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发现历史》读后感

时间:2024.4.14

读《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有感

一、冲击——回应理论

书的第一章,作者对冲击——回应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认为这一理论本身就存在

※极大的漏洞,同时在研究中国近世史所能起的范围极其有限,作用也并非极其重要。

较有意思的是作者在文中对西方这一概念的阐述,作者写到“‘西方’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东方’或‘非西方’和它比较,西方根本就不存在,我们的词汇里也不会出现这个词来表达这个概念。”作者以此来论述西方内部各国从“西方”这个框框中跳出来后,其实各不相同。最后得出“‘作为整体的西方’ 从来没有对任何社会产生过任何冲击”。而我想说的是,作者如此的论断在批判了冲击——回应理论的同时,是否也让所有的理论(曾经的或将来的)有了这个所谓的漏洞。因为所有的概念都是相对产生的,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其他国家与一个国家相比较,那个国家根本就不存在,那是不是中国本身就是不存在的,世界上所有国家本身也是不存在的,甚至这个世界,这个地球,这一切,本身也是不存在的?

另外,作者认为,西方冲击中的“西方”,一方面是中国理解上的西方。另一方面,它只是“西方”整个整体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全部。不可否认,中国人有对西方的再创造来改造局势;也不可否认,中国人对西方的印象不是全面的。从细节上分析,很容易发现,西方已被中国人改的面目全非,印象也是中国人自己拼凑起来的。但是,从大方向来看,有些东西归根结底是西方给的。这只是分析角度的不同而已,且不能说,中国人理解意义上的西方便完完全全的不是西方。

我认为,这套理论本身可能有一定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以西方为中心,过分夸大了西方的作用。但是,西方冲击,中国对这种冲击的直接或是间接回应,在一些或较多方面还

※是存在的,而且我认为,这并不是作者所说的主动与被动的问题,而是影响和吸收的问题。

主要是影响还是不影响,以及影响发挥了多大作用;吸收还是不吸收,以及吸收多少的问题。

二、传统——近代理论

传统——近代理论对于描述西方是适用的,对于用来描述中国晚清时期的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现象,作为一个概念,也是可以使用的。但我想近代这一概念在中国使用时必须与西方隔离开来,两者必须有不同而明确的定义。

不然,在用这套理论分析中国近世史上的失败时,就会产生一个荒谬的现象。首先,按这套理论,我们暂且把中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近代化水平不如西方,也就是近代化程度高的西方打败了近代化程度低的中国。我们知道近代这一概念是西方就其自身提出的,也就是说,这种近代是以西方为模板的,其衡量的标准就是西方,而近代化程度的高低,以另一种说法看来就是一个社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与西方相似程度的高低。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在近世长期失败的原因,就是它与西方不一样。

另一方面,这一观点在解释西方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的问题上也会产生一定的偏颇。书本常常写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如果以以上的线路去分析的话,也就是说西方列强的入侵促进了中国与西方的同化。诚然,西方对东方的入侵给东方带来了另一套思想、政治体制、经济结构等,在一定意义上为东方这个文明古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但另

※一方面,是不是可以说,西方在这一过程中也扼杀了这个古老文明进行自我蜕变的可能性,

以及单一了其发展的方向,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或是由资本主义而衍生出的无产阶级道路。可不可以说,西方,在18、19、20世纪期间,中断或者说是改变了一个古老文明历史※

※ 对于近代这一概念,在此采用作者的观点写为近世史 这里的吸收是中性词,并无褒贬之意。

※ 这里的自我蜕变不是说后来的中国发展不是一种自我蜕变,而是说没有西方这个大方向参与的蜕变。

原有的可能蜕变出来的所有方向。所以,对于近代化这个词本身,我想也是很难评价的。

三、帝国主义

第三章的标题是“帝国主义:是现实还是神话?”对于帝国主义这一概念,首先,我在一定意义上承认佩克口中的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们的观点,它“给中国人带来了感情上的安慰”。同时,我十分赞成佩克的观点,它是真实存在的。

作者在本章中例举莫尔德的观点,为什么只有日本成为非西方中的重要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一是因为其他非西方社会对经济合并开放不足;一是非工业国家所处的“卫星”地位。对于以上这些话,我想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说,首先为什么中国最后只有挨打的份?一是因为你太不顺从了,一是因为你处于小罗罗地位,可以欺负你。由此,不难看出,西方是以一种高姿态来看待所有问题的。我想这本身就是一种帝国主义。

另外,关于帝国主义的后果,作者列出了两方观点,有一方观点认为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崛起。我想,这也是一种高姿态的显示,它以帝国主义的压迫来解释了民族主义的产生,将西方美化成了造福者而不是掠夺者,就如作者在第四章引用小说《河湾》中所说的“他们既得到奴隶又得到雕像”。同时,以上其描述帝国主义后果本身就带有帝国主义。它是长期存在的,不管是思想上还是战争上,比如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四、以中国为中心

“以中国为中心”是作者从本书开始一直试图阐发的观点。在前三章的字里行间也不难看出作者对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历史的支持。该观点主要有三方面特点,一是从中国着手,以中国为准绳看待大事件;二是从横纵两方面全面阐述;三是广泛沿用历史学外学科分析历史。可以说,这三个特点使得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更加的细致化,内部化。

但是,在这章的最后,作者写到了“局外人”这一概念。在本章的最后第二段,他认为,不论是外国的研究者还是中国的研究者,对于这段历史来说,“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局外人”。以此来说明美国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并不会妨碍其“钻到中国历史的‘内部’”“形成正真的内部观点”。但在这章前面的注中,作者又写到“力图设身处地按照中国人自己的体验去重建中国的过去,并不意味着史学家就得对中国人的行为与价值观念从道义上予以赞助。”也就是在不认同的基础上,去力图设身处地按照中国人自己的体验去重建中国的过去。而这与以上的观点两者结合,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人,以不认同另一个国家的局外人的身份,去研究这个国家历史。那么,这样的研究,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的会带有一定的偏颇。

但是,必须说,这一理论,使以西方为中心的研究者能够恍然意识到自己研究思想上的偏颇,也为原来以西方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带来了另一种明确的思想体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摆脱那种以高姿态研究中国历史的状态。


第二篇: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展现及其他_关于柯文_在中国发现历史_的思考


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展现及其他关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思考

第31卷第3期

20xx年5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Vol.31,No.3May2001 

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展现及其他

———关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思考

王 剑

(浙江大学教育系,浙江杭州310028)

[摘 要]20世纪后半期,点结合对美国学者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研读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构思新世纪我国教育史研究的取向。

[关键词]美国;;[中图分类号][ A[] 1008-942X(2001)03-0052-08

andAnalysisofPerspectivesofHistoryofModernChina

inAmerica:DiscussionBasedonDiscoveringHistoryinChina

WANGJian

(EducationDepartment,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8,China)

Abstract:ResearchesinhistoryofmodernChinainthepastfiftyyearshavemaderapidprogressinAmerica.Inthisthesis,thede2velopmentofperspectiveofhistoryofmodernChinainAmericaispresentedandexamined,whichisbasedonDiscoveringHistoryinChina.AndtheauthoralsomakessomesuggestionsonthetrendofresearchinhistoryofeducationinChinainthenewcentury.Keywords:America;perspectivesofhistoryofmodernChina;Cohen;researchesinhistoryofeducation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外学界交流的频繁和深化,一批优秀的海外中国研究著作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界,域外学界的治学风格和方法极大地影响和撞击着我们许多已经定形的陈述和研究框架。某种意义上,这也可以说是我国学界真正审视自身的入口。特别是域外中国史研究最兴盛的近代史领域,研究队伍日益壮大,成果迭出,而且方法不断创新,这些都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注意和重视。从众多域外中国近代史论著中把握域外中国近代史观的发展,或在域外中国近代史观嬗变的基础上理解各个阶段的中国近代史论著,都应是我们需做的基础性工作。美国学者柯文(Paul

A.Cohen,1934-)的专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就是从这两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思考。虽然作者的着眼点仅限于美国,但事实上在作者所分析的三十多年里,美国俨然是西方中国史研究的中心,由此可见,柯文这一著作同时也体现整个西方世界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总体特征。因此,笔者拟结合对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研读和思考,力求客观展现和认识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嬗变,以期对新世纪我国的教育史研究有所启迪。[收稿日期]2000-04-14

[作者简介]王 剑(1974-),男,浙江温州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教育史专业博士研究生。

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展现及其他关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思考

第3期王 剑: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展现及其他53

一、“西方中心观”的类型和特征

步入近代的中国,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遭逢到需要认真加以对待的西方异质文化,所谓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即是西方因素第一次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中国固有的发展模式被强行切断,历史在夹杂着与西方的冲突与融汇过程之中向前发展。因此“,二战”后开始关注中国近代史的美国学者都趋向于把研究起点选择在西方。这不仅包括西方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影响的实际层面,同时也涉及关于历史评价的另一层内涵,这就是所谓的“西方中心观”。按柯文的总结“,西方中心观”经历了“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传统—近代”模式、帝国主义模式依次相继的三个阶段;并且,这三种模式都受到特定的政治、思想与文化环境的制约。

(一)“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

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勃兴离不开费正清(-)的努力。从19xx年到19xx年的8年间,他独撰、本书20篇书

(China’评[1],。,《中国对西方的反应》s

Responseto“西方冲击—中国回应”的理论分析框架。这,其一是单一决定论思想,换言之,即:在社会、经济、政治及思想领域,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历史的进程主要是由西方的挑战所决定的;其二,上述思想招致的相应评价就是,西方扮演着主动的角色,中国则扮演着远为消极的或者说回应的角色[2]。从严格意义上讲,这只能说是“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的最初预设。其思想背景的关键,与“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或者有人称之为“美国精神”突显为世界文明的主流和发展趋势是紧密相联的。由是,在美国史家的观念深处,近代中国历史就自然被推演成一个在西方冲击下如何汇入西方世界的过程。很显然,这是一种带有史家自身情感、价值观等主观因素的研究。当然,中国近代史料的完备和丰富也是一个不应回避的因素,其在很大程度上支持着史观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由于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在学科现状和语言等因素方面存在的限制,这一时期主要的中国近代史料集中在中西有直接关系的层面,如费正清就长期关注于海关史料的整理,这又使“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得以强化,同时也简单化了。

“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过分简单化的特征即使在其所重点依托的领域也时有体现。柯文就是从这一视角出发直接击中了“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框架的症结:太平天国运动、自强运动、抗外运动这三起晚清与西方有关联的史实已很能说明“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框架的简单化,结果往往与复杂的历史真象有着很大的差距。由此,柯文提出了一种矫正办法,即把中国这一方划分成最外层带、中间层带、最内层带三个层带,并在此基础上对西方冲击的实际影响作对应的分析,提倡非单向的“冲击—回应”网络。柯文的分析是很有建设性的,他及时总结了美国学者在运用“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的过程中出现的过于简单化的倾向,并进行了相当系统的批评。然而,柯文最终还是无法回避“冲击—回应”框架的制约。事实上,就历史的基本趋势而言,西方挑战与中国回应,仍然是理解中国近代史不容忽视的基本线索。或许这就是美国早期中国近代史家的贡献。

(二)“传统—近代”模式

50年代开创的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进入60年代即跃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有着深刻的学术背景。其标志便是,在世界范围内,现代化研究和现代化理论的酝酿,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科学研

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展现及其他关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思考

54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1卷究领域的一个重大新课题“;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现代化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性

[3]工业化高潮阶段形成的关于社会变迁的新理论架构。”从特性上看,现代化理论是一种多学科交

叉的综合性理论,它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和人类文化学等众多学科。概言之,现代化理论就是运用上述学科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视角综合探讨一个国家如何从传统农

[4]业社会过渡到现代工业社会的理论,重点是探讨非西方后进国家实现过渡的具体历史过程。因

此,用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迁,既是现代化理论本身使然,同时又是检验、发展现代化理论的重要途径。

对于美国中国近代史家而言,源于欧洲而在美国得以长足发展的现代化理论的影响是深刻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中国近代史论著给人的感觉就是力图构建一种新的理论或模式。但代表性的“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如果仔细推敲,。相反,60年代则美国史家步入了一个欢愉的时期,特别是现代化理论所孕含的“传统,更使这批经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职业史家们如虎添翼。从柯文的批判和列文森等人的著作中,我们不难得出“,传统对立的两极,其中,,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只能是从“传统”,只能在“传统”,,然后才能沿着西方已走过的可见“,传统—近代”模式是以西方的历史经验取代了现代化的标准,。因此“,传统—近代”模式与“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前者的理论色彩明显浓于后者。“传统—近代”模式不仅在美国,甚至在同时期的中国,也产生了即时的效应,著名的如台湾学者金耀基在60年代后半期出版的《从传统到现代》一书,说明了中国学者对域外研究的积极认同与改造。总体而言“,传统—近代”模式框定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路径,需要深化研究的是近代化的必备条件、动力、机制等问题,其中也涉及对传统的认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复苏,我国学者运用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正是朝着这一方向作有益的尝试。

(三)帝国主义模式

“传统—近代”模式是取材于西方主流派的现代化理论。就现代化理论本身而言,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成熟的体系,因此,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实践的挑战,激进派观点便应运而生[5]。与此相应,对社会变迁、特别是关于非西方世界,就发展出一种新的见解。帝国主义模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提出来的。

帝国主义模式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其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的认识上。无论是“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还是“传统—近代”模式,对于近代中国的西方因素作用普遍持单一的肯定态度,即认为西方冲击是必不可少且有益的。与之相反,帝国主义模式则发展出一种新的见解,认为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各种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中国百年来社会崩解、民族灾难、无法发展前进的祸根。不过也有少部分人坚持其有益的观点。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帝国主义模式主要关注的是经济领域。这恰与现代化理论的争论与批判潮流相一致。众所周知,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首要标志。什么是工业化与如何工业化两大问题以及因此而出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突破了以往普适的西方国家发展经验,开始着眼全球。20世纪70年代亚洲和拉美的经济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与帝国主义关系的争论,迅速反映到历史领域,主要体现在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在这两大地区作用的分析方面。可见,这种背景下孕育出的中国近代史观,与前两种史观相比,视野是拓宽了,然而,问题也最严重。其原因是这种史观更多地带有道义上的考虑,结果常常是分析很难令人信服,柯文的

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展现及其他关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思考

第3期王 剑: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展现及其他55批判足以说明这点。

从“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传统—近代”模式到帝国主义模式,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无论是理论和方法的创新,还是史料的丰富,均有了明显的发展。然而,这三种模式均涉及这样一个前提,即近代中国所可能经历的一切有历史意义的变化只能是西方式的变化,而且只有在西方的冲击下才能引起这些变化。如果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审视,这样的预设或者说“西方中心观”思想,是很难深化的、复杂的中国近代历史画面。因此,史观上的突破是必然的,柯文就是一个典范。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三种模式提供了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新的切入口;特别是“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和“传统—近代”模式,如果能摆脱西方话语体系的束缚,对我国近代史研究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二、柯文“中国中心观”与美国早期中国近代史家不同,究为职志的史家。因此,。柯文早在20世纪50年代,[6]。其第一部著作是19xx年推

(ChinaandChristianity:The出的:,1860-1870》

MissionaryMandtheGrowthofChineseAntiforeingnism,1860-1870)。11年之后《在传统与现,

(BetweenTraditionandModernity:WangTaoandReforminLateCh’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ing

China)问世,这是一部专论王韬的著作。乍一看,似乎与第一部著作无甚联系,但仔细推敲,柯文的写作思路事实上有其连续性。这表现在对王韬与教会一节的论述上,通过系统发掘王韬与教会关系的信息,柯文隐约感觉到简单套用“西方冲击—中国回应”模式的缺憾。同时,他也试图摆脱“传统—近代”模式的束缚,而将王韬树立为一个19世纪中国改革家的角色。这一视角的转换也势必牵涉到研究取向,这就是,只有深入中国历史深处,才能获致与众不同的历史结论。柯文的研究可谓是环环相扣,而且该书的最大提示,在于王韬这一个体的研究离不开整个19世纪中国的宏观背景。19xx年7月,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就中国19世纪改革之研究主持了为期半月的专题研讨

(Re2会,并于次年出版了由柯文和石约翰(JohnE.Schrecker)共同主编的《中国19世纪改革之研究》

forminNineteenth-CenturyChina)论文集。该文集共辑录了改革的传统、改革的经济领域、改革的政治活动、改革的社会情境、改革的知识分子情境、地方和省一级的改革、妇女与改革、新的沿海改革者、1898年改革运动等9个专题。这些专题旨在说明19世纪的中国是充满生机的,而决不是“西方中心观”的三种模式所立意的毫无生机可言。而且石约翰在序言中更是明确提出了“中国中心”(Chinesebaseline)和(Westernbaseline)两个相对的概念,标明了力求“西方中心”“中国中心”的取向。柯文作为主持者,不仅直接参与了这次活动的运作,而且还以“新的沿海改革者”为题实践其“中国中心”的意向。经历了几十年的学术生涯,柯文最终于19xx年出版了标志其史观的著作《在中国发

(DiscoveringHistoryinChina:AmericanHistoricalWritingontheRe2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centChinese)。该书从出版到中译本的印行,仅历时5年。这固然有学术交流加深的原因,但也与我们的情感认同和接受极为相关。不管怎样,柯文毕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认识中国近代历史的新路向。

作为20世纪60-70年代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后起之秀,柯文自觉接受了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中国史研究的传统训练,这从他早期的著作以及研究思路可以看出。如果柯文继续这一思路,他很有可能会成为哈佛中国史研究主流学派的继承者。但事实是,在柯文思想形成的过程中,

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展现及其他关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思考

56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1卷西方史学思想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折,以年鉴学派为代表的新史学观念及方法,开始播入美国并充分发挥影响,受此感应,中国近代史研究进入了迅速转变和反思的时期。其主要表征为;从记述个别“显要人物”的活动转向研究普通人与“社会底层的力量”,从狭隘的政治军事史转向探求社会历

[7]史的“结构”与“总体”。柯文就是在这一思想路向下进入中国近代历史的深层。其贡献主要有

二:一是在中国近代人物研究上,柯文突破了以往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的藩篱,而转向以王韬为代表的底层知识分子,甚至可说是边缘性知识分子,对他们的思想、行为乃至心路历程,做了适度的展开,给人以一种中国近代历史的整体观;二是柯文不囿于当时将中国近代史开端定于鸦片战争的主流观点,而将考察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上推至19世纪初,甚至更早,力求通过这样一种“长时段”的研究思路来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可以说,柯文心目中中国的“形象”与美国中国近代史学者的主流观点大相异趣。在经历了与“西方中心观”,柯文自觉地走向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国史研究之路,也就是普遍所称的“中国中心观”柯文的“中国中心观”批判以及中国近代史领域的躬行实践。: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并尽量采取内部的()准绳来决定中国历史哪些现象具有历史重要性;()“、省、州、县与城市,以展开区域与地方历史的研究;(3),推动较下层社会历史(包括民间与非民间历史)(4)(主要是社会科学,但也不限于此)中已形成的各种理论、,并力求把它们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2]。确切地说,上述四点远不能建构起一个完整和严密的方法论体系,只能算是在反思层面上提出的研究取向的导引。虽然柯文本意是想摆脱“西方中心观”框架逻辑实证主义的缺陷,并追求历史的独特性和真实性,但关键是柯文所依托的价值标准和话语体系,毕竟还是源于西方。尽管在西方的知识体系支持下,我们可以概括出中国历史的独特一面,但这能否接近中国历史真实始终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主题。或许正是受柯文的研究以及困惑的启发,所谓比较史学的研究模式日渐兴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美籍华裔学者王

[8]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一书,正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在书中,作者

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比较研究方法,即一方面用欧洲的经验来评价在中国发生的事情,另一方面则用中国的经验来评价欧洲。通过互为主体,得出新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

从“西方中心观”到“中国中心观”,再到世纪末的比较史学,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正是在这样一种激烈的反思过程中趋于成熟。如果说这几种模式各有所取的话,那就是“,西方中心观”在于其所建构的“西方冲击—中国回应”和“传统—近代”的分析框架“;中国中心观”在于其所导引的研究取向;而比较史学则在于其方法论的运作。

三、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嬗变与教育史研究

教育史,作为教育学与历史学的跨学科研究,不仅受制于教育学的知识体系,而且,还应该努力吸收、运用历史学的学科规范。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嬗变就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借鉴。以下将主要从教育历史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教育史学的构思、教育史研究队伍的培养三方面分述之。

(一)教育历史现象的描述和解释

教育是社会历史变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大至社会变迁宏观背景下教育系统的作用,小至一个历史人物思想形成过程中诸如家庭教育环节的影响等。因此,包括美国在内的中国近代史

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展现及其他关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思考

第3期王 剑: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展现及其他57研究,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一些教育史实,而且,也确实为人们提供了理解教育历史现象的新线索。可是,若深入地分析,则不论是“西方中心观”几种模式的演变,还是柯文的批判,有关教育史实的描述和解释以及对历史结论或观点的主动支持仍然是十分薄弱的。比如中国传统教育的特征、科举制度的功能以及所孕育的社会风尚、社会心理、以私塾为中心的乡村教育体系等制约中国社会变迁的独特教育问题,均尚未充分展开。客观地说,这些教育史实的发掘,无疑会深化或修正关于近代中国的既成结论。诚然,这其中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于教育历史现象研究的认识视角,具体而言,历史研究视野中实际存在着教育现象和教育现象的历史研究两个着眼点,这两者对教育史实的感悟和推断是有层次上的区别的。从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不尽如人意之处来看,教育历史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不应拘泥于教育的外部视角,而应回复到教育自身这一主体,力求发掘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而这正是教育史研究的主旨和价值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便是对过去的再现。过去已经生成且不可更改,去的方式却有着很大的随意性。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现象的描述和解释的意义,主要体现于两方面。,考。。我国教育史研究受传统史学的影响,。然近年来教育史学日益、,急切寻求新的出路和突破。而反观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还是柯文的“中国中心观”,均能使人耳目一新。虽然关于、线索、甚至于评价标准,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相异性,但毕竟提供了接近中国近代历史的不同入口,而这又与美国学者偏重解释层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就我国教育史研究而言,亟需加强的是其解释层面。比如关于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就应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倡导多元化的研究路向,积极探索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动力、线索、分期以及评价标准等问题。第二,关于教育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问题。如果教育史只是一部描述性教育历史,那么显然作为这一历史画卷中的主体之一的教育历史人物的独特个性很难真正体现。况且,近代教育史上的人物,建树不仅仅在教育领域,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由此招致的往往是将对历史人物的总体评价替代了其特定领域的评价。比如,我们普遍引用的洋务运动期间的倭仁,其形象是晚清保守主义的代表;就教育领域而言,他是同文馆的坚定反对者,形成的定势是研究者将倭仁列为教育改革的对立面。但仅此一点能否足以反映倭仁作为教育历史人物的特征,始终未受质疑。恰恰是作为“局外人”的美国学者石约翰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倭仁在其同时代是一个教育改革者,他强调复苏书院作为政治革新的获取途径之一。倭仁的失败是因为清王朝对书院极其严格的控制[9]。石约翰的观点或许有待商榷,但毕竟也是对我们研究历史人物简单化、政治化倾向的挑战。给历史人物冠之以“保守”或“激进”的称号是容易的,但若要深化教育历史的研究或从解释的层面上理解教育历史,更需要的应是在宏观视野中对历史人物的真实内心世界和全方位活动的深入发掘和理性评价。

(二)教育史学的构思

历史研究,不仅表现为对历史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而且也需要对历史陈述体系进行述评、抽象、概括,这是研究走向自觉和成熟的标志。综观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自觉、系统的反思与批判几乎是每一项具体研究的必要环节,而这一取向强化的结果便是蔚为风气的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相互竞雄的局面。一定意义上,史观的嬗变本身既是对具体研究的归结和升华,同时更是对研究良性发展的导引。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不仅有助于我们阅读和理解美国中国近代史著作,同时又使我们能从较高层次来思考和把握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态势。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教育史研究

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展现及其他关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思考

58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1卷比较缺乏而又迫切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对教育历史研究本身历史的研究,即习称教育史学的研究意识。

20世纪90年代前后,中国教育史学界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毛礼锐、周德昌、蔡振生等教育史学界前辈,纷纷撰文回顾和反思中国教育史研究[10]。继之,一批中青年学者逐步触及这片教育史研究的薄弱地带,标志性的成果是由杜成宪教授等三人合著并于19xx年出版的《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该书系统回顾了中国教育史的形成及90年的发展历程。作为教育史学界第一部反思中国教育史研究的著作,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然尚有不少缺憾。第一,从严格意义上讲,该书只能说是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简要回顾,距离作者提出的“教育史学”要求有一个层次上的差别,特别是就教育史研究风格演变、不同时期的内在连续性、同一个时期内相互影响以及与社会思潮、史学思潮的关联等教育史学命题,尚未深入研究;第二,对不同时期重要教育史论著作者的分析尚未充分,特别是兴盛时期(1922-1937)几位教育史专家的资料有待考证。比如,作为同一人[11]。事实上,育测验专家[12],一书的作者[13]。影。换言之,,实质上都是作者学术思想。又比如,选择,尽管详尽资料尚付阙如,但至少在其关注书院史之前有一,那就是从19xx年8月起,盛朗西曾主持上海中学实验学校的实验工作多年,而教育实验事实上又是评判中西教育的极佳手段。如果从这一角度来考虑,盛朗西的教育史研究主题的选择便有一定程度上的契合。可见,能否充分结合教育史论著作者的学术和思想经历,是能否准确地对诸如教育史功用、研究对象、评价尺度等问题进行归结和定位的关键。而这一点,正如上面所分析,我国教育史学研究依然是极易忽视的。因此,就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教育史学研究而言,不能仅局限于教育史研究简单回顾这一层面,更重要的是,应从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教育史研究中抽绎出诸如概念、范畴以及方法论等教育史学的命题,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包括专门概念、命题和陈述方式的理论体系。

(三)教育史研究队伍的培养

我国教育史研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就学术队伍而言,应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和优势,但仍然潜藏着危机。如果说上面所提到的教育历史现象的解释力度不够、教育史研究缺乏反思是危机外显现象的话,那么,教育史研究队伍所在的问题则是深层次的症结所在。无论是研究的进展还是理论的提升,高素养的专业研究队伍是关键。从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前景来看,研究者在如下两方面亟需加强:第一,知识结构的扩充和完善。现代学术发展趋势表明,各学科间的借鉴、融汇日益成为一种主流。柯文在概括其“中国中心观”特征时,就明确了多学科研究的取向,实际上这已普遍体现于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之中。就教育史研究而言,除其所依托的教育学、历史学外,还需要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背景。近年来,反映上述学科的许多新名词频繁出现于教育史论著之中,形成教育史研究趋新的表象之一,似显现出教育史研究的一片生机。然进一步深究,许多研究其实是杂揉进社会科学的新知识,大多出于浅层次的转录,其成果价值可想而知。因此,知识结构的扩充和完善,已是时势使然。就目前而言,需要加强对相关学科的形成及其方法论的系统认识,以实现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如果从更高层次来考虑,相关学科经典的研读或许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努力方向。在某种意义上,经典是相通的且又能在思想层面上促进我们对教育问题产生共鸣,有利于使教育史研究迈上更高台阶。第二,融会贯通西方的治学方法和中国传统

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展现及其他关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思考

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展现及其他关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思考

第3期王 剑:美国中国近代史观的展现及其他59的治学方法。受思维方式以及科学方法发展水平的制约,中西方的治学方法有着较大的相异性。简言之,西方学者比较偏重理论或模式的建构,相反,中国学者历来注重考据的工夫。应该说,两者并无优劣之分,实质上这是创新和扎实两种精神的分别体现。对于新世纪教育史研究而言,这两种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从这一角度来考虑,及时总结我国著名教育史学者舒新城、陈青之、孟宪承等人在中西交汇的条件下形成的教育史学思想,就显得意义深远。

[参 考 文 献]

[1]保罗?埃文斯.费正清看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93-[2]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9.1,165.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5.

[4]田正平.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总前言[M].广州6.

[5]罗荣渠.上海:1-3.

[6]中国社科院情报所.,1981.54.

[7]张广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423.

[8]王国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1-3.

[9]P.A.CohenandJ.E.Schrecker.ReforminNineteenth-CenturyChina[M].Cambrige:EastAsianResearchCenter,HarvardUniversity.

1976.290.

[10]毛礼锐,郭齐家.中国教育史研究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1988(12):26-31;周德昌.中国教育史研究四十年[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89(4):19-26;蔡振生.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3):36-43.

[11]杜成宪,等.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4-25.

[1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0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99-300.

[13]武修敬.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456.

[责任编辑 陈 双]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之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学院英语学院班级E0801姓名尹敏婷学号21020xx101读中国大历史有感提起中国历史对我而言只是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层面上自己所知的仅仅是一些历史朝代和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照着课本背一些事件的历...

《中国历史常识》读后感

中国历史常识读后感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历经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源远流长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这一系没有中断地延续了下来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中国历史gt故事gt读后感一王力中国历史故事是我的启蒙书是我不说话的老师是它帮助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是它让我知道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本书的内容很吸引人里面有许多历史故事比如说晏子使楚风流才子马...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杨智博)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暑假的时候我买了一本中国历史故事自从看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中国历史故事的作者就是我国教育家语言学家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主要讲的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战争思想品德的一些小故事从这些小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

中国通史读后感

中国通史读后感翻开中国通史这本书首先看到的是前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一个人如果能身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面对风云变幻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只有了解历史才能...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中国大历史之读后感红三联邓永浩因为我是理科生出身而且对中国历史总是模模糊糊一知半解开始看觉得非常难懂由于基础薄弱很多地方看不明白加上看自序中提到本书是从很宏观的角度对中国的大历史进行评述因此我这样的历史半文盲读...

《历史研究》读后感

因为是中国人读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不自觉首先注意到了汤因比对中国的一些说法有人写过一首小诗大意是我是一本书由别人来读比自己看得明白由别人来读不敢说就一定比自己看得明白然而别人往往会读出一些自己没有读到的读后的发言也...

中国历史读后感2

中国历史读后感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强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历劫不衰必将复兴的坚实基础并造就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世代的兴衰更替以及透过事件表象所饱藏...

《中国抗战史》读后感

中国抗战史读后感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历经了千辛万苦才有了现在的美好生活那一段历史对于现在绝大多数人而言只是成为影视作品书籍档案中一段段一片片的叙说和演绎而对于现今依旧存世而亲历过那段岁月的人们来说那是充...

中国通史读后感

中国通史读后感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和敬仰寒假我读了中国通史掩卷沉思思绪四起印象最深的是第九章秦汉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老师说历史是有联系的学好历史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联系所以在我们正着迷于秦汉时期的中国发展时也要看...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读后感林汉达中国历史gt故事集gt读后感一39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39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出自于林汉达先生之手讲述了从周朝东迁到晋朝统一全国的故事书中讲了...

中国历史读后感(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