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时间:2024.5.14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拜读了冯友兰著写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阐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史。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中国近代的梁启超,再到中国当代哲学,通过引用名家著作,表明了各个时期的哲学观点,

本书从一开始就介绍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四书。重点强调了哲学学派和宗教的区别。并指出宗教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等形式。并解释了中国人不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及其关心哲学。

在中国哲学背景方面,主要分析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如希腊哲学的背景差异。中国属于陆地国家,并且当时以农业经济为主,这都使得中国的哲学与海洋国家、以商贸为主的国家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并借用孔子的“仁者”与“智者”,表述了陆地国家与海洋国家中人的性格。从而说明“中国哲学所用的语言富于暗示而不很明晰”。

接下来便介绍了各家的起源。从司马谈的六家之说到刘歆的十家之说,分别介绍了各个学派的主要理论和代表人物,从整体上让我了解了中国各学派的观点以及不同之处。

《论语》以述为作,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思想。

1. 正名:所谓的正名,也就是要名实相符,古代哲学中对于“名”与“实”

有很多的讨论,观点也不尽相同。这里孔子所谓的“名”,含有了一定的责任与义务,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人,首先正名,也就是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2. 仁义:这里的仁,是爱人,推己及人;义,是指义务,必须。孔子指出,

人要无所为而为。是指不计结果的,没有目的的、不图回报的去做必须做的事。

3. 忠恕:这里的忠是指尽己为人,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从正反

两方面表明了“仁之方”,也就是实行仁的方法。尽力去帮助别人,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施加个别人,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应该如何实行仁爱,如何去爱人。

4. 知命:从无所为而为可以看出,人要懂得哪些事情是要不图回报,不计

结果的。这种表现就可以称之为知命。命,指的是天命,是一股有目的的,在人类控制范围之外力量。

而墨子作为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提出了兼爱的观点。这里的兼爱,也就是所谓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墨子与孔子出身不同,孔子是当时社会的中上层儒士,而墨子则是出身下层的侠士,所想表达的是本阶级的职业道德的发挥和辩护。墨子主要对孔子的批判主要包括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儒者坚持厚葬、儒者强调音乐、儒者相信签订的命运。并认为儒者的厚葬和音乐,是一种浪费财富和精力的行为。

而道家又分为三个阶段,杨朱的“全生避害”、老子的“天名之名”、庄子的“顺其自然”。分别是三个阶段的代表观点。代表文献是《老子》、《庄子》、《吕氏春秋》。当然道家的理论也是不断的发展,各个代表观点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当然书中也提到了名家、阴阳家、法家等其他家的观点,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通过对冯友兰著写的《中国哲学简史》的阅读,对中国古代哲学观点的内容有了稍微的了解。希望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当然书

中还有很多读不太懂的地方,不过我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希望能够通过后续的阅读,能够对哲学这一“爱智”学科的进一步认识。


第二篇:读中国哲学简史后有感


读《中国哲学简史》后有感

哲学一词,源自于希腊语,意为“热爱智慧”。人们总会认为哲学是个晦涩难懂的概念,但是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我却真切地体会到了哲学的魅力所在。

在书中,作者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或是游走于各国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儒家、道家的很多学问思想,我们至今仍在沿用。比如《论语》中的许多道理,为一代又一代的人提供了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无论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恳态度,“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处事方法,亦或是初中语文课本中提到的几则关于读书的言论,都为我们的人生指引了道路。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受那一时期的影响。

当然,冯先生提到的不只是《论语》,也不只是儒法道三家的理论,他按照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将各个时期的哲学脉络编制成了一张巨大的知识网。

书中关于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的章节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书中说,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商业维持其繁荣,于是他们发展了数学和数理推理,为发展商业奠定下了基础。也因为他们是商人的缘故,他们有较多的机会见识到不同民族的人,于是他们惯于变化,不怕新奇,不断地汲取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为了使货物更加畅销,沿海国家不断地改革创新,作为其中之一的英国率先发动了工业革命。我想,世间万物必有其自然的因果规律。海洋国家因为沿海,所以发展商业。因为发展商业,所以发明数学,所以发动工业革命。这一连串的过程都应该归功与哲学。同样的,中国人过去是农,思想较为落后,这也可以解释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动工业革命,没有率先进入工业化的现代世界。中国人也有许多著名的发明创造,四大发明也传入世界各国。但是更多的中国人归于纯朴自然,很容易满足,因为农的生活方式就是顺乎自然的。中国人不想变化,也无从想象变化。当其他的国家逐渐开始兴起发达,中国人才开始觉醒,开始追赶。我想,是哲学让人类拥有了缜密的思维,一步一步地成就了繁荣的今天。

哲学家并非先天就拥有智慧,而是在不断地热爱并追求着智慧。正如作者所说,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其实哲学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学问,事实上它就蕴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想,我们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哲学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够了解它却充满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个很崇高很神圣同时也是一个含义深厚的词假期我在家中反复的看这本书但总是感觉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学它是一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生科12120xx4306任逸飞哲学是什么这是每一位学习哲学的人都必须解答的问题自人类的文明形成之后有一部分人就在思考着关于人关于社会关于自然的问题但其本质上还是回归到我们每一个人在自身发展...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冯友兰勿庸置疑提到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冯友兰先生而提到集中国哲学之大成的哲学名著不得不提到的便是冯先生的大作中国哲学简史这本融铸了智慧与思想...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120xx083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张超越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不同西方哲学注重以纯理性的客观态度解释世界的认识论和以信神的主观态度看待人生的宗教世界观而中国貌似既不想认识世界也不想让...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我曾在上学期读过当时觉得书中蕴含着无穷的道理却又总结不出个一二三来本学期经过了马哲课上老师对于哲学的系统讲述再读起这本书来似乎又有了不少新的收获首先我想谈谈对这本书的...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冯友兰有言著小史者意在通俗不易展其学假期阅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觉得受益匪浅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对哲学的态度我的感情很微妙仿佛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心中的神圣感与畏惧感也油然而生此书的作者大名鼎鼎的中国哲学家冯友兰他以深入浅出的言语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冯老在首章中国哲...

阅读冯友兰之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关于孔子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冯友兰如是说关于诸子百家的由来史记最后一章司马迁援引其父司马谈的一篇文章论六家要旨其...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报告-郑雄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哲学的历史既是人类思想自身反思的历史中国的哲学史则毋庸置疑的概括了中国传统思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发展过程有曲折有流变有消逝等等通过阅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哲学的...

读中国哲学简史

读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学史专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特别是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怀颇具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半个多世纪以来简史...

读中国哲学简史

想多了总会困读ltlt中国哲学简史gtgt最初选择冯友兰先生的ltlt中国哲学简史gtgt并非是自愿的人是名人书是名书只是读书的人真的会头疼对哲学向来只是仰望或许也早知道面对它只会发晕当我明白由于其它因素我必须...

《中国哲学史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19xx年在宾西凡尼亚大学讲课的英文讲稿后由其学生翻译成中文出版先生在自序中开篇直抒胸怀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非全史在胸克臻境惟其如此读其书者乃觉择焉虽精而语焉犹祥也先生自...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