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的徒劳

时间:2024.5.2

话语的徒劳——对《苹果酒屋的规则》的一种解读

文章摘要: 在当代美国作家约翰·欧文的长篇小说《苹果酒屋的规则》中,“规则”既是作品的主题话语,也是作为社会强势群体的白人的权力话语。但是,由于自身在话语构成和意义指向上的游移,以及处于弱势地位的黑人以沉默和否定为策略所进行的抵抗,“规则”却挣脱了自己的权力所指而蜕变成空洞的符号,述说着话语的徒劳,而作品的主人公荷马正是在对这种话语与权力关系的解读与清理中探寻着自己的人生规则。 (共4页)

文章关键词: 话语 规则 权力 《苹果酒屋的规则》 约翰·欧文

文章快照:

话语的徒劳

情势,留在观海果园,既维持着与坎蒂之间不明不白的关系,又帮他们管理果园。在行使代理管理的权限期间,书写和张贴规则便成了他的例行职责。可是他发现,尽管他在遣词造句上煞费苦心,尽量使语气温和友善,甚至推心置腹,那些规则却一直被置若罔闻。工人们照常爬上.49·江汉大学学报总第23卷屋顶,照常在上面喝酒,仍然有人醉醺醺地从上面滚下来,并且还有人在纸上乱写乱画。于是,他与罗斯先生之间便有了关于规则的第一次谈话。通过这次谈话,他了解到不仅白人有规则,黑人也有自己的规则。罗斯先生的“我们”与“你们”之分,使荷马感受到了两种规则的并存与划界;罗斯先生的规则虽然没有明文标识,却无疑比荷马张贴的有形规则更具力量和影响。后来,当他了解到罗斯先生对女儿的所作所为而委婉地出面干预时,罗斯先生却用一截蜡烛头给了荷马无声却有力的应答和提示——蜡烛头是荷马与坎蒂在苹果酒屋幽会后不慎留下的,因此,荷马不仅违反了在苹果酒屋里不得点蜡烛的工作规则,更打破了“朋友妻,不可欺”的伦理禁忌。由于荷马在身份上的模糊性(他只是强势话语的代笔者或传声筒,而不是这种话语的真正说话人),他成了劳资双方的缓释地带,这为他与罗斯先生的沟通和对话提供了可能。正是在这种沟通和对话过程中,荷马看清了“苹果酒屋的规则”的意义空缺,认识到另一种隐性规则的存在;他发现了话语与权力的两相挣脱:一边是貌似强大的

话语成为空洞的能指,另一边是无需话语传递却四处渗透的权力。于是他开始了对于规则的怀疑与思考。显然,违反规则的远不只是在苹果酒屋里工作和生活的黑人:拉奇医生秘密替人堕胎之举违背了法律的规则;罗斯先生对女儿的行为、以及荷马自己与坎蒂的关系则违背了道德的规则。人们在违背某些规则的同时,也在遵守其他的规则。他扪心自问:“圣克劳兹的规则是什么呢?拉奇的规则又是什么?拉奇医生遵守或违反、甚至更改过哪些规则?他这样做,又是基于怎样的信念?坎蒂显然也在遵守某些规则,可那是谁的规则?华力知道那些规则吗?”ll”他渐渐明白,响亮的话语并非权力的确证。苹果酒·50·屋的规则名目繁多,年年更新,可人们最终恪守的却是心灵深处简单而永恒的规则。荷马在观海果园生活了二十多年,品尝了自由、友谊、爱情的美好滋味,也目睹了背叛

话语的徒劳

、、斗殴的丑陋现实。他与“苹果酒屋的规则”的不解之缘——从最初的好奇阅读,到简单的誊抄复制,乃至动手改写——实际上正是他自己解读规则、感知人生的过程。最后,他终于学会了生活中的坚持与妥协,理解和认同了拉奇医生的规则,并明确了自己的归属,毅然返回圣克劳兹。由此可见,作为整部作品的主题话语,作为白人统治的权威表征,张贴在苹果酒屋里的一纸规则非但没有实现自身的权力意图,反而蜕化成一串空虚的符号,述说着话语的徒劳,招致话语与权力的断裂。正是在这种话语与权力的裂缝之中,荷马探寻着潜藏在人们心灵的规则,探寻着自己的人生规则。参考文献:[1]约翰·欧文.苹果酒屋的规则[M].刘国枝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郭宏安,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罗德·霍顿,赫伯特·爱德华兹.美国文学思想背景[M].房炜,孟昭庆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4]裴明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访谈录

[C].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5]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6]张京嫒.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责任编辑:王咏梅)

话语权力的不平等关系:语用学与社会学研究

Ξ

田海龙 张迈曾

(南开大学 ,天津 300134 ;天津商学院 ,天津 300134)

提要:交际双方的地位不同 ,对话语的控制程度也不相同 ;话语权力关系的不平等构成话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 Volo inov 将社会组织结构划分成直接情景和社会情景的论述 ,对语用学家 Austin ,Searle ,Thomas 和社会学家 Foucau2lt ,Bourdieu 关于话语权力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讨论 ,发现语用学从直接语境出发 ,视话语权力为个体行为 ,强调话语与权力的对应规则和话语权力关系的永久不变 ;社会学从社会语境出发 ,视话语权力为机构行为 ,强调话语权力的隐蔽性和变化性.对比分析语用学和社会学对话语权力关系的研究 ,可更清晰地认识话语权力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 :话语 ;权力关系 ;语用学研究 ;社会学研究 ;话语权力特征 中图分类号 :B0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0100(2006) 02 - 0007 - 07

1 话语研究与话语权力

对话语的研究 ,有形式主义的 ,有功能主义的 ,还有社会的.Schiffrin 论述了前两种话语研究.他指出 ,形式主义的话语研究认为话语是超出句子的语言单位 ,与词素、小句一样同属语言的等级系统之中(Schiffrin 1994 :24) .虽然这种研究试图摆脱西方主流语言学把语言作为封闭的抽象系统进行研究的束缚 ,把研究对象由"语言"转向"言语",但其语言思想仍囿于形式主义的桎梏之中 ,对话语的研究也仅局

限于话语的内部结构上 ,把话语的理想化形式作为研究的目标.功能主义的话语研究认为话语就是语言运用 (Fasold 1990 :65 ,Brown and Yule 1983 :1) .这种研究摈弃了形式主义注重结构分析的方法 ,转向研究话语的模式、交际目的以及情景对意义的决定作用.与这两种话语研究不同 ,批评话语分析从社会的角度研究话语 ,认为话语是社会实践的形式 ,是社会实践的符号成分(Fairclough 1989 , 1992 , 1995 ;Chouliaraki and Fairclough , 1999) .这种话语分析将话语置于社会大环境之中 ,研究话语的产生和对社会实践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 ,话语不仅反映社会现实 ,而且折射社会现实 ,是一种意识形态力量.因此 ,话语不仅成为社会权力斗争的焦点 ,而且成为社会变革的力量.社会机构、政党、新闻媒体都可以运用话语参与社会变革.话语与权力的关系密不可分.这里所说的"权力"不是狭义的政治权力 ,而是广义的由话语体现的 ,在日常交际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由于话语活动参与者的社会身份、地位不同 ,对话语的控制程度也不同 ,故其所言之语的"分量"也不尽相同.换言之 ,参与者在运用话语进行交际时 ,相互之间的话语权力是不平衡的.处于主导地位的参与者主宰交际的发展 ;处于从属位置的参与者或认同现状 ,或试图抨击、反驳.由此可见 ,权力 ,亦称话语权力 ,构成话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形式主义的话语研究 ,忽略了话语的交际功能 ,也就没有涉及话语权力的问题.功能主义或语用学的话语研究与社会学的话语研究 ,涉及话语权力的问题 ,而且深入到交际双方话语权力的不平等和交际双方争取话语权力的斗争等问题 ,但是 ,这二者之间在语言思想和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着很大区别.本文将通过分析语用学和社会学对话语权力不平等关系的研究 ,探讨这两种对话语权力不平等关系研究的特点 ,以求清晰认识话语权力的本质.

2 话语权力的不平等关系 :

语用学研究人们在运用话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 ,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 ,支配话语的权力是不平等的.对此 ,我们称之为话语权力的

不平等关系.在下文中 ,我们选择 Austin (1962) ,Searle (1996) 和Tho2mas(1985) 在这方面的研究进行讨论分析 ,以期归纳出语用学研究话语权力关系的一些特点.

2. 1 Austin 的研究

Austin 对语用学的贡献是他的言语行为理论 ;然而 ,他对言语行为的研究大部分是在区分言语行为(Austin 1962) .起初 ,他试图区分述谓句和施事句 ,后来转向将言语行为分成表述性言语行为 (locutionary act ,说话本身) 、施事性言语行为(illocutionary act ,与说话同时进行的做事) 、成事性言语行为 (perlocutionary act ,做事造成的结果) .言语行为三分说构成 Austin 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 ,而其中的施事性言语行为 (简称施事行为) 又是其言语行为理论的中心 ,"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言语行为力量',即语力"(顾曰国 2002 :F26) .Austin 继续将施事行为分为5 种:评判行为 (verdictives) 、施权行为 (exerci2tives) 、承诺行为 (commissives) 、表态行为 (behabi2tives) 和论理行为 (expositives) .Austin 对施事行为的分类以英语的动词意义为标准.我们以施权行为为例说明他的分类标准.施权行为以言者的社会地位、身份为适切条件 ,表示实施权力 ,诸如任命、选举、命令、敦促、建议、警告等(Austin1962 :151) .对施权行为的确认 ,Austin 与确认其它施事行为一样运用了动词标准 ,即以动词意义来判 定施权行为.他列出的动词有appoint ,name , order , command , direct , sentence , fine , nomi2nate , warn 等(Austin 1962 :156) .显然 ,Austin 对施事行为的研究是建立在动词意义的基础之上的.Austin 的言语行为理论已经涉及到言者以言行事的权力.但是 ,话语权力在言语行为理论中被隐含在适切条件之中 ,并没有被充分阐释.而且,适切条件也只是一些约定俗成的条件 ,没有作为社会现象进行本质性的探讨 ,更没有将这些条件扩展到社会关系或机构权威.Austin 对权力关系研究的最典型特征在于他以动词词义为基础分类施事行为 ,从而将施事行为的力量建立在动词意义的基础之上 ; 换言之 , 言语行为的力量在Austin 看来很大程度上要靠动词

的意义来实现.所谓"语力"的"力"即在"语"之中 ,是语言本身的力量 ;虽然语力的实现需要一定的适切条件 ,但这种力量原本出自语言本身.由此看来 ,Austin 开创的言语行为理论虽然初步涉及到话语权力 ,其最终结局只能是以单一话语为研究对象的纯粹语言或逻辑分析而已.

2. 2 Searle 的研究

Searle 对Austin 以动词词义为中心区分施事

行为的研究提出批评 ,指出 :即使是语言本义这种

明显成份的交流也需要社会因素的帮助 ,而不是

纯语言所能完成的 (Leezenberg 2002 :896) .Searle

对语言运用的社会本质的认识 ,集中体现在他对

社会事实或他所称的"机构事实"的论述上.所谓

"机构事实"(institutional facts) ,即伴随机构而产生

的社会事实 ,如牧师传教或总统执政.他认为 ,语

言系统或语言结构 ,可被系统分析成集体社会活

动的结果 ,而不是漂浮在社会活动之上的抽象系

统或结构.权力存在于机构事实以及语言的建构

之中.机构事实的产生是其论述的关键.在他看

来,机构事实的产生有三个基本成份 ( Searle

1995) :1) 集体意愿 每个人的意愿导向一个集

体活动 ;2) 赋予功能 个人或集体意愿将物理或

生理以外的功能赋予个体 ;3) 建构规则 "X 在情

景C中被认为 Y",当功能赋予机构化时该规则出

现.机构事实产生之时 ,集体意愿也就赋予个体

以地位功能或权力 ,使其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Searle 对机构事实产生的分析表明 ,他认为以

言行事并非像 Austin 分析的那样 ,仅仅建立在与

词义相关的"语力"上.根据 Searle 的分析 ,以言

行事要产生效力 ,相关的个人就要有一个集体的

意愿 ,并将这个意愿的功能赋予一个个体 ;这时 ,

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就会产生社会事实 ,言语就

会产生效力 ,个人就会实施权力.这里 ,Searle 强

调两点 :权力是个人财产 ;权力须要公认.一个人

说Iname this ship Elizabeth 并以此行事 ,他除了需

·8·

C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要借助语言词汇之外 ,还需要集体意愿赋予其权

力 ,并由集体认可这种赋予.

Searle 关于"权力是个人财产并须要公认"的

说法构成他社会契约理论(social contcact) 的内容.

在他看来 ,权力本身就是合法化 ,是意见一致的结

果.机构事实之所以是事实 ,是因为它们被相信

是事实.一个人有管理国家的地位功能或权力是

因为人们相信他有这样的权力 ,即人们接受他的

这种作法.在此基础上 ,Searle 提出 ,大家同意将

一种地位功能赋予一个个体时 ,机构事实便可产

生 ;语言是机构事实的一种 ,语言具有权力也是因

为语言使用者都同意某个语言使用者以言行事.

在这里 ,话语权力的个人特征被突出显现出来.

事实上 ,Searle 对话语权力的论述也非常强调个体

的作用.

2. 3 Thomas 的研究

Thomas 对话语权力关系的研究不再像 Austin

和Searle 那样只研究单一话语的权力 ,而是扩展

到研究话语的组织模式 ,研究交际过程中的话语

权力.Thomas (1985) 研究了 4 种不平等情景中

的话语权力问题 :警察局主检查官对被指控的侦

探 ,法官对被告 ,导师对博士生 ,校长对逃学的学 生.在这些不平等的情景中 ,话语参与者的角色 关系界定十分清楚 ,其话语权力的大小也十分明 显.处于主导地位的话语参与者在这些不平等情 景中所使用的语用策略成为 Thomas 关注的重点. Thomas 归纳出三种语用策略 :1) 言外之力的表达 方法 (illocutionary force indicating devices) ;2) 元语 用评论 (metapragmatic comment) 、总结和重述 (up2 shots and reformulation) ;3) 利用合适条件.我们用 "总结和重述"来说明 Thomas 对话语权力不平等 关系的研究.

(警察局主检查官对被指控的侦探)

Constable : ( makes very long complaint about

what the Inspector has said) . . . and I'm afraid sir I'm just absolutely staggered.

Inspector : yeah well yes well what you're basi2

cally saying is that um . . . all these people are wrong but Barry you are right.

Constable : no you know I can't take them on sir. ( Thomas 1985 :775)

在这一段对话中 ,检查官在被指控的侦探抱

怨许久之后 ,对他的抱怨作出一个"总结":"你的 意思是说他们都错了 ,只有你贝瑞是对的".迫于 主检察官身份的压力 ,被指控的侦探只好后退 ,否 定自己原先的说法 :"不 ,您知道 ,先生 ,我不能指 责他们".

(被告被指控拒捕并击打警察.他承认打了

警察 ,但后来在法庭上称警察先打了他.)

Court Official : How do you plead —guilty or not guilty ?

Defendant : (Silence)

Court Official : Did you do it or not ?

Defendant : Well , I did hit him , yes.

Court Official : So that's"guilty"then.

Defendant : Yes , sir. ( Thomas 1985 :774)

在这一段对话中 ,处于主导地位的法官明白

无误地"重述"听者的话 ,即"用自己的话表达听者 的意思":"也就是说你是有罪了".面对处于主导 地位的法官如此"重述"自己的意思 ,被告只好确 认他的话语意图 ,承认自己有罪.

2. 4 语用学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Austin 及Searle 对言语行为的研究所涉及的

话语权力 ,以及 Thomas 对"不平等交际 (unequal encounter) "中话语权力的研究 ,归纳起来有以下 几个特点.

1) 强调权力的个体性 Volo inov (1973 :86)

把社会组织分成直接情景和更广阔的社会环境 , 而Fairclough (1989) 则把社会组织结构划分成三 个层面 :社会情景、社会机构和社会整体.Fair2 clough 的"社会情景"是话语发生的最直接的社会 环境 (Fairclough 1989 :25) ,与Volo inov 的"直接情 景"所指一样 ,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医生对患 者的诊所以及法庭等存在等级差异的场景.Aus2 tin 命名船只的仪式和 Thomas 的法官对被告的讯 问 ,都属于这种直接情景.语用学的话语权力研 究所观察的话语权力的运作往往以这些直接情景 为背景 ,所关注的也仅是这种直接社会情景中的 话语交流.虽然这些直接情景也在一定程度上被 认为是具有等级制度的机构情景 ,而且一方对谈

话的控制被清楚地认定为权力的一种形式 (Phil2

ip 1998 : 212) ,然而 ,语用学对话语权力不平等关

系的研究仅仅局限在直接语境之中 ,不可避免地

导致过多地强调个人在话语权力运作中的作用.

·9·

C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语用学对话语权力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社会组织结

构的"情景"层面 ,视话语权力为纯粹的个人行为 ,

只是涉及话语权力不平等关系的表层.语用学这

种表层的话语权力关系研究降低了话语权力研究

的意义.在社会组织结构的"情景"层面 ,在最直

接的社会环境中 ,话语参与者的上下级隶属的权

力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而从批评的角度看 ,分析的

意义并不在于归纳明显存在的话语权力 ,而在于

显现那些习以为常、隐晦难解的权力关系.只有

这样 ,话语权力的研究才更有意义.

2) 强调话语与权力的对应规则 对话语权

力不平等关系的语用学研究试图归纳出一些语言

表达方式的规则.言语行为理论归纳出各种言语

行为用语 ;Thomas 也归纳出三种不平等情景中话

语权力的表达策略 :语力的表达方法 ,元语用评

论 ,总结和重述 ,利用合适条件.如此归纳与分类

似乎表明应用这些规则就可以确立起语言结构与

交际目的之间的固定关系 ,正如 Thomas (1985) 确

信的那样 ,"正因为有权力的言者知道元语用行为

将发挥作用 ,他们才这么系统地应用它们".但是,这种对规则和语言形式的强调世袭了形式主

义语言学理论和会话分析理论的衣钵 ( Philip

1998 :212) ,将语言形式与交际目的视为一种对应 不变的规则.用这种方法研究话语权力的不平等 关系 ,就会对话语权力的变化性视而不见 ,就会造 成一种假象 ,似乎只要运用一种事先准备好的规 则就能保持在话语交际中所处的主导地位.

3) 强调话语权力不平等关系的永久不变

Thomas 对话语权力关系的研究 ,认识到"在言语 交际中参与者之间权力关系以及言语交际应遵循 的机构规范对交际的进行和话语的理解都是至关 重要的"(1985 : 766) ,这相对于只注重会话结构 的会话分析理论来讲无疑是一个进步.但她用来 阐明观点的交际实例均发生在特定的社会机构中 (法院、学校、警察局) .在这种机构中 ,权力、社会 距离和权力作用的程度等语用参数都相对地被视 为一成不变的常量 ,机构成员之间的角色关系泾 渭分明 ,交际者之间的权力差别及社会距离是巨 大的.Thomas 只注重描写处于主导地位的话语 参与者所使用的策略 ,并相信这些策略的实施可 以保证他们保持这种主导地位 ( Thomas 1985 : 767) ,这反映出对话语权力不平等关系的语用学 研究存在一个不足 :有权力一方在交际中的主导 地位是永久不变的.Austin ,Searle 以及 Thomas 对 话语权力关系语用学性质的研究 ,都集中在处于 交际主导地位的一方 ,总结他们保持自己主导地 位所采用的各种策略或手段.这一不足在一定程 度上为在社会情景中研究话语权力的运作提供了 空间.

3 话语权力的不平等关系 :社会学研究

对话语权力不平等关系的研究 ,除了语用学

性质的研究之外 ,还有来自社会学方面的研究.

我们选择 Foucault ,Bourdieu 的研究进行讨论分

析 ,进而观察其话语权力关系研究的特点.

3. 1 Foucault 的研究

Foucault 将话语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来

分析 ,指出"在每一个社会中 ,话语的生产要受到

一些程序的控制、选择、组织及再分配"( Foucault

1984 : 109) ,并提出了话语秩序的概念.所谓话

语秩序是指一整套有序的语篇生成的实践以及它

们之间的限界和关系.这些实践活动与某个具体

的社会领域或机构 (如学术机构中的讲课、研讨

班、咨询、非正式场合的交谈等) 密切相关."话语

秩序是在话语层面表现的社会秩序 ,是社会文化

实践 在话语上的历史印记" ( Fairclough 1995 :

10) .具体的话语受潜在的常规惯例约束 ,这些常

规惯例是相互联系的组合 ,包括社会条件和社会

结构 ,其总和成为话语秩序.

Foucault 对话语的分析分为两部分 :批评的和

谱系的.批评分析利用反向原则 ,把握排斥、限制

和挪用的形式 ,展示它们如何应需而成形 ,怎样被

修正和置换 ,以及实施了怎样的限制、在何种程度

上被规避(Foucault 1984 : 130) .作为控制和限定

话语的一种程序 ,排斥是在话语外部起作用、关乎

权力和意欲的控制程序 (Foucault 1984 : 113) .这里,Foucault 分析了三种排斥系统 :禁律、区别和鄙

弃、真理和谬误之对立 ,旨在说明话语的禁止、理

性与疯狂的区分和需要机构支持和分布的真理意

志.他用古老的希腊原则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Foucault 1984 : 113) :民主城邦尽可教授数学 ,因

其教导的是平等的关系 ,然而在寡头政治中却唯

几何可教 ,因其展示的是不平等下的比例.

除了"排斥"这一话语外部程序之外 ,Foucault

·01·

C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还分析了话语内部或话语自身的控制程序 ,这些

程序实为一些分类、调整、分布原则 ,关乎对话语

偶然因素的掌控以求话语的洗炼 ,包括评论原则、

作者原则和学科原则.评论原则对话语中偶然因

素的限制是采取了重复和相同的形式 ,而作者原

则是通过个性和自我的形式加以限制.学科原则

不同 ,它是控制话语生产的原则 ,其形式则是对学

科法则永无休止地阐明.Foucault 指出 ,这三个原

则形成了话语创造的无限的泉源 ,然而它们也同

时具有对话语的限制功能 , 强调 :"如果不考虑它

们的禁锢和限制功能 ,我们很可能无法解释其积

极和多样的作用"(Foucault 1984 :120) .

第三组限制话语的规则决定话语的应用条

件 ,即对言语主体 (speaking subjects) 的限制和选

择.不是所有话语领域都是同样开放和准入的 ,

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使用话语的.在这个意义

上,Foucault 对言语主体限制的分析与他对教育体

制的态度不可分离 ,他把教育视为社会个人对各

种话语准入的手段.教育体制"无非是对言语的

仪式化 ,无非是言语主体的一种资历及其角色的

固定 ,无非是在形成具有某种信条的群体(无论是

如何 ) ,无非是在分配和占有蕴涵知识和力量的

话语"(Foucault 1984 : 123) .

Foucault 关于话语秩序的论述 ,从社会学的角 度阐释了话语与权力的关系.话语作为社会实践 网络中的一种 ,与其它社会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这种联系由各种机构的权力关系构成.一 个话语秩序就是在社会等级中形成的话语实践 , 它构成诸如政治、媒体或教育这些社会领域中社 会秩 序的话语端口(Chouliaraki and Fairclough 1999 : 114) .话语的控制程序 ,无论是话语外部 的排斥还是内部的控制 ,抑或是言语主体的规则 , 都使得话语实践受到限制.人们没有谈论一切的 权力 ,一些话题在某些场合是不能谈及的 ,也不是 所有人都有权随便谈论什么.由于一种无形的力 量在不同领域、机构的关系中间发挥作用 ,并在其 之间不断地易主 ,结果形成"权力不被任何人拥 有 ,也不属于任何人"(Danaher , et al. 2000 :70) 的 局面.

3. 2 Bourdieu 的研究

Bourdieu(1991) 对话语与权力关系的研究集

中体现在对习性 (habitus) 与象征性权力 (symbolic power) 的论述.象征权力并非某种特别的权力 , 而是指惯常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权力形式.这种 权力是隐形的 ,在周而复始的日常生活中呈象征 形式存在.为此 ,它被赋予或被公认具有合法性. 它是一种通过言语能构成既定现状的权力 ,一种 使人承认并相信的权力 ,一种对世界看法的认可 或改变的权力.这种权力几乎可以使人获得用武 力或经济实力才可以获得的东西 (Bourdieu 1991 : 170) .象征权力之所以能够维持或破坏社会秩

序 ,赋予话语或标语以权力(力量) ,正是由于人们

确信话语和发话人的合法性 ,而要取得这种信任 , 前提是发话人要有资本.所以 ,获得资本就成了 拥有权力的必由之路.资本有经济资本、社会资 本或文化资本.被赋予资本的多少及其构成决定 占有某种地位的人的行为方式.如此这般 ,资本 就变成了权力 ,而资本的各种形式一旦被认为具 有权力的效果就成了"象征资本",象征资本是象 征权力的基础.Bourdieu (1991 :170) 认为 ,象征权 力只有在被承认 ,也即被认为武断的情况下才可 实施.

Bourdieu (1991) 在发展其实践理论中详细阐 述了"习性"(habitus) 这一核心概念."习性"即一 系列习惯性的构架 ,使人们的行为及对事物的反 应带有倾向性.这种习性能生成各种习惯的但又 不受任何规则支配的实践活动、感性知识及观点 态度.这些习性经过灌输、构架 ,具有耐久性、再 生性和传承性.人们习性习得的社会条件各不相 同 ,具有等级分明的特点 ,这也将在习性中得以反 映.例如 ,话语或表达方式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人 在一定环境中学习语言形成的习性 ,这些语言习 性既可控制一个人以后相应的语言实践 ,又可控 制对语言产品在其它领域或市场被接受的价值的 预测.领域或市场 ,是资本分配所造成的有等级

之分的、彼此联系的地位网络 ,如教育机构或政治 制度.在这个网络中 ,不同习性的人处于不同的 权力关系之中.

Bourdieu(1977) 曾经将象征性权力和象征性

资本等社会学中的概念与语言学中的概念进行对 比.与语言系统或语法性相对 ,Bourdieu 提出接

受性的概念 ,即与情景想匹配、为大家所认可的语

言.在语言交际方面 ,Bourdieu 提出用象征性权

力关系取而代之 ,即用话语的权力和价值代替话

·11·

C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语的意义概念.针对传统语言学中的语言能力概

念,Bourdieu 提出用象征性资本来代替 ,因为言者

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的语

言能力.由此可见 ,Bourdieu 从社会学角度研究

话语权力不平等关系的特点.

3. 3 社会学研究的特点与启示

对话语权力的不平等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进

行研究的学者不仅仅是 Foucault 和Bourdieu ,但仅

从Foucault 和Bourdieu 对话语权力关系的研究也

可以看到话语权力在社会情景中运作的下面几个

特点.

1) 话语权力具有机构的特性 与语用学研

究视话语权力为个体行为不同 ,社会学研究认为

话语权力是机构行为.机构并非一个特定的组

织 ,如家庭或工厂 ,而是一套相对持久的、赋予个

人以权力、地位和各种资源的社会关系.正是这

种机构赋予言者以权威来实施其话语宣称实施的

行为(Bourdieu 1991 : 8) .例如 ,法官以"我发现你

有罪"这一话语来实施其宣判行为 ,并不仅仅是因

为他个人是法官 ,而是因为有一套人员和机构来

保证他的宣判可以实施.至此 ,对于个别行为主

体及其言语之所以能够拥有权力的条件而进行的

社会学研究 ,取代了对于实现话语施事能力的具

体语言规则的探究.Bourdieu (1991 : 75) 认为 ,行 为言语魔力的真正源泉在于(法官) 职位的神秘力 量 ,依靠这种委派的职务 ,个人 (无论是国王还是 牧师或发言人) 被授权代表一个群体发言和行事. 如此 ,其本人也就构筑并归属了这个群体. Volo inov 在谈及符号中所包含的意识形态

时 ,也强调机构的必要性.他指出 ,意识形态真正 存在于人所创造的特殊的、社会的符号材料之中. 这些符号材料的特殊性恰恰在于它们存在于有组 织的个人之间.他进一步总结道 ,"二者的社会组 织、他们所组成的社会群体 (社会单位) ,事关重 要.只有这时符号媒介才能在二者之间形成"

(Valo inov 1973 : 12) .Volo inov 这里所强调的正 是符号的意识形态交流与话语权力的实施 ,只有 在个人代表社会组织、在社会结构中被赋予特定 地位时 ,才能有效地进行.

2) 话语权力具有隐蔽的特性 在言语交际

中 ,由于权力的实施与话语参与者所处的主导地 位相关 ,而主导地位又是其社会地位和与之相关 的机构赋予的 ,所以话语权力又具有隐蔽性 ,以象 征性的形式行使支配的职能.而且 ,处于从属地 位的参与者往往相信其权力及其行使权力的合法 性 ,从而使权力得以成功实施.而且 ,话语权力的 这种隐蔽特征还表现在权力的无处不在.权力与 话语形影不离 ,只要有话语 ,权力就发挥作用 ,它 调节、限制、规范话语实践 ,而且权力的这些作用 正在背离明显标识的倾向 ,向越来越隐蔽的方向 发展.

3) 话语权力具有变化的特性 话语权力 ,在Bourdieu 论述中是象的

征性权力.这种权力的获

得要受到许多限制.Foucault 论述了话语的控制 程序 ,无论是话语外部的排斥还是内部的控制 ,抑 或是言语主体的规则 ,都使得话语实践受到限制 , 以致于并非所有的人都会拥有话语权力.拥有话 语权力的人试图永久占有它 ;没有话语权力的人 也试图拥有它.拥有话语权力首先要拥有分配不 均的文化资本.根据 Foucault 的观点 ,知识就是 权力(力量) ,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权力.专业知识 和技能成为个人成功的象征 ,它们不仅是进入某 个领域的通行证 ,而且也成为排斥别人进入该领 域的手段.同时 ,不占有知识的人总是努力占有 知识.结果 ,在争夺文化资本上总是存在斗争 ,权 力关系也总是处于变化和不确定的状态之中. 4 结束语

讨论分析语用学和社会学对话语权力不平等

关系所进行的研究 ,发现语用学侧重研究直接情 景中的话语权力关系 ,而社会学侧重研究社会情 景中的话语权力关系.这一研究角度的不同 ,导 致语用学视话语权力为个体行为 ,强调话语与权 力的对应规则和话语权力不平等关系的永久不

变 ;而社会学视话语权力为机构行为 ,强调话语权 力的隐蔽性和变化性.语用学和社会学对话语权 力关系的不同认识 ,其根源在于语用学认为社会 是和谐的 ,社会活动是理想状态下人的交际活动 ; 社会学则认为社会是冲突的 ,社会活动是现实中 人的交际活动.然而 ,无论是在直接情景的微观 层面还是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 ,言语交际的参与 者之间的等级关系是普遍存在的 ,话语权力的不

平等也是伴随话语实践无处不在的 ,所以语用学

和社会学对话语权力不平等关系的研究都是有价

·21·

C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值的.然而 ,如果二者结合起来 ,在文本结构与社

会结构之间建立起一种辩证的联系 ,"将个人与社

会、个人行动与社会秩序、个人思想和经历与包括

权力在内的集团态度和集团关系联系起来"( van

Dijk 1993) ,我们就会认识到 :话语不仅成为权力

斗争的场所 ,而且成为权力斗争的手段 ;话语权力

不仅是一种限制力量 ,而且是一种社会现实的创

造力量.

参考文献

Austin , J .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2〔1962〕.

Bourdieu , P. The Economics of Linguistic Exchanges〔J〕.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1997 (6) : 645 —668.

Bourdieu , P.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M〕. London : Polity Press , 1991.

Brown , G. & Yule , G. Discourse Analysis〔M〕.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83.

Chouliaraki , L. & Fairclough , N. Discourse in Late Modernity: Rethink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 Edinburgh :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 1999.

Danaher , G. , Schirato , T. & Webb , J . Understanding Foucault〔M〕. London : Sage , 2000.

Fairclough , N. Language and Power〔M〕. London and New York : Longman , 1989.

Fairclough , 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 1992.

Fairclough , 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M〕. London and New York : Longman , 1995.

Fasold , R.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lackwell , 2000〔1990〕. Foucault , M. The Order of Disocurse〔A〕. In M.J . Shapiro (Ed. ) Language and Politics〔C〕. Oxford : Basil Blackwell , 1984 , 108 — 138.

Leezenberg , M. Power in Communication : Implications for the Semantics - Pragmatics Interfac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2(34) : 893 —908.

Philips , S. Language Ideology in Institutions of Power : A Commentary〔A〕. In B. B. Schieffelin et al. ( Eds. ) Language Ideologies :

Practice and Theory.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8 : 211—229.

Schieffelin , B. B. , Woolard , K. A. and Kroskrity , P. V. Language Ideologies : Practice and Theory〔C〕.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8.

Schiffrin , D. Approaches to Discourse〔M〕. Oxford : Blackwell , 1994. Searle , J .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M〕. Free Press : New York , 1995.

Thomas , J . The Language of Power〔J〕. Journal of Pragmatics , 1985

(9) :765 —783.

Van Dijk , T. A. Principl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J〕. Discourse & Society , 1993 (2) :249 —283.

Volo inov , V. N.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 NY and London : Seminar Press , 1973.

顾曰国 ,《如何以言行事》导读〔A〕,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与牛津大学出版社 , 20021

收稿日期 :2005 - 05 - 26 【责任编辑 李洪儒】

·31·

C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006 年第 2 期

总第 129 期

外语学刊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2006 ,No. 2

Serial No. 129

Xin Bin Foucault's Theory of Power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When talking about the theoretical origins of CDA , Titscher et al (2000) points out that"Michel Foucault has

also been a major influence on some exponents"of CDA , including Norman Fairclough (p. 144) . This paper in2

tends to give a very brief introduction to Foucault's conception of power and its intrinsic relatedness to knowledge ,

discourse and truth. In so doing , we hope to show that though Foucault has been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DA's the2

oretical assumptions , there are also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some of the most basic concepts such as"power ,

truth and discourse". Key words : power ; discourse ; critical analysis Tian Hailong Zhang Maizeng Pragmatic and Societal Approaches to the Asymmetry of Power

Asymmetry of power between agent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constitutes a key topic in discourse studies. Ap2

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power relationship in discourse are varied in perspectives. Drawing upon Volo ? inov's clas2

sific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nto immediate situation and social

milieu ,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pragmatic approach

that sees power relationship as individual , linguistic and unchangeable and societal approach that sees it as institu2

tional , covert and changeable. The overview of the micro - pragmatic approach and the macro - societal approach to

power is expected to lea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features of power. Key words : discourse ; asymmetry of power ; pragmatic approach ; societal approach ; features of discourse

power

Zhan Quanwang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Discourse Analysis:Constructivist Epistemology

At present , discourse analysis lacks clear goal , an independent theoretical system or any systematic research

methodology. The present author holds that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is that the researchers of discourse analysis don'

t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construc2

tivist epistemology as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main tasks ,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discourse analysis based on constructivist epistemology.

Key words : constructivist epistemology ; social constructivist view ; discourse analysis ; reality

Qian Guanlian Conjecture on Speechology

This thesis , first of all , traces the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in the field concerned. The focus of the work is on

a conjecture on speechology in terms of its research object , the key terms , its nature , and its research methods.

Then , the author puts a recent report on the current pulse of speechology abroad : Speechology bas not yet been es2

tablished as a field of scientific inquiry. Finally , the thesis proposes a major avenue of thought of how to establish

speechology.

Key words :speechology ; research object ; key terms ; research methods Wang Zhengyuan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of discourse marker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discourse markers within coherence and relevance theory and from semantic and prag2

matic planes , this paper analyses several issues on the differences of discourse markers and pragmatic markers , their

semantic meaning and pragmatic meaning , propositional meaning , procedural and conceptual meaning.

Key words : discourse markers ; coherence ; meaning ; pragmatics Gu Qiyi Reflections upon Output Hypothesis

Swain's Output Hypothesis proposes that output can facilitate L2 accuracy because of three functions : noticingΠ

triggering , hypothesis testing and metalinguistic reflection. When Gass'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model

is adopted as a framework , the three functions are found to serve different components in the acquisition process with

different cognitive and knowledge resources. These functions are not unique to output , and cannot benefit SLA with2

out input. The occurrence of these functions does not equal acquisition. Only when SLA is clearly and operationally

defined can the role of output be verifi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input processing , linguistic knowledge should un2

dergo restructuring and proceduralization after intake and integration. But so far , the loci of output in restructuring

and proceduralization of linguistic knowledge is only theoretically hypothesized , which requires future empirical veri2

fication.

Key words : Output Hypothesis ; linguistic competence ; restructuring ; proceduralization

·211·

C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更多相关推荐:
鼓励人的话语

鼓励人的话语走在路上挫折是难免的低潮是必然的孤独与寂寞是如影随形的总有被人误解的时候总有寄人篱下的时候总有遭人诽谤与暗算的时候这些时候要知道潮涨潮落波谷波峰的道理只要你能够耐心等待受得了折磨守得住底线一切都会证...

福柯的话语

话语是福柯哲学中的一个异常含混的概念福柯本人也从未从正面对此进行过任何明确的界定但话语概念可以说是福柯哲学方法中的核心概念广义地讲文化生活的所有形式和范畴都是话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称自己的工作为关于话语的话语狭...

祷告的话语

祷告的话语爱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孩子们感谢赞美你奇妙的救恩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能认识主耶稣这一生最美的祝福就是能得到了主耶稣因为你从来没有撇下我们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世界万物都会改变唯有你对我们的爱永不改变主啊你升...

各种花的话语

1花的含义白丁香纯洁水仙花清纯自尊郁金香幸福博爱紫罗兰青春永驻柏树永葆青春含羞草知廉耻银杏古老文明紫荆兄弟和睦红豆相思玫瑰爱情勿忘我永恒的爱杨柳依依不舍并蒂莲夫妻恩爱百合百年好合马蹄莲永结同心文竹永恒菊花竹兰花...

美丽的话语

任岁月流逝我执著依然任旅途劳顿我一如既往任尘世喧嚣我墨守依旧那过去了的都将成为亲切的怀念时间如流水般从指间匆匆滑过无数个精彩或平庸的日子已悄然逝去那些昔日的感伤和快乐失落和荣耀也随时间的列车快速驶向记忆深处驶向...

激励梦想的话语

激励梦想的话语1越来越感觉年轻人有目标有理想有梦想的重要性了这是他们前进的动力这是他们行动的方向这是他们人生奋斗的灯塔唯有这样我们的青春才能不老不死不休2有一天你会忙碌在纷繁的人群中忘记年轻时的梦想有一天你会我...

语言的作用是什么

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1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功能既是语言的属性也是我们认识语言的一个视角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

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魅力导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贺知章东城见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同学们你们觉得...

用美丽的语言与人交流

用美丽的语言与人交流小语一班杨亚城二0一一年一月十二日下午河北师大民院的李老师给我们讲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去之前我们几个人讨论该讲Flash吧PPT太简单了没想到李老师还是讲PPT一下子兴趣索然做了个不专心的学生犯...

爱是最美丽的语言

爱是最美丽的语言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是最美丽的语言蓝天因为有了白云的依偎才不会寂寞高山因为有了山花的依恋才不会孤独碧海因为有了鱼儿在她心里嬉戏才会这样生机盎然而我因为做了幼儿教师拥有了可爱...

服务语言的六要六不要

服务语言的6要与6不要服务语言的六要明了性要讲得清听得明不用听者重复反问主动性主动先开口主动询问客人寻觅服务对象尊敬性对客人多用尊称少用贬称禁用鄙称多使用敬语服务员使用的你字都要加心字底以您相称局限性服务语言的...

福柯:话语的秩序

福柯话语的秩序一我希望我本可以悄然滑入今天以及将来许多岁月里我在此地所必须说的话语中我宁愿被言语包裹而远离所有可能的开端亦不愿成为始作涌者我更愿意意识到在我之前早已有一无名的声音在诉说着如此我便只需加入接过其已...

的话语(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