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采访录

时间:2024.5.13

孟非

因为《非诚勿扰》节目,主持人孟非火了。

在这之前,他是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新闻主持。即使跨界主持,孟非所看重的始终是延续其间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趣味。

他经历丰富,但拒绝“被传奇”;他可谓成功,但总在强调因为我很真实。

近日,在与《解放周末》独家对话中,从对《非诚勿扰》的解读到对个体生命的感悟、到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这个在某些观众心目中带有娱乐符号的主持人,卸下“主持”的外在,呈现“人”的真实。告诉人们,也在告诫自己——应该明白“我是谁”。

明白“我是谁”,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

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明白“我是谁”,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分内的职责尽到。

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正如中央领导所指出的,明确“为了谁”、搞清“依靠谁”,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好“我是谁”。

■《非诚勿扰》,“我是谁”

●这个节目可能是一幅中国现代社会的 《清明上河图》。

●我们只是多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和看问题的方式,而不是轻易下结论。

解放周末:为什么《非诚勿扰》开场是这样一句话:“欢迎收看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

孟非:如果你不是这样开场问,我也希望咱们从这儿开始聊。我认为,一个节目它到底是什么属性,并没有那么重要。对于拿遥控器的观众来说,重要的是喜欢或者不喜欢,想看或者不想看,就这么简单。

有人认为娱乐的就一定是浅薄的。难道具有娱乐气息的东西它就一定不可以高级点吗?或者它就一定不能多承载一点内容和东西吗?

解放周末:《非诚勿扰》试图承载的更多的内容和东西是什么?

孟非:《非诚勿扰》当然是个相亲服务节目。但是,你去问一问看了这个节目几年的观众,他们从这个节目里看到的难道仅仅是相亲吗?全国有几亿人在看这个节目,他们仅仅是关心今天谁和谁能牵手吗?我想不是。那是什么?这个节目最终呈现出来的东西,让人们看到生活的真实状态。就像一位老华侨讲的,“我在海外生活了30年,这个节目,让我们这些在海外漂泊的华侨真正能够看到祖国的变化和祖国人民的现状。 ”

在一次采访中我说过,这个节目实际上是一幅中国当代年轻人生活的画卷。再大一点说,可能是一幅中国现代社会的《清明上河图》。只说年轻人,可能有局限,因为还牵涉到他的父母、家庭、工作,他对婚姻和生活的思考等等,涵盖非常广。这就是我们节目呈现出来的具有婚恋之外价值的东西。

解放周末:真实版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当下时空里的生命与思维方式。

孟非:最浅的,观众可能是看我和乐嘉说说俏皮话、斗斗嘴,或者逗男嘉宾开心一下。这是节目具有娱乐属性的东西。但是,我关注到微博上引用我的话,或者乐嘉、黄菡的话中,俏皮话并不多,更多的是与价值观、生活态度、社会认识有关的话。而这正好契合了我的

孟非

一个心理:我想如果我们三个人还具有这个能力的话,还有能力去传播主流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的话,我们是在用一种最能为广大观众接受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

解放周末:并且是从一个很小的切入口。

孟非: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一期节目完了,我说的话有一句两句被观众记住并且认可的话,这个节目的价值就实现了。这一两句话从何而来?不是直接发表意见,而一定是在男女嘉宾讨论的时候,我认为出现某些话题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和观点才有一种最正常的、最易被人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既然大家是在讨论嘛,那么我们三个人也可以发表看法,这是这个节目架构的一个优势。

解放周末:可以说,《非诚勿扰》形成了一个社会生活话题讨论的平台,而不是下结论的地方。

孟非:你这话,我非常同意。我们只是多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和看问题的方式,而不是轻易下结论。

解放周末:台上28个人(24位女嘉宾、1位男嘉宾,1位主持人和2位点评嘉宾)都有平等发言的权力,共同演绎着多元思想的展示与多样视角的碰撞。

孟非:总有人问我,那个女的她是谁呀,她以为她说的话就对么!我说,是不是我们只能把那些所谓的正确观点拿到这个舞台上来展现呢?婚恋是很私人的,它不涉及宏大话题,我们说的不就是对生活的一些看法吗?那么,在一些可讨论的领域,当某些会引发碰撞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在这个节目中呈现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平等讨论,积极引导。

解放周末:这正如你所说的,《非诚勿扰》提供真实的答案,而不是标准答案。多元化时代不仅有是与非之分,还有对与对的差异的讨论,这恰恰体现了一种文化包容性。目前,全国各地电视台有许多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与它们最大的区别,是否在于提供了一种生活的真实,而不是把婚姻介绍所直接搬到舞台上?

孟非:是的。有些观众认为我们的女嘉宾不够好看。仅仅从女嘉宾漂亮程度这个指标看,有些相亲节目,我看了吓一跳,女嘉宾全都像平面模特!所以,我们节目吸引观众的,真不是“看美女”。

曾有记者问我,有没有统计过《非诚勿扰》的配成率是多少。问我这个问题的是个小姑娘。我说,姑娘你结婚了没有?她说没有。我问,你相过亲没有?她说相过。其中有没有你爸妈给你介绍的?她说有。那怎么不成呢?她说不合适。我说,你爸妈给你介绍的,也有不成啊,那你有怀疑过你爸妈的动机吗?有怀疑过你爸妈别有用心吗?说到这儿,她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

解放周末:这不是《非诚勿扰》的根本目的。

孟非:我特别希望你们的报道能用上这段,因为这个问题是我被问得最多的。

解放周末:从某种意义上看,台上24位女嘉宾形成了意见发表的主体。在选择女嘉宾时,你们是否倾向于那些对社会有思考、对生活有态度并且能够表达的人?

孟非:我们在选择男女嘉宾的时候,标准应该是共同的。比如说,24位女嘉宾中要有高学历和低学历的,家庭条件优越的和家庭条件困难的,长得漂亮的和长得一般的,善于表达的和不太善于表达的,外向的和内向的,包括地域性我们都会考虑。这种差异性和多样性是一定要的。

解放周末:试图呈现一幅社会群像图。

孟非

孟非:找我开后门当男嘉宾的特别多,老问我,你们到底要什么样的。我跟他们说,帅不是最重要的,工作好也不是最重要的,你一定要有特点。什么是特点?职业有特色算是,比如这个舞台上以前没有过的,或者说经历特殊的。此外要善于表达,愿意表达。

解放周末:是否可以理解为,你们选择的并不完全是外在条件,而更注重他们所具备的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而且思考与感悟是基于他们的阅历?

孟非:是。我们之前做过教师节专场、民工专场,还有人说,搞个空姐专场,那多好看呀。做职业专场不是不可以,但我们并不愿意,因为我们不想把格局做小了。我遇到特尴尬的一件事,是做澳大利亚专场,台上24位女嘉宾,一问,有十六七个是会计,那我们可讨论的东西一下子就局限了。

解放周末:《非诚勿扰》关注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比如教育、房价、环保等等。这些话题的讨论是要你和乐嘉、黄菡有所准备,还是要求男女嘉宾事先也有所思考?

孟非:不可能。只有我们三个人做过功课,也就是看过男嘉宾的短片。我们完全不知道女嘉宾会有什么看法。

解放周末:也就是说,嘉宾的讨论,是临场的激发?

孟非:这是需要主持人掌握的。比如,来了一位单亲父亲,谈到教育孩子的辛苦,我不会去问那些20出头大学才毕业的女嘉宾。那边有单亲母亲,她们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会有意识地考虑她们。哪些问题会和哪些女嘉宾的生活际遇有联系,我会适当选择。但是我不能知道的是,那些女嘉宾对这个话题是什么态度,不知道这个男嘉宾和那些女嘉宾交流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解放周末:当嘉宾们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的时候,一个电视媒体的担当和责任又该如何体现呢?

孟非:我们在把关的时候,起码有三个环节。第一就是我,我会把有些偏的方向拨到我们需要的角度上去,这是主持人现场把控的部分。现场录两个多小时,节目播出一个多小时,编导会把有些太无趣太无聊的讨论、有些尺度过头的话剪掉,这是第二关。第三,领导还要审片。

解放周末: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在接受央视《面对面》专访时,说“《非诚勿扰》我每期都看,这告诉我们社会学的一部分。 ”按照你的理解,《非诚勿扰》的社会学意义是什么?

孟非:说实话,我真没能力回答这个问题。《非诚勿扰》社会学方面的意义,应该留给那些社会学家去分析。我们只是提供一种带有媒体工作者思考、过滤、加工的呈现。

解放周末:从某种意义上,这样一个电视版的生活样本的呈现,本身就显示了社会的开放、开明和进步,因此它是社会学意义的进步。

孟非:我同意。如果让我来表达的话,还可以加上一个,是对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相对真实的呈现。它也体现了今天媒体以及我们整个社会心态的日趋宽容。

解放周末:做海外专场是否意味着你们对这种社会真实的更广阔的定位?

孟非:我愿意把它表述为展示当今海外华人的生存现状。

解放周末:这本身也是华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当今是一个地球村的时代,所以,这个时代华人的生活状态是放在全球视野下去观察的。

孟非

孟非:现在哪个国家没有华人呀。华人在海外特别多,他们的生存状态也是多种多样的。

■别把我说得那么好

●我不是有很多姿态可供你选择的,我只有一种呈现,就是我自己本来的那种状态。

●当你觉得你还需要“弯下腰”的时候,实际上潜意识里你已经觉得自己是在上面了。

解放周末:有人说孟非是《非诚勿扰》的灵魂,因为你在节目中出色的主持、掌控和调度。但你却定义自己“只是流水线上最后环节的那个操作工”。

孟非:那是我在做新闻的时候说的话,但是我觉得在这个节目里一样适用。

解放周末:哪怕只是操作,不同的操作也有文野之分、高下之别,你操作得得心应手吗?是否感到如愿以偿?

孟非:我也做过一些不同类型的节目,比如唱歌类的、访谈类的、新闻类的,相比起来,从结果上看这个节目的认可度最高。既然人们喜欢这个节目,也自然而然接受了你的主持风格。一个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但究竟有多大,大到什么比例,要量化起来很困难,你要我自己这么夸我自己,我也下不去嘴。

事实上,我觉得我的反应并不算太快。你要长期看这个节目的话,就会发现,有很多次嘉宾在讨论话题的时候,我在思考:我要不要表达,我该怎么说。没有想清楚就仓促地说,反而效果不好。我会让他们继续讨论,选择过些时间再说。为什么?有两种原因,第一在当时那种气氛下我说不太合适,第二我确实没有想清楚,没有整理好语言。在现场形成思想,这个不太可能。只是哪个表达更稳妥、更准确、更考虑到男女嘉宾的感受;或者说,这个话是在男嘉宾在场的时候说比较好,还是等他下去了以后再说比较好,这都需要我再多一点时间判断。

解放周末:这个细节,恰恰说明你是始终知道“我是个主持人”。本想问你,你认为主持人最重要的“操作”是什么。你已经给出了答案,最重要的操作,一个是真实的状态,另一个是普通的状态,不是端起来的,或者说“装”。

孟非:端和装,是主持人操作最大的忌讳。昨天我在北京领奖,《话说长江》主持人虹云老师给我颁奖。她说,他们那个年代主持人的责任是要改变革命战争年代的那种播音腔,不要端起来说话,要尽量追求口语化。我当时就说,现在的主持人像我只会口语化。所以,我不是有很多姿态可供你选择的,我只有一种呈现,就是我自己本来的那种状态。你要是碰巧喜欢,那皆大欢喜。你要不喜欢,我没办法按照你喜欢的那个样子去调整。因为,人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都有认识局限,都有情感因素和个人经历所带来的某些东西。我特别怕的主持人是什么样子?他试图去说服所有的人都喜欢他,他要把自己做到完美。其实,掩盖你的某些缺陷,去取悦所有的人,那一定会露馅。

解放周末:说到底,主持并非一种舞台上的表演,而是一种人生的真实。

孟非:当你想把自己表现得很深刻、很有思想的时候,只会变得很可笑。当你想表现自己有多幽默的时候,就会变成小丑。如果你真有这种素质,根本不用装。俏皮话怎么说来着? “怀才就跟怀孕一样,时间长了才能看得出来。 ”

有些节目在刚推出的时候,主持人特想形成自己的风格,肚子里有多少俏皮话,恨不得在头两期节目当中全都说出来。有的主持人一口气说上一两个小时,全都是最近网上流传的段子,就是想让观众每一分钟都笑,但是自己又没有那个能力。有的人年轻,没有太多思想,怎么才能显得深刻呢?名人名言呀!于是张口“林肯说什么”,“孔子说什么”,“亚里士多德又说过什么”。请问,你读过那些人的原著吗?你知道他们的思想是什么吗?还有一些人,实际上并不具有幽默感。你以为天天趴在微博上弄各种各样的段子,你就很幽默了吗?幽默

孟非

是什么?幽默是人跟环境的一种妥协,是换一个角度看生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它是自然而然流露的。

解放周末:你让老百姓在电视上看到的是一个邻家大叔的形象。“大叔”似乎显老了,还是邻家“男孩”吧?

孟非:我都四十多岁了,不是男孩了(笑)。如果说有人喜欢看我的节目,包括一些同行也非常认可,我觉得可能有这么个原因:这个主持人没有一点过人之处。读过的书比别人多?我高考没考上。嘴皮子特别溜?我能有郭德纲口才好吗?长得比别人帅?那就更不要说了!任何一个单项指标,我都拿不出特别有说服力的东西来。你会觉得,连他都能这样,我为什么不行呢?我觉得这点特别励志。

解放周末: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励志”的版本里蕴含着你对主持这个专业的思考。

孟非:如果主持能够成为一门学问、一门学科的话,我觉得还不够厚重,因为对这个行业进行表达的时候,更多地倾向于描述,而不是归纳。比如说,业界如何区分什么是合格的主持人,什么是优秀的主持人?我觉得这个值得讨论。

(下转第14版)

(上接第13版)

任何一个节目完成策划之后,总是需要物色一位主持人。如果你能忠实、准确地体现栏目所要表达的意图,你就是合格的主持人。譬如我们要做一档专业的财经节目,你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那些专家说话的时候,你放着一脸无知的光芒,那你就是不合格的主持人。现在,我们的电视台,比如说央视,已经有了很多专业水准很高的主持人,他们完全能够和某一领域的专家对话。这就是合格的主持人。

什么是优秀的主持人?我认为,当一个主持人能够给这个节目赋予灵魂式的、标签式的、难以被复制的元素的时候,就是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我不是说《实话实说》之后的主持人不好,而是小崔在主持《实话实说》的时候给予了这个节目灵魂式的、标签式的、无法被复制的东西。央视完全可以再找十个、八个主持人来干这个事,节目可以照样播,观众也照样有,但是这个节目的“质”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是我个人作为一个从业者的描述性的体会。

解放周末:有报道说,《南京零距离》开播第一天,开场白4句话说完,孟非“口水都咽不下去了,感觉再多说一句就会晕倒现场,在演播室灼人的灯光下,他浑身是汗。但他的真诚和自然很快赢得了百姓的喜爱”。这说明,你真实的姿态,在一个艰涩的开始中就获得了真诚的肯定。

孟非:得允许主持人并不是什么都懂。你要说知识全面的话,《非诚勿扰》节目来过生物化学的博士,还有研究天体物理的;有在华尔街搞金融的,还有养龙虾、种玉米的。最多的时候台上有6个不同国家的嘉宾,光语言你得懂多少?所以主持人不可能是万能的,也不可能是很多姿态的,甚至是可以说错话的。

我特别愿意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女嘉宾,她男朋友去世了,她其实并不想到《非诚勿扰》来找新男朋友,是她男朋友临终前背着她替她报了名,他们俩的感情非常好。我知道有这么个人,但是我们这儿的嘉宾实在太多了,台上二十多个,还有七八个备选的,所以我忘了到底是哪一个女孩。这女嘉宾刚上场的时候,举手问男嘉宾:“你愿意吃女朋友吃剩的东西吗? ”从我的感觉和判断来说,这个问题不太礼貌,我就反问她:“你前男友吃你吃剩的东西吗? ”她说:“吃”。我说:“那你们为什么分手呢? ”你可以听出来,其实我的问话是带有某些情绪的。这时她回答说:“他去世了。 ”我一下想起来——就是那个人!我当时的生理感觉是,全身的汗都出来了。我没有时间思考其他的表达方式,我只能说:“对不起!我说错话了,向你道歉!”然后鞠了个躬。下了节目之后,我在台下又给她道了一次歉。这一段,我原以为编导会剪掉,因为这是主持人一个明显的失误,结果却播出来了。从播出的效果来看,并没有给主持人减分,反而很多人说“这个很真实”。谁跟你说主持人就不能说错话了?把这种“真实”在舞台上呈现出来,是树立一个“人”的形象。我认为,这是我们节目每个环节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秉承的一个东西。

孟非

解放周末:所有的真实,最终抵达的是一个“人”的概念,这意味着与观众近在身边,与观众的喜怒哀乐共同起伏彼此应和。

孟非:对。而且,主持人的态度和所在媒体的态度也有关系。前不久中央提倡“走转改”,在一些媒体的宣传片里,我们常常能听到“弯下腰倾听百姓的心声”之类的话语。当你觉得你还需要“弯下腰”的时候,实际上潜意识里你已经觉得自己是在上面了。你为什么不想想你和他们是一样的呢?我们有些媒体的优越感,藏都藏不住。

■生活教给你“想明白”

●永远不要忘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对自然、对历史、对权力的来源,似乎都缺乏敬畏。

解放周末:无论是“主持人”,还是“人”,绚烂之后,都将归于平淡。平淡中才蕴藉着对自己和人生的真正明白。在你看来,做一个明白人难吗?怎样才能做一个明白人?

孟非:一个人的状态大约来自这几个方面:受的教育、家庭背景、性格和生活经历。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知识分子,你会看到很多不同的呈现。有的人姿态很低,有的人就特别想要维护所谓的高端形象。就我能看到的情况来说,真的大家,往往姿态很低。反而是一些中青年的所谓“精英”,总是刻意要表现那种无法掩藏的优越感。我们请来的很多专家学者,他们在私底下聊天的时候也会好好说话,但是一旦面对镜头,就一定要以他们认为的社会约定俗成的教授的形象说话。可能我们的文化里人文主义的成分少了点,对人分三六九等的等级感的维护过于强大了。我们太多地被职业、身份所约束,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这种社会生态对于明白“我是谁”,是很有障碍的。

解放周末:想清楚“我是谁”,就要先明白“我从哪里来”。

孟非:一些主持人会自以为是,恐怕也是因为不明白自己的光环从哪里来。鲜花和掌声是从哪儿来的?是观众拿遥控器给你的。永远不要忘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解放周末:这种清楚的领悟,是否与你的人生阅历有关?

孟非:我觉得高考落榜、当过工人等这些经历,其实没有那么特别,没必要把它描述得那么苦。我之前的经历给我的收获是,在看待很多问题的时候,我能够知道社会底层人的一些想法。所以在节目中,对那些比如卖菜的、来自农村的嘉宾,我会天然地有一种亲近感,有时候我愿意帮他们说话。

解放周末:有一种天然的平民情怀,并且由衷地愿意去“接地气”?

孟非:对我来说甚至不存在“接地气”的问题,因为我就在地上,我从来没有在“上面”待过。

解放周末:乐嘉曾这样描述你:“在节目里,说起一个可乐瓶,能激发他对于环保现状的愤怒;有人说喜欢飙车,他会联想到70码;有人说希望生3个孩子,他会联想到计划生育政策。他做了十年的社会新闻,天天关注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他对这种东西很敏感。 ”这种敏感,是否反映了你对生活中许多人事的一种“明白”?

孟非: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缺少思考和分析。我特别欣赏的一句话,也是我几乎每天都用来告诫自己的一句话,就是“都会过去的”。很多苦难,会过去得比你想象的还要快;那些荣誉、光环、鲜花、掌声,同样会过去。当你明白人生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你就不会为那些虚荣的东西那么陶醉、那么享受,也就不会为眼前的黑暗和苦难那么绝望、那么沮丧。

孟非

解放周末:做一个清醒的社会观察者。

孟非:是的。

解放周末:阅读是不是你另一种“想明白”的来源?

孟非:我读书读得不多,看报多一点。

解放周末:听说你每天看《人民日报》?

孟非:坚持几年了。

解放周末:还有一种阅读,是对山水风光的阅读。

孟非:是的。我刚才没好意思说,我现在看书看得最多的是《中国地图册》(笑)。现在的我,我更愿意去看一看很多地方的人的生活状态,看人和自己心灵的关系、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

解放周末:这样的出发点,赋予你的旅途以“旅行”之外的内涵,可否将它理解为是一种“地理行走中的人文阅读”?

孟非:我觉得你这个表述很准确。有一种“伪人文”的现象是,有些摄影者端着200毫米的镜头去西藏,看到一个老太太满脸皱纹,就“啪”把她拍下来。你认识她吗?你知道她背后有什么故事吗?其实你对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状态一无所知,你只是一个旅游者,只是走马观花,没有办法真正了解一个地方以及那个地方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我的书里花了很大的篇幅讲新疆。因为我在那里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我和那里人们的亲近感是不一样的。我觉得随便拍摄一个陌生人,是一种冒犯,对方是会警觉的,会感觉生活被你打扰了。但是,当你和他们亲近了,当他们不再觉得你是看热闹或者出于猎奇,他们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是不一样的,那才是我想看到的东西。

解放周末:这种人文情怀,往往与历史感有关。在行走中,你会特意去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吗?

孟非:我都是了解过后才去的。我去敦煌看完那些艺术瑰宝之后,找了个车去了另外两个地方,一个是阳关,一个是玉门关。其实我之前看过图片,知道那就是一个土包,竖了个小牌子,周围啥都没有。100多公里路,在戈壁滩上开了两个多小时,司机直纳闷:“你这是要干吗呀?那里连游客都没有!”我说:“我就看一眼。 ”毕竟,我们年少时读到那么多诗说到过它们,比如“西出阳关无故人”,比如“春风不度玉门关”,心中总有那么一种情怀。当你真的站在它的面前的时候,你会被那种巨大的时空感所震撼。

我去希腊也是这样,不一定非要到帕特农神庙或者其他伟大的古建筑面前才会有这种感觉,就是站在海边,看着海水拍打海岸,想到特洛伊战争就是在这里厮杀的,就激动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了!

解放周末:这是一种对历史的敬畏,所谓“心中有眼中就有”。

孟非:你说到“敬畏”这个词,我很喜欢。我觉得今天中国人就是少了点敬畏。过去我们都敬畏什么?最初我们敬鬼神,因为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后来我们敬皇权,因为皇帝最大,生杀予夺都在他手里。但是到了今天,我们还有什么敬畏的?有些人为了蝇头小利甚至可以无恶不作。我们对自然、对历史、对权力的来源,似乎都缺乏敬畏。

解放周末:缺乏敬畏,就无法真正明白“我是谁”。

孟非

孟非:只有在大自然、在历史面前,你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只有到了一定的岁数,才知道过早地、轻率地下结论是多么幼稚。

■面对成功,明白“我是谁”

●现在有些人出了名,他的语汇里就没有“我”这个字了,他会说自己的名字。

●我相信,你最后留给别人的,一定不是登台亮相时的样子,而是离开时的背影。

解放周末:从励志版的奋斗经历,到如今的家喻户晓,你认为自己成功了吗?

孟非:说不成功,也矫情。到哪儿都有人认识你,出机场还有人送花。如今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对成功的理解,恐怕可以表述为“发大财”、“当大官”、“出大名”。《非诚勿扰》刚开播的时候,老有男嘉宾说:“我现在开了个公司,我的目标是35岁前公司上市,40岁时挣到几个亿,然后环游世界!”类似的话我听过不下10遍。我就会对他说:“小兄弟,生活是你想的那样吗?”

解放周末:那么,你想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孟非:在现实生活中,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我特别愿意在节目里跟年轻人表达,成功可能有别的方式,比如你能自食其力,能让家人平安幸福,有人爱你,你也能去爱别人,我觉得这种生活就是很体面、很快乐的。如果你还能从一份职业当中得到快乐和别人的认可,这就相当成功了。欲望在没有实现时是痛苦,在实现了之后是空虚,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有那么多乱象。不正确的成功观,会毒害人的心灵。

解放周末:主持《南京零距离》一举成名,与现在《非诚勿扰》功成名就,有区别吗?

孟非:唯一的区别就是,以前在江苏哪儿都有人认识你,如今在全国哪儿都有人认识你。

解放周末: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什么?

孟非:出差比以前多了,生活作息有点儿变化。还有,以前离开江苏就可以不用戴帽子了,现在也要戴帽子了。

解放周末:听说你还常去菜场买菜。有一次,一个卖菜的在吆喝着“豇豆三块一斤了啊”,看到你走过来,就吆喝“孟哥来买菜了啊!豇豆三块一斤了啊!”听到这样的吆喝声,你的内心会不会有一种幸福感?

孟非:我要是二十多岁就这样,肯定觉得很幸福。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我觉得对男人来说,这话不见得对。要是一个人二十多岁就像我现在这样的话,可能就会毁了。

解放周末:对成功的迷惘,势必带来自我的迷失。

孟非:一个特别明显的特征,就是现在有些人出了名,他的语汇里就没有“我”这个字了,他会说自己的名字。比如,我不说“我昨天去吃了个饭”,而是说“孟非昨天去吃了个饭”。他认为他的名字已然是一个符号,他不再用第一人称了。

解放周末:出名往往伴随着一种“飘”的感觉,步伐飘了,眼神飘了,思想也飘了。

孟非:因为他们不明白我前面讲过的一句话,“都会过去的”。

孟非

解放周末:你是怎么想明白的?

孟非:或许跟我的性格有关系。我不是那种有雄心壮志的人,想要成就一番大事的人,打小就没有,现在也没有。我就是这样一种性格的人,所以可能更容易把这个事儿想明白。

解放周末:因此你特别不喜欢那些有见不完的人、吃不完的饭的生活?

孟非:是。我特别讨厌那种状态。我有一次在从上海回南京的火车上,旁边坐了一个女的,一直在打手机,从建筑垃圾的处理到公司的业务,用英文夹着中文,跟这个说完跟那个说,没完没了,到镇江了还在讲。当时我很想对她说:“大姐,您歇一分钟,可以吗?”

解放周末:你的家人是否满足于你现在的“名人状态”?他们看你的节目吗?

孟非:他们没什么感觉吧。我妈、我外婆看《非诚勿扰》。我外婆耳朵不好使了,我在节目上说啥她听不见,但是看见我站在那儿,就很高兴。我女儿上初三了,那么多功课,哪有时间看电视?我太太有时候在健身房跑步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在看《非诚勿扰》,她也看几眼。反正家人看不看由他们,我无所谓。

解放周末:你交往的圈子有改变吗?

孟非:跟十年前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小时候和当工人时的那些朋友。跟我接触最多的,一个是我干印刷时候认识的电工,还有一个是小时候住一条街上的。可能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对接纳朋友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解放周末:看来,在成功带来的繁华之中,你正在努力地甘于寂寞。

孟非:是。我相信,你最后留给别人的,一定不是登台亮相时的样子,而是离开时的背影。如果你习惯了有人前呼后拥的日子,总有一天,它会过去的。等到没有人找你签名了,没有人跟你合影了,坐下来时也没有人偷偷看你了,那种寂寞和失落,你怎么受得了?我觉得,解决它的办法就是,在你还很红的时候,你就愿意寂寞。在这个舞台上,你无论以什么方式出现,最终都是要谢幕的。

解放周末:可以理解,你修改了自己的著作《非说不可》的作者简介,还改了最近的《随遇而安》的宣传语,都是出于这样一种寻求内心安静的心理?

孟非:对。原来的封面上有好多什么“励志的人生”啊这些修饰词。我说,把它全部拿掉。这并不是我想要低调的结果,而是我确实觉得,你要想这本书对你的人生产生巨大的教益,千万别买;你要是想从我身上学习到什么,也别买。买这本书唯一的意义是,你觉得孟非这个人还蛮有意思的,愿意了解一下这个人。

解放周末:看了以后能有一种快乐。

孟非:觉得没浪费你时间,就够了。你以为你看了比尔·盖茨的书,你就能成为比尔·盖茨吗?所有的“成功”,都有不同的道理,我们阅读某个人的经历,不能复制成功,而是丰富、充实我们自己的生活,仅此而已。

解放周末:那些修饰词,对你而言反而是一种多余。

孟非:很多人说,这本书的语言很朴实。我说,你让我不朴实,我不会。所以,我把所有自恋的宣传词,像什么“非常经历”、“难忘”、“坎坷”……统统给删了!

更多相关推荐:
采访总结

个人总结心理学采访作业到这里终于算是告一个段落了。自己也长舒了一口气,中间发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狠狠的考验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把,好在最后能够顺利的解决一系列的事情,顺利的完成我们的采访。这次的作业是要我…

国家水利部部长陈雷20xx年5月21日在“中华环保世纪行” 宣传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在“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国家水利部部长陈雷(20xx年x月x日)尊敬的汪光焘主任委员、张文台副主任委员、王庆喜副主任委员,各位记者朋友、同志们:今天,全国人大环资委与水利部共同举行“中华…

采访生活部部长秦春阳

采访生活部部长秦春阳作为系学生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活部主要负责同学们日常卫生方面的工作,今天我们有幸请到系生活部部长秦春阳,请他来谈谈有关生活部的点点滴滴。记者:作为一名合格的生活部部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

北京小记者培训学校世界卫生日采访活动家长意见反馈表

世界卫生日采访活动家长意见反馈表尊敬的_________学生家长:您好,孩子已经来到我们《小主人报》新闻学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面对您们的信任,我们感觉到责任的重大,并一直努力着。小记者课程开班以来,我们对孩子成…

采访稿

高举团旗跟党走――大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荣明耻,从青年做起―――院团委举行共青团五四表彰大会4月x日晚,院团委在学院礼堂隆重举行20xx-20xx年度共青团五四表彰大会,党委书记、院长梁深洪,党委副书记吴善…

青年文明号采访材料

一、医院发展情况:近年来,我院在区委区政府和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院(干部职工)团员青年努力工作,奋力拼搏,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年x月份被团区委评为“青年文明号”光荣称号。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地球一小时”采访策划 第七组

“地球一小时”采访策划(成员:于珂悦、叶婧、王萧萧、姚瑶、张三九)一、采访目的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x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

学三年级采访作文

学三年级采访作文我最熟悉的人我的妈妈石市广场路英才小学302班詹刘润东时间20xx年10月10日晚上地点家里采访人东东采访对象我的妈妈东东妈妈我今天来采访你好吗妈妈爽朗地笑了高兴地回答说好啊东东妈妈我问你你小时...

采访计划范文

采访计划范文txt和英俊的男人握握手和深刻的男人谈谈心和成功的男人多交流和普通的男人过日子策划一采访西南科技大学龙新通讯社的策划书一采访主题了解西南科技大学龙新通讯社的成立与现状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计划二选题意义龙...

采访发言稿

银座168家居世界栏目访谈稿画外音潍坊银座国际家居购物广场位于潍坊经济开发区318国道与银座大街交汇处交通便利是潍坊规模最大也是首个家居SHOPPINGMALL场内有上百家品牌过硬质量过硬服务过硬的家居品牌厂家...

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一关于企业家本人的1您个人的基本情况2简单说说您创业前的人生经历3是什么促使您有了创业的动机和行为4说说您的创业经历5实际创业与自己的创业初衷最大的区别在哪6您认为只有具备了什么条件才能进行创业7简单的...

新闻采访提纲及范例

新闻采访提纲1采访主题维护公民的隐私权2采访目的通过采访认清自己身边存在的隐私威胁和隐患了解侵犯别人隐私带来的伤害使大家对维护隐私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和提高让大家树立隐私意识并且增强尊重他人隐私的责任感3事件相...

采访(30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