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时间:2024.4.27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你是一个学生,生活一直都是平平常常的。你每天都要去上学,然后放学。之后在家里陪伴爸爸妈妈,到周末的时候,与朋友们郊游或者举办一个小型的派对。生活可能是平淡无奇的,但是你也陶醉其中,因为你热爱生活。

但是,突然有一天。你接到了一封信,一个神神秘秘的人物突然要教你哲学,并且告诉你,你其实一直活在另一个人的书中。你的整个世界其实都存在于是另一个人为了他女儿的生日而写的一本哲学书中,这时你会怎么想?

这其实就是苏菲所面临的事情。

席德的爸爸是在黎巴嫩执行任务的挪威的联合国观察员艾勃特,他特别喜爱哲学。他在女儿即将15岁成年之际,要回到挪威。于是,为了给女儿一本有教育意义的成人礼物,他在女儿生日之前写了一本名叫《苏菲的世界》的哲学书。席德的爸爸艾勃特通过书中哲学教师艾伯特为女孩苏菲讲解哲学让席德了解了从古希腊到现代的基本上西方所有主要的哲学思想。最后,回到挪威的艾勃特亲自给席德讲解了大爆炸理论。这是这本书的主干情节。

然而,为什么这本书叫《苏菲的世界》而不叫《席德的世界》?可以说这本书的笔法十分巧妙,从故事一开始,作者就以一种侦探探案故事情节吸引读者。这情节就是苏菲不断认识到她只是艾勃特书中的人物,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苏菲也学到了许多哲学知识。读者也通过苏菲的世界,向我们介绍了欧洲博大精深的哲学史。

我们大家都知道哲学是一门思想性很深刻的学问,但是,它有时也很浅显。为什么我说哲学即深刻又浅显呢?因为,当我们纯粹学习哲学时,其中的专业术语,比如什么“经验主义”“理性主义”“浪漫主义”等等,虽然字面上也是很好理解的,但是,如果认真解释起来,你的哲学老师可能会给你解释一大堆与之相关的东西。而你有可能一句话也没有听懂,并没有完全理解某个哲学名词的真正含义,这是我们说哲学是深刻的或者是复杂的;而我说哲学浅显则是想说明哲学其实是存在与我们的生活中的。学哲学其实就是要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所以,生活中就有很多浅显易懂的哲学,只要我们稍稍用心就可以体悟到的。

而《苏菲的世界》则是将本来深刻无聊,晦涩难懂的哲学问题,用浅显易懂的话语,逐步深入的推理情节解释得一清二楚,也吸引了更多读者,让他们认识哲学,学哲学。

《苏菲的世界》介绍了从古希腊神话到现代哲学思想等相当多的哲学思想理论。我觉得大概可以分三个阶段:古代淳朴的自然哲学、中世纪在神学影响下的哲学思想和文艺复兴及之后的冲破神学束缚的哲学思想。顺便带一句,哲学不仅仅包含纯哲学理论和思想,自然科学也属于哲学的衍生物。因此,在《苏菲的世界》中,还介绍了伽利略的惯性理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等思想。

古代的哲学思想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他们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就是世界是怎么来的,自然是由什么组成的。有的哲学家认为大自然是一个整体,而柏拉图则坚持“二元论”,即人自身的心中有一个理型世界,而外界又有一个世界,而且他

认为我们永远都不能相信我们之所见,我们理型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另外,这个时期的德谟克利特则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和分子所组成的,这个与我们现在的看法相近,但是他当时所说的原子和分子与我们现在的理论也有区别。

接着就进入了中世纪,就是“上帝”这个绝对意志统治思想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思想家普遍认为上帝创造了大自然,上帝能看到一切,上帝是至高无上的。这个时代的哲学家虽然都信教,但是就上帝是如何存在的仍然存在产生分歧。一部分哲学家认为上帝就存在于自然界中,存在于每一棵树,每一朵花中,甚至存在于我们的心灵当中,我们可以在生活中体验到上帝的存在;但也有另一部分哲学家认为我们是不可能接近上帝的,上帝位于很高的地方,俯视着时间的一切,普通人是根本无法接近上帝的。这也是一种看法。但是,当时的人,他们既不知道世界是怎样产生的,又不能解释自然界发生的一些现象,因此就把这种当时还未知的力量归结为上帝的力量。人们普遍愚昧无知,也是基督教当时在欧洲盛行的原因。直到14世纪,启蒙的曙光才逐渐开始照耀欧洲大陆。

公元14到16世纪,发生了我们众所周知的启蒙运动。“启蒙”的意思就是启发蒙昧的群众,让他们走出愚昧,获得智慧。在那时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哲学家。比如,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等人。于是,我们之前说到的那些名词就出现了。“理性主义”“经验主义”“浪漫主义”。

理性主义是说我们不能相信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我们要获得知识只能从我们的理性中获取,而看到的一切都是幻想。“我思故我在”就是理性主义的最好解释。据说当时笛卡尔是一个坚定的理性主义者,

他不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那么,转瞬他想,“那我凭什么才能证明我的存在呢?”因为他在思想。所以就有了“I think therefore I am(我思故我在)”这句话的出现。这样的理性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了柏拉图的思想。但是,正确的理性从何而来的呢?他们无法解释,不得不求助上帝。他们解释道,理性是人天生的,上帝通过赋予人理性让人认识世界。这时就有经验主义者来反对他们了。经验主义者则坚信,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我们所见到的,我们根本不可能凭空想到一个我们从未见到的事物。但是,经验主义在有些问题上就站不住脚了。比如:我们所见到的乌鸦都是黑的,但是你就能说全世界的乌鸦都是黑的吗?就没有白乌鸦吗?这时就需要我们的理性做判断了。所以说,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有对的部分也有错的部分。只有把他们综合起来看才是对的。

这时,康德就登场了。

康德说,我们确实是通过观察周围世界获得知识,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是观察世界,不能得到正确的知识。就像我们戴着红色的眼镜看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红色的。然而,我们的周围真的就全是红色的吗?显然不是。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康德认为,我们只有借助正确的理性,加之一些经验才能获得正确的知识。

接着就是浪漫主义了。譬如贝多芬、拜伦、雪莱等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可以说不依靠理性,任由自己的思想在各处驰骋。所以,浪漫主义者的作品往往给人以或震撼、或惊奇的感觉,取得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他们并不像理性主义者,保持严谨而规律的生活。像康德,被称为柯尼斯堡的时钟,因为他每天的作息都十分规律。而浪漫主义者

则不然。也许,有一天你看到街上的一个边耍酒疯边吟诗的人,他可能就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苏菲的世界》在讲完了这些以后,又讲了一些关于马克思、达尔文和弗洛伊德的理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近代无产阶级是怎样反抗资产阶级的;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分析。在讲解这些的时候,作者还不失时宜的用一些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或寓言人物来强调主题。比如:艾伯特给苏菲讲残忍的压迫剥削的时候,卖火柴的小女孩出现了;在讲进化论的时候,诺亚出现了;在讲理性主义的时候,《皇帝的新衣》中的国王出现了等等。这些都是用以使枯燥的哲学课程变得更有趣的元素。

这些便是《苏菲的世界》一书中的全部哲学内容。

我们现在的哲学课程基本上都是欧洲的哲学流传过来的,高中乃至大学所学习的也是西方哲学。这不禁使我想问一问,中国是否有自己的哲学体系。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深入的问题,但是还是想泛泛的谈一下。

中国古代的哲学,我觉得久远的就属诸子百家了。那是一个思想争鸣的时代,正如古希腊时代。有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的墨家思想等等,甚至还有诡辩家,阴阳家。各有各的思想和治国策略。比方说,儒家在政治上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出世,积极争取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在交友方面则讲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习方面则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可以说在各方面提出了完整的理论;而与之相对的道家在政治上则主张入世,在做人方面也讲求独善其身,甚至提出了“老死不相往来”

的小国寡民的说法。这种说法在今天看来是不对的,但是,儒家和道家都有一些方面值得我们汲取。

而后,中国逐渐形成了独尊儒术的情况,儒学渗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学则是有利有弊。像“仁、义、礼、智、信”,我们今天认为是正确的做人标准,而像儒家宣扬的“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则可以说是全然错误的歧视女性的观点。

中国的哲学体系,我觉得还是停留在一个低级阶段。其主要原因就是儒学占了统治地位。包括程氏兄弟、朱熹等人都是在儒学的框架中修修补补,并没有超越其外。只是到了明清时期李贽等人的哲学才有了一些非儒学的色彩。但是,李贽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与布鲁诺相似,李贽七十岁时在监狱中自杀。

所以说,在整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都没有超脱儒学界限。真正中国的思想解放还是要到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了。这可能也是中国落后于其他西方国家的原因之一吧!

话题还得转到《苏菲的世界》上。这本书教会了我们哲学,但并不是说,我们只是学会一些专业术语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学到的东西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从而知道我们的生活,毕竟这才是哲学的目的。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我们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将来在社会都会遇到不小的挑战。我们的学习,我们的人际交往,我们的情感等等一系列方面都会遇到挑战。但是我觉得大家还是不要像《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一样,因为追求所爱的绿蒂无果就饮弹自尽。我们年轻人特别容易

冲动,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来。所以,我觉得大家可以看看《苏菲的世界》这本书,让我们多了解一点哲学,学一学生活的智慧,思考思考人生,这样,我们就会学到更多,有更大的眼光,更大的胸怀,也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二篇:读《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读《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如果遗产是物质的话,那么总有一天会被消耗殆尽。但如果遗产是精神的话,那么它不但不会同时光一起流失,而且能被发扬光大。

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象征,从古至今都披着神圣的面纱。人们只能满怀敬仰之心,却无缘见哲学之庐山真面目。因为它博大精深,融人类千年之史,汇世界百家之言。祖先赐予的精神遗产随着岁月的积淀愈发深不可测。无数哲人前赴后继著书立传,试图为世界展现一幅壮丽雄浑的哲学全景图。可是百家争鸣,丰富了哲学的内涵,却为勾勒全景图又增添了新的难题。于是,千百年来,哲学似雪球般前进、壮大,而人类只得管中窥豹似地欣赏奇峰一角。

我在寻觅,寻觅一种载体、一种形式能令人毫无倦怠之感地穿梭于哲学的长廊之中。我想一部书恐怕难以担此重任,因为记录哲学、见证历史的文献题材作品对于寻常百姓而言,无疑是味同嚼蜡的。但是,有困难才有奇迹,人的智慧与力量在劳作与发展中,常常释放出超常的能量。一位从教多年的作家完全采用侦探小说的构思,却将整部哲学史清晰地、丝丝入扣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它不是来自欧洲哲学的源头希腊,也不是东方龙的传人,更不是好莱坞的天才剧作家。他的家乡在遥远而恬静的北欧——挪威。令人难以置信,在几乎没有任何哲学底蕴的冰天雪地,却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哲学作家。当然还有他那部震颤了哲学界的里

程碑式的文学作品。

我是谁?正如很多人所说,名字只是个代号,我可以叫张三可以叫李四,难道改了名字我就不再是我了吗?很多人可以叫我的名字,难道他们都是我吗?所以名字不是问题的答案。那么我到底是谁呢?当我从母体来到世界时,我是否就已经是我了呢?如果是,那么问题的答案就在于我的父母而不是我,也就是说我只是一个被创造的人!很显然不是,我应该是自我,是我自己,也可以这么说,我是自我在生活、世界中塑造的一个人。根据我的理解,“我是谁”中的“谁”指的是思想和智慧。我是谁可以理解成:我有怎么样一种思想和智慧。所以名字不能解释的问题应该由自我的思想来回答。

世界从何而来?我们所学到的历史几乎都是从原始社会开始的,但是那个时候,世界已经存在了。那么,似乎这个问题应该交给文学家来回答,他们会用创世神创世说来解答,神话体系不相同,所以自然其神话中创世神也不一样。中国的创世神主要有三种:盘古、烛龙和伏羲;日本神话创世神是伊耶那祁和伊耶娜美。 可见,神话也无法完美地回答这个问题。我把“世界从何而来”理解为我们当前所处的、所能感受到的世界的来源,这里所指的世界就不仅仅指一个存在的空间,更是指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由此可见,世界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而来的。

“你是谁?”“世界从哪来?”看似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不

仅困扰了苏菲,也困扰了读者。之后作者化身为艾伯特(艾勃特)一一为苏菲(读者)解答。那哲学是什么?什么人能成为哲学家?在此,做这个了一个很明确的答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当然小孩子最符合这个要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孩子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作者在解释哲学时用了一个很经典的比喻:关于小白兔,最好将它比喻成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居住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

先人把一个又一个不解的哲学命题留给了后人,把一部又一部经典的传世佳品赐予我们。哲人用艺术的口吻教导生灵,文人用理性的笔触感染灵魂。我们的祖先在遗留宝贵精神财富的同时,更把弥足珍贵的鉴赏之道传授于世。贾德是继承者,而不是始作者,但《苏菲的世界》的的确确是崭新的世界。那是智慧的世界、梦幻想的世界、敬仰的世界、感叹的世界。贾德使我们有幸一睹哲学之貌,愿他的后人能见哲学的精髓!

更多相关推荐: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大综合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文学是无数的语言文字拼凑而成的艺术科学是无数的定理定律组成的知识体系美学是无数人对现实的感觉所组成的审美意识而哲学我觉得它是无数个世界的概括与总结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谈到哲学也很少有人会去研究...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14岁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讲述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过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乔斯坦贾德所写的畅销书苏菲的世界非常适合那些未接触过哲学的人们来作为启蒙教材引导人们步入哲学的殿堂该书主要讲述了小姑娘苏菲在神秘导师通过书信的诱导下开始接触哲学思考哲学问题并且了解了整个哲学史的...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它是挪威乔斯坦贾德写的起初我认为这种书是无聊书但是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书的概述便深深地被它吸引了这本书记述了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就这样苏菲每天都会收到这种神...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这本书讲述了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人生如星尘读苏菲的世界有感虽然这本书是作为暑假作业来阅读的但我却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也阅读了书单中其他的一些书籍虽然他们也十分的精彩也使我受益匪浅但惟独苏菲的世界一书使我精神为之一振感觉就像哲学浸透了你的思想洗...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苏菲的世界是乔斯坦贾德写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之前对于哲学一无所知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去了解它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哲学这种东西太无聊太乏味那关于哲学类的书籍以前也没看过觉得即使是看看那些名著都比它有...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初级哲学书籍讲述的是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一封由一个神秘的哲学导师寄来的信在神秘哲学家艾伯特通过书信的诱导下开始接触哲学思考哲学问题并且了解了整个哲学史的发展和一些古今...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初级哲学书籍讲述的是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一封由一个神秘的哲学导师寄来的信从此开启了她学习哲学的道路随着苏菲的经历一系列哲学史的发展历程和哲学思想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从而也引起我对这个世界...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苏菲的世界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书中刻画了一个勇敢聪颖的少女苏菲因为追求哲学就一定要有好奇心这正是苏菲最大的特点...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20xx级华方全科邹宇婷1081211055寒假里我看了一本哲学书苏菲的世界在我看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却截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