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罗素《西方哲学史》之绪论

时间:2024.4.18

让我们暂时弃顾唐吉坷德式的历险和那间小屋——虽然我更赞同是王家卫式的——耐心地读一本书。

让我们暂时弃顾昆德拉的原因正是我近来常常思考的——关于什么才是好的文学的问题。我的感受是:好的文学,或是我欣赏的文学更多的都必须含有一种哲学上的意味,这是文学展现人类存在可能性与多样性的决定性根基,那种依靠百科全书式的宏章巨作,或是凭借个别字句的灵巧隽永,在我看来则如同嚼腊。

将如你所见,这是一篇形式上传统的读书笔记。 二

绪论中的罗素就给人一种视角鲜明、叙事宏大、用笔精炼的印象,短短数页,上下五千年的纵横,快哉。

罗素首先将哲学置于科学与神学之间的某个位置,在他看来,科学是一切确切的知识;神学是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这或许是我们认识他和他的哲学的钥匙之一。

最先让我感兴趣的是罗素对教会与世俗国王之间争斗的论述。事实上,每每论及西方文明,总能令我萦绕心头的问题就是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以及因何演变的历史进程。东方是如何走向政教合一的?西方又是如何迈向政教分离的?教会是如何拥有力量与世俗国王争锋的?又是如何竟然占有上风?坦率的说,我对西方历史知之甚少,只能凭借罗素的阐述适当发挥我的想象。罗素提到,“一直到公元1300年以后,

教会在与世俗统治者的斗争之中通常总是胜利的。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不仅是一场教士与俗人的冲突,同时也是一场地中海世界与北方蛮族之间冲突的重演。教会的统一就是罗马帝国统一的反响。”这段描述给了我如下的启示:如之前罗素曾提及的,基督教是吸收了后希腊时期斯多葛学派的一些教义,如果说罗马统一是依靠法律与军队的话,那么在精神世界上的依靠就是基督教义了。基督教宣扬天国一统的观念正迎合了罗马帝国统一的现实,成为了罗马维系统治的一个支撑。基督教也成为罗马掌控民众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是掌控那些受到过希腊文明熏染的民众。同时这也成为罗马抵抗北方蛮族侵入的重要力量。

罗素接着描述到,“所有的武装力量都在国王这方面,然而教会还是胜利的。”这是一个多么有趣和违背我们思维的现象阿,其中的原因罗素认为,“教会获得胜利,部分地是因为它几乎享有教育的独占权,部分地是因为国王们彼此经常相互作战;但是除了极少数的例外,主要却是因为统治者和人民都深深地相信教会掌握着升天堂的钥匙的权力。教会可以解除臣民们效忠的责任,从而可以鼓动反叛。教会还代表着足以代替无政府状态的秩序,因而获得了新兴商人阶级的支持。尤其在意大利,这最后一点是有决定意义的。”

这是一段相当重要的论述,它基本上可以解释以上看似怪异的现象。在我看来,享有教育的独占权是其中的要害。即便

国王的彼此征战造就了一个统一的帝国,如罗马帝国,但世俗国王仍将依靠基督教会协助其统治万民,这一方面是因为民众相信教会掌握升天堂的钥匙,一方面就连国王们也对此深信不已。教会拥有的独占权竟能说服民众解除效忠的责任,这无疑对国王们是一种胁迫。因此,依仗其对民众的有效控制,自身拥有足以胁迫国王的力量,教义中倡导天国一统的秩序观念,从而受到新兴商人阶层的支持等等因素促成了教会的独立。而在这诸多因素中,我仍坚持认为独享教育权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它凌驾于其他因素之上。

但,紧接着仍有一个问题困扰我,为什么在西方教育的独占权为教士阶层所掌控?东方的情形又是如何?这算是留给我的一个课题吧。

罗素接着描述,“当中古哲学存在的时候,它具有一种整齐而又玲珑完整的性质,这个体系所论述到的任何一点都是和它那极其有限的宇宙中的其他内容摆在一个非常精确的关系之上的。”这段论述让我想起最初罗素先生描述的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当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比如在中古时代那个极其有限的宇宙——面临暂时的相对的停滞的时候,哲学的这种对应的精致安排为它赢得了神化的地位,当然那个时候神学与哲学也是互通有无的。这似乎也能解释为什么在西方教育独占权为教士阶层所占用,因为那个时候这种神学和哲学上的精致几乎让所有智者帖服,当然也就惶论

民众了。而东方的哲学更多的不是寻找与宇宙间的关系,而是寻找如何贴近自然,贴近社群,前者如老庄,后者如孔孟。但是否如此,我并没有信心。

中古时代习惯地被我们称之为黑暗时代,但这个时代却是如此的统一,世俗的统一,思想的统一。直到宗教大分裂、宗教大会运动以及文艺复兴的教廷终于导向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摧毁了基督教世界的统一性以及经院学者以教皇为中心的政府理论。在这样的背景下认识文艺复兴才真的是有意义的认识阿。

罗素写到,在政治理论方面也发生了“秩序的崩溃”,如同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这是一个道德暂时缺失的年代,虽然这种缺失是因为统一性的瞬间崩溃。罗素的以下论述很精彩,引证如下:

“在希腊的伟大时代里出现过的事,再一次出现于文艺复兴的意大利:传统的道德束缚消失了,因为它们被人认为是与迷信结合在一起的;从羁绊中获得的解放,使得个人精力旺盛而富有创造力,从而便产生了极其罕见的天才的奔放;但由于道德败坏而不可避免地造成的无政府状态与阴谋鬼诈,却使得意大利人在集体方面成为无能的了,于是他们也象希腊人一样,倒在了别的远不如他们文明、蛋不象他们那样缺乏社会团结力的民族的统治之下了。”

宗教改革无疑在西方历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罗素写到,从

十六世纪以后,欧洲思想史便以宗教改革占主导地位。宗教曾是征服欧洲北部的力量,但“民族的动机、经济的动机和道德动机”结合在一起,格外加强了对罗马的反叛。“天天主教会有三个来源:它的圣教历史是犹太的,它的神学是希腊的,它的政府和教会法,至少间接地是罗马的。宗教改革摒除了罗马的成分,冲淡了希腊的成分,单大大加强了犹太的成分。它就这样和民族主义的力量展开了合作。这些民族主义的力量正在摧毁着最初由罗马帝国而后又被罗马教会所造成的那种社会团结的成果。”从以上的这段话中,我们看到罗素先生将宗教改革所释放出的个人解放放置于社会团结和个体自由互动的范畴内考量,此路径殊值注意。

罗素对宗教改革对后世的影响阐述道,“这一变化所起的作用极其重大。真理不再需要请权威来肯定,真理只需要内心的思想来肯定。于是很快发展起一种趋势,在政治方面趋向于无政府主义,在宗教方面趋向于神秘主义。这和天主教的正统体系始终是难于适应的。……都有着一种不断加深的主观主义;起初这是作为一种从精神奴役下要求全盘解放的活动,但它却朝着一种不利于社会健康的个人孤立倾向而稳步前进了。”

罗素先生对宗教改革对后世,尤其是对当今社会的后续影响的分析仍未脱离他对社会团结与个人自由之间互动的考察范围,他担心这种源起于宗教改革的主观主义倾向,个人孤

立倾向有可能会动摇社会团结的必要根基。姑且不论这种担心,但这种对事物运行保持的必要审慎却是值得赞赏并遵从的。所谓过犹不及,这的确是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审慎考量的。

在对近代哲学发展的阐述中,罗素向我展示了他严谨精炼的概括能力,成为我对近代哲学发展总体印象的很好参考依据:“近代哲学始于笛卡儿,他基本上所肯定为可靠的就是他自己和她的思想的存在,外在世界是由此而推出来的。这只是那个通过贝克莱、康德知道费希特的总的发展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到了费希特遂认为万物都只是自我的流溢。这是不健康的;从此之后哲学一直在企图从这种极端逃到日常生活的常识世界里去。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和哲学上的主观主义携手并进。早在路德在世的时候,就有些不受欢迎又不被承认的弟子们已经发展了再洗礼的学说了,这种学说有一个时期统治了文斯特城。再洗礼派摒弃一切的法律,因为他们认为好人是无时无刻不被圣灵所引导的,而圣灵又是不可能受任何公式的束缚的。从这个前提出发,他们就达到了共产主义与两性杂交的结论;因此,他们在经过一段英勇抵抗之后终于被人消灭了。但是他们的学说却采取了更柔和的形式而流传到荷兰、英国和美国;这就是历史上贵格会的起源。在十九世纪又产生了另一种形式更激烈的、已经和宗教不再有联系的无政府主义。在俄国、西班牙、以及较小的程度上也

在意大利,它都有过相当的成功;并且直道今天,它在美国移民当局眼里还是个可怕的怪物。这种近代的形式虽然是反宗教的,但仍然具有很多的早期新教的精神;它的不同点主要就在于把路德针对着教皇的仇恨转过来针对着世俗的政府。主观主义一旦脱缰之后,就只能一泻到底而不能再被束缚于任何的界限之内。新教徒在道德上之强调个人的良心,本质上仍是无政府主义的。但习惯与风俗却是如此之有力……个人主义的信徒们在伦理方面仍然是按照传统所认为的道德方式来行动,但这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十八世纪的‘感性’崇拜开始破坏了这种平衡:一种行为之受到赞美并不是因为它有好的结果或者因为它与一种道德教条相符合,而是因为它有那种把它激发起来的情操。从这种态度就发展了象卡莱尔和尼采所表现的那种英雄崇拜,以及拜伦式的对于任何激情的崇拜。浪漫主义运动在艺术上、在文学上以及在政治上,都是和这种对人采取主观主义判断方式相联系的。亦即不把人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而是作为一种美感上的愉悦的观照对象。猛虎比绵羊更美丽,但是我们宁愿把它关在笼子里。典型的浪漫派却要把笼子打开来,欣赏猛虎消灭绵羊时那幕壮丽的纵身一跃。他鼓励着人们想象他们自己是猛虎,可是如果他成功的话,结果并不会是完全愉悦的。针对着近代主观主义的比较不健康的形式,曾经出现过各种不同的反应。首先是一种能够折衷妥协的哲学,即自由主义的

学说,它企图给政府和个人指定其各自的领域。这种学说的近代形式是从洛克开始的。……自从公元前600年直到今天这一全部漫长的发展史上,哲学家们可以分为希望加强社会约束的人与希望放松社会约束的人。纪律主义分子宣扬着某种或新或旧的教条体系,并且因此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就不得不仇视科学,因为他们的教条并不能从经验上加以证明。他们几乎总是教训人说,幸福并就是善,而惟有崇高或者英雄主义才是值得期望的。他们对人性中的非理性的部分有着一种同情,因为他们感到理性是不利于社会团结的。另一方面,则自由主义分子,除了极端的无政府主义者外,都倾向于科学、功利与理性而反对激情,并且是一切较深刻形式的宗教的敌人。这冲突早在我们所认为的哲学兴起之前就在希腊存在着了,并且在早期的希腊思想中已经十分显著。很显然,在这一争论中——就象所有经历了漫长时期而存留下来的争论一样——每一方都是部分正确的而又部分错误的。社会团结是必要的,但人类迄今还不曾有过单凭说理的论辩就能加强团结的事。每一个社会都受着两种相对立的危险的威胁:一方面是由于过分讲纪律与尊敬传统而产生的僵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个人主义与个人独立性的增长而使得合作成为不可能,因而造成解体或是对外来征服者的屈服。一般说来,重要的文明都是从一种严格和迷信的体系出发,逐渐松弛下来,在一定的阶段达到了一个天才辉煌的时期;这时,

旧传统中的好东西继续保持着,而在其解体之中所包含着的那些坏东西则还没有来得及发展。但随着坏东西的发展,它就走向无政府主义,从而不可避免地走向一种新的暴政,同时产生出来一种受到新的教条体系所保证的新的综合。自由主义的学说就是想要避免这种无休止的反复的一种企图。自由主义的本质就是企图不根据非理性的教条而获得一种社会秩序,并且除了为保存社会所必需的束缚而外,不再以更多的束缚来保证社会的安定。这种企图是否可以成功,只有未来才能断定了


第二篇:《西方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要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先要了解它们的哲学与历史。赵敦华所著的《西方哲学简史》不仅是一部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教材,更如书本简介中写的那样,使“一系列高尚的心灵,是许多理性思维的英雄的展览”,通读全书,你大概便会了解千年来主导西方,尤其是欧洲的哲学思想,明白他们脑中的哲思与看世界的角度是如何,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科学:一切确切的知识;神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外的教条。哲学:介于二者之间,包含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又诉之于人的理性而不是权威。全书从希腊哲学的非宗教精神开端,到黑格尔哲学的发展结束,全面而粗中有细地描述了西方理性思维与哲学思想的不断发展,其中庞杂的引用与抽象论证使得阅读此书的速度必须慢下来。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哲学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与求知。面对宇的无限,宙的永恒,茫然的时空迁移,我们是沧流中的微尘,不知道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但即使不知道,很多人依旧可以幸福地活着,安然而满足。但有人不甘于满足。正如我们对种种自然现象怀着无限的好奇一样,我们对有限的自身和无限的宇宙之间的关系都有着浓烈的求知欲。真理固不可得,哲学的命题也永远没有答案,但我们无法忍受不去探寻的停滞,所以我们不懈寻求,向着没有源头的光明,漫步跋涉在无垠的迷林中。

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感悟: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随着课业进程的推进和繁忙,我也渐渐接触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核心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压力较之前都有所提高。其中,学习型团队在我的学习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团队当中,不仅可以自我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学习,还可以学习团队成员的学习习惯、学习领域和学习内容,相互进步与提高,使得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在本学期学习型团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先后进行了四次四六级考试的共同练习,这一方面使学习型团队的成员更加团结、学习交流更加深入,也一方面使我在繁忙的学习任务中得以不忘记自己的英语学习,这对于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是有帮助的。如果说一切伟大的作品都是在孤独中诞生的,那么一切伟大的思想都是在交流与融合中产生的,学习型团队正是这样的契机和平台。

更多相关推荐:
《西方哲学史》罗素_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导言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一书在很多正统哲学学者眼中都算不上是一本好的著作更遑论是一本好的哲学史了这大概与罗素个鲜明的个人作风不加掩饰的独立臧否和较为特立独行的行文风格有关然而在学习了其他较为正统的哲学史和...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

罗素《西方哲学史》前三章读书笔记

第一章绪论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整个西方的哲学史就如同浩瀚的星空闪耀着各种哲学家的智慧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们所闪耀出来的哲学星光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位哲学先贤们的思想西方哲学的长河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实话实说自己在读...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以前看过几本哲学的书籍一般都看不懂这段有时间从头又读了一遍西方哲学史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哲学西方的哲学是首先要推崇希腊哲学也就是古希腊哲学这里首先研究的就是自然研究一下金木水火土是什么由什么组成的以...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上卷读后感整个西方的哲学史就如同浩瀚的星空闪耀着各种哲学家的智慧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们所闪耀出来的哲学星光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位哲学先贤们的思想西方哲学的长河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实话实说自己...

西方哲学史 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从孔子和苏格拉底看中西方哲学不同的发展轨迹

从孔子和苏格拉底看中西方哲学不同的发展轨迹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介绍的第一个人物是孔子而罗素西方哲学史的第一章被命名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不难看出他将苏格拉底当做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重要人物在阅读西方哲学史一书...

西方哲学史-(英国)伯特兰罗素

西方哲学史英伯特兰罗素前言有这样的一群人曾存在于久远的过去并将一直存在于未来的世界当中他们手持怀疑和批判的利剑癖好寻根问底并持理性挑战权威不懈地探索真理揭示本质他们只是极少数然而他们却在为所有的人活着正是极少数...

解读罗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论

内容来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第22卷第4期OFTHEGRADUATESVol20xxSUNYAT一SENUNIVERSITYSOCIALSCIENCES22NQ420xx解读罗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论肖经纬...

随罗素走进西方哲学史

随罗素走西方哲学从小学学思想品德课时便一直听老师说哲学但到底何谓哲学我至今一无所知要了解一样事物首先便要了解他的由来故在书店淘到一本西方哲学史那样厚厚的一本书让人有点望而生畏但还是咬紧牙关把他抱回家研究这本西方...

读西方哲学史有感

读西方哲学史有感可以说在苏格拉底之前人类的意识是由酒神的迷狂主导的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在虔诚之中呐喊世界是一团不灭的火焰可以听到荷马在疯狂之中演唱神与英雄们强大的力量而到了苏格拉底人类就开始冷静思考了思考着人类自...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