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史大纲》有感

时间:2024.5.4

读《国史大纲》有感

早就听说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是如何的振聋发聩,充满着真知灼见,只是又听说其阅读起来非常有难度,说以一直没有心思拜读。直到最近,在百无聊赖之中,才硬着头皮啃起了这部竖排繁体的历史教科书。不过,钱先生的文笔确实很好,这本书也很精彩,将我们说知的历史条分缕析地描绘了出来。读完这本书,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有了很多的感想。

《国史大纲》是一本简要的中国通史,它与我们以前所用的教科书有很大的不同。

以前所用的历史教科书,大家都不会很陌生,它依据历史的发展,分阶段地从政治辐射到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虽然将所有的事件内容表达得很清晰明了,但总是千篇一律,文字枯涩。而我们总是只能将一些冰冷冷的事件从历史长河中抽出来死记硬背,我们也不能质疑书本,没有独立思考,这根本不是在学历史,而是把这种意识形态强行塞到我们脑中。这种没有对历史的反思,我想,把课本上的东西记得再熟,我们也不能了解中国怎么样兴盛起来,又怎么样落后下去。像义和团运动,书上只说这场运动是如何爱国,如何轰轰烈烈,一点没提那些团民是如何愚昧,如何残忍。爱国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理性对待就容易变成民粹主义,只知帝国主义罪恶,不知我们怎么给了帝国主义罪恶的口实。

而在《国史纲要》这本书的序言中钱穆先生就已经指出了,研究历史,撰写《中国通史》的目的在于:(1)能将我国民族以往文化演进的真相明白示人,为一般有志认识中国已往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种种演变的人们提供所必要的知识。(2)应能在旧史统贯中映照出现今中国种种复杂难解的问题,为一般有志革新现实的人所必备参考。前者在于积极的求出国家民族永久生命的源泉,为全部历史所由推动之精神所寄;后者在于消极地指出民族最近病痛的征候,为改进当前方案所本。这也是他撰写此书的主旨。该书有简有繁,概述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重点描写了各朝的经济、政治制度及思想状况,重点的重点是以上的种种造成的影响。整本书都突出了他深入理解本民族传统与文化的个性与特性的主张。这本书写出了中国曾经的强盛和病态。和强盛一样,《国史大纲》一书也特别突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种种弊病,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等方面的某些病态的、不合常理的东西,如书中提到的中唐以后中央与地方统治上的冲突与弊端等。

在全书的序言中,先生也说的很清楚,他反对两种倾向,一是全盘否定,以为整个中国封建史就是黑暗专制的代名词,没有任何光明可言;一种是全盘美化,以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两种泾渭分明的倾向到现在依然如此。先生看来两种态度都失之偏颇,前者以西方现代政治理念为标准进行生搬硬套,自然看来事事不顺;后者则是抱残守缺,这种观点本来没什么市场,但现在有些却因着民粹主义而复活,说什么儒家文明是人类未来的出路这样不着边际的话。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说起来很简单,但我们在没分清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的情况下,要形成理性的共识无疑是缘木求鱼。

对于书的结构,钱穆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从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梳理社会的变化。经济是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样的论述在宏观层面还可以,但到了微观层面就容易纠缠不清。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来说,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基础变动不大,但政治制度却有了不少的变化,书中把它归结为这样一条线索,秦之前家国不分,王室即是政权,大臣皆为天子私臣;秦至唐是王室政权逐渐分开的过程,王室高高在上,丞相作为朝廷领袖是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门下执行中书封驳,读后颇有点君主立宪的错觉;从宋开始君主集权加剧,但丞相仍然是公认的领袖,直到明太祖出私心废宰相直领六部,王室和政权又合二为一,所以先生才会借助顾炎武说出“我朝政事崩坏皆从太祖废宰相始”的话来。反过来,专制的政府为自己的利益又限制了民间经济的生长,否则在明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出于同一原因,专制政权用八股文钳制人民思想,从此思想界再无出现大师的可能。明朝的历史表明,政治经济文化谁决定谁这个问题远不像结论表明的那样清晰。对此,先生持有的似乎是一种混合的观点,在某一具体时期,重点论述其中的某一部分,战国时期以思想流变为核心,两汉以制度变化为核心,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思想和经济变化为核心。在特定时期某一部分会占主要地位,影响其他两部分,形成那个时期的主要风貌。

钱穆先生是主张改良的,认为革命是一种极端,是矫枉过正,而真正的进步是在和平的环境中产生的,他用不同时期经济状况的对比证明这一点。革命是否正确,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有不同的结论,但社会的持续进步不能单靠革命的带动,则是确定无疑的。

据了解,《国史纲要》这本书是是37年抗战时,钱穆先生恐怕一旦战争失败,中国会彻底消亡,于是抱着写最后一部中国人的历史资料的悲壮心情进行写作的,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他的高傲的民族主义情绪。 《国史大纲》整本书是一个感情的蕴含物,它传递了钱穆先生对中国以及中华民族的希望。这一点在所有的历史著作里都是可贵的。一部饱含感情的的书远比一部生硬的书有趣味、有意义。《国史大纲》的作用主要是思想层面的,其主旨“则在发明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这说明作者的主要意图是记述历史以对时事及后世造成影响。钱穆先生写《国史大纲》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这本书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和希望。他的这种精神,实在是值得我们去学习。


第二篇:国史大纲


国史大纲

钱穆

引论(一)

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举其特点有三。一者:悠久。从黄帝传说以来的四千六百余年。从古竹书夏以来,约得三千七百余年(夏四七二,殷四九六,周武王至幽王一五七,至此以下至民国纪元二六八一)。二者:无间断。自周共和行政以下,明白有年可稽。(史记十/诸侯年表从此始,下至民国纪年二七五一)

国史大纲

。自隐公元年以下,明白有月日可详。(春秋编年从此始,下至民国

国史大纲

哀公卒,左傅终,中间六十五年史文稍有残缺。至周威烈王

国史大纲

始,至民国纪元凡二三一四年。三者:详细。 纪元二六三二,二十三年资治通

更多相关推荐:
国史大纲读后感

国史大纲读后感国史大纲是一部简要的中国通史用大学教科书的体例写成内容包括自上古三代以迄20世纪中叶之中国历史的演变发展尤其是经济与社会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的状况及其相互影响全书力求通贯便于读者明嘹治乱盛衰的原因和国...

读国史大纲有感

读国史大纲有感国史大纲阅读起来是非常有难度的首先是它的竖排版式这种版式很考验人的耐性其次在于它的小字注释有些比正文更加难懂对于我们这些文言文不是太好的人来说读国史大纲简直是一种折磨先不讲它的内容他的书面排版就很...

徐印-10101510421-《国史大纲》读后感

数学与应用数学10101510421徐印国史大纲读后感只听说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是如何的振聋发聩充满着真知灼见只是一直没有心思拜读虽然语言对于现在来说阅读上有些困难毕竟钱先生却是以接近于文言文的语句写的国史大纲但...

大师情怀——《国史大纲》读后感

大师情怀国史大纲读后感20xx41293700早就听说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是如何的振聋发聩充满着真知灼见只是一直没有心思拜读直到最近在等考研成绩的百无聊赖之中才硬着头皮啃起了这部竖排繁体的历史教科书不过钱先生的文...

读《国史大纲》有感

读国史大纲有感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于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完成的一部通史性著作此书以传统社会价值作为其立场符合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全书共有八编四十六章从虞夏时期一直写到民国时期因其写作之初是将其作为一部教材来编写所以力...

话题作文 国史大纲总论读后感(4篇)

话题作文国史大纲总论读后感4篇第一篇国史大纲读后感我一直以来对中国的辉煌灿烂的历史很感兴趣通过国史纲要这门课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为了满足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我读了国史纲要这本书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读这本书...

《国史大纲》读书报告

国史大纲读书报告初读国史大纲这本全文言文的作品让我感到十分吃力毕竟文言水平有限有点望而却步的感觉但是后来读了关于这本书的成书背景后我揣摩着作者当时的心理重新去读这本著作逐渐的我领悟到了作者写这本书的良苦用心这本...

读孙中山有感 近代史纲要作业

我为天下民报发刊词读书报告杨白雨1120xx080603411001摘要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先驱他创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功绩结束了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统治提出三民主义身为国父的孙中山第一个喊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中国的近现代...

文章已删除

文章已删除

学中国近代史纲要有感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得体会作为一个曾经是史政班的学生起初知道要上中国近代史纲要时是很不在意的我心想着无非就是那么些东西从初中到高中背的都滚瓜烂熟了但在真的上了这门课后我发现我的想法实在是太幼稚了真正的体验让我...

近代史纲要 读书报告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书报告姓名吴优学号1120xx0802班级03411001摘要本书共分为二十章各章节内容环环相扣逐步深入以时间顺序布局以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为主线从漫长的封建社会开始开始着笔深刻剖析封...

国史大纲读后感(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