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有感

时间:2024.5.4

早读有感

——浅议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孙志峰

(黄陵中学 136xxxxxxxx)

摘要:早读上,尽管听到不少琅琅书声,但是不少同学的朗读隔靴搔痒,只重数量,忽视质量。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课文感知肤浅,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难以感受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熏陶,在语言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久而久之早读成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件十分苦恼的事情,甚至成了一部分同学的催眠时间。

关键词:整体感知 语言技术 综合阅读

早读上,尽管听到不少琅琅书声,但是不少同学的朗读隔靴搔痒,只重数量,忽视质量。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课文感知肤浅,不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难以感受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熏陶,在语言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久而久之早读成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件十分苦恼的事情,甚至成了一部分同学的催眠时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与文本产生共鸣,获得情感的熏陶,从而深入了解文本所表达的深刻内涵。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使朗读变得有趣,真正使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奠基石,一堂优秀的语文课,离不开循序渐进的朗读。阅读教学中的朗读如同是一坛坛美酒,读之越深,越觉其味之甘醇。那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一抹抹或清新淡雅或绚丽浓重的风景,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朗读是多么充满魅力。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读呢?

要做到准确、清晰,并能声情并茂,使听者感染到“声声入耳,心心相应”,使读者感到 1

“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必须学一点朗读的技巧。因为恰当地运用语言技术,能恰到好处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增强朗读的效果。

首先就朗读训练的质量要求看,朗读训练的质量大体可分三个层次:

1、正确的朗读。做到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这是朗读的最基本的要求。

2、流畅的朗读。正确地把握语调(抑、扬、顿、挫)、语气(轻、重、缓、急),连贯地读下来,这是朗读的进一步要求。

3、传神的朗读。熟练地运用读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风格神采。这是高标准的要求。 其次,朗读的数量要求:为了达到一定的训练质量,必须有一定的训练数量作保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长期的研究证明: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要学会流利地表情朗读,至少需要两百小时以上的练习时间;中学阶段,读物的篇幅增长,内容加深,朗读难度大,要求高,练习的时数也是成语的提高。

另外朗读主要是通过重音、停顿、语调、速度等传达的,所以不论从朗读训练的质量上,还是其数量上都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设计训练。

1、朗读的重音。

轻重音是由音强、音长决定的。气流量大,用力,发音时间长,音则重。反之则短。重音显得刚强,常用来表达坚定、果敢、豪迈、庄重的思想感情。朗读时为了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感情的需要,往往要把某些词语和句子读得重些,这些重读的部分就是朗读的重音。

如何确定重音的位置呢?

重音一般分成三种:语法重音、逻辑重音、感性重音。

⑴语法重音(加黑点的词为重音),它是指语法结构成分所反映的重音。这种重音一般来说会自然流露。若探其规律,大致是:简单的主谓结构一般重读谓语:“天亮了。”带宾语时一般重读宾语:“我读语文。”凡的连带成份的,一般重读连带成份:“人们举起愤怒的拳头。”

⑵逻辑重音:为了突出句子的某种特殊意义而把某个词语加重读,它没有固定的位置,随着逻辑思维而变,完全由人的意志决定,又叫强调重音。

2

如:“父亲说:?所以你们要向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堆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大块翡翠摔成尘露和水沫。” ⑶感情重音,是由于情绪特别激动而造成的重音,表示极度的喜怒哀乐之情。

如:“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

2、朗读的停顿

朗读的停顿指的是朗读语流中声音的停顿。这是根据生理的需要与表达意义的需要而作的间歇、休止。适当的停顿对朗读者来说,可以适当地换气、恰当地控制语速、更好地表达感情。

朗读的停顿,通常分为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结构停顿三种类型。

语法停顿,是根据语句的语法结构所作的停顿。一般情况,标点符号是语法停顿的参考。除此,当一句话中的定、状语较长时,距中心语远的要停顿。

例:“微风吹拂着她那/飘逸/美的秀发。”

逻辑停顿,是指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特殊含义,而表现出词组、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久而最短,/最易被人忽视/而又最易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结构停顿,是指表示文章的段落、层次的停顿。停顿的时间长短,段落大于句群,句群大于句子。

3、朗读的语调

所谓语调,是指整个句子的音高变化,语调有平直调、扬上调、曲折调、降抑调四种基本类型。

平直调,全句语势平直舒缓,音节拖长拉平,用来表示庄重、严肃等语气,常用于叙述、说明、判断的陈述句。

扬上调前低后高,整个句子的后半句明显升高,句末音节上昂,用来表示反问、设问、疑问、惊讶、鼓励、号召等类语气。常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

3

曲折调高低起伏,变化多端,用来表示嘲讽、反语、暗示、双关、怀疑等语气,常用于疑问句。

降抑调,由高到低,语势渐降,用来表示祈使句。

如朗读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它没有婆娑的姿态……守卫家乡的哨兵?”由于句式和句子语气的不同,在朗读时,前四句采用直调,而后面的四个反问排比句则应用扬上调。如此就能够很好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4、朗读的速度

朗读的速度是指朗读的缓急快慢。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⑴快速,常用来表现紧张危急的场面,豪放、泼辣的性格,激动、惊异的心情。⑵慢速,常用来表现平静、严肃的场面,和谐、沉着的性格,宽慰、沉痛的心情。⑶中速,常用来表现一般的说明、交代、过渡。 当然朗读速度的快慢应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相适应:平静、庄严、沉郁、悲痛、缅怀、哀诉、年老、迟顿、老成等内容宜慢读;而热烈、紧张、兴奋、焦急、争辩、年青、机警以及突然、急变等内容和场面,宜快读。

如朗读鲁彦的散文《听潮》时,就要按文章确定的不同朗读速度:文章的开头三段主要交代听潮的时间、地点的环境,这部分适宜用中速来朗读;文章的6-12段写的是作者夫妇对落潮时海景的欣赏,这时大海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人物的心情是欣喜的、安静的、这部分适宜用慢速度来朗读;文章的14-17段描绘的是一幅从海睡到海醒的画面,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海由“恼怒”到“愤怒”,发出的声响越来越大,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显得气势雄浑,这部分适宜用快速来朗读。

朗读的“高低”与“快慢”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高与快的表示的情态、场面大致相同,所以高读的地方往往也谈得快;同样道理,低读的地方往往也读得慢。

朱自清在《了解与欣赏》中说:“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不过在吟诵时,安能分辨语气的轻重,要使声调有缓急,合于原文意,发展的节奏。”萧蕴也说:“读、吟、诵及至唱,是学习语言、体味意味意境不可缺少的过程。”两位大家都极其关注读甚至吟诵,他们的独到见解不无道理。同样一句话,由于重音位置和停连等不同,人物情感和性格就发生了显著的 4

变化。所以通过朗读吟诵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中品味文字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力求准确生动地传达出作者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达到言有尽而意无尽,获得广泛的美感体验,这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

所以,朗读是一种综合阅读活动,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句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方法得当的朗读教学,能让学生在朗读之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

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朗朗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学生不仅要读起来,教师更应该读起来,在这项活动中积累名言名句,才能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才能了解到语文课给我们带来的“美”。

参考文献: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

朱自清《论诵读教学》

叶绍钧、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5


第二篇:有关早读的文章


有效早读思考

2009-04-28 07:46:48 小雨

大部分学校都有早读或者早自习,多数是文科类的学科,比如语文、英语。这段时间正是记忆的黄金时间,对于文科类的学科,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这段时间空气清新,头脑清醒,是记忆的最佳时机,是复习巩固知识的好时候。因此利用好这段时间去掌握知识对于整个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是如何利用早读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学生的表现:大部分学生开始时还大声朗读,不久声音逐渐降低。有的学生开始发困,甚至有睡着的现象。若老师不在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开始说话聊天。早读的效率很低,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的时间多数老师指导不够。有的老师不指出早读内容,让学生自己去记忆背诵知识,盲目性、随意性很大。有的老师规定的内容过多或过少。有的老师虽然指出早读的内容让学生去完成,没有检查,所以不知道学生早读的效果如何。

我们应该在前一天晚上布置好任务,第二天课代表在老师未到之前写在黑板上,等老师来了再检查,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充分发挥课代表的作用,如果时间多的话,还可适当安排一些练习。

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内容。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学习起来。我们可以采取听录音来诵读,也可以由发音比较好的学生领读,还可以师生共读,有了教师的参与,学生的积极性会好一些.在整个早读过程中,全程监督,严格纪律,适当检查,让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可做,紧张起来,全身心投入学习当中。 读过程中老师可以检查部分学生,让其他学生紧张起来。在结束前,一定要检验全班早读的效果,可以老师检验和学生互相检验相结合。对那些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及时恰当的鼓励,对未通过的学生,可以给与适当的时间督促去完成,做到“人人过关”。检验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口头提问,可以让学生默写,分组检查,进行小组竞赛看谁背诵的多等。以求达到早读高效的目的。

要注意早读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一环,是整个教学环节中复习巩固知识的一环。著名的艾宾豪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复习巩固知识的环节,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早读的质量。

如何让学生大声地早读和晚读?

李老师:

您好!我是一个新的班主任,并且是一个新接手的文科班主任,到早读与晚读的时间,班里的学生读书每次总是不能持久,一般就是五分钟左右,请问有何方法让学生大声的读书并持久?

重出江湖

重出江湖老师:您好!

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大声地早读和晚读呢?读书的方式方法,不仅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同年龄阶段的读书方式也已有差别的。

小学生读书,就是要大声读,他不仅是因为不会默读,而且还要在读书中学会发音,学会表达;初中生读书如果是为了背诵,当然也应该朗读,也最好能够大声地读,读熟了,也就能够背诵得出来;到了高中,学习以理解为主,即使是阅读文章,也最好就是默读。不仅是因为高中的学生年龄大了,难以再像小学生那样哇啦哇啦的读书了,而且他们也不需要练声练嗓,准备考播音员者除外,早读晚读,可能更需要的还是沉下心来进行默读。当然,如果是英语的话,为了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朗读能力,还是需要大声朗读的,不过这需要有老师的组织和领读。

读书,尤其是文科的阅读,最好的读书方式就是默读。因为,默读,可以同时进行、欣赏、理解和思考。

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欣赏文章的词汇及语句的优美,可以欣赏文章情感和写作技巧,学生应可以在默读中理解有关词句、段落和篇章的意义,尤其是内在的含义,这在朗读中是解决不了的。因为,默读,不仅不出声音,不影响思维,更重要的是默读可以通过回读、反复捉摸以及找出重点词语等方式来确定文章的意思。 思考,也是阅读中学生应有的一项任务,不仅要读懂文章,更要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还可以如何写,这些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都是十分有好处的,而且都是在朗读中难以得到的。

我们当老师的不要一味地埋怨学生不听话,要想一想为什么他们不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

有时候可能是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但也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教学规律所限定的,他不仅无法做到,而且也是有害而无利的。像早读这样的事情,我们还见过成人们哇啦哇啦的读书的吗?如果有人这样读书,人们会怎样评价他的智商水平呢?我们从学生的大声早读和晚读中又会让学生得到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虽然在不断地教育教学改革中得以解决,但作为新教师更需要抓紧时间学习和总结,不然的话,误人子弟是很容易,将来要纠正确实很难的了。 真要让学生从早读和晚读中有收获,有效率,最好给学生进行一些阅读的指导。

一是给学生列出具体的读书章目,让学生知道读哪些。防止学生随意读,不知道眼前应该读什么。

二是给学列出具体的读书提纲,让学生知道要通过读书明确和思考哪些问题。防止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不明确当前要的读的内容的真正目的。

三是教给学生具体的读书方法。比如,如何默读,如何有目的的读书,如何抓出文章要点,如何理解关键词句,如何猜测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如何理解句子的内在含义,如何找出文章的重点句子,等等。这些内容做好在语文的阅读理解课上解决,在早读晚读课上实践落实。防止学生因为不会读而浪费了早读晚的时间。

四是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交流。我们可以根据阅读提纲和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后的交流,借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防止学生孤立的阅读理解,停留在原有的阅读水平上。

我想高中学校设置学生的早读晚读,就是为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而不是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所以没有必要让学生大声朗读,而要教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再说一遍,英语的朗读另当别论,因为英语有听力和口语的训练要求。

研讨话题:提高早读效率的策略 (2008-09-23 22:08:45)

标签:杂谈 分类:教研活动

9月23日下午高一年级备课组业务活动,主要研讨了提高语文早读效率的问题。最终形成一些共识:

1、要按照开学时制定的高一年级教学计划中的早读规范组织早读学习活动。

2、早读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把早读真正作为一节语文活动课来上,在教学设计时要有明确且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由单元备课负责人写入单元教学建议中。

3、早读期间或上课时要对早读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查落实,可以采用全体背诵或默写、单个检查或布置知识性作业等方式。

4、早读自由学习期间的活动可以灵活多样,单独背诵、互相背诵、分角色朗读、背诵竞赛、自由读背等等都可以,采取各种创新的方式缓解学生长时间大声朗读造成的疲惫,提高学生的兴趣。

5、保证每周都有背诵任务,在早读材料中适当补充背诵篇目。

6、教师近期要对学生进行背诵和记忆方法的指导,并在早读期间及时点拨。

7、利用早读培养和发掘班级朗诵人才,为10月朗诵比赛做准备。提醒学生每天早上6:20风帆广播播出“经典诵读”,有条件的班级周二、四、六早7:00注意利用教室里的广播收听课文朗读。

如何提高早读效率

每个学校在设计课程时每天都安排了早读课,时间一般为30分钟。套用中国的一句老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可见我们在努力抓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应重视研究和高效利用早读课。

有一部分老师认为,早读早读,就是放手让学生自由诵读,老师最多只起守学生管纪律的作用。他只强调学生是否在读,只满足早读课书生琅琅的氛围,至于学生读什么,读得怎样,有的老师很少过问。

当然早读,要以读为主,但又不同与上课,我认为上述对早读的理解是片面的,单纯的背读,随意性的漫读和一味由学生自读的情形,会直接影响早读课的效果,也会失去早读课的意义。

那么如何充分的利用这早读时间,提高早读的效率,我个人的一些做法是:

1、尽量进教室比学生早。教师比学生早到教室,可以给学生以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同时,老师也借以了解经常迟到的学生情况,观察学生的读书行为习惯和自我读书的目的性,以便有的放矢进行早读的抽查。同时,早进班也可以防止学生到教室后相互抄作业,相互交流说话的不良现象发生。

2、早读目标上要明确有致,有计划性。今天学生要读什么,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重点词句,应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使学生清楚,时间段的安排早读内容,提高效率,避免有些学生无事可干。

3、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引导作用。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这不仅表现在课堂当中,早读课同样需要老师发挥这方面的作用。老师要留心导读,纠正读姿,及时正音。通过细心指导,培养学生感情诵读,合理安排,达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4、让早读为上课服务。老师可利用早读时间,对当天要学的课程进行预习,或对以布置学生回家预习的题目进行检查,进一步巩固预习知识的掌握。同时让学

生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课堂上学生就有目的地在老师的点拨上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使学生不开小差,也就提高了课堂四十五分中的效率了。

5、将读、记、诵、默写相结合。对于每门学科来说,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好这门学科的一个必要环节,我们可以利用早读时间充分发挥学生早晨大脑读、记、诵效率高的特点,再结合默写扎实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可避免学生早读无压力的懒散状态。

6、形式多样提高早读效率。读书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抽查方式多样化,以克服早读时学生瞌睡、开小差,读书无味的情况。

7、分层辅导提高个体差异早读效率。指点学生自学书本知识,对个别学生进行拓展指导,对暂差生进行巩固性指导,让人人早读都有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事做。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空气清新,头脑清醒,是记忆的最佳时机。如果能充分加以利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何提高早读的效率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早读课的纪律管理。严明的纪律会使早读课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和氛围。如果管理不得力或甚至无人管理,那整个班级就像一盘散沙,秩序混然,其效果可想而知。那如何加强早读的管理呢?这可以采用教师巡查和班干部认真履行检查职责相结合的方法。这既可以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早读的效率,同时又可以培养班干部的班级管理能力,一举两得。

其次,要明确早读的内容和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早读时也在读,可课后问他读的什么,记住了什么,他却说不上来。究其原因除了态度不够认真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知读什么,应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因此在早读前,教师要明确早读的内容以及要达到的目标,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提高早读的效率。

第三,早读的形式要多样化。实践表明,集体学习要比个体学习效率高。因此早读可以群体朗读为主,个体朗读为辅。也可以让教师或朗读较好的同学领读。还可以在小组间展开竞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空气清新,头脑清醒,是记忆的最佳时机。如果能充分加以利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何提高早读的效率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早读课的纪律管理。严明的纪律会使早读课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和氛围。如果管理不得力或甚至无人管理,那整个班级就像一盘散沙,秩序混然,其效果可想而知。那如何加强早读的管理呢?这可以采用教师巡查和班干部认真履行检查职责相结合的方法。这既可以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早读的效率,同时又可以培养班干部的班级管理能力,一举两得。

其次,要明确早读的内容和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早读时也在读,可课后问他读的什么,记住了什么,他却说不上来。究其原因除了态度不够认真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知读什么,应达到一个什么目标。因此在早读前,教师要明确早读的内容以及要达到的目标,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提高早读的效率。

第三,早读的形式要多样化。实践表明,集体学习要比个体学习效率高。因此早读可以群体朗读为主,个体朗读为辅。也可以让教师或朗读较好的同学领读。还可以在小组间展开竞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要措施:

1、 严格要求,培养学生早自习朗读的习惯,要求声音响亮,精密饱满,按时完成当天早上布置的任务

2、 每天早上都先布置当天的早读任务,让学生知道今天早上要读什么,要达到一个什么要求

3、 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带读、领读、齐读、分组读、范读等等

4、 及时检查,最后五分钟老师检查早读效果。抽查学生朗读,抽查学生背诵,抽查学生默写,及时把学生的早读效果反馈

5、 补充早自习的学习资料,本期主要补充唐诗宋词和熟语及初中学过的古诗词。

6、 及时点评学生的早读,对早读不发声音,不按要求早读的同学提出批评,对表现好的同学及时表扬和奖励

7、 在本班开展一次新诗朗读竞赛活动

8、 编写默写练习检查学生的背诵默写效果

主要措施

1、 培养学生早读朗读的习惯,按时完成当天早上布置的任务,学生要明确早读的具体目标。

2、采用“细、小”的方法,使学生渐次达到目标,增强信心。

3、读的形式活泼,方式做到多种多样,有带读、领读、齐读、分组读、范读等等,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把早读的任务落实到实处。

4、注重形成性评价。及时检查,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及时做合理的调整。

5、在全年级进行背诵默写竞赛活动。

整体措施:

1、 制定早读计划,师生明白进程。

2、 每天早上都先布置当天的早读任务,让学生知道今天早上要读什么,要达到一个什么要求。

3、 第一部分文言文篇目基本上是逐段推进,长段的默写可分层进行 。

4、 第二部分诗词的背诵分给上句知下句、给下句知上句、提句子知作者、提作者知诗句四个程序进行。

5、 第三部分诗歌的背诵,每天一首,上诗分层进行。

6、 时间一般是前十分钟背诵,后五分钟默写,最后五分钟小结,反馈在课堂上或其他时间。

因材施教(个体措施):

1、 鼓励个人单独单篇过关和不定数量的诗词过关。

2、 以签名及在网上公布过关名单等方式鼓励提前背诵、默写。

3、 随时随地检查,逐个排查、落实。

关于早读课的几点思考

一、我的英语早读现状

对于很多语文、英语教师来说,早读课很令人头疼。让学生自己读,担心有假学、伪学

现象;让学生齐读,又担心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不一样。对于学困生来说,早读更显得迷茫,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该记什么,加之其自身就缺乏自觉性与主动性,往往一节课是“凑合”下来的,谈到收获,可谓甚少,更何谈高效了。

二、我的早读课的一些经验

第一、早读课要有早读目标和任务

1.早读目标和任务的重要性

目标是一切行为的灵魂。没有正确的目标,再大的本领没有用;没有正确的 方向,再多的努力也没有效果。早读课也不例外,只有设置了目标、任务,学生 才会有紧迫感,才会知道我这节课该做些什么,要达到怎样的要求。

2.如何确立早读目标和任务

早读目标要旨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记忆力、口 语表达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等。早读任务的布置主要从两方面来考虑,

一是上节课所学知识,以重点单词、短语、句型为主,再者则是对当天将要讲的内容加以预习,以解决新单词和熟读新课文为主。除此之外,早读任务也可分层布置,所谓“因材施教”,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分层次的早读任务。

布置早读任务应遵循两个原则:1、合理性原则。即布置的任务应是班上

80﹪的学生都可以完成的;2、记忆性任务为主原则。即早读任务应多以读背记形式展开,做题、讲题都不可取。

以下是我的一节早读课的目标和任务:

目标:1.学生能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Module1中12到13页的新单词

2.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Zhou Kai

(2)任务:1.大声读出并背诵课本12至13页新单词

2.大声朗读课文Zhou Kai (2)( 注:因为上课时要Zhou Kai (2)

这篇文章,所以在早读时让学生先识记将遇到的词汇,这就为学好接下来的课程做了良好的铺垫。

第二、早读课的组织形式

1.领读,教师领读或“小老师”领读。学生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有接受能 力快的,也有接受能力慢的,或者有的同学发音不够准确。因此教师在早读课上 要进行领读,也可以培养一些朗读能力强、发音准确的学生做“小老师”进行领读。让老师或小老师领着大家读准、读好、读出美感,读出享受。

2.跟读,跟着录音机读。有时候老师的发音也不准,所以,跟着录音机来矫 正发音就显得很必要,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

3.换角色读。有时候一味地齐读会让学生感到无聊,这时候适当地换角色读 能够激发学生早读兴趣,提高早读效率。分角色可以是男女分读,或者是组组比 赛互读,再或者是戴眼镜和不戴眼镜互读,这样都能极大提高学生早读兴趣。 第三、早读课也应该有检测

没有检测的早读课不能称之为高效。课堂检测作用之所以大,是因为它一方面督促了学生,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课堂学习成果,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情况的如实反馈。课堂检测的形式多样,我们可根据所带班级的学情,选择合适的方式。例如,以我的经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检测形式:

1.对早读任务进行听写。

可叫两个学生上讲台听写(上讲台学生不宜多,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批改),被叫学生应该是学习中下的学生,这样可以暴漏大多数学生的错误,便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以便于纠错。听写必须和全体学生一起批改,学生同时对照批改自己的听写,并要求学生将错误的改五遍,课后抽两个小组的听写进行查阅。这些都必须做到,因为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惰性存在于普遍学生当中;

2.小组长在组内组织检测。

小组长可对组员进行识记情况的听写,也可组织朗读课文活动。不论是什么内容,结果必须上报,听写要批改要上交,朗读课文情况要反馈;

3.学科班长组织全班检测。

学科班长可进行一问一答或一问群答的活动,我只负责倾听,必要时纠错解答。我发现这种形式很好,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往往热情极高且参与度很高;

4.随机叫学生展示早读学习成果。

在早读课即将结束时,可随机叫一个学生展示自己背诵的情况,一方面学生展示了自我,一方面其他学生也可以从这位同学身上学习到一些东西。注:每节课只要选取一种形式即可。

三、应该注意的问题:早读课不要讲题,不能完全放任自由

由于课时较紧,有些教师为了赶课时不得不占用早读时间讲习题,我个人 认为这是很不可取的。因为早读课很重要,而且时间也短,习题以后可以讲, 可是单词短语堆得多了就不容易记住了。早读课不能完全放任自由,要活而 不乱。早读课学生普遍比较容易犯困,这时就需要教师随时在教室走动进行 监督,必要时叫个别学生站起来早读。

以上便是一学期以来我在早读课方面的经验,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虚 心听取老教师的意见,积极打造高效早读课堂。

高中语文早读课不该褪色

(一)褪色的高中语文早读课

高中语文早读课好似成了领导、老师和学生最不重视的课,高中生对待语文早读课的态度与兴趣同初中、小学相比反差极大。早读课变得单调、乏味、无序、低效、功利。早读课上的怪现状令人堪忧!

已经是高中了,要重视阅读和写作,要重视思维训练,早读课不必太在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老师和部分学生的真实心态。老师和学生认识上存在着这一误区,于是早读课成了可有可无的课,老师到教室后闲庭信步,放任自流。

学生为了应付老师,应付班风检查在课代表的带读下人人大声朗读,表面上阵势浩大、情感投入而实际上很多滥竽充数,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空空消耗体力,为"读"而读。细心观察会发现部分同学早读完毕又困又累,累得爬在书桌上小睡一下为的是恢复体力。 早读课该更名为早看课,教室里不再是琅琅书声而是沉默的世界。不少学生看着流行读物,一些代表着快餐文化的读物,为的是轻松片刻,获得些许幽默、些许快乐、些许哲理。如此他们还认为就对得起早读课,对得起语文老师。

早读课该更名为讲练课,勤奋敬业的老师见缝插针充分利用着可以利用的时间,唯恐早读因为无效的"读"而荒废,或自己在讲解教材中某篇文章,或自己在讲着课外某首古诗的内容该如何把握之类的,或让学生做着自己设计好的精短语文练习,语文在这类老师眼中可以速成。

早读课上很多学生感到茫然,他们或许很爱早读,但由于缺乏科学引导,有时读完了教材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于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信手翻开,兴趣所至才入情诵读。

或许会碰到个别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者,他干脆放弃早读,或随意迟到,或利用这个黄金时段做做数理化题目过过瘾,专心致志地背诵英语单词透透气,老师要问问其中原因,他会冷冷答到:语文早读,没劲儿,没意思。这种回答太让老师寒心,生气,但也有老师马上当做什么事情也未发生一走了之。

大考小考考默写,这真苦了他们,学生不得不利用早读课攻下这个堡垒。背诵篇目读了一遍又一遍,读了一月又一月,读了一年又一年,三年都围着它们转;为了高考四分,累了三年。学生明白,老师反复强调反复唠叨,"默写分绝对不能丢"。老师的目标和学生的目标在这一点上有着绝对的统一。所以有些时候学生在早读课上的专情还挺让我们感动和欣慰。

有些学校还开设数理化早读课,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语文早读课的可悲现状,它的存在价值受到严重的威胁。

(二)高中语文早读课不该褪色

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前沿阵地,小学如此,初中如此,高中更是如此。

美好的一天从早读课开始,早读课心境直截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学习。

早读课是打造扎实基础与良好的学习品质的绝佳时间。

其实高考语文高分也是"读"出来的,这是一位省级重点中学名师的经验之谈。

早读课是早早读的课。日日利用一天中记忆力最旺盛的时候,通过诵读或吟读等方式,可以储备让自己都佩服的难以估量、难以想象的海量语文资源,但错过了就很难追回。

早读课是专门用来"读"的课!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眼睛所感知的文字与耳朵听到的音义符号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有刻入骨髓,直击灵魂的效果,大大强化了对语言的感知力。

中国文字,音、形、义皆美,需"读"来细细玩味其三美。汉语言作品,特别是古文学作品,大多长短相间,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说理形象,尤其需要通过出声地读方能领悟其曼妙。而对于诗、词、歌、赋、曲来说,"读"是必须的选择,唯有"读"才能品尝它的原汁原味。

早读课利用好可以达到超越技巧、超越方法的效果,形成至美境界。学生将从题海中走出来,其思路与文采就会如溪水汩汩流淌,才能真正感悟到语文的大美、小美,发现和创造语文色彩缤纷的新天地。

(三)高中语文早读课满园春色从何来

早读课不单是班风班貌的一次检阅,更体现一个语文老师的执教品格。

早读课是语文和外语的专利。语文老师该捍卫语文的尊严,站在学生终生发展的高度保护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不欢迎、不同意早读课被其它各科所挤占。

高中语文早读课不同于初中和小学,要适应高中生的特点,高中教学的实际,对于语文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积极探索和实践。以下是笔者的经验与思考,希望与同仁交流分享。

一、目标明确,全员参与。每日每周的早读任务要具体化,有硬性规定的,人人都得落实的,也有可以自由选择的,最好由课代表提前写在小黑板上或老师以文件的形式打印出来张贴在显眼的位置,并提醒学生明确明日早读须完成的目标。

二、管理到位,及时检测。要分工明确,确保任务的具体落实。可把班上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长负责督促检查;还需老师利用早读时间抽查,另外还要一个周或一个月以笔试的形式检测一次,以便掌握真实的情况,同时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脉络。

三、精心选材,系统筹划,全程指导。高中学生学习潜力大,学习视野开阔,不满足支离破碎的知识,喜欢成系统的全面知识。所以语文老师应该针对整个高中三年,针对高中语文知识体系,针对本校学生世界,选择文质兼备的真正适合诵读或记读的材料,编制一套系统的语文早读教材,要有包括大纲中背诵的篇目,要有经典作品,要有语文基础知识,要有学生自己的作品。这个工程浩大,最好学校语文组老师全体参与、共同攻坚。笔者高三时编辑了15辑的高三语文早读材料印发给学生早读时读、记、悟,学生很是喜爱。很多学生说,早读课读了这些东西,心里踏实了,对语文,对高考就心里有底气了,有自信了。

四、引领示范,得法入境。合格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名朗读爱好者,是一名朗读示范者,还须背诵一定量的名篇佳作。首先要通过示范让学生领悟学生朗读的基本方法,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节奏、要读出情感、读出风格、读出意境。然后是能流畅背诵要求学生背诵的基本篇目,还要有过硬的功夫:能创造性的高质量朗读某一作品,这样方可让学生心悦诚服,群起效仿,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知不觉爱上早读,不知不觉深爱上作品,不知不觉走进作品,读懂作家、读懂作品。笔者的一些学生读大学后来信说经常想起我早读课上还有语文课上声情并茂的朗读,难忘我和他们在教室外木棉树下一起诵读由我所创作的纪念龙山中学建校260周年长诗《木棉花开的时候》,认为受益匪浅,让他们领悟到了语文的魅力。

五、以思导读,读写结合,有质才是硬道理。高中生善于理解性记忆,追求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喜欢哲理思辩类作品。一味地读是乏味的、徒劳的,也是学生厌恶的。读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主动发现问题、思考答案:重难点句子真的理解了吗;某字某词为什么反复出现;作品写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作者又是怎样写的;此文与彼文风格有哪些不同??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读",以读促思,以思导读,读思结合,才能有质的飞跃。同时有时为了重点鉴赏,强化记忆,培养认真的习惯,可以边读边写写某一难写的字或摘录文章中优美的句子。"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自然目标也很容易达到。

六、形式多样,有趣才是大前提。早读要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如此才有活力,让学生在读书时保持一种亢奋状态,让早读课有了波澜,有了色彩,才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保证效果。可以先齐读几分钟,有利于营造读书氛围,再自由读,让学生各显身手,各展芳姿。适时来一次竞赛读,个人对个人、小组对小组、前排对后排、男生对女生,有竞争才有动力,学生为了荣誉而全情投入,有时根据体裁特点如小说和戏剧可以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把捉人物的内心世界。

语文早读课成败的关键还在语文课任老师。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应想方设法,用情用心。认真负责地把早读课经营好,要把小事做大、做细最终成就大事,让早晨的琅琅书声撑起学生多彩的人生!

高三语文早读全攻略

浏览:1017

? |

? 更新:2011-12-01 10:09 ?

高三早自习对于高三的同学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读书时间,尤其是可以开口读、有感情地朗读。但是,高三的早自习对学生读什么怎么读要求更高,因为作为复习的重要延伸和补充,早自习效率是十分关键的。下面听巨人学校的老师为同学们解高三之早读:

步骤/方法

1. 1

一、读与当前复习内容对应的文本材料

早自习首先当然要服务于当前的复习教学,要将当前所复习的内容在早自习的“读”中加以消化。如正

在复习文言文,早自习肯定要先大量地阅读与之相应的文言文本,特别是课本中的课文,在比较熟悉的课文

中去体会文言复习的有关要求和应考技巧。

这里所说的文本材料,不能仅仅是指所学的课文,还应包括课本中与课文紧密配合的相关知识短文和专

题研究材料,曾经和现在所做的学习笔记,训练与考试中出现的一些文本材料等,还可以选择少量的课外新

材料。只有这样交叉互助式的去读,消化的效果才会更好。

2. 2

二、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相关知识并透彻理解

复习,说到底首先是基础知识的广泛积累和过关,可以说没有基础知识,一切复习都是空谈。我们同学

在复习过程中,总会大量地遇到问题,首先是知识问题。怎么办?要利用早自习时间有针对性地有步骤地加

强学习、钻研并深入理解和消化。这一点,是很多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容易忽视或者本就不愿意去做的。须知,你放弃知识,就等于放弃高考。

还需说明的是,知识的掌握不光是理解和记住,还应主动加以运用,能否熟练运用实际上就是检验你对

知识的理解深度和掌握程度。因此,必要的训练决不能少,要从实际操练中进一步发现问题,再及时作出改

进。须牢记:决不能用大量做题代替知识理解和记忆。

3. 3

三、读与当前所写作文相关的典范文章

到了高三,提高作文水平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探究自身写作问题并明白问题所在的基础上进行反复升级训练。

那么,自身写作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我想,在高三有限的时

间里,选读与所写文章相类相近的典范文章去读,是最便捷的方法。审题、立意、构思、结构、素材、选材、用材、技巧、语言表达等等问题,没有哪一种不能通过这个途径解决。

END

注意事项

? 以上“三读”需同学们牢记在心并科学运用,祝大家2012高考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初探

鹤山市古劳中学 梁笑坤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改革日益深入和广泛,而作为语文教学重要阵地的早读,却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更加不用说提高早读的效率了。本文从存在问题、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以及评估这四个角度出发,并以对策和方法为重点,阐述了对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的几点浅陋的心得与认识。

关键词: 朗读 对策 方法 形式 评估 创新

一 目前语文早读课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教育改革也不断地加快了步伐,特别是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教材换了一套又一套,现在已称为“新课标”了。无论是教育方法方面的还是教学实践方面的,各类的研究成果屡见不鲜,可是对于作为语文教学重要阵地的早读课,却没受到应有的重视,更加不用说提高其效率了。 所谓早读,就是利用早晨的黄金时间,在大脑的记忆力特别强的时候及时进行复习旧知、预先介入新课而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早读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充分重视早读、努力提高早读的效率这已成为语文界有识之士的共识。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仍然有不少教师对早读课不够重视,尚存在着早读目标不明,早读的内容与形式过于单一,甚至听凭学生一读了之等现象。而在学生中,一部分不愿开口读,或开口却不能放声读,很难听到一片琅琅的读书声;有些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读书时不专心,自己不会读,齐读时才开口。一般来说,早读课一开始,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大声朗读课文,学习氛围极浓。但十几分钟后,读书的声音就渐渐小了下来。有的同学开始默读课文,有的同学则毫无目的的翻书,这课看一看,那课瞧一瞧,有的同学甚至讲话,做小动作,更有甚者利用早读时间抄袭作业。一堂早读课结束后,老师往往觉得没什么收效,学生也发现读和读都是一个样。这是由于学生对早读产生疲劳感、枯燥感,甚至是厌恶感而表现出来的现象。经笔者调查,这不是某一个班,某一个学校存在的问题,而是现存语文教

学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曾在《中小学生语文周刊》上看到过一份关于学生对早读现状看法的调查:

喜欢的 不太喜欢的 极不喜欢的 无所谓的

12.9% 37.3% 35.3% 13.9%

这些数据的显示无不令人担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呢?

二 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方面,多数语文老师未能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少在早读课上下心思。对于早读课,他们布置的早读内容或者太单一,或者不布置早读内容,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形式千篇一律,不是齐读就是自由读,使到气氛沉闷,诸如此类。这样的早读使学生厌恶读书、厌恶语文,使全天的学习生活一开始就陷入空洞或沉闷。另一方面,绝大部同学都说,一开始,知道今天要上什么,所以知道读什么,但是读过一二遍以后,就认为预习好了,不知干什么了,故把宝贵的时间当作垃圾时间浪费掉了。对于早读,大多数的老师更多的是从学校制度与常规的角度去要求学生,而未广泛深入到对早读教学的理念、方法、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上;而学生则认为早读不是正课,只需把老师布置的任务读完或随便读读看看就行了,因而现实中的早读往往不尽人意。那么,如何合理分配和利用早读时间,才能够消除生理上的疲劳感和心理上的枯燥感,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早读的效率呢?

三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中国历来都把知识分子称为“读书人”,而成功的语文教学,常以解决语感为标志。朗读教学正是培养语感的先决条件,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朗读教学相当及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语文开设早读课,正是实践这一要求的必要途径,专门凭借朗读训练以提高语文素能的早读是课堂教学所无法取代的,早读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毋庸质疑的。要激起学生对语文乃至对每一天学习的渴望与热情,定要吹响这清晨的第一声号角,让早读成为激情语文的华彩乐章。早读要朗读,已是我们语文老师的共识,怎么抓早读,怎么让读书成为我们语文课的灵魂,怎么才能让学生开口、放声、自觉读书,以至声情并茂?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浅陋的看法。

(一)对于如何上好早读的一些设想

1、要明确早读的任务与内容

早读课最主要的任务当然是朗读与背诵,那么读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务,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让学生明确读的内容,使学生“有米下锅”。读的内容可分课内与课外两大块。

课内内容包括:指教材所选的篇目,读熟课内的有关内容,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和

理解,帮助弄懂相关的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⑴、要求背诵的内容,要读到能背为止。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此段写得很

精彩,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领会作者的用词准确性,弄清描写的顺序??,多读熟读至能背诵。

⑵、名家名篇,即使没要求背诵,也应熟读。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岑参的《白雪歌送

武判官归京》等,这些名家名篇不但要背诵还要能默写,韩愈的《马说》、朱自清的《背影》等虽不是要求必背篇目,但也要求学生熟读,最好能背诵。

⑶、一般的课文,也应通读2—3遍。一般来说,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有一定的可读性,每篇课文最好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划出一些段落作为必读的内容。

课外内容包括:通常是指摘录在札记部上的所有内容,这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分析

水平和写作水平的办法,摘录是第一步,常读常记常背,才能达到运用自如,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⑴、古诗 一般是指非教材所录的,例如龚自珍的〈几亥杂诗〉其四(原第125首)——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诸如此类的有名的诗歌,实在值得学生去摘录来朗读。

⑵、名人名言,格言警句 “团结就是力量”(培根)“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等等,这些

句子对学生的成长都是不无裨益的。

⑶、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养成每天一个成语,一句名言的习惯,读读写写,抄一抄,

长期的积累,有利于学生文学修养的提高,坚持不断地做效果很不错。

⑷、自己喜欢的优秀短文 这点则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可从《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和各种各样的作文书中摘录来读。

课外内容要求学生互相推荐,教师精选。先从成语名言古诗词入手,每天一个成语,一句名言,一首古诗,坚持不懈。这种方法我个人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效果是很不错的。 2、对早读朗读内容的安排要得当

一般有训练与检测、巩固与拓展、赏读与创造等模块。所谓赏读,就是欣赏性的分析阅读,创造就是在赏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朗读。例如,学习了叶圣陶的《古代英雄的石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小石子和石像的性格心理等后,欣赏作者的遣词用句能力来刻画形象,在此基础上,可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进行想象创造性朗读,把小石子成为铺路石后的神态心理感受等各个方面的变化,通过朗读来表达,这就是赏读和创造。一般来说,一堂早读课,可以根据需要,可以是单一的主题,比如以训练为主题的早读,可以由背诵、朗读、演讲、口语交际的训练等构成;也可以由两三个不同主题的环节构成,在一节早读中安排训练、检测、创造多个板块,根据需要自由组合;还可以依据分类推进的原则在不同小组中同时进行不同主题的内容,如A组可以进行拓展赏析性阅读,B组可进行背诵检测等。

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观念下提出的“一体两翼”语文教学整体模式,“两翼”之一就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 因此早读的朗读材料应广泛一些,让学生增加阅读量和知识积累,安排学生读一定量的成语名言格言和课外名著及古诗词,也可以选择学生的优秀习作、随笔以及他们喜欢的篇目。

3、要创造竞争向上的氛围。

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事实证明,在早读课上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笔者曾做过多次实验,一堂早读课开展“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背得快”活动,每一组通过背诵的,依次到黑板上签名,看哪一组通过率高,一节课下来完成任务情况出人意料,那些平时拖拉的学生为了本组集体的荣誉,竟然也不甘落后。早读结束,及时评比,以一些小奖品予以奖励,能大大提高学生积极性。

4、有效的组织方法很重要

早读又不同于课堂教学,它是课堂知识的巩固和课外知识延伸的重要阵地,知识的容量和密度明显小于课堂,形式不像课堂教学那样规矩严格。但它能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默契,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早读来说,好的组织方法是体现早读价值与吸引力的重要保障,是改变学生对早读误解的“杀手锏”,而且具有课堂教学形式无法比拟的巨大发挥空间。

(1)、要充分发挥不同朗读形式的作用,追求创新。有声有色的朗读,可以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感情。朗读教学的形式本身就千变万化,如齐读,领读,对读,评读,范读,轮读,抢读,比赛读,吟诵读,体验读,自由读,接力读,分角色读,表情朗读等等。如果结合课文内容、学生特点,创造空间将更为广阔。

比如:齐读古文时可以采取原文与注释穿插读的方法,这就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必须眼口心并用。初中第三册诗歌单元选了不少深沉、含蓄、忧郁风格的诗歌,学生要迅速准确的把握朗读方法和感情基调绝非易事。静听录音之后,从跟读开始,一遍遍跟随录音低声吟读,朗读指导更直观,学生易于掌握。朗读《安塞腰鼓》,可以将齐读、对读、轮读、独声朗读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另外还可将重唱式朗读穿插其中,整个朗读就如同雄壮的大合唱,激昂的交响乐,蔚为壮观,学生在自己的声音中充分的感受并张扬安塞腰鼓那威武奔放的生命律动。

(2)、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风格。所谓营造氛围是指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周围气氛和情调。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认为“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火花的。”心理学家利珀还说:“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并指导行为。” 根据早读的不同内容与主题,做不同的策划与情绪准备,营造相应的气氛,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化状态,让每节早读风格迥异,成为独特的体验和享受。比如以赏读抒情、诵读评读、检测比赛、表演述评、研究思考分别为主题的早读,可以形成细腻唯美型、激越振奋型、紧张激烈型、百花齐放型、冷峻严肃型的早读氛围。早读不仅要完成目标,还要成为语言与精神的盛餐,情感与心灵的洗礼。

比如,对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做充分的朗读训练后,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在旋律中感受经典作品亘古不变的魅力以及超尘脱俗、澄澈空灵的优美意境,早读在学生的吟唱声中结束,回味悠长。读完悲壮、震撼心魂的《斑羚飞渡》,学生各自朗读了课外材料,有写动物的,也有写人类的,有类似于课文的,也有决然相反的;

生与死,崇高与委琐,勇敢与怯懦,自然的社会的??强烈的冲击,冷峻的思考,除了对作品的感悟,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崇高感弥散在每个学生心中。

(3)、 动口与动手相结合

把早读课划分为三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里,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内容,这样就能够做到目标明确,充分合理地利用早读时间了。

第一时间段(前10分钟):预习新课。这10分钟内学生必须朗读新课。因为新课是当天学习的内容,只有熟悉了课文内容,听起课来才能抓住重点、难点,融汇贯通,思维才能跟得上老师,才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用急于向老师请教,只须用笔简单的圈点,等老师上课时的解答。如老师课堂上没有解答,可利用课后时间向老师请教。

第二时间段(中间5分钟):复习旧课。这5分钟用来朗读上一课内容,起到复习的作用。根据人的记忆与遗忘的规律可知,只有及时的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因此,这一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及时举手向辅导老师提问,因为这是学过的内容,必须理解透彻。

第三时间段(最后5分钟):强化识记。这时学生已预习了新课和复习了旧课,且朗读15分钟后,也有点累了。这时可以利用这5分钟做一些知识点的强化识记。例如:查字典,解决前15分钟朗读时遇到的一些没有掌握的字词的音、形、义;再如划出新课里的一些优美生动,重要关键的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背诵等。 当然,早读时间段的划分不应死板,追求整齐划一,而应根据课文的类型,课文的长短,课文的难易等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总之,要让学生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这宝贵的早读时间。

(二) 怎样实施上述措施

充分将早读形式活动化。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教育,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因此,学习母语应有别于学习外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与活动中,感悟、领会,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对外界的认识,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我们又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学生以哪种形式参与活动,都会直接轻松的获得经验与技能,记忆深刻,甚至受益终身。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早读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师生间的互动,这也是大语文教育观的目标与要求。可

以成立一个专门的“智囊团”,即由班里优秀的学生或得力的班干部组成的队伍,与语文教师一起策划,让早读成为学生阅读、想象、表达、展示、演绎才情的自由天空。要让学生在早读读出水平,充分利用好早读时间,不断地提高效率,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朗读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愿意读。朗读的重要意义: (1)、 有助于说好普通话。这对于广东学生尤为重要,普通话中的好多音节是广

东话中所没有的,通过朗读可以练习矫正自己的读音,特别是对舌根音的训练,

有很大的作用。许多优秀的诗文是很注意声韵的合理配置的,音发不准,别别

扭扭的,就读不下去,更谈不上读不读得好的问题。我有个学生平时早读时不

愿读书,只默看,两年过去了,上课一发言还有点结巴,让家长十分焦心。

(2)、有助于发现生字词,养成查阅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朗读文章时,遇到不认识的字

或难以明白的词时,你就会感动读书的困难,情势所逼,你不得不能过查阅工具书来解决这一问题。天长日久,自然养成查阅工具书的良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而默读就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因为默读是对文字符号的直接的感知,它不能以一个个字为认读单位,而是整体认知,也就是一个短暂的注视一个短语、句子,它不允许你有太多的停顿,甚至速度太慢都容易分散注意力。如此一来即使碰到不认识的字也是一晃而过。

(3)、有助于深刻理解作品的内容。朗读的过程实际上是探索文字语言的“义蕴”的过

程。运用朗读,可以感受作品中的词语的准确,生动的语法修辞,巧妙的谋局布篇,感人的细节描写,严谨的句式排列,优美的韵律。可以帮助学生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

(4)、 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通过对作品内容的深刻理解之后,学生可以通过对优秀文章

中写作方法的借鉴,不断丰富、提高自己对文章的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的运用等方面的认识,为自己的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凑。”

(5)、有助于情绪的调整。投入地朗读,可以将人带入作者创设的意境之中,读的人会随

着作者的感情而意兴飞翔,浮想联翩,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一节早读下来,学习中的困惑,一些烦恼都抛至脑后。心境开阔后,情绪得到了较好的调整。以轻松的心情,抖擞地开始一天的学习,收获自然就大了。

(6)、有助于身体健康。早读时放开嗓子,吸入新鲜空气,消除一夜的睡眠带来的颓废状

态,对体内的调整也有很大的好处。

(7)、 同时朗读还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敏锐的语感,也可以锻炼口才,提

高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这些收获,虽然一时半刻可能难以觉察到,但经年累月的坚持,一定会在交际中让人对你刮目相看。 2、让学生知道读法。

(1)、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读,而不是盲目的。可以读课内板块,加强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

也可以读课外的,拓宽知识面。

(2)、有计划有组织的,或按单元,或按体裁等,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乱读一通;也可在教师

的组织下进行各种模块的训练,或综合训练。

(3)、抓时间,讲效率,要给自己一个限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内容,而不是泛泛

而读,讲究效率。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朗读,都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否则就效果不大了。

(4)、大声读,只要这样才能充分兴奋人的大脑神经,记忆才会深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当然不是要求学生自始至终都这样。

这样指导后,效果明显不同,原来的早读,尽管老师在教室督促,学生也不情愿读,现在,不管老师在与否,教室里书声琅琅,学生读得热火朝天,原来,意义讲清了,学生提高了认识,自觉性强了,“要我读”成了“我要读”,内容明确了,学生就能有的放失,不会无所适从;读而得法,读而有获,学生兴趣自然就浓了。

3、早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灵活多变的。

(1)、教师领读 示范作用很重要,忽略不得。

学生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学生也许会背诵这篇文章,但不一定就代表其已经会读这篇文章,能读好这篇文章,教师在早读课上还要领读,也可以让一些朗读能力强的学生领读,让大家读准、读好、读出美感,读出享受。也可以让一些朗读能力差的学生读,边读边

点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

(2)、学生朗读比赛 此法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个人与个人,一小组与一小组,展开多种形式的朗读比赛,听朗读带,看谁读得准,读得好,看谁读得快,看谁读得有感染力,诗歌朗诵,分角色朗读,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3)、背诵比赛 除能提高个体能动性外,还能培养集体观念

比一比,谁先完成任务,哪一组完成任务的人最多。看谁背的诗歌多,以“春”为内容,看谁背的诗句多??组与组比,男女生之间比,对表现突出,进步明显的要及时予以奖励,对落后的要予以指导。

(4)、“情景再现大比拼” 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很大的帮助

对课文场景描写等片段内容的创造性表演比赛;“小组背诵(朗读)接力赛”——像接力赛跑一样一个接一个地背(读),每当背(读)错就换人,一定时间内看哪一组背(读)的多(严肃庄重的课文不宜采用)。

此外还有文学常识(基础知识)擂台赛、课本剧表演、朗诵(朗读)个人秀、阅读交流会等等都是初中学生热中参与的,如果配合时令、节日、新闻大事等还会创造出更为异彩纷呈的语文早读活动。

4、 既定与灵活相结合

固定的主题结合学生自己灵活的安排,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决定权。魏书生认为:“如果在教学中时时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而且是活生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有无限潜力的,不断变化的主人,那么教师想出来的办法就容易使学生接受。”在完成早读既定主题或目标之后,留一定时间给学生,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能力水平,知识掌握程度等,让他们自己选择阅读材料(可以是课内也可以是课外),单独朗读或者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合作朗读,让学生与语文更自然的“亲密接触”,独立体验语文。

另外,早读在组织方法上鼓励学生以教师宏观督导为主、监控为次,逐步让学生自己组织主持;在早读前的策划、早读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班级互动。

四 评估的建立和尝试

评估是语文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用意在于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改进教与学的质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改革评估方式的要求中提出“重视语文积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评价,建立态度、情感、能力、知识并重的、多维立体的评价体系,重视语文水平发展的评价,建立过程、结果并重的动态评价体系。” 早读效果的评估标准应从提高语文素养与兴趣的角度出发,以激励为目的,通过比赛、竞争、测验、学生互评、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奖励机制为立足点,根据学生意愿设立活泼新颖的奖项,最大限度给学生成功感,激发学生兴趣。

笔者曾作过一些小的尝试,有一定的收效。早读前与由两个班干部和语文课代表组成的“智囊团”策划:星期一早读课抽出二十分钟读第一单元的生字词,星期三读第五单元,以21和22两课为重点。刚好这两天的语文课都安排在第一或第二节,这样就更有利于对早读效果进行评估。一上课,就以听写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第一单元生字词的掌握程度,数量在三十个以下,包括拼音和字型以及释义。然后学生间交叉互改,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识和理解。结果,全对的18人,占总数的32%;仅错一个的26人,占46%;错两个以上的12人,占21%,没有人不合格!这个成绩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好得多!星期三,出示小黑板,内容以21和22两课的字词解释为主,共十个;兼有四个重点句子翻译,限时为十分钟。由于学生在早读时已明确目标,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故十个字词的解释96%的学生都能做对,翻译约有八成半的学生能准确无误地完成!一个星期两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测试或考查,评选出成绩最好的前十名给予一定的奖励,后十名则要给予鼓励,切勿批评以免打击其积极性。这仅是笔者一些浅尝辄止的做法,存在不少的不足,但是坚持不懈地做,不断地改进,相信一定会收获不少的!

总之,只要用心、用情,早读这块得天独厚的语文园地一定会焕发出无穷的生机,为我们的语文教育增色添彩!

更多相关推荐:
解读《观书有感》

解读观书有感观书有感一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一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

观书有感赏析

观书有感赏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

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

观书有感

课题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观书有感教材简解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这首诗借景喻理借方塘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

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上第22课观书有感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

读书有感

读书有感阅读指导观书有感朱熹1读通全诗预习查字典扫清阅读障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理解词语注释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

古诗《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4培养独...

《观书有感》_教学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尝试观书有感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观书有感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中的一首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

a2观书有感(备课资料)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观书有感教学设计作者台州教育文章来源中国教师网点击数字体小大71更新时间20xx101301929教学目标理解本诗诗意懂得这首诗所蕴涵的哲理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

苏教版小语六上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教案

1234

观书有感二的道理

观书有感二是一首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诗中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艺术灵感的勃...

观书有感读后感(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