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口述自传》读后感

时间:2024.4.14

读《胡适口述自传》有感

——胡老爷子在政治主张上究竟是对还是错

新闻2班 李越

之前读过不少名人的自传,了解了名人的一生。这本书却有所不同,是通过第三人的角度去诠释另一个人,读来别有一番滋味。书中最令我感兴趣的就是胡适先生的政治路途。

胡适先生的政治生涯开始于一次次的演讲,在演讲的期间,胡适先生几乎跑遍了美国,将安吉尔和杜威二人的“新和平主义”传播。经过各种学生组织的锻炼,熟练地掌握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一套会议流程,在今后组织国际性组织和国内组织加以应用,自成一套民主系统。

胡适先生一生主张“新和平主义”,所谓的“新和平主义”在我看来就是不抵抗主义或者是反战主义。最明显地体现在对中日战争的态度上。日本在逼迫中国签订二十一条的时候,胡适极力反对中国对日宣战。当然中国对日宣战的确是拿鸡蛋碰石头,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清政府的无能领导之中,结果甲午战争,清政府一败涂地,胡适先生算对了一次。在二战时期,胡适依然反对中国抗日,原因是中国的经历实力落后、武器硬件实力不够。但是,八年抗战,中国战胜了日本,这次胡适先生算错了一次。

其实无论是算对算错,都没有必然联系,根源在于胡适先生顽固的思想,一生执着地追求着安吉尔和杜威二人的“新和平主义”,这种主义就是反战,不抵抗。所以胡适对于战争都是持反对的态度,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印度的甘地“非暴力 不抵抗”主义。其实这种思想存在局限性,尤其在世界大战期间,除了日不落的英国在维护自己的地位,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列强都在想办法扩大自己的版图,与这些国家谈判等于慢性认输,他们会贪婪地无限之地像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伸出罪恶的爪牙。在二战时,中国对日宣战是必然,此时的中国是资本主义政党主导,与社会主义政党合作,领导思路先进,兵器设备虽无法与日军匹敌,但完全是现代化军备。关键这一次是全民抗战,万众一心。所以,笔者对于胡适先生一贯追求“新和平主义”不敢苟同,胡适先生缺乏与时俱进的思辨性。

为何安吉尔和杜威两人会提出这种主张,原因在于第一,他二人都是白种人。

他们的文化传统白得像一条被单。他们的思想、观念,是完全从欧洲白种人的文化传统出发的。第二,他二人都是西方扩张主义极盛时代、最富强的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上等公民。第三,他们是上述这个社会内的“开明分子”、“社会贤达”、高级知识分子,自命为有教无类的大学者、教育家。他们的人品都是极其善良的:奉行基督,反对战争,同情弱小,同情得像贾宝玉同情刘姥姥的孙子板儿一样。 第四,他二人就同胡适之先生、张君劢先生一样,无拳无勇无钱,而又自命不凡,不甘寂寞,专门欢喜“谈政治”的“白面书生”。现在美国的费正清先生等等的社会贤达,还是属于这一类。而胡适先生的家庭背景也与其相似,家庭出生好,是个完全的白面书生,很容易受到文人政客思想的影响。

我读完后在想,如果当时中国群众跟随了胡适先生的“新和平主义”思想,不对日宣战,那后果又是什么,我现在打的是中文还是日文呢?

胡适先生生前一直主张要学会质疑,在疑处生疑。那为何他确不以此来要求自己呢?一生的思想都被安吉尔和杜威的“新和平主义”牵着鼻子走。所以,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主义同样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来看。中国之所以最后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除了硬件支持外,思想上的先进性决定了战争的胜利。 胡适先生固然伟大,但不能称作是伟人。胡适先生虽参加过新文化运动,但并未给中国民主带来实质性的进程,我指的是民主解放的国民性。总的来说,胡适先生的思想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在中国不合适,思想一定要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去检验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才行。


第二篇:胡适口述自传


胡适口述自传

唐德刚释注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故乡和家庭

1. 徽州人

2. 我的家族——绩溪上庄胡氏

第二章 我的父亲

1. 青年期的家难

2. 考试和书院教育

3. 吴大溦的知遇

4. 在台湾任知州和统领

第三章 初到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学生生活

1. 与不同种族和不同信仰人士的接触

2. 我对美国政治的兴趣

3. 放弃农科,转习哲学

第四章 青年期的政治训练

1. 公开讲演的训练

2. 学习议会程序

3. 对世界主义,和平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信仰

A. 原来在我十几岁时候,我就已经深受老子和墨子的影响。这两位中国古代哲学家,对我

的影响实在很大。墨子主《非攻》??尤其是三篇里的《非攻上》实在是最合乎逻辑的反战名著

B. 但是在1915和1916两年之间,我的思想又开始转变了。一种智慧力量影响我转变的便

是那英语民族的世界里最大的思想之一,名著《大幻觉》(the great illusion)的作者诺曼.安吉尔(norman angell)

C. 以上便是这一“新和平主义”的简明宗旨。它的理论基础便是:两个力量如发生冲突,

最后必然是相互抵销而形成浪费和无结果。所以新和平主义并不是否定力量;相反的,正是如何使力量用得其所。这便是新和平主义的基本概念。

D. 杜威和安吉尔二人都有助于在1915到19xx年间新思想的成长。我也开始舍弃我原有的

不抵抗哲学而接受一种有建设性的,有关力量和法律的新观念,认为法律是一种能使力量作更经济有效利用的说明书。

E. 该会所颁布的文题之一便是:“在国际关系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力量呢?”??

我的回答是:假如我们认为力量可以用不需要力量的东西来替代的话,则世界上便没有这种不用力量的替代品。这是我那篇论文的要点之所在。纵使是不抵抗主义,它正如杜威所说:“在一定的条件之下,消极的抵抗比积极的抵抗更为有效。”(也不是否定力量的存在!)?

F. 这样你可以看出我那时已经不是无条件接受不抵抗主义的一切理论了。甚至在19xx年5

月6日我已经体会到,弱水可以穿石,倒不是因为水弱,而是水原有其真正的劲!这就是杜威和安吉尔对力的观念。所以我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力量可不可以代替的问题,而是如何更经济有效使用力量的问题。所以问题的重心是怎样(觅取用力的新方法)来代替当前浪费和乱用力量的问题

G. 我论文的第二部分是解释当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的问题不是力量发挥的问题

而是力量没有发挥的问题

H. 所以我认为一个人在公开场合采取坚定的立场,择善而固执之,总是值得的

第五章 哥伦比亚大学和杜威

1. 文科各系的教授阵容

A. 在我的留学日记里,我记了很多厄德诺语录。让我抄几条在下面:

道德的责任并不是外来的命令;只是必须要怎样做才可以引出别人——例如所爱的人——的最好部分。

只有对别人发生兴趣才可使自己常是活泼泼地,常是堂堂正正地。

要生活在深刻地影响别人!

要这样影响别人:要使他们不再菲薄自己。

从这些语录里我们很容易看出康德和康德哲学的至高无上的道德规律对他的影响。所以厄德诺是(当代思想家中)对我生平有极大影响的人之一。

2. 杜威和实验主义

3. 实证思维术

A. 杜威最风行的著作之一便是那本举世熟知的《思维术》——尤其是那一本为一般学校和

师范大学所采用的薄薄的原版。

第六章 青年期逐渐领悟的治学方法

我幼年期所读的(《四书》,《五经》)一直是朱熹注。我也觉得朱注比较近情入理。

1.《诗三百篇言字解》

2.《尔汝篇》和《吾我篇》

3.论“校勘”,“训诂”之学

A.我指出所谓《五经》之中,只有《诗经》一项我是可以完全信任的;我对《书经》和《礼记》的态度特别审慎,未敢~引一辞。《礼记》中只是第二篇《~弓》我认为它有其真实性的。《管子》和《晏子春秋》在我看来同样不足信。

第七章 文学革命的结胎时期

1. 革命的导火线

2. 孤独的文学实验 大胆的革命宣言

第八章 从文学革命到艺文复兴

1. 国语的文学 文学的国语

A. 不过事实上这也是一件容易理解的事,因为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主义运动都是保守的,通

常且是反动的。他们经常觉得愧对祖宗;认为凡是对祖宗好的,对他们自己也就够好了。这便是所有民族主义运动的心理状态。

2. 文学革命的数种特征

3. 中国文艺复兴的四重意义

第九章 “五四运动”——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

1. 陈独秀入狱的经过

2. “科学”和“民主”的定义

A. 但是在我看来,“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科学”则是一种思想

和知识的法则。科学和民主两者都牵涉到一种心理状态和一种行为的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一章里,因而我想从中国文化史的范畴之内,试就科学的精神和法则略抒拙见。

3.“问题”与“主义”之争:我和马克思主义者冲突的第一回合

A.因而我更进一步指出,不顾实际问题而囫囵吞枣地把整套有偏见的外国主义搬来中国,实在是一种智慧上的懒惰。我强调,所有的思想家都是从实际的困惑情况之下出发的——不管那是社会的,个体的,制度的或政治上的。这便是我对这一问题所作的实验主义的处理。

B.我指出这种社会思想的程序(演进的情形),并不是劝人不研究一切学说和一切“主义”。学理是我们研究问题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提出假设,使我们理解出特殊假设的可能后果。有了许多学理做材料,见了具体的问题,方才能寻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我说:“我希望中国的舆论家,把一切‘主义’都放在脑后,做参考资;不要挂在嘴上做招聘,不要叫一知半解的人拾了这些半生不熟的主义去做口头禅。”

C.最后我说,“‘主义’的最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了。”

第十章 从整理国故到研究和尚

1.国学季刊发行宗旨

A. 最后我们提出“专史式”的整理——诸如语言文字史,文学史,经济史,政治史,国际

思想交流史,科技史,艺术史,宗教史,风俗史等等。这种专史式的研究,中国传统学者几乎全未做过。所以上述三种法则便可用来补救传统学术里缺乏有系统的研究之不足。

2.我在干些什么

A. 例如我对《淮南子》的研究就有四万多字。(见胡适著《淮南王书》,民国二十年,新月

书店出版。)《淮南子》是道家哲学中的巅峰著作之一。

3. 研究神会和尚的始末

第十一章 从旧小说到新红学

1. 第一部“整理过的本子”

A. 在这部书里,每一回都有金圣叹的评语。他对一些精彩的字句,也分别有其批语,这些

批语都十分精彩。这部金圣叹批《水浒传》一直被重刻了三百年。这个本子风行之后,其他较早的本子就逐渐被湮没了。

2. 新红学的诞生

第十二章 现代学术与个人收获

1. 揭穿认真作假的和尚道士

2. 老子比孔子更“老”

A. 我也认为《老子》这部书,不是伪书。我当然不否认《道德经》这部小书,其中或有后

人的伪增字句,但大体说来,它的原始性是可靠的。

3. 并不要打倒孔家店

4. 双线文学的新观念

A. 这一堆数不尽的无名艺人,作家,主妇,乡土歌唱家;那无数的男女,在千百年无穷无

尽的岁月里,却发展出一种以催眠曲,民谣,民歌,民间故事,讽喻诗,讽喻故事,情诗,情歌,英雄文学,儿女文学等等方式出现的活文学。这许多(早期的民间文学),再加上后来的短篇小说,历史评话,和(更晚)出现的更成熟的长篇章回小说等等。这一个由民间兴起的生动的活文学,和一个僵化了的死文学,双线平行发展,这一在文学史上有其革命性的理论实是我首先倡导的;也是我个人(对研究中国文学史)的新贡献。我想讲了这一点也就足够说明我治中国文学史的大略了。

5. 再谈谈中国思想史

6. 中古期的宗教

7. ~体文有欠文明

8. 现代的中国文艺复兴

A.“致知在格物”是把你的知识延伸到极限,这便是科学了。(刚按:笛卡儿主张人类的知识要由博返约,把最笼统的知识用剥笋的办法剥到核心,而这核心的真理可一望而知,无代证明(self-evident)。反其道而行,有约而博,则每一层笋皮上的真理也都是self-evident。如此类推,则一个人的知识不论如何高尚渊博,也都是层层相证,信而有证了。)

更多相关推荐:
读胡适自传有感

读胡适传有感20xx0730000840来自百无一用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读罗志田新版胡适传上载胡适初到美国留学时享受的是美国归还的庚款补贴数额不菲除接济家中外甚至还雇了一个佣人胡适常对人言吾等留学生在外...

《富兰克林自传》的读后感

读富兰克林自传的心得读完富兰克林自传之后我认为富兰克林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才他的一生既充满了挫折又有多如牛毛的成就下面我就谈谈他的人生经历他8岁时入学读了一年由于家里贫穷就辍学了以后的学习全靠自学他利用一切空余时...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1月2日由于他出生在贫寒的小商人家庭他几次被迫辍学在小商店里打杂后来又在哥哥的印刷厂当学徒最后自己在费城开了一家印刷所他在这期间过着艰苦的生活住得简陋吃得简单但是却一直有...

《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

稻盛和夫日本经营四圣稻盛和夫自传读后感人物简介19xx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19xx年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与松下幸之助松下公司盛田绍夫索尼公司本田宗一郎本田公司并称为日本经营四圣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心灵的震撼最近闲来无事从书柜中找到了三年前买的那本富兰克林自传随便翻翻以前我对这样的传记一直提不起什么兴趣但是不知为什么这本自传竟让我一口气从头读到尾读下来既没有长篇的吹嘘也没有晦涩的文字轻轻...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读本毋庸置疑他是历史上最杰出最成功的人士...

《朱兰 自传》读后感

所有的船都已起航但却没有一艘有舵朱兰自传读后感朱兰在我的人生中曾有一度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为有太多的树木阻挡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在我看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朱兰都是成功的无论是他童年的艰辛还是日后工作上的困难都成为他...

胡适《自由与容忍》读后感

谈容忍与自由的读后感前日有幸听到语文老师谈胡适容忍与自由期间不乏老师自己对这些耿耿君子的无限钦佩之情但更多的讲的是胡适之容忍与自由给今天的我们什么启示深有体会我课下果断找到原文细心拜读我认为他提到的四恶必杀和他...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这句话不仅是富兰克林内心的独白同时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没有太优越的成长环境虽然生活中充满艰辛但对他而言书是无价之宝是他最大的快乐读书是他打开幸福成功之门的钥匙因此...

《海伦凯勒自传》读后感

海伦凯勒自传读后感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在她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所以她成了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重度残疾儿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书封面上的李开复自信而充满睿智翻开第一页红色背景上有着李开复强劲有力的签名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在琢磨着数据结构的各种树以及纠结着考研OR工作这个深奥的问题在此之前只听说微软和google为了李开...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六二班蒋春旸世界上超一流的领导人华盛顿曾今说过在我的一生中最让我佩服的只有三个人第一个是富兰克林第二个是富兰克林第三个还是富兰克林作为世界上超一流的领导人之一的华盛顿功绩可见但他却如此迷恋富兰...

胡适自传读后感(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