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读后感

时间:2024.2.27

《伤仲永》读后感

读了《伤仲永》这篇文章,真的很"伤",可哀伤之余,又不得不引人深思:为什么一个天才,就这样被埋没了呢?

金溪的神童方仲永天生才华出众,他出生于农耕家庭,从未接触过任何文学的作品,竟然5岁就能指物作诗,并让人啧啧赞叹。可因其父母把他当作赚钱工具,不让他读书,使他最终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拜访本县的人,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这能叫人不扼腕叹惜吗?神童泯然众人,责任在于他父亲,原因是“不使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学习,岂不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

所以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学习而沦为“庸人”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童”、“天才”,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爱因斯坦不是神童,中学成绩并不好,大学也是考了两次才被

录取,学习也并不出众,后到瑞士一家专利局当了7年职员。在这7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工作,终于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

爱迪生不是神童,甚至连初小还未念完但他努力自学,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自己不懂的问题。由于他工作时间比一般人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79岁的时候,宣称自己已是135岁的人了。

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不论是谁只要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现在才发觉,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一个天资聪颖的人,若不把握机会,勤奋、努力地学习、读书,结局也就会像本文的仲永一样吧。更何况我们"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仲永着实令人哀叹,但我们现在更为重要的,则是不要让后人或身旁的人在"伤"字后面加上我们的名字,那样就比仲永更加可悲了。


第二篇:《学记》读后感


《学记》中教育的目的与作用 《学记》开篇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指出教育之目的与作用在于“化民成俗”与“建国君民”。 《学记》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与作用在于“建国君民”,即通过教育来“化民(教化民众)”,以达到促进国家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的目的与作用。正如《孟子?尽心》中言:“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2]优秀的教育能够使人民喜爱,能够得到人民的心,这充分说明了教育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肯定了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要通过对人的培养来实现。《学记》以玉为喻,指出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而人也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知“道”。而在《荀子?劝学》中言:“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就是对“人不学,不知道”最好的解释。这些都说明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肯定了教育的个体功能。 《学记》中对教育的目的与作用的诠释是与当代对教育的目的与作用的认识是一致的,都认为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这就为其指导当代的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在当代教育目的的实践过程中,却一直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作用的现象,将提高升学率作为教育的目的,把考高分作为教育的唯一作用,对当代教育造成了的巨大的危害。对此,早在19世纪末,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就提出过“教育无目的论”,主张教育的过程在教育自身以外没有目的,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认为教育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这或许对当代教育的变革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教育,使当代教育教学尽可能回归到《学记》提出的 “建国君民”、“化民成俗”的层面,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 第一章 《学记》中的教育原则 《学记》中提到的教育原则被前辈们总结出许多,都对当代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本章就“豫、时、孙、摩”、“善喻”、“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四个原则,结合自己的看法,进行简单的论述。 第一节 豫、时、孙、摩 《学记》中提出:“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禁于未发之谓豫”一般理解为“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之前就注意防范就叫做预防”,而刘晓东在其论文《先秦<学记>“禁于未发”章新诠》中则是将“禁于未发之谓豫”理解为“教师不应当让年幼儿童接触难度较大的义理之学, 这一原则称为豫”,并从《学记》的哲学立场以及训诂的方面加以论证。[3]我个人也是比较赞同此观点,但此观点对本文的借鉴意义不大,所以姑且将“豫”当“预防”讲。那么“禁于未发”就和我们现在常说的“防患于未然”同义了,这就要求教师做到未雨绸缪,注意预防学生不好品德和不良学习行为的发生。教师应当巧妙的告诫、劝诫学生,防止学生误入歧途。如果教师不能预防各种问题的发生,那么就会如《学记》中所言:“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事倍而功半。 “当其可之谓时”是说“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时”既不能早,更不能晚,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师要因势利导,了解学生成长的阶段性,根据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进行施教,把握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王安石的《伤仲永》中仲永从天才到“泯然众人”,就是因为过“时”,错过最佳学习时机,“时过然后学”,就会“勤苦而难成”。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则是指“不超越受教育者的学习年龄和能力而进行教育教学,叫做顺序”。“孙”即“顺”,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心理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进行适当教育。“节”指的是阶段,要求教师要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不能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 否则,“杂施而不孙”,就会“坏乱而不修”。《论语》有言:“无欲速,欲速则不达”,《孟子》里也有“揠苗助长”的故事,这都说明了“陵节而施”的危害。教育切不可欲速,不可揠苗助长。 “相观而善之谓摩”可理解为“朋友之间互相观看学习,叫做观摩”。“摩”即观摩,是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达共同进步。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孟子也主张“取诸人以为善”。教育中相互观摩有利于学生的共同提高,不然闭门造车,“独学而无友”,难免“孤陋而寡闻”。 “豫时孙摩”教学原则可谓是博大精深,易懂而难为。“豫时孙摩”是符合一般教育教学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是与现代教学论相吻合的,这与当代教育中的一些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式教学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代教育中之所以有那么多厌师厌学的学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没有做到“豫时孙摩”。《学记》中

言“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这些都是“教之所由废也”。在教学中,若我们能将“豫时孙摩”四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加以灵活的运用,对当代教育的变革、教师自身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都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正是“教之所由兴也”。 第二节 善喻 《学记》中提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喻”就是启发诱导,这与《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及《孟子》中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是一致的,都是主张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 那么教师为什么要“善喻”呢?首先,《易经·系词》中有“言可达意而言不尽意,故立象”之说,在教学活动中,有一些教学内容是教学语言所不能全面表达出来的,所以需要“善喻”,以“善喻”立象,立象以尽意。其次,《论语》中颜渊有“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欲罢不能”之言,这说明“善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善喻”包涵有三方面内容,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而不牵着学生学习。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强拉硬拽,甚至逼迫学生去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好学而乐学,也就会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师生关系也会和睦友善,正是“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督促、勉励学生学习,但不要压抑学生的思维与个性,要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根据教学经验,掌握好教育尺度,使学生学习感到压力但不压抑,否则过犹不及,学生就会畏学、厌学,致于自暴自弃;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少批评学生,以励代责,采用鼓励式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正是“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是指教师在为学生解疑答难时要把握重点,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直接将问题的答案全盘告知学生。“开而弗达”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方法,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个答案。正是“开而弗达则思”。 “善喻”教学对当代教育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助产术”,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也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4]这些都与《学记》的 “善喻”主张一致,强调教育要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育教学成为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但当代教育教学却多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与“善喻”相悖甚远。 第三节 长善救失 《学记》中提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救失”原则包涵两个方面: 首先,“长善”就是要求教师善于常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施加相应的教育教学。教师要知道每个学生都有其优缺点,不能因为学生身上的某些缺点就否定学生、放弃学生,而应该善于发现、多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勉励、鼓励学生,以“长善”促学。当代的许多学校将班级分为“优差班”,或在班级里将“差生”安排在教室末座,这些都是以学生的某些缺点而否定学生,是需要否定的。教师要做到“长善”,就要经常尝试去重新认识学生,多与学生交流探讨,以发现学生的优点而进行优点教育。 其次,“救失”就是指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及时补救学生的过失。《学记》中指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四种过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即有的好高骛远、贪多务得;有的知识狭窄、片面专精;有的浮躁轻心、贫乏浅薄;有的浅尝辄止、畏难不前。杨爱程在其论文《从现代教学论观点看<学记>的教学思想》中指出,《学记》中的“学者四失”正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四种典型个性心理特点在学习中的表现:多血质的人积极热情,但有可能在学习上贪多务得;粘液质的人谨慎稳重,但有可能缺乏进取精神;胆汁质的人勇猛无畏,但有可能急躁冒进;抑郁质的人深沉内倾,但容易丧失信心。[5]《学记》指出“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然而“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是由于不同的个性性格造成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正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 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善于发现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并及时加以补救。 “长善救失”在当代教育中已被“因材施教”所概括,但其与“因材施教”的侧重点却不同,或者说比“因材施教”更为全面具体。从当代的教育事实来看,“因材施教”的实践是有较大难度的,但“长善救失”却有很大的可操作性。“长善救失”原则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教师重新认识学生,

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改善师生关系,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四节 藏息相辅 《学记》中提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藏息相辅”原则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一是指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记》指出:课外不学调弦杂弄,课内就弹不好琴瑟;课外不学习各种譬喻,课内就不能学好诗经;课外不了解各种礼服,课内就学不好礼仪;课外不学习各种杂艺,课内就不可能喜好所学的知识。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之间的联系,将课外活动作为课内学习的补充与强化,用课外活动辅助课内教学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应用能力,使整个教育教学活动收放自如。《孟子》中有一个“齐傅楚咻”的故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6]这表明了课外活动的重要性,课外活动对课内学习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与课内学习内容相悖的课外活动会阻碍课内学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7]杜威也提出“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以及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等理论,都充分肯定了课外活动对课内学习的巨大价值,主张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指学习进修与休息娱乐相结合,即劳逸结合。劳逸结合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生理的紧张与疲劳,以及心理活动的兴奋与抑制机制的,符合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劳逸结合既保证了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使教育教学过程不至于处于高度紧张、兴奋或者绝对松散、懈怠的状态,又保护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不至于处于过度学习而身心疲惫或耽于游乐的状态。夸美纽斯也说过:“良好的学校组织主要在于工作与休息分配得当。”[8] “藏息相辅”在当代已很难见到的,当代教育教学对于“藏”与“息”多是分别做到了极致,要么是伏案苦读,皓首穷经,要么是耽于玩乐,无人管束。《吕氏春秋》有言:“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游焉,素焉,严焉。”[9]好的老师,定是能够引导学生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成,在学习时认真专注,在游玩时尽心娱乐,既保证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达“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即使“离师辅”也“不反”。 第二章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中对“为师”、“进学”多有提及,这些思想对于当代教师的自身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章会先对“教学相长”进行解读,然后分别论述“为师之道”与“进学之道”,再就“师严道尊”理论谈谈自己的理解。 第一节 教学相长 《学记》中提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指出“学学半”理论。“教学相长”在当代有三种理解: 一是从“教”的方面,即从教师的角度理解“教学相长”,认为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原则。教师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才能感到教育的困惑。知道不足, 才能勉励自己更积极学习, 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教师要坚持“学学半”理念,以教辅学,以学促教,不断提高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正如《论语》中所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二是从“学”的方面,即从学生的角度理解“教学相长”,认为这是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是刘秀峰在其论文《“教学相长”新解》中提出的,认为“教”应当当作“效”解,“教学相长”应读作“XIàO XUé XIāNG CHáNG”,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自觉性、主动性,能够“学然后知不足”;另一方面,也要虚心向学,向教师、朋友观摩学习,能够“教(效)然后知困”,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10] 三是从“教”与“学”两方面理解“教学相长”,认为“教学相长”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这体现了“教”与“学”的辨证统一,成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的第三种解释被认为是“教学相长”的引申义,也对当代的教育教学最具有借鉴意义的。“学”与“教”本是同为“敩”字,后分化成二字。[11]《广雅》对“学”的解释为“学,识也”、“学,教也”,说明“教”与“学”本是辩证统一的。而要做到“教学相长”,首先,教师与学生要相互尊重。从法律层面来说,教师与学生都是自然人,是平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理解韩愈《师说》中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应过度自负,以教师为中心,而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学生为教育教学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其次,教师与学生要多沟通、多交流,相互观摩学习。教师要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教育教学的看法,从而改进自己的教育

教学方法,同时在交流中为学生解疑答难,帮助学生学习发展,做到《论语》所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教学相长”概括了“教”与“学”两方面的关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教育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双边活动。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作为学生,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自主学习,进行自我教育。“教”与“学”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共同发展。 第二节 为师之道 《学记》中提出:“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认为鼓不是五声的一种,而五声中没有鼓音,就不和谐;水不是五色中的一种,但五色没有水调和,就不能彰显明目;学习不是五官中的一种,但五官不经过学习训练就不会有良好的运用;教师不属于五服,但没有教师的教育,人们就不会懂得五服的关系而亲密融洽。这指出了教师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做好一名教师,把握为师之道呢?无外乎从两个方面回答: 一是“教什么”的问题。当代教育提出的教学三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首先,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学记》指出:“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只靠一点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来应付学生,是不能够担负起教育教学的重任的,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广阔的知识面,能够将教学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与技能”。[12]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过程与方法”。《学记》指出:“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这与《墨子》中“君子如钟, 击之则鸣, 弗击不鸣”是同义的,[13]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撞钟”,对于学生的提问能够给予有技巧的解答,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教给学生“过程与方法”。最后,教师要教给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记》指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墨子》中有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14]说明教师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修养与高尚的情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5]具有高尚情操的教师也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而反观当代的教师大多自己都没有好的志向,那么学生何以继志? 二是“怎么教”的问题。首先,教师要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教师要“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与“不陵节而施之谓孙”,以及“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之说,这在上文也有论述,在此不多赘言。“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作为教师的只有既了解教育之所以成功的因素,又能掌握教育之所以失败的因素,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才能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达到“虽离师辅而不反”的状态。其次,教师要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学记》说“故君子之教喻也”,“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学记》提出“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言辞要通晓明白、简约精炼,掌握教学的语言艺术,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16] 《学记》中也指出许多教师,只吟诵课文,照本宣科,大量灌输,讲解的云里雾里,而又一味赶教学进度,不顾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使学生不能安心学习。在教学时又不出于诚意,使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苦于学业的艰难,而又感觉不到学习的好处。即使完成了学业,学生所学的知识必然很快遗忘,教育不能成功,原因大概就在这里!而在当代教育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不顾学生认知能力,不顾教育教学规律,实行填鸭式、注入式教学,致使学生苦学、厌学,甚至将学习看作是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终是失败的教育。 当然,当代也有很多教师尝试对教育教学过程、课堂形式进行创新,试图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本是值得鼓励的,但有一些教师的课堂形式创新却只是为了新同行之耳目,是为了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而不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创新,与创新原有之意背道而驰。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也是教书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应该是每一个教育教学工作者所一直践行和不懈追求的至高理念。 第三节 进学之道 《学记》中提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说明学习对于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学记》又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说明掌握“进学之道”的“善学”者,学习就会事半而功倍。那么何为《学记》中的“进学之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其一,于学先行立志。《学记》

说:“凡学官先事,士先志。”[17]学习首先要有一个坚定的志向,明确自己的学习的目的和学习动机。孔子有言:“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学习者如果连学习的的目的都没有弄明白,以为学习是为人而学,就更别谈“进学”了。 其二,慎于择师择友。《学记》说:“择师不可不慎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进学”需要选择良师益友,“博习亲师”,“论学取友”,学习者与老师、朋友之间相互观摩、学习,取长补短、相观而善。如果不这样,则会因“独学无友”而“孤陋寡闻”,或者交友不慎,结交损友,走入歧途,“燕朋逆其师”,致使学业荒废。 其三,学习循序渐进。《学记》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者反之,车在马前”。意指高明的冶金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缝皮袄;高明的弓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编簸箕;用来学拉车的小马,刚好相反,要放在车后跟着走。说明学习必须循序渐进,打好基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其四,避免学者四失。《学记》说:“学者有四失”。“进学”必须避免学习上常见的这四种过失,勿急功冒进、狭隘片面、掉以轻心、不求甚解。 其五,适时藏修息游。《学记》说:“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进学”还需要课内学习与课外游乐相结合,劳逸互补。学习者要学会将课内所学融会贯通于课外游乐,“比物丑类”;将学习与娱玩相结合,有效的调节自身生理心理机制。学习者藏修息游,以达“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当然,娱乐游玩不可过度,不然则“燕辟废其学”,就“荒于嬉”而“毁于随”了。 《孟子》有言:“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教师能够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却不能规制学生的发展,学生“进学”还需靠自己。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又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进学”需“志于学”、“困而学”、“好于学”而又“乐于学”。[18] 第四节 师严道尊 《学记》中提出:“凡学之教学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又高标准、高要求。如此一来,致使学生厌恶学习,并怨恨老师,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认为但凡学习一事,尊敬老师是最难办到的。只有尊敬老师,知识才会受到社会重视,知识受到重视,人民才会知道尊崇学习,从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荀子崇尚尊师重道,他说:“君师者,治之本也”,将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认为君主与教师是治理天下的根本。荀子还说:“有师法者,人之大宝;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将尊师与人民命运和国家兴衰联系起来,充分肯定了严师尊道的必要性。 当然,尊师不是盲目的崇拜老师,老师更不能因尊师而盲目自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尊师但不盲从老师。《孟子》有言:“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教师也不能因尊师而不思进取,“好为人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限制学生发展。 在当代,尊师重道已少被提及,甚至于一些轻视教师、上学无用的言论甚嚣尘上,当然这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有一些教育教学失败的因素在里面。但如韩愈所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给予教师应有的社会地位,只有尊师敬长,只有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道的氛围,才能促进我国教育的全面发展。 而要想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尊师重道的氛围,则必须从两方面入手:首先,从教师本身入手,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管理制度,改变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机制,让优秀教师以学识、品德获取尊重,将滥竽充数、品行不正、品德败坏之人剔除出教师队伍。其次,社会要形成尊师重道的氛围,行政领导需要带头尊师重道,并通过媒体等宣扬尊师重道思想,宣传优秀教师事迹,这一方面有利于人们尊师重道,一方面也能为教育工作者树立榜样。 第三章 《学记》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学记》在最后提出:“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教育教学乃是国家之大计,关乎民族之兴衰,办好教育、办好的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本章将论述《学记》对于当代教育变革的启示。 第一节 明确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学记》开篇就明确了教育的目的,而我国当代教育虽提出了进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目的,但缺乏操作载体,没有具体内涵,使人们对教育的目的没有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认识,甚至于曲解素质教育,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没有考试、不用学习,以素质教育去否定当代的一切教育现象和教育成果,在迷茫中教育教学。 因此,当代教育需要明确教育目的,确立执行目标,具体执行方法,规范执行

过程。

更多相关推荐:
伤仲永读后感

读伤仲永有感最近读了王安石的名篇伤仲永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故事江西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小孩聪颖过人5岁时就能写出好诗方仲永的父亲就天天带着他去别人家炫耀但是却没有注意让方仲永进一步接受学习教育结果方仲永的诗才日渐枯...

读《伤仲永》有感范文

天才出于勤奋读伤仲永有感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学习了伤仲永这篇文章读过之后我很受教育伤仲永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小孩天资非常聪明五岁就能作诗可他出了名后他的爸爸却不让他学习而是整天带着他去全县各处题诗挣钱...

伤仲永 读后感

伤仲永读后感一王安石23岁作伤仲永论述了人的先天才能和后天教育与成才的关系对吾辈教益匪浅天才到底是什么虽说余已过不惑但偶还是认为这是个说不清楚的问题悲夫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爱迪生以为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伤仲永读后感

伤仲永读后感今天我坐在桌前一遍又一遍地背着伤仲永这篇古文背着背着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虽然作者王安石写得有些夸张但写出了方仲永之所以由神童变为常人关键的一点在他还无法把握自身的时候他父亲贪图小利把他当做获利的工具不教...

《伤仲永》读后感

读了王安石先生的伤仲永我的感触很深方仲永这个天才竟然会最终变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对他的遭遇仅仅只有惋惜和同情吗恐怕还应有一些对方仲永父亲和县人的批评吧他们为了自己的一些小利益却为社会损失了一个人才这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伤仲永读后感

放眼古今有许多天资聪颖的人但最终能成材的人却不多方仲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追根究底方仲永最终沦落成为普通人就是因为他父亲的惟利是图目光短浅如果不是他父亲贪图仲永的才学给他带来的一时利益不让仲永学习仲永会变成这样吗不...

伤仲永读后感600字

伤仲永读后感600字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

《伤仲永》读后感

伤仲永读后感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

伤仲永故事的感想

1我们的整个世界是什么都有有句话说得好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人像方仲永这样的神童仲永在五岁那年就懂得作诗这无疑可以称之为神童他的才能是无与伦比的如果他进书院读书长大之后肯定是普天之下难得的人才为...

《伤仲永》课后题解

伤仲永课后题解发奋努力全面掌握精熟巩固始终牢记系统消化融会贯通一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型研究之读写课型《伤仲永》教学设计范欣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型研究教案伤仲永范欣设计理念学生阅读本文时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课堂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写作宝藏通过对课文的缩写扩写写读后感等灵活多样的写作形式来...

《伤仲永》读后感

伤仲永读后感感恩的心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

伤仲永读后感(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