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秦帝国有感

时间:2024.5.2

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史记》

“秦自穆公称霸,国事有成,大业有望,然其后诸君不贤,历公、躁公、简公、出子。四世政昏,内乱频出,外患交迫,河西尽失,函关易手,秦始由大国而僻处一隅。其后献公即位欲图振兴,连年苦战,饮恨身亡。当此之时,国弱民穷,列国卑秦,不与会盟,且欲分秦、灭秦而后快,国耻族恨,莫大于此。本公即位,常思国耻,悲痛于心,今赢渠梁明告天下,但有能出长策、奇计,而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者,居高官,领国政,与本公共治秦国,分享秦国。"

看《大秦帝国》谈秦公用人

看电视剧《大秦帝国》,不只是要看战争场面荡气回肠,也不只是看商鞅变法的惊心动魄,还要看秦孝公选才任能的别具一格和坚定不疑。当时的秦国,管理层和现在的私企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当时秦国的官职都被老氏族所垄断,和我们现在的私企重要岗位都被家族控制着如出一辙,怎么样在这种环境下真正的招来人才和有效的使用人才,更是棘手问题。秦国之所以后来能够从弱到强,是与秦孝公的用人分不开的。那时的为君之道、为臣之则,也就是今天职场上的生存守则罢了。只是比起那时,现如今的职场是个更加残酷的战场。不管你是领导还是下属,都能从中看出端倪。《大秦帝国》无愧是典藏级用人指南。秦孝公当时的做法值得我们当今很多企业深思和借鉴。

一、舍得投入

秦孝公的一纸《招贤令》,招来山东多国人才数百人涌向贫瘠的秦国,这些人中,不乏妄谈空论者和高谈阔论者,鱼目混珠、滥竽充数者、游手好闲者、吹毛求疵者更是大有人在。按照《招贤令》的承

诺,所有贤者都要提出变法的策略,如果其提出的策略对秦国有帮助都要封以要职。

《招贤令》公布后,各国士子纷纷来到秦国,然这些人对秦国毫不熟悉,如果盲目任用,必将后患无穷,为此,秦孝公说:“惜官吝爵,人君大患;而滥官滥爵,也是国之大患。秦国欲求治国大才,不惜共享秦国,何惜区区官爵权禄,可是谁是大才?谁是中才小才?谁长于治国?谁胜于军旅?谁堪庙堂?谁可县治?岂能混沌之间以寥寥数语确定?今日,赢渠梁对天明誓,三月之后,诸位若有任职不当着,尽可鸣鼓见我。”他要求所有应试者必须用三个月时间考察秦国,然后拿出治国方案才可以上岗。并声明:如不想行访者,赏30金,走人;行访后不想留秦国者,赏100金;试用期3月过后,选中了商鞅,王轼等人。走人的都说秦公大义,为以后秦国的人才涌入留下了好的口碑。

秦孝公这种筛选优秀人才的办法非常适用,第一,可以测试人才的态度;第二,可以筛掉急功近利者;第三,可以筛掉无学慵才;第四,让员工适应人文环境;第五,让未来的优秀骨干更加了解基层。 同事,也反应了秦孝公用人方面的气魄和胆识,主要表现在:一是虽然秦国很穷,但在人才问题上舍得投入,体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二是秦国急需人才急,但不盲目任用,而是看重实际,注重实效,有效排除了那些浮才和庸才;三是秦国使用人才,敢于打破氏族和资历,别具一格,敢于任用,敢于授权。

二、真诚感人

自秦穆公称霸后,秦国的国力逐渐衰弱,常遭受魏国的欺凌,秦国素来尚武,而忽略治国之道,周边诸侯强国林立,虎视眈眈。秦国新君秦孝公即位后,开始意识到:穷兵黩武,无疑会断送国家前途,遂以颁布《招贤令》办法。招揽天下贤能之士,谋求兴秦国霸业。 读秦孝公的《招贤令》,让人油生敬意,深感其诚:“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秦公用人,不惜数落老祖宗,不惜揭自家短,不惜与士子共享秦国,其博大胸襟和气魄,怎能不令人敬仰。再看看我们现在的有些企业,为了吸引人才,粉饰公司,不惜弄虚作假,编造企业实力如何的强,待遇如何的好,这样用人,与骗人何异?当我们感叹企业没有人才时,我们的企业领导们拍拍自己的胸脯,问问自己,我们有几个能有与人分享财富的胸襟与气魄。如果敢于分享财富、敢于批驳自己、敢于听下级进言,天下人才又何愁不聚呢?秦公尚能如此重视人才,何况我们今人呢?看看秦公的招贤令,想想当今企业的招聘,不禁令人汗颜汗颜。

秦公为了践行诺言,临死的时候要把帝位传给商鞅,被商鞅回绝后,又秘密在商於十三县封地、建宫,履行与君共享秦国的诺言。

还秘密保留5000人马保护商鞅,如此至诚、至信,我是商鞅,也当死而无憾。再看看我们当今的一些企业领导,用人时什么都承诺,完事后什么都不兑现,卸磨杀驴,他们怕别人分享财富,巴不得给他办事的人早点自己提出辞职,甚至希望他们早点死去,如此用人,企业如何长久?

三、平等公平

秦国新军建立初期,三万骑兵需要三十名千夫长,两万步兵需要二十名千夫长,全部新军便是五十名千夫长。按照数字,秦军中原来的千夫长有一百多名。但由于战事频繁,没有及时吐纳更新,大部分千夫长都已经成了四十岁以上的“老将”,许多还是没有爵位且永远不能再晋升的奴隶出身的“老将”。组建新军时,通过反复筛选,只从旧军遴选留下了二十多个身经百战的青年千夫长,还差一半有余要从新军中选拔。

秦国新法虽然已经消除了军中的身份天堑,军兵之间不再有贵族甲士和永远只能做行伍老卒的“隶兵”之分。但来自贵族、平民、新自由民三种家族的将士之间的偏见隔阂,毕竟不是短时期能消除的。为了体现公平和平等,打破身份和偏见,必须消除贵族平民官兵对新自由民子弟的蔑视。要做到这一点,仅仅靠说辞不行,最扎实的办法就是比试本领,唯才是举。

在确定千夫长时,二十三岁的山甲成为新军中最年轻的千夫长。山甲是居无定所、无田无产的“药隶”子弟,又那样年轻,按照军中传统,做个百夫长就算非常破格了。秦国大胆起用山甲为步卒千夫长,

一举打破了对新自由民兵士的歧视偏见。新兵们奔走相告,群情振奋,人人都看到了立功受爵的希望。

在任命千夫长时,为维护新法,秦国在新军实行职爵暂时分离,没有战事,没有斩首立功之前,不向国府报请寻常之功。无爵低爵之将领,一律待到斩首立功之时以功定爵!听闻此策,帐中将领竟是异口同声,“有功受爵,我等心服!”秦国在选拔新军千夫长时,是不拘一格,有才能者任之,药农山甲不但当上了千夫长,后来还被提拔为步军主将。体现了秦国在用人上的平等和公平,极大的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今的企业借鉴的。

四、用人不疑

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而如何笼络人才、使用人才,大秦帝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秦孝公不仅能看到商鞅是个大人才,还很会笼络人才,“信君如信我,终我一生,绝不负君!”不仅和商鞅成了朋友,没有任人唯亲。而且为了笼络人心还把自己的妹妹许诺给了别人。正是因为秦孝公会用人且“用人不疑”的信念,而最终把秦国带向富强之路。

秦孝公的诚意令商鞅十分感动,他回孝公说:“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作为变法谋士,他制订了变法的全套方略,并且不留情面雷厉风行地推行,正因为有“青山松柏”亲密无间的合作,才有变法的成功。上下同欲,惺惺相惜,永不相负---这正是如今企业缺少的精神,正如白雪评价秦孝公时说:“秦公胸襟如海,两肩如铁。今见秦公,虽刀剑加身而不改其心,宁可殉国而不

加害功臣,此等节烈奇人竟为君王,真是千古难寻。”这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很多企业管理人都是做不到的。

大到国家,小到公司都是一样,当我们走上职业道路时,又有几个人真正遇到了有秦王的气度的老板呢,有一个真正的重用过人才、器重过人才呢?大多都像魏王一样,重用亲信,远离贤人吧。这些企业的老板总说自己感觉很累,他们基本上全面负责,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专业的职业经理。我们鼓励老总们下放权力,但前提是要找好一个具有职业道德的商鞅。孙子兵法中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帮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企业与员工若能实现青山与松柏般的关系,何不成大事。

反观魏惠王在用人上却十分失败失败。他不仅不会识人,不会用人,而且还用人不公、用人不当、任人唯亲、使用人而不信任人,他只知“名门出高徒”,还不如他的丞相公孙痤,由于没听公孙痤的建议,任用了自己的“皇兄”公子昂,最终导致兵败国弱,使魏国走向了衰败。人才始终是国家最珍贵的财富,始终是企业最昂贵的资本。看来如何用好人真的是门很大的学问。


第二篇:《大秦帝国》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

在济南上大学的时候,我经常在课外时间去图书馆看书,一天我在图书馆找书看的时候,发现了一本已经被人翻看得快散了的书,心想着一定是本好书,拿起来一看是《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下》,翻开一看就被吸引住了,知道图书馆快要关门时才借了这本书走回宿舍。等我看完后,就去还了回去并顺便借了上部读了······

当时把《大秦帝国》第一部看完后,很是期待看它的后续故事,可是我们学校图书馆里已经很久没有更换新图书了,遗憾啊!等我参加工作以后才能经常去网吧上网(上学时基本是不去网吧的),一次上网的时候把《大秦帝国》六部全下载了下来。把《大秦帝国》下载到手机之后,我只要有一点时间就会去读,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读了这部丛书之后颇有感触!好了,不废话了,下面就谈一谈我的体会。

《大秦帝国》分为六部:第一部《黑色裂变》从公元前362年的秦魏之间的少梁大战开始到秦惠文王车裂商鞅结束;第二部《国命纵横》以商於百姓在郡守樗里疾的带领下为商鞅送葬开始,以秦惠文王死张仪离秦结束;第三部《金戈铁马》从秦武王攻宜阳通三川进军洛阳开始到范雎读唐举荐蔡泽的书信结束;第四部《阳谋春秋》从蔡泽入秦开始到《吕氏春秋》书成结束;第五部《铁血文明》从“一字千金”开始到秦始皇病死沙丘结束;第六部《帝国烽烟》从李斯内心激烈斗争开始到项羽杀子婴火烧咸阳结束。除《帝国烽烟》外,每一部的结尾都留有一个悬念,吸引着读者去读下一部:第一部留的悬念是商鞅被车裂后旧世族势力是否左右了秦国朝局,新法是否被废除;第二部留的悬念是秦国在秦武王与甘茂的治理下是否成乱政;第三部留下的悬念是秦国是否走出六国重新在信陵君的领导下的合纵封锁的低谷及安国君嫡子如何选出;第四部留下的悬念是吕不韦能否继续再在秦国执政;第五部留下的悬念是秦始皇故去后秦国将何去何从。

人们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写实三分写虚,而我认为孙皓晖先生的著作《大秦帝国》是八分写实二分写虚。先谈一谈我了解到的出大事件以外的实:

第一部中提到魏武侯死后公子罃与公中缓(即公子缓)争立国中大乱,赵韩两国趁机入侵,魏国差点灭亡,这一事我在《资治通鉴》中得到了证实(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罃与公子缓争立,国内乱。魏大夫王错出奔韩。公孙颀谓韩懿侯曰:“魏乱,可取也。”懿侯乃与赵成侯合兵伐魏,战于浊泽,大破之,遂围魏。成侯曰:“杀罃,立公中缓,割地而退,我二国之利也。”懿侯曰:“不可。杀魏君,暴也;割地而退,贪也。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强于宋、卫,则我终无魏患矣。”赵人不听。懿侯不悦,以其兵夜去。赵成侯亦去。罃遂杀公中缓而立,是为惠王)。商鞅在秦国各地走访三个月后才总结出变法的纲目,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此事虽无史载应该属实。第二部中提到的五国相王也是史实。目前我只能想到这么多,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现在再谈谈我知道的虚:第一部中把侯嬴写成了商鞅的知己,这整整比历史上的侯嬴大了六十多岁;第二部中把战国四公子提前了五六十年且辈分也给人家提了;第三部中把阏与之战提前了将近二十年并且把楚怀王的寿命加长了,因为白起破郢都焚夷陵时已是楚顷襄王之世;第四部中把吕不韦遇子楚的时间拖后了三年。

《大秦帝国》拥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书中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极为详细如第三部中对长平大战的描写就用了很大的篇幅,六大战国中每一个国家亡后都对其原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孙老在书中倾注了大量的情感,读此书犹如在读长篇散文。

读《大秦帝国》时,最令我热血沸腾的地方是赵武灵王大破林胡与匈奴联兵和蒙恬大破头馒单于的匈奴大军,我最喜欢的句子是“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

期待《马上诸侯》!

更多相关推荐:
大秦帝国观后感

大秦帝国观后感在未观看大秦帝国之前就自己读书时学历史的了解商秧是一个秦国变法未成功最终被五马分尸车裂的悲惨历史人物为了使秦国由弱国变成强国冒着生命危险提出变法变法实行后不久因其变法触犯了秦国当朝各重臣大臣的利益...

大秦帝国观后感

大秦帝国观后感最近公司密集组织看了51集的大秦帝国一开始本以为是部沉闷冗长难耐的历史剧看了却让人颇感伤感里面有几个人物特别让人觉得心疼白雪莹玉公主这两个爱着卫鞅的女人爱得那么深却从不自私的想独自拥有如果我在少年...

大秦帝国观后感

大秦帝国观后感电视剧中的情节和最后接近悲壮的结局让人不胜感慨从大秦帝国我不仅看见了一个组织从渺小如何实现伟大的过程也能够从此发现一个组织兴衰更替的规律大秦帝国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一个国家也好一个组织也好即使是个人...

大秦帝国观后感

大秦帝国观后感篇一大秦帝国gt观后感年前无意间于网络上浏览到了电视连续剧新大秦帝国的信息原以为新大秦帝国也不过是一部普通的历史剧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一说起秦国就只有秦始皇就是暴政就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仅管如此因为热爱...

读大秦帝国有感

读大秦帝国有感读完大秦帝国感触良多看着一个秦国从偏处一隅的没落小国到强盛的秦帝国再到迅速灭亡心里总是有些没落的回首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争一个个雄才大略的君臣还有那句慷慨激昂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总是让人为之激扬澎湃可...

大秦帝国观后感

新年伊始这两天看完了侯勇和王志飞主演的新大秦帝国被剧情和里面的奸情深深的震撼了就像预告片里面所说的一样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这是一个男人对于另一个男人的旷世约定战国末年那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并发的年代百家争鸣思想碰撞...

大秦帝国读后感

大家好今天我要介绍的书目是大秦帝国大争之世唯强者居之古人云穷则图变大国崛起弱国受欺于人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战国乱世群雄争霸当此弱肉强食烽烟四起之时春秋五霸抑或战国七雄无不八方求索以图强国不拘一格唯求傲视群雄商灭夏...

大秦帝国观后感-Andy

ltlt大秦帝国gtgt观后感此片讲述商鞅如何通过变法使战国时期最弱小的秦国逐渐变为强国里面的为人为臣为君之道结合企业则为员工高管老板的为人处世之道是非常值得我们自身去体悟及学习的商鞅对变法的坚持对护法的坚定也...

《大秦帝国》观后感

大秦帝国观后感大秦帝国本剧描写的是在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大争之世在英雄辈出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华夏大地的西陲古老的秦国部族在贫弱中重生他们通过变法一步步走向强大富足推动着整个时代的前进最终大出天下与中原六国相融合成...

大秦观后感-----转帖

当封建制还没有形成集中的王权法治还不过是一个雏形的时候从典籍中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爱情的态度还是相当开放的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在那个时代的功效或许与如今大相径庭但婚姻这一固定形式却是在那个时候已经有了其特殊意...

《大秦帝国》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在济南上大学的时候我经常在课外时间去图书馆看书一天我在图书馆找书看的时候发现了一本已经被人翻看得快散了的书心想着一定是本好书拿起来一看是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下翻开一看就被吸引住了知道图书馆快要关门时...

《新大秦帝国》观后感

穷则变变则通新大秦帝国观后感秦孝公的胸襟气度商鞅的毅力他的铁血变法铁心护法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秦孝公与商鞅的相互信任相互配合为了变法强秦的那种生死相扶的情感秦国在危难时刻国人奋起抵抗那种众志成城的力量那种为了国...

大秦帝国观后感(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