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的电子教案

时间:2024.4.8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第一课时  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

                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既是对前一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的深化,同时又是后一课“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导入和铺垫,围绕本单元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核心,侧重强调提高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着重阐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自觉运用哲学观点正确指导自己的生活,把握事物的本质,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教学难点: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学情简要分析

 知识基础: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在本门课程的前期学习中,初步掌握了唯物论及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尤其是本单元第七课的学习,学生明确“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发展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过程”,因此,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身心特点: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区分事物的真相与假象、现象与本质。

 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可以从媒体及身边接触到一些上当受骗、假象误导的案例,所以对于真相与假象、现象与本质有初步认识了解。

(结合所学专业特点略)

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是非分明,明确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3.运用目标: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课堂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考虑:以上漫画说明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补充:

漫画说明现象和本质不是等同的,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我们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学习新课:

一、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教师运用课件展示案例“谷粒何以变成谷堆?”

思考:国王犯这个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对现象的认识只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片段,这种认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程度比较低。有些时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实际的样子。国王的错误就在于仅仅凭借感觉就作出了决定。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个别多变的东西,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学生进一步讨论漫画: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

“苹果落地”是现象,可以通过我们的眼睛观察到。“万有引力”是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二者紧密相联,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现象尽管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比如:我们说班里哪个同学品质不错,往往是通过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同样道理,一个人的每一个言行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品质。

 3.把握本质,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它们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都是客观的。不能把真象当作正确的认识,把假象当作错误的认识。

  查一查:成语“声东击西 ”指的是什么意思?

 “声东击西 ”是说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敌人,保存自己。

 又如,“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亦同属此理。

 教师引导: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同样的问题,有人只能看到一些现象却不会把握其实质。而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能否科学地认识事物、正确地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努力做到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呢?

  首先,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

  现象是入门的先导,认识事物只能从认识它的现象开始。要做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就必须全面地占有丰富的、大量的感性材料,综合事物的各种现象,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仅仅看到一些局部的、个别的现象,就轻率地对事物的本质下结论,更不能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常言道:“眼见为实”,结合教材案例,小天使亲眼所见的现象是不是真实可靠的?为什么?

  其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

 案例分析: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有一次往东方的一个地方去,半路上看见有两个10岁左右的小孩在路边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于是就让马车停下来,到跟前去问他们:“小朋友,你们在争辩什么呢?”

 其中一个小孩先说道:“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近一些,中午时离我们远些。”另一个小孩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远些,中午时才近些。”先说的那个小孩反驳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盖,到了中午,就只有盘子那么大了。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东西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自然也有很好的理由,他说:“太阳刚升起来时凉飕飕的,到了中午,却像是火球一样使人热烘烘的。这不正是远的物体感到凉,而近的物体使人觉得热的道理吗?”

 两个小孩请博学多识的孔子来做“裁判”,判定谁是谁非。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能言善辩的孔老先生也难住了,因为当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很难说明俩小孩所执理由的片面性,也就不能判断他们的说法谁是谁非了。

 分析思考:究竟什么时候太阳离我们近一些?是不是仅凭我们的眼睛去观察就能得出结论呢?

 教师归纳总结:要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必须要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小组讨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极大的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的生活。然而一些人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所谓“科学算命”,利用信息网络传播不健康的内容,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分析说明:

(1)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这种所谓的“科学算命”?

(2)中职生应如何明辨是非,抵制庸俗的、低级的网络诱惑,文明上网?

 教师引导: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识别假象,明辨是非。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

◆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有哪些不良诱惑?我们应如何自觉抵制这些不良诱惑?

实际运用:

(1)社会生活非常复杂,存在是非混杂、鱼目混杂、真假混淆的情况。我们在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离不开价值判断,都要讲一个善恶是非。因此,如何分辨善恶是非,就是做人的首要的问题。它要求我们学会理性分析,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请搜集整理一些生活中,有关是非、善恶、真假方面的案例,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指导自己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是学习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后,有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怀疑,认为:“耳听不一定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那么,你是如何看待以上这两种观点的呢?

 请分别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耳听不一定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为辩题,组织一次辩论会。

             第二课时   学会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1.莫被假象迷惑双眼

教师播放视频“海市蜃楼”。

教师引导:我们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不为假象所迷惑

课件展示:社会中的真假难辨。

医生给病人看病,必须识别病情表现出来的一些假象,才能对症下药;

公安人员侦破案件,必须识别案件现场表现出来的一些假象,才能找到真正的犯罪嫌疑人;

消费者购买商品,必须识别假冒伪劣商品,才能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

应聘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必须识别合同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甚至带有诈骗性质的现象,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学生明确:学会识别假象,学会透过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2.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复杂性

教师课件展示讲解故事“慈善家的谎话”“古堡擒凶”。

理解认识到: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事物是复杂多样并且不断变化的,往往是真象和假象混杂,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同在。

小组讨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的含义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3.擦亮明辨是非的“慧眼”

课件展示:在我们的生活中,天天都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事情:

◆ 有的人主动护送迷路的老人;有的人仗势欺人,欺负弱小。

◆ 有的人自觉捡起地上的垃圾扔进垃圾箱内;有的人随意践踏草坪,污损洁净的墙壁。

◆ 有的人为寻找丢失物品的失主在路边苦等;有的人顺手牵羊拿走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有的人为了国家的安宁,昼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有的人为了自己的痛快,搅得四邻不安。

◆ 有的人为了百姓的生计废寝忘食,任劳任怨;有的人为了升官发财投机钻营、费尽心机。

◆有的人奉公守法,主动缴纳税款;有的人虽有千万财产,却偷税漏税。

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只有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辨析真假,才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能抵制诱惑,扬善抑恶,做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人。

小组讨论: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极大的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的生活。然而一些人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所谓“科学算命”,利用信息网络传播不健康的内容,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影响着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分析说明:

(1)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这种所谓的“科学算命”?

(2)中职生应如何明辨是非,抵制庸俗的、低级的网络诱惑,文明上网?

教师引导,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识别假象,明辨是非。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

◆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有哪些不良诱惑?我们应如何自觉抵制这些不良诱惑?

◆不良诱惑:

(1)好友小丁邀你上课期间去网吧玩游戏。

(2)朋友请你吃糖(实际是软性毒品),并帮他贩卖。

(3)有人向你出售黄色书刊。

(4)为了上网,朋友要你帮忙向低年级同学勒索。

(5)星期六,朋友邀你搓麻将赌博。

(6)有人向你散发“传销”材料,并邀你加入。

(7)一位母亲声泪俱下地对记者说,“网吧是个迷潭,网聊、网恋就像两条毒蛇一样,缠住了我们的孩子。”

(8)一名经常上网的学生说:“自己也知道上网不好,花钱费力,可上网有瘾,自己管不住自己,老是想着惦着。”

◆认清不良诱惑的危害:

  (1)损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

  (3)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  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技巧:

(1)  避开诱因。把引起诱因的实物收藏起来,避开诱因;还可以积极参加

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主动地避开诱因。

   (2)学会拒绝。用技巧婉言谢绝来自朋友的邀请,提高自制力。

  (3)联想后果。遭遇不良诱惑时,想象不能抵制不良诱惑可能带来的恶果,以提醒自己远离不良诱惑。

  (4)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兴趣爱好,才不会觉得空虚、无聊,才会脱离低级趣味,远离不良诱惑。

  (5)专时专用。将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进行周密合理的安排,专时专用,使自己的生活有序、充实,从而增强抵抗力。

(6)请人监督。请同学、朋友、老师和家长等监督自己的行为。在他们的不断鼓励、鞭策下,战胜不良诱惑。

(7)请学生自己写一句拒绝“黄、赌、毒、网瘾”和“传销”等不良诱惑的警示语。如:怯懦的人被不良诱惑征服,弱智的人沦为不良诱惑的奴隶。勇敢的人敢于战胜不良诱惑,聪明的人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抗拒不良诱惑等等。

◆拒绝不良诱惑,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伤害。


第二篇: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招揽顾客,使珠宝能畅销起来,他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做成了许多小盒子,并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名贵的木料做成的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珠宝的盒子这么漂亮,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了出来,退还给珠宝商,自己把盒子抱走了。

请同学们考虑:以上故事是哪个成语的来历?它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买椟还珠

这个成语比喻有些人只注重事物的外部现象,不看重其内在的本质。 〈新课讲授〉

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1.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个别多变的东西,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看教材第80页漫画: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怎么没看到万有引力?” 学生讨论: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

“苹果落地”是现象,可以通过我们的眼睛观察到。“万有引力”是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2.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两者紧密相联,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现象尽管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比如:我们说班里哪个同学品质不错,往往是通过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得出结论的。同样道理,一个人的每一个言行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品质。

3.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1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它们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都是客观的。不能把真象当做正确的来认识,也不能把假象当做错误的来认识。

查一查:成语“声东击西 ”指的是什么意思?

“声东击西 ”是说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敌人,保存自己。

又如,“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亦同属此理。

(二)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

1.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它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生活情境: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这种现象似乎告诉人们太阳在绕着地球转。

请根据我们所学的哲学原理,分析说明这种现象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本质。

2.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案例:公元2世纪,天文学家托勒密主张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以及其他天体,都在绕着地球转动。这种错误的宇宙观在欧洲统治了1000多年,直到后来经过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长期观测、研究,写出了《天体运行论》,才第一次透过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本质和规律。

二、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一)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上

教师过渡: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同样的问题,有人只能看到一些现象却不会把握其实质。而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能否科学地认识事物、正确地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努力做到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呢?

1.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

现象是入门的先导,认识事物只能从认识它的现象开始。要做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就必须全面地占有丰富的、大量的感性材料,综合事物的各种现象,不 2

能道听途说,不能仅仅看到一些局部的、个别的现象,就轻率地对事物的本质下结论,更不能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说一说:常言道“眼见为实”,结合教材第83页案例,小天使亲眼所见的现象是不是真实可靠的?为什么?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

案例分析: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有一次往东方的一个地方去,半路上看见有两个10岁左右的小孩在路边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于是他就让马车停下来,走到跟前去问他们:“小朋友,你们在争辩什么呢?”

其中一个小孩先说道:“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近一些,中午时离我们远些。”另一个小孩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远些,中午时才近些。”先说的那个小孩反驳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盖,到了中午,就只有盘子那么大了。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东西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自然也有很好的理由,他说:“太阳刚升起来时凉飕飕的,到了中午,却像是火球一样使人热烘烘的。这不正是远的物体感到凉,而近的物体使人觉得热的道理吗?”

两个小孩不约而同地请博学多识的孔子来做“裁判”,判定谁是谁非。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能言善辩的孔老先生也难住了,因为当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很难说明俩小孩所执理由的片面性,也就不能判断他们的说法谁是谁非了。

分析思考:究竟什么时候太阳离我们近一些?是不是仅凭我们的眼睛去观察就能得出结论呢?

教师归纳总结:要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必须要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一)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是非混杂、鱼目混珠、真假混淆的情况

设置生活中的情境:

(1)上课时,好友小丁邀你去网吧玩游戏。

3

(2)朋友请你吃糖(实际是软性毒品),并帮他贩卖。

(3)有人向你出售黄色书刊。

(4)为了上网,朋友要你帮忙向低年级同学勒索。

(5)星期六,朋友邀你搓麻将赌博。

(6)有人向你散发“传销”材料,并邀你加入。

(7)一位学生的母亲声泪俱下地对记者说,“网吧是个谜潭,网聊、网恋就像两条毒蛇一样,缠住了我们的孩子。”

(8)一名经常上网的学生王某说:“自己也知道上网不好,花钱费力,可上网有瘾,自己管不住自己,老是想着惦着。”

请学生分析讨论: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关系?与朋友交往的标准是什么?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性?

(二)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只有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辨析真假,才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能抵制诱惑,扬善抑恶,做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人。

四、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一)要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透过假象认识真象的自觉性

设置生活中的情境: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的生活。然而一些人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所谓“科学算命”,利用信息网络传播不健康的内容,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分析说明:

(1)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这种所谓的“科学算命”?

(2)中职生应如何明辨是非,抵制庸俗的、低级的网络诱惑,做到文明上网?

(二)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1.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

名言赏析:

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 4

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毛泽东

分析说明:毛泽东的这句话包含有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2.必须学会正确地区分真象和假象,不为假象所迷惑

假象是现象的一种,也是本质的表现,但它却是对本质的歪曲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识别假象,提高透过假象认识本质的自觉性。

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假象,说明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识别假象。

3.必须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设置教学情境: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有哪些不良诱惑?我们应如何自觉抵制这些不良诱惑?

◆ 不良诱惑(略)

◆ 认清不良诱惑的危害

(1)损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

(3)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 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技巧

(1)避开诱因。把引起诱因的实物收藏起来,避开诱因;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主动地避开诱因。

(2)学会拒绝。婉言谢绝来自朋友的邀请,提高自制力。

(3)联想后果。遭遇不良诱惑时,想象不能抵制不良诱惑可能带来的恶果,以提醒自己远离不良诱惑。

(4)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兴趣爱好,才不会觉得空虚、无聊,才会脱离低级趣味,远离不良诱惑。

(5)专时专用。将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进行周密合理的安排,专时专用,使自己的生活有序、充实,从而增强抵抗力。

(6)请人监督。请同学、朋友、老师和家长等监督自己的行为。在他们的不断鼓励、鞭策下,战胜不良诱惑。

5

(7)请学生自己写一句拒绝“黄、赌、毒、网瘾”和“传销”等不良诱惑的警示语。如:怯懦的人被不良诱惑征服,弱智的人沦为不良诱惑的奴隶。勇敢的人敢于战胜不良诱惑,聪明的人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抗拒不良诱惑,等等。

◆ 拒绝不良诱惑,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伤害。

4.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案例分析:

古堡擒凶

在印度的塔尔沙漠,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古堡。近百年来,这座古堡不断发生商人和马队遭难的事件。凶手是谁?法医验尸,竟找不到任何伤迹,无奈,只好禁止在此地住宿。著名探险家乔治无视警告,夜宿古堡,亦遭不幸。人们“谈堡色变”,百思不得其解,连警方也束手无策。于是贴出布告用一万卢比重金招贤。

几年后,来了位叫比特利克的老人声称能破此案。他买了一个大铁箱,一只猴子,一副渔网。在乔治遇难的大厅里,他给猴子注射了麻醉药,放进张开的渔网内,自己钻进了大铁箱,手里紧握渔网。午夜,一团黑影从堡顶飞下,扑向猴子,一声惨叫,令人毛骨悚然,比特利克却不慌不忙地收紧了渔网,说:“凶手在此!”网内竟是一种奇怪的红蝙蝠。原来,它长着像刚针一样的嘴,扎入人脑,专吮脑汁,致人死亡。一位老人怎么如此神通广大?这个比特利克原来是剑桥大学生物学教授汤恩〃维尔特。他观察研究红蝙蝠已有20多年的历史。难怪他胸有成竹,一举揭开古堡百年之谜。

请问:你认为汤恩·维尔特之所以能揭开古堡百年之谜的原因是什么? 〈课堂小结〉

在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关系,掌握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明确了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上。另外,我们还学会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识别假象,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与 明 辨

是 非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板书)

1.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板书)

教师: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什么指导作用?

学生: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达到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2.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板书)

(1)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教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的思维能够更加自觉地走向科学的思维。

(2)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教师: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法,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辩证思维方法是 7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人们进行辩证思维的逻辑工具,是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第93页中提到的“太冲穴”的发现运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

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

教师: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只看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应当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教师:辩证思维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揭示概念的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等方法。其中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所共有的方法,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则是辩证思维所特有的方法。

传说宋真宗在位时,皇宫曾起火。一夜之间,大片的宫室楼台变成了废墟。宋真宗派丁谓主持修缮工程。当时,要完成这项重大的建筑工程,面临着三个大问题:第一,要运来大量新土;第二,要运来大批木材和石料;第三,需要把大量的垃圾清理掉。丁谓研究了工程之后,制订了这样的施工方案:

首先,从施工现场向外挖了若干条大深沟,把挖出来的土作为施工需要的新土备用,于是就解决了新土问题。第二步,从城外把水引入所挖的大沟中,于是就可以利用木排及船只运送木材石料,解决了木材石料的运输问题。最后,等到材料运输任务完成之后,再把沟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沟内,使沟重新变为平地。按这个方案施工,取得了“一举三得”的效果。

(多媒体展示) 华佗的“五禽戏”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充实和

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做出了重大贡献。华佗不仅精通医

术,而且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的作用。有一次,华

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门闩来回晃荡,他立即想

到古书上“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话,人为什么不这样天

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后来,华伦参考了“导引术”(全

面锻炼身体的方法),编出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拳法,名叫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五

8

禽戏”。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摹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可以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90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可知“五禽戏”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教师:华佗是受到什么启发编出了“五禽戏”的?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略)。

(3)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正确地运用形式逻辑。

教师:人们认识事物、表达思想,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在思维的过程中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和推理合乎规则,不可自相矛盾、不能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教材中提到的“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的错误在于什么?

学生:我们所熟悉的中国古代寓言中的“自相矛盾”,是逻辑矛盾,指思维中出现的一种错误,说明对同一事物或对象不能同时作出既肯定又否定的逻辑判断。

(4)培养科学思维方法,要求我们不断进行思维创新。

二、科学思维方法与人生发展能力(板书)

1.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工具,能帮助我们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板书)

一个秃头的男人坐在理发店里。发型师问:“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那个人解释说:“我本来想去做头皮移植,但实在太痛了,如果你能够让我的头发看起来像你的一样,而且没有任何痛苦,我将付你5000美元。”“没问题。”发型师说。然后他很快将自己剃了个光头。

在思维过程中,需要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人的认识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认识成果往往出其不意。这个小幽默中的发型师面对秃头的顾客提出的苛刻要求,他不是按照常规在顾客身上做文章,而是从自己身上做文章,赢了顾客。

教师:故事中发型师思维的高明之处在哪里?谈谈如何用科学思维解决人生中的疑难问题?

9

教师:科学的思维方法如何能帮助我们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用辩证的思维指导人生,就能更深刻地洞察人生、认识人生,就能减少人生的迷误;就能有助于我们汲取前人思维方法之精华,少走弯路,正确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做聪颖智慧的人,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人。

教师:同学们根据教材所给内容,结合自身实际,讨论:有的同学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时,看不到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帮助和集体的学习氛围,把个人的努力绝对化,就会得出自己“聪明过人”、“智力超常”的错误结论,导致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学生:讨论(略)。

教师: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人类从无数次实践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中总结出来的。人生发展需要不断通过实践和学习提高能力,既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也要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许多人都有手被草割破的经历,但只有鲁班在手被草割破以后,观察到草叶的边缘存在的无数的细齿,联系到了木工工具,从而发明了木工锯。

2.在学习和实践中加强科学思维训练。(板书)

(多媒体展示) 发散思维训练

1.请列出30种杯子的用途。

2.请列出10种导致交通堵塞的原因?

3.请列出5种可以替代现行高考制度的办法。

(多媒体展示)有个装满水的杯子,请你在不倾倒也不打碎杯子的情况下,取出杯中全部的水。

提示:如将一只口渴的动物放入杯子里,让它把水喝干。

教师: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三、现代青年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板书)

(多媒体展示)

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

10

——杨振宁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板书)

(多媒体展示) 创新是推动历史向前的动力

在人类历史上,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哲学家的新思想帮助了弱小的雅典进入了世界最初的民主政治。

我国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法,打破了贵族阶层对知识的垄断,使普通劳动者有了接受教育的可能,对中华文明甚至整个世界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牛顿等科学家的卓越发现,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凯恩斯创立的经济理论改变了美国社会,影响了整个世界。

比尔〃盖茨等人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富翁,并将人类带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美国工程师斯本塞在做微波空间分布情况的试验时,发现衣兜内的巧克力被熔化。是什么原因使巧克力熔化呢?他由此联想到,微波能熔化巧克力,一定也会使其他食品由于内部分子振荡而温度升高,通过联想发明了微波炉。

(多媒体展示) 科技发明到工业应用的周期缩短

18世纪20年代发明摄像机,112年后才成为工业产品;

19世纪60年代发明无线电,花了35年时间到20世纪初才付诸使用; 19世纪末发明的 X光机经过18年才开始得到应用;

20世纪发明的电视只经过12年就应用了;

原子弹从设计到应用只有6年;

晶体管的发明到工业生产只有3年时间;

激光器从发明到应用只有不到1年的时间。

在两个没有关联的信息间寻找各种联想,将它们联结起来。

例:粉笔—原子弹

粉笔—教师—科学知识—科学家—原子弹

1.足球—讲台; 2.黑板—聂卫平;

3.汽车—绘图仪; 4.油泵—台灯

教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 11

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新思维的主要特征,科学思维就是创新思维。(板书) 教师:创新是时代的潮流,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学精神就是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思维的主要特征,科学思维就是创新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是独立性。它“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于打破陈旧,立足于独立思考。

二是求异性。其思维主体具有求新求异的心理,善于发现和把握改变现状的契机和机遇,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三是新颖性。创造的本质就在“新”中,发现新现象、创建新理论、形成新观念、发明新技术都是创造性思维的成果。

1.它是人类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最有价值的思维形式,它可以不断地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推进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

2.它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艺创造和其他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3.它为实践开辟新的局面。

1.扩散思维

扩散思维就是思维从某一点出发,向外任意扩散,无一定方向、无一定范围,提出更多的创造性新设想、新方法、新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扩散思维能够使思维张开翅膀,冲破一切禁锢。扩散思维是应用已有的知识和记忆,加入想象,使人们的思路更加开阔,产生许多不同的,甚至是“荒诞离奇”的答案。扩散思维可从事物的形态、材料、功能、方法、结构、组合、因果关系等方面进行扩散。

2. 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要跳出点、线、面的限制,从上下、左右、前后等,从四面八方进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如:南方一些省市的农村 12

在水稻田里养鱼、田埂上种桑,桑叶养蚕,等等。

3.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去探求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俗称倒过来想一想、试一试或者是反其道而行之。这种从反面去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易引起新的思索,往往会产生超常的构思、不同凡响的新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比如 ,除尘器,原设计是吹气的办法,把灰尘吹到一旁,这种设计失败了。反过来想,不用吹,改用吸的方法又怎样呢,试验证明,吸的方法成功了,便产生了吸尘器。众所周知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就是逆向思维的精彩范例。当时,按照一般的习惯救人思路是“人离开水”,可是在场的小朋友没有一个能胜任。而司马光果断地搬起石头,砸破水缸,水流走了,落水的小朋友也得救了

4. 转换思维

转换思维是以多路思维代替单路思维,这种办法不行,就改用别的办法思考解决问题。转换思维有方法转换、目标转换、元素转换等。古代曹冲称象就是应用了元素转移法来思维的,用石头代替大象,元素发生了变化。

5.换位思维

换位思维是指行为主体跳出自我站在对象人或他人的位臵上进行多维思考、交流感情、产生共鸣的一种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要求人们克服固守书本、墨守成规的旧思想,树立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意识。

1.在8个同样大小的杯中有7杯盛的是凉开水,1杯盛的是白糖水。你能只尝3次,就找出盛白糖水的杯子吗?

(1)将其中四杯水都倒点出来,混在一起尝尝。如果有甜味,则这四杯水里有糖水,否则是另外四杯。

(2)将有糖水的那四杯,选两杯倒点出来,混在一起尝尝。如1。

(3)将有糖水的两杯,任选一杯尝尝。

思维方式大转换

曹冲称象

微波炉的发明

13

缺点列举法

司马光砸缸救人

地铁、立交桥、高架公路

电子计算机+x光机=ct扫描仪小型计算机+手机=手机电脑

联想思维

立体思维

发散性思维

逆向思维

臵换思维

组合思维

3.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实质。(板书)

教师: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实质是什么?

学生: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实质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教材中提到的某高职园艺专业毕业的小赵是怎样“为公司赢得了丰厚利润并被提拔为科研部主任”的?对中职生有什么启发?

学生:讨论(略)。

教师: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充满创新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层出不穷,需要当代青年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创新能力对当代青年成长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略)

4.创新能力对当代青年成长的作用。(板书)

学生: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能缺少创新能力。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弱,将决定他未来的发展前途。

教师:20xx年2月27日,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河南农民李官奇、一汽大众汽车公司工人技师王洪军和宝钢炼铁厂工人技师韩明明,一同登上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在我国尚属首次。二名工人、一名农 14

民首次登上国家科技领奖台这一喜讯,向我们中职生传递了什么信息?

学生:从三名获奖者首次登上国家科技领奖台这一喜讯中,不仅说明学习比学历重要,而且也证明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求得创新,取得成绩。

1.制订终生学习、创造的计划。

2.开发大脑的潜能,增强独立获取知识的综合能力,提高认识速度和速率,缩短认识周期,使自己尽快学有所成,进入创造领域。

3.选用最优学习方法,应用现代化工具,跟上前沿知识的发展。

4.不断创新学习方法,更新调整知识结构,与时俱进。

教师:人的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学习、训练产生和提高的,提高创新能力需要科学思维。要创新就必须学习和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这是发生在美国移民局的故事。在美国移民局申请绿卡的队伍里,有一位中年妇女。从她古铜色的皮肤,可以断定是一位户外工作者。有人上前和她搭话,才知她来自于中国北方农村,因为其女儿在美国,才申请来美国。她只读完小学,汉语都表达不好。

可这样一位中国农村妇女,也在申请绿卡。她申报的理由是有“技术专长”。移民官看了她的申请表,问她:“你会什么?”她回答说:“我会剪纸画。”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把剪刀,轻巧地在一张彩色亮纸上飞舞,不到三分钟,就剪出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图案。

美国移民官瞪大眼睛,竖起手指,连声赞叹。这时,她从包里拿出了一张报纸,说:“这是中国《农民日报》刊登我的剪纸画。”她就这样的OK了,旁边和她一起申请而被拒绝的人又羡慕,又嫉妒。

四、运用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板书)

教师:思维创新的内涵是什么?

1.思维创新的内涵。(板书)

学生:科学思维所说的思维创新,特指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教师:根据教材所给材料,讨论该企业家如何运用发散思维中的“希望点列举法”,大胆进行思维创新的?

铁块——几元钱

15

马掌——数十元

刀片——数百元

绣 花 针——数千元

手表发条——万元

游丝线圈——数万元

“珍妮纺织机”的发明者詹姆斯〃哈格里沃斯(英国发明家)是一个普通工人。他既能织布,又会做木工。妻子珍妮是一个善良勤勉的纺织能手,她起早贪黑,一天忙到晚,可纺纱总是不多。哈格里沃斯每次看到妻子既紧张又劳累的样子,总想把这老掉牙的纺车改进一下。

一天,他无意中把家里的纺车碰翻了,他看到原来水平放臵的纺车锤变成了垂直竖立,仍在不停地转动。这一偶然事件,使他得到启示:既然纺锤竖立时仍能转动,要是并排使用几个竖立的纺

锤,不就可以同时纺出好几根纱了吗?

他说干就干,终于试制成装有8个纺锤

的新式纺织机,并给它命名为“珍妮纺

织机”。这项发明比旧纺织机提高了效

率几十倍,被恩格斯称为“使英国工人

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明”。

教师:“珍妮纺织机”的发明,启示我们如何增强创新能力?

学生:讨论(略)。

教师: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要充分发挥想象,巧妙捕捉灵感,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求真务实精神为向导。

1.提高创新能力,要学会把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结合起来。(板书)

(多媒体展示)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思维。聚合性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一般说来,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在提出解决问题的 16

假设阶段,要依赖发散思维,而在选择假设时,要依赖聚合思维。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来看,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辩证统一的。

教师:人们经常把创新想象得很高深、很神秘、很复杂,并因此阻碍了自己的创新。其实创新,甚至是伟大的创新,它的思路有时也往往是很简单的,这就需要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的地思考,要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结合教材所给“把电梯装在楼外”事例,想想自己身边有哪些创新之举?

12 种创造发明技法

1.加一加;2.减一减;3.扩一扩;4.缩一缩;5.变一变;6.改一改;

7.联一联;8.代一代;9.搬一搬;10.反一反;11.定一定;12.学一学

加一加

*把橡胶和高压气体合在一起,构成了橡胶轮胎;

*把二氧化碳加在甜水里,成了汽水型饮料;

*索尼公司把耳机和收音机结合起来,制造出了随身听;

*洗发香波与护发素相结合,构成了二合一的护发新产品;

减一减

*无人驾驶的飞机、坦克;

*真空法保存食物;

*小型西瓜,小型西红柿;

*让害虫失去生育能力;

*超短裙、比基尼的问世;

*去脂肪牛奶,无痛分娩,无籽瓜;

创新7步骤

1.大胆想象;2.界定你要解决的问题;3.寻找可能解决的途径;4.沿每一条可能的途径收集材料信息;5.对不同方法重新进行组合;6.有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辛劳,灵感可能来;7.对新的思想进行补充和修正。

3.中职生应如何培养创新精神?(板书)

(1) 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享受生活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17

教师:重视实干、重视实践是科学创新的基本要求。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意识地观察和思考一些问题,通过这种日常的自我训练,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和大脑灵活性。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尝试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结合教材第101页中“李官奇的大豆蛋白质改性纤维研制成功”的事例说明创新是在实践中实现的。

学生:讨论(略)。

教师:要相信“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要敢于去做别人没想过、没做过或者做过却没成功的事。要以科学精神面对失败,认真找出失败的原因并探索新的道路,使失败变为成功的阶梯和创造的源泉。

(2) 培养自信心,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冒险精神,是形成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教师:结合教材所给材料,讨论王洪军创新的事迹对同学们有什么启发? 教师:创新要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

(3) 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是激发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如何敢于质疑?

学生:首先,要敢于对一些保守的习惯和传统产生怀疑。

其次,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书本知识、迷信权威。 最后,要敢于和善于提出各种问题。

教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我们要养成质疑的习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认真学习和思考的同时又持一种科学质疑或批判的精神,敢于走自己的路。

【本课小结】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正确地运用形式逻辑,不断进行思维创新。在学习和实践中加强科学思维训练。运用科学思维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18

更多相关推荐:
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玩游戏机的危害性激发起远离电子毒品的情感并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脑2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明辨是非的重要性会辨析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对与错做到知行一致二设计说明1七年级学生在生理发育...

明辨是非,健康上网

明辨是非健康上网主题班会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玩游戏的危害性激发起远离电子毒品的情感并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脑2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确明辨是非的重要性会辨析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对与错做到知行一致二设计说明1四年级...

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园中的班级风景活动进入课程内容结合心灵导航的第一节体会生活中许...

名言警句及名人事例

名言警句及名人事例1勤奋刻苦努力1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门捷列夫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匡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欧阳修三上枕上马上厕上苦读争分夺秒珍惜光阴2远大抱...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教学目标认知1认知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情感态度观念2情感态度观念是非分明明确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运用3运用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

康德的名言警句

康德的名言警句1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2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3家庭关系建立在婚姻之上婚姻则植根于两性间天然的相辅相成或互相联系之上4我们所有的...

姚明资料

姚明资料出生日期19xx912身高226cm体重140kg位置中锋NBA球龄5效力球队休斯顿火箭号码11鞋码52手掌21cm臂展221cm血型A型属相猴星座处女座在休斯敦火箭队时球衣号11号业余爱好打电脑游戏如...

给姚明的一封信

给姚明的一封信沿河县沙子完小六1班张可松姚明叔叔你好你为什么长得那么高呢您是怎么成为球星的您能告诉我一些秘密吗我是您的铁杆球迷每次知道有您的比赛时我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看您的比赛特别是早上的最后一节课心里总会想起...

韩非子名言及应用

韩非子28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出自韩非子有度意思为执行法律的人依法行事那么国家就强大执行法律的人不能秉公执法那么国家就会衰落这句话强调了执法者要依法行事执法必严的重要性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告诫为政者以及公...

韩非子名言

韩非子名言1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2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臵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3虚静无事以暗见疵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

我的笔记 韩非子名言

1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法一定要让人明了而术一定不能被人觉察2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置身事外才会看清真相保持冷静才能制定出行动原则3虚静无事以暗见疵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往往会从隐蔽的角度得知他人的行为漏洞4故去喜去...

诸葛亮名言

诸葛亮编辑励志天下来源网络关键词时间20xx0714阅读8114次诸葛亮简介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

明辨是非的名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