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人生

时间:2024.4.1

一、 佛说前缘

我在佛前沉睡了千年,直到有一天遇到你,我落下一颗忧郁的泪。

佛说:我因无爱而成佛,你贪恋凡尘如何成佛?

我忏悔

佛说:忏悔无用。你有未了的前缘,去吧,去续你的姻缘,我等你回来

为此,我在菩提树下求了五百年。

你说:自你在佛前求与我相遇的那一刻,我整整失眠了五百年。

我问:冥冥众生中,你是否是我为缘而几经轮回的那个人?

你说:是的,五百年前的哪一天,你无意中经过了有我的路,我一直在等你,来实现这场擦肩而过的缘。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可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我苦苦哀求佛祖,让我们再结一段尘缘,相恋相伴走过月月年年。

佛说:除非海枯石烂,沧海变桑田。

于是我求佛祖,来世把我变成一只填海的燕,历尽千辛直到把大海填满,换你我的今生缘。 所以佛安排了今生的相见,让我与你尽这一段未了的前缘。缘尽,则曲终人散。 所以,如果你遇到我,请一定不要走开,因为我怕来生,再无缘与你相见??

二、 佛说前世

人若能转世,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我们的前生曾会是什么?

佛说: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也许,你的前世是一枝山里的海棠,在逢秋夜半,被卷入姑苏城外的客船。远风吹灭了沾霜的渔火,却吹不尽弯月沉没的忧伤。

也许,我的前世就是忘忧河上撑篙的船夫、孤舟、蓑衣、斗笠,在红尘中摆渡。拾一抹花瓣,从此潇湘谢却,钟声不继??

也许,你的前世是一缕彤云的影,在昏黄天际,划过苍凉的露的烟痕,魄散时回归佛温柔的水心,倾听来自神明悲悯的声音。

也许,我的前世是一滴晶莹的泪,由寒山寺的佛眼,坠落万丈繁华。在漫天飞舞的季节,凝成枯碎花瓣上相思的露,却唤不醒沉睡的精灵,只好在清晨中悄然化去。

你若是山野柔柔的清风,我必是因你而复苏的小草。

你若是天上悠游的云朵,我必是云朵里酝酿的雨珠。

你若是田间清澈的溪流,我必是溪流中畅游的鱼儿。

即使你是万物的化身,我也依然将你紧紧拥抱,只因有你有我,今生相随!

佛说:前世,你是我亲手种下的一株碗莲,别的莲都开了,只有你,直到枯萎,也没有把你清丽的容颜展现在我眼前。

我说:前生,你在我的眼里;今生,你在我的牵挂里;来生,你在我的血肉里。

三、佛说约定

当你我邂逅,碰触了彼此的双眸,我在遥想,你我曾经如何许下前生的约定?

是否也是一个午后,没有雪的冬日,在那绚烂的烟火中,我们为彼此许过缘?

是否也有一份这样的温馨和激情,我是否也被你动情的歌声感动?

你是否也闪着这样坚定的眼神,坚定得容不下我的软弱?心是否也曾因某次伤心才靠近,靠近了????.

平时一样窗前明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我问佛祖: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佛祖无言,佛祖心如止水。

佛祖,你有爱情吗?

佛祖笑吟吟的,无比慈祥,那笑容如同容纳百川的海水,深不见底。

可我有,但我从不轻易对谁许下诺言,为这份执着让心在寂寞中隐隐作痛。

长相伴,雅韵悠然。冰陷纤指,心意暗牵。绫香楼,携手双仙。最爱窗外,秋水长天。盼十年渡,百年枕,千年缘。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梁祝化蝶早已不知所踪,曾经的共舞化作风中瑟瑟的相拥;那华丽浪漫的爱情之舟也早已沉睡于冰冷的北大西洋底。我羡慕他们,因为生死相守才是人间永远的幸福。俗世中多少有始无终的爱情,让人很久、很久都无法释怀。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和痛苦的回忆。一千一万中思绪,一点一滴都有你。即使此时你对我并无爱意,我又如何能不心存感激?比翼飞燕,并蒂青莲。寄苍生,且乐怡然。应谢月老,红线得牵。促前生情,来生意,此生缘。

四、 缘是什么

佛说: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诗写婵娟,词谱秋莲。喜榕树,书香氤然。香梅品尽,两处情牵。谢诗为证,曲为媒,词为缘。

隐隐青竹,脉脉红莲。深深院,绮韵盈然。花前携手,秋波相牵。道眼中情,情中语,语中缘。

你说: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

我说:缘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逃宿命之劫。

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晨钟暮鼓,日走云迁。怕依窗、独对钩弦。去也兰舟,远也红楼,怯深寒,罗袖轻裘。 花开梦里,月隐山中。华年逝水,逐浪萍踪。若流光影,太无定,太匆匆。

我说: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思念。而我,傲立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佛说: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五、 佛说今生

我倚着海市蜃楼,吐纳着千年的风。我看见,在心的横切面上,长睡着一多莲花。 佛说:你要静静等待,等待花开的时刻,等待风拂过花萼,以唤醒前世种下的梦。 我于是虔诚的祈祷,愿你,能盛开最温柔的饱含沧桑的回眸一笑。

我走过小路,路旁的一朵不知名的野花令我不禁驻足凝视,难道是因为前生无意抛下的一粒花籽,才有这今生的道旁相见?但花儿只是静静地绽放,仿佛这就是它生命的全部。我走过大山,那巍峨的山峰令我熟悉莫名,难道这就是我前生的故居,所以才有这今生的魂牵梦绕?但大山依然如千年前般的沉静,仿佛在说世事不外如是,一切皆空,不是风动而是心动! 我走过海洋,汹涌的洋面令我又是兴奋又是亲切,难道这就是我前生荡辑浮舟的家园,所以才有这今生的故园难舍?而海洋却露出了难得的平静的面孔,不起一丝漩旎,如镜面一般,仿佛在说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何必总让它留在心上呢?

我终于跋山涉水,从网络里,出现在你的面前,我走近你,你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让我是那样的心动,难道在前生我就已为你心田深陷,不能自抑,所以才有这今生依旧的心情?而你,亦是那样的沉默,我才发现,匆匆挣脱我紧握的手,哪里有什么回眸,也许是我们的缘分,修的还太浅、太浅!我明白了,或许今生的相遇已是上天的恩赐,或许我们前生的缘分已经注定,今生,我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凭一颗晶莹的泪,将流不完的伤悲,流不尽的心碎,在人间化成飞灰,又有谁信手拈来谈笑,又有谁会在我的故事里留下他的眼泪?

佛说:五百年前结缘来,前生注定非今日。

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

我决定上山,用整整一天的时间专心致志的想你,然后下山时候全忘记。

于是我看见释迦牟尼时想你,看十八罗汉时想你,看千手观音时想你,希望找出让你永远爱我的法宝,而不是最终的离开。脑海里你最初的深情反反复复的证明,你曾经给过我这尘世间最温暖的情怀。

我叹息。你问我为何总是叹息?哦,别怪我的眷顾,别怪我的形影不离,别怪我用千百次守望,换你一个冷冷的轻瞥。

你可否细听到我心的顾虑:今生你我仅有五次相遇,若凑不足五百次回眸,来生,我将如何见你?

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那你我的相遇又是前生怎样的缘分?

六、 佛说惜缘

在晨钟暮鼓中初雪飘落,初雪消融,世间万物大约都是这样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吧。 我说:我想忘记。

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经云:众生无我,苦乐随缘,宿因所构,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一切悲喜皆由心生。当你心中有爱恨,你眼中必定是一个翻腾颠倒的世界,平静过后也并非一无所有,其实何为有,何为无?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道理虽对,却很难做到,再破碎的心,再陈旧的伤口,人却还是坚持不停的缝缝补补,不肯丢弃。

我开始试着将所有的怀疑与怨恨,这一切蒙蔽了美好本质的东西丢弃。这么做很辛苦,无异于放弃整个爱情。渐渐地我发现原来只有将这段感情慢慢放下,慢慢置身事外,我才能从中剥离出记忆中你所有的好,而不是用所有的不好来抹杀曾有的欢乐,就算有千般万般的苦痛,毕竟你曾带给我最美丽的心情。

于是那人间绚烂的光彩重新在我面前大方光华,我终于明白,佛说你爱我,至少曾经爱过。当你心中有爱,那么光彩就是笑容,当你心中有风景,那么光彩就是美丽,随心所至,光彩来源于一切心中美好,或曾经美好的事物,总之让我无法舍弃,所以我心甘情愿地忍受光彩被遮蔽的瞬间黑暗。

佛问:你忘记了吗?

我回答说没有,或者说忘了吧,留存美好,忘记悲哀,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嘛,你说的。 佛笑的很开心,千百年来佛一直笑得很开心。

说人生如梦,是因为人生存在不可知的未来;说梦如人生,是因为有梦才存在生活的欲望。注定的相识,如春季花开的声音,悦耳的清脆。

注定的离别,像晨曦的露水,平静的美丽。与其说爱是种缘,不如说是留下幸福记忆的巧合。那巧合,使得傍晚的云端,紫霞闪过。

佛说: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百年前离别的那一天,我们没有留住时间,只好把爱封在心田,期待来世再相恋。就算世界都忘记了永远,我们的心不变,不管生命轮回多少圈。

七、 佛说来世

我被雷电锁到了蓬莱仙境,整整过了三千年。

佛说:你的爱不在天上在人间,你到俗世中将看到的第一眼就是你这份不朽的尘缘----那化解冰雪的容颜。

三千年后,我睁开了眼,眼前不再有你化解冰雪的容颜。仍旧是那片蓝天,三千年来我未曾改变,而你或许化成天仙。三千年的痛苦将我推向宇宙的边缘,对你我就从未困倦。这三千

年的相思算不算是爱恋?思君忆君不见君,泪涉青衫还断情!真是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我问:岸是何?苦海又是何?

佛说:百态之世原是苦海,看破红尘方位上岸。

我问:若是世人都上岸,又到何处找苦海?又到何处找岸?

佛说:百态之世存百态之人,人即有百态,世也便有百态,又何分苦海与岸,出世入世。人之生来,历百难而成,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即需要百年而树,便需历百态而成百态,喜则喜矣,悲则悲矣,痛则通矣,乐则乐矣。一味无欲便树不了人,便失去了人的本气。 纵西风凋碧树,难望天涯尽路。纵举杯邀月,难以当年烟霭纷纷;纵金陵霸气,难成百年好事!大江东去,几曾见黄鹂归来?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好生惆怅!河畔青草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佛说:你记得回来的路,却为何忘了人间的距离。这岸的魂,莫问对岸的魂来自哪里?对岸的魂,莫问这岸的魂渡往何方。去吧,相忘于黎明时分的奈何桥底。

无缘何生斯世,无情尽累此生!忆君泪流东流水,岁岁花开知为谁?多情自古空余恨,何必一往情深?何必叫人太认真!

不,如果真有来世,我愿即刻化成轻烟随风飘去,将今生的遗憾化为来世的缘;将串串泪珠化作芬芳的雨露,熔化冰封的心扉;留一枚永远的种子,期望来生,重生一片完美的情缘。 如果还有来生,你依然是我唯一的选择!茫茫的天空下依旧回荡着我们的誓言----来世再见------来世再见------

八、 佛说让我

佛说:让我普渡芸芸众生。

上帝说:让我大开天堂之门。

富翁说:让我们远离贫穷。

慈悲说:让世界充满爱。

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我说:合上手掌,你无需拥有全世界;放了拳头,你能包容一切??..

天堂乎?网络乎?虚幻、飘渺、无边际,沉浸其中只会变腐化无心。平淡永恒,那么我们追求的又是什么-----平淡无味的一生?

那一夜之间月圆了,那一刻之后云黯了,那一笑之后你消失了,夜来的时候是借了我的心跳的,月来时我忘却了。

我呢?

佛说:你的魂已在时空间了,披着袈裟念经的和尚,皮囊里裹着有色的欲望。

我说:这个世界没有佛,如果有,便是我:披散了蓬乱的头发、斜搭着无扣的衣裳,我站在群峰之巅,擒住白云。

九、 佛说心尘

佛说:你心里有尘。

我拍拍手,抖抖衣服,对着镜子整整衣冠。

佛说:心里的尘是抖不掉的。

我茫然四顾,一片迷茫。

佛说:心里的尘只有用心,才能消除。

于是我用力的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

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不悟。

佛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仍不悟

佛说:悟有两种:顿悟和渐悟。顿悟时,那灵性闪烁的一刹那,犹如霹雳惊醒了沉睡的大力神,劈开了混沌。抓住火花的瞬间,才能看见自己内心的那一汪清泉。

佛说:你有太多的私心杂念。

我低头向地,抬头向佛,躬身自省。

佛说:私心杂念是去不掉的。

我一头雾水,仍然不能理解。

佛说:你的意志不够坚强,心智不能专一,生活没有目标,总是任由时光过尽,最后却一无所成。

我观心知问,不禁冷汗满身。

我问佛:我该怎么办?

佛说: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

我接着问佛:心灯是什么?

佛说:心灯在你心中。

佛说:快领悟了吧!该当头一棒喝!我即是佛,佛即是我!我悟我道。

十、 问佛

佛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我说:不懂,那岂不是正不压邪?

佛说:道是修行,魔是心魔。

我说:原来佛也会走火入魔。人心贪如蛇吞象,佛心贪如什么呢?

佛说:过,我们说下一个。

佛说:人脸就是一个字----苦

我说:没看出来。

佛说:眉毛是一横,两眼是两点,鼻子是十字,嘴是口。

我说:是人可都那样生啊。

佛说:人就是苦今生修来生。

我说:佛你也长得是这个样子啊,上辈子吃了多少苦啊?

佛说:再过

我说:为什么我玩游戏老是输呢?

佛说:因为你在读佛经

我说:那我要怎么才能赢呢?

佛说:自己写佛经。

十一、问佛

我说:情意绵绵之乐,生死茫茫之苦!情也,爱也。情为何物爱在何处!我又不明白了,既是坠入地狱也比什么都来得好受!

佛说:皈依我佛吧!跳出红尘外,不在无行中,行僧之旅。

我说:我为爱而活,为相思而绝!本非你所度之人!你放了我吧。

佛说:放下红尘之事得人间大道!好淬炼舍利子得正菩提!浑忘世间一切烦恼。风声,雨声,一世的相思。涅槃,顿悟,一世的禅峰。

我说:我自大笑,我自大哭,我自纵酒当歌,我自仆倒街头,我自冷眼看人间一切!看别人成双成对!而我,却在无人之处暗弹相思泪!

我说:问世间情为何物,欢乐趣离别苦,其中更有痴儿女。问世间情为何物,其中又有多少真情相许。怅缘悭无情耳!生与死孰苦孰乐?

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着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我问:那么,人为什么会有贪欲的痛苦?

佛说:每一滴水都是海。人因有自我,便产生了痛苦!由自我的观点产生了过去、未来,产生了好、坏、顺、逆,人一直活在企盼与欲望中。当小我消失变成无我时,那滴海水即溶入了海洋而得到了自在。

我问:对于真理,人应如何去辨析?对于世说哲理又如何接受呢?

佛说:不可因传说而信以为真;不可因经典所载而信以为真;不可因合乎传统而信以为真;不可因合乎逻辑而信以为真;不可因根据哲理而信以为真;不可因权威而信以为真。人藉着自己一生的实践可揭示一切的秘密,而你是自己最好的裁判。

我问:那为何说我们的身心是自己的地狱呢?

佛说:地狱在哪里?地狱在我们的身心里。我们由于欲望难以满足,而产生贪欲之渴与憎恨不满之火,焚烧我们的身心。期求解脱之道的人,亦必须远离欲望之火。就像背负号草的人见到野火须走避一样????

我问:人又如何面对“色由心生”的困惑呢?

佛说:见到美色,唯恐心收到诱惑,连忙把眼睛挖出来是愚蠢的行为。因为心才是受诱惑的主角,邪恶之心如能斩断,作为配角的眼睛就不会输入邪恶了。

我问:人的一生是痛与苦、贪与欲的交织,那么怎么才能善待生命,获得真正的宁静呢? 佛说: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他们才会变得不快乐???

佛最后叹道: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此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第二章:佛语人生

石头问:我究竟该找个我爱的人做我的妻子呢?还是该找个爱我的人做我的妻子呢? 佛笑了笑: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你自己的心底。

这些年来,能让你爱的死去活来,能让你感觉到生活充实,能让你挺起胸不断往前走,是你爱的人呢?还是爱你的人呢?

石头也笑了:可是朋友们都劝我找个爱我的女孩做我的妻子。

佛说:真要是那样的话,你的一生就将从此注定碌碌无为!你是习惯在追逐爱情的过程中不断去完善自己的。你自我完善的脚步也就停滞下来了。

石头抢过了佛的话:那我就要追到了我爱的人呢?会不会就。。。

佛说:因为他是你最爱的人,让她活得幸福和快乐被你视作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所以,你还会为了她生活的更加幸福和快乐而不断努力。幸福和快乐是没有极限,所以你的努力也将没有极限,绝不会停止。

石头说:那我活的岂不是很辛苦?

佛说:这么多年了,你觉得自己辛苦吗?

石头摇了摇头,又笑了。

石头问:既然这样,那么是不是要善待一下爱我的人呢?

佛摇了摇头,说:你需要你爱的人善待你吗?

石头苦笑了一下:我想我不需要

佛说:说说你的原因

石头说:我对爱情的要求较为苛刻,那就是我不需要这里面夹杂着怜悯,我要求她是发自内心的爱我的,同情怜悯宽容和忍让虽然也是一种爱,尽管也会给人带来某种意义上的幸福,但它却是我深恶痛绝的,如果她对我的爱夹杂着这些,那么我宁愿她不要理睬我,又或者直接拒绝我的爱意,在我还来得及退出来的时候,因为感情是只能越陷越深的,绝望远比希望来的现实一些,因为绝望的痛是一刹那的,而希望的痛则是无限期的。

佛笑了:很好,你已经说出了答案!

石头问:为什么我以前爱着一个女孩时,她在我眼中是最美丽的?而现在我爱着一个女孩,我却常常发现长的比她漂亮的女孩呢?

佛问:你敢肯定你是真的那么爱她,在这世界上你是爱她最深的人吗?

石头毫不犹豫地说:那当然!

佛又继续说:她不是这世间最美的,甚至在你那么爱她的时侯,你都清楚的知道这个事实。但你还是那么的爱着她,因为你爱的不只是她的青春靓丽,要知道韶颜易逝,红颜易老,但你对她的爱恋已经超越了这些东西,也就超越了岁月。你爱的是她整个的人,主要是她的独一无二的内心。

石头忍不住说:是的,我的确很爱她的清纯善良,疼惜她的孩子气。

佛笑了笑:时间的任何考验对你的爱恋来说算不得什么。

石头问:为什么后来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反倒没有了以前的那些激情,更多的是一种相互依赖?

佛说:那是因为你的心里已经潜移默化中将爱情转变成了亲情。。。

石头摸了摸脑袋:亲情?

佛继续说:当爱情到了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是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变为亲情的,你会逐渐将她看做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样你就会多了一些宽容和谅解,也只有亲情才是你从诞生伊始上天就安排好的,也是你别无选择的,所以你后来做的,只能是去适应你的亲情,无论你出生多么高贵,你都要不讲任何条件的接受他们,并且对他们负责对他们好。

石头想了想,点头说道:亲情的确是这样的。

佛笑了笑:爱是因为相互欣赏而开始的,因为心动而相恋,因为互相离不开而结婚,但更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宽容、谅解、习惯和适应才会携手一生的。

石头沉默了:原来爱情也是一种宿命。

石头问: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的一个社会里,像我这样的一个人这样辛苦的去爱一个人。是否值得呢?

佛说:你自己认为呢?

石头想了想,无言以对。佛也沉默了一阵,终于他又开了口:路既然是自己选择的,就不能怨天尤人,你只能无怨无悔。

石头长吁了一口气,石头知道他懂了,他用坚定地目光看了佛一眼,没有再说话。

佛说:前生五百次回眸才换的今生的擦肩而过,我愿用千万次回眸,换得今生与你相遇! 佛曰:缘转瞬即失悔吗?

我说:不悔

佛答应给我与你的缘

缘是一杯冷冰冰的水,佛曰

我谨记

佛经经典语录大全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7.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9.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0. 平常心是道, 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21.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22.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23.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4. 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25.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26.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7.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8.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29.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30.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31.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32.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33.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34.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35. 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36. 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杀人无血,其过甚恶。

37. 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

38. 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39.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40. 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41.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42.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43.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44.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45.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46.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47. 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48.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9.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50.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51. 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52.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53.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54. 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55. 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56.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57.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58. 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59. 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60. 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61.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

62. 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63.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64.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65. 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

66. 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

67. 离俗家与出家相应,去业障与道人相应,去习气与工夫相应,去烦恼与清净相应,此数相应,虽然觉得,不如不相应好。

68. 不悟本性,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万心尽在自心应从自心中顿见真如。

69. 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70. 源乎源乎,千山势到(山狱,按:‘山'在上,‘狱'在下)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71. 未生前本来面目,死了烧了什么处相见。

72. 只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是也。

73. 悟门了当,澈见圣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盘不二,有情无情不二。

74. 不睹恶生嫌,不观善劝措,不舍智就愚,不抛迷就悟。

75. 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76. 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77.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78. 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79. 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无灭,非外道,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说不生。

80. 于一切处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

81. 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82. 心性虚空,动静之源莫二,真如绝虑,缘计之念非殊。

83. 惑见纷驰,穷之则唯一寂,灵源不状,见之则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异,慧眼之号斯存,理量双销,佛眼之功圆着。

84. 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85. 佛是众生药,病生病除,药亦无用。病(病字头里面一个 " 差 " )药除佛魔俱扫。始于此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

86.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87. 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88. 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89. 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90. 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91. 佛说: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无尽虚空。

92. 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

93. 道,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未识得破时千难万难,识得破后,有什么难易。

94. 凡夫志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识病么?不是别物,只是个执难执易。

95. 妄生取舍者,这个病根拔尽。生死海里浮沉,真是无出头时。

96. 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盘生死等空华。

97. 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水之定,如鉴之明,好恶妍丑到来,逃一毫不得,信知无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议。

98. 离妄想颠倒无真如佛性。离贪嗔邪见,无菩提涅盘。

99.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100. 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此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101. 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102. 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103. 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104. 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105. 真心是菩萨净土。

106. 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107.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108. 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109. 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110. 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11. 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112. 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113. 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114. 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115. 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尘、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116. 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117. 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118. 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119. 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120.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121. 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122.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123. 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124. 一念离真,皆为妄想。

125. 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126. 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127.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128. 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129. 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130. 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131. 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132. 一切法相本为缘生,缘生之法,当体即空。

133. 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134. 无明不过是本性中缘起之幻相。

135. 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136. 何谓圆照?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正恁么时,一心湛寂,了了明明,是之谓照。圆者,非着力,非不着力,不沉不浮恍如朗月孤圆是也。此寂一念未起,清净无比,遍体清凉,便是本来面目。

137. 自性本来不生也,本来不生即是本来不动。生灭即指无明,意谓自性中本无无明,说有无明,由于妄见耳。

138. 一切万法,皆与自己无违无背,直下透脱成一片。139 佛祖妙道径截,唯直指人心,务见性成佛尔,但此心源,本来虚静明妙。

140. 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141. 参问之要在专一,不强作为,只守本分,须根脚有透脱处,明见本来面目。 142. 学道深宜退步体究,但以生死为念,世谛无常,是身非坚久,一息不来,便是异世。

143. 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常,早乖差了也,此最为微细难凑处。 144. 契证佛祖妙道,最宜上智利根,忘怀体究,不坠机境,直下拔萃超群。 145. 先悟妙心,行无修之修,证无证之证,不用向外驰求,只自回光便了。 146. 脱虚妄缠缚,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轩豁,次办长久不退之心。 147. 佛祖妙道,唯在各人根本上,实不出本净妙明,无为无事心矣。

148. 死生之变亦大矣,衲僧家坐断报化佛头,不立纤毫知见,直下透脱。

149.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若达大道体宽,廓然同太虚空。 150. 道本无言,法本无生,以无言言,显不生法,更无第二头。

151. 至道之要唯在息心,心即息,则万缘休罢廓同太虚了然无寄。

152.不识本心,求无上佛道,无异煮沙成饭。

153.古德云:不识佛道,徇世名字,如狗逐块。

154.古德云: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155.法界无界,唯是一心,一心现六凡,一心现四圣。

156.佛是无心道人。

157.心遇缘而不动,是则一切法无性。

158.古德云:一心是万法之性,万法是一心之相。

159.诸佛法身,湛然不动犹如虚空,如虚空故,所以遍满一切,以便满故,所以空即无量,无量即空。

160.无阴皆空即是平等法身,彻知缘起,便明法由心生。

161.不执着我,不分别法,便能调伏其心,若能调伏其心,便能彻明诸法缘起,洞悉缘起法性空无。

162.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情境,不着不然,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163.若有人有法,则是邪魔外道见解也。

164.心不妄取过去法,亦不贪着未来事,不于现在有所住,了达三世悉空寂。

165.过去事或善或恶,不复思量,思量则障道矣,未来事不须计较,计较则狂乱矣,现在事在面前,或顺或逆,亦不须着意,着意则扰方寸矣。但一切临时,随缘酬酢,自然合道这个道理。

166.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167.逆我意者,只消一个忍字。

168.入得世间,出世无余。

169.于逆顺境界中无起灭相,始离得增上慢名字。

170.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171.若以静处为是闹处为非,则是坏世间相而求佛相。离生灭而求寂灭。

172.汝若歇得念念驰求心,与释迦老子不别。

173.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

174.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175.与一切境,无依无住,无有分别,明见法界,广大安立,了诸世间及一切法,平等无二。

176.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净,不变不动,无减无增,各各当人日用应缘处。头头上明,物物上显,取之不得,舍之常存,荡荡无碍,了了空虚。

177.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178.已生无有生,未生亦无生,离已生未生,生时即无生。

179.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180.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开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头去,截我饭碗,更不能顾。

181.根深则叶茂,性明则道成。

182.学道别无用心,直须见穷自己本源。

183.若得心中无事,佛至犹是冤家。

184.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185.随处不失正念,自然脱体现成。

186.见性门中,唯在一念生信。

187.勇猛众生成佛在一念,懈怠众生亘涅盘三祗。

188.勇猛心不已必得果证。

189.实相是无相之相,真心是无心之心,真得是无得之得,真用是无用之用。 190.修行必到行起解绝,方有实益。

191.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192.益究无上妙道,穷则益坚,老当益壮。

193.为心无染,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静故,能生无量知见。 194.竹春生笋,不离于春,即与母齐,等无有异,何以故?为心空故。修顿悟者,亦复如是。为顿除妄念,永绝我人,毕竟空寂,即与佛齐,等无有异。

195.真如妙体,于空无相体中,具足恒沙之用,无事不应。

196.解一即千从,迷一即万惑,若人守一,万事毕。是悟道之妙也。

197.森罗即万象,一法之所印。

198. 于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 199. 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200. 作在心,秧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 201.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202. 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恐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203. 心不迷,不堕生死。业不繁,不忧形质。爱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业累。 204. 竞利奔名何足跨,清闲独许野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常开智慧花。 205. 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206.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207. 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208. 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210. 一切众生心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11.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212. 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盘。

213. 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214. 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心,若正若不正。

215.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摄一月,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216. 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佛极至说。

217. 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非思虑计度所知,惟洞彻法源者,颇测齐彷佛,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

218. 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盘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219. 真心无相,不来不去,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 220. 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远推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坚执此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益劳尔

221. 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底人。现在诸圣贤,亦是修心底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

是法。

222. 能悟自性无字真经,即一切经论皆成注脚矣。

223. 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224. 见性是佛,性在作用,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225. 顿悟法门,以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 226. 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227. 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228.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229.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230.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231.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32. 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33.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234.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235.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236. 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37. 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38. 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39. 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40. 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241. 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242. 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243. 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44. 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45. 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246. 道由悟达,立志为先自博地具缚凡夫,便欲跋涉超证直入圣域,其小因缘哉。故宜操铁石心,截生死流。

247. 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248. 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249. 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250. 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251. 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252. 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253. 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254. 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255. 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256. 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257. 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258. 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259. 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260. 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261. 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262.如来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静,菩提影现中。

263.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情识霜雪,销烁无余。

264.欲知佛境界,不假庄严修证而得。当净意根下,无始时来客尘烦恼之染,如虚空之宽旷,远离意识中诸取虚伪不实妄想,亦如虚空,则此无功用妙心,所向自然无滞碍矣。

265.寻牛需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亦寻。

266.无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顽然无知,所触境遇缘,心定不动,不取着诸法,一切处荡然。无障无碍,无所污染,亦不住在无污染处,观身观心,如梦如幻。亦不住在梦幻虚无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谓之真无心。

267. 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起。

268. 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

269. 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要从如今做事处莫教颠错,如今做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无有是处。

270. 以生死事在念,则心术已正。心术既正,则日用应缘时,不着用力排遣。既不着排遣,则无邪非。无邪非,则正念独脱。正念独脱,则理随事变。理随事变,则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则省力,才觉省力时,便是学此道得力处也。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 271. 世人多以有所得心,求无所得法。何谓有所得心,聪明伶俐,思量计较者是。何谓无所得法,思量不行,计较不到,聪明伶俐无处安着者是。

272. 真如佛性,绝思惟分别。

273. 看读佛经,当须见月忘指,不可依语生解。

274. 若能于经教,及古德入道因缘中,不起第二念,直下知归,则于自境界,他境界,无不如意,无不自在者。

275. 莫撃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见出长波,念想由来幻,自性无始终,若得此中意,长波自当止,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虚坐?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

276. 人法双净,善恶两忘,直心真实,菩提道场。

277. 天地无物也,我无物也,虽无物,未尝无物也。圣人如影,百姓如梦,孰为生死哉?

278.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279.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280.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281. 明与无明,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282.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283. 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

284. 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

285.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

286. 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287. 坛经者,人人皆知出于曹溪,而不知曹溪出于人人自性。人人皆知经为文字,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288. 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289. 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290. 善恶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

291. 菩提无是处,佛亦不得菩提,众生亦不失菩提。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求,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292. 菩提无所得,你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293. 你今闻发菩提心,将谓一个心学取佛法,唯拟做佛。任你三祗劫修,亦只得个报化佛,与你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

294. 即心是佛,身心俱无,是名大道。

295. 大道本来平等,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 296. 是身如电,年年不住。

297. 心之与性,迷即别,悟即不别。

298. 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

299. 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着。

300. 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也。

更多相关推荐:
《品味佛语》之人生感悟、忠告

品味佛语之人生感悟忠告品味佛语1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瞋之人时时地狱2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3有志气的人发一次愿终身坚持一定成功没志气的人天天发愿从不坚持一事无成命不如奋斗5...

佛中的十大经典人生感悟

佛中的十大经典人生感悟图片来源资料图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乃六祖慧能的悟禅之言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

感悟佛语

1感悟佛语佛语有云人生三境界第一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2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

佛语经典悟人生

静心听佛语佛度有缘人1寻佛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2觉者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3佛国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

佛语人生

佛语人生转载一前缘我在佛前沉睡了千年直到有一天碰到你我落下一颗愁闷的泪佛说我因无爱而成佛你贪恋凡尘如何成佛我懊悔佛说懊悔无用你有未了的前缘去吧往断你的姻缘我等你回来为此我在菩提树下求了五百年你说自你在佛前供与我...

佛语人生

佛语人生转载20xx1203阅1转53分享修改佛语人生一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弊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静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我问佛世间...

经典佛语、参悟人生

经典佛语参悟人生佛语有云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佛语有云心清自然凉心诚自然灵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佛语有云人既生亦死佛语有云随心随缘随性佛语有云万法唯心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佛语有云一切皆为虚幻佛语有云菩提...

关于人生感悟的文章

关于人生感悟的文章我们几乎每一个人总有可能会一段坎坷的经历对谁来说应该都是如此的其实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有许多的记忆都是在坎坷中产生的它们旺旺是经典无比的以至于许久过去了我们还不忍心把它抛弃我觉得回忆是一个过程就...

五十句经典人生感悟语

五十句经典人生感悟语时间20xx09041035来源美文网作者天晴点击467次导读很多道理其实我们早已听过早已明白但是我们总要在亲身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才能真正明白这些道理以下是五十句经典人生感悟语也许有些句子你已...

人生的经典感悟语

人生的经典感悟语运用思考改变自己的命运1摒弃坏习惯培养好习惯2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3请记住无论什么时候你都需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底线因为很多时候有些人他会一点一点磨消你的底线当你没有底线的时候来自...

值得收藏的五十句经典人生感悟语

值得收藏的五十句经典人生感悟语值得收藏的五十句经典人生感悟语20xx1225221711转载标签分类智慧人生经典人生感悟教育1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2盲目迎合别人只会葬送自己3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4分清轻...

关于人生感悟的文章

关于人生感悟的文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两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人生观的基础也可以说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

佛语人生感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