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后有感

时间:2024.4.14

读(大学)有感

一、 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有它正确的处理方法,即有一定的道理可循,也就是“理”。而这种理是必须受客观环境的制约,符合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将这些理归纳综合,就形成了一般性的指导原则,这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与处理好各种事情。而这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就是“经”。经有时需要通达权变,采取变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将各种事情处理好。这种变通的原则就是“权”。而权是以经作为参照物,是要受经的制约,依据客观的情况,在经的基础上采取变更的方法。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权也是一种特殊性的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是不能违背于经的,违背了经就是违背了事物存在的客观规律。而在处理事物的方法上应该采取权,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最大的效益。孔子说“可以与之共学,不可以与之适道。可以与之适道,不可与之立。可以与之立,不可与之权。”孔子所说的道,就是经。所说的立,就是一个人处事为人必须遵循道,即经。与之权,就是说在处事为人时,要学会权变。

二、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去之夷狄,行之夷狄。身于富贵,行之富贵,身于贫贱,行之贫贱。

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友友,弟弟,兄兄。这九点囊括了为人处事的原则,即对于为人处事经的最佳释义。臣以忠事其君,君以礼对其臣。父以慈对其子,子以孝对其父。夫以义对其妇,妇以顺对其夫。友以诚信对其友。弟以悌对其兄,兄以友对其弟。

经是一般性的指导原则,而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之中,为人处事就必须依据客观环境,采取权来处理问题。而这种权是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之下的经。

未有先学养子后嫁也,即指在一般的指导原则的指示下,去结合实际情况来处理事情的。

四、释义格物致知:

如做饭,首先对于洗澡进行思索与研究,了解与知晓它的一般性原则。即由格物到致知。这些原理掌握了,意需要诚(诚意),而再需正心,防止欲速心理或其它心理弊病。在这些心理弊病之下,将妨碍做饭达到最完美的标准。

格物掌握了知识,意诚正心,就达到了修身的要领。诚意正心修身是属于内明之道,即明明德,即心;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内明之道的外用,即行。而内明外用之道必须格物致知。

天下万事万物的存在与运行都存在着理,这些理需要格物才能致知。而这种理就是中庸之道。天下万事万的存在与运行中存在的中庸之理有一般性的指导原则与特殊的应用原理。一般的指导原则是指导特殊的应用原理的,它是从特殊的应用原理提练出来的。特殊的应用原理是通过在一般指导原则的指导下,不断的探索的。两者相辅相成,不断的完善自己。即从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往返循环不已,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这样一个互相推进的过程。

而天下之理,至其深远者,至其精微者,就是圣贤也是无法知道的。

五、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总纲,是一般性的指导原则。明明德后才能亲民,而明明德与亲民都必须达到至善。下文知止,可分两部分来说,即明明德止于至善与亲民止于至善之上。

而上述为宏观的论调,而从微观来说,就是诚意正心修身(明明德),齐家治家平天下(亲民)。而者又连系在修身这一点上,即修身,使自己的品德止于至善。品德止于至善,自然心思处中和,中者经,和者权。而为人处事中表现出来的言语、行为、思想都符合于义。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皆履于理,履于义。

更微观来说,行事说话,必须知止,有一定的章法可循。大至王候将相,小至贫民百姓,言行与思想都应该履于理。如说话,先格物致识,得到一般性的指导

原则,再诚意去做,正心修身。到外用,如何将言语始终处于完美境界。也就是孔夫子说的“回也三月不违仁,其余日月至矣。

所以在天下所存在的事物,从大的方面来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微观的来说,小的事物也含有理,即内明外用。

六、止于至善的九条原则,总的来说就是各在其位,各当其宜。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不符合客观环境的要求,将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打击。将会在这种思想的指导的言行付出相应的代价。即种其因,得其果。

另外,九者止于至善,为一般原则,即纲要(经),还要以实际情况,根据双方的主被动情况,来进行灵活的处理(权)。

七、唯有切磋之道学,才能有琢磨之自修,两者相辅相成。

诚意勿自欺,需表里如一,言行与思想相一致。外圆必辅以内正。慎其独是为诚意的试金石。因为独处,关于自己的想法只有自己知道,别人无法了解。唯己所知之独处,如能无欺止于至善,何况在人之前。诚于中,形于外,心中有什么样的想法,必然现之于外。君子察微知形,所以通过其言行上的表现,知道其为人。

八、事物之理就是符合于客观环境与规律的特殊性原则。恕不是纯柔,而是以忠(行方)为依据。恕在不同的人的言行思想表现也不一样,而这种不同,取决于各自的修养与思想境界的高低。忠恕都是为了止于至善,即为人处事上符合于中庸之道。中庸中说“忠恕离道不远”就是这个道理。忠更倾向于内明,恕更倾向于外用。中庸中有:“不欲人之加诸己,亦不加诸人”是对恕的解释,而大学中的规矩之道是关于恕的最好解释。而中庸中“吾求弟之事我,吾亦以之事兄,吾求兄之待我,吾亦以之待弟??”是关于忠的解释。

九、学者修之,修者学之,两者相辅相成。君子宜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

乐而利其利,此乃没世无忘也。

十、权的目的是为了止于至善,以经为根基,是在经的允许范围之中。

如“听讼,吾犹人,必使之无讼。”是指人即要了解止于至善的纲常,还要了解明德亲民,内明外用的道理。而了解这些一般性的原则。再了解特殊性的经世济用的原则。而使之无差错,避免听讼,达到无讼。即天下之理无不了解,了然于胸。即格物达到致知,而内明之理,而又外用之,使言行无不中于中庸之道。

顾是天之明命。常目在心,永志不忘而行之,为明明德的纲要。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使明明德于内,而亲民于外。

止于至善的纲要,为九点,即前面讲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由都在里面。所以作为一个知者,善于广而推之些九者。九纲乃经,另外有权

十一、在一言一行一个念头中,生活的为人处事的各个方面,就独处之时,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心性,所以必须慎其独,在独处时需防范心性的不善。

诚于中,形于外,信其言哉。为善者去恶,有所不实,必形之于外,可不慎乎。 人欲诚意必先不欺其心,恶恶如恶恶臭,好善如好好色,皆务决去恶而求必得之善,以自修于内,非苟且以徇外而钓誉也。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十二、齐其家在修身,颜色待人,以理以公,好而知恶,恶而知善。中和之美,故身则修,家则齐。齐家主要在人,故此段以说人为主。

修身在正心,端正心思,言行于事,以理以公,情欲则和,不失其宜。故能正心,修身正心为内明,故主于事,主于情与欲之中正。

诚意自修谓也,自欺,知为善而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思维上也就想为善,想加强道德修养,但意志不坚,需将其诚体现。

十三、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即一般性的指导性原则,掌握它,去经世济用,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其所令,反其所好,故不从,这是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即有怎样的因,就有怎样的果。

有善于己,然后责人之善;无恶于己,而后正人之恶,推己及人,恕也。有善于人,而省而师之,有恶于人,而省而去之,推人及己,忠也。

交际之间,大者治国齐家。交际者,恶恶好好有人缘。治家齐家亦是,方止于至善。处圆其实就是好好恶恶。此乃万世不易之理。而好好恶恶止于公理,即行方。

自古仁奸不同道,唯仁者对奸者深切痛恨,并能迸之于四夷,不与同中国。 民之恶而恶之,民之好而好之,故得民心,而久之于国祚。

故君子之慎诸德,有德始有人,有人始有土,有土始有财,有财始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货合于正而入则可,货悖于正而入为非,亦悖而出。

孝悌慈扩而充之,老老、长长、恤孤,忠以事君,悌以事长,慈以使众。 民富与国富,两者以民富为主。国富为辅。最好是两者兼之。不可兼之,只有取民而屈国。两者是矛盾的双方。支点在于节用与散财。节用则国富,散财则民富。而民均富为民富的最高境界。

在上治国,若以利为利,小人间之,使之主事,而专务敛财,极之而不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无如之何也。

仁者至公无私,故能好恶以公以理。恶恶者去之,善善者用之。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其唯小人也。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也。


第二篇:大学社团有感


大学社团有感

刚开始步入大学的时候,对所有的一切都是一无所知,但是大概了解到,大学其实是一个很纷繁复杂的群体,就拿大学的各式各样的社团来说吧,我所在的学校——徐州医学院,说实话,我们学校不算大,但是个人觉得社团的种类还是多种多样的,像有些办得比较出色的社团:海翼羽毛球社、墨缘书画社、女子篮球社等

还记得大一军训结束之后一个月,各种社团都开始招新了,我是随着大流凑凑热闹去看看的,前辈们都说大一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也没有必要整日整夜地看书学习,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还是会有很多益处的,我当时可以说有些没有主见吧,看到哪儿人多就往哪儿聚,典型的中国人(自嘲),最终选定了两个社团:勇敢者协会、女子篮球社。这两个社团的性质可以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先说说勇敢者协会吧,首先我出生于护理学院,周围差不多都是女生,这个外来院系的社团里面的男生可真是多啊,对我的“冲击“确实不小,总是感觉融入不到这个集体当中去,当然一开始的一段时间总归是比较生疏的,可是我们的社长确实是个交际的人才,在他的带领之下,社团里面的人员都相互熟悉,社团的凝聚力也变得不小了,平时我们社团会在学校举办一些小活动,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然,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可以为我们的社团影响力加分的,而且大家也都乐在其中,并且,每一次活动都又认识了新的朋友,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除此之外,我们社团内部的活动也是很丰富的,像是去徐州的云龙湖徒步环湖走,还有去淮海纪念塔,都是受益匪浅,让我们的周末变得有滋有味。打

心底喜欢曾经所在的这个社团,是因为我在其中收获了快乐,得到了成长。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学院的女子篮球社了,顾名思义,一群打篮球的女孩子怀着一样的兴趣聚集到了一起,每个星期可以拿出那么一两天出来打打球,锻炼身体,结交新的朋友,这个社团平时的活动主要也是与篮球有关,除此之外,我们每个人也都交了一定的社费,但是具体的用处我也不是十分清楚,应该使用在篮球用具这些个方面了吧。还有就是每个星期,学姐都会教授我们新的篮球玩法,满足了我们发展的需要,包括知识技能的增长、社会交往、社会承认以及获得新的发展途径等,但是我不是很喜欢这种规规矩矩的社团,虽然也交了社费,但是由于自己缺少毅力和日益减低的兴趣,也慢慢地远离了这个社团,其实想想利弊共存吧。

看到网上的很多评论说加入社团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我觉得这样的说法太片面了,首先,我有发言权因为我不只是一个观众,而是我参与到了其中,学习到了,成长了,收获了。社团无所谓好坏,一切还是在于自我的把握,就像我所参与的两个社团,第一个我感受到了乐趣,享受到了快乐,所以我觉得是幸福的,觉得是充实的。然而第二个社团,我不否定它的存在,毕竟它的成功也是我们大家有目共睹的,只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它不适合我。

哲学上有句话是这样讲的:存在即为合理。我觉得是非常有道理的,只要存在一刻,没有被淘汰就说明它就有它存在的意义

与价值,关键是看我们有多大的能力去挖掘出其中的价值,每一个社团都是这样,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有资格作出相应的评论,因为此时的评论也就是自我改进。

所以,大学期间,每个人的选择都是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十字路口,社团是风景,我们可以欣赏也可以创造出更美的风景,没有社团的大学就像是铺满荆棘的道路,会走得很疲惫很迟钝!最后,还是一句,挑选适合自己的,无所谓好坏。

更多相关推荐: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读后感(党课作业)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读后感读完了克西姆〃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童年》是自传体的第一部,它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在3岁时丧父,而他的母亲无法继续养着他,带着他去投奔外祖父的故事。外祖父的家…

《我的大学》读后感

读《我的大学》有感《我的大学》是“三步曲”中的最后一“曲”了,前两部给我的感受很深,意犹未尽。出于好奇和渴望,我贪婪地又读完了它。《我的大学》叙述了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阿廖沙16岁报着上大学的愿望…

《大学》读后感

观大学有感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

大学生读后感范文

大学生读后感范文篇一安娜卡列尼娜gt读后感大学的第一年就这样结束了在这一年当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书上的知识还有许多实际生活中该有的态度等等反正对我来说受益匪浅漫长的暑假我该干什么呢我经常这样问自己而刚好学...

《大学》的读后感

读大学有感我这次回家借着时间充裕把大学好好地品味了一番里面确实有很多大道理但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所说的格物为什么这个能让我印象最深呢在这我先卖个关子先给大家介绍介绍下大学吧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读后感我的大学读后感

3s我的大学读后感院学生会外联部张士成记得第一次接触高尔基的作品是在初中时期拜读他的童年他的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极端的天才讲出来的一个悲惨的童话第二次接触应该算是在高中了在人间描绘阿辽沙在社会外出谋生的经...

我的大学读后感

我的大学读书心得童年我的大学和在人间是苏联伟大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著名的三部自传体小说作者通过对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生活和命运的描写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他们那一代人的成长经历我的大学是这三部曲中最后完成的一部小说叙...

《我的大学》读后感

我的大学读后感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是高尔基作品的三部曲这三部曲讲述了阿廖沙的一生他的那段生活仿佛就是在听一个善良而极端的天才在讲述一个悲惨的童话然而使我感触最大的莫过于高尔基的我的大学我的大学讲述的是阿廖沙在社会...

《大学的理想》的读后感

简谈读大学的理想的感受看了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神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约翰亨利纽曼的大学的理想感受颇多最深的莫过于让我想到我所经历的教育以及在我身边的教育及学习生活的种种现象我们知道纽曼是19世纪自...

我的大学读后感

记得第一次接触高尔基的作品是在初中时期拜读他的童年他的那段生活仿佛是有一个善良而极端的天才讲出来的一个悲惨的童话第二次接触应该算是在高中了在人间描绘阿辽沙在社会外出谋生的经历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工役受尽欺凌侮辱愚...

《大学》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北郑学校赵秀英说到大学就得提起四书五经我会想起范进中举我会想起孔乙己想起那些八股文下的文人但我最终发现我错了我走了一个极端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走了极端自从国人不读四书五经以来就没有这样的人吗照常有我观察...

Czuwbhn_a大学读后感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大学读后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里的句子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统治国家或者从...

大学读后感(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