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与刀 读后感

时间:2024.2.15

菊花与刀是日本皇室和武士道德象征。正如书中描述的那样:日本人既生性好斗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又崇尚美;既骄傲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屈能伸;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怯懦;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日本的卡斯特等级制度,宣扬了天皇至上的理念,同时也是的日本从没发生过改朝换代的革命的重要因素。作者在书中得出了不同与欧美罪恶感文化的日本文化是耻辱感文化。罪恶感文化是靠内心服罪来行善的,而耻辱感文化是靠外部约束力行善的。不同与中国的“仁”,日本人认为这是给道德低的人设置的标准。日本人的灵魂里是没有善恶之分的,有的只是柔和与凶猛。在不同场合这俩个都是善德,都是需要的。日本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名的侵略战争,他们认为是一种道德输出,不是以侵略来看待的。作者着重强调了日本人义务、义理,恩情,人情等,并从日本儿童教育分析他们。在日本,义务是无限的,包含了忠孝两个方面的责任,即忠于天皇和对血缘家族的责任。天皇和父母的恩情是永远都还不玩的。而义理,往往是不情愿不愉快的,有限的。比如对姻亲家庭的责任。这些只是作为义理,不像义务那样责任重大,但人们也不愿背上违背义理的骂名,这是一种耻辱。欧美人对爱的付出是自由、慷慨、无条件的,拿父母对孩子的爱来说,他们不求回报,因为他们的孩子也会有孩子也会将爱传递下去,但日本人对爱的付出则是有条件的,有回报的。同时又认为这种爱,恩情是还不清的。这给付出爱的人和接受爱的人都增加了更多的压力。在这一点上与中国相似,但是我想这种爱是自私的。没有给爱以自由,爱重要的是传递而不是回报。

另外日本人对肉体的享受也有独特看法,他们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也是我觉得不符合耻辱文化的一个方面。

读过这本书后,也解决了我的几个疑惑。

1日本战后,当天皇宣布投降时,日本对美180°的转变,一方面天皇作为最高信仰,他的话语对日本人来说比美国的原子弹更能使民众接受。另一方便,战败对于他们来说是日本原来的路子走不通,要接受西方的现代化路子,他们迅速地改弦易辙也是出于对名誉的重视,对义理的服从。

2日本首相、民众参拜靖国神社,他们不考虑他们所作所为的善恶,是因为战犯们对天皇尽忠,尽到了义务与义理。

3日本举办世界杯、以及大地震后的良好秩序,体现了日本人的自我约束,这种自我约束实际上是尽义理的表现,也就是耻辱文化的体现。大地震没有把日本击垮,而我们却被盐给灭了。

4.日本足球的崛起。日本96开始推行的足球百年计划,目标20xx年夺得世界杯。如今女足已经提前50年夺得世界杯,男足也逐渐在世界足坛站稳脚跟。要知道98年,日本男足第一次打入世界杯,99年日本女足还进不了世界杯。那一年中国女足世界杯亚军,如今中国男足女足都进不了世界杯。不管男足,女足。足球这样一个项目,需要的是足球从业者的兢兢业业付出,球迷热情的支持,需要很多人甚至几代人共同的努力。

当然本书也有缺陷,就像川岛武宜所说的,本尼迪克特只是在一个平面上讲,叙述一个平面的、整体的日本。并没有从历史的、地域、职业、阶级来叙述一个立体的日本。

贺雪峰:论乡村治理内卷化

取消农业税后,国家与农民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与此相关,乡村治理中的各利益主体行为逻辑及相关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变化是,随着国家资源的输入,乡村社会中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结构,这个结构就是地方政府与地方势力的结盟。若不采取有力措施,这一结盟的全新结构将吸取大部分自上而下输入农村的资源,并不断侵蚀乡村社会的公共利益,由此导致乡村治理的内卷化。

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农业内卷化》根据吉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把内卷化这一概念用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他把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即边际效益递减的方式,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内卷化”。

作者研究了乡村治理中的八大行动者,分别是:国家、乡镇、村、村民组、农民血缘群体、钉子户、地方黑恶势力、普通农民,此外还有各种行动者如作为市场主体的公司也会介入到乡村治理中去。并阐述他们的关系。

一方面是国家投入的大量资源被吞噬,一个越来越肥厚的地方政府与地方势力结盟的集团开始长成,一方面大量的存量资源被结盟的地方集团不理性地变成流量资源,农村社会未来的发展可能性因此被破坏掉。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利益,国家也无法从农民那里得到支持。


第二篇:矛盾的日本-读《菊与刀》有感


矛盾的日本

——读《菊与刀》有感

摘要:日本因其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历史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各方面的共同影响,造就了日本人特有的耻感文化、等级文化以及矛盾性格。本文结合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介绍了日本人特有的文化及性格,探讨了其成因,并将其与中国进行对比。

关键词:耻感文化 矛盾性格

1、 引言

作为一名工科学生,课外阅读面比较窄,读过的反映民族文化方面的著作更 是少之又少,因此在同学的推荐下用了五个周末的时间仔细研读了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看过之后有很多感触,很多思考,不会用华丽的语言修饰,只能用最平白的话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内容简介

在日本,“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作者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3、 日本民族文化

3、1耻感文化

在书中,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将文化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耻感文化,第二种是罪感文化。日本文化被称为耻感文化,西方文化则被称为罪感文化。

耻感文化中的“耻”,就是告诫自己不做羞耻、难堪的事,但是如果自己做了错事,也没必要去承认错误,就算当面忏悔,也感觉不到解脱。只要日本人认为自己的不好的行为没有被他人发现,就不用去忏悔。这种耻感文化听来有些可笑,但他们认为,只有被人发现做了错事才被视为“耻”,没被发现就不算做耻——这也与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人在做,天在看”的思想有很大的差异。而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年前灿烂历史、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国家,耻感文化是要被嘲笑、被唾弃的。我们崇尚“思无邪”,我们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们会为自己 1

做的难看的事感到耻辱,这跟他人看没看到无关。因此,作为一个第一次接触耻感文化的我来讲,初读《菊与刀》时,对日本人的这种文化感到十分震撼。

在鲁思·本尼迪克特的在《菊与刀》中告诉大家,投降对于日本人来说,是可耻的,这一观点已深深地烙进了日本人的思想。由此我不禁联想到日本的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731部队的人体试验、细菌战、慰安妇??日本在华犯下了滔天罪行,对在很多年后的现在拒不道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国人一片叫骂声。想来,是日本人的耻感文化从中作祟。但是同时,这也不能成为忘却历史、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借口。

3、2等级文化

书中描绘了日本人对于等级的观点,他们认为,等级制度是打造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基础。一个国家可以长治久安,就需要一个严格的等级制度来维持。因此,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政治生活甚至于国际关系方面,日本人都崇尚着等级制度。

比如,家庭生活中,有着以性别、辈分和年龄差别为基础的等级制——长辈地位高于晚辈,男人的地位高于女人,长子的地位高于次子??想到之前看日本电视剧时,女人往往给大家一种温柔谦和、逆来顺受的形象,本以为是电视剧中夸大了这种现象,读过《菊与刀》之后,发现等级文化在家庭生活中的确有十分显著的体现。

而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等级文化基本上不复存在——虽然仍在一些农村或者不发达的地方依然存在着男尊女卑的现象,但这是历史遗留下的问题,是会在时代的洪流中慢慢消失的现象。

但是,客观来讲,不能否定了等级文化积极的一面——正是因为等级思想的存在,日本人为人非常谦和,对于上级尊敬服从,对于长辈恭敬孝顺,这些也是需要我们了解和学习的。

3、3矛盾性格

在作者对日本人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特有的矛盾性格——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倔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观感,但 2

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所征服。他们的军队受到彻底的训练,却又具有反抗性。

但是这种矛盾性格并没有向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会造就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日本人在这些矛盾性格中的转变时心理上并没有太大的波澜——作者在书中提到“日本人从一种行为转向另一种行为不会感到心理上的苦痛,这种能力是西方人难以相信的。我们从来没有体验过如此走极端的可能性。可是在日本人的生活中,矛盾——在我们看来,就是矛盾——已深深扎根于他们的人生观之中,正如同一性扎根于我们的人生观之中一样。”

在很多日本古装戏的电影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武士剖腹自杀的场景。这在日本人看来这一般都是由于主人公拖欠了社会恩情,同时也有悖于名分,无法调和其中的矛盾,只好一死了之——这是很多日本人认可的结局。而对于中国人,我们崇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国产电影中很少出现这种相似的场景,即使出现,要么是警示大家“恶有恶报”,要么是对残酷命运的一种无奈的屈从。

4、 日本人矛盾性格的成因

在《菊与刀》中提到,“日本的人生曲线是一根很大的浅底的U字型曲线,日本允许婴儿和老人有最大的自山和任性。随着幼儿期的过去,约束逐渐增加,直到结婚前后个人自由降至最低线。这个最低线贯穿整个壮年期,持续几十年,此后再次逐渐上升。过了六十岁,人又几乎可以象幼儿那样不为羞耻和名誉所烦恼。”可见,儿童时期所受的教育以及成年后所处的环境造就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

幼年时期的放纵与成年后的严格自控使日本人在性格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断层,在两个阶段对个人要求的巨大差异是直接导致日本人性格自相矛盾的原因,为他们日后进入等级森严的成年人的社会准备了基础。

4、1 儿童时期的教育

日本人在幼儿时期过的是一种有特权的和娇纵的生活。日本婴儿有足够的自由和快乐感,

六岁以后:日本人在六岁以后便要学习自我控制,抑制自己的欲望,要逐渐认识到自己身上所承担的需要偿还的恩情,在行动上要学会谨言慎行,并要明晓羞耻。此外,在日本儿童从少儿时期向成年人转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 3

得到伙伴的认同。

等到男童十岁的时候,就要开始学习“对名分的信义”以及一些相应的规矩,那就是“在何种下可以直接攻击方,在何种情况下采用间接手段洗刷污名。”对于女童,女孩子必须遵守各种各样的束缚和条件,并且这种义务要求她们直接主动的去承担,而不该由其父母强制性的要求她们去那样做。女孩子所受的是一种不甚严厉,通过平静而坚定的期待,希望女孩子让自己按照要求去遵守生活的一种暗约束,也就是一种无权威的压力。但总体上来说,在日本孩子们刚能听懂人们的语言的时候,就会教导他们(她们)要尊重他人,见面鞠躬等一些简单的礼节,尤其是对自己的父亲,更是倍加尊重。

4、2成人生长环境

日本人成年之后则会接受压力和规矩的束缚。日本成年人总是会在工作中、生活中等各方面受到家庭和社会的约束,他们总是高度紧张以避免惨败,就像《菊与刀》中所说的那样“自尊(自重)的人,其生活准绳不是明辨善’、‘恶’,而是迎合世人的‘期望’,避免让世人‘失望’,把自己的个人要求埋葬在群体的‘期望’之中。这样的人才是‘知耻’而谨慎的善人,才能为自己的家庭、家乡和国家增光。如此产生的紧张感非常强烈,表现为一种巨大力量,使日本成为东方领袖和世界一大强国。”但足,这让成年日本人承受了非常沉重的压力。

5、 总结

《菊与刀》这一名著强烈、清晰的表达了日本人的双重性格。虽然在我看来日本人的双重性格貌似很难理解,甚至一度怀疑这种性格是否会被历史淘汰。但是,反观今日的日本,这个仅仅拥有377835平方公里领土的岛国,其经济实力竟然处于世界前三的水平。因此,日本的耻感文化、等级制度、矛盾性格以及教育方式不得不再次引起我的深思。对于别国文化,难以用好、坏来形容,而对于我们中国,则应该知己知彼,善于反思,取长补短。

而对于我个人来讲,读完《菊与刀》这部名著,一方面为作者细致的描绘、睿智的阐述、以及有限想到本质的准确的归纳总结所折服,另一方面日本人孝敬长辈、彬彬有礼等良好作风也让我获益匪浅,同时也对日本文化、日本人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虽然自己是一名工科生,但不能以此为借口远离各种名著,这无法自己的认知和修养得到很大的提升。我也立志在考研之后拿出大把的时间阅读 4

名著,做一个有内涵、有思想的工科学生。

5

更多相关推荐:
《菊与刀》读后感

姓名綦婷学号1108090055班级11文管01菊与刀读后感菊与刀这本书让我对日本有了更加有文化深度的认识也让我对日本这个民族有了更多的疑惑为什么同在亚洲却是两种文化为什么日本从中国学过去的东西却与中国完全不一...

日本人的矛盾性格 读《菊与刀》有感

菊花与刀读后感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一日本人的双重性格及其形成原因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指出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用菊与刀和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也就是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一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在日本菊...

菊与刀读后感

深入认识自己看ltlt菊与刀gtgt有感最近从书摊上偶得由线装书局出版的ltlt日本四书gtgt由于时间匆忙只读完了ltlt菊与刀gtgt一书故而知能谈谈自己读完这一书的感受我明确我没有完全把握这本书也明确自己...

菊与刀读后感

由lt菊与刀gt所想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亟需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对日本美国不太了解当时有两大问题需要研究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第二假若日本投降美国是否...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如果问你对日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估计大部分人会脱口而出不好如果问你对日本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估计大部分人还是会脱口而出不好以上并非我的恶意揣测根据中国日报社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日本言论NPO组织共...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书笔记菊与刀美国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成报告依据当时背景当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亟需...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书笔记最近看到一篇新闻是日本官方关于民众对于中国印象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3的日本民众对中国没有好感联系到中日两国的各种历史和现实纷争相信大多数的中国人也会像我一样对这样的结果丝毫不感到意外甚至如果在...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对日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不是讨厌但就是不喜欢也不针对具体的日本人但就是对日本有所排斥不会去亲近但是父亲一直对日本赞誉有加认为那是一个很强大的民族有着极强的自制力和责任感危机意识使得他们变得更加努力...

《菊与刀》读后感

读菊与刀认识到的中国与日本文化模式的差异本尼迪克特从菊花所象征的日本人内心情感和日本刀所象征的社会责任感入手深入探讨了人类的无意识性找到了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所在菊与刀从对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法讲起讲...

菊与刀读后感

矛盾的民族菊与刀读书笔记菊与刀作者美鲁思本尼迪克特田伟华译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xx81页数216阅读时间20xx年11月内容简介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一手造就了一场世界大战另一...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菊与刀是一部介绍日本国民性的书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是一本分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图书而作为一名日语专业的学生想要对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有所...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假期收到南开大学通知书的时候我心中倍感喜悦但是在激动的同时我也认真阅读了录取通知书并根据通知书上的建议读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其中鲁斯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与刀读来感触良多菊与刀一文既是一部研究日本人性格...

菊与刀 读后感(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