧外在的城池时而繁华时而荒凉内心那小小寂寞的城呀虽也有兴衰起落却总有一块无欢的幽州台前不...

《林清玄散文》摘录

林清玄散文摘录巴西来的乌龟因缘是不可思议的巴西乌龟死了只留下美丽的壳仿佛它的存在只是为了这个外壳可是生命失去了美丽的外壳对一只乌龟又有什么意义呢人也是如此背负着美丽的名利和权位以为那是真实的但是如果没有鲜活的生...

林清玄散文精选

林清玄散文精选前世与今生有一个人来问我关于前世的问题说他常常在梦里梦见自己的前世他问我前世真的存在吗前世真的存在吗我不能回答我告诉他我可以确定的是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的前世明天的我就是今天的我的来生我们的前世已经...

林清玄散文选读后感三篇

林清玄散文选读后感一有些东西使你不得不静下心来题记翻看林清玄的散文之前对它的最初印象是想到了周国平暑假里看过周国平作品精选那本书让我觉得它静静地摆放在那里的时候它是平面的使人想起时脑中只有直直的平行线那是一个没...

守望一方净土——读《林清玄散文》有感

守望一方净土读林清玄散文有感49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林清玄初登文坛将自己的朝气与激情更多地倾注在乡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鸳鸯香炉等随后他没有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尝试着将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

读林清玄散文有感早些时候在书店看到一本林清玄散文拿起书来细看蓝白相间的封面于隐约中透露着一股袭面而来的清丽之感再仔细品味作者的名字思绪仿佛立刻回到了忙碌的高中时代记得那时候曾在阅读短文中遇到过林清玄的文章也就是...

守望一方净土——读《林清玄散文》有感

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林清玄初登文坛将自己的朝气与激情更多地倾注在乡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鸳鸯香炉等随后他没有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尝试着将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开始了以菩提系列...

《林清玄散文集》之不孝的孩子 读后感

林清玄散文集之不孝的孩子读后感读了林清玄散文集后我内心有着许多感想在这些散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不孝的孩子这是一篇简短但意义深刻的散文散文中写到了一位老先生他在台湾的儿女一开始对他很好可老先生找到大陆的儿子后他们...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篇一林清玄散文集gt读后感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没错读书给人带来快乐给人带来启发总之读书有许许多多的好处寒假中我读了许多书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就是林清玄的散文集几乎每一篇散文...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读后感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读后感读了林清玄散文自选集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挫折和感受的离散乃是人生的必然这本书让我再挫折中学习智慧在离散中学习成长在书中还有很多的事情和道理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印在我的脑海之中其中在卷一天真的...

林清玄散文精选摘抄(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