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 2

时间:2024.5.2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

[大] [中] [小]

杨保军 范嗣斌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这个哈姆雷特式的命题,曾经引发了许多人对人生的感叹和思索。但是,生与死的拷问,并不仅仅局限于人。19xx年,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问世,在西方规划界掀起了一场“大地震”,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制度、方法、原则及其强烈作用下的城市被推到质疑和拷问的境地,并由此萌生了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种子。尽管雅各布斯并非城市规划专业人士,在书中对城市规划界一直奉行的一些金科玉律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其言辞也十分犀利甚至几近刻薄,但却引发了规划界对社会公正、城市多样性、复杂性、人性化等全方位价值判断的深刻反思。此后,城市规划开始由工程技术转向关注社会问题,人本主义在规划中逐渐张扬。可以说,雅各布斯的观点深深地影响了城市规划的走向,也启发了人们对城市及其生活的重新认识。

记得多年以前,有个同事说起他学生时代的一次课程设计。那是一条老街道,两侧的建筑有些破旧,环境也比较凌乱,但却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街边的铺面、摊点人头攒动,也有主妇闲聊、小孩玩耍、路人过往,这一切跟雅各布斯所描绘的街道生活十分相似。设计的目标是将它改造为一条交通方便、分区清晰、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的新街道。在当时来说,这是最平常不过的一次课程设计了,但刚好有个外籍教师在该校访问交流,他觉得题目不对,会误导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他认为原来的街道生动、真实,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着活力和温馨,为何要改造它呢?同事说他当时很不理解外籍教师的观点,因为教科书上早就列举了破旧、混乱、复杂、无序的种种弊端,应该以崭新、整齐、简洁、清晰取而代之,那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空间秩序并带来视觉美。这个外籍教师连基本的城市规划原则都不遵循,不是幼稚,就是猎奇。同事当时怀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因为那时,我们正在接受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洗礼,还没有了悟“生活本身就是目的”的真谛。

许多年过去了,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多,雅各布斯的观点早就连同其他各种观点被引介进来了,但并未在规划界引起多大的反响。为何时至今日,当《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的中译本出版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呢?答案可能跟时代背景有关。但凡一石能击起千层浪的著述,大都直面现实,切中时弊,方能引发共鸣。雅各布斯撰写该书之际,正是西方战后大规模重建之时。从思想领域来说,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从城市规划领域来说,现代主义大行其道,规划师们普遍相信:他们在描绘美好的物质空间的同时,也在设计着美好的社会和美好的生活。他们注重了空间的物质属性,却忽略了空间的社会属性,似乎只要用新环境来替代旧环境,各种社会问题就能自动解决。事实并非如此,现代主义创造了许多钢筋混凝土森林,使城市容纳了更多的人口,但却没能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园,反而造成了各种消极后果,社会结构被肢解,人际关系被割裂,种族隔离、贫富差异、犯罪率上升、小汽车肆虐、社会动荡等问题越来越尖锐。现实与愿望相去这么远,对现代主义的质疑自然会引起强烈反响,这或许是当时该书引发“地

震”的时代背景原因。从国内情况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西方存在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先是解决各种短缺问题,其次是解决改善和拓展问题,时至今日,各种累积的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出来,成为城市的主要问题之一,这可能是该书在国内能引起强烈反响的时代背景原因。当然,国内人文意识的觉醒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当人们用社会学的视角来观察我们的城市及其城市规划时,就发现半个世纪前美国发生的一些故事,似乎在我们身边上演,并且很容易拿书中的事例相互印证。因为雅各布斯不是城市规划专业人士,无须高屋建瓴地去构筑宏大、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她涉足城市规划领域的方式是批评当时流行的做法,其依据也非主要依赖于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而是从自身生活体验出发、从一个空间的使用者角度去感知、从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中去思考、从实地调查中去总结。在眼睛和心灵面前,所谓的专业知识变得无力招架了,因为说到底,城市不是建来看的,而是要为使用者服务的,使用者有没有专业知识,并不妨碍他的真实感受。同样的,国内各界人士从自身生活经历出发,也很容易诟病当下的城市规划,特别是所谓的旧城改造,因为后者已经带来并且会继续引发成堆的社会问题。

也许人们会问,既然雅各布斯早已把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作了颠覆性的批判,并且从事实看来很有道理,为何还不放弃这些教条呢?答案并不是那么简单。任何学说和理论,都是针对当时当地的问题而提出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说十分罕见。雅各布斯对现代主义规划的两位大师霍华德和勒柯布西埃都给予了无情的批判,并且言之成理,但并不能因此得出她比那两位大师正确或者高明的结论,因为他们当时面对的城市问题完全不同于雅各布斯时代的城市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自然不会相同。即使这两位大师之间,观点也大相径庭,要想去伪存真,还得厘清城市规划发展演变的脉络,才能准确把握住不同时期、不同学说之中的精髓,不至于滑到“非此即彼”的陷阱中去。

18世纪下半叶,产业革命席卷欧洲。到了19世纪,西方基本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迎来机器大生产时代。工业成为城市的主要职能,城市随着工业生产的集中而迅速扩张,原有的城市形态难以适应工业化时代的各种要求,使得城市在组织制度、社会结构、空间布局、生活形态等方面都遭遇强烈冲击,到了霍华德时代,社会矛盾极度激化,城市环境十分恶劣,交通拥堵、住房短缺、地价飞涨、疾病流行、道德沦丧、人口爆炸等“城市病”可谓病入膏肓。人本主义思想家们认为,大城市是罪恶的渊薮,是违背人性的,是不人道的,必须加以控制和消灭。霍华德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人之一,出于对人性和自然的热爱,在对土地所有制、税收、城市膨胀、城市贫困、环境恶化等种种社会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田园城市”理论,由此奠定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石。诚然,霍华德最擅长的并非形体规划,其理论的精髓也不是田园城市的总平面,而应该是他的社会改革主张。之所以将他推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奠基人,是因为他首次突破了以往城市规划要么炫耀统治者权威、要么彰显规划师个人审美情趣的巢臼,提出了关心公众利益的宗旨,这一点成为了城市规划百年不变的职业信条。

真正构建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是稍后的柯布西埃,他坚决反对霍华德用空间分散的手法来解决“城市病”的“田园城市”模式,认为那是“麻醉剂”,认为应该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借助新技术手段来解决城市问题。他反对传统的街道和广场,认为那是旧城市所有弊端产生的根源,他

自信已经创造出现代城市最终并且通用的形式,如功能分区、道路分级、街区的土地尽可能空旷并用作绿地、城市格局简洁严谨蕴含秩序、建筑按照群体灵活自由布置、大型公共建筑富有雕塑感并体现几何形体之间的协调与均衡等等。伴随着现代建筑运动,柯布西埃的规划思想也影响到世界范围,此后的大规模重建和新建,基本按此模式展开。新建的典型城市如昌迪加尔和巴西利亚,都是按照图纸建造出来的,并在一段时期得到广泛赞誉,后来却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改建的地区则如雅各布斯所描绘的那样,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所以,到了19xx年代,西方对现代主义的批评越来越多,直至“后现代”学者干脆宣告它的终结。不过,用历史眼光来看,他简洁明晰、追求效率的思想对战后急需重建家园起到积极影响,也体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另外,他的思想被许多发展中国家所接受,因为其设计思想中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色彩,其低成本、高效率的建造模式也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其高度理性也容易受到发展中国家决策者的青睐,其作品的形式美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所以,尽管19xx年代以后在西方开始出现后现代思潮,但在发展中国家,现代主义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可以说,现代主义解决了一些城市问题,却又带来了另一些新的城市问题。当带来的新问题上升到主要问题时,就是它遭遇拷问、走向终结或者变革、新生之际。

今天,我们正处在社会矛盾凸现期,大城市的一些痼疾也愈演愈烈,困扰着市民的生活,对效率的过分追逐使得我们放弃了其它许多目标。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反倒失去了一些传统魅力地区,城市被切割成一个个孤岛,汽车仿佛成了城市的主角,空间变得单调乏味,可望而不可及,或者专注表面文章,街道生活渐趋式微,人际关系也逐渐淡漠,一句话,“现代城市病 ”的若干症状开始凸现。当此际,重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给我们的感觉已经不再是他山之石可攻玉,而是有切肤之痛了。我们的确应该深刻反思城市规划的习惯做法,校准我们观察现象、分析情况、解决问题的坐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改进规划方法和决策程序,使规划真正起到维护公众利益的作用。

尽管该书讨论的是40多年前美国大城市的问题,但对于我国当前仍极具借鉴意义。书中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无论是从认识论还是方法论的角度上来讲,亦不无启发。

启迪之一是对于城市的理解。我们在建设和使用城市,对这种使用的经历都有着亲身体验,因此可以说我们拥有一个很好地认识和理解城市的基础。跳出职业规划师的角色,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观察,也许会有更多的体会和收获,正如本书作者以一个普通公众或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去观察城市中的生活一样。城市是一个极富动态和多样化的地方,书中所提到的那些成功的城市区域在这一点上尤为突出。作者用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文字对大量城市生活进行了生动地描述(如作者将某一街道上从早至晚的生活场景描绘成“芭蕾”),这能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最为真实、最为鲜活的生命。因此,当我们面对和处理城市问题时,必须抱着一种敬重的心情和谨慎的态度,去仔细观察和辨析城市生活中的细节以及隐藏在背后的秩序和原则。

城市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其中包容了动态的、丰富的生活。城市不会是一件凝固的艺术品。艺术是生活的抽象,与真实总有一定差距,而城市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则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理解和认识到城市的这种多样化、复杂性甚至是矛盾性。那些“大师”、“天才”笔下描绘的非凡的城市蓝图、乌托邦式的城市理想,是试图把城市当作一件终极的完美的艺术品去创造,也许在“天赋神权”或“天赋皇权”的时代这种理想有可能实现,但在今天这种人权、民主的时代,永远只能是也仅仅是一张美丽的蓝图。对于城市这个概念的理解,有学者曾这样描述:人们为了生存,来到了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人们留在了城市。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也是城市的生命。城市需要各种各样的多样性,各种互为联系、互相支持、错综复杂的多样性,基于此,城市生活才可以进入良性和建设性的运转,城市中的人也因此可以保持并推进社会和文明的进程,才能“生活得更好”。有了这种对城市本质(生活)的理解和对城市天性(多样性)的认识,也就能确定我们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终极目的。目标瞄准了,当面对复杂的城市问题和各种有关城市的理论、理想时,才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

启迪之二是对传统城市规划理论及实践的质疑和反思。经受过传统规划教育,从事这个行业的规划师,常常沉迷于一种宏伟的、激动人心的、终极目标式的规划设计成果,而又为其实施所困扰。“墙上挂挂、纸上画画”,常常是规划师所面对的无奈。而有些时候,规划的实施又真的能带来图板上的蓝图所描绘的那种美好场景吗?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些时候某些规划的实施恰恰不亚于一场灾难。作者在书中通过美国大城市的实例对此有过描述和分析。不幸的是,40余年前发生在美国的有些场景今天在我们的国家却正在上演,尽管时代背景、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有所不同。而在我们今天的时代和地域背景下,在强有力的调控下,规划的实施似乎还更加轻而易举。值得质疑和反思的是,那些美丽的蓝图跟城市当中天天发生的生活或事件是不是真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些传统的思想和做法(作者认为如霍华德)想做的就是把权力、人口、用途和资金的增加等等都“冻结”起来,然后将其安排在一个处于静态的形式中,控制起来。本书作者将这种思想视为“封建思想”。这种思想也许在具有强力计划控制的背景下还有一定意义(其真正实施也不见得就是好事)。但在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时时处于动态变化的背景下,这种静态的思想、宏伟蓝图似的结果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本书几乎完全是从过程和动态的角度来谈论城市及其组成部分的。生活不会是静止的,城市也不可能是一天建成的。对城市而言,过程是本质的东西,这不仅体现在城市的形成过程中(在“神权”或“皇权”时代,也许有的城市出现不需要过程,但那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这种意义上的“城市”)。城市日常的运行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更进一步说,一旦我们从过程的角度考虑城市问题,那么我们也就必然会考虑到产生这些过程的因素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也是本质的东西。发生在城市里的过程并不晦涩难懂,并不只是专家才能弄懂。在城市中生活的任何人都可以看懂和理解这种过程,但我们有时候往往一不小心就沉迷于一个梦幻般的结果中,却忽视了这种过程。

启迪之三是对城市问题及方法论的认识。本书中,作者引用了沃伦?韦弗(洛克菲勒基金会自然和医学委员会前副主席)的观点,科学思想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处理以下三个问题的能力发展的过程:

⑴简单性问题,包括几个有着直接联系(通常可以用公式来表达)的变数(因素)问题,如古典力学,声、光、热、电学等;

⑵无序复杂性问题,各个变数(因素)处在杂乱或不可预知的状态中,但从整体上来看系统又拥有一种可以分析的平均特性,如现代的统计学、概率论等;

⑶有序复杂性问题,各个变数(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的,以致可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质上是有序的,如生命科学。

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常常把城市看成是简单性问题或无序复杂性问题,也一直试图从这个方面来分析和对待城市问题。早期的规划理论和实践中,规划概念中的变数,如人口、用地规模,以及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开敞空间等等,它们往往被认为是简单的、又相互关联的简单的变数,被置于一种封闭的、静态的体系中。当然,许多规划理论家和实践者早已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20世纪,城市规划理论开始汲取统计、概率理论这些新思想,一不小心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似乎城市问题就是无序复杂性问题,只有通过纯粹的统计分析才能理解城市。有了这种认识和概率统计方法,也就有了可能对城市进行的声势浩大的调查,也就有了很多可以炫耀的统计数据和各种图表。此外,从统计方面勾画出城市规划图也就有了可能,而人们往往对这种图还深信不疑。这也恰恰是我们许多人在今天乐此不疲正从事的工作。新的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但城市中的问题真的是非理性、不可理解、不可预测的吗?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来说,概率和统计这种方法只能使得我们对所谓的城市问题进行“鸟瞰”式的分析,提供一个更广泛的分析范围而已。

作者认为,城市就像生命科学一样也是一种有序复杂性问题。城市中的各要素处于这样一种情形中:诸多的变数各不相同,但同时又通过一种微妙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因此,城市问题表现出来的往往也不会是单独的一个问题,我们只要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和分析就不难发现这样的事实。这些问题表现出很多变数,但并不是混乱不堪,毫无逻辑,相反,它们互为关联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种有序复杂的机体充满着很多可能还没有检验过的关系,但显然这些关系不仅互为关联,而且完全可以被理解。对待这种问题的方式,是先确定一个变数(因素),从其存在和行为着手,然后想方设法弄清这个变数(因素)与其他变数(因素)的紧密关系,以此来达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从有序复杂性的角度来看待城市问题,需要通过显微镜式的细致观察的方式才能对这些活动有所理解,这种观察方式既不同于适用观察简单性问题的那种粗糙的、肉眼的方法,也不同于适用对待无序复杂性问题的那种鸟瞰似的观察方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处理简单性问题和无序复杂性问题的分析方法也会得到使用,但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策略。这一点,也许是本书从方法论上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多样性是城市的生命,因为城市中的生命和生活就是多样和复杂的,我们根本的目标就是提高城市的活力,营造丰富的生活。规划和设计城市,实际上就是在规划和设计生活。那么别人的生活可以被你规划和设计吗(尤其是当面对城市中成千上万人的时候)?也许很难,所以我们必须抛掉曾经罩在我们头上的光环,以一种谨小慎微的态度去面对和理解城市中的一切。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因而城市是复杂的,但是,它也是有序的。我们可以去感受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活,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秩序,因而我们也就可以通过规划和设计去引导城市的生活,通过引发城市的多样性,而使城市富有活力,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尽管我们面临着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但是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因为“一个城市有了活力,也就有了战胜困难的武器,而一个拥有活力的城市则本身就会拥有理解、交流、发现和创造这种武器的能力。……充满活力、多样化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是自我再生的种子,即使有些问题和需求超出了城市的限度,他们也有足够的力量延续这种再生能力并最终解决那些问题和需求。”

绝妄去迷证真如――我愿意用本文标题与规划界同仁共勉。

在全世界范围内,旧城更新仍然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而言。虽然人们有必要适当调整视角以寻求新问题的新答案,但在有关旧城更新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死与生》中的许多观点仍然有无可替代的启发作用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以下简称《死与生》)虽出自城市规划的“外行”之手,却是“关于美国城市的权威论述:城市安全从何而来?怎样使城市良性运转?为什么这么多由政府领导的挽救城市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 归纳起来,雅各布写作《生与死》的主要成就有以下三点:①唤起人们对城市复杂多样生活的热爱;②对“街道眼”(Street Eye)的发现;③反对大规模计划。

在书中,雅各布通过非专业化的清晰语言,将人们与人们的活动、活动的场所交织起来,为我们展示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画面。为了阐明她的“城市生态学”,雅各布以其生动活泼的笔触勾画了人们之间各种复杂的交互活动:孩子们在公共空间中嬉戏玩耍、邻居们在街边店铺前散步聊天,街坊们在上班途中会意地点头问候??等等。她将这些活动称为“街道芭蕾”(Street Ballet),而这与芒福德的“城市戏剧”(Urban Drama)观念、W·怀特强调公共广场的重要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雅各布推崇城市的多样性。她认为,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城市都需要尽可能错综复杂并且相互支持的功用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Diversity is nature to big cities)。

她犀利地指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将田园城市运动与勒·柯布西耶倡导的国际主义学说杂糅在一起,在推崇区划(Zoning)的同时,贬低了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从而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而所谓功能纯化的地区如中心商业区、市郊住宅区和文化密集区,实际都是机能不良的地区。针对衰败的大城市中心,她又进一步提出,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在这一点上,她与后来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如:L·克里尔、A·文丘里等不谋而合,遥相呼应。《死与生》中还提出了著名的四点补救措施:保留老房子从而为传统的中小企业提供场所;保持较高的居住密度从而产生复杂的需求;增加沿街的小店铺从而增加街道的活动;减小街块的尺度从而增加居民的接触。 同时,雅各布还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街道空间的安全感。她观察到,传统街坊有一种“自我防卫”的机制,邻居(包括孩子)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经常照面来区分熟人和陌生人从而获得安全感,而潜在的“要做坏事的人”则会感到来自邻居的目光监督。雅各布据此发展了所谓“街道眼”的概念,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Block)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 “街道眼”一经出现,就引起了美国城市规划和建筑界人士的注意。一些人乐此不疲地试图将之引为实

践标准,甚至还产生了一个专门的产业和专业领域。O·纽曼的经典著作《可防卫空间:通过城市设计预防犯罪》(1972)正是受其启发并将“街道眼”概念拓展到“领域所有权”和由此产生的防卫责任感。

雅各布对1950-19xx年代美国城市中的大规模计划(主要指公共住房建设、城市更新、高速路计划等)深恶痛绝,《死与生》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对这些计划进行批判。雅各布指出,大规模改造计划缺少弹性和选择性,排斥中小商业,必然会对城市的多样性产生破坏,是一种“天生浪费的方式” ——①耗费巨资却贡献不大;②并未真正减少贫民窟,而仅仅是将贫民窟移动到别处,在更大的范围里造就新的贫民窟;③使资金更多更容易地流失到投机市场中,给城市经济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大规模计划只能使建筑师们血液澎湃,使政客、地产商们血液澎湃,而广大普通居民则总是成为牺牲品”。她主张“必须改变城市建设中资金的使用方式”, “从追求洪水般的剧烈变化到追求连续的、逐渐的、复杂的和精致的变化” 。

60年代初正是美国大规模旧城更新计划甚嚣尘上的时期,雅各布的这部作品无疑是对当时规划界主流理论思想的强有力批驳。此后,对自上而下的大规模旧城更新的反抗与批评声逐渐增多,如:C·亚历山大《城市不是一棵树》(1965)、《俄勒冈实验》(1975)、P·达维多夫的《倡导规划

与多元社会》(1965)以及A·雅各布与D·阿普尔亚德的《城市设计宣言》(1987)等等。可以说,《死与生》在整个欧美开创了一个对现代城市规划进行反思的时代。需要指出的是,《死与生》不仅是一部理论著作,还具有惊人的实践意义:雅各布在书中为曼哈顿南端所提出的全面规划设想后来就被当局采用并加以实施。

当然,雅各布并未能够勇敢地面对城市现象中的所有重大问题。今天再读《死与生》这本书,有必要指出其中明显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雅各布对小型商业企业,尤其是小规模、街道层次的零售商业的偏爱,使她几乎全然忽略甚至排斥大型企业(诸如房地产业和财产管理产业,金融部门,建筑产业等)对城市的作用。事实上,城市的发展早已说明,这些大型企业无一不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与“小”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辨证关系,城市的多样性本身就意味着大企业的不可或缺。雅各布虽然提出了“小并不等于多样性,但在当时小企业普遍遭到大企业排挤而面临生存危机的情况下,她的感情因素占了上风。

《死与生》中也缺乏对社会分层现象和贫穷问题的深刻认识,对于美国城市严重的种族问题更是避而远之。在她所描绘的城市图景中,没有劳资对抗;“街道芭蕾”所宣扬的也是无阶级的“多样性”。在她眼中,人们会自发地组织生

活,毋需领导便会过得很好;而一切规划师都是专横古怪的清教徒和乌托邦梦想家。她心目中的理想城市里生产、商业与消费自然运转,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而又令人兴奋??但是,《死与生》鼓励人们返回城市中心带来的却是低收入街区的中产阶级化(Gentrification),贫民们仍然遭到驱赶,并在城市边缘滋生新的贫民窟。今天,已有学者感叹,纽约已被中产阶级化和旅游业改变为两个世界:一个富人的纽约和一个穷人与移民者的纽约。此外,雅各布虽然对城市的社会经济现象洞察秋毫,但她却没有提出私有企业和公共供给之间的平衡概念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当她倡导以“多样化的区划”取代同一化时,她觉察到两者之间需要某种调节手段,但却只字不提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对大城市规划中的这个关键问题展开必要的思考。

今天冷静地来看《死与生》及其创作过程,我们会发现,雅各布酣畅淋漓的抨击,并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对城市规划的简单的彻底否定,实际上她反对的是以大规模重建计划为基本手段的所谓“现代城市规划”。雅各布也并非故意选择城市规划作为攻击目标,作为职业记者的一种雄辩技巧,她需要为城市问题找到一个替罪羊,而较之推动大规模开发项目背后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力量而言,城市规划无疑是一个更为安全的靶子。

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经济持续繁荣,出现了新

的雄心勃勃的投资者,大规模计划开始“死灰复燃”。一些自称是“新城市主义”者(New Urbanism)的规划师们试图以新的方式重建城市中心和郊区。前几年引起轰动的Seaside和Celebration计划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尽管设计师杜安尼(A. Duany)经常不断地引用《生与死》中的词句来阐释其设计,但研究者却发现:这两个工程都是在开阔的未开发土地上建成的,而这正是雅各布认为最不可能产生城市多样性的方式;设计者提出的20~40户/英亩的密度,也与雅各布坚持的产生多样性所需要的100户/英亩相去甚远。实际上,Seaside和Celebration计划仍然使用了现代主义的线性的、统一控制的设计概念,庞大的社区在同一时间内迅速设计建造而成,而这与雅各布提出的产生城市多样性的四个必要条件(其中要求有不同时代的老房子共存)是背道而驰的。

由此可见,虽然《死与生》的影响如此巨大而深远,并且许多规划师都奉其为圣典,但其真谛至今尚未完全被人们所理解与接受,有些甚至被曲解或错误地使用。曾经指导雅各布写作《死与生》的UC Berkeley大学蒙哥马利教授风趣地说,如果"新城市主义"者们实现了其设想的巨大尺度的城市设计,是否将会有一个新的雅各布站出来,写一本新的关于大城市生与死的书呢?

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旧城更新仍然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而言。虽然人们有必要适当调整视角以寻求新问题的新答案,但在有关旧城更新的许多重大问题上,《死与生》中的许多观点仍然有无可替代的启发作用。

现代城市的宝典----《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 发表日期:2006.08.13 16:14:24 浏览次数:2176 作者:admin [加入收藏] [大 中 小]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加拿大作家简〃雅各布斯于19xx年发表的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简.雅各布斯宣言般地提出了城市的本质在于其多样性。城市的活力来源于多样性,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催生和协调多种功用来满足不同人的多样而复杂的需求。正是那些远离城市真实生活的正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乌托邦的城市模式和机械的、单一功能导向的城市改造

工程,毁掉了城市的多样性,扼杀了城市活力。要挽救大城市活力,必须体验真实的城市人的生活,必须理解城市中复杂多样的过程和联系,谨慎而精心地,非粗鲁而简单地进行城市的改造和建设。

雅各布斯关于城市的思想和对策是具体而日常的,却恰恰是与正统的城市规划背道而驰的。如:街边步道要连续,有各类杂货店铺,才能成为安全健康的城市公共交流场所;街区要短小,社区单元应沿街道来构成一个安全的生活的网络;公园绿地和城市开放空间并不是当然的活力场所,孤立偏僻的公园和广场反而是危险的的场所,周边应与其他功能设施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公共场所的价值;城市需要不同年代的旧建筑,不是因为它们是文物,而是因为它们的租金便宜从而可以孵化多种创新性的小企业,有利于促进城市的活力;城市地区至少有存在两种以上的主要功能相混合,以保证在不同的时段都能够有足够的人流来满足对一些共同设施的使用;巨大的单功能的机构和土地使用将产生死寂的边缘,当行政中心、音乐厅等大型设施与城市的居住区和其它功能相分离而独立成区时,必将会出现死寂的边缘带;贫民区并不一定如正统规划人士所认为的“城市的毒瘤”,相反,可能是城市最具活力和安全的区域,不应采取大规模投资改造和搬迁的方式来进行消灭,而应通过鼓励和培植自我更新的能力来逐渐脱贫;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不是靠修更多的道路来解决,那只能使城市最具的活力区域不断受到侵蚀,而是应该通过减少汽车的使用机会的方式来解决,包括提高使用汽车的难度以及提供多种出行选择来慢慢减少人们对进城汽车的依赖;城市应该分解成高效的、尺度适宜的社区单位,

通过这种社区单位使市民能在城市规划和改造中表达和捍卫自己的利益;大型旧城改造工程,特别是救济式住房项目,不能与城市原有的物质和社会结构相割裂,改造后的工程必须能重新融入原有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空间肌理;城市的视觉设计必须反映城市功能,城市的秩序是城市功能秩序的体现;等等。

雅各布斯强调城市规划必须以理解城市为基础。正是从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出发,雅各布斯发现城市生命和社会经济的活力在于城市功用的综合性和混合性,而不是其单一性。因此,城市规划的第一要旨在于如何实现多种功用的混合、为各种功用提供足够的空间。城市功用的丰富多样性,才使城市有了活力,城市文明才得以延续和繁荣。

雅各布斯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以流畅而充满激情的文字,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回答,雅各布斯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

城市是个活的有机体,城市规划本身也是一个富有生命的活的过程。而价值观和社会道义,更确切地说是尊重和关怀普通人的价值观和道义是这个生命过程中跳动的心脏和灵魂。

斗转星移,快速的城市化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运动的幽灵从西半球来到了东半球的中国。今天不妨也将雅各布斯对现代城市的金石之言来对照我们大江南北各大城市。我们会发现,非常可悲的是,我们并没有从美国和西方城市的生死试验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利用城市化

这一个3000年难得一遇的良机来建设美好家园,而是变本加厉地在扼杀我们城市的活力、毁灭城市的特色。

因此,我们都应该致力于规划设计一个以城市居民的生活为核心、富有活力的城市,而不是用一个假想的乌托邦模式,来实现一个整齐划一、非人性、标准化、功能单一、毫无活力、千城一面的所谓理想城市。(郑豪杰)

读书分享】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后感 前言: 时代在变,

或许很多景很多事很多理都已经变了,

不再像书中说的那样,

但是某些最本源的认识,

最本源的问题仍然在,

无可厚非它是我人生中第一本城市规划教育的启蒙书

提笔谈读后感,或许我第一点想谈的是简.雅各布斯或者《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第一次就让我心动的一些东西吧,也正是第一次就让我为之心动的内容,让我爱上这本书,爱上这个人,爱上某些书中的景、书中的事、书中的理。

书中的景.事.理:

在纽约东哈莱姆有一个住宅区,那儿有一块很显眼的长方形草坪,它成了那里居民的眼中钉。这个草坪的问题被提出来的频率如此之高,使得一位经常往来那里去的社区工作者惊讶不已,无意间他发现居民非常讨厌那块草坪,并催促把它铲掉。当他询问原因时,通常回答是这样的:“这有什么用?”或“谁要它?”最后,有一天一位能说会道的居民说出了完整的理由:“他们建这个地方的时候,没有人关心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他们推到了我们的房子,将我们赶到这里,把我们的朋友赶到别的地方。在这儿我们没有一个冲咖啡或看报纸或借五美分的地方。没有人关心我们需要什么。但是那些大人物跑来看着这些绿草说,“岂不太美妙了!现在穷人也有这一切了!”

她的话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有一种东西比公开的丑陋和混乱还要恶劣,那就是一副虚伪面具,假装秩序井然,其实质是视而不见或压抑正在挣扎中的并要求给予关注的真实秩序。

触动我心的思考:

大二上的一整个学期的专业安排就是城市规划思维训练,为了使我们由空间营造转到规划思维的过程顺利些,班主任在大一的暑假给我们留了一个小调研作业,记录你家人一天的生活,记录他用到的空间场所,如小卖铺等,并且记录所用空间场所的使用次数,达到时间,使用评价。我回到家很是用心的去做这个作业,并且一直在思考班主任最后的叮嘱,要把你们的调研,你们的思考落实到空间上。。。。。。 不过我最终调研出的结果是:我并没有得到很多关于空间的深刻认识,而是我发现我们小区也存在那块“长方形草坪”——中央公园(我们附近的三个小区共享的公园)。中央公园有着我们建造空间的所有技法,中心对称,曲径通幽的小道,开场广场,更有着北京市政府的资金支持,所以公园本身很棒,但是奇怪的是无论是早上晨练还是傍晚漫步,公园总没有几个人,相反小区社区中心旁的小小小广场、住宅楼间的道路上总是很是热闹,充满生活的气息,更奇怪的小区侧门的尚未使用的宽广道路有时竟成为最热闹,人群最聚集的场所,我思索了很久,从空间本质去思考,一直找不到满意的答案,至到听到那位能说会道的居民的痛诉,我才明白了这一切。。。。。。

原因很简单,驻扎在北京五环外的我们小区,是旧城拆迁的产物,新建的漂亮大楼房,魅力敞亮的公园,其住户有大致两种情况,一是老北京土著居民,生活水平一般(否则肯定不住五环外,我家就属于此类):二则是“北漂”一组的打工者,无论哪种住户,他们都对公园的艺术品质要求并不是很高,打工者根本没时间去,土著居民更喜欢坐在自家楼前,吹吹风跟邻居唠唠,并且小区内环境本身就已经很好,很舒适了,他们才不愿意走那么老远,出了小区,再穿越一条道路,去那个花园散心,就连小区侧门那个不用的宽广道路都比这个中央公园有吸引力,因为他满足了住户对活动场地的几乎所有要求:路程短、通风凉快、安全干净、又有足够的场地和自由开展各种活动。。。。。。所有的这些,都充分的说服任何想要去喧嚣中央公园的人,告诉他们,中央公园在我们城市生活中扮演了怎样苍白尴尬的角色。

回过头来讲,作为受害者,我能理解更能感受到那里居民的心情:没有人关心我们——城市真正使用者需要的是什么,“当政绩遇上正统规划,完美人性处处开花”,但其中的滋味,其中的好坏只有我们——真正的城市使用者知道。。。。。

这就是书或人或事或景第一次触动我内心,让我开始对这书有好感,有兴趣,更是有信赖的起点,后来点点滴滴,断断续续的看完了整整413页的全部内容,正如前言我所总结的书上的很多东西已经变了,甚至说书上的很道理已经在现在行不通了,甚至相违背,但是他真的给了我很多关于生活,关于城市,更关于城市规划的思考和领悟,现在合上书,细想一下,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读后感,谈一下这书这人带给我的一些感悟。。。。。。

先简后难,深入浅出地来讲,第一点我想谈一下

之于简.雅各布斯个人

或许可以说读一本书,其实是在读作者这个人。简·雅各布斯19xx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小镇斯克兰顿,她家族中几代女子都与男性一样拥有职业,而且大多数是教师。在她的家庭中女孩和男孩被同等对待,家族的这一传统塑造了她果敢而特立独行的性格。19xx年简和一位擅长医院规划的建筑师结婚,定居在纽约的格林威治村。在丈夫的影响下,她开始对建筑发生兴趣,并成为《建筑论坛》的助理编辑。19xx年,雅各布斯为著名的《财富》杂志撰写了一篇关于城市中心区的文章《市中心为人民而存在》。该文随即被一部关于城市问题的颇为畅销的集子《爆炸的大都市》选中,使得她的作品开始引起《财富》杂志、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包括L·芒福德在内的众多纽约文化界人士的关注。19xx年,当得知雅各布斯想写一本关于城市设计的书之后,洛克菲勒基金会立即慷慨解囊,资助她去美国各大城市旅行并专注于写作。一年多以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二十万字的著作问世了。

自由平等的教育,让简感言敢怒,哪怕对方是比自己强大的政府,坚韧有事业心,可以用尽几乎一生的时间去为仅仅一件事奔波忙碌,所有这些,你是很难在中国教育模式下看到的,而当得知简想写关于城市设计的书之后,洛克菲勒基金立即慷慨解囊,这更是现在中国迅猛发展时急缺的,听听你的人民的心声,呵护你的伟大人民的小小心愿,正是因为简个人本身的优秀品质,加上社会环境的各方面支持才能使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世界巨著的诞生。

但此书一出版,立即掀起了美国城市规划界甚至整个美国对城市建设的再思考,对于简.雅各布斯本人也是褒贬不一,各说纷纭,当年的美国公职规划学会(APAO)会长丹尼斯·奥·哈罗也不得不抱怨道:“简·雅各布斯的书对城市规划来说是非常有害的,但我们将不得不和它生活在一起。” 就像我们总结美国内战的起因时就是一个女人的一本书惹起来的,无可厚非简.雅各布斯挑起了美国人甚至全世界人对城市发展的再思考。即使有些人认为在美国旧城更新发展中,那些大规模计划的失败是因为美国经济开始走向萧条,而不是这位坊间主妇的愤怒叫喊与温情絮语。但是当简.雅各布斯逝世时, 多伦多市长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简·雅各布斯将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而为人们铭记,她的洞察力和作出的贡献将改变北美城市发展的方式。”简·雅各布斯被列为美国最值得珍惜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只有这些,就足以证明简.雅各布斯这个美国女人的影响力有多震撼。。。。。。。

之于城市本身

上世纪六十年代,简.雅各布斯在纽约,她喜欢在纽约的大街上步行,穿过城市的大街小巷,她渐渐看到美国的大城市正面临着某种灾难:“被规划者的魔法点中的人们,被随意推来搡去,被剥夺权利,甚至被迫迁离家园,仿佛是征服者底下的臣民。完整的社区被分割开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做的结果是,收获了诸多怀疑、怨恨和绝望;这一切无法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无法不相信”。

雅各布斯的总结或是很是犀利,不过当政绩遇到了伪城市规划,人民的生活真的就遭殃了。。。。。。 “请看看我们用最初的及时意见了些什么:低收入住宅区成了少年犯罪、蓄意破坏和普遍社会失望情绪的中心,这些住宅区原本是要取代贫民区,但现在这里的情况却比贫民区还要严重。中等收入住宅区则是死去沉沉、兵营一般封闭,毫无城市生活的生气和活力可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那些奢华的住宅区域试图用无处不在的庸俗来冲淡它们的乏味;而那些文化中心竟无力支持一家好的书店。市政中心除了那些游手好闲者以外无人光顾,他们除了那儿无处可去。商业中心只是那些标准化的郊区连锁店的翻版,毫无生气可言。人行道不知道起自何方,伸向何方,也不见有漫步的人。快车道则抽取了城市的精华,大大的损伤了城市元气。这不是城市的改建,这是对城市的洗劫。”

或许每一个人都不希望,花钱花力致力去做的事竟是如此的结局,我们开始迷茫,开始困顿到底什么才是城市的真实面目,城市的真实生活?

我通过对全书的通读,总结出我认为一个城市能够健康幸福发展的几个必要条件:

1,城市发展要以人为本,只有充分理解并尊重城市使用者的需求,才能为其建设他们喜欢和想要的城市生活;

2,城市发展中,我们要认清一点,发展一个城市,重要的不是把那里建设的有多美,而是把那里的城市生活建设的多么完善,多么丰富有趣,所以对于城市建设来讲,城市空间的多样性,生活型,以及社会因子的多样性是最最起决定性的,正如雅克布斯在书中所提的“城市对于一种相互交错、相互关联的多样性的需要,这样的多样性从经济和社会角度都能不断产生相互支持的特性。这种多样性的内容可大相迥异,但是它们必须以某种具体的形式相互补充。”(只有做到这些,城市芭蕾才可以在城市的没一个角落每一个时间段都动情起舞);

3,正如雅各布自己所言“时尚的背后是社会经济的原因”,经济发展是硬道理,这点对于城市发展,城市建设亦是如此;

4,只有经济建设是不够的,公民的素质教育很是重要,就像雅各布斯在讲城市街区生活时,提到的每个社区都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公共主持人一样,除此之外,城市更需要所有市民的支持和爱护,同样像雅各布斯在街区生活中所提的人们自己自发组织的请愿队伍的强大力量一样,市民是城市中最最重要的主角; 5,健全城市的各项机制,尤其是市民生活的反馈机制和市民参与自己城市建设的决议体制。

我们希望每一个城市都是最美最好最幸福的,但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回过头来看美国后来的城市发展建设情况,我们不难发现,70年代以后,各种类型的强调以社区和居民为主体的小规模社区规划(Community Based Planning),逐渐成为美国城市旧城更新的主要形式。显然,这与《生与死》大力推崇的传统的“小而灵活规划”(Little Vital Plan) 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真实原

因同样很复杂,并非一种观念所能推动。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旧城更新仍然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而言。虽然人们有必要适当调整视角以寻求新问题的新答案,但在有关旧城更新的许多重大问题上,《生与死》中的许多观点仍然有无可替代的启发作用。

之于中国的城市发展现状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05年在中国出版,年底被《中华读书报》选入十佳“年度图书”之列。以一本城市学著作而言,它的入选看似突兀,实际上颇不寻常。在一波又一波破坏性旧城改建的浪潮席卷过后,我们不禁要问,这本19xx年就已问世的著作,是不是来的太晚了?

是的,他的确晚了,在中国不断加快他发展速度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幸福美丽的小城市小社区被无情的摧毁,换来的是冠冕堂皇的大社区,新生活,幸福生活,当我们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视野和角度来审量中国的城市发展状况时,我觉得对于中国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有这样两个层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规划理念的批判和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批判。

在理念批判的层面上,我国现行规划理念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以物质性规划为中心的规划。政府为追求所谓的城市形象而牺牲民众的利益,热衷于拆迁改造,大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正如我们习以为常的“中国拆”,其实在今天的中国,“蚁族”、“农民工”、“城中村”哪个不是中国现阶段不健康的城市发展造成的,“国家在富强,生活在变好,但是没有任何人觉得自己在变得更幸福”中国国民经济不断攀升,赶超日本,但是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下降,这又怎么能不是不健康的城市社会发展带来的;

在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批判层面,我觉得那已经不是淡淡的批判,而是“赤裸裸”的讽刺我国落后的规划理念和规划师、建筑师的重度专业自恋的有力工具,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内规划界的一些专业人士不过是自己专业教条的俘虏,缺乏对自己专业和自己身份的反思能力,成为听命于权力或资本的人。《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一个唤醒他们反思的契机。

不过,今天的中国已经开始了对健康人性的城市社会发展的探索,并且有了很大很快很是显著地进步。突然想起来,前两天去丽江旅游,无意中看到的丽江新闻报纸,整整一个大版面在讲丽江古城的今后发展,题目很有意思“丽江古城发展,由你来拍板!”我看到了社会上各个阶层各个团体各种背景,各种老人、大人、小孩对于丽江古镇今后发展自己的看法,很是有趣,很是动人;报纸的另一整版块是在讲丽江名人杨二车娜姆,虽然是娱乐八卦,但是当杨二车娜姆谈丽江古镇时,很是令我动容,她说他不喜欢今天的古镇,因为今天的古镇已经完全没有了古镇原有的味道和感觉,她没有选择把酒吧开在古镇里,是因为她想去证明去告诉更多的人,原来酒吧也可以是这样子的,让人们去真正感受真正的酒吧文化,而不是那些看似热闹实质已快沦落为夜店的丽江酒吧。并且她还谈到了店铺的多样性,街道生活的丰富性,她说他最喜欢的城市是那些欧洲的小镇,在哪里的每条街都不相同,每条街上有咖啡店,也有酒吧,有小的商品店,也有画廊等艺术展示店,又卖衣服的,也有卖书的,你可以在一条街上体验各种不一样的生活体验,但是丽江就完全不是这样,所有卖一样的店铺都聚集在一起,潜意识里他们就开始了恶性竞争,酒吧一条街就是典型的代表。呵呵,其实杨二车娜姆的这段话跟简.雅各布斯讲的城市的多样化的条件,尤其是产生多样性的因素和主要用途混合之必要性有什么差别?呵呵,异曲同工,只不过是一是学术论文,一是民间闲谈而已。

无论如何,我很是开心,因为我不仅看了中国政府,中国社会团体,更看到了中国最最基层的中国人民对于城市人性健康发展的意识的唤起和思考,所有的这些是最最重要的,因为所有的他们都是城市生活的体验者,更是城市生活的缔造者。中国明天的城市发展,我看到了挑战,更看到了希望。

之于中国城市规划教育

其实,针对《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书来讲,我觉得简.雅各布斯对于美国城市发展的讽刺和批判是众人所能感受到的,但对于一个学习城市规划的学生来讲,我能看到雅各布斯的另一把锋芒毕露的亮剑,并且这把亮剑的杀伤力一点也不弱于他针对于美国城市发展的开展的进攻强度,那就是他对于城市规划专业,对于正统的城市规划理论的“赤裸裸”的“人身攻击”。

攻击利剑:

在城市建设和城市设计中,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室,有实验也有错误,有成功也有失败。在这个实验室里,城市规划本该是一个学习、形成和试验其理论的过程。但恰恰相反,这个学科(如果可以这么称呼的话)的实践者和教授们却忽视了对真实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研究,对那些意料之外的成功的原因漠不关心,相反,他们只是遵循原子小城镇、郊区地带、肺结核疗养院、集市和想象中的梦中城市的行为和表象的原则——这一原则源自除城市以外的一切。

在你还不知道城市是如何运作的、需要为它的街道做些什之前,你是怎么能够知道如何来应付交通问题?你不能知道。

正确描述不是来自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是来自于它实际上是什么样子的。城市规划及其同伴——城市设计——的伪科学甚至还没有突破那种一厢情愿、轻信迷信、过程简单和数字满篇带来的舒适感,尚未开始走上探索真实世界的冒险历程。

要弄清出城市表现出来的神秘莫测的行为,方法是仔细观察最普通的场景和事件,尽可能的抛弃以前曾经有的期待,试着看看能否发现他们表达的意义,是否从中能浮现有关某些原则的线索。

自始至终,从霍华德到伯纳姆以及到最近的城市改造法律的修改,全部的观念和计划都与城市的运转机制无关。缺乏研究,缺乏尊重,城市成了牺牲品。

攻击者的回应:

其实想到要谈现阶段中国的城市规划教育,我想到了两个人.

一是我在规划杂志上看到的一个专题讨论,题目就是“论今天的中国城市规划教育”,其中一位城市规划的教授,她的观点很是一针见血:“真正能够益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城市规划教育,首先应该塑造具有美好生活理想的人,通过城乡规划教育,培养可以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帮助人们达成美好生活目标的专业人士。 美的创造不是形式之后的装饰。因此,在城乡规划教育中特别需要重视正式美的力量,珍视美的价值,勇敢地倡导审美体验与塑造中的喜悦与自由。首先,让支撑城乡建设事业的技术人才拥有充实的生命形态和健康的文化心理结构,才能为社会塑造理想的城乡环境和综合丰富的生存空间。这是塑造人类理想生活环境的中的感动,忽视了生活中的美丽,那些社会经济,生态资源,城乡统筹的理论与方还有什么意义,仅仅是迷失在城市规划教育中自娱自乐的游戏罢了。。。。。。”我很是认同她的观点,我觉得中国城市规划甚至是全世界的城市规划教育,最容易迷失自我的事是,迷失并享受在城市规划教育的自娱自乐中去; 二是陈锋书记,作为政府要职的党委书记,又是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的专家。特意选择跟我们低年级的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他很是用心的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虽然手绘功底是你们学校的一个特色,但城市规划是一个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需要你们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广,需要你们关注解决的问题很是社会化,我想知道你们把很多时间花在手绘或是其他的表达学习上,这是否影响你们对城市规划本身的其他方面的深入学习和知识积累?这样来讲,花那么多的时间在手绘表达值得吗?或许是迫于学校现况和老师的压力,我们所有在座的规划学生都异口同声的咬定,值!然后开始了强有力的论证,特意挑出来的受访者总是能给出很和谐很安全的回答。陈书记最后还是语重心长的叮嘱我们,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规划学习生活中能多多关注社会问题,社会焦点,因为可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将是我们中国城市发展需要面临的重中之重,这要比城市空间问题重要的多,突出尖锐的多,也更难解决。其实,我一早就猜出了会是陈书记访谈我们,因为我能感受到中国城市规划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而陈书记的问题和叮嘱亦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其实,中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教育存在一个特点,是他的优势也是他最最致命的问题所在(我个人认为),那就是很多学校的城市规划教育是依托建筑学建立的,所以城市规划教育更多的偏向城市空间的塑造,虽然在去年城市规划专业脱离建筑学升为一级学科,但是现在的大多数城市规划教育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好的一面是城市规划的学生在做空间想问题的时候更多开始思考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但是在今天大步发展向前发展的中国,城市建造是第一位,房地产事业如此火热,又有几所学校,又有多少城市规划人士愿意放弃这么优厚的市场资源而转去开始漫漫无期的社会问题,城市生活的探索、思考、解决呢?就像曾经我的一个师长,含泪跟我们说,希望建大所有的城市规划学生出来都是搞规划,而不是搞建筑,更希望能

出几个中国政府规划界的大人物,好巩固一下建大城市规划在全国的地位,不过我发现这位老师也在乐此不疲的在自己的设计事务所里开始自己的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的事业。。。。。。

无论今日的情况如何,我相信明日的中国城市规划教育必将于现在大所不同,但是他含金量将不会贬值。。。 后记: 一本书可以带给一个人多少东西我不知道

不过我会感谢《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很多多

读书笔记:《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es”

在读王军

的《采访本上

的城市》时,

不断地看到他

对《美国大城

市的死与生》

的推崇,今天

终得一读。

城市的特性

1、 现在(指

美国五、六十

年代)的规划:

低收入住宅区

成了少年犯

罪、蓄意破坏

和普遍社会失

望情绪的中

心,这些住宅

区原本是要取

代贫民区,但

现在这里的情

况却比贫民区

还要严重。中

等收入住宅区

则是死气沉

沉,兵营一般

封闭,毫无城

市生活的生气

和活力可言,

让人感到不可

思议。那些奢

华的住宅区域

试图用无处不在的庸俗来冲淡它们的乏味。而那些文化中心竟无力支持一家好的书店。市政中心除了那些游手好闲者以外无人光顾,他们除了那儿无处可去。商业中心只是那些标准化的郊区连锁店的翻版,毫无生气可言。人行道不知道起向何方,伸向何处,也不见有漫步的人。快车道则抽取了城市的精华,大大损伤了城市的元气。这不是对城市的建设,这是对城市的洗劫。

2、 被规划者的魔法点中的人们,被随意推来揉去,被剥夺权利,甚至被迫迁离家园,仿佛是征服者底下的臣民。

3、 这个普遍存在的(城市规划)的原则就是城市对于一种相互交错、互相关联的多样性的需要。这样的多样性从经济和社会角度都能不断产生相互支持的特性。

4、 (原住民):“他们建这个地方的时候,没有人关心我们需要什么。他们推倒了我们的房子,将我们赶到这里,把我们的朋友赶到别的地方。在这儿,我们没有一个喝咖啡或看报纸或借5美分的地方。没有人关心我们需要什么。但是那些大人物跑来看着这些绿草说:“岂不太美妙了,现在穷人也有这一切了!”

人行道的用途:安全

5、 城市的人行道,孤立来看,并不重要,其意义很抽象。只有在与建筑物以及它旁边的其他东西,或者附近的其他人行道联系起来时,它的意义才能表现出来。

6、 街着及其人行道,城市中的主要公共区域,是一个城市的最重要的器官,试想,当你想到一个城市时,你脑中出现的是什么?是街道。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有意思,那这个城市也会显得很有意思;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单调乏味,那么这个城市也会非常乏味单调。

7、 一个成功的城市地区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在街上身处陌生人之间时必须能感到人身安全,必须不会潜意识感觉受到陌生人的威胁。

8、 城市公共区域的安宁,人行道和街道的安宁,不是主要由警察来维持的,尽管这是警察的责任。它主要是由一个互相关联的,非正式的网络来维持的,这是一个有着自觉的抑止手段和标准的网络,由人们自行产生,也由其强制执行。

9、 不安全这个问题,不能通过分散人群,降低稠密度,用郊区的特征来取代城市的特征的方法来解决。

10、 表面上,老城市看来缺乏秩序,其实在其背后有一种神奇的秩序在维持着街道的安全和城市的自由。这是老城市的成功之处。这是一种复杂的秩序。其实质是城市互相关联的人行道用途,这为它带来了一个又一个驻足的目光,正是这种目光构成了城市人行道上安全监视系统。

人行道的用途:交往

11、 在大城市里,没有人能够做到随时开门迎客,款待任何来访者。没有人愿意这么做。但是,别一方面,如果城市人之间有意义的,有用的和重要的接触都只能限制在适当私下相识的过程中,那么城市就会失去它的效用,变得迟钝。

12、 人们决意要护卫基本的隐私,而同时又希望能与周围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和相互帮助,一个好的城市街区能够在这两者之间获得令人惊奇的平衡。

13、 在那些人们面临的选择是“要么共享所有要么什么也不共享”的城市里,常有的结果是什么也共享不到。在缺少自然的和普通的公共生活的城市区域里,居民通常会在很大程序上处在互相隔离的状态中。

人行道的用途:孩子的同化

14、 在实际生活中,只有从城市人行道上的那些普普通通的成人身上,孩子们才能学到成功的城市生活最基本的东西:人们相互间即使没有任何关系也必须有哪怕是一点点对彼此的公共责任感。

15、 废除城市的街道,而且尽可能地降低和缩小它们是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和经济作用,这是城市规划正统理论中最有害和最具破坏性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常常以种种关心城市孩子的名义出现—那种虚无缥缈的动听的高谈阔论则是其最具讽刺性的地方。

街区公园的用途

16、 城市完全是一个有着具体形状和活动的地方。我们在理解城市的行为和了解有关城市的有用信息时应该观察实际发生的事情,而不是进行虚无缥缈的遐想。

17、 在城市中,生机和多样性产生更多的生机,而沉寂和单调则让生机远离。

18、 一个城市的街道越是成功地融合了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和各种各样的使用者,也就越能得到人们随时随地的包括经济上的支持,促使其更加成功,得到了支持和获得了活力的公园因此也就可以以优雅的环境和舒适的氛围而不是空洞无物的内容回报街区的人们。

城市街区的用途

20、 如果我们将街区看做是一个日常的自治的机构,那么我们就会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在城市街区上的失败,究其源头就是在自治本地化上的失败。我们在街区方面的成功也就是在自治的本地化上的成功。

21、 城市街道人自治功能:组建公共监视网,以此来保护陌生人以及我们自己,发展一个

小范围的,建立在日常公共生活基础上的网状关系,以此来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社会监控的机制,帮助把孩子纳入一种相当负责的能包容的城市生活里。

22、 哪里的城市街道拥有足够频繁的商业、足够强的活跃程度、足够多的使用和人们足够多的关注,可以来促成一个公共街区的生活的连续体,哪里的美国人就可以很理直气壮地证明他们在街道—街区自治方面的能力。

23、 城市有效的街区应该达到以下这些目标:首先,要造就生动有趣的街道。其次,在城市辖区下具有小城市的面积和力量的地区内尽可能地促成具有这种特性的街道网。第三,将公园、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街道的一部分来使用,从而强化街道用途的多样化,并将这些用途紧密地编织在一起。公园、广场等的使用不应该各行其事,互相分离,或与地区内的街区的用途互不关联。

24、 在街区单元规划方面,按照产生在街区内部的多样性的交叉使用和活力,而不是按照形式上的分界线来界定街区单元,这种做法自然是与正统的规划观念相违背。它们间的不同在于一个面对的是充满活力,交叉多样的有机体,有能力塑造自己的命运,另一个却是固定的,没有生气的住宅区,唯一能做的只是照看它们已经被给予的东西。

城市多样化的条件

产生多样性的因素

25、 要想在城市的街道和地区生发丰富的多样性,四个条件不可缺少:1)地区以及其尽可能多的内部区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这些功能必须要确保人流的存在,不管是按照不同的日程出门的人,还是因不同的目的来到此地的人,他们都应该能够使用很多共同的设施。2)大多数的街道必须要短,也就是说,在街道上能够很容易拐弯。3)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应该各色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应包括适当比例的老建筑,因此在经济效用方面可各不相同。这种各色不同建筑的混合必须相当均匀。4)人流的密度必须要达到足够高的程度、不管这些人是为什么目的来到这里的。这也包括本地居民的人流也要达到相等的密度。

主要用途混合之必要性

26、 如果这种多样化的用途在白天时间段里带来了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和兴趣,随后就会出现很多的商店和服务设施来满足这种需求,而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光顾这些地方的使用者越是背景不同,阶层不同,商店和服务设施就越有必要分流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顾客,反过来,也就能吸引更多的人群。

老建筑之必要

27、 时间使得一个年代里成本昂贵的建筑成为另一个年代里价格低廉的抢手货。时间使得一个年代里建筑内的紧张空间成为另一个年代里的剩余空间。在一个世纪里平平常常的建筑在另一个世纪里却成了有价值的珍品。

28、 在大城市的街道两边,最令人赞赏和最使人赏心悦目的景致之一是那些经过匠心独运的改造而形成新用途的旧建筑。

29、 城市里的新建筑的经济价值足可以由别的东西,如花费更多建设资金来代替的。但是,旧建筑是不能随意取代的。这种价值是由时间形成的。这种多样性需要的经济必要条件对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街区而言,只能继承,并在日后的岁月里持续下去。

30、 城市中大量人口的存在应该作为一个事实得到确确实实的接受,而且应该将这种存在当做一种资源来对待和使用,在需要激活城市生活的地方,提高人口的密度,同时,把目标定在促进街区生活的活跃程度,不仅仅而且在视觉方面,竭尽全力激发和增加多样性。

有关多样性的一些神话

31、 欣欣向荣的城市多样性由多种因素组成,包括混合首要用途,频繁出入的街道,各个年代的建筑以及密集的使用者等。

32、 在城市地区,如果某个地方在用途和功能都一体化,那么这本身就会让城市陷入一个左右为难的地步,而且情况要比郊区更加严重,因为城市地区的主要景致都是建筑。要让这些建筑都归于一体化,这实在是太荒唐了,也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33、 如何在视觉上使城市拥有多样性,如何尊重城市的自由,但同时又在视觉上表现出秩序的形式,这是城市面对的一个重要的审美问题。

34、 在很多人口集中和用途多样化的城市地区,人们仍是以步行为主,但在郊区或大部分灰色地带,步行则根本行不通。一个地方的多样性越是丰富多彩,同时又有条不紊,人们就会越愿意步行。即使是开车或通过公共交通从外面来到多样化的充满活力的地方,他们到达那里后也会步行。

35、 非贫民区的基础是创造一个活跃的气氛,使得贫民区里的人能够享受城市的生活和人行道上的安全。最糟糕的是贫民区里沉闷单调的气氛,这样的情况只能会使一个地方贫民化,而不是相反。

36、 交通干道,以及停车场、加油站和汽车旅馆等成了使城市支离破碎的强大的,持续的因素,城市给这些东西提供了一席之地,但城市自己却被分割肢解了,东一块,西一块,四处蔓延,互不关联且到处空空荡荡,让步行者吃尽苦头。

37、 我们的问题在于,在拥挤的城市街道上,用差不多半打的车辆取代了一匹马,而不是用一个车辆代替半打左右的马匹。在数量过多的情况下,这些以机器作引擎的车辆的效率会极其低下。这种效率低下的一个后果是,这些本应有很大速度优势的车辆因为数量过多的缘故并不比马匹跑得快很多。

38、 把城市的交通问题只简单地看成一个分流行人和车辆的问题,并把实现这种分流看成是一个主要的原则,这种思想和做法完全是搞错了方向。应该把城市的行人问题与城市的多样化,城市的活力,城市用途的集中化放在一起考虑。如果缺少其中一个,比如多样化,那么在人口众多的大型生活住宅区,人们当然会更倾向于使用汽车,因为这样要比步行来得方便。城市会出现很多交通混乱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肯定不会出现在城市无人管理的空旷地带。

39、 对于城市“限制”汽车策略来说,什么样的方法是合适的呢?如果我们能理解问题的关键不是城市对汽车的“限制”,而是怎样通过城市本身的作用来“限制”车辆,那么很多方法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些合适的方法是一些可以给其他必需的和人们渴望的城市用途提供余地的方法,这些用途刚好是与车辆的交通需要处于竞争之中。

40、 城市多样性和城市的生活与城市街道上车辆的绝对数量的减少有着紧密、有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如此紧密,以致除了问题严重的情况以外,一个良好的“限制”策略应该纯粹建立在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城市地区的基础上,同时也应该忽视这种基础对车辆交通的影响—其自身就会是“限制”作用的结果。

41、 目的是城市活力的规划必须要做到城市的每个地区最大程度地在形式和数量上刺激和催化各种城市用途,包括的人口的多样性;一个城市要在经济上有所发展,社会生活充满生机,城市本身魅力无限,这是基础的基础。要想做到这一点,规划者们就必段做出诊断,具体到每一个地方,研究到底是在哪一个环节上缺少多样性,然后尽最大可能帮助提供缺少发生多样性的条件。

42、 目的是城市活力的规划必须要促成一个以当地街道为主的街区网络的形成,最大程度依靠这些街道的使用者以及一些小企业主和小商人来确保城市公共空间的安全。

43、 我们今天炮制出来的处于半郊区和郊区地带的混乱状态到了明天就会被那里的居住者本身所抛弃。这种分布稀疏,互相间相隔甚远的地方缺少了一个居住点应有的足够的内在活力,持久力和固有的可用性。

44、 一个城市有了活力,也就有了战胜困难的武器,而一个拥有活力的城市则本身就会拥有理解、交流、发现和创造这种武器的能力。

45、 充满活力、多样化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则是自我再生的种子,即使有些问题和需求超出了城市的限度,它们也有足够的力量延续了这种再生能力并最终解决那些问题和需求。

读书笔记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摘 要】:本文为看规划界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后的读书心得。文章对《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写作背景、作者简.雅各布斯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综述;进而对书本中4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及观点进行了解读;此外,描述了此书对笔者所产生的一些启示及思考,并用书中的方法分析了笔者曾经生活了五年的城市——广州的一些典型公共空间。 1.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写作背景

19xx年,简.雅各布斯出版了她的名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这本书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工业化国家开始出现的人口生育高峰,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对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就美国而言,城镇化进程继续加快,大都会地区进一步形成,原有的、以开发建设为主体的综合规划体系及其理论在新的需求冲击下不知所措。伴随着郊区的发展,美国大城市普遍出现了城市中心区衰败的现象。面对“规划师们”采用传统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来解决城市更新和改造的问题,作者站在一个普通公众或社会工作者的立场,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对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了一些基于社会和经济考虑的城市规划思想。 2.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简.雅各布斯Jacobs, Jane(1916-2006)

简·雅各布斯19xx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小镇斯克兰顿,她家族中几代女子都与男性一样拥有职业,而且大多数是教师。在她的家庭中女孩和男孩被同等对待,家族的这一传统塑造了她果敢而特立独行的性格。中学毕业后雅各布斯不愿去上大学,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速记员培训后,她却去了当地的一家报纸《斯克兰顿论坛》做义务记者。经济大萧条时期她去了纽约,为时尚杂志《Vogue》撰稿。22岁去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了2年,随后进入战争信息办公室工作。

19xx年简和一位擅长医院规划的建筑师结婚,定居在纽约的格林威治村。在丈夫的影响下,她开始对建筑发生兴趣,并成为《建筑论坛》的助理编辑。19xx年,雅各布斯为著名的《财富》杂志撰写了一篇关于城市中心区的文章《市中心为人民而存在》。该文随即被一部关于城市问题的颇为畅销的集子《爆炸的大都市》选中,使得她的作品开始引起《财富》杂志、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包括L·芒福德在内的众多纽约文化界人士的关注。19xx年,当得知雅各布斯想写一本关于城市设计的书之后,洛克菲勒基金会立即慷慨解囊,资助她去美国各大城市旅行并专注于写作。一年多以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二十万字的著作问世了。

简.雅各布斯前后陆续总共出版了7本书。早先3本都是关于城市的,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之后,《城市经济》与《城市与国家的繁荣》是解释城市经济的重要性和它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中间一本《分离主义:魁北克的主权之争》是从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发展角度探讨魁北克独立运动的根源和影响。后面3本书《生存系统:关于商业和政治的道德基础的对话》、《经济的本质》、《黑暗的时代将要来临》则用柏拉图式对话的方式探讨社会与哲学的本质问题,譬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传统的价值等。 3. 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的主要是关于城市中人的社会行为,作者从最容易使人产生共鸣的街道着手,对城市生活的的景象进行了大量的描述,讨论了人行道的用途 :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以及街区公园和城市街区的用途。本章中,作者强调街道的安全不是靠警察来维持得了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街道的安全问题,那么随时都要有无数的“街道眼”(指街道能够吸引人们关注它,作者把盯着街道的眼睛叫做街道眼)盯着其所在的街道;另外,街道上要有人活动,作者形象的把某一街道上人们从早到晚的繁忙而有序的和谐的生活场景描会成“街道芭蕾”。

关于街区公园,作者调查了美国大城市的众多公园,发现很多大型公园在使用上都缺乏多样

性,不能吸引各种各样的使用者,没有吸引人们自发地使用公园的能力,所以他们实质上只是流浪汉和罪犯们所呆的场所,成为街区不安全的因素之一。作者支持在城市中建立一些小型的公园活动,要它们起到小的“必须物品”的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城市的经济行为,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

书中说“城市是由无数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各个部分也表现出无穷的多样化。大城市的多样化是自然天成的”。关键是要丰富城市的多样性,才能提高城市的活力。作者指出,要想在城市的街道和地区发生丰富的多样性,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主要用途混合之必要:地区以及其尽可能多的内部区域的主要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混合功用能保证在不同的时间吸引不同的人,保持从早到晚都有人在街道上活动。其中有一个例子——曼哈顿地区的例子,曼哈顿中心区是一个因使用者时间段的分布不平衡而饱受困扰的地区。这里是一个纯粹的工作区,大约40万人在这里工作,但是他们都只是周一到周五在此工作,下午5点下班后以及周末日这里出奇的寂静,这里的服务设施极为有限,就连曾经纽约最好的一家五金店都因入不敷出而关闭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功能太过单一,来这里的人群也太过单一,这里商业的生意大部分都只能集中在一天的两三个小时中,甚至是一个星期的10分钟或15分钟里。这样的低利用率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没前途的。雅各布斯建议,在此地增加一些临海的博物馆,建一些电影院和歌剧院,吸引人们在夜晚和周末来到曼哈顿。所以作者认为,要提高某个地区多样性,几个基本功能的混合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几个基本功能必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确保人们在不同的时间里走上街道,才能正真从社会和经济上产生有益的影响。

2、小街段之必要:也就是说,大多数街段必须要短,使人们很容易拐弯,并且增加人们接触的机会。作者同样采用举例的方法,列举了哥伦布大道、曼哈顿、纽约的街段的例子,其街段既长且相互间缺乏联系,人们要从一条街去到另一条街非常不方便,而且其街段旁的商业都是统一格式,又没考虑使用者的感受,导致这些街段越发死气沉沉、门可罗雀;相反,波士顿北端,这个被称做“浪费型街道”的典型,却因为其方便灵活的交叉使用,在面对官方的冷漠态度和资金支持不利的情况下,奇迹般地摆脱了贫民区的境地。

3、老建筑之必要性: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应该各色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应包括适当比例的老建筑,满足经济能力不同的功用的需要。“城市需要各种各样的旧建筑来培育多样性的首要混合用途,以及第二类用途。特别是,它们需要旧建筑来孵化新的首要用途。”一些小的或者刚起步的企业,如果没有产出收益小的地方(即老建筑)容纳它们,他们就不会成长起来。作业举了路易维尔的样品鞋市场和布鲁克林两个例子,这两个地方的老建筑都是培育首要多样性的地方,老建筑成为很多中等、低等和无产出的企业的栖身之地,不同功能的企业聚居于此,不同的人群在此活动,从而为丰富城市的多样性出了一份力。 4、密度之需要:人流的密度必须要达到足够高的程度,不管这些人是以什么目的来到这里,其中包括本地居民。城市需要充分的人口密集,使各种功用充分发挥经济效能,增加城市的舒适性。作者的观点:人口的集中是一种资源。

第三部分作者从城市在真实生活中是如何被使用、城市中的人是如何行事的角度,考察了衰落和更新的某些方面。城市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交界地带——大量的单一用途与另一单一用途之间组成交界处,形成了城市“普通”的边缘地带,这些地方往往成为窝藏罪犯破坏力的街区。作者认为,唯一能克服交界真空带的方法是靠邻近区域的强有力的干涉势力,即交界处附近的人口密度应该比一般情况下高(以及多样化),附近的街段应特别短,街道的潜在用途应特别强,首要混合用途应特别丰富,而建筑年代的混合也应该如此,从而使真空地带被限制在最小区域内,总而言之就是提高此处的活力:动用尽可能多的城市各种要素来形成一个活跃的、混合的区域。另外,关于贫民区的问题,当时美国的城市改造方法是直截了当地消除贫民区和分散里面的居住者,以一些能产生高税收的住宅区取而代之,或者是吸引

一些比较容易对付的、不会产生很多昂贵的公共需求的人口到这里来。作者认为,这只是 把贫民区从一个地方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而已。作者的观点是对这些街区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而不是一股脑儿端掉。贫民区是可以向非贫民区转化的。

第四部分作者建议在住宅、交通、设计和管理实践方面来点变化,最后讨论了城市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问题——一个如何解决有序复杂性的问题。 4. 对我的启示及我的思考

虽然已经看完了整本书,但印象比较深的还只是前面两部分的内容:城市的特性和城市多样性。

关于城市街道和人行道,雅各布斯所描述的“街道眼”和“街道芭蕾”,让我想起了曾经在广州荔湾区的情形,曾经在荔湾旧城区里调研就有过亲身的体验。当我们走在那儿的大街小巷里,时不时会有一些人从家里走来问我们是干嘛的,很多时候,最先上来问的只有一个人,但是过没几秒钟,我们就会被一大群人围起来问东问西了。在这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谁还有机会做坏事?然而,我们却经常在新城的大街上碰到“呼喊救命”或者“呼喊抓小偷”之类的事,但是就算其周围有再多的人,都很少见有人上前帮忙,大家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更多的人是赶紧走开,以免遭受牵连。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当然,旧城区街道尺寸小,他们熟悉住在同一条街上的所有人,一旦发生什么事情或者有陌生人时,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内聚集很多人,所以他们抵御陌生人的能力比较强;而现在的大尺寸街道上几乎都是陌生人,谁都不认识谁,谁也没有义务去帮助谁。现在的居住小区里面的人相互之间多数也是不认识的,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隔壁邻居都不知道他的姓名。但是当人们有经济能力的时候为什么还是选择去人际关系冷淡但环境条件好的地方而不会选择环境条件差但人际关系好的地方呢?这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人的追求和欲望是无止境的,这是人的本性。既然这种现象不可逆转,那么我们就应该做点什么来使人们相互间自发的产生一些关系(信任、关怀等等)。雅各布斯所指的提高城市的活力大概就指这些吧,也就是说使城市具有人情味,充满着生命力。所以,从事城市规划或者城市设计的人们应当从“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而不是随意地追求表面上的东西。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最为真实、最为鲜活的生命。因此,当我们面对和处理城市问题时必须抱着一种敬重的心情和谨慎的态度去仔细观察和辨析城市生活中的细节及隐藏在背后的秩序和原则。 关于老建筑的问题。这又很容易让我想起我们国家的旧城区或者城中村了。之前在广州时,猎德村的整体拆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当然,猎德村的整体拆迁到底是对是错,我个人觉得很难说。但是,他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麻烦(尤其是外来人口)。我同学的父母曾经就是那的租客,并在那的菜市场卖菜,那里一拆,他们必须寻找其他租房,但是他们重新住的租房处却没有菜市场给他们用了,他们成了无业居民,还得交付租金、生活等,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再看看广州天河区附近的城中村。天河区是经济非常活跃的地方,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富人区。但是不管经济怎么发达,不管那里的人们多么富裕,它都需要服务业来为人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然而从事服务的人们肯定不会是富人们自己,他们都是来自农村的外来人员,属于低阶层的劳动人们(我们国家目前农村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所以他们只能涌入大城市来谋生)。虽然在富人区,但是他们没有经济实力在那买一栋房子或者租高租金的好房子住,又由于从事服务业工作的特殊性——上班早下班晚,他们不可能住的离自己工作的地方很远,所以他们只能选择附近的低租金的环境差点的城中村如石牌村居住了,这里解决的很大部分低层劳动人民的居住问题。政府如果对天河区附近的村子采取整体拆迁的改造方法,那无疑是拿石头砸自己的脚。偌大的一个天河城,需要的服务人群也是很庞大的,如果把服务性人群居住的地方全搞没了,服务性人群必须得离开这里去其他地方谋求生活,那么天河区势必会逐渐衰落下去。雅各布斯说老建筑是丰富城市多样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其实,我们国家的旧城区也有同样的作用。城市必须要有不同阶层的人群才能生发各种各样的活动,从而提高城市的活力。

关于雅各布斯支持大规模城市的发展模式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目标是:20xx年城市化水平由20xx年的37%上升到55%,由此推算出每年将有1500—2000万的新增城市人口。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化必然导致城市规模迅速增长。但是,城市大规模的发展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恶化城市交通,加剧“城市病”,城市规模失控,严重破坏城市周边地区的环境和农田,还会增加行政管理成本等等。如此多的问题,我们又该怎样面对呢? 5. 公共空间的分析

一看到雅各布斯提到的关于城市多样性的条件之一“首要用途的混合”,第一时间内使我想到了自己的大学校园。虽然校园不是城市,没有城市那么多的功能,也就没有城市那样的复杂性,但是我觉得也还是可以用这个条件来说明点问题的。在我就读的学校,教学区是纯粹的教学区,宿舍是纯粹的宿舍,而且距离还比较远,确实达到了“互不干扰”的目的。一到上课时间,教学区塞满了人,宿舍空掉了;非上课时间,教学区是留不住人的,宿舍则爆满。学校的功能分区太过明确,太过单一了。教学区为什么就不能参杂些其他功能呢?比如一些便利店、小书摊,下课的时候给老师同学们提供些饮料,零食之类的或者看看闲书;再就是有一些娱乐性的设施,室内的或者室外的,能够吸引同学们在非上课时间过来利用;此外我们教室外的大片草地,大家都把它称作“有地方没空间”,那么大地块,却没有给人休息落脚的地方。如果教学区被稍微调整一下,相信就不会出现图书馆自修室没位置了,同学们都还不愿去教学楼上自修的现象。

一看书马上想到的另外一个公共空间是人民公园。人民公园可以说是广州最活跃的一个公园了。每天从早上到晚上都有大量的人在此锻炼,活动等。人民公园有这样一种魅力:人们经过它旁边时会不由自主的被吸入进去参与他们的活动。公园里面的环境非常好,各种设施也比较齐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休息。另外,公园里活动的人大多是中老年人,或者是老

6

人带着小孩,但是他们进行的活动却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拉琴,下棋、打太极、打牌等等,里面的氛围非常之活跃,只要对生活有激情的人都会被这样的气氛所感染,走在里面,你可以任意参加各项活动,大家相互之间都很友好。而广州的另一个公园——东风公园,它与人民公园则完全不同,它的分区特别明确,专门的儿童区,专门的老人区,儿童区因有儿童娱乐设施而带来很多小孩,老人区就是所谓的一条廊子,老人活动的空间很小,所以显得比较冷清。虽然两个都是完全对外开放的公园,但是相比之下,人民公园就有人气多了。 又回到荔湾区的公共空间上。荔湾旧城区除了荔湾湖公园外,其他几乎没有特意创造的大型的公共空间。一棵大树底下摆一张桌子甚至什么都不摆、一个花架下面、自家门前的一个小空间、稍微有点健身或者娱乐设施的空间等都是荔湾区里人们进行活动的公共空间,他们自发的在这些地方进行各类活动——打牌、打麻将、聊天、下棋、做刺绣活等。这些活动更加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使他们之间发生各种关系,使这里更加具有活力。这些就起到雅各布斯所指的小的“必须物品”的作用了。 6. 感受

虽然看完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但是对书本中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有些观点还不是全部了解,尤其是后面2张的内容。看了书后,自己的第一感受是非常佩服雅各布斯这个人,佩服她的勇气,在众多“大师”前面赤裸裸的批判他们所采用的东西;第二感受就是我们要“跳出山看山”,不能一头扎在自己所学的领域界里,一味地盲目采用别人的东西,要有自

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第三感受就是觉得城市越来越复杂﹗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读书笔记

完成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阅读。我觉得可以散漫的谈出一些东西。

1. 大都市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小城市、乡村、建筑的东西,必须以完全不同的方法、视点去看待、分析和解决其问题。

首先肯定大城市是人类、是自然界进化的崭新的更高级的形式,是一个积极的东西。并且在相当的意义上,大城市由于其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程度和自适应、自调节能力,从而应该被看作一个有着自身生命的有机体。必须用全新的思维方法来对待大城市问题。 2. 书中始终强调的是大城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多样性”,必须支持多样性,不论在哪一个层面上。

也恰恰是因为了多样性大城市才真正的是一个复杂系统。其生命性来源于其各个多样的因素之间的网状的联系,使其具有极强的互动性。

3. 互动性,也就是书中同时反复强调的“交叉使用”,是大城市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这个不是其性质,而是其一种健康的重要的行为模式。

4. 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和无机体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其“内力”,大城市更新、发展、健康的源泉都应该主要的来源于经过了良好的合理的制度组织从而生发的内部力量,而不应该是另外的外部力量成为其动因。健康的内部结构对于大城市;来说非常重要。 内部活力是大城市最重要的生长源泉。

5. 街道的安全和活力等等都应该源于其内部建立了良好的“监视网”,其实是一种由具有主人公精神的常驻居民作为基础形成的一种强有力的、合理组织的并且依靠了个体自身能力的公共关系网。

6. 大城市相当于民主社会,应该是充分激发个体的能力,充分的尊重实际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是一种健康的自下而上的构成形式,而不是集权主义的自上而下。

7. 大城市的结构已经完全不同于小型聚落,而是发生了质变,成为了有机体,成为了自适应、自调节的有机组织,必须用生物学的、新式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大城市问题。

8. 鼓励“多样性”的重要手法就是“混合”,功能的混合、形式的混合??单调、单一是大城市的最大的敌人,在每一层面上都需要考虑通过恰当的混合来达到能够生发活力的多样性! 9. 活力和健康的来源不是“相同”,而恰恰是“不同”,关注营造出有组织的不同的复杂性,来产生健康的多样性,从而激发自身活力。就像内脏系统和任何有机系统,正是因为不同元素之间的协作和“交叉使用”从而真正的达到了内在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10. 杜绝悲观的怀旧主义和对于小农经济的向往,那个是原始的非有机的系统,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

11. 大城市的另外的重要特性就是应该收到隔离鼓励的“高密度”,因为只有基本元素(人口)足够高的密度才能够激发、支持多样性活力。

12. 对于交通问题,关键是彻底的转变看问题方法,不是以汽车为中心而是以人行为中心。 具有活力的人行道是真正的城市生活的发动机!好的街道(人行)最重要!并且具有多样化的功能而不是一个“人行”功能!安全、活力等等都依赖于一个健康的街道来生发。 13. 街区的“原住民“成为了一个健康的街区网络的基本,然后“陌生人”为街区带了了多样性、交

流!他们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第五章 城市街区的用途01

其一贯的“反动”观点:

1. 要反对传统的、以公共设施服务距离为基准的街区设置方法(7000人街区).

2. 反对传统的内向的、“温馨的”、封闭的街区观念――城市的最大优越性之一就是“流动”

3. 反对在设计中以乡村或者小城镇为模板来设计大城市。大城市有着大城市的优越性,和小型聚落(乡村和小城镇)是完全不同并且应该是不同的因为这样才能够互补)。 “广泛的选择和丰富的机会不正式城市所要提供的吗?” 中心问题:街区是干什么的? 街区是日常的自治机构――自治本地化――街区的必要性――街区的本质

街区是必要的,但是反对伪街区。

作者认为的三种必须的、有用的街区(我想其英文应该是zoning,是说明的一种分区制): 1. 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 2. 街道为主的街区

3. 大城市中的地区(约为100,000的“城中之城”) 其中: 1.“城市”级别:

应该能够形成一些特殊利益集团

“20~30个性情相投(同一个圈子)的朋友”、“他希望他的朋友们知道他在说什么。” “一个城市的整体性表现在能够将有着共同兴趣的人集拢在一起”,这个是城市的最大的可用资源之一。

2.“街区”――街道为主的街区

能够形成公共监视网――街道自治功能的最重要体现 另一功能:在不可能自我解决的问题上寻求外界帮助

街区的大小――“这个问题完全没有意义”。

街区成功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依赖于各个街区之间的互相交错和重合――街区组――产生多样性、带来变化(视觉上、经济上)。 3.地区

其主要功能是“协调”作用,协调城市和街道之间的关系,作为了一种“中介”。 街区,必须“反”隔绝

向生命科学学习!

雅各布斯认为的理解城市的思维角度:

1) 对过程的考虑。

2) 从归纳推导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点到面,从具体到整体,而不是相反。(从局部到整体,从小到大。)

3) 寻找一些“非平均”的线索,这些线索会包括一些非常小的变数,正式这些小的变数会展现大的和更加“平均”的变数活动方式。

“对过程的考虑”不如说是“从整个的或者说尽可能大的网络的角度来考虑你所面对的问题,将之看作是立体网络中的一个点。”就是一个语境的问题。

将之看作是有生命的而不是一个固定的静止的东西来看待。住宅和住宅是不同的,不能够仅仅理解为“提供住宅”。

由点到面,其实也是在倡导一种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的方法,而不是借助教条的一种“一般推论”,最近发现老张的东西都在这几本经典之中。从现实之中找出方法和结论,而不是从教条之中。我知道怎么做是因为我调查研究了。

而且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很多书中的经典常常被证明是错误的,所以相对来说,真正比较可靠的还是现实。书籍的学习主要是提供分析现实的工具,这个绝对不能够替代现实! 实际生活中的城市行为过程非常复杂,不可能用一种具体模式来描述:非常具体化、不可能抽先的应用某种方式来看待这个过程。

“也许正是因为(规划专家)这种这种有问题的思维训练,才使得规划者常常不如普通市

民更能够理解具体的事情,才使得规划者常常不如普通市民更能够理解具体的事情,更有分析具体问题的眼光,因为后者尽管没有什么专业知识,但与街区有一种切身的关系,因此也就更熟悉那儿的用途;换言之,更不会从一般推论或抽象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有序复杂系统之中,统计数字不能够说明问题。

“要发现城市中的?非平均?的因素,需要有?平均?的大变数的存在”,就是说要以之为基础,这个里面已经有了一定的互相借鉴的东西在里面。因为知道了平均,所以才知道非平均之所以为非平均。但是仅仅大的变数是不够的。

“非平均”变数和大的变数相互关联。

规划者们养成了对最重要的东西(“非平均”变数)置之不理的习惯。

有一个中心的东西,就是说雅各布斯是一个城市主义者而不是一个反城市主义者。她肯定和赞美大城市而不是否定大城市。

“即使是最困难的问题也不会难倒一个拥有活力的城市。”

“企图从那些节奏缓慢的乡村中或者是那些单纯的、自然状态尚未消失的地方寻找解救城市的良药或许会让人悠然生气一种浪漫情怀,但那只是浪费时间。 ”

雅各布斯将城市视作是一个通过聚合、密集、综合和高度多样性来拥有了乡村所不具备的强大能力的自然地进化的产物。城市是进化的自然,而不是反自然。城市的问题只能够依靠向前的进化来解决,而不能够依靠幻想退回到前城市时代来解决。

或者可以称之为积极的城市主义者。她眼中的大城市的力量是“庞大的财富,巨大的生产能力,支持和使用这些东西的人才的有序的聚集。” 城市本身是自然地“不可缺少的、合法的一部分”。 对于思想发展的精简的概括: 三个阶段:

1. 处理简单问题的能力

2. 处理无序复杂性问题的能力 3. 处理有序复杂性问题的能力 台球的比喻

处理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这里似乎可以称之为面对简单问题的简单处理。即是研究那种包括两个直接联系的、联动的因素的问题。大概就是说一个变量是另外一个变量的函数,即有某种固定的一一对应关系,我们为了追求一个变量,只需要测量和掌握另外一个变量就可以推导出来。其函数关系可以说相当于当代的计算机的位置,就是说人总是追求出一种机制来可以通过输入一个能够简单得到或者说控制的东西来得到想控制的东西。仍然是一种“输入输出”的机制。永远不要再有“说到底还不就是??”的想法。

在这个层次,人能够相对来说得到(纸面上)更为精确的结果,似乎对结果的控制能力更强,但是这种过分的简单化其实又离现实太远,是实验室科学。

一个台球的运动能够被精确计算,但是一个台球失去了台球存在的本来意义,因为它可以构成一个实验,却不能够构成一个游戏。

无序复杂化

处理几百万个台球的同时运动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在这个运动的问题中,台球彼此可以抽象为彼此完全相同,因此其彼此之间的没有紧密的互相“关联”性。其彼此仅仅是一个抽象数量关系,是一种平行关系,而不是一种紧密的互相关联,不是有机的契合。 可能做设计,就是要做到“有机契合”。互相紧密关联而不是可有可无。

而100个台球和99个台球直接除了复杂性的降低之外,仍然是同样的规律,同质化的系

统,不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关系。于是这个就是松散。

雅奶奶描绘的城市街区在中国大城市很难找到!中国大城市中都是单位大院和大型住宅区。路网格局的不同是一个根本原因。十八世纪开始的美国城市都是采用密方格网(估计大约120*40—60的样子),基本上就是两排独立或联体住宅的宽度。

如果说从多样性和混合、密度上讲,也就在某些大城市中心区附近有可能有类似街区,但是想象一下你会去那里住吗?治安、卫生、以及高房租,不同年代建筑的混杂插建。我想只有高收入单身或者商业中心就业的人会租住在这里! 学习奶奶精神,主要就是一种社会学,或者说记者的视角看待社区。具体做法没有办法学习! 另外她的著作,真象是个美国老奶奶讲述老美国的故事,絮絮叨叨,约翰家长、汤姆家短,杰瑞家还太乱,晕??离严谨的理论著作相差较远!

同时雅奶奶还是一个社区活动家,异议主义者,领导了多起反抗政府规划的活动。这方面她是开了学者的先河,记得好像是英国的前建筑师协会的主席,也是这样一个人物,成功领导了他居住社区的反抗动迁,自建活动而声明鹊起,成为社区建筑运动的领袖。看看差距吧??,搞这个在中国早进去了!

中国大城市的大单位院落,也构成一种社区,只是它是封闭的、按照乡村规模建设的,它不能和其他社区“交叉使用”,无法成为城市的多样化。因此,所有的大单位构成的都市,其实不是真正的都市,而是大单位的简单加总。也就是“简单对象”,而非“有序或无序的复杂对象”。

Jacob奶奶在这些表象之后,找到了一些有用、有利的理论来支持,就算不是博士论文,也并非在糊弄读者,所以她才能影响历史。而且她本人就用著述做出了将理论联系实践的最佳案例,我们现在在abbs上讨论的方式,不就是和她一样的方式吗?

中国城市的问题,伸展出去,还可以引发讨论为何中国有过最大的城市,却没有“城市文化和传统”?Jacob所引理论,在建筑和规划角度上,为分析中国历史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我们每个人都已濒临绝望,我们正在旋涡中下沉。托起我们的身体是我们浮出水面的,是希望,对生活的价值和我们的努力的不可解释的信念。是心灵深处源自我们力量之发挥的潜意识。”

今年很早我就买了这本书,匆匆的看了一遍,随意在书的空白处,记下了批注。时过多日,早就忘了大概的意思。最近,苦于思考之中,看到了末匠的贴子。触发灵感,决定再看一遍。以下是我的小小读书心得。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书是对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的彻底推翻。看完《导言》,我傻了:雅奶奶从规划的鼻祖——霍华德开始批判,接着是格迪斯、柯布西耶、城市美化运动,最后是“现在的城市改造法律的修改”(美国60年代)!这样,我们的城市规划理论的根基就受到了激励的冲击,我们开始怀疑自己也是被蒙蔽的那一个。接下来,就用大量的事例来证明“统治现代城市规划和重新建设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的失败!导言就是[非法内容]的过程!也是“破”的部分,接下来,就是“立”。通本书强调的是“对真实生活中的成功和失败的研究”和“尊重”。

第一部分的五章是论点提出的基础——论据;讲述了“城市的特性”。

主要是通过大量事实的调研和作者的亲身体验得出的关于城市中人行道、街区公园、街区的特性。以及人们在其中的真实生活状态。从中充分得暴露出了传统规划原则对城市的摧毁

——由生到死的转变!在这个部分中,作者强调人行道的三大作用:安全、交往、孩子的同化。并提出了促成这良性循环的条件。这里她提出了著名的“街道眼”概念。

其实,在读这部分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总是浮想小时候住在大院时的情景。夜不闭户!大院里就像一个大家庭,谁家来客人都晓得,大院门外的街上就是市场,每天放学回家,都可以看到门口买菜的老奶奶,没几天就熟了!偶尔她塞我根黄瓜,就象对待自己的孙孙一样。

第二部分的六章是论点的中心部分,阐述城市多样性的必然性以及形成必然性的四个条件:主要用途混合、小街段、老建筑、密度。

这部分开始批判的是规划者不分“大城市”和“小城镇”,忽略了“大城市”的多样性!规划不仅要尊重城市的多样性还要充分利用!随后,分别阐述了形成多样性的四个条件。“主要用途混合”——让我想到了前几年提的很多的“混合功能”的概念,就是指在规划中反对地区的功能单一和纯粹性。利用多种功能活跃规划范围内的人气,提高利用率!作者是从经济效用上分析的“下曼哈顿”的实例。“小街段”主要提倡短的街段(两个路口之间的距离)提出了200英尺的最佳街段创造丰富的城市生活!“老建筑”——她提出了“崭新以及光彩四射的状态是一种表面现象,也是消失最快的商品”的确,拆迁可以给政府和开发商带来不可估量的利益,可是,在斩断原住居民的内在的地缘和人际关系之后,给他们留下了什么?老建筑的消失,又给人们留下了多少无奈的叹息和思想的空白!此时,我想到的是那位可敬的法国人为了保护北京胡同历经千难万苦!因为那些是人类的财富!“密度”——作者区别了“高密度与过于拥挤”的概念,并阐述了它们的关系,希望创造“高密度的人口可以住在密度足够高的住宅区内”。 第三部分的四章主要是阐述城市“衰退与更新的势力”。 第四部分的六章主要围绕着“住宅、交通、城市设计、分析方法”等主题,犀利地批判了“城市规划理论”的缺陷。最后她提出了理解城市的思维角度:对过程的考虑;从归纳推导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关注“非平均”的线索!

我并没有仔细的看看后面这两个部分。但是我最喜欢“十八 视觉秩序:局限性和可能性”这章!她用不同我们的眼光去分析城市景观。“艺术与生活的混淆”导致“城市设计令人感到失望”。规划师将城市搞成了“既不是艺术也不是生活,而是标本”的作品。 提出规划师应该“阐明、体现和解释城市的秩序”。反对“重复”,提倡“充满活力、相互关联、错综复杂的用途”。之后,用“街景”来证明“城市使用功能的秩序法则需要用途的强化和多样性”。并分析了“街道视觉隔断”和 “地标”的设计!

总起来看,翻译过来的书读起来还是有些沮涩,而且其中的一些言辞有些过激。看完后,并没有对城市规划产生怀疑,反而更充满了希望,因为我看到了问题!

1,此书应当借鉴了亚力山大的模式语言学派的论证,而且很可能是大量借鉴。

2,城市之作为复杂有序的整体,也就是有机体,是因为人本身如此,由人所组成的社会也继承了这个特点。(受一个朋友的课题启发,他要做的是将车流和水流对比,前者最大的特点是人有主观选择的能力)

3,保持城市多样性之首要法则:功能混合,某个区域最好是大于两个功能。在《模式语言》里面也有多个类似的模式,并给出论证和设计方法。

观之广深地区的城中村,即具备这样的特色,廉价的租金提供了整整一个年龄段的生存所在,而上海的房租之高,让人住得很远忍受长途挤车、或者忍受高房租。 然而,广深地区

的规划者看到的城中村,却是“城市的毒瘤”。

我在广州和深圳的城中村都住过,并未如此强烈的感受到这一点,反而是强烈感到相关部门没有提供良好的公共设施,尤其是下水管道、公共卫生。《功夫》里面的猪笼寨,具备了一个解决方案的雏形:一个房东承担了物业管理的职责。想必让一个城中村得到一个物业管理的制度不难设计出来。

然而,他们的解决方案,唯一的几乎就是拆除而后快。

十一 有关多样性的神话

“需要指出的是,多样性蓬勃发展的城市地区会冒出一些奇特的和不可预测的用途,和别样的景致。但这不少多样性的不足,反而是它的一部分。这种情况的发生与城市的使命是不谋而合的。”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宽容的人,在生活之中体悟到的真理;而非一个教条的人,在教科书中学习到的理论。规划的教科书,就像放血疗法一样的譬喻真是绝妙!人们在错误的道路上无论走的多远,都会理直气壮的认同教条,这是一种多么司空见惯的事情!

罗素在哲学史中提炼的定理在这里起作用了:思想体系,能自圆其说者,必不可信;经验主义者洛克牺牲了首尾一贯,达到了可信,可惜其他大部分哲学家都没有这样做。首尾一贯,必有重大基础性缺陷,三次数学上的逻辑悖论,就是明证。

本书用活生生的生活经验,和记者身份的明察秋毫,提出了规划理论史上的逻辑悖论。并且在众多可信的思想支持下,解构了爱德华-柯布西埃的自圆其说的体系。 十 密度之需要 “一种思想体系,不管怎样试图做到客观,其背后总会有感情色彩和价值观念的支持。” Jacobs在这个角度上为罗素提供了论证。首尾一贯的体系,其基础性的重大缺陷,经常是思想家所困扰的,但是为了整个体系,只好牺牲掉这些悖论了。

举个我们最熟悉的马克思历史理论的例子。马克思不满意城邦时代的希腊存在奴隶制一样,在构造整个历史哲学体系上。略去了一个致命的悖论,其结果就是:几十年后特洛伊等一系列古城的发掘,发现了希腊城邦时代之前还有一个帝王将相的希腊社会!这就推翻了原始社会-原始民主制-奴隶社会的社会演变的体系。后来顾准在考古学信史的基础上,而非为了构造某个体系的前提下,才完成了希腊城邦史的阐述。

尤其城市规划这样接近人文学科的领域,在没有严格论证的情况下,一个理想,带着感情的思想体系,就这样诞生了。 尝试一组对照分析

霍华德体系 vs 雅各布斯体系 决定论 vs 经验主义,非完全决定论 计划经济 vs 市场经济 指令 vs 生活

整齐划一 vs 看上去乱糟糟、多样化

定量计算 vs 感情体悟

优秀的规划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vs 让普通城里人来构建他们的城市 减少脏乱差 vs 减少控制

物理学、机械论 vs 生物学、系统论

静态设计、一次性完成 vs 动态平衡过程、演变

妹岛的研究:

认为现在的集合住宅的设计不是基于“都市metropolitan”的,比如对于住宅的定义仅仅

定义其室内空间数目,没有关注“都市”,没有考虑外部的空间,因此这个是当时的日本集合住宅研究的盲点,因此妹岛从这个盲点出发,以盲点为视点,尝试在住宅和城市语境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希望研究的结果能够带来一种新的城市住宅模式(或者多种)。

首先她认真的研究了日本的住宅现状,从中以比较合理比较普遍的3DK户型(即四个房间,有一个房间为DK合设,其余房间由于日本行为的通用性比较强,所以都能够多用途)、70平米、每公顷120户的人口密度来作为自己的设计的基本规则,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新的模式。

她希望通过尝试能够得出新的模式。

她研究得出了城市的基本的3种密度模式:

左边既是低层高密度,她认为这个是没有城市性的,同时因为密度高,因此没有开放空间(公共性),所有的外部空间私有化了。

中间的是一种混杂状态,有低层\多层\高层,这个往往是现状。这个大概是雅各布斯喜欢的东西。这个时候由于有了高层,所以同样的户密度开始出现了开放空间。

右边的是高层建筑为主的大都市设计,是新的设计的普遍方向,开始有大量的开放空间。 看来对于妹岛来说,她认为的城市性大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高层的东西,或者说能够有着大量的充沛的开放空间(公共性),大概她会认为有着大量的可以共享和聚会的场所才能够有城市性?

城市型是否是应该追求一种更加合理的高密度?难道城市性真的主要是外部开放空间?或者是如何组织高密度的陌生人的聚居? 城市性是什么?妹岛的答案对吗? 新的大都市居住模式

基于上述两条规则的基础上,发展了3个基本规划密度类型:低层类型\多层类型\高层类型。低层意味着高密度而相应的高层则意味着更多的开放空间、能够实现居住在公园之中的梦想。但是同时妹岛又提出了低层方案能够更紧密的和人际、和土地接触。所以其实是各有优劣,而多层方案或者是多层和高层混合的方案,则大概能够兼具两者优点。 因此,在同时考虑了规划和建筑自身的因素之后,妹岛做出了5种实验方案: 低层+私有花园案: 地下层停车+地上2层。

基地满铺。开放空间被切割分布到各家各户(完全私有?)。每家拥有一个地面上的花园和一个屋顶花园。

其中每家的空间构成为:

开放花园;餐厨合一的厨房(厨房+餐厅);utility space(应该指设备空间\卫生间等),卧室。 有一个15米的道路作为作为整个基地的联系。 共有6种基本户型。

这种住宅导师认为是非常有城市性的,因为他认为城市住宅首先应该是能够和街道发生恰当的关系。

城市住宅到底应该是什么?或者说城市和建筑的关系应该是什么?建筑如何直接的、自下而上的形成城市?如何能够真正的体现出城市的相比较农村来说的高度的组织性? 城市是个复杂的具有生命的组织,如何恰当的构建?紧密?每一个建筑都应该和场地、和城市结构产生最紧密的联系?不应该产生罗嗦的、不能够直接和城市空间产生关系的介于建筑和城市空间之间的空间?就是说应该由建筑直接来形成城市的空间?边界应该直接由建筑形成?不应该由规划的线或者其他弱化的元素形成?即使是平面化的场地内的开放空间比如绿地等等,也因为不是3维强化因素而不应该有之形成街道等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的最基本构成因素就是街道?还有别的没有?

当我们评价理论时,很难说“...体系”,因为,什么叫“体系”?

在中文里,“体系”是一个很formal的词,当我们说"...体系“的时候,有一种意思基本就是“这个...已经成为准则了”。像我们说的城市规划体系,是在规划法法定的非常formal的

东西。 而“理论”,或者说“学说”,是不具备法律那种相对长久的稳定性的。在自然科学领域,旧的理论一旦被新的理论推翻,也就没有了太多指导意义;在社会科学领域,相同时代经常存在截然不同的理论,比如社会主义vs资,本,主,义(ABBS竟然把这个词屏蔽了)。因此,“理论”和“体系”范畴可能不同。

霍华德和jane各自的理论,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点没错,但如果将他们上升到“体系”的高度,可能会牵强。

霍华德和jane的理论目的也不同。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是为了说明“未来城市应该怎么样”。jane的这本书主要还在说明“当前的问题在哪里”。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目的产生出的两

种理论,在理论分类(或者叫理论体系)上是不同的。霍华德的理论可以被认为是normative theory,而jane的理论是critical theory,在体系(理论体系)上,本质不同。如果按照JOHN FRIEDMANN对理论的分类(why do planning theory? planning theory 2003:1),一个属于theory 1(theory in planning), 一个属于theory 3(theory about planning),完完全全不是一回事。把他们规为决定论和经验论,可能不是很合适。

霍华德不是要“决定什么”,而是提出一个norm,倡导未来生活“应该”怎样。至于这个norm的实施由谁来决定,那是政治过程,跟霍华德的理论就没关系了。

jane发现“当前问题”,去critisize。目的不是介绍她“个人经验'。因为一个老太太的”个人经验“没多少意义,意义在于她对”规划现状“的”批判“提醒了人们”现状“的”问题“,重点在于critical。

说霍华德是计划经济,这个论断也有武断之嫌。的确,在他的花园城市里,要求土地是共有的,但这不代表经济形态是计划经济。更进一步说,什么是”计划经济“?

霍华德不是要提倡整齐划一,他提倡的是unti-城市化,他带有一种乡村田园的理想,认为理想的居住模式是”乡村“化的”小田园”。

jane也不是提倡乱糟糟,多样化。她提出城市内部多样化是为了批评当时的”单调“的城市改造运动破坏了城市生活多样化。但这决不等于她提倡乱糟糟。

也不能把霍华德的理论简单理解为减少脏乱差,因为他的主要norm在于”乡村化“。的确,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城市中心区脏乱差,但减少脏乱差不是他唯一的目的,他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理想“。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解决现实问题“和”指导未来发展“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减少”脏乱差“只是”解决现实问题“。而霍华德主要还在于”指导未来发展“。在后一点上,jane就没有霍华德做的多,因此,他们两个的理论,在理论体系上,是不同范畴的,一个叫normotive theory,一个叫critical theory。

jane也不是提倡减少控制,她提出”谁来控制',这跟“减少”含义不同。

最后把jane归于系统论,实在没办法评述,能不能把原著中话拿出来,一起来分析一下背后的含义?

回归街道,回归城市

谈论住宅如果还是去谈论户型的话的确是没什么兴趣了,几房几厅、基本结构、各种分区什么的,因为其和具体生活的过分紧密而充满了无限可能、堆积了无限的欲望同时也因此而短时间内没有了变化的可能,(我觉得现在最具颠覆性的户型应该就是裸体露天居住)。这就

像是一个“目标颤抖”的东西。

而且一个人是不能够仅仅拥有户内生活的。老婆孩子热炕头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他还需要和很多不那么亲密或者基本不亲密甚至完全陌生的人接触,不断的通过不可预知的“偶发”方式产生的新的“遇见”从而“孵化”新的社会关系链条和新的对于个人、他人、社会的机遇,这个才是城市。

而最基本的、原初的、和迄今为止最行之有效的城市空间,就是街道。

一户人家的时候只有内部交通不需要有多户公用交通,而当有了多户聚居时候就产生了户与户之间的连接性交通空间,街道随着聚居而产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而为什么要聚居?就是为了“公用”,使我们能够组织起来,你用我的我用你的除了老婆除外其实原始社会可能这个也是能够的。人多力量大,人多并且能够使资源得到更高效率的充分利用??等等吧。

街道是“公用”的必然,而且也一直是最佳的公用场所。

不仅仅公用,而且是“多用”。

街道可以举行节日联欢和游行(或者联欢的场所必须借助和城市街道的紧密连接才能够成立),街道能够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人的露宿场所,街道成为你和刚刚认识不久的生涩恋

人谈情说爱“压马路”的地方??当然,街道还可以走路。

有一种电影类型叫做“城市电影”,一直不知道其学院派定义(又是学院派,靠!)是什么,不过我总是以为杜琪峰的电影就是城市电影:他的情节都是非大都市地区(香港)不可能发生的,那里面充满了通过各种偶遇而产生的故事,暴力、爱情或者[非法内容]、或者平平淡淡,等等。是偶遇的陌生人之间的事情,这个就是城市。而在其电影中大量充斥的就是街道场景,有疯狂的shopping,有郁闷时候一个人在陋街的踯躅(反正没人认识你),有不断的不断的不断的追逐追逐追逐—因为各种原因,《柔道龙虎榜》上还将街道变成了比武摔跤场所当然希望这个街道足够柔软。 于是这个街道的性别也是可变的,可以是阳刚的男性也可以是生发诸多浪漫的女性街道,或者是不男不女,仅仅是走走路。

而街道本身又有着多种的宽窄、多种的速率,有热闹的或者不热闹的,有肮脏的或者干净的,肮脏的地方起码你内急的时候可以去大模大样的小便。等等吧,所以我喜欢街道,这个“千变街道”。

设想如果没有街道,还有没有城市生活?很多故事尤其是那些纯粹基于偶遇发生的故事将会无从发生,而城市于是不再城市,因为它丧失了城市的独特魅力。

所以要谈论城市住宅,我想最应该探讨的首先就是:城市住宅类型首先应该能够最有效的形成城市街道。

所谓的所有的诸位小资或者伪小资或者超小资们迷恋的欧洲的或者中国的或者火星的小城故事,如果细想想的话,其实最本质的就是一个:它们的住宅非常好的形成了街道! 什么胡同啊、四合院啊、里弄啊等等等等,都是通过非常好的和街道的契合来直接紧密的和城市发生关系、非常有机的合为一体。这里面没有任何的可脱离性,一个没有胡同和四合院的老北京就没有了北京,因为正是四合院这种建筑类型直接构成了北京这座城市,上海的里弄也是一样,住宅的外墙直接平行于街道走向形成接到界面而不藉著其他,任何的让你觉得流连忘返欲罢不能的城市其实都拥有这种关系。

所以我得出了我的结论,我认为的最好的居住或者最好的城市就是:住宅构建的城市。 我不知道怎么去界定我是在谈论住宅还是在谈论建筑类型还是在谈论城市,因为任何的将这几个概念的剥离的努力都会让我觉得反而没有了谈论的可能。就是住宅、而且应该是住宅形成城市,它们不能够、不应该被分别谈论!住宅是城市的最基本建筑类型,住宅和城市就像是美女的玉手,脱离美女的“美女的”玉手不如猪蹄。

当然今天的城市存在着同样的大量性建筑的办公建筑,但是将办公和住宅分立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导向,就像大便前的一泡尿一样的不可分离。所以我宁可简单化叙述:住宅构建城市! 住宅如何构建城市?

住宅通过构建优良的街道来构建城市!原因如前所述。街道是城市中最多义、最丰富、最具备城市性、最鼓励多样性并且能够孵化最多的城市故事之地。

现行的小区模式正恰恰是反对了这一点。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不妨到google earth上面对比一下较好的保持了传统城市形态的欧洲城市和当代中国城市的鸟瞰照片,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说欧洲的城市好,因为那种住宅和城市肌理的***关系,不不不,应该说,它们的城市肌理就是由住宅形成。而中国的城市道路是道路,“住宅区”是住宅区,每一个住宅区都脱离了城市街道扭成各色各样的艳俗的像脱衣舞娘一样的各种各样的麻花或者油条或者芙蓉姐姐类型的各种大小”s”形状,这里的城市街道往往主要依靠临街的商业、办公建筑形成。人们的作息和城市脱离了关系,你已经不能够再从阳台上眺望到节日的游行队伍了,眺望到的是小区中央的人造荒原。

而小区同时扮演了一个自私自利的掠夺者角色:它利用着城市设施、城市街道,同时将自己的资源禁锢起来、对城市封闭起来,这是典型的由于暴发户心理而主导的“一个都不能少”的贪婪心态:城市、郊区、农村、安全、热闹、方便、安静??等等等等,一个都不能少。而这一切的代价只能转嫁到各色的“非?资?”人群头上。这个就是我们的和谐社会图景了。 而任何一个基于单方面索取和掠夺的社会模式都终将崩溃!

记得龙应台有篇谈论和谐社会的文章之中有这样的话,大意是:在这个社会里面,如果你想让别人容忍你,你同时得学会容忍别人。

如果你想让城市能够更加的优质的、久远的为你服务,你同时应该学会服务于、贡献于城市。

如果你选择了城市居住,请收起你的过份膨胀的荷包,收起你的“一个都不能少的”郊区梦幻。给更多的人、不同的人提供基本均等的机会和质量。

如果你有钱可以生活的好一点,但是不要追求旁若无人的“最好”。

我的基本主张:小块卖地,开放社区,取消小区路(城市路就是小区路),住宅外墙直接贴红线形成街道(当然在相应的交通规划上必须同时进行优化调整)。

第一,什么是“理论”,第二,什么是“规划理论”第三,jane的理论是“规划理论”中的哪一类。

如果可以谈谈你对规划理论的化分,或许可以把jane的理论和“什么是理论”连接上(前提是认为jane的理论是规划理论)。

第一,按照你的引文,《经济学原理》把“理论”分为两类,实证和规范。

但是,对“什么是理论”这个问题,不同学者就有不同架构。像你所举的实证表述和规范表述就是对理论的一种分类。(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实证表述是empirical theory, 规范表述是normative theory)。我同样也听过对理论更加复杂的分类,比如Judge, Stoker and Wolman就把“理论”分成6类,分别是:normative theory, prescriptive theory, empirical theory, models, prespective theory and theoriing. (qtd. in Allmendinger 2002, pp8-9)。我个人认为,这个6分法要优于两分法,因为它更加有助于理论细分。

第二,什么是规划理论,这是个老问题。如果按照《经济学原理》的分类(引自cccg),那么规划理论只能有empirical 和normative两种。要么是1,要么是2。这样,当你把这种分类方法应用到现有规划理论时,会发生含糊不清。比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算什么?(我上面把它列到normative theory中,我犯了个错误,实际normative planning theory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ory OF planning (ibid, p8),就是“规划的理论”)所以霍华德的理论不是normative的,同样也不是经验的,这就产生了错误。如果用6分法,就可以把它归为prescriptive。这就是为什么“规划理论”含糊不清,因为本身对“什么是理论”就用不同分类标准。

而JOHN FRIEDMANN把规划理论分为1,2,3 (详见其文章why do planning theory?

planning theory 2003:3);我觉得是有道理的。把他的3分法映射到6分法中去,就会发现他把normative和critical都列为一种,其余4类归为了一种,再在这一种下面分几种。所以是成立的。

第三,谈到jane,个人觉得她的理论即是empirical的,又是critical(按照JF的分类)的,但主要偏重critical,因为emperical中很重要的研究方法就是试验采样,而不是一个人的个人经验,这是关于研究方法的问题,因此jane的理论是critical的。但不是normative的(我上面帖子出现了错误),因为里面并没有真正涉及“规划过程到底应该怎样”这种反映“背后价值观”的理论。

而霍华德的就是prescriptive的。

在看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他应该说是个城市分散主义者。反对将人类的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小汽车里,反对大概在西方非常风行的对于技术的过分的盲目的崇拜。他认为的

合理的交通网络应该是对应于人类本身的行为的多样性的。人类本身的行为速度总是逃脱不出肉体本身的限制,以步行为最基础。

霍华德:霍华德所追求的城市图景,说到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多中心的城市

2.更多的、更严密的层级结构的城市

3.功能进行了混合的城市,城市和乡村更好的组成统一体

4.互补的小城市形成的城市群来具有大城市功能,一种联盟城市

而我对于霍华德的理论最为反感的地方就是:他有着太多的严密的预设,他的思想方法仍然是一种旧时代的专制思想去告诉别人你应该怎么做那样才是幸福。它的城市--其实几乎所有的芒福德所提倡的城市理论中的城市--都会有一个外层的绿化圈层,将一个城市的发展范围做出了预设,而且倡导了一种普适性的模式。

而任何一个城市都其实是不同的,情况可以非常的复杂。

我想象的城市是一种更加自由发展的城市,你是去制定一个两性的规则而不是去制定一种终极的形态,你会给出一个原点,给出一个规则体系,然后这个城市就能够自己进行良性的运作,自己能够在运作中纠正运作中产生的错误甚至必要时候能够修订规则,就像任何的民主国家那样。

我不喜欢有着一种过份具体的完美的预设。告诉你说:到此为止吧。

更多相关推荐:
美国中国读后感

了解让我们更好的相处读美国与中国有感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该书作者费正清教授是一位正直的美国学者曾在中国的燕京大学任过教做过美国驻中国的外交官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和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

《美国与中国》读后感

美国与中国读后感费正清教授是一位正直的美官后来著书立说了美学者曾在中研究中的燕京大学任过教做过美驻中的外问题的泰斗据说现在美与中的几乎所有的研究中对中美两的问题的专家都是他的学生近拜读费教授名著美有了进一步的了...

《论中国》读后感

论中国读后感说起基辛格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历史课本上毛主席与尼克松握手的那一张经典照片在当时震撼世界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先遣队和推动者之中就包括亨利基辛格由此中美两个大国经过长达20多年的相互对峙后...

美国人的历史的读后感

底层的力量读美国人的历史有感政府当局每每看来它似乎已经取得成功它认为人民已经被诱惑或被征服之时民众却每每又骚动起来反抗了这是写在美国人的历史一书封底的一句话说出这句话的人就是这本书的作者霍华德津恩HowardZ...

论中国读后感

论中国读后感篇一论中国gt读后感有一些书你一旦拿起来就不愿意放下有些书则需要收敛精神屏气凝神地制定阅读计划督促自己读下去这本书无疑是前者用其他人的眼光来看周边熟悉的事物是一种特别的体验论中国作者基辛格全程参与了...

《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2

中国人的气质中华民族的品格坚忍不拔理性务实克勤克俭居安思危谁要能将东西方的精华集于一身谁若能在狭窄的常常是荆棘丛生的中庸之道上安然前行他就是幸福的一个多月前南图书架上阅读世界人文书系中一本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美国人...

读后感 美国衰退不利中国崛起

看完这名英国人写的文章我有三点感慨要发第一他对中国不甚了解比如他说是美国的衰退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殊不知这是我们主动调整的结果是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需要第二英国人永远是美国人的亲密小伙伴但国家利益永远是第一位...

《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

美式民主对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启示论美国的民主读后感1831年一位25岁的法国青年托克维尔访问美国在美国游历九个多月在此期间他以敏锐而独特的眼光观察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回到法国后他写作了论美国的民...

当中国统治世界读后感

中国不会统治世界读当中国统治世界有感当中国统治世界是一部震惊了西方世界的书书稿还在创作阶段就已经引起了西方媒体的一片沸腾它们都在关心究竟中国能不能统治世界中国统治世界的力量是什么这更是一部震惊了中国的书在英文版...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严塘中学谭谆祺由于本人是非师范生所以深知自己在教育理论知识上的不足所以在入职前的那段日子里我在网上选了好几本有关教育的书其中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成为了我的首选之所以会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在...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辽宁省教育厅教育信息中心景晓娜这些日子读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书的作者是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在这本书中有这样几句话非常吸引人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

美国十讲读后感 文档

一本书一个国家在许许多多的人看来美国这个国家总是充满着神秘世界上的超级大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最著名的大学汇聚着世界各地的精英这些都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眼里的美国但是真正了解美国的并不是很多从刚开始的建国来讲中...

美国与中国 读后感(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