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大纲 读书报告

时间:2024.4.13

河海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课

学生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 《中国近代史大纲》 姓名、学号: 郑铁恒 1004010625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 6班 联系电话: 152xxxxxxxx 指导教师: 陈静漪

20xx年1月4日

中国近代史大纲读书报告

摘要:蒋廷黻先生写的《中国近代史大纲》尽书作者对中国近代史的观感,书中论述主要围绕于近代中国的对外邦交。邦交是困难与机遇并存的,倘若中国大胆接受西方近代文化,敢于革新,那么专治到民主共和的过度期就不会那样漫长。近代史舞台上,站在不同立场上开展救亡图存运动的近代历史人物也被作者剖析得轮廓分明。读毕这本书,我对中国近代史的视角变得更加理性。

关键词:邦交 革新 近代史人物

《中国近代史大纲》是一部民国时期的学术著作,内容从鸦片战争写至辛亥革命后的军阀割据,书中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历史材料的堆砌,甚至没有多少对历史事件的描述,这小小的,才五万余字的一本书,尽是作者思虑贯通后所得的精粹,说他“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也一点都不为过。与我之前误读的一本由龚书铎和方攸翰主编,由北大出版的教科书《中国近代史纲》的论述风格迥乎不同。后者的论述中规中矩,通篇是各种注脚和引用,编写组的观点也被政治立场和教育意图所规范,所写所述除了比其他书详细一点外也并无可究可考之处。

《中国近代史大纲》这本书读到后面,你也就可以发现作者的政治立场是亲国民党的。像书中所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革命方略无疑是我民族惟一复兴的路径” [1],还有书中最后一节“蒋总裁贯彻总理的遗教”,其论述多少有失公允。读者好歹要有点批判继承的态度,结合史实,不难发现其论述的偏颇之处。 作者简介

蒋廷黻先生一生留学十年,执教十二年,从政三十年,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他是一位近代史学家、民国时期外交家,担任过国民政府的高级官员。作为近代史研究的鼻祖,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曾师从于他,这才有《中国剑桥晚清史》这本著作的问世。他主张兼重中外历史,在研究中国近代外交史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对近代中外关系变化如何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看法。

中国人的守旧性

综观近代史,许多革新之所以不得行还要归咎于广大民众的愚昧和劣根性,未能积极配合正确的主张。开明而有预见性的人本在少数。革命若是没有健全的群众基础作为后盾,那是注定要失败的。孙中山的“训政”便是考虑到“国民程

度之低劣,国民经济之困难,军队之缺乏主义认识” [2],知道从专制到共和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时人不信他,不了解他的思想。所以辛亥革命之后迎来的并不是“宪政”,而是军阀割据的十五年。再往前点说,戊戌变法之中的废八股,提倡实学这一新政便遭到大多时人的反对,要知道读书人都希望通过八股取士升官发财,这要遭废,那么那些读书人不就前功尽弃。所以康梁的维新派难免遭忌。至于打着“扶清灭洋”旗号的义和团,其封建愚昧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近代史人物评价

蒋廷黻对人物评价客观而全面,不同于教科书上的历史人物非黑即白。他认为:“林则徐实在有两个” [3]。林则徐是清廷剿夷派的代表人物,他禁烟雷厉风行,坦然无私,洋人都敬他三分。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竭力引进西方的军械,派人翻译外国的刊物,魏源的《海国图志》便是由此而来。林文忠是最清醒的,他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他即深知“师夷长技以制夷”之理,却不肯公开提倡改革,让以“上邦”自居的清朝一直睡在梦里。“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4]

关于清末海军名将刘步蟾的评价,作者则是持贬义的,这有悖于各种官方的说法。在黄海大战时中国的北洋舰队本强于日本海军,却败于战略战术上。刘步蟾实胆怯,在海战中下令倒置了原先的“人”字阵势,让自己坐镇的“定远”舰居后以图自保,如此一来阵线混乱,船员慌惧,这才导致了全线的溃败。

对于曾国藩守旧与革新之间的权衡作者分析得面面俱到。曾国藩是立足于封建传统的人物,是孔孟的忠实信徒。这就注定他要忠君,要匡扶清廷。所以他的湘军是屡败屡战,最终灭亡了太平天国。但满清之腐朽曾文正公也是清楚的。适逢同治年间清朝呈现出一股中兴的气象,他觉得清政府尚有药可治,所以他决意革新,学习西方文化,这也就是洋务运动的开始。他的这种改革是有局限性的,是在保有旧礼教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及制造西洋的军器来对付西洋人” [5]。洋务运动在作者看来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在中西文化的抉择间尚趋保守,此后的第二方案——戊戌变法,第三方案——辛亥革命中革新所占的分量不断加大。可见,有识之士在探索西方的道路中不断地迈出坚实的步伐。

对于李鸿章,作者对他的评价甚高,认为李氏是“中国19世纪最大的政治

家” [6]。李鸿章的眼界确实深远于常人,他领导洋务运动求西学以图存;他在日本明治维新的初年就看清了日本日后必成中国大敌;他改革前清的科举制度,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文化;他主张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于沿海的国防及腹地各省的开发以保国家大势。李鸿章是治世之能人,无奈他是站在懦弱腐朽的清政府的立场上,所以他为清政府所作的一切无非是这个没落的王朝的垂死挣扎。 近代史新辩

作者在写这本书时他的眼界不同于常人,其中有一个观点是我在各种历史书刊中不曾读到过的,确令我首肯心折。在读近代史时多数人往往愤慨于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痛心疾首于割地赔款和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万恶的原始资本积累才是罪魁祸首。但在作者看来,中国近代的祸患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无法阻止西洋科学和优势势力不到远东来。”[7]对于对外开放通商口岸和协定关税,一般人会注解为对华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对中国传统经济体制的冲击,加重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负担。但是“中国近代的邦交是我们的大困难,也是我们的大机会。”[8]外国资本的侵入不一定于国有害,资本家固然得了好处,只要我们能吸收消化于己有益的成分,也一样可以健康茁壮。日本在不也是在美国黑船叩关后觉醒,这才有的明治维新。相对于日本,中国人的反应确是的偏慢了。近代中国的受西方列强剥削压榨是一种必然,若是听之任之,不图振作,不图改革,那么我们写在书上的就只有积怨了。

总论

中国近代史其实是这样发生的,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尚在夜郎自大,西方国家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发展了科技和生产力。在西方文明开始蛮横入侵的时候,那种以“上邦”自居的思维惯性让国人的忧患意识不能及时觉悟,我们的洋务运动相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足足迟了20年。觉醒过来的总是少数人,先是在朝的林则徐、李鸿章等人,后就是在野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林则徐干脆不吭声,李鸿章的自强运动不彻底,到了康的维新、孙的革命就直接见血了。守旧派、顽固派对历次改革造成的阻力都是巨大的,革命得越彻底,代价也就越大。无以血祭,哪成革命!!!

在对外邦交这一层清政府即使受欺,尚有回旋局地。自《南京条约》以后,清政府理应抚夷,西学东渐,利用邦交,利用外来资本以图发展。无奈在朝者目

光短浅,屡惹战祸,甚至对八国宣战,最后只能失信于国人。

守旧是我们发展的阻力,而邦交恰是我们发展的机会,若是能早点看清,那么中国近代史也就不用上演那么多出闹剧了。

备注:[1] [2] [3] [4] [5] [6] [7] [8]均摘自原著


第二篇: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工管1402班 0519140211 华超文

书名:《中国的历史》第七卷:斜阳和黎明 中华的飞跃 福建人民出版社 作者:陈舜臣 译 郑民钦

简介:作者陈舜臣是一个日籍华裔作家,他以一个其他民族的视角,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到十五年战争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历史。由于作者是以一个其他名族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的近代史的,所以他以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性、极致到平淡凝练的文字呈现出了外国列强的侵略本质和清朝封建统治者腐败无能以及可笑的特性,中华人民对列强的反抗对统治者的失望,国内革命进步人士对改变中国的渴望作出的各种行动。此书比较完整地、宏观地把握了历史变迁的全貌,是一本值得细细阅读的书。

正文:

这本书分为斜阳和黎明 中华的飞跃两部分。斜阳和黎明部分,作者写了鸦片战争前后的一段历史。在鸦片战争之前,作者写了清代的一些结社,如罗教、天地会等组织。书以水夫为例,乾隆过后,国势倾颓,治安混乱,在连接南北的大运河上,运输物资的水夫经常要受到盗贼的抢劫,他们为了自卫从而团结起来结社。而此时清政权对结社异常的敏感,统治层的满族人害怕汉族人团结使满族政权土崩瓦解就严禁结社。所以那时的组织都是秘密结社,开始还不带有政治色彩。但那时满族统治者的腐败已经渗透到各个官阶,统治层的腐败就意味着百姓的疾苦。当生活于水深火热中时,自然会有人成为盗匪,有人加入一些组织,反抗清政府的统治确切的说是满族的统治。这时

这些组织就带有了政治色彩。我觉得作者写这样的秘密结社的历史,第一是说明了清政府统治已经得不到民心,百姓中已经有了反抗的声音。第二是为了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秘密成立组织反抗腐败统治者的历史,这也恰好说明了为什么会出现太平天国、义和团、兴中会甚至是中国共 产 党等组织,他们都是为了改变中国使中国崛起摆脱腐败无能的封建统治和列强的侵略的情形。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只开放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窗口,对外贸易以朝贡这单一的模式。外商和清政府几乎是不相往来的。所以双方贸易的基础极其脆弱,鸦片作为违禁物却没有缴纳税就直接运进来。清政府中有人看到了这一点竟然提出了弛禁论,允许鸦片进口赚取进口税。当然不会被允许,鸦片始终是违禁品。清政府始终不与英国的商人打交道,这对势在发展经济和工业的英国来说很是不满。他们先后派出律劳卑、义律来华想与清政府谈判,想要改变这样的局势。但此时的他们也正好碰到了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引起了英方的强烈不满。最终还是“炮舰政策”起效,英军占领舟山,甚至随上打到了天津,引起了清政府的恐慌,但统治层方面还是不与英国方面打交道,派出琦善与英国方面谈判。英国方面在此时提出了“十五点要求”,而此时的这十五点要求基本上就是后来《南京条约》的基本框架。其中就包括割让“香港”。清政府当然不答应。后来的各种谈判也是不欢而散,最后英国方面发动了“鸦片战争”。可笑的是,此时前线抵抗的清军少之又少,原因是在谈判之前,琦善为了讨好英国方面减少了前线兵员,甚至在抵抗时,清军将领为了抵

御英国的枪炮想用巫术来影响他们的精准度。英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广州,甚至英军通过长江逆流而上。清军完全抵御不了英军的进攻,甚至都没有去抵抗直接投降。与此相反的是,百姓的抗争让人觉得悲壮,三元里抗英,镇江妇女为了不被英军侮辱而选择自杀。清政府抵抗不了英军的舰队,加之内部的腐败,如果继续打下去,国家财政恐怕就会崩溃,道光帝屈服了。“朕岂不思保全沿海生灵,聊为羁縻外夷之术”英国舰队逼近南京,清政府几乎完全接受了英国的要求,缔结条约,也就是《南京条约》,后又追加了《五口通商章程》。鸦片战争宣告了中国进入了近代社会。

鸦片战争最终的受害者还是黎明百姓,清政府偿还债务还是需要从税务中汲取。而税务的来源当然是百姓,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就会有人想加入某种组织。这个时候就诞生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反抗清政府的通知。

这样有组织性的政治性的组织并不少见。在第二部分的中华的飞跃部分,作者就写了一些进步人士的组织。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以及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封建的本质已经暴露无遗,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更是达到顶峰。虽然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时,已经想改变中国当时的面貌,但始终改变不了封建腐败的本质。最终还是辛亥革命起效,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推翻了帝制。在19xx年2月12日,溥仪退位,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辛亥革命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可万万没想到的是革命果实却被窃取。之后的军阀统治时期,孙

中山做了很多努力但结局还是不理想。在中国,改革或是说革命还得继续,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让人看到了群众的力量,共 产 党的成立,以及共 产 党人的努力使中国的革命最终在19xx年10月1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宣告成功。

这本书宏观的展示了中国近代史的全貌,其中写了很多对于组织的诞生以及主要人物的事迹,这一点是我最喜欢这本书的一点,全书以组织事件将中国的近代史串联了起来,国家的历史就是个人的历史之和。但以我的视角来说,这本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作者花了过多的文字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后的一段时期,以及很多的将历史视角放在了政治上,文化和经济工业方面上的描述很少。可作者也自己说了解读历史,每个人或者说每个层面的人都有自己的视角,作者本身是以其他民族的视角来看的,所以对于历史描述必将受限于当时的环境和自身的判断。

我从中最大的收益不是对历史事件知识的了解,而是得到一种以不同视角审视历史的方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视角不同所得到的信息就不同,这当然也取决于个人的三观。对于历史,我们不能加入个人感情,而只能以无法改变的旁观者的心态去解读,所以对于这本书,我推荐大家去品味,去解读。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那一段历史我们都习惯了吗专业临床医学一系xx班学号139800xx在中国近代史的吴炜老师推荐下我拜读了由张鸣前辈写的书重说中国近代史该书语言诙谐让本来稍带点枯燥无味的历史带上了趣味性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脑海中一直...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最近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感悟颇多对这段历史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在读之前我先给自己设置了两个疑问中国共 产 党建立新社会之前任何一个人或是组织能否改变旧中国的命运若不能为什么呢若是中国共 产 党的努...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是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历史在这段曲折而苦难的历史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劳苦大众饱受压迫的现实看到了这个泱泱大国在欧美坚船利炮下无助的景象还有曾经的统治阶级在面对国...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利用了将近五天的时间读完了蒋廷黻所著的中国近代史本身对历史感兴趣而这本书作为作为对中国近代历史的阐述也将十九世纪的国家的地位局势面临的各种动荡危难屈辱及为之的各种探索努力等进行了分析使我对近代...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近代史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但也是一段不得不提的过往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出发客观详尽的展示了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的一段历史全书脉络清晰理性辩...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中国近代史160020xx中国的奋斗读书报告同其他学者写就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籍不同徐中约所写的中国近代史因作者为海外华人所以书中对于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史发展进程的看法的表达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开出...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读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有感11121607机自学院摘要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主要写了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的历史本书在一开始就从中西的对比入手指出到了十九世纪西方的世界已经具备了所谓近代文明而东方的世界仍滞留...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是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历史在这段曲折而苦难的历史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劳苦大众饱受压迫的现实看到了这个泱泱大国在欧美坚船利炮下无助的景象还有曾经的统治阶级在面对国...

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

读书笔记读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之读后感学生序号59023111123姜超题记每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都有时代的使命这种时代的使命是通过他的作品变现出来的今日有幸得老师推荐阅读徐大师中国近代史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让我静下...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大读书报告

青年之觉醒大海呵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冰心古时少年青年被看作为年少到年长的一个过渡期他们的观点被看作是心智不成熟的产物唯有少数意气风发之少年也被视为天赋英资之异类到了近代年...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是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历史在这段曲折而苦难的历史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劳苦大众饱受压迫的现实看到了这个泱泱大国在欧美坚船利炮下无助的景象还有曾经的统治阶级在面对国...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一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