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时间:2024.4.21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发起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尴尬”的产物。不久前,在江苏省金坛市召开的实验交流会上,他列举那些令语文教师们感到尴尬的事例,想要说明的是: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但是当我们把课堂分割零碎了之后,孩子们就感受不到生命的活力了。

在“尴尬”中捕捉语文教学改革的良机

曾经是山东一位出色的中学语文教师和校长的李希贵,善于在“尴尬”中捕捉语文教学改革的良机。

他在山东高密四中任教时,有一年,高一新扩建的两个班没有语文老师,“当同学们感到实在太枯燥的时候,老师就把他们放到阅览室里去读书,或者把图书馆的书借到教室里来。”学生们依靠自学,就这样过了一个学期。让语文学科的老师们感到惊讶又尴尬的是:这两个班的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并不比其他班级差,在阅读题目和写作上的表现,比其他平行班还要略胜一筹。

李希贵说,这件事情使得他们开始思考:我们语文老师到底在干什么?我们在课堂上付出的那些汗水和努力到底能起什么作用?

让语文老师们尴尬的事情还包括李希贵在山东潍坊工作期间所做的一次小规模问卷调查,他请41名学生回答:在中学的语文学习中,对你帮助最大的是什么?

答案五花八门,如“自己登上讲台讲了一节语文课”、“当校刊的编辑”、“积累了300首宋词,看完了《家》、《春》、《秋》”等。“但是在所有的答案里边,没有一个提到是因为老师教得好。”李希贵说。

让语文老师们尴尬的事情总是发生。19xx年,李希贵让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和初中四年级的侄女,参加了高三上学期的语文期末考试,他们分别获得了82分与85分的成绩,而高三年级(含两个复读班)的平均分是84.5分。李希贵至今还保存着那两份试卷。

后来,他又让儿子在初三的时候参加了一次高考,语文成绩是122分。

大量的阅读让孩子的语文成绩遥遥领先

他们取得这些令人惊讶的分数,不是语文老师的功劳,而应归功于阅读。“他们自己的阅读涵养、积累和感悟,提高了他们的语文成绩。”李希贵说。这两个孩子在他的指点下,阅读了大量适合他们年龄、年级的图书,“我书架的书在不断地减少,他们书架上的书在不断地增加,当他们买的书不能满足需求的时候,就把我的书也偷偷地拿到他们的书架上,有些还写上了他们的名字”。

李希贵让读初一的儿子写下“你最喜欢的10本书及其理由”。儿子给出的答案是:《纸牌的秘密》——以引人入胜的童话式故事将人引入最原始的哲学思考;《涅克维奇精选集》——宏大的叙事场面和难以抑制的爱国热情;《死水》——杰出学者在新诗发展中的一大贡献;《鹅掌女王烤肉店》——诙谐的文笔、美妙的谈吐和随处可见的讽刺;《伊豆的歌女》——细腻的叙述、缠绵的感情,让人产生一种奇妙的共鸣;《唐宋名家词选》——偏重大家而稍有遗珠之憾;《雍正王朝》——将复杂的官场揭露得一览无遗;《苏菲的世界》——很好的哲学启蒙书;《契诃夫精选集》——深刻的讽刺,特别是短篇小说;《戴高乐传》——略带感情地公正评价了伟人的一生。其中的《戴高乐传》,这个初一的小孩先后买了3个不同的版本,“比照着读,而且能找出同样一场战争,这本传记写得比较好,那本传记写得有问题”。

李希贵让儿子和侄女参加高三语文考试的结果是,统一了学校老师和家长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19xx年,这位山东高密一中的校长启动了语文教学的改革:把常规的语文课由每周6节,改成2节由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教材,4节由学生进

入阅览室自主阅读。为此,高密一中专门建了一栋能同时容纳1600人的“自修楼”。这场改革带来的效果是:学生们的语文成绩在潍坊市遥遥领先,而且带动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李希贵说,由此我们感觉到,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阅读,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的话,孩子们的其他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他相信,阅读的力量能够影响孩子终身。

不要从成人视角去为孩子选择读物

但如何阅读常常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李希贵向与会的老师和家长们提了几点建议。他反对从成人的视角出发为孩子们选择读物,主张给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图书。

他借用卢梭的话说:“儿童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

他举例说,把朱自清的名篇《匆匆》、《春》这些成人喜欢的文章编到小学教材里,就是没有从儿童角度出发的表现。他对小学生的一次调查表明,他们并不喜欢《匆匆》和《春》之类的名篇。

“小学生需要的是大量的故事书、历险记和童话。”他说,“我们喜欢不等于孩子喜欢。9年制课标修订之前,我们课标推荐的那些书,哪一本是学生喜欢的呢?几乎没有。为什么?因为是我们成人的视角。”

一些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书,但李希贵说,他至今还没有发现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孩子不喜欢读书,是因为不喜欢大人们给他的书”。

他还建议大人们降低对孩子阅读起始的期望,不要让阅读带上任何附加条件。几年前,太原一位语文特级教师向李希贵校长讲述了一件令他感到不安的事情:他的外甥女,只要出去旅游,妈妈就会让她写游记,后来,孩子再也不喜欢旅游了。

“很多家长,孩子一阅读就让他写读后感,使得孩子们也不喜欢阅读了。”李希贵说,这些家长太着急了,孩子们只要有了一定量的阅读,“你不叫他写,他也忍不住”。

那么,一名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阅读多大量的文字是可行的、合适的呢?国家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柳斌说:“每天课外读一篇千字文,应该是个基本的要求。如果能做到,则一年之内,可达到36万字,12年则可阅读430多万字。所以,中小学阶段阅读500万至1000万字应当是合适的。”

阅读对一个人的人生到底有多么重要?李希贵校长在报告的结尾引用了两段话予以说明。有人问一名哲学家:“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打算干什么?他说:“阅读。”“如果你已经被囚禁在牢房里,你干什么?”他说:“阅读。”“如果已经到了世界末日,你今天打算干什么?”他还是说:“阅读。”

有人请教美国一位著名的成功学家:“如果我的事业失败了,我该怎么办?”他说:“你阅读吧。”“如果我失业了,怎么办?他说:“你要提升自己,你阅读吧。”“如果我失恋了,该怎么办?”他还是说:“你阅读吧。”


第二篇:阅读教学-语文教学的生命


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的生命

[论文摘要] 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从以下方面谈谈,对阅读教学的粗浅认识。一把握阅读目标;二阅读教学的灵魂—课堂对话;三发挥主导—引领启发,点化推进;四如何导入,举实例说明了四种导入方法;五如何艺术结课,列举了四个例子说明结课的方法;六教学建议。通过举实例,有效培养学生认读、感悟、探究和概括四种能力。

[关键词] 阅读 语文教学 生命

课改几年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确出现一些问题:如阅读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以议代读、以提问代读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查阅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面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六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 小学语文老师要完成以上阅读方面的要求,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我就从以下六方面谈谈对阅读教学的粗浅认识。

一、把握阅读目标,提升备课能力

1

1、具体说说第二学段(三、四年级)和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阅读教学的目标:

(1)阅读方法方面:第二学段的要求是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的不理的地方提出疑问;3、学习略读、粗读文章大意。第三学段的要求是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3、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4、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5、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6、诵读优秀课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2)把握内容领悟方法方面 :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学段的要求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3)各种文体的阅读方面: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的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的要求是:A、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B、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面、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思想。

2

(4)积累方面:第二学段的要求是A、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B、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C、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第三学段的要求是:A、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B、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2、把握新课程“阅读”方面的目标,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 三维理念 ”是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人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注意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目标体系所呈现的是一种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的螺旋上升的有层次的递进发展过程。要注意各个学段目标的层次性,注意各项目标应该达到的“程度”,也要注意各个学段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以默读为例,说说默读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第一学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处理好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和阅读量,阅读速度之间的关系。

阅读兴趣是掌握阅读方法和扩大阅读量的基础。阅读方法和阅读 3

习惯制约着阅读速度,阅读速度也制约着阅读量,阅读量的多少也反过来影响着阅读方法的掌握和阅读速度的提高。

二、阅读教学的灵魂——课堂对话

1、课堂对话的基本特征

(1)对话主体的平等性。

平等性成为对话的前提。只有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平等、心灵平等、价值平等,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得以凸显,师生才能各自向对方敞开精神与彼此接纳,从而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充满人性、富有个性的对话平台。

(2)对话过程的互动性。

通过对话,师生产生互动效应,使对话的内容不断“增值”,更加丰富、生动、全面、准确和深刻,这样,师生的认知、思想、情感便在互动中得到螺旋式的渐进与提升。

(3)对话信息的生成性。

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平等对话,又要让学生 超越教材,培养创造性的学习意识。既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又要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怀疑、质问和批判,使教学既遵循文本,又超越文本。

(4)对话结果的多元性。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与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模块以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

4

2、课堂对话的实践应用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三种对话形式往往不是界线分明,相互孤立,而是互动联系、融为一体的,并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各个内容、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引领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课堂对话。

(1)在理解性阅读中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此审视阅读过程,最首要的就是要让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搜集处理信息,建构意义。惟有如此,学生才能有效地进行课堂对话。所以,阅读教学应该提供时间让学生通读课文,通过对话,把握课文内涵。

(2)在体验性阅读中对话。

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和时空,让学生在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中,深入课文与阅读材料形成“对话”,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3)在发展性阅读中对话。

阅读教学要注重发展性阅读指导,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课文提出什么,是怎样提出的,更要考虑在加入自身的思想感情之后去发展故事,超越文本,使课文产生新的时代意义,给人们以新的思想启示。

三、发挥主导——引领启发,点化推进

1、主导与主体和谐统一

有些教师甚至把少讲话及无原则的宽容视作发挥学生主体性的 5

体现。老师认为,这样做,是尊重学习主体,体现了“蹲下来”看学生的教学新理念。诚然,“蹲下来”,意味着理解、尊重和宽容。学习的主体——儿童是活生生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教师只有“蹲下来”,才能从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才可能看到属于他们的美丽风景。

2、语言与精神协同发展

语文,不仅只有听说读写,语文应有厚实的生活,广阔的视野,真切的体验,丰富的情感,丰厚的积淀。离开“人文性”,语文就丧失了生命的色彩,人性的魅力。

教师忌讳“讲”,对于文章的重点内容、精彩语段,对于该让学生拥有的知识、学生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刻的内容,教师都不敢讲,也不敢挖,更不敢“抠”了;学生的回答,无论精彩与否,也无论恰当与否,甚至无论正确与否,老师都给予慷慨的鼓励 。

其实不然,毕竟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的教师必须“该出手时就出手”,对文本的遣词造句精深微妙处需要老师的引导与点拨。

3、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新课程要求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教材不再是“圣经”,而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凭借。

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学生是能动的、活跃的人。教师的预设很重要。但只关注教路,或只注重学习形式的预设都是有失偏颇的。教师的预设要力求充分、科学。由于教学过程存 6

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把握生成,及时调控也是必不可少的。

(1) 充分、科学地预设

A、目标预设——以人为本,发展语文素养。

教师不能仅仅考虑让学生读懂什么内容,体会什么情感,用什么形式学,而应根据年段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尤其结合文本特点,思考本课可以侧重发展学生哪些语文素养:知识能力还是情感态度,语感培养还是学习方法的获取??

B、文本预设——深入研读,挖掘文本资源。

教师要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深入研读文本,做文本的知音,经历反复阅读教材、仔细查阅资料、由冥思苦想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凭借自己广泛的阅读和丰厚的积淀、修养,对文本作准确、深刻、独到的解读,惟其如此,教师才能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创造性使用文本,精心设计,寻找到教材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适当有效的结合点。

C、学路预设——了解学情,确立学习路径。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已有语文知识、学习能力等),以“蹲下来”的心态去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在与文本充分对话,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见解后,还需以童心(站在儿童的角度)去阅读、去感悟。将心(师)比心(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而后,细细揣摩学生喜欢学什么?喜欢怎样学?在学习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怎样的学习路径才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怎样的实践平台才利于学生素养的发展?? 7

比如《瀑布》教学中,可以说一说、讲一讲、议一议: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幅瀑布的美景;喜欢搜集资料的同学,可以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瀑布的图片、资料;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地读一读。

D、生成预设——充分预测,有效引领学习。

以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为例,谈谈如何进行生成预设: 在进行教学生字新词时:(1)拨草寻蛇:可让学生上台表演“拨”和“拔”的动作,用动作表演法教学。(2)依草附木:可用移序法,变成“依附草木”用语境解词法教学,补充“惊天动地”等动宾式词语。(3)踉跄: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据形旁以动作演示来解词。

引导学生精读体悟: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 板书:( )的林冲。 请同学在括号内填上有关词语。(能填一个词,不错;能填两个词语,不简单;能填三个词语,了不起) 。学生可能填:谦虚、礼让、机智、勇敢、武艺高强、含而不露、刚正不阿、镇定自若等等。

(2)及时、有效地调控生成

教师对待课堂生成的操作现状:一是熟视无睹,缺少敏锐的反应与应对策略;二是一概封杀,教师依旧独霸课堂,对学生缺少人文关怀; 三是不加选择。全盘肯定,违背科学,忽视正确的知识、价值取向的引导。所以教师一定要及时、有效地调控生成。

四、导入环节——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走向新知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若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 8

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带来疲劳。”

1、导入的作用

(1)能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能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能促使学生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2、导入所要遵循的原则

(1)知识的规范性原则

语文学科的导入一定要确保语言文字使用正确规范,言论观点 极、健康、向上。

(2)语言的启发性、趣味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导入本身就是一个短小精悍的教学 环节,那么,要想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组成导语的每句话、每一个字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对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仔细斟酌。

(3)设计的灵活性、实效性原则

3、导入的方法多姿多彩

(1)质疑矛盾法

以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讲解如何质疑:A 设置问题:这篇文章写了百草园,又写了三味书屋,你们觉得是草园好呢,还是三味书屋好?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认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 ;B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读完后发表不同见解并引起争论; C 9

教师相机诱导,让学生为自己的看法准备材料,然后分组展开辨论。

(2)谈话导入法。

以课文《万里长城》一课为例,可以这样导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不了解长城,你就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性格。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长城是一个奇迹,是一个由伟大民族创造的伟大奇迹。法国总统说,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及;没到过长城,就等于没到过中国??

(3)情境渲染法。

这种方式常用于感情真挚、文笔优美的散文、诗歌、童话等的教学。这类文章或通过作者细心观察,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大自然的壮美;或通过对生活中平凡的人、事的叙写,抒发作者对生活的其中感悟。在设计这类文章的导语时,教师应把握课文的情韵、意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进行渲染,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比如在《槐乡五月》一课中,教师饱含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把学生仿佛带到了槐乡,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4)启发想象式

以课文《少年闰土》为例,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爱看电影吗?”“爱看。”“好,你们闭上眼睛认真听,在你的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电影的片段:蔚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滨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一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正向一只猹用力地刺去?...”

“这英俊少年是谁?他是怎样一个人?

10

五、艺术结课——在提炼总结中升华

1.在课的结尾画个“冒号”。

以课文《狐假虎威》为例,在课文尾声时,可设计“森林爷爷”这样一个角色,如果你是森林爷爷,你想对狐狸和老虎说些什么?

2.在课的结尾画个“问号”。

以课文《恐龙》为例,可以这样结尾: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

3.在课的结尾画个“省略号”。

在课文《所见》快结束时,老师提出歌声来自哪里?有的说是牧童的,有的说是蝉儿的,有的说是林中其他人的,有的说是大家的??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真正地思考了,探究了,同时对诗文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朗读也会变成新课标所倡导的“个性化朗读”。

4、在课的结尾画个“叹号”。

在《火烧圆明园》一课的结束语中,有一位老师是这样结尾的: 国盛则园兴,国衰则园毁!

贫穷受欺压,落后就挨打!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六、 教 学 建 议

“本色语文”目前有两个流派:一派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引领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工具性为基点,渗透人文性;另一派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精神教育,以人文性为基点,渗透工具性。

小学阶段是基础的基础,理应抓住工具不放,通过工具渗透人文 11

性,这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色。那么,本色阅读课究竟该怎么上?我以为,本色阅读课就是要以读为根本,着力培养四种能力:即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读、感悟、探究和概括四种能力。

1、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

(1)放手让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让学生边读书,边识字,把字音读准确,并初步理解字、词的意思。以课文《爱如茉莉》为例,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可以进一步提出自学要求:

A、读课文,遇到“茉莉 、 陶醉”等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

B、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嗔怪”、“幽香”、“莫名其妙” 等词语的意思。在学生自学之后,可以借助生字表检查字音,借助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3)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把读通顺的训练落到实处。 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求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 字,不重复,不回读,停顿恰当。

2、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阅读教学精读阶段的重要目标。感悟能 力,是指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文字,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12

(1)要重视读中指导,充分发挥教师朗读的示范作用。

A、“跟我读”,“我”要会读,且能够读好。

B、“跟我读”,是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对一些学生不易把握 且具有重要表现力的语段,教师要进行特殊的范读处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文中含着的意思读出来,让他们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

C、“跟我读”,也是互相朗读,是师生“对话”的一种形式,不 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2)研读重点词语,让学生品味词语使用的精妙。

“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母亲为什么把“渴”说成是“饿”呢?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可以让学生品味“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中“轻抚”一词使用的精妙。在学生品味了这一词语运用的精妙后,还可以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说话:“柔和的春风轻抚着??”、“蓝蓝的海水轻抚着??”、“老师温暖的手轻抚着??”这样品味词语与运用词语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3)让学生在读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和智慧,读出情趣和理趣。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冰心奶奶为什么不到游人多的地方找春天,而“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这是一个既能让学生读出情趣,又能让学生读出理趣的问题。其一,少年儿童朝气蓬勃, 13

充满生命的活力;其二,儿童多处春光美;其三,海棠是自然的春光,儿童是人一生中最美的春光;其四,有童心,有爱心,就有了一切!

(4)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把学和用结合起来。

A、着眼于写法的迁移。

“我和XX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们一起 ??,一起 ??,一起?? ,甚至 ??”

B、着眼于语言的重组和扩展。《爱如茉莉》,教师可以编成小诗——“爱是妈妈劳作的身影爱是妈妈羞红的脸,爱是对亲人的片片思念,爱是费尽心思编织的美丽谎言??”

C、着眼于内容的生发。

《海伦?凯勒》一课,可以让学生读读下面几句名言——“无论对任何困难,我绝不屈服(居里夫人)” “逆境是人生最好的大学(别林斯基)”“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想想海伦?凯勒成长的故事,尝试着写一句自我勉励的话,并署上自己的名字。

3、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教师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可以直奔重点段,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大家想一想,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司马迁能够在痛不欲生的情况下完成史书的呢?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的心像刀绞一般”,真的是刀在绞“我”的心吗?那么究竟是什么像刀一样在 14

绞“我”的心呢?

(2)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谈礼貌》一课,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我明白这句话是夸赞周总理的,但他的这些品质从哪儿体现出来的我不明白。

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入。阅读是一个探寻、发现的过程。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智慧引领,内蕴丰富的文字能打动学生的双眼,款款深情能融合学生的心灵,富有情趣的语言能转化成理趣。

(3)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

教材在单元练习中安排了“诵读与欣赏”的阅读版块,其目的是引领学生由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比如,五年级上册“练习1”把《丝丝小雨》这篇短小精悍的散文诗编进去,其目的是让学生反复诵读这篇散文诗,揣摩作者所描绘的情境。再如,“练习4”把刘鹗的著名小说《老残游记》中描绘千佛山、大明湖景色的片段编进去,其目的是让学生诵读、欣赏与积累。

4、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1)训练学生提炼小标题。

《郑和远航》一课,可以提炼出“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小标题。

(2)训练学生抓住要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比如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文比较长,教师可以设计这样 15

的问题“在作家冰心奶奶的眼里,儿童就是?? ,就是 ??,就是??”让学生抓住要点,把课文读短。通过这项练习,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3)训练学生抓住文章的大概主张概括自己的感受。

《郑和远航》,教师可以围绕“针对郑和远航这一壮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明朝皇帝 、各国君臣 、沿途百姓、海盗,我要说??从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给段落明显的课文分段,可以体验作者的思维历程;概括段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清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谈谈读书的感受,可以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学越智慧。概括能力训练要适当、灵活、科学,不能不顾学生的感受,机械训练,也不要每课都练,弄成一个僵化的模式。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教学规律,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使我们的学生真正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尝到阅读的甜头。使他们在阅读的能力上,在语文素养上,在学习潜能上,都有提高。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

[3] 《小学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研究》王晓平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16

[4] 《小学语文专题案例研究—阅读教学如何实施》 专家团

电化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17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反思刘备寨小学高君平现行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知识理解型的教学模式一种是思维训练型的教学模式前者教师致力于让学生理解语文完整的知识系统一般按照解题释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练习的程序...

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反思凉风学校江梦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篇一小学语文阅读gt教学反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gt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重点放...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有效教学论文课堂有效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理解能力和想像能力养成边读边想不断探索的好习惯正如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我是一位在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老师对此我深...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提起阅读能力很多老师就自然想到读懂词语读懂句子读懂段读懂篇就会想到朗读默读和背诵以为训练这些就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这是对阅读能力的误解没有真正领会到语...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实施新课程以来广大教师把关注的焦点聚集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上积极投身到教学研究与改革中新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深刻变化与旺盛活力珍视学生独特感受理解与体验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阜南五小锁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

(可打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所有课文1草原教学反思1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

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阅读的研修反思现行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知识理解型的教学模式一种是思维训练型的教学模式前者教师致力于让学生理解语文完整的知识系统一般按照解题释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练习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案例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全集

找教案二下语文教学反思1找春天2古诗两首3笋芽儿4小鹿的玫瑰花语文园地一5泉水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7我不是最弱小的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语文园地二9日月谭教学反思10葡萄沟教学反思园地三教学反思13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群文阅读动物世界教学反思牛二姣此次的教学专题是动物围绕这一专题我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种动物这样的整体安排目的是让孩子们走进动物世界了解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从而增强爱护动物的责任意识群文阅读是同一个...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5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