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诫子书

时间:2024.5.13

【標題:儒冠錯換八卦袍的諸葛亮】

平常一般人談到修養的問題,很喜歓引用一句話ーー「寧静致遠,澹泊明志。」這是諸葛亮告誡他児子如何作學問的一封信裏説的,現在先介紹原文: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儉以養徳。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静無以致遠。夫學須静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静無以成學。惂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年與時馳,志與歳去,遂成枯落,悲嘆窮廬,将復何及也。」

ーー《諸葛亮誡子書》ーー

有人説文人都喜歓留名,其實,豈只文人喜歓把自己的著作留給後人。好名好利,是人心的根本病根,賢者難免。先不談古人,就拿現在來説,幾十年來,不知出版了多少的著作,但其中能被我們放在書架上要保留它到二三十年的,又有幾本書?尤其現在流行的白話文章,看完了就丟,只有三分鐘的寿命,因為它缺乏流傳的価値。一本著作,能夠使人捨不得丟掉,放在書架上,才有流傳的可能。所以留名是很難的。清代詩人呉梅村説的:「飽食終何用,難全不朽名。」一点不錯。

所以古人又有一句名言説:「但在流傳不在多」。比如諸葛亮的一生,並不以文章名世,当然是他的功業蓋過了他的文章。而他的文章,只有兩篇出師表,不為文學而文學的寫做,卻成了千古名著,不但前無古人,也可以説後無來者,可以永遠流傳下去。他的文學修養這様高,並没有想成為一個文學家。從這一点我們也看到,一個事業成功的人,往往才具很高,如用之於文學,一定也會成為一個成功的文學家。文章、道徳、事功,本難兼備,責人不必太苛。

諸葛亮出師表外,留下來的都是短簡,文體内容簡練得很,一如他處事的簡単謹慎,幾句話,問題就解決了。看他的傳記裏,孫権送他東西,他回信不過五六句話,把意思表達得非常清楚,就這麼解決了。

這一篇誡子書,也充分表達了他儒家思想的修養。所以後人講養性修身的道理,老實説都没有跳出諸葛亮的手掌心。後人把諸葛亮這封信上的思想,換上一件衣服,変成儒家的。所以這封信是非常有名的著作。他以這種文字説理,文學的境界非常高,組織非常美妙,都是對仗工整的句子。作詩的時候,春花對秋月,大陸對長空,很容易對,最怕是學術性,思想性的東西,對起來是很難的。結果,諸葛亮把這種思想文學化。後來八股文也是這様,先把題目標好,所謂破題,就是把主題的思想内涵的重心先表達出來。他教児子以「静」來做學問,以「儉」修身,儉不只是節省用銭;自己的身體、精神也要保養,簡単明瞭,一切乾淨俐落,就是這個「儉」字。「非澹泊無以明志」,就是養徳方面;「非寧静無以致遠」,就是修身冶學方面;「夫學須静也,才須學也。」是求學的道理;心境要寧静才能求學,才能靠學問培養出來,有天才而没有學問修養,我們在孔子思想裏也説過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論点,和「才須學也」的道理是一様的。「非學無以廣才」,縦然是天才,如没有學問,也不是偉大的天才,所以有天才,還要有廣博的學問。學問那裏來的?求學來的。「非寧静無以成學」,連貫的層次,連続性的對仗句子。「惂慢則不能研精」,惂慢也就是「驕慠」的這個「驕」字。講到這個「驕」字很有意思,我們中國人的修養,力戒驕慠,一点不敢驕慠。而且驕慠兩個字是分開用的;没有内容而自以為了不起是「驕」,有内容而看不起別人為「慠」,後來連起用為驕慠。而中國文化的修養,不管有多大學問、多大権威,一驕慠就失敗。所以孔子在論語中也提到過「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観也已。」一個人即使有周公

的才學,有周公的成就,假如他犯了驕慠,和很吝嗇不愛人的毛病,這個人就免談了。

我們中國人力戒驕慠,現在外國文化一來,「我有了他真値得驕慠」這類的話就非常流行,視驕慠為好事情,這是根據外國文字翻譯錯了,把驕慠当成好事。照中國文化規規矩矩翻譯,應該是「欣慰」就對了。這是幾十年來翻譯過來的東西,将錯就錯,積非成是,一下子没辦法改的地方。但是為了将来維護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精神,是要想辦法的。有許多錯誤的東西,都要慢慢改,轉移這個社會風氣才是對的。這是説到惂慢所引出來的。

再回到本文「惂慢則不能研精」,「惂」就是自満,「慢」就是自以為對,主観太強,那麼求學問就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為什麼用「險躁」?人做事情,都喜歓佔便宜走捷徑,走捷徑的事就會行險僥倖,這是最容易犯的毛病。尤其是年軽人,暴躁、急性子,就不能理性。「年與時馳,志與歳去」,這個地方,有些本子不是「志」字,而是「意」字,大概「意」字才對,還是把它改過來。ーー年齢跟着時間過去了,三十一歳就不是三十歳的講法,三十二歳也不同於三十一歳了。人的思想又跟着年齢在変。「遂成枯落,悲嘆窮廬,将復何及也。」少年不努力,等到中年後悔,已經没有法子了。

看諸葛亮這篇誡子書,同他作人的風格一様,什麼東西都簡単明瞭。這道理用之於為政,就是孔子所説的「簡」,用以持身,就是本文所説的「儉」。但是文學的修養,只是學問的一種附庸,這是作學問要特別注意的。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品行,一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怠慢便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便不能治理品性。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枝枯叶落,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作为。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


第二篇:诸葛亮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更多相关推荐:
诫子书读后感

诫子书读后感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古代家训多是古代大家教育子...

读诸葛亮《诫子书》有感

读诸葛亮诫子书有感每次读诫子书我都感慨于全文虽不足百字却言近旨远含义隽永是诸葛亮立身处世的智慧结晶诫子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文辞丰富的蕴含更有诸葛亮的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和千年不灭的人格力量从诫子书中我们领悟...

非淡泊无以名志 读诸葛亮先生诫子书有感

非淡泊无以名志读诸葛亮先生诫子书有感廉洁之风正如一股旋风进入我们的校园进入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田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青年如何保持自己的品行在学校这个小的社会中保持自己廉洁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目前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还只是社...

诸葛亮《诫子书》赏析

诸葛亮诫子书赏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

诸葛亮诫子书

诫子书诸葛亮作品诸葛亮诫子书即诫子书诸葛亮作品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作者简介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这篇诫子书是写给儿子诸葛乔的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1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诫子书1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2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诫子书夫f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f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本文选自诸葛亮集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181年8月20日农历7月23日出生234年10月3日农历8月23日享年54岁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虽然只用了短短八十六个字但是对于为学做人有精简而且具体的忠告大家不妨一看...

诸葛亮的诫子书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也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第一课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性格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惜时

诸葛亮诫子书读后感(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