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失去的世界》有感

时间:2024.4.30

读《失去的世界》有感

读《失去的世界》有感

高三(6)班顾志强

这不是一部论述文化思想、阐释人生哲学的厚重书籍,它甚至不是一本严肃的读物。它是一部小说,却未必能成为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它不可能引人进入深沉的思考,却足以勾起人无边的遐想与回味。它彻头彻尾地在虚构着一个光怪陆离、充满着未知与神秘,惊险与挑战的探险故事,但这个故事是如此之精彩,引人入胜,令人难以释卷??

书,名为《失去的世界》,作者正是以“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而闻名于世的柯南?道尔。关于作者,恐怕已是妇孺皆知,无人不晓了。然而人们通常只暗熟于他作为一名杰出的侦探小说家,却未必注意到他同样也是一名出色的科幻作家,《失去的世界》正是他科幻作品中的代表之作,业已成为科幻经典而供后人无尽鉴赏品评。

故事的背景大约在二十世纪初年,一名生物学教授公开了自己在南美的见闻,他认为在南美茂密的森林中,尚有人们未知的地域存在,在那里,很多早已绝迹或者被认为根本就不存在的生物(包括巨大的飞龙与史前爬行动物)随处可见,而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在繁衍着。但是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他的话的真实性,几乎所有的人都把它当作一个江湖骗子或者是一个疯子而加以对待。

为了考证他所言非虚,一个年青记者,一名体育人士,教授本人和另一位满腹置疑的生物学教授为着各自的目的聚在了一起,打算作一次前途未知的南美探险之旅。他们在南美雇拥了十多名随从,随即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他们乘木伐行进在湿润、茂密的南美雨林中,溯流而上,周遭景色虽瑰丽迷人却暗藏杀机,不时还会遭到当地土著的袭击。他们历经种种坎坷,穿过泥泞的沼泽,走过茫茫荒原,淌过无数溪流,爬过连绵山锋,一路披荆斩棘,历经川原海岳、风雨晦阴,终于远望见一处巨大而兀立的高原,一条飞龙正从高原边缘的天际划过,斯时众人皆叹服于自然造化之神奇,又确证了实有这样一处远离尘嚣,虽经亿年而未曾受到影响的独立于外界自然进化的神奇土地。

教授一行人打算攀上高原作一次实地考察。他们再一次经受住巨大考验,成功地进入了高原地带。一幅奇异而气象万千的画卷展现在他们面前。各色恐龙横行在广袤土地之上,巨大的飞龙群居在一隅,其声啸振动山谷,迭荡人心。高大的史前植物有的参天蔽日,有的委身阴暗角落之中,眼见实景是如此不可思议,人们仿佛置身世外桃园一般。他们漫步在未知的领域中,每时每刻都有出人意料的发现,他们发现这块土地遍地都是矿藏,他们甚至还与当地的猿人发生了纠割??

小说没有设置一个出人意料或者能够收束全文的结尾。在尽显“世外桃源”的无尽奇异与诸多不解之迷时,故事便将嘎然而止。然而恰恰是这样一个未待

完全的结尾,却仿佛蕴含着另一个更加激动人心的开始,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在载誉而归之后又在计划着故地重游,作更进一步的探险,一个更加充满扑朔

迷离的故事即将展现,完全留待读者自己思考,由此亦可见得作者的匠心独具。 小说的风格很好地继承了作者惯于写侦探小说的风格,铺叙→设置悬念→破解悬疑→设置新的悬念,读来令人兴起难止,欲罢不能,万般不忍释卷,反复揣摩咀嚼而逾觉回味无穷。

电视上仿佛也曾经放映过同名剧本改编的电影《失落的世界》,想来内容就是取自本书之中。当时看的时候,已经为这丰富而曲折的探险经历及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熟悉而又陌生的怪物的身形而折服不已,至今映象仍十分深刻。如今年看过原著,又更添了一重激动,一重叹服。始觉书中的内容与影片情节有些许出入(影片中,高原的一切景象与生物最后都因火山爆发而消失殆尽,从而使故事情节显得完整,与现实世界的真理亦能很好的衔接)。无论是电影或者小说,“失去的世界”的形象已在我脑际深深扎根。

于是不得不谈到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小说所叙的一切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为什么还要极力去沉浸在这样一种荒诞的情节中,为之而深深叫好呢?几乎所有明智的人都应该知道,恐龙早已灭绝,而且不可能仍旧兴旺地生活在现今地球的某一个脚落。因为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环境对于生物的作用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即使恐龙不在6500万年完全灭绝,也绝不可能生存到今,因为现今的环境(包括生存着的动植物)不可能负荷这般庞大的身躯,它或者灭亡,或者已经进化为现有的物种之一。(所谓的尼斯湖水怪不过是一些并不高明的骗术罢了)。然而科学的真理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切,人们还必须从幻想当中去寻求心灵的冲撞与慰藉,获得感知的力量,增强对事物的好奇心,甚至上升为一种审美的追求。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具有想象力就是获得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就是拥有了改造世界的动力,就能够始终保持一颗未泯的童心。当我们从阅读中感受到庄严与神奇的同时,我们也正在学会抖落身上的尘埃,让一度暗黯淡的眼神焕发出光彩来,让一时僵化的头脑中重又注入才思的源泉。这样,我们的修为、见地、心境就都得到了提高。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也就能愈加深刻、清晰而准确。


第二篇:伊豆的美,空灵的世界(读后感)


伊豆的美,空灵的世界

—— 《伊豆の踊り子》读后感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伊豆不同于东京,东京的繁华它没有;伊豆不同于奈良,奈良的睿智它没有;伊豆更不同于京都,京都的古风古韵它也没有,它所拥有的,大概只是那淡季的忧郁与纯真的自然吧?带着优美的姿态,不急不缓地将其魅力,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份忧郁与自然又恰恰适合朦胧的初恋,因此这故事只有发生在伊豆这种地方才让人觉得合情合理。川端先生正是看出了这一点,用他富有深意的笔触,写出了一篇空灵的中篇小说——《伊豆の踊り子》。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在一段寂寞的旅途中发生了一场美丽的邂逅,就如同秋风轻轻吹起了一片树叶。薰子,一个十四岁的巡游艺伎,有着丰厚漆黑的秀发和像鲜花似娇美的面孔,她的眼角处涂抹着古色胭脂红。而“我”就是看着这样的一个舞女,颤动了心弦。她和一群流浪的艺人一起奔波各地,那些人是纯朴善良,热情好客的,对于“我”的到来,他们欣然接受结伴而行。直至分离,那淡淡的不舍,那淡淡的爱慕之情,才渐渐将“我”的内心灼伤。

从头至尾,小说没有像传统的爱情故事那样落入俗套。薰子纯洁天真的性情带给“我”的不只有爱情的美感,更多的是心灵上净化的洗涤,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少男少女之间初恋的那种朦胧、纯真的情感。其实川端先生的作品,能够感染人的不只是优美的情节和细致的语言,文章中给人们所表现的人物或景致,都有一种似虚似实的美感,淡淡的一点一点浮现在人们的眼前,叫人领悟。重叠的山峰,秋日的木叶,流浪艺人轻敲的鼓点,舞女可爱的裙裾,一切都带有很浓郁的日本特色,正所谓伊豆的青山秀水与少男少女间纯净的爱慕之情交织在一起,互相辉映,将这份情感发挥到了极致的美丽。然而,作品的基调始终处于一种淡淡的感伤美,飘渺的虚幻美之中。因此,有人说,这篇小说是一个空灵美好的世界。

开始,川端先生在小说中布置了一种悲凉的基调,“我”所见的中风老人的病痛,被流感夺去父母性命的三个孤儿,失去儿子、儿媳的孤苦可怜的老奶奶,受人歧视的流浪艺人中落魄潦倒的荣吉,流浪奔波而孩子早产夭折在旅途的荣吉的妻子千代子,哥哥不让但又无奈还是做了舞女的薰子,迫于社会风习自己也看轻女人的阿妈,离开故里亲人只身做了舞女的百合子等等,无一不反映出一种悲苦,无奈的情感,这又正与“因孤儿根性而扭曲了性格”、“不堪令人窒息的忧郁而来伊豆旅行”的“我”的寂寞与孤独相呼应。因此,“我”不会介意于他们的身份,反而能够毫无间隙地与他们快乐地交谈,因为“我”理解他们。文中这样描写到“我”的想法:“既不猎奇又不含轻蔑之意,我完全忘了他们是属于流浪艺人那一种类的人。”。我想,“我”的感受与川端先生自身的经历也是分不开的。因此,有人说,这篇小说是川端先生的自传性小说。

所幸,文章并没有在悲凉中一沉到底,舞女和流浪艺人们带给了“我”一些希望和幸福。在共同的旅行中,流浪艺人们对“我”表现出信任、感激的情感。以及薰子的:“是个好人啊!”这样真挚而坦率的赞扬,正是舞女纯洁情感的流露,同时也使得“我”的心境变得明亮起来。其实,川端先生是不是也希望有这样一个人出现,让他的世界变得有点不一样呢?哪怕有时限,川端先生是不是也这么希望过呢?或许是因为怎么也等不到了,他才会选择自己了断的吧。

安意如说过:“开得越美,凋谢得越快。”他们的爱情是不是也是这样呢?“我”和薰子之间,这份空灵世界里真真切切存在着的爱,随着离别的临近,他们各自隐忍着痛楚,隐忍着,直到“我”真的离开了,她黯然的模样令“我”泪流满面,船上一个身边的人问,“你是不是遭到什么不幸啦?”“不,我刚刚同她离别了。”川端先生继续写道:“船舱里的煤油灯灭了。船上的生鱼味和潮水味变得更加浓重。在黑暗中,少年

的体温温暖着我。我任凭泪如泉涌。”还有我。

这个美丽清淡而又包含着非常醇厚的人生况味的故事将我给迷得神智不清,以至于忘了这不过是一篇小说。《伊豆の踊り子》之所以让我如此混淆现实和创作的界限,我想,就在于它的美无论是作品中的“我”还是现实中的我,都没能拥有。不能拥有的美就是完美。

日本的作品总是在闲淡清雅中透出丝丝意韵,如香茗般细细品来总会回味无穷。无论是古时的俳句还是现时的电影。捕捉生活的细节,抓住每个生活情趣,从而实现意韵无穷。就像一壶清茶,想起了前几年的电影《只想爱着你》,和《伊豆の踊り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隽永而清新,久久难于忘怀,两个人羞涩的表情仿佛还在眼前,女主人公就突然地被告知离开了,永远地。

淡淡旅情油然而生,在悲凉寂寞中,我能体会到忧伤的心灵已经变得平静自然。

回首,这是一个遗憾的故事。邂逅,动情和告别,告别成为永别,不过是一刹那的事情,什么都没有开始就结束了,这让人不敢相信,以至于心揪得紧紧的,无法呼吸。

与舞女相识的整段日子里,两人始终没有捅破这层薄纸,不说也好,正如有句古话叫:“知君情深意也厚,忆人全在不言中。”整个故事如一朵樱花的蓓蕾,勃而短暂,鲜艳而凄伤,却获得了永生。

更多相关推荐:
读《失落的世界》有感

读失落的世界有感征服者读失落的世界有感1317000240汝钰39以圣乔治的名义起誓39是约翰腊克斯顿勋爵的信仰他是一个好战之士拥有名利兼具冒险家精神的团队首领寡言冷静勇敢果决他有着不一般的冒险经历又不安于生活...

楚门的世界读后感

楚门的世界是久闻大名的一部经典一直没有看看罢才知道为什么经典欧美电影有很多的经典但这部是最切中我时症的一部回味良久剧情我就不复述了哦不还是忍不住想简单描述一下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叫楚门的人从一出生就被选定成为一部真...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楚门的世界很精彩的一部电影虽然前半部分看的云里雾里但随着情节的深入电影的框架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同时对这部电影的兴趣也越来越大本电影是个虚构的故事楚门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一个电视长剧的主角却不知...

《楚门的世界》读后感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楚门的世界是一档电视节目这个节目全天24小时即时播出并被全世界转播它让全世界的人们看着一个男孩的出生到成为一个男人它让全世界的观众目睹他的初吻它让全世界的人们见证他的婚礼然而这其中只有楚门不知道...

楚门的世界有感

活出自我看完了楚门的世界当楚门打开那扇门不屑于导演苦口婆心的劝导勇敢地走出了那个为他精心打造的虚构的世界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一方面我和电影里看楚门的人们一样在为楚门挣脱束缚找到自由而畅快欢呼同时也感到些许惆怅为...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观楚门的世界有感我的人生我做主11089113王伟伟第一次看楚门的世界除了恐怖与怀疑之外再也没有多少感悟了但是这次再看楚门的世界却有一种强烈的感触我的人生我做主楚门世界的创造者在剧终时对楚门说听我的忠告外面的世...

楚门的世界 观后感

真实的真实的楚门的世界观后杂谈Ps完全剧透没看的孩子还是先看电影吧如果面对摄像机你能否拍出一部演技精湛的好片那么如果不面对摄像机这又会是怎样的一出好戏并不知情的出演你的每一个表情每个不经意的小动作都会完美的诠释...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电影楚门的世界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做桃源岛的小镇实际上是一座巨大的摄影棚主人公楚门从小生活在这里看上去似乎过着与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但他却不知道生活中的每一秒都有着无数的摄像机在对着他每时每刻全世界...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专业班级电气113班姓名雷春俊学号1105331120xx年5月19日星期日楚门的世界是一个很有哲理的电影因为他给我的启示就像上了一节哲学课虽然电影早已经结束但是它对我的影响从未间断也让我对自己...

《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读后感 竹林漫步

读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有感长春袁昌云近期拜读了王丽的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这本书心情沉重头脑中不断思考着这样几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在追随潮流的时候有没有从已有的教育传统中保留下一些精华部分呢学校在...

下一代的竞争力读后感

下一代的竞争力读后感假期读了蒋佩蓉女士著的下一代的竞争力一书感受很多特别是对书中所谈的让家长把挫折看做成长的机会我很认同当今的孩子多生长在温室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呵护生活中家长唯恐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这些父母没意...

成功是个复合词——下一代的竞争力 读后感(优秀)

身为父母我都在忧心我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孩子的性格源自家庭教育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但想到这儿反而让做我这个母亲的很不安总怕辜负了孩子就像我女儿我从来不认为我的教育出色也不着紧她能成为怎样的天才所以没有送去早教班也...

失落的世界读后感(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