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涅盘—读《孤独者》有感

时间:2024.4.30

黑暗中的涅槃—读《孤独者》有感

《孤独者》中有两个主要的人物,一个是魏连殳,一个是申飞。但是我觉得他们又都是不同状态下的鲁迅的自我投射,相比较而言魏连殳更加接近鲁迅的真实状态。

譬如:单单从外貌来看,魏连殳“短小瘦削,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去了脸的一半”活脱脱就是鲁迅的形象。另一个是魏连殳一直没有娶妻,虽然鲁迅被逼无奈听从母亲的命令娶了朱安,但是在鲁迅的心里面是一直不愿意承认的,如果不是娶一个自己喜欢的,他是情愿不娶的,更不愿意受到一段痛苦婚姻的折磨。

魏连殳的经历可以一分为二,前期较为典型的两件事:一个是为祖母入殓,另外一个是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真的,对于房东家的孩子更是迁就和爱护。

中国的人民并不是麻木到不知道自己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他们明明知道,但是却不敢反抗,于是就装作麻木不仁,同时也特别痛恨那些试图指明真相的人,因为正是这些人们使他们觉得不能再顺顺当当的自我欺骗,不能按照老样子生活下去,对于寒山石的村民来说,魏连殳就是这样一个打破他们的外壳的“异类”、“入侵者”于是在入殓的时候,没有谁首先去考虑怎么样去安慰一个失去相依为命的可怜人,而是一起聚在厅前排成阵势,互相策应。谁知魏连殳知识一句淡淡的都行,让众人惊讶。读到这个地方这让我想起辜鸿铭上头上的辫子,有的人的辫子长在头上,有的人的辫子确实根深蒂固的长在心里面。

当所有人都哭的时候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的时候,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在对于孩子的态度上 ,魏连殳和鲁迅也颇有几分相似,鲁迅曾经多次大声疾呼救救孩子,长辈们应该举起黑暗的门放孩子到光明中去,在“三.一八”中声援、营救被捕获的学生,协助学生们办书刊,出文集等。他甚至是愿意在生活的路上,将鲜血一滴一滴地滴下去以饲别人,哪怕自己渐渐瘦弱下去。

但是别忘了中国的文人是敏感的,他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从来都看得透彻,同时又会觉得悲哀。自然不必说痛苦和迷茫会比普通人来的更多,更猛了。

当鲁迅发现自己的呐喊如一支箭,固然锋利无比但是射入大海竟然不能激起少许浪花,他看透了统治者的专制,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血流了,泪揩了,但是屠夫们依然拿着钢刀、拿着利刃,依然是逍遥复逍遥的姿态。他那一声声好像一匹受伤的狼的嗥叫,惨伤里面夹带着痛苦和悲哀,如一滴水滴在火红的烙铁上,只留下青烟一缕,入不了人们的耳朵,更加入不了人们的心。

不论是19xx年从绍兴会馆到加入启蒙队伍中呐喊,还是19xx年从风沙蔽日的北京前往温暖明媚的南方,鲁迅都到处碰壁,如同魏连殳的名字——“连输”

也许是因为小时候有着和魏连殳一样的经历,父亲死后,遭受族人逼迫在笔据上画画押;也许是经历了北京青年学生的冷漠和淡忘;也许是因为在广州时目睹了年轻的戴着眼镜的大学生写书告密,助官抓人;也许是受到相知相熟的人匿名在报纸上的攻击和诋毁......这些都让他较早地揭开了社会的遮羞布,看清了人们丑恶的嘴脸,感受到世态炎凉.因此他对这个世界,对世界里面形形色色的人都保持一种谨慎,甚至可以说是怀疑。

鲁迅曾经在给友人的书信中写到:“他们之于我,大抵是使役时便竭力使役,诘责时便竭力诘责,攻击时便竭力攻击。”“我其实还敢站在前线上,但是发见许多学而称‘同道’暗中将我当傀儡或者是从背后枪击我,这样比被敌人所伤害更加使我感到悲哀。” 最激烈的憎恨往往源于最深刻的喜爱,最极端的厌世也许是因为对于这个世界爱地深

沉。

因此,后期的魏连殳在一定程度上是鲁迅在生活、思想上的一种迷茫痛苦的状态的写照。魏连殳在给申飞的信中写到“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的,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敬的,所主张的一切了”,在日常的生活中,魏连殳对房东太太叫做“老家伙”,并且还逗弄侮辱孩子,猜拳令,整日过得浑浑噩噩。

通过鲁迅笔下魏连殳的种种转变,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鲁迅自己在这个时期所感受到的迷茫和虚无感。鲁迅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着比一般人更加清醒的头脑,再加上常常事与愿违,种种的打击让他陷入了一种虚无的状态。他对自身,乃至对整个中国的文学都产生了严重的怀疑,“社会太寂寞,有这样的人才不会感到无聊,人类是最喜欢看戏的,文学家就自己做戏给人家看,或者是绑着出去砍头、或者是在最近的墙角下枪毙,都可以热闹一下子”。

“申”是重读,再一次的意思,那么“申飞”这个名字我觉得本身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的。它代表了鲁迅在黑暗中不断的摸索,在黑暗中涅槃,在混沌中逃离。当魏连殳潦倒失意的时候,他认为在别人心中自己是谈资的笑料。但是申飞却对魏连殳说“不要把事情想的太坏,让自己成了被丝包裹的茧”。在我看来我觉得是两个对立的鲁迅在打架,是他内心中在进行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

魏连殳与申飞之间的相熟,是以送敛开始也是以送敛结束的。这是不是一次生命的轮回呢?能不能代表鲁迅的一次新生呢?

“连殳”的谐音是“连输”,但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古代的兵器:长五尺,大十尺。孙贻让间诂“凡连殳、连挺,盖皆以索系连之”。我认为鲁迅主要通过魏连殳来描写自己之前碰到的彷徨,矛盾以及感受到的悲哀,品尝过的心痛。魏连殳的形象代表了一段时期鲁迅内心真实的所思所想,同时鲁迅自己也在竭力找寻自身的意义、前途的方向、做事的动机。

通过申飞最后的所见所感——“我走进去最后看看以告别的连殳,他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的躺着,合了眼,闭着嘴,口角间仿佛是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挣脱出来,但是不能够,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隐约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中夹带着愤怒和悲哀。”

最终鲁迅同申飞所感到一种轻松的感觉“我的心就这样轻松起来”完成了一次黑暗中的涅槃,重新拾起向前的勇气


第二篇:孤独者读后感


读《孤独者》后感

姓名:王腾飞 班级:汉语言文学1班

我所读的《孤独者》是被选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节选,选文节选自《孤独者》的第一、四、五节。

第一节讲诉了“我”与魏连殳的相识,以及魏连殳的种种“古怪”。

第一节中塑造了第一个孤独者——魏连殳的祖母的形象,“听说她先前也曾经吃过许多苦,现在可是安乐了。但因为他没有家小,家中究竟非常寂寞……” 从此处可看出魏连殳的祖母是一个人居住多年,而且也不常与人交往,至少在精神和肉体上是一个孤独者。“山村僻陋,这些事便算大家都要打听的大新闻,第二天便轰传她病势已经极重,专差也出发了;可是到四更天竟咽了气,最后的话,是:‘为什么不肯给我会一会连殳的呢?……’”,寒石山的村民竟要等到她的病势极重,才派专差去叫连殳,由此可见,她的孤独并非一般,而她最后的话“‘为什么不肯给我会一会连殳的呢?……”也带着些对那些村民的谴责,“为什么不肯”,带着些怨恨,也夹杂些无奈,她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去咀嚼。

第一节的第二段中讲到“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从此处可以看出魏连殳对祖母的孝顺,或者说,在世人眼中,他是个孤独者,可是他还有祖母可以依偎,此时的他并非十分孤独,无论是精神抑或是肉体上,制止他祖母的去世,才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的精神是与其祖母相承传的,祖母的去世,无疑是告诉他一个事实——他,现在是一个孤独者,文中的“他们就姓魏,是连殳的本家。但他们却更不明白他,仿佛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说是“同我们都异样的”。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作为先觉者的魏连殳,是不被社会上的庸众所容,在精神和肉体上均孤独无依的孤独者形象。

魏连殳回到家,“一进门,向他祖母的灵前只是弯了一弯腰”,直至后来,族人商议祖母的后事,他只是简单的回答道——“都可以的”,然后他静静地给祖母穿衣,井井有条,只是默默地,遇见怎么挑剔怎么改,神色也不动,在葬礼上,“连殳就始终没有落过一滴泪,只坐在草荐上,两眼在黑气里闪闪的发光”,“但

连殳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如此种种,“暴风雨前的平静”,都为之后的“暴雨”坐下了铺垫,“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此时的魏连殳怕是真正的孤独了吧!

选文的第四节讲诉了,在一个下雪之夜,“我”收到了魏连殳的来信。

第四节中有两处连殳说到了“我都可以的”,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在努里奋斗却什么收获都没有之后,归于无力,很无奈的一种说法,对现实生活或是说对一些庸众的无力的反驳,对一切都无所谓了。

“我已经躬行我以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首先要说明的是魏连殳在被现实彻底击败以后,不再为爱他的人而活,而是以表面上的敷衍于现存体制而复仇与他的敌人,付出了戕害自己身体以及灵魂的代价。因此也就可以理解连殳所说的“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相同手法的还有“我现在已经‘好’了”,都运用了反语,表达了连殳此刻的孤独和无比的讽刺……

随后的第五节中,“我”在阳山呆不下去了,辗转大半年回到S城,去拜访魏连殳。

文中第二段首尾都提到了:“一切是死一般静,死的人和活的人。”,与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异曲同工之妙,既惋惜了先觉者魏连殳的死,又痛恨于活着的庸众。

第三段中:“大良们的祖母谈的可高兴了,说话滔滔的泉水似的涌出……”,在连殳的葬礼上,大良们的祖母仍谈得如此高兴,不可以说不是一种悲哀,先觉者的去世,对这些庸众来说不过是少了一个茶余饭后可谈论的话题而已,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的关切,是如此的讽刺。“到入棺,是连殳很不妥帖的躺着……”中的“很不妥帖”也是对魏连殳的讽刺,作为先觉者、孤独者的他,连死后都是如此的不安稳、很不妥帖的躺着,也写出了他的孤独,正是因为没有亲人,少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切,所以他才会以如此的姿势入棺、长眠……“三个亲人扶着棺沿哭了一场,止住拭泪”“口角上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着可笑的死尸”连殳的一生都是如此的孤独与悲剧,连最终围绕着他冰冷的微笑的死尸的,依然是那些庸众以及那些并不理解者的虚假的哭泣,除了“我”。

最后要讲到的就是第三个孤独者——“我”,“我”是一个 处处与魏连殳遭遇相似,一样受时代新潮流的影响试图改革、反抗旧社会、反抗庸众,而不被社会所容的知识分子、先觉者的形象。

魏连殳在祖母的葬礼上出人意料的哭,就如“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而在送别魏连殳后,在潮湿的石路上走着的“我”,耳边响着的正是“长嗷,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暗示着什么呢?或者说鲁迅如此写作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许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我”就是魏连殳,甚至可以说“我”和魏连殳都是鲁迅的不同侧面的所幻化出来的,各自表达着鲁迅的不同思想,传承者异样的态度。当时的鲁迅,由于对现实状况的思考与探索,内心世界充满苦闷、孤寂而又渴望冲破这种桎梏寻求希望,从而陷入迷惘、困惑、虚空的孤独的世界中。文章最后一句写到:“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的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在祖母和魏连殳都走了以后,“我”还要继续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继续反抗绝望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鲁迅在四面受敌,“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情况下的一种态度,“心的就轻松起来”是否可以理解为此时鲁迅已找到一种解决当时现状的方法?或是当时的他也仅仅是自我安慰中?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都会继续反抗……

《孤独者》是鲁迅在一特定社会环境——“五四”落潮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所创作的。在我看来,文中的孤独者,无论是魏连殳的祖母、魏连殳、亦或是“我”,都是典型的悲剧人物,在他们身上无不充斥着讽刺,在力图改造强大飞旧势力的这条道路上,他们尽自己的一切努力,甚至于献出生命,只为了一个目的。但“孤独”却时刻徘徊、充斥在他们身边,使他们倍感彷徨与无奈,最终以死亡的悲剧收场。

在文章中,我们能感觉到透彻心扉的寒冷感,“寒石山”、“冷静

的月光”、“冰冷的死尸”、“人与人之间的虚伪”、“潮湿的石路” ……

形成了整篇小说透骨的冷……

以上就是我对《孤独者》的读后感想。

更多相关推荐:
读者读后感

读者读后感我一直都很喜欢读者这本书觉得它里面每篇幅短短的故事或让你深受心灵的洗涤或告诉你一个深深的道理让人印象深刻最近和儿子亲子阅读我建议大家一起看读者吧儿子受我的影响也慢慢喜欢上了读者深夜静静的躺在床上手捧着...

读者读后感

信心让你变得更杰出读者读后感一位画家为坐在马路边正在乞讨的一位乞丐画了一幅脸部素描起初乞丐并没有认出纸上那个神态自信倨傲不羁的人就是自己当画家向他指明后他显然十分震惊半晌之后他语气坚定地告诉画家如果这就是您眼中...

《读者》读后感

读20xx春读者精选集有感读者是我一直喜欢的字里行间或让我深受心灵的洗涤或告诉我一个深深的道理让我印象深刻久久回味每篇短短的故事每篇朱自清式的散文让我徜徉在人生哲理和美妙生活的海洋里我好似一叶扁舟时而随波浪汹涌...

读者读后感

读者读后感篇一读者gt读后感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读者里面的gt故事很精彩其中有一篇让我至今难忘故事大概是在美国加州的一个大草原上生活着两种不同的动物一种是温顺的长颈鹿另一种是凶猛的美洲豹长颈鹿天生就是教育家它教它...

读者读后感

读者读后感读者杂志创办于19xx年是读者出版集团主办的文化综合类杂志创刊时月发行量3万册到20xx年4月份月发行量突破1000万册创造了中国期刊发展的奇迹看读者有感读者是一本感人至深的杂志也是一本能给人深刻教训...

《读者文摘》读后感1000字

读者文摘读后感1000字读者文摘读后感1000字在自习室看到一本读者文摘大概是别人用来占座位的信手翻开却看到一篇文章让死活下去是陈希米怀念她丈夫史铁生的文章处处萦绕的是思念和悲痛史铁生现在于我不算做遥远了我姑且...

读者文章读后感

读者文章读后感篇一读者文章gt读后感相信大家都知道风靡世界的读者文摘这个充满智慧的杂志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智慧杂志背后的gt故事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有一天在街上散步忽然他看到在一家名为智慧的杂志社门前围了一大...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在写作过程中你的思维清楚吗我们往往会因为文章或表述上的条理不清而被扣上思维混乱的帽子如何避免思维混乱保持一个理性的正确思考读完金字塔原理一书茅塞顿开金字塔原理介绍了一种处理写作中文笔不清问题的新...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本书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感人故事正是这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着之一我读完西游记...

全球通史读后感

这部书被称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十部书之一享有世界性的声誉在我国也有大批热情的读者国内一家著名的读书网站上读者有关此书的书评数以百计书的版权页显示这是自20xx年以来该书中文版的第二版第19次印刷其受到的追捧程度...

读后感教学设计

读后感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讲述故事狐狸和猴子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2指名说感受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你谈一谈3交流学生读过什么书师这是老师最近读到的一个故事同学们你们一定也读过很多书吧能...

阅读行为读后感

一导致不确定性性尤其结构空白和否定二文学作品的本文不仅通过对现实选择干预着现实而且通过其重新组合的方式创造着新的现实现实世界的某些成分被置于新的结构系之中从而实现了语义上的自我超越本文对现实的选择和组合方式也制...

读者的读后感(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