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

时间:2024.4.27

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读了费先生的《乡土中国》,我深有感触。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几乎都是在乡土或者类似于乡土的环境中度过的,因此我就是一个地道的乡土中人;另一方面,这本书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现在已有60多年的时间跨度了,而这60年来,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乡土现在怎么样了?中国是不是还是一个乡土中国?费先生的乡土理论是不是还适应现在的中国?这些问题都让我充满了兴趣。

在我看来,本书开头应该是注重写中国的乡土,后面多转化为写乡土的中国。中国的乡土自有其特点,而中国也的确带有浓浓的乡土味。直到现在,这种味道也还处处可闻。

中国现在的乡土状况如何呢?我没有做过有用的调查,不敢妄语。官方的说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这未免有失精细,我姑且以我的家乡为例吧,这情况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平时在村里,最有感触的便是孩子少了,减了不少热闹,村中的老人过世的也多了。让人不好意思的是许多村里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来,不少新媳妇也不认识了,真有一点物是人非的感觉。每天早晨都有幼儿园的车来,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经常不回家,更别说大学生了。有一次,我们村长让我抄一份关于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确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成为农民工。以上所述也应该是大多数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状况了,这当然与费先生所在的那个年代的乡村不同了,然而虽然有这么多的变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对于每一个乡土中人来说,土地是亲切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密切的,所以乡土本色毕竟是维持住了。

说到文字下乡,其实是知识下乡,费先生说只有等到乡土性的基层变化了,文字才能下乡。而今的社会变迁如此之大,以至于包括我在内的农村孩子都出来找知识了,同时,知识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乡下传播开来,手段多样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于超出了村民的接受能力。比如有线电视的普及,当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大人们只看本省的几个常看的节目。

当我们把视线从乡下转移到整个中国社会,我们便会发现这的确是一个乡土的中国。费先生提到两个概念——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谈到西方人的团体意识和他们那象征着团体的神,着重讨论了中国社会的乡土特性。我自己的看法是中国和西方在那个年代并没有在一个水平线上。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西方却早已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早先以放牧为主的欧洲人进入资本主义文明,而后剧烈的社会变革彻底确立了团体格局,而中国一直已农经济为主,受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封建思想影响数千年,在物质上的自己自足决定了意识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头为自己的修养和前途而独自寒窗,闭门造车,悬梁刺股也须自己动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句话道出了差异的客观存在性。克己的发展会导致差异,费先生的圈子理论可谓恰当,每个人周围都会形成一个圈子而不管你情愿不情愿,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个“己”为中心,这让我想到“找熟人”这个词。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个个势力范围,有其众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难免重叠,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可避免的复杂化,而这重叠区也是最繁忙的一处了。就拿我在开学时经历的申请贷款事件为例吧,许多事情是要排队来办的,但排不了多久就眼看着没有必要了,几个装模作样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样的工作人员寒暄几句,工作的严肃立刻就荡然无存了,他们要办事也就成了。这真是谁的关系网大,谁才可以捕上鱼。其它人没有这种所谓的关系,又没有队可排,几次来都无功而返,怨怒不已。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门口没有目的地等,这也确实好笑,算得上是一种奇观了。也有一种现象是一个人突然失势,他的圈子遽然缩小,和别的圈子的联系断裂或者被圈进了其他更大的圈子,至于一段时间后没人理他,这也显得很正常了,这也许便是中国为什么经常有人抱怨世态炎凉的原因了吧。



随后费先生在家族和男女有别这两章里提到了两种文化模式——阿波罗式和浮士德式。根据我的理解,前者的文化特质是确定,而后者是运动,从于主流文化的应该是后者,但我却赞成前者的一些观点,像“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整的秩序。”虽然概念上的无知给了我很大的麻烦,但我始终是坚持一种观点的,即我认为未来首先是确定的,其次是可预测的。我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物质及其运动真实存在,并创造了一切,时间和空间只是为了方便描述而定义出来的,是无所谓有无的。物质的运动是可知的,尽管这有很大的困难,但当这一合理真实存在时,未来就已经确定了。打个简单的比方,当你扔出一个苹果时,在那出手的一瞬,有初速度和抛射角,所以还没等苹果落地,你已经可以计算出它落在哪里了。同理,如果知道所有物质的运动状态,未来就可预知了。回过头来才知道扯很远了,然而也的确很有趣。我是同意费先生的许多观点的,中国家庭的一贯的单子的差序格局传统隔断了夫妇之间横向的联系,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劳动量和所劳动的重要性规定了劳动者的地位,男性日益占主导地位,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也就男女有别了。

和谐社会今年来是主流的理念。在文化方面,这首先需要道德与法律的和谐,恩威并重才能不失方寸。类似于费先生的人治与法治,法律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乡土的中国的许多很好的传统也同样不可忽视,费先生说有时人治可以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这对于法治来讲是很理想的,也值得我们借鉴。而两者的和谐的确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四个权力的观点给我了很大启示,在封建社会的乡村只有默许的长老权利,推行的是一种无为政治,而我学过的知识说这种政治是一种残酷剥削的政治,我认为这其实是同样的意思,长老权利的极端发展造就了封建社会,从家长制到君主制,从父子到君臣。社会上开始形成两大对立阶级,与其说是地主剥削农民,还不如说是农民适应了这种被剥削。长老权利的恶行膨胀得到遏制,封建社会也就成为过去了。

读到血缘与地缘这几张章,我更加明白了三峡工程的所有问题中为什么移民最难,乡土人安土重迁啊,谁愿意在异地长久地做客人,几世几代被人说成是外乡人。另外以一个感触是一句“钱上往来不要牵涉亲戚”,仔细想来,我们村陆续开的几个小卖部还真大多是所谓的“外乡人”办的。但讲到学生聚餐等事上大多实行AA制,因为面子总是得用经济条件去撑,这一过程是痛苦的,我是听到很多人的抱怨的,所以理智开始纠正感情上的“错误”,这也是社会的一个大转变,这一理性方向上的转变同时也体现在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上,变化是巨大的,以至于费先生的预测几乎是事实了。名实的分离到处都是,要营养不要味觉,需要规范了欲望,但不否认的是传统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一个乡土性的社会依然将长期保持她的人情味。这一套乡土理论也就显得极其重要,将对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极富指导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在重刊序言和后记中有一句同样的话: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这句话的确很到位,理论创新永远不会有完稿,甚至不会有定稿,人的一生应当有不断探索的精神。费老这种孜孜不倦的理论创新精神和求质求真、舍生忘死的实践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他那谦虚、认真、务实、敢于向未知领域进军的学术精神也教育了我,于是我想借费老的话结尾: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


第二篇:乡土中国读后感1120xx3240张尊


乡土中国读后感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初来北理工,给了我无尽的新鲜感。除了对北京这个城市,北理这所学校的新鲜感,还有就是对我的专业社会工作的新鲜感。我是自愿报考的社会工作专业,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是被调剂来的,社会工作只有一个班级,原来还有30人,四个去了国贸,还进来一个,目前人员暂定27人,感觉甚是冷清哈。在上专业课时各个老师无一例外的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费孝通或简称之“费老”。在班主任刘老师的强烈推荐下,我在图书馆猫腰找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在两本巨书的夹缝里找到了濒临破碎的《乡土中国》。书本之薄真真是让我略略震惊了一番。 满怀欣喜的开始了阅读之旅,但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也只能读个一知半解,不过书中的某些观点真真是非常到位。我的家乡是黑龙江农垦系统下属的八五三农场,在书中找到了久违的乡土气息,还是比较激动的。

在乡土本色一章中。费老认为,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我想这是因为中国几千年的农耕历史,在这历史中,靠务农为生的乡下人世世代代“粘着在土地上”,植根于他们赖以生存的一片热土。“这样说来,我们民族的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城里人总说乡下人土气,那是因为乡土社会中的农民搬不动土地,长在土里的庄稼动弹

不得,伺候庄家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泥土,土气是因为常年不流动的而发生的。就好像一棵树,紧紧的粘附于土地上,开枝散叶,但是土地有限,终有一天,它生长的那片土地无法让他播种、养育下一代了。于是只能将种子播散到另一片土地。飘散的种子或是在新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延续他们祖上的根脉,或是被生存淘汰,也有些背离了原有的轨迹“发迹”了,走出了乡土社会。在我的家乡,除了经商的,老一辈几乎代代以种地为生,他们以分场连队为单位,每年春天聚在一起分地,夏天秋天在地里辛勤挥洒汗水,卖粮之后在寒冷的冬天里还在考虑着明年的墒情。父辈们的生活基本围绕着土地开展,在平房区每家每户都有个一亩三分地春夏秋冬几乎所有食品都从自家菜园子里产出。即使是住了楼房也会四处寻觅可以播种的地方。但到了我们这一代,观念开始转变,我们大多希望离开这个小地方,怀揣土地的孩子多半被认为是没有出息的。

在费先生的《文字下乡》,《文字再下乡》这两个章节中。“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所以,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冒充内行的城里小姐对着苞谷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 。于是乎,可以说,城里人也是愚的。所以,费老说:愚与非愚,是知识问题,而不

是智力问题。”城里人说乡下人不识字,但是不识字不是判断人愚不愚的标准,乡下人不识字只能说是知识上的缺失。真真如费先生所说在我的家乡但凡有人敲门,一个字“我”就可以让户主知晓对方的身份。这种熟人社会大概也就是乡土社会的一种了吧?费先生说词不一定要文。文是可以用眼睛看得到的符号,就是字,词不一定是刻出来或写出来的符号也可以用声音说书来就是语言。乡土社会大抵是没有文字的社会。

更多相关推荐: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吴永和最近在读一本社会学读物乡土中国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原因有二一我是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要了解社会学及其研究对象就得去看相关书籍二费孝通先生是我国成就巨大的社会学家其作品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要了解一本书...

费孝通《乡土中国》之读后感

中国文化概论乡土中国读后感前序怀着无比憧憬的大学梦我如愿地踏入了邵阳学院这座美丽神圣的象牙塔刚进入大学我听学姐学长说在大学里我们除了专业课和公共课程以外我们还可以自主选择自我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辅修进入大二在接到选...

乡土中国读后感

08文科实验班杨美梅20xx0W0218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有感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乡土中国在大一时就有所耳闻当时还向同学借了但是一直都没看这次寒假也算是机缘巧合在整理东西时被我翻了出来于是便带回家通读了一遍颇有...

乡土中国读后感

姓名王强班级新闻2班学号20xx22110220xx51乡土中国读后感每次拜读费老的文章他那朴实无华的文风总是让我连连称赞其实一个人的文风也就显示了一个人的阅历当你经历过了人生的各个阶段体验过人生的酸甜苦辣你自...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正文结构一作者简介二乡土中国的写作背景和主要目的1写作背景2主要目的三具体内容1乡土本色2文字下乡3差序格局4家族本位5礼制秩序6乡土地缘四乡土中国中的乡土社会中统治方式五乡土中国对现代社会特别...

乡土中国 读书笔记 经典版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费孝通文章总共有...

乡土中国读后感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13121634蒋丝丝女广西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大抵中国所有的乡村都在大国崛起中换了面貌然其土性却是不怎么变的乡土乡土其基本意义仍是...

乡土中国 读后感

关于中国乡土社会的简单认识读乡土中国有感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所写的社会学名著书中对于中国农村发展的关注与对乡土社会的分析与认识在费孝通通俗易懂的语言下展现的淋漓尽致也使此书成为大众认知中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学术...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20xx0155郑鹏说实话自己平常很少读社会科学类的书第一次读费孝通老先生的乡土中国时看的我一头雾水几乎不知道在讲什么于是我读了第二遍因为有了第一遍的基础了解了这十四章之间的联系又仔细读了这本书前...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关敏妍20xx080149通读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有种大开眼界豁然开朗的感觉从开篇第一句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就得知费孝通先生把中国社会定性为乡土性的所以整本书都在谈论中国乡土社会中存...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今天读了这本书的第一章算是一种引言吧作为农民的子女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就觉得格外的熟悉我喜欢春雨润过后泥土的味道喜欢踩在舒软泥土上的感觉喜欢我们家乡的蓝天和白云更感激一生都致力于农村养育我的父母们...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抖社九班田振刚14328181寒假期间我仔细研读了费孝通老先生这本乡土中国他的行文朴素语言简明但事实上书中所提到的一些社会学理论及其解释于我而言却难言轻松再三拜读与领会终于有所收获有些以前疑惑的问...

乡土中国读后感(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