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有感》

时间:2024.4.27

姓名:郑永明 班级:动科124班 学号:15112408

读《史记》有感

《史记》作者司马迁(前145-约前87)字子长,左冯诩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的父亲司马淡是一个渊博的学者,对于天文,历史,哲学都深有研究,所著《论六家要旨》一文,对先秦各家主要学说作了简要而具有独特眼光的评价.这对司马迁的早期教育无疑有重要意义.将近十岁时,司马迁随就任太史令的父亲迁居长安,以后曾从师董仲舒学习《春秋》,师从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一切都奠定了他的学问基础,二十岁那年,他开始广泛的漫游.他的几次漫游,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漫游开拓了他的胸襟和眼界,使他接触到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生活,并且搜集到许多历史人物的资料和传说.这一切,对他后来写作《史记》起了很大作用。

世代为史官,他虽然意识到在自己的时代,史官已跌落到"主上所戏弄,倡优蓄之"的地位,但他有意识地继承了古老的史官传统,并不想把自己的笔变成为君主唱赞歌的工具。另外,司马迁对孔子有一种特殊的崇拜.他并不是完全服膺孔子的学说,对当代的儒士更鄙视有加,但他钦佩孔子的人格,尤其是孔子以普通人士的身份,而有为天下确立文化准则的宏大理想.司马迁把自己写作《史记》的工作视为孔子修《春秋》事业的继承,这就在精神上有了一个很高的立足点.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又是继承了先秦诸子的理性态度和批判意识。

时代赋予司马迁以宏大的眼界和全面总结历史的任务,广泛的游历使他获得了对社会前人所没有的了解,残酷的命运促使他深刻地思考人生,继承先秦的史官传统和诸子文化,司马迁又确立了不屈服于君主淫威的相对独立和批判性的写作立场.正是在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和特殊的个人遭遇中,产生了伟大的《史记》,在这部伟大的《史记》中,又表现出司马迁对人类历史与社会的多方面的独特理解。

如上所述,《史记》是一部批判性而非歌颂的著作.尤其对汉王朝的历史,对当代即汉武帝时代的政治,司马迁始终保持冷峻的眼光.他在肯定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历史功绩的前提下,毫不留情地,活生生地描绘出刘邦的乡村无赖相和自私,刻薄的心理.对一代雄主汉武帝,司马迁也大胆揭露了他任用酷吏,残害人民,任人唯亲,压抑人才以及迷信求仙,滥用民力等种种行径.至于官僚阶层中种种钩心斗角,厚颜无耻的现象,更是纷呈毕现于他的尖锐笔下.这些揭露与批判,并不带有丑化倾向,也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具有可信的体现人物的真实性格的史实纪录.从中

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怀疑和思考:历史上获得成功的人物,正在掌握权势的人物,并不像他们宣称的那样,是因为拥有高贵品质和道德正义,才得到他们的地位.有时恰恰相反,品质高贵和信守道义的人物,倒往往是遭遇不幸和失败的.比刘邦远为坦率的项羽,正直,勇敢的李广,都不免以自杀结局.虽然司马迁不曾从理论上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是什么,但足以启发人们作出深入的反思.

《史记》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司马迁写人时所选的事例典型而集中情节描写生动而传神,故《史记》中主要人物都栩栩如生,作品的主题思想也都十分鲜明.且《史记》所记述的人物范围很广,扩大到整个社会,包括社会中下层人物和非政治人物.在《史记》中,帝王,诸侯,农民领袖,卿相,将帅,后妃,宦官,文学家,思想家,刺客,游侠,商人,戏子,医师,男宠,卜者,这些显示出人类生活的不同侧面,有共同组成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而这在以前及以后的史书中,很少看见如众多类型的人物,尤其是社会中下层人物.这表明司马迁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各个阶层的人物都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一种认识,尤其是对社会中下层人物的态度在一般"官史"中几乎看不到的。

在《史记》中,是存在一定的伦理评价标准和褒贬意识的.但它的标准并不完全符合同志阶层的利益原则或世俗的道德意识,也不是狭隘单一的.甚至,前后之间不妨有些矛盾.如《伯夷叔齐列传》①歌颂了二位贤君子"不食周粟"的忠节,《管仲列传》②又赞美起先帮助公子纠于齐桓公争位,失败后不肯殉节,从囚牢里出来又做了齐桓公重臣的管仲,说他"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这并不是因为司马迁观念混乱,而是他看到了社会本身的复杂性,需要广泛而多视角地理解各种人的生存方式.即使是他所反感的人物,也尽可能如实描写,不简单地一笔抹杀掉。

东汉班固指责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③然而,这些恰恰是司马迁比班固高明的地方.正是由于司马迁对历史和社会具有独特的,极其深刻的理解,对各种人物生存活动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不受正在建立起来的儒家统治思想的束缚,敢于蔑视世俗道德教条,也部从摸个单一的学说出发来理解人和描写人,《史记》方能成起丰富和博大,产生一种独特的魅力,而区别于后代其他正史.

反之,班固的《汉书》虽同样对统治集团的昏庸残暴,对上层社会的炎凉冷暖,

对社会和民生疾苦,对有功社会的仁人志士,都有较客观的反映.其中也寄寓有作者的爱憎与批判.但因为班固生于专制压迫和经学统治严重的时代,使《汉书》的史学见解和史学精神远不如《史记》.

《史记》是一部史学名著,又是一部文学名著.因为《史记》的协作,具有文学方面的动机,所以这一部史书本身,就兼有文学的性质。

司马迁本人,更有着浪漫的诗人气质.从《史记》中,处处可以看到他富于同情心,感情强烈而容易冲动的性格特点.他由李陵事件而遇祸,也是一场性格的悲剧.因为无论从私交还是从官职来说,他都不负有为李陵辩护的义务。韩兆琦先生就指出:《史记》是一道悲剧英雄人物的画廊,是一部悲剧故事集。"④

《史记》还是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了作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和郁闷,这就是我们前年之下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感动的关键.鲁迅先生的《汉文学史纲要》⑤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者也正是从这一点着眼的.

《史记》的叙事方式,基本上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司马迁作为叙述着,几乎完全站在事件之外,只在最后的"论赞"部分,才作为评论者直接登场,表示自己的看法。另外《史记》中的很多传记,是用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故事构成的.如廉颇和蔺相如的传是由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故事构成,孙殡的传包含教田忌赌马,马陵道破杀庞涓等故事.这众多大大小小的故事,构成了《史记》文学性的基础。

《史记》代表了骈文出现以前所谓"古文"的最高成就.后人把《史记》的文章作为一种典范来学习啊。可见《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它是一座伟大的丰碑。

参考文献: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xx年;

②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xx年;

③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xx年,第2738页;

④ 韩兆琦:《史记评议赏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xx年;

⑤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xx年;


第二篇:°史记读后感 管鲍之交


管仲鲍叔牙和齐桓公

管仲是一个神奇的人,由他的经历我得出的结论就是:在一个人没有咽下最后一口气前,请不要妄自评价他。管仲的前半辈子那样的不看与落寞,那些喜欢闲言闲语的人们肯定会下一个“这孩子没出息”类似的结论。就像俗话说的一样:三岁看八十。就是一个小孩子三岁的时候就能看出他八十岁是什么样子,这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和理论实践的。

一个人的能力和他的很多方面有关,不能以偏概全,以学习成绩否定一切,肯定一切。尽管中国的社会是这样,成绩不好是被人瞧不起的,成绩不好是很难有作为的,因为这样一个看不到全面的社会是无法发现每个人身上的有点和长处的,也就无法将每个人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社会在飞速得进步,总会有一天,每一个孩子都会发挥自己的所长来建设这个美好的世界,我们也期待这一天。 鲍叔牙是颇受大家好评的一个人,他清廉、正义、重情义,贤能而又不好嫉妒。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实在不得不让人喜欢。管仲的成功与鲍叔牙的成名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人们都赞叹鲍叔牙一心为国推举管仲却自己隐退相位之后的气节。他牺牲了自己,成就了别人。但是人无完人,天生就没有无缺憾的人,可能是史书上没有记载也可能是大家可以忽略了。百家讲坛上说鲍叔牙是瞧不起比自己能力弱的人的,就是不懂得礼贤下士,只对自己强的人甘拜下风,姑且把它看作是他的缺点,但是这样的缺点对于一个大尺度的鲍叔牙来说,真是鸡蛋里面挑骨头了。自古以来,往往是那种叱咤风云的任务

才会把最真实、最现货的一个正反面完整形象展现给历史,而对于一个历史的配角,就让他留存这美好的形象吧。

齐桓公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代霸业的成就者,而他的成就,离不开管仲和鲍叔牙。他最大的有点就是知人善用,知错能改。通俗一点说就是能听进去别人说的话。他是霸主,但他不骄傲。错了就知道改正,别人说的他能够积极采纳,但也不是什么都采纳,一个圣明的君主,是懂得怎样去取舍的。而齐桓公就懂得取舍之道,不偏听,也不固执。齐国才从弱小走向强盛,从手无缚鸡之力,到召集天下诸侯。

总而言之,一个朝代的兴衰,一个国家的更替,甚至一个人的成功与否都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英雄引领着社会的发展,带动群众进步。如果群众是许多个零的话,那么英雄便是零前面的实数,有个这个实数,数字才变得有意义,社会才能进步,才能发展。

更多相关推荐:
史记读后感

史记读后感我读了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好书史记虽无暇博览全书粗读部分章节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一个个...

《史记》5000字读后感

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

史记读后感

史记读后感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中国古代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史记这部书伟大它的作者更伟大我们读其书而想见其为人一定要读他的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当然...

《史记》读后感

史记炎炎的烈日只好宅在家里翻出了在书架上陈列已久的一些书以前由于没什么时间就都粗略的翻了一下现在我要重温里面的一些故事也由于近来电视里也出现了很多关于历史的剧作这也便让我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拿起史记再一次踏上了...

浅谈《史记》读后感

浅谈史记读后感最近这段时间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白话史记读本读了之后十分感叹司马迁的文学功底和该书的史学价值现在我主要从史记的文学价值方面的人物描写的艺术手法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理解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

《史记》读后感1000字作文

小编导语史记你有读过吗读过了史记你有写史记读后感吗小编为人整理了关于史记读后感的作文更多读后感尽在巨人作文网杨恽丞相杨敞之子司马迁的外孙素有才学喜好结交英才俊士廉洁无私先后继承父亲和继母的财产约一千多万统统分给...

读史记有感,读后感 《史记》

读史记有感读史记有感朱文涛工贸杯读后感征文近日重读史记这是一部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史记作者司马迁以其爱憎分明的情感和严谨的历史观为我们记叙了从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至汉武帝之间三千年的历史...

史记读后感《周本记》

史记读后感之周本纪史记记载周的先祖后稷也是帝喾的儿子由此说来后稷与帝尧和契都是兄弟只不过尧是陈锋氏所生契是简狄所生而后稷是喾的元妃姜原所生帝尧的继位看来并不是嫡长子继承制后稷又名弃为什么名弃呢因为母亲姜原生下他...

史记读后感

读一个民族的历史也就是在探求其心智的源头和演变观山河所以存观生民所以养无数的生命走过他们自己的轨迹汇成文化的大海这每一条的轨迹都与我的生命有关个体生命会消融而他的影响已留在周围人的生命里记载在史书里熔铸在历史遗...

读史记有感

史记读后感我敬佩司马迁能把写得那么深动敬佩史记当中的每一个英雄人物敬佩中国拥有那么丰厚悠久的历史今天我终于把厚厚的一本史记读完了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收获还真是不小史记这本书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

史记读后感

读追问大历史史记可以这样读有感史记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部永垂不朽的史记影响了一代代炎黄子孙然而当下时代在不断变化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中老曲新弹也许韵味更足近来闲暇有幸看完了王立群先生的史记可以这样读心中有...

《史记》读后感

史记读后感在悠长的古代文学史中我们并不缺乏具精神原创性的大师孔孟老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曹雪芹他们的名字足以与日月同辉彪炳千古然而在当下的教育中这样一些凝聚着民族精神源泉的大家却日益离我们远去除经院中的学者教授们...

史记读后感(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