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考试参考经典影评

时间:2024.5.15

先来说一下影片的四个环节:烟、酒、茶、糖

烟,是三峡民工分甘同味的奢侈品

酒,是男主角韩三明带给亲家的“礼品”,可是女人的哥哥却说“我不是你哥,我不要你的酒”

茶,是沈红的丈夫留下的唯一物件,找不到丈夫,她独自品尝他留下的茶

糖,小马哥在赴死之前的美好向往--“老板每人给我们50块”也是两夫妻你推我让的感情见证 再来看看片中的对话

1. 三明在来奉节县的船上遇到小混混打劫,小马哥看着他随身的包里全是茶杯牙刷之类的,说了句“穷鬼” 可是他却和三明一样住在一块五一天的唐人阁客栈里

2. 开摩的小伙带三明来到“青石街5号”,看着一片汪洋说“中间那个土墩墩就是青石街5号”

三明要去找拆迁办,小伙子长时间望着江面“看到没,停在那边的那条船,我家原来就在那底下,早就没的了”话中透着不舍与伤感

3. 拆迁办的人说“一个两千多年的城市,两年就把它拆了”

4. 开摩托的小伙把三明拉到何老板的客栈

何老板:我们住宿费每天三元,三块钱一天

小伙答腔:啥子三块钱一天嘛,三峡的旅游市场都让你给搞乱咯

何老板:好好,看在小伙子名下,一块半一块半

小伙拉起三明:一块二,走

何老板:好好好,一块二就一块二

过了一会儿,小伙子跑来跟何老板要回扣:拿钱来撒

何老板:哟,你最会帮外人说话啊,一块钱哦,给你给你

5. 三明和拆房的民工聊天,人家问他,有没有去过夔门,他们给他看新版的10块钱人民币背后的图案 三明看过以后,拿出一张旧版的50块钱:你看,我们老家也在钱上,这儿,黄河壶口瀑布

民工:你家乡风景好美哦~

6. 小马哥模仿周润发:现在的社会不适合我们了,因为我们太怀旧了

7. 独臂男人去几年前就破产的工厂找厂长讨要工伤赔偿,厂长在他们离开后对着下面喊到:

小王,那几个人干啥子唉,不许拿厂里的东西,国家的财产要保护好!

8. 沈红去找厂长问丈夫的事

沈红:厂长,打扰一下

厂长:你是谁啊?

沈红:我想跟你打听一个人

厂长:我们这儿散都散伙了,你打听谁啊?

沈红:江西过来的,在你们厂搞过供销,宜昌当过水电兵,是战友介绍过来的

厂长:郭斌?

沈红:对,郭斌

厂长:这个人,我不认识

9. 16年后三明和以前买来的老婆终于见到了面,恍如隔世,长时间一言不发

女人:你饿不饿,我去给你买碗面吃

三明:不饿......你现在好吗?

女人:不好

三明:我对你那么好,你都要跑

女人:那时候还年轻,不懂事......早不来晚不来,为什么十几年了你才来找我......

10. 三明和女人现在的男人坐在一个桌子前喝酒,女人站在窗外,无奈的看着

三明:我要把她带走

男人:那看她怎么说嘛

三明:成全我们吧

男人:我看这个事也可以,但是他哥哥欠了我三万块钱,只要给我就行了

三明喝了一口酒,坚定的说:等我一年,我给你!

镜头和片段(全剧最富有灵魂的地方啊)

1. 开场,模糊的开场,满船的底层生活者,他们打牌、抽烟、发呆、算命、炎热的气候,最后定格在坐船

尾的韩三明

2. 三明跟开摩的的小伙来到“青石街5号”,镜头长时间停留在江面的土堆,江面下是有着两千年历史的奉节县古城

3. 县城中,有人在描油漆:三期水位线156.50M.预示着县城在几年后将全部淹没,与此刻县城中的生气勃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4. 小马哥学发哥用钞票点烟,三明要给他点烟,他从报纸上撕了一条,点燃

5. 整部电影中出现最多的镜头:废墟里的屋瓦,民工不停的拆,不停的砸,再到县城中密密麻麻的还住着人的房子

6. 三明站在夔门前,拿出新版的10块钱

7. 在废墟中喷洒消毒水的工作人员,拆了一半的房子,遗留下半面墙,贴着瓷砖的墙壁上挂着“努力”,贴着周杰伦的海报、奖状、屋子原来主人的照片,还有拥挤的房间格局、厨房里的灶台,这一切,正是本片的另一个名字“Still Life”

8. 那个唱流行歌曲的孩子,扯着嗓子人模人样的唱着“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第一次是唱的是“老鼠爱大米”,第二次唱的是“两只蝴蝶”,这两支流行到烂俗的歌曲唱出了小城市中的新生活气息

9. 那个女人,我不太能确定她的身份,是导演的暗示吗?她男人,就是那个独臂人,她把三明带回家,跟男人问了些话,独臂的男人就起身离开,女人把房门带上,三明问:你男人啊?女人答:是啊,在打工的时候把手搞断了.三明掏口袋,女人说:不要着急,等下再给.后来生活的不尽人意,让她离开奉节县,往广东去了

10. 破产倒闭了的工厂、肮脏又冷清的车间,生锈的锅炉、零件,还有独臂男人和他的妹妹孤零零的站在浓重的光线下.沈红拾起一把斧子,一刀劈开铁锁,乱糟糟的柜子里立着一袋“巫山云雾”

11. 一个穿着绿色T恤的年轻小姑娘,腼腆又羞涩,问沈红她们那里需要不需要保姆,沈红抬头望了望天空,此时,有大片乌云遮日,气氛压抑,小姑娘低下头,不安的看着手里握着的一把野花

12. 沈红去找丈夫的战友,他和单位的同事正在挖掘一个西汉的古墓,县城中到处都是拆毁的房屋,没有房屋拆,人们就挖土掘墓,乱糟糟的生活

13. 王东明家的一排手表和钟,暗示着什么?时间吗?

14. 大部分的县城市民都在忙着搬迁,某个单位的领导却在此时,花了两亿四千万造了一座辉煌气派的大桥

15. 沈红终于找到丈夫,无言以对,丢下一句话:我走了

两人来到江边,尴尬并且僵硬的靠近,跳了一曲舞之后,沈红跟丈夫提出离婚

16. 哄笑的民工和卖艺的乐团,极不协调又极其协调的两个群体

17. 下雨天,三明不开工,打电话给小马哥,在废墟中听到“上海滩”的手机铃声,废墟的一面墙上刻着:三期水位线156.50M.小马哥的遗像--年轻,张扬的生命的逝去

18. 何老板在大桥下的新家

19. 那个女人因为生活困难要去广东找出路,遇到三明,三明正忙着奔波于各处拆房

20. 三明为了还前妻的哥哥欠下的三万块钱,决定回老家替黑窑挖煤卖命挣钱.八个民工听说挖煤每天能挣200块,欣然答应要跟三明一起回去挣钱,热热闹闹的和三明喝了两次团圆酒,三明诚恳的告诉他们挖煤是拿命换钱,危险性很高,大家又举杯,这次没有一个人说话,镜头移到角落里,一个男人沉默的抽烟

再来,就是导演所强调的超现实画面

1. 飞碟UFO,两位主角望着飞碟,似乎并没有让他们太惊奇.巨大的砖块结构轰然飞上天空

2. 小马哥约了三明晚上喝酒却没出现,另外一桌,三个穿京剧戏服,画脸谱的人,两个在用手机打游戏,另一个在瞪着眼睛发呆

3. 最后,高空走钢索的人.是在暗示生命只是命悬一线吗?

最后,音乐

1. 开场和结尾好象是一样的音乐,我听到有“家乡山高水远”等等,声音悠远空旷,迎合三峡的美景,浮想联翩

2. “好人一生平安”和“上海滩”

也许像三明这样的人,老婆孩子都在身边,早上进窑洞,晚上能活着出来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吧.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终于滔滔的江水即将淹没奉节这个小城,正如旅游油轮上广播的“为了三峡工程,县城的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三峡好人》是这样一部电影:

看的当天,我们还看了一部《开水要烫,姑娘要壮》,其实也做得不错,

但是看完《三峡好人》之后几乎就全忘掉了。

而到了今天,吃饭喝水的间隙,

我也会突然爆出来一句:“老方,三峡里面,那几个空镜头多棒啊!

因为之前简单采访过贾樟柯的缘故,

所以那几组空镜头会特别留心:

就是韩三明从麻老大家里出来,路过几个工人在拆空屋,

墙壁上飘动着一张“奋斗”,

镜头拍摄了几个空屋,遗留着搬走的主人生活过的痕迹:

墙壁上的周杰伦,奖状,条幅。

那是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所爱,所喜,荣耀和经历。

而这些人群,已经被驱逐,被疏散,漂泊和游荡。

我超级喜欢贾樟柯的电影现在做到了这个地步:

用笔就像散文一样,情调有十足的诗意,

但是故事的架构是完全的故事,镜头语言则是绝对的电影。

就像一代宗师已经打通了全身经脉,无招胜似有招,

电影到处流动着充沛的元气和激情,

下手如此迅猛,捕捉又这样精确,

完全是现实的题材和细节,但处处有一种超现实的荒诞,

这样的调子和眼下的中国实在是太贴近了!

我们不就是在一个疯狂的时代?

赵涛去工厂找丈夫,七八个民工在拆迁工厂的巨大钢管,

其中一个在砸自己正在站的栏杆。

这样的笔触是不是超现实?

你砸自己的栏杆做什么?砸断了,你是不是要掉下去?

这些东西,深想下去,真的觉得非常震撼。

刘伽茵说:回头去看并不难,难的是现在就看。

眼下有一批电影是以六十,七十,八十年代做背景,为什么没有人写当下的事情?

我不喜欢温情脉脉的去看过去的残酷和美丽,

我喜欢即便是非常粗糙的,即兴的,随机的,但是身在其中,绝不推拒。

贾樟柯在《三峡好人》里毫不掩饰的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拆迁办的人说:“两千年的一个城市,两年就要拆掉,问题自然是很多的!”

工厂的厂长也公然把厂子卖给一个厦门女人,

厦门女人搞的拆迁公司,负责的却是一个叫做郭斌的男人,

这个男人俨然是黑社会的老大,下面有一帮包括小马哥的人给他卖命。

事实上,小马哥也确实卖了命,他被埋在拆迁楼的砖石中。

独臂男人的女人大概是一个暗娼(说话腔调应该是我们巫溪那一带),被迫要飘零到广东去。而拆迁的民工们七八名(刘小东油画的模特们),也将生死付给一杯水酒,

准备跟随韩三明,千里迢迢的去山西挖煤,

尽管他们也因为“危险”而短暂沉默过。

生活就是如此,生活也必须如此:STILL LIFE,贱命就是要活下去。

一个山西来的男人,寻找十六年前买到的媳妇,

一个山西来的女人,寻找已经两年没有回家的丈夫。

看似没有关系的两个人,贾樟柯淡淡的把两条线索勾连在一起。

我们觉得是有三处,一是厦门女人,一是独臂男人,一是郭斌的小弟小马哥。

看完了电影,信息量如此之大,已经很多吉光片羽,不复记忆,

也很难整理出一个框架来描述,

脑海中全是画面,一副一副:

诸如韩三明从船上下来,路过一片废墟,暗处的烂楼上蹲着高高低低几个民工,

诸如韩三明和女人对坐,聊十六年前的恩怨,背后飘动着一张破烂的塑料布,

诸如总是从赵涛脸上蒸发出来的油汗,薄薄的附着在她皮肤的表面,

整个城市的闷热,变成一种情绪,一种催促和一种宿命。

诸如赵涛去工厂,恰是独臂男子随妹妹去讨公道,有一个镜头给了这兄妹俩:

他们站在烈日下,背景是废弃的巨大的工厂,依靠着自行车,

公道是讨不到的,钱也自然拿不来,镜头大概给了他们俩那么一秒钟,他们孤告无处的站立着,

而这一秒钟,让我很感谢贾樟柯。

喜欢的地方实在太多,无法一一列举。

静寂的云啊,和我们那喧嚣不止的家园

“一个两千多年的县城,两年多就拆了,怎么能没问题?有问题也得慢慢解决!”《三峡好人》里,一个拆迁所的工作人员用没好气的语调回应来拆迁所吵闹的小市民。吵闹声在电影里足足持续了一分多钟,我心中满怀亲切的感动。——我是四川人。我知道在那拆迁中的小县城这样的争吵必然时时刻刻发生。但导演把它抽离了出来,赋予了一种极为现实的荒诞感觉。

这一期的《读书》上有关于《三峡好人》的座谈,其中有人就这么说:中国的现实因为其极为封闭而具有了一种巨大的荒诞性。为一部新电影专门开一个座谈并费十多页的篇幅刊登,我觉得这应该是《读书》的第一次。 作为一个在电视台工作了半年的“情感类节目编导”,我时时刻刻都在躬奉这样的荒诞时世,因此对我们身边现实的荒诞有着入骨入髓的体会。因此电影里赵涛和韩三明都抬头看见夔门上空一个形似UFO的物体在光天化日下飞过,或者王宏伟门口的那栋孩童玩耍的气势恢弘的古石楼突然像火箭一样腾空而去了,或者韩三明离开三峡前看见一个人在两栋危楼间的电线上走钢丝,这些都不算荒诞:不比两千多年的县城用两年拆掉荒诞,也不比某个大腹便便的男人手一挥,长江两岸于是亮起璀璨灯火更荒诞。

身处这样的时世而不产出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是一大怪事。

《三峡好人》的碟出了好久了,但我一直等着电影上映那天。——既然这一年里因为种种因素我进影院看了《夜宴》和《黄金甲》,没有理由不去看《三峡好人》。因为这是一部真正的中国电影。

它让人看到的是真正的中国??不是子虚乌有的古代,胡乱捏造的情爱,竹林、菊花、乱伦、杀戮和爆乳。它讲述的是中国,那8亿没人理会却倔强活着的人们的故事。它不是猎奇、俯视、然后讲一堆似是而非的大道理,意图告诉你哲学思考是多么的玄乎。它的目光是平视的,镜头扫过那些船工、拆迁工,那些光着上身喝着劣酒抽着劣质烟的人们,满怀亲切而温柔的哀伤。——他们是我们中间的,我们也是他们中间的。中国是他们的中国,虽然你们都忘了。

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们会用一种圆滑虚假的口吻和训练有素的感情念:“民工兄弟们啊,你们辛苦了!”然后让所有人都掩耳不迭。其实没有人记得他们。他们在无数个让人遗忘的角落像苔藓地衣一样倔强生长。

真正关注现实的中国电影你见过吗?不是玩另类玩畸恋意淫艺术,不是玩大片玩唯美其实内心苍白薄弱,也不是躲在安全的历史里故作忧国忧民,也不是搞些小贫嘴小闹剧还觉得自己好幽默,也不是制造一堆空洞泡沫把电影当印钞机?

我要说《三峡好人》在过去几年我看过的许许多多中国电影之上,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理由,一句话已然足够:这位导演真正获得了我的尊重,这部影片真正获得了我的尊重。能全心地尊重一个人是幸福的。我渴望能尊重一个导演一部电影很久了,我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

捧回金狮奖后,贾樟柯的名字一度出现在各大媒体的访谈名录上,还曾在某本杂志的封面上,看到他靠着摄像机微微笑的照片,像个好脾气的男孩子,一点也不想故意唬人。作为一个对媒体失望的媒体人,我不曾去翻阅任何一篇访谈文章。因为我曾经见过他,在前年他来复旦的讲座上。他放映了他的短片《公共空间》。

那时我和我的一个写诗朋友两京一起去的,她看完了《公共空间》,就坚持要走,我问她为什么不留下听讲座。她说:这个片子拍得非常好,已经够好了,我不需要再听他说了。然后朝我笑了一下,就走了。

那天她回去写了一首诗,我记得第一句“火车像斑马??”,问她何指,她说:“我就觉得火车像斑马嘛。”那北方的开在寒冷路上的火车,冒着白气。一个男人裹着军大衣坐在候车室里,许多人背着编织袋冲进来,许多人又走了,一个女人来挨着他坐下,两个人静静地坐着。然后女人走了,男人继续坐在那儿,风吹得小站上白色的隔门忽开忽合,站台远方就是夜,哐当哐当的声音,响在无边的寒冷里。——这是《公共空间》的开头。

贾樟柯是一个诗意的人。那天,我还记得有人问他:在《任逍遥》里面有一幕,是赵涛举着遮雨的白油布在走,这个白油布,有什么寓意吗?贾樟柯给了一个意外的回答(那天的很多话我都忘了,唯独记得这一个,也许记忆也已有偏差了),他说:那是九月的时候,有一天,我去北影有点事,后来雨下得很大,我就站在那个柱子下躲雨,看见几个女孩子跑过来,每人都举着一块白色的布在头上遮雨,一会儿就跑远了,我觉得特别美,我就想,有一天,一定要把它要用到我的电影里面去。

他话音刚落,教室里竟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

我始终相信艺术的真谛是可以简简单单说出来的东西,我始终喜爱并且尊敬那些坚持用简简单单的语言谈论

艺术的人们。

那天,听他反复地用“诗意”这个词,很有点意外。那时我眼中的诗意,尚还是一种避世的诗意,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杜鹃声里断斜阳,花为肌肤雪为魂。所以在《小武》、《站台》里突突的摩托车声,街上廉价的流行歌曲,男人懈怠慵懒的姿势里,我只看到那似乎从日常生活里直接搬进电影里的令人不快的脏乱和庸常。法国著名影评家为《小武》写的《爱与微笑的时节》,是篇极好的影评,我曾奇怪于他用这个如此美丽的名字来讲述小武的故事。 ——是在很久以后经过无数次火车长途旅行后,我才学会欣赏生活粗礰表相下生命的隐忍、坚强与温暖所诉说的一种深远而踏实的浓重诗意。就如同电影里,一个孩子在船头直着嗓子唱“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长江边的小县城里的忙碌嘈杂一如我们熟悉的家乡,但小城之上的崖上的红线写着“三期水位线”,令生活的常态抹上荒诞色泽;摩的司机指着水中央的一块土坡说:“这就是奉节县青石街5号”,韩三明呆了半天,才回问了一句:怎么都是水?就像在那个不知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白衬衫英俊少年小马哥的尸首前,韩三明用三根香烟点上三炷香??

我要单独提出自己记忆最深的一幕来细讲:拆房工人的头问韩三明:你经过三峡,看到夔门没得?韩三明说没看到。工人遂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展平了说:你看,就是这个夔门。韩三明接过来,我们才发现那是一张10元的人民币,(我们多少人是第一次注意到10元人民币背面画的是夔门?)韩三明说:我的家乡也在钱上呢。掏出一张五十元的人民币,说,你们看,这是黄河壶口瀑布。在昏黄的灯光下,几个工人凑过去细看,小声评论,工头说:“你的家乡还可以哦。”

那一刻,我突然鼻子一酸,我想这一幕场景,我会记得很久,很久。

也许以后每次看到50元人民币,就会想起在家乡,在这个淹没在水下的小县城,20xx年有一个夜晚,亮着昏黄的灯光。

顺便说一下,观影那天,是《三峡好人》在新街口影城首映日,因为是周二周三半价日,售票处排起长长的队,我排了足足一刻钟,前面还有二十来个人头,电影快开始了,只得找个看上去面善的年轻人,插了队买好票进去。电影是在一个小厅放映,7点钟的黄金场,稀稀落落只坐了不到10个人。想起前两天非半价日我陪朋友看《博物馆奇妙夜》一个大厅都快坐满的盛况,我心里简直有点愤懑。

朋友说:How people can be blind like THIS?

我不知道,

《三峡好人》让我回味了很久。

这个世界上的电影大体有两种回味。一种是实在拍得太好,电影演完了,每每回忆起来,越想越好,所以就绕梁三日,回味悠长了;另一种是电影中有太多让人迷惑不解的地方,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没能完全明白,所以电影结束后拼命回想,想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也是一种回味。弄明白以后,如果这些对细节的解释加深了原主题的深度或者更好的解释了人性的发展演变,那么很有可能就继续回味下去,成为第一种性质的绵长悠远;但如果细节、疑惑虽然解释清楚了,可对深化主题刻画人性没什么太大帮助,那么回味只起到了把故事补充完整的功用,完整了,故事终于结束了,回味也就终止了。

我对《三峡好人》的回味,就属于最后一种状况。

整体说来,这部电影算相当不错的。立意高,象三峡移民这样敏感与沉重的现实题材,目前中国大陆的电影实在在太少了。数数近期的大陆电影,《夜宴》、《黄金甲》、《云水谣》、《疯狂的石头》、《大电影》等等,最终好坏不说,但在起码在历史责任感上它们都应该向《三峡好人》致敬。同期的《落叶归根》尽管在题材上非常接近平民生活,用冷幽默的方式描述了社会底层的苦难与煎熬,但在厚重感上《三峡好人》仍然胜出一筹。可以说,贾樟柯是早已脱离了“文人小格调”的导演,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较高层次的艺术追求。在表现手法上,贾樟柯的细腻再一次展露无疑。电影中的两条线索——煤矿工人韩三明来奉节寻前妻女与女护士沈红来奉节寻丈夫离婚——都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行进着,主人公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表情都不放过。这点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尽管让人偶尔觉得无聊,但从人物刻塑造性格刻画的角度来说却是相当真实与必要的。当然,这样缓慢的节奏更提高了对表演真实性的要求——演员不能靠“演”,而非得先溶入角色当中,韩三明就是韩三明,沈红就是沈红,对话也好肢体动作也好,他们就是在镜头中真实生活着,不能为了镜头而夸张或激动。在这一点上,两条线索相互辉映,表现得相当精彩。除了节奏与表演的细腻,电影画面构图与色彩也非常值得称道。蓝绿灰的冷基调恰当的服务于主题,三峡的山水之美与拆迁中的人为杂乱作对比,“变革”的感觉单从画面上就展露大半了。

但是除了这些“大原则”上的优秀,《三峡好人》中的许多细节却很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外星飞碟,三峡纪念碑腾空而起和结尾处的走钢丝。前两处,在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中虽然荒谬,但拉拉扯扯总算能有个解释,比如飞碟刚好把两个平行故事连接起来,之后三峡纪念碑的起飞因为有前面的铺垫就不那么莫名其妙了。至于寓意,可能是寓奇迹,也可能仅仅是压抑故事中的浪漫一笔,纪念碑飞走还可能是隐讳的抨击整个三峡工程的破坏

性;最后的走钢丝就需要点背景知识了,据说当年可可轮和阿地利都曾经走钢丝跨越三峡,导演大概是想用这个细节来表达三峡大舞台的意思:浮光掠影,人聚人散。这些令人费解的细节,正是我在开文处说的“最后一种回味”:回味之后,对这些细节的寓意基本有了猜测,却发现这些部分并没有使电影本身增色许多,于是回味终止。

在这里,我想比照一下20xx年的美国电影《致命魔术 (The Prestige) 》。电影讲的是两个师兄弟魔术师对魔术的痴与狂。一个与同胞兄弟轮流上台享受欢呼与掌声,一个自我牺牲自我毁灭让复制品延续艺术生命:两种人性都泯灭在痴狂之中。这部电影在节奏上前慢后快,前面的铺垫与小细节行进的有章有法,尽管称不上细腻,但详尽总还是做到的;后面节奏越来越快,所有悬疑的解决都是以“超音速”进行的,脑子慢的如我,在还没彻底明白的时候,故事就已经在高潮中结束了。同样的,我也开始对影片回味——因为前因后果太混沌了,我得理清楚啊——慢慢把故事理顺,前后的关联处一一接好,这才发现故事要表达的主旨。这种人性在狂热中的沦丧,不管是哪个师兄弟的表现方式,都与电影省略的一些空白密切相关。而对空白的回味丰富突出了主题,让人赞叹故事的深度,尽管也有些遗憾剪辑的急躁。

而《三峡好人》中这些“奇怪”的细节和大量的艺术空白——情节上的省略,比如韩三明为什么突然跑来找分开十六年的前妻,沈红与丈夫之间究竟怎么开始分崩离析;情感上的断层,韩三明为什么那么固执与执著,沈红是因为新欢而决定抛弃过去奔赴新生活呢,还是抱着对生活彻底失望的态度来收拾自己破碎的爱情——在对影片主旨的提升中帮助是有限的。换个方式说,如果电影要表现一种分崩离析的社会动荡,那这些被省略的矛盾细节不够“大社会”;如果电影要突出的是底层人民的苦难,那么这些省略省就省了,完全可以不回想不回味。再说明确一点说,这些空白究竟是整部电影宏图中早已规划好的一部分呢,还是导演自己也在琢磨探索从而造成的结果?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电影所要展现的就是生活,导演的作用在于带动观众的眼睛,通过他的镜头看见一种现象,一种存在。至于这种现象与存在究竟代表了什么,导演可能是一种想法,观众可能是另一种想法,所以电影就什么都不说,以无代有以不变应万变。那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艺术的空白仍然有一个“度”的问题:究竟留多少空白才既不让导演的声音主宰电影,又不能说得太少让观众满头雾水莫名其妙?怎么掌握一个最完美的度?

尽管我知道一部艺术作品在创作出来之后再从创作者的意图,而不是观看/接收者的反映感受来分析是一种比较愚蠢的行为,但要回答上面的问题,这里还不得不从创作者的角度来体会一下艺术的空白。如果空白是在电影开拍时详细规划预留清楚的部分,那么我必须要赞叹导演的高瞻远瞩——不管最后的效果是否理想;如果空白是一种偶然,或者导演自己心中也疑惑着,空白是解决这种疑惑的一种手段:大家一起思考去吧!那我觉得导演在艺术水平上就差了一截。当然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与高瞻远瞩出来的完全一样,但偶然毕竟是偶然,如同撞大运,自己心中没有深入的把握理解全局,下一部电影还这么拍就可能没这么走运了。对于《三峡好人》,我无法分析出贾樟柯究竟是哪种状态,有的细节与空白我觉得他是深入思考了的,比如沈红老抱着矿泉水瓶拼命喝;有的我又觉得他是在“不懂装懂,故弄玄虚”,比如最后走钢丝的镜头,我就觉得十分矫情做作。我想不出来这些情节上的省略与情感上的断层是一开始就烂熟于心的必要表达手段呢,还是一种对“天凉好个秋”的拙劣模仿,尽管最后观众的接受结果可能都一样——毁誉参半,有爱有恨。

艺术的空白,到底有多空多白才最好?

说到这,我不得不提到20xx年我个人非常欣赏的两部电影:《阳光小美女 (Little Miss Sunshine) 》和《潘神的迷宫 (Pan’s Labyrinth) 》。这两部电影的共同特色是都留下了极其精彩的艺术空白。《阳光小美女》在中心矛盾爆发局面不可收拾之后嘎然而止,《潘神的迷宫》在现实与虚幻两个世界游走,直到影片结束的最后一秒还让人继续猜测感叹。在情节上,至少影片所展现的部分都是完整的;在情感上,两片都做到了前后通连顺理成章。尽管最近分段式电影比较流行,成为导演们用来制造悬疑带动观众的常用手法,上述两部电影却都是依照时间顺序单线行进的。可这两部片子,却都是“越想越觉得好”,越想越令人佩服导演结构安排的精妙,细节的精彩与主题的深度。这样的悠长回味是通过与《三峡好人》不同角度的艺术空白来达到的:故事进程的完整比照结局的空白。 还有一部充满空白的电影是我以前评论过的《大象 (Elephant) 》,该电影的空白在于“观点”,导演不遗余力的展示细节,却绝不跑到幕前下总结性评语,一切皆由观众自己体会。《大象》之所以优秀是因为观众“身不由己”的被带动,去主动思考,这一切都是依据导演预先的设想进行的,没有一样是“艺术的偶然”。而《三峡好人》中这些空白,却好比贾樟柯在荧屏前后出出进进,作为“旁白”隐讳的提醒观众一下他究竟想说什么,我个人觉得稍微有点让人反感。或者可以说,《三峡好人》中的艺术空白,有的地方太空,有的地方又不够,似乎基本以随意为主,前后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

前面说的这些对艺术空白的讨论都是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的。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可能这一切都不重要,只要有回味,管他是偶然的还是出于自觉的必然。何况,回味本身就是太过于个性化因人而异的东西,喜欢贾樟柯的,从心理上先接受了他的风格自然越回味越好;不喜欢的,骂一句莫名其妙或者“装什么大瓣蒜”也就完了。至于意识到艺术空白的重要性对欣赏电影是否有帮助,我也留个空白,大家各抒己见百家齐鸣吧。

贾樟柯的电影总是都不会让人失望,总是那么的写实,那么贴近生活。

电影以烟、酒、糖、茶(其实是烟酒茶糖)这些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事物为线索,展开叙述。而对于烟酒糖茶,我又有了另外特殊的感情。不爱抽烟,但是烟盒控十几年了。不爱喝酒,喜欢收藏那些小瓶的赠品酒,都是老爹给的。爱吃糖,各种糖,当然包括大白兔。爱喝茶,各种茶。

在现代社会里,烟无疑是陌生人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一种有效的工具。上午刚读到了汪曾祺先生的《烟赋》一文,现在回味起来还有种韵味。

电影里关于烟,印象比较深的有画面有一下几个:

三明给旅店的和老板还有“小马哥”上烟,一个外地人到了个陌生的地方,有求于人,这是必不可少的一课。 “小马哥”学电影里发哥点烟的动作,撕了块报纸当大钞,然后去点烟。虽然,故事没发生离现在也多少年,不过,这的确是那些第一批看着香港电影长大的80初一代们的最真实写照。80年代的港产片,确实塑造了那一代人的价值观,那种对“大哥”的崇拜,对地位的渴望。

“小马哥”在一次为“大哥”砍人的过程中,杯具的成为了牺牲品。三明,这个山西来的朴实的农民(或者说是黑煤窑矿工),是唯一一个守在“小马哥”身边的朋友。他为这个帮助过自己的“山峡好人”——“小马哥”送行,为他点了三支烟,放在照片前。兄弟一场,就当是给您烧香了。留意了一下,这回三明吸的可能是“天地”牌烟,很便宜的一种。不过,我觉得应该是“重庆天子”才对。

也不能忘记,三明把16年前他的女人离开他是留下的地址,记在了一张烟盒纸上。农村人都喜欢把烟盒留下来记点东西有没有,一定是这个样子的,全国各地都一样。那是“芒果”烟的烟盒纸。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三明对“小马哥”说的“16年前这算好烟了”。

还想提一下,当今中国现在这烟草市场,这可谓是封建割据的局面。各个省的烟草公司就像诸侯王,划定了自己势力范围,垄断地方市场,限制外地香烟入侵,或是外地香烟限量供应,尤其是抵制云南烟。同学说,有了“红塔山”,谁还吸“泰山”,那山东中烟还怎么混。

酒,不像香烟时建立关系的工具,它是加深关系的工具。烟一把火烧掉什么都没了,酒喝完了情谊还在(当然是对有情有义的人来说,无情无义者不列入人类行列)。

关于酒的镜头:

三明一个人从山西吕梁来到重庆奉节,特意带了两瓶家乡的酒来,给这位也许未曾谋面的大舅子。他没有说这是特意给你带来的礼物,只是说这两瓶就是从家乡带来的,你留着喝。礼轻情意重,这确实反映了中国农人的最朴实一面。

在那个所谓上层人物的舞会上,还出现了一张“重庆啤酒”的海报。多说一点,目前中国这啤酒市场可就和烟草市场大不一样了。几家独大的局面短时间内是不会打破了吧。去长沙的时候,想买当地的啤酒,结果便利店里几乎都是青啤。不知重庆那的街头小店里卖的是些什么啤酒,貌似有个山城啤酒。

最后,三明要回老家了,回老家下煤窑挣钱,来赎回自己16年前的妻子。和重庆的这帮一起工作过的兄弟们喝酒告别,看着他们拿着各种各样的杯具在那干杯,真像我们平日里在宿舍里喝酒的场面。

中国各个地方的人应该都有吃茶的习惯吧,西南人更是爱泡茶馆是不是,反正书里都是这么说的。

电影里茶讲的是另外一个故事,一个山西来重庆寻夫的女人,在丈夫的前工作单位的私人物品柜里找到的剩下的半袋茶叶。我不知道这半袋茶叶是什么意思,是寓意着夫妻的感情也会像茶一样一遍一遍的冲泡而变淡么??

这糖还不是一般的糖,特指“大白兔”,其实,我觉得电影里的加入这个情节还是很滑稽的。

“小马哥”在最后一次“出征”前,卖了一袋大白兔来犒劳他的兄弟们,还说好了让三明等着他晚上回来一起喝酒。“小马哥”也确实只是个孩子而已。

第二个“大白兔”就更有意思了,16年没见面的老夫老妻了,妻子给丈夫(三明)拿了块大白兔来,三明咬了一般,另一半给了妻子。他怎么就那么有爱那,电影里唯一一点想笑的地方。

关于大白兔,不能不想到《兄弟》里李光头和宋刚哥俩的兄弟感情。当时真是看的稀里哗啦的。

烟酒糖茶都说完了,当然也不能不说说电影里的歌。

重要的是这电影里讲的是发生在重庆的故事,虽然奉节县不是重庆主城,我想今天也逃不掉“一块红布”的笼罩吧。在电影里我们看到,那年的重庆的孩子还在唱肛哥《老鼠爱大米》和庞龙的《两只蝴蝶》,那年重庆的街头还有民间乐队在激情的演唱《酒干尚卖无》。当然,我们不在重庆也不知道现在那里有多么红,是不是真的像大家描述的那样子。其实,唱红歌也没有什么不好,也比你们破坏自然强多了。

电影里还有很多元素会给人带来冲击,码头、嘉陵摩托车、白色的两道筋背心、麻将、当然少不了所有中国城市共同的注册商标“拆”??

最后,我们问一句,远走他乡的三峡移民们,你们还好吗?

《唐山大地震》启示:现实主义的现代化过程

(本文刊登于《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作者:张宏森)

很长时间以来,纯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电影在市场中屡受挤对,处于边缘位置。有人悲凉预言,现实主义电影已退出主流,取而代之的将是形形色色的现代性。且不论现代性的标识究竟为何,但现实主义电影的集体“失语”几乎成为不争的事实。影片《唐山大地震》的成功上映,为这场朦胧中的争论投掷下重磅砝码,它有力地证实着现实主义电影在当今审美背景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在强劲地修正着关于现实主义电影的各种陈腐观念,将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创作进行着现代意义上的升级、转换和改造。可以说,这部影片的出现,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走向现代化过程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其意义超出影片本身,从而给中国电影带来普遍启示。

中国电影百年以来,一直在寻找和探索对于民族和大众最为可靠的道路,现实主义创作始终担纲先锋和中坚力量。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所形成的创作高峰,被诗意地誉为“行走的沧桑”、“不屈的悲伤”。然而,高峰过后,现实主义电影也面临着多种冲击:独树一帜的个人主体性冲动,冲击着以集体记忆和公共积累为核心的群体性模式;多侧面甚至是背向式观察与思考,冲击着正面表达与叙述的主导性思维;而现代性焦虑所引发的缭乱感受和破碎意象,也冲击着现实主义创作中曾经建构的完整性与和谐度。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特别

是在多媒体、新媒体的多重包围下,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从高峰跌入低谷。恰逢其时,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重装上阵,用科技和工业强势,重新缔造着电影的形态和类型,包括欧洲作者电影体系在内的世界电影阵容,都遭遇了好莱坞电影的席卷式裹挟,在这样的背景轮廓中,中国电影普遍陷入了“方法论焦虑”,现实主义电影的犹疑徘徊也在所难免。

横穿中国电影百年的现实主义创作源流,是否在今天揖别历史,消遁于无形?中国电影难道在百年之后,因为“方法论焦虑”,而进入令人目眩的方法狂欢?事实是,中国电影在努力进行着各种尝试性实验,方法的翻新也在构成新的娱乐图景,但这样的努力并没有引发观众的普遍拥戴。人们还在对电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拒绝你的方法实验,但要追问你的电影本质和电影意义。在这样的追问中可以体会,现实主义电影不仅仅是一种怀旧,它还是观众的本质需求。但,现实主义如何穿越现代化的洗礼,完成其在现代化程序中的蜕变,使之保持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这成为摆在中国电影人面前的一个最大课题。

用合法性叙述重建信任度

诚信本来是现实主义的基本品格,失去信任是现实主义概念的最大悖谬。但具体创作中,很多取材于现实的电影题材,采取的叙述方式也是现实主义的基本策略,却屡屡遭遇观众的质疑和舍弃。这种不信任就涉及电影叙述的合法性问题。叙述的合法性原则,应该建立在日常生活的真实规律和心灵的真实法则之上,这是电影的根本起点。“以人为本”,是现实主义电影的正本清源,也是现实主义电影铁面无私的法则。在日常生活的源流中,寻找人心的脉络,人性的曲折,是电影合法性叙述的必然途径。忽略了这个根本性起点,无论选择多么宏大的社会性主题,寻找到什么样的历史性结构,试图把人作为历史潮流的裹挟者,作为社会运动的附属者,对世道人心的原生性、复杂性、微妙性进行抽象的概括和简写,将人生诗化、美化、传奇化,从而在为我所用的剪裁中强化社会历史学的某种意义,这就僭越了电影的合法性叙述,使电影流淌在生活和心灵的法度之外,电影的信任度便会在残酷的“文化折扣”中丧失殆尽。

所以,现实主义叙述的合法性首先要求电影要敢于面对真实的世俗生活,走出社会历史学意义上的宏大叙事模式。《唐山大地震》也是借助于一个大的灾难背景,大的社会历史事件,很显然,影片把灾难和事件的承受者具体到一个家庭,具体到母女关系这样一个看似窄小的立足点上。之前的宏大叙事,很难有这种带有冒险意义的选择,往往担心如此选择,会遮蔽住蕴藏其中的社会历史力量。在这样一个灾难性的历史事件之下,是面向集体还是面向个体,是面对社会性群体行动,还是面对人心在承受中的艰难历程,这既是新闻和文艺的不同选择,也是传统观念和现代意识的根本区别。选择前者,有可能成为新闻的人工复制,还有可能在复制过程中因主观目的性的强调而产生虚假;而选择后者,《唐山大地震》的共鸣和口碑正在广泛地证明。

长期以来,我们的现实主义创作,更多倚仗着“典型概括”的能力,更多地从共性和普遍性出发,对生活进行着抽象的“提炼”,一个人和所有人失去了界限,心与心之间也没有了差异。之所以出现这种叙述模式,其中隐含着强烈的主观目的性和社会功利性,宣传功能和新闻功能起着内在的支配作用,如此一来,电影的“行政性”就覆盖了电影的艺术性。就唐山大地震这一灾难性历史事件而言,很容易陷入这样的叙述圈套:用群体行动的

抗震救灾,阐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而这样的任务其他媒介已经完成,无须电影艺术再来一次重复性的额外担负。这种取向的“正确”性,恰恰也在构成对艺术合法性的凌驾和伤害,电影承担着不该承担的任务,成为多余的注脚,稍有不慎,还会成为虚假的佐证。影片《唐山大地震》回避了这种模式,选择了个体心灵的“余震”和特殊亲情的重建,在世俗生活的灾难承受中,渗透出多层面的人文价值。这是艺术的分内职责,电影在这样的叙述中取得了合乎生活本身、合乎人心所向的一致性。它从宏大叙述的既定格局中走开,把视点还原到人间烟火之中,用小视角承担大格局,用心灵史化解灾难史,用生生不息的日常生活来聚焦核心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特别尊重影片面对这个题材时舍大取小的勇敢选择,实事求是的自主裁决,观众并没有因为影片的题目之重大敬而远之,合乎艺术法则的电影叙述正在赢得人们的普遍接受。

重建现实主义电影的信任度,要从电影叙述的合法性入手,检点曾经出现的超越叙述法则的不正常现象,用合法性求得真实性,用真实性获取信任度。在社会透明度和信息公开化日益发达的时代,真实性要求、合法性要求已经成为电影叙述的基本门槛。影片《唐山大地震》看起来是在向原理回归,但更应该看作是向现代化过渡,因为在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的特殊语境中,它挣脱了一般模式和习惯性思维,不惧风险地靠近艺术真理,其挑战的勇气具备了充沛的现代性力量。

从个人经验的价值中获得深度

走出宏大叙事模式的《唐山大地震》,在个人经验的探寻和发现上,为现实主义创作开拓了新型道路。个人经验,体现着对世界、对社会的独立理解和认识,它经常逸出常识,也往往区别于共识。影片中的女儿方登,由于地震灾难的特殊承受,形成了与母亲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影响了她对世界的一般性看法,构成了她与身外世界相处的孤僻方式。她远离养父养母外地求学,她为了孩子抛弃学业,她怀抱可能具有的恋父情结远嫁异乡,她与世界比肩而行又充满怀疑,她绝望地渴望被爱,自身却难以调动爱的能力。地震的“前世”拖曳着震后的“今生”,被劫难颠倒和粉碎的美好事实,究竟能否整合与恢复,没有人能够迅速给出答案,只有她在残缺和偏执的等待中自我沉淀。

这是属于女儿方登的个人经验。这种经验并没有因为抗震救灾的胜利和新唐山、新生活的降临而发生强硬的扭转。影片与这种个人的独特经验保持着一种平行关系,对方登的独立人格给予了同情式的充分关注和理解。同样,现在被普遍称之为伟大母亲的元妮,她的身份也只是一个“债台高筑”的普通女性,她的劫后余生也全部是为了偿还属于她个人的心灵债务,隐忍与坚守同样没有被世事变迁所改变。影片对这样一个母亲同样保持着同情式理解的平行关系。这种平行关系的难能可贵在于,影片从头至尾没有诞生一种权威力量,没有力图用社会身份的差别来影响内心,没有试图用成熟的道理来支配人物,并要求随之改变。影片自由行走在个人经验的轨道上,使所有人物摆脱了被支配、被安排、被要求的地位,以独特的存在证明着生活的吊诡和生命的复杂,并最终相信,总有一种力量会让我们泪流满面,个人的独特经验也一定会给世界沉淀并奉献出珍贵的价值。

把价值的形成和锤炼,移交给独特而又独立的个人经验,这是影片在现实主义创作中体现出来的又一个现代性品质。我们的创作惯性曾经是,价值的形成和提炼,一般要遵从来自于大多数的“典型化”概括和抽象,

个人经验因不具备普泛性也就不再具有代表性。来自于社会群体和组织架构之中的人物典型和性格特征都有着统一的共性和社会身份,人物的情感命运、性格脉络都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不管银幕上的一切是否和观众内心的隐秘感受关联对应,电影的内容却常常在以“典型性”代表的名义我行我素地表演。这样传达出的价值,也可能具有真理性,但经过“共性”陶冶而遴选出的形象代表,无法触动每一个丰富的内心,这样的价值体现便难以走向心灵深处。

重视个人经验的发现和表达,在这个多元、多向、多变的时代更显重要。个人经验的差异性,组成了现实世界的丰富性。尊重差异性的个人经验,才能更加逼真地靠近社会的动态与生态,在差异性的个人经验中不断选择,才能逐步辨析出更广泛的价值和意义。现实主义的现代品格,要求自觉承认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有理由的存在,每一个个体都可能是一个良性的起点,虽然个体经常处于幽暗的处境,但血肉构成的生命有着自我完善的伦理结构,他们会在自我求证的道路上引导出价值,这个价值属于自我,又与人类共享。所以,平等地对待个人经验,超越社会身份,把弱势群体、边缘处境、压力焦虑和英雄气概、优越权威平等看待,甚至在情感的天平上永远向弱势倾斜,在追求个人公平的前提下争取社会和谐,这会使现实主义电影进入深度写作,使现实主义在现代语境下重新获得地位。

让意义的艰苦求证拥有温度

眼泪和感动是观众看完《唐山大地震》的普遍感受,但影片留给人们的不是凄苦的悲情,而是温暖的核心,这也是观众对影片的基本结论。在尖锐的个人经验中,实现紧张关系的文化和解,这得益于影片对价值和意义的艰苦求证,通过32年人生历程的求证之路,人们发现真理其实如此贴近:“亲人终究是亲人”,原谅和被原谅仅仅在于心灵门扉的洞开,冰川一旦消融,依旧阳光灿烂。

但影片的价值和意义又远远不止如此表面,不同经验的观众可能会有不同的阐述空间,对这部影片的深度阐释乃至过度阐释,都将形成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而这一切都源于影片本身在意义求证中的艰苦努力。一种理性结论,也就是意义和价值的生成,不是先天性的规定,不是提前准备下的定论,它需要漫长的感性体验来求证,需要生活和心灵合理性的推演,这才是电影的根本任务。作为母亲的元妮仅仅为了父女回家找不到家门,自然而然形成了爱的坚守,影片从来没有刻意标榜过她的所谓贞节,但她守住的岂止是一扇家门;作为女儿的方登如影随风漂泊在外,影片也没有刻意营造她与世界的凛冽对立,而她回避的岂止又是一个母亲。影片跨越32年,用两个多小时的生活逻辑和生命步骤,在复杂纠结的心灵公式中,逼近了瞬间的结论,实现了永恒的化解。这温暖的核心,用周密的过程跨越和迸发的心灵激情,征服了不同经验的观众,意义的传达和覆盖实现了最佳效果。

这个题材同样可以很容易消解对价值和意义的艰苦求索。利用大灾难的框架,制造出奇崛的矛盾和悖论,从而揭示存在的虚无与伦理的荒谬,这也曾经成为现代派作品的一种主张。一段时间内,中国电影创作也曾出现过这种生存局面的荒凉无奈和生命意识的荒谬无助,边缘化的现实处境、挤压下的人生情状,勾勒出残酷的现实图景,不主解,不寻求救援,作者在这种展示中保持着“零度情感”,电影中的紧张关系对观众形成了强大的压力。这些电影作品在实现现实主义电影的突破、改写电影表现的虚假性上有它的独特作用,但并没有被观众广泛

接受,电影中的紧张关系对观众构成了一种“强迫式压抑”,此类电影的市场萧条也就在情理之中。

打破“零度情感”,就要在电影的紧张关系中实现和解,对价值和意义的求证就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延伸,这也是电影通向广大观众的必由之路。拥抱终极价值、拥抱真实意义是需要善良素质和饱满情感的,真理的朝圣之旅还需要持久的耐心与毅力,它远比把面纱撩开、把伤痕揭开更艰难、更执着,所以,这种富有情感的艰难执着也就更容易打动人心,更容易赢得观众,这样的结局显然在意料之中。

在经历了写实主义对现实主义的现代性改造之后,在价值和意义上与大多数人同行求证,进而达成更大共识,让个人经验折射出光芒去照耀更多人,这可能是现实主义电影在今天面临的又一轮现代化升级,这次升级不再仅仅借助欧洲电影范式,也在尝试借鉴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成功模型。在多媒体背景下,电影要想建立优势,必然要关怀集体观赏仪式中对价值和意义的共同渴求,这是黑暗空间里电影所特有的“光合作用”。

《唐山大地震》的成功所引发的对中国电影的思考是深刻的,也是多重的。事实有力地证明,现实主义电影的生命力依然茁壮,而现实主义电影所面临的现代化转型却又日益迫切。现实主义的现代化过程不仅需要内容层面的改变,也面临着电影语言系统的更新与开创。愿以此为肇始,让中国电影不断臻于理想的境地。

杀人诛心,残酷未满

一直有这样的习惯:对于改编自小说的电影,我都会坚持要先看完小说,我不想用定型的画面去固定我不会因文字而固定的想法,而且,对比小说和电影,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搜索》也不例外,刚得知电影要开拍的消息,我就把原著小说——文雨的《请你原谅我》下载了下来,一口气把它看完后,《搜索》成为我20xx年最期待的电影,没有之一。

7月6号下午,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时候,我竟然被自己心中的满意感动了,能在电影院里看到一部和预期相当的国产电影,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也不知道以前是不是我期待太高了,就我近几年的观影经历来看,国产电影给我带来的大多是失望,比如《唐山大地震》《金陵十三钗》,还有同为陈凯歌导演作品的《赵氏孤儿》,有时会是预期过低之后的惊喜,比如《武侠》,当然,也是有实实在在地给我带来近乎石破天惊的惊喜的电影,不过也只有一部:《让子弹飞》。

《搜索》是近几年唯一一部让我在电影院看踏实的国产电影,所以当我看到豆瓣上居然仅仅给了它6.8的分数时,我情不自禁地对这里的人肃然起敬,大家的水准眼光真是高啊,在我看来不打四星及以上良心不安的电影,在不少人眼里竟然一文不值,当然了,还有不少人连电影都没看就果断地打了一星。由此可见,我的水平已经低到什么地步了??算了,我又不是电影提到的水军,也没有那么高的专业素养,我就是一普通的观众。被这部现实到贴近生活原态,“俗气”到近乎电视剧的电影震撼,感动,然后,写下这些文字。

《请你原谅我》是我今年看到的最残酷的书,《搜索》是我今年看到的最残酷的电影,它的残酷源于它并未浓墨重彩却依旧惊心动魄的现实。影片中的陈若兮有这样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我们追求的是新闻的真实,可真实往往以意想不到的姿态呈现,到底什么是真实?她用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讽刺了这个逐渐真假难辨,是非模糊的社会,这一秒,她是洞穿现实的局外人,下一秒,杨佳琪送来了叶蓝秋不让座的视频,陈若兮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投入自己的讽刺中。

谁都明白,谁都逃不掉,这就是这部小说,这部电影最残酷的地方。

王国维在评价《红楼梦》的悲剧时这样说:“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此种悲剧,其感人贤于前两者远甚。何则?彼示人生最大之不幸,非例外之事,而人生之所固有固也??第三种,则见此非常之势力,足以破坏人生之福祉者,无时而不

可坠于吾前;且此等残酷之行,不但时时可受诸己,而或可以加诸人,而无不平之可鸣,此可谓天下之至惨也。”

句句都适合《搜索》,它的悲剧正在于此。仔细回想一下,这里边有哪个人做错了吗?没有,一个都没有。陈若兮没错,她爆出叶蓝秋不让座的时间并不断推动升温,这是每一个媒体人的本能,她需要这条新闻提高她的地位,知名度,然后才有可能买房,让自己,男友,妹妹不会成为流浪猫。至于叶蓝秋,她是她的道具,不是她也会是别人,她陈若兮有什么错?杨佳琪没错,她在公交车上拍到这一幕,是出于一种媒体人的敏感度,也是出于公民的公德意识;她走了一步好棋,把陈若兮拉下马,自己顶替了上去,但那是被人利用了,何况她拍的好新闻也被陈若兮抢走了。她一直无辜,即使不无辜也是无心之失。她杨佳琪有什么错?莫小渝没错,,看见丈夫和年轻美貌的女秘书搂搂抱抱,早已失去青春美貌的她怎么可能不紧张?没有危机感?丈夫什么都不跟她解释,她怎么可能不怀疑?她给电视台打个电话骂骂小三怎么了?再说,她也对丈夫认错了,虽然那和叶蓝秋无关。沈流舒没错,他是一个男人,男人把成功放在第一位有什么不对吗?他对叶蓝秋的确感情不纯,但那是人之常情,这么美的年轻女人天天在面前晃悠,不动心的是太监,更何况他们实质上什么都没有。还有那三个激烈辩论的专家,那个大骂叶蓝秋,轰她走的大妈,那些黑她博客,用最恶毒的话骂她的网民,打击无公德的人,打击小三,人人有责好不好?大家都这么干,我有什么错?

是的,他们没有一个人做错了,但他们联手,杀了叶蓝秋,而且用的是最惨烈的手段:杀人诛心。

置身电影之外,我们心疼叶蓝秋,她是整部电影最无辜的人,她的美丽高华让这种无辜更加深刻。(插一句闲话,不得不说,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将高圆圆的美丽和气质做了近乎极致的渲染,当清瘦憔悴的她靠在沙发上,手支着头回转,用黑白分明的清澈眼睛凝视着赵又廷时??额,我终于明白赵又廷为什么会爱上她了??八卦完毕,继续正题。)她只是在得知身患绝症,心神俱乱的时候做了一件错事,就陷入了万劫不复,甚至连所剩无几的生命都无法完整。我们对她的同情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然而在电影里,除了不多的几个人,所有人对她的厌憎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她是人们的靶子,在人们的臆造中被妖魔化,成为人们炫耀道德,宣泄情感的工具。

然而,我们无法像同情叶蓝秋一样去毫无杂念地批判电影中的这些人,因为没有人能对自己彻底否定。我们都多么不想承认自己曾经做过杀人诛心的事,曾做过间接的刽子手。可是,我们同样明白,这些,都是自欺欺人。

那些你在网上骂过的,被妖魔化的人,你在骂的那一刻可曾想过自己看到的也许只是局部真相,甚至根本就不是真相。很少,因为这样我们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享受这种道德优越感,享受惩恶扬善,居高临下的快感,自得于自己唇枪舌战的智慧,宣泄长久压制的情感。屌丝们要逆袭,真相什么的统统不重要。

可是,可是,我们真的错了吗?我们的批判也是一种对道德标准的坚持,难道一句“你不要做卫道士,要尊重个人行为”,我们就连最起码的道德坚持都没有了吗?网络暴力的另一面是网络正义。只看到了局部事实??但那和媒体有关,它们要收视率,知名度,就把能触及公众敏感神经的新闻大肆渲染,直到把真实变成虚假为止。我们的错,只是太愿意相信社会的丑恶,太愿意炫耀自己的道德。

毫无底气的辩驳,无心为之的罪恶,无能为力的忏悔。

20xx年,感谢陈凯歌导演,让我们搜索了自己的心,虽然搜索的结果也就是茫然。

我一直说《搜索》是20xx年最残酷的电影,但和原著相比,它还是温和得多。原著里,叶蓝秋死后,在沈流舒的推动下,人们转而将矛头对准报道此事的陈若兮,陈若兮被人逼到顶楼,向前一步,死,后退一步,生。

杀人诛心,她曾是刽子手,这一刻,她是受害者。

网络上,那些被迫承认了一次错误的牛逼的傻瓜,不想再承认第二次。

而电影里,陈若兮只是丢了工作,丢了爱情,至少,还可以重新来过,前途险恶,能走下去,就是勇气,就是幸运。

电影的最后,叶蓝秋开心地在田野里玩闹,像是一个孩子,她微笑着对着杨守诚的摄像镜头说:我要过好每一秒,每一分钟,每一小时,每一天。

与书相比,电影终究,残酷未满。

我属于那种偏于悲观,更倾向于看到残酷现实的人,但这一次,我倾向于相信电影的结局,书撕开了我们所有人的伤口,但却没有给我们撒药,就让它赤裸裸地在PM2.5 超标的空气中流血,而电影为我们包扎起伤口,让我们在叶蓝秋的笑容中看到了美好。

我向来支持,要悲剧就悲剧到底,但这一次,我喜欢电影不极致的残酷。因为它太真实了,我们终究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残酷,即使有,也希望,残酷未满。

傲慢与偏见,到底是在说谁呢?是你还是我?

一个白富美,只因在公交上不让座,成为墨镜姐,一系列的戏剧冲突,连初中老师都出来以她为耻,直至最后的戛然而止,谢幕之后呢?

记得以前梁冬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他很佩服那些长得很美但是每天挤在公交车上的人,因为他们原本可以利用老天给的天赋去走捷径的。可是他们没有,他们热爱生活,认真生活,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

以前觉得他的话矫情,散发着小里小气的意味,可是现在再想来,却是理解了的。

原本她可以走另外一条路的,走一条捷径的。

只是。。。每个人内心的傲慢与偏见,真的有谁用心听过她的呐喊,她的痛苦,她的孤独,她的挣扎,她的绝望。这个世界很大很长,每个人都在匆匆忙忙的,谁又真正在乎谁?

为何姚晨扮演的记者会失去男友,她一日复一日的给男友做三明治,她会说因为男友是个好人才爱他,她会请男友吃饭,约男友看电影,想办法买房子,赚首付款,免得表妹流落街头,她会把一切都安排的好好的。

可是她忘记了,感情不是一味的给予,给予,再给予,赵又廷真正需要什么?赵又廷对于他不是不可或缺的,他是可以被失去的,失去赵又廷,她也可以生活的很好。而对于高圆圆,赵又廷就像生命最后紧紧抓住的稻草,是那么的可贵和独特。

她也会因为偏见,或者作为记者的专业去炒作这个新闻点,长衫袖舞的去推动整个事件往高潮方面发展。 可是她忘记了,很多事情,是有前因后果的,很多事情,不是莫名其妙的,每个人做的每个选择都是有他的道理的,为何不把高圆圆那个道歉的录音播出来,为何不去听一下那个录音?内心的偏见让每个人越走越远,直到被人下套,失去了自己的工作,也失去了自己的爱人。

为何王学圻会失去老婆,他是如此的傲慢,他会说我这样的人用得着偷吗,他会把一切都算计好,一切都是为了成功,可是成功又是为了什么?

成功只是为了让人羡慕吗,跟自己的妻子像个生意的老手,会因为她吃醋的不理智行为,停掉所有的信用卡,哪怕只是去解释一下。会嫌弃她摆放鞋子不整齐而说她,会忘记那些养胃的粥,很多东西不是拿钱算计的,傲慢的人,终究会被傲慢报复的。

陈红这样的老婆,她如果不吃醋就代表她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老公,各玩各的,冷漠不是比小三更加可怕吗?她做了她认为一个妻子该做的。也许不该打那个电话,但是如果老公给了安全感,哪怕一个解释,也许就会完全不同了。

她会去请姚晨吃饭,说些软话,讲那些心里的话,她会因为王学圻说鞋子摆放的不整齐,而在出门的时候把鞋子摆好,虽然她觉得乱一点才有家的气氛,她一直在忍耐,在为这个家,会把鸡蛋搅拌多少下交代的很清楚,她是如此热爱生活,可是一直努力的忍耐着。

你觉得她世俗吗,会把昂贵的首饰收藏到私人的银行,虽然最后会把那些没有美好记忆的东西留下来。一个粉色的桃心对不起,可是老公连起码的时间都不给。

男女关系,谁先说软话,谁是那个比较在乎的人,可是每个人都是有极限的,也许过了,就无法挽回了,做戏算计到了家里,一切也都没有意思了。那时候弹钢琴的时候,他会对她很好很好,可是一切都在日积月累的傲慢之后,只剩下千疮百孔。

赵又廷,先说说我对这个人的印象,非常不好,觉得他靠着家里,混到现在,天涯那里他的名声也一直很差,我对他的五官完全无感,好吧,我是对他充满了偏见。

可是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偏见,也许他依然不是个我会欣赏的男人,但是我看到了他的懦弱,他的挣扎,他的纠结,他的动心,他的怜惜,他的诚实,他的努力。

他会坚持说真话,导致婚礼over,他会因为女朋友说一定要手机找回来,而坚持举牌子,他会因为怕一个被误解为小三的女人自杀,而去陪着她,虽然是看在钱的份上,他会对女人动手,因为想打醒那个糊涂的人,想让她好好的走人生的路。

人生如戏啊,戏如人生,这样的故事,因为太接地气,演员是很难不带入个人的,也许会混为一谈的,不是吗?同样的,对看戏的人来说,一切也都是水到渠成的,赵又廷是个努力的男人。

最后说说高圆圆,我很早就知道她,很早了,有一年她去一个大学拍戏,被同学看到,说是她本人非常清秀,不像个明星,像个邻家姐姐。

再之后就是她交往过的每个男人,又自己被小三,或者被别人小三,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很喜欢她的微博,感觉总是很励志。有很多杂志封面,很多导演喜欢她,还有什么?不清楚了

高圆圆说,拍戏前,陈凯歌让她听《传奇》,她听了几千遍,这歌第一次听到的时候,觉得歌词唱到了心里。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

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

从此我开始孤单地思念

想你时你在天边

想你时你在眼前

想你时你在脑海

想你时你在心田

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

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

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

我一直在你身边

从未走远”

看了这部戏,很难不爱上高圆圆,赵又廷怎么可能不爱上高圆圆,那么忧郁又坚强又美好的一个人。 拿到报告的不相信,不过是个例行的体检;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哭着跟老板说想去救个人,虽然救的是自己;退房子的时候,说什么都不要了,哭着跪到地上;抽着烟看网络上自己被各种谩骂;去请个保姆结果被各种围观,狼狈逃跑;会咬打自己的人说,要让你疼,让你知道是不对的;想看看日出,想过好活着的每一分钟,每一秒,每一天。。。一切的戛然而止。

陈凯歌有偏心啊,把高圆圆拍的那么美,那么好,那么绝望,那么绚烂,那么热烈,选择了最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个三年的感情,对于一个七天的爱情,哪个更加珍贵,哪个更加正确?这个世界很多东西是说不清楚的,很多东西是没有道理的,等那个人出现的时候,不管一天还是一辈子,就只有觉得对了这个词吧,

但愿少些傲慢与偏见,也许才会更加快的触摸到爱与勇气。

这是一部,有关离开的电影。

这也是一部,有关女人的电影。

当红的花旦云集其中,情节和演员都还到位,终于让我摆脱了当年无极留给我的噩梦般得印象。

记得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男青年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一条巷子。其实,那条巷子会让他的行程多走10几分钟。但是他每天都要走那条巷子。因为那里面有一户人家住着一位姑娘。姑娘每天上午都要搬个凳子坐在门前晒太阳。男青年每次路过都要偷偷瞟姑娘好久。

后来他们相爱了。但是姑娘的脸色没有初恋女孩应有的娇羞和玫红,只是越来越苍白。终于有一天,姑娘再也没有出现,她的妹妹却出现在门口。

姑娘患上了白血病,虽然家境殷实,但是姑娘就是拒绝治疗。她对妹妹说说自己短暂的岁月,有挚爱的亲情,有真诚的友情,虽然尚未恋爱,但已经十分精彩。不希望自己最后的日子,失去生命的美丽与生命的自尊。后

来,她与男孩相爱后,更加快乐。虽然最后仍是离别,但心愿已圆满完成。

女孩美丽的死去,男孩却终身未娶。

人到绝望的时候,想保住的竟然是尊严。看不见,也摸不到。

叶蓝秋在影片里真的很美。这种美是由内而外的,无法被时间磨灭。我认为,就算她有一天老了,也会保持着自身的优雅。

而女人最美的时刻,便是在绝望的时候,仍旧坚持着自己的自尊那个霎那。

片子最美的地方,便是,叶蓝秋决定自杀的时候。因为前期给了她太多挫折的铺垫,但是最后的死亡,并非来源于这些挫折带来的压力。只是她选择直接面对死亡,而不是混沌的等待。这是她保持自己自尊的方式,她并没有在挫折面前放弃自尊。这种坚持,很美很美。

片子最失败的地方也是她自杀的那一刻。换做我是编剧,我不会在遗书中表达自己的爱情。有时候说出来,在这种状态下说出来,是最大的残忍。我希望她到死的那一刻,仍旧优雅与从容。很多事情,不说,他也知道。

以上是比较梦幻方式的离别。

以下是写实方式的离开。

莫小渝的离开是必然的。她不离开,可能女性观众就要离开了。

他们夫妻,都有错误,也都有委屈。男的认为清者自清,高高在上;女的纠结倔强,死不服输。最后留下了项链,带走了回忆。

一开始我盲目的认为这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后来发现此女是结发之妻之后,便觉得自己有些武断。可能是因为没结婚的缘故,实际上,这种夫妻的相处状态非常写实。

我设想自己如果发现老公在办公室里搂着女下属,同时女下属梨花带雨我会做何感想。我觉得我再智慧,也不可能一笑而过。

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

如果这个男人与我无关,或者我只是看上他的钱财,那么这样子的情景丝毫不会触动我心。你玩你的,我也不闲着,相安无事,岂不快哉。但,问题是,我爱你啊,你是我的丈夫,我的家之所在啊,我要是不嫉妒的话,你不是也难受嘛。虽然看到了搂搂抱抱,但是那时候,小渝还是相信她丈夫的。让她崩溃的是丈夫的不解释政策。女人实际上就是想要个回答,很简单:我爱你,相信我。就是这么简单。而非不耐烦+自大狂。

而这部片子最让我有感觉的是,让小渝离开的并不是因为别的女人。而是她发现,自己的男人把事业和成功放在了自己的上面。注意,不是并列,是超越自己。这说明什么,说明如果事业遇到危机需要牺牲老婆的时候,老婆会被牺牲掉。我没有认为着一定会发生,而是作为女人,我了解小渝的这种不安。女人需要老公,需要家庭来给自己安全感。她本来以为这种安全感来自于信用卡,实际上她最后弄明白了,这种安全感来自于自己的男人能否让她依靠,是否把自己置于事业之上。

关于若兮的离开是意料之中的。自己用来结婚的男人精神出轨。对于自尊、自爱、自信的大嘴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女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知道自己男人和其他女人有染之后的第一句质问总是:你和她上床了没?

好像上没上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上了床是一种性质,没上床是另外一种。但这部片子告诉我们,其实没有上床的出轨才是真正的出轨。被肉体所迷惑反而是另外一种概念。有时候男人对于没上床的爱反而更加执着。

若兮的离开很大气,很豪迈。她难过,但是她看得清,看得透。知道这条路不通,改换跑道。

刚看了范爷关于情商的考虑,认为女人最大的情商来源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很重要。因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容易让自己幸福。

智慧的女人,一开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去主动追求。 高明的女人,在错误中成长,通过排除法,让自己得到幸福。

普通女人,随遇而安,遇到什么样的境遇,努力适应,自我催眠般的让自己觉得自己幸福。

SB女人,一开始就追求错位,以为这是自己想要的,然后陷入其中,渐渐觉得不对,但还一味坚持。知道自己毁于一旦,但还是坚持认为这就是自己想要的。

女人最后会幸福,取决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离开。

“我们的工作是要努力记录生活中的真实,但什么是真实?”

这是电影里名记陈若兮的经典语录,也是剧中每个人苦苦追寻的终极真相。导演没有给出答案,他选择在电影最后一帧播毕时,每个观众自行脑补。

所有人都看到了叶蓝秋不让座的举动,但没有人知道她身患绝症的隐情;陈若兮搜到了男友劈腿的照片,但她不知道两情相悦的无辜;莫小渝抓到了丈夫偷情的现行,但她不知道这只是上下级的温情;沈流舒查到了小秘卷款逃走的行踪,但他不知道这是一次绝望之旅。当我们坐在黑暗的电影院里,看到陈凯歌勾勒出的这幅众生百相图,也许心里不禁鄙视剧中人自以为是的愚蠢。

可换个角度,如果:如果开片时我们没有看到叶蓝秋的癌症报告书,当她在公交车上绝望的说出“我就不让座”时,我们会不会也如车上那位售票员,叉着腰大声炮轰叶蓝秋?

你会么?

当然,你也可以悄悄掏出新买的爱疯,无声无息拍张叶蓝秋“绝对真相”的照片,手指轻轻一划就把它传送到网络上。再配上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给段义愤填膺的评论——那么恭喜你,很快这则消息就会得到上千回复。每一个正义感爆棚的网民都会对这张新闻照吐口唾沫,然后极尽所能评价、责难、辱骂甚至——人肉丫的。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大多数在生活中文质彬彬的路人会干的事。在这个公民意识极强,可权利却极其有限的时代,我们都学会了通过网络发出自己微弱但是真实的声音。但当你一鼓作气写下140个字或者一篇洋洋洒洒的檄文,点击“发表”的那一刻,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什么是真相?“

在全民狂欢的网络平台上,在无孔不入的智能手机的监察下,我们能肯定自己发出的声音一定是自己的么?每个人认知的特殊性,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每个人置身环境的影响,都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眼见不一定为实,评论也不一定正义”。当隐藏在电脑屏幕后的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世间苍生嗤之以鼻时,他的道德难道就真的无可指摘?

在这场搜索的保卫战中,人人都有杂念,除了心境澄澈的叶蓝秋;但人人也都活得真实,除了自绝人民的叶蓝秋。当我们找寻逼死叶蓝秋的真凶时,除了晴天霹雳的淋巴癌,是不是也得算上这场声势浩大的网络暴力?而每个人锋利嗜血的凶器,仅仅是轻巧无害的鼠标。

也许导演要说并不只是搜索二字,但人肉搜索的确是故事里最触目惊心的伤疤。你很难想象,暌违现实主义创作十年之久的陈凯歌,在花甲之年仍能拍出这样犀利的接地之作。但实际上,陈凯歌用自己一如既往的人文关怀之心,生动描摹了当下社会的各个阶层。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大网里,剧中的每个人都有可怕的一面,但同时他们也有可怜的一瞬。导演并没有轻易评判任何人,这是不是在对网络乱象给出自己的答案呢?

而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得知真相时心头翻涌的那一丝同情心,而是宽容善良的灵魂。若能如是,叶蓝秋的悲剧便不再有发芽的土壤。

很幸运地在豆瓣被抽中参加了《搜索》的北京点映并且在之后有机会跟陈凯歌导演交流。《霸王别姬》之后,

陈凯歌似乎一直在尝试突破,从《无极》、《梅兰芳》到《赵氏孤儿》但是结果都差强人意。这次陈凯歌终于决定转变了风格,不再追求大场面和年代感,将镜头对准了现代都市,通过表现一系列的女性人物,结合当下的热门话题“网络暴力”拍出了这样一部《搜索》。

陈导说自己是个有恋母情节的人,一方面也是为了讨好自己老婆所以才把镜头对准了女性。于是这部片子中我们看到了高圆圆负责女神、姚晨负责苦逼、王珞丹负责励志。至于陈红,陈凯歌的每部片子都少不了她露脸,想当年在小学时代惊艳我的太平公主和嫦娥姐姐都已经不复存在了,感叹一下岁月不饶人,陈红居然都变成中年老妇女了(我没写错)。

叶兰秋

就跟电影中陈若兮说的一样,像叶兰秋这样的女人就算不出什么“不让座”的事件身边也是一堆的羡慕嫉妒恨,她在公车上的扮相一出,“高贵冷艳”四个字就浮现在了我的脑海。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想我也不会喜欢这样的女人,总觉得叶兰秋缺少一种真实感和亲近感,而且这种典型的所有男人心中女神,多多少少会让身边的女人产生一些敌意。所以叶兰秋这位“墨镜姐”在片子中会一夜走红遭受网络暴力并不是偶然。她的身上符合“新闻价值”的点太多了。

高圆圆在片中把叶兰秋的美丽坚强诠释得很好,有的时候甚至觉得那个倔强坚韧的叶兰秋就是高圆圆自己。另外在片子里面各种女神的衣服+表情+动作,我要是赵又廷也早就被迷得七荤八素了的吧。叶兰秋没有选择把自己的淋巴癌诊断书晒到网上去博取原谅和同情,最终默默地忍受了一切并且用死亡来向世人证明他们的无知与无情,这种方式让她的死蒙上了一种壮烈。但我同时也觉得她的死有一定的逃避的味道,逃避了网络上那些可怕的无形的凶器,更逃避了她自己的感情。这样的死法,杨守诚必然会怀念她一辈子。她在死的那一刻也变成了真正的女神了吧。

陈若兮

一直觉得这部电影里表面上的悲情人物是叶兰秋,但真真切切最悲情的人物应该是陈若兮。可能因为自己是新闻学院学生的关系,对陈若兮的某些桥段感同身受。我觉得陈若兮从头到尾都没有做错过什么。她并没有制造假新闻,一切她报道的都是事实不过不是真相罢了。在新闻界混口饭吃真心不容易,看着陈若兮在片子里背着大书包兴冲冲地喊着片子我来编的风风火火的样子会想自己几年后是不是也会这样。就算她把杨佳琪的片子写了自己的名字播出去也丝毫引不起我的任何厌恶之感。“干我们这行,一得不要脸,二得豁得出去,才能走到底。”虽然不完全对,但也说出了多少新闻工作者的心酸。

就是这样的陈若兮,工作努力积极向上,每天给自己的男朋友做三明治的陈若兮,她自己相恋三年的男友,短短几天之内就跟另外一个女神爱得死去活来;以为自己好不容易筹到房子的首付了,居然被告发收回扣然后丢了工作;最后叶兰秋自杀了是什么都不用管了,但是大家却说都是她害死了叶兰秋。影片的最后陈若兮什么都没了,但还是坚强乐观地跟杨守诚喝了告别酒,积极地去迎接新生活。“我做了这么多,还是没办法让我爱的人爱我。”这样的陈若兮,让我从心里为她难过,但也从心里佩服她的坚强。

姚晨演得这个角色似乎本身没什么突破,还是大大咧咧的个性,爽朗的笑声,倒也有些女记者的样子不过跟她之前的角色还是有些雷同,就是最后她跟赵又廷喝告别酒那段还有跟王珞丹说要绝交的那段都演的真心不错。PS还是要吐一下槽新闻应该不都是这么出来的,这里面反映的记者的生活也太片面了吧。

杨佳琪

杨佳琪应该是跟我的生活最接近的一个人物了,但是却没有引起我的共鸣,可能我觉得我要是个实习生刚开始不可能像她这么莽撞吧。电视台的实习生,从刚开始的戴个圆框眼镜横冲直撞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到最后盘起头发干练精明的样子,整个一个“励志姐”的角色似乎又把当年的杜拉拉演了一遍。

觉得这个角色似乎没有被导演花太多的笔墨,看完电影只记得她最后跟姚晨的那场戏里面平静犀利的眼神,让我想起了以前貌似也在《杜拉拉》里见过这样一场戏。其它时间里杨佳琪或许只是充当了一个串联剧情和把所有角色串联起来的人物,没有特别出彩的部分,但是也算是很重要的角色。

莫小渝

这个遭受家庭冷暴力的阔太太不知为何从一出场就让我有种莫名的厌恶感,觉得她是典型的只会花钱不会动脑的阔太太形象。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让我慢慢觉得她其实过得很可怜,只是有个富丽堂皇的家,但是这个家早就变成一个空壳了。就连结婚纪念日这样的事情,都被老公拿来成为做生意的工具。这样的生活实在太可悲了。而她跟姚晨喝醉酒说这各自男人的故事的时候,又让我们知道她是真真正正爱过的,最后莫小渝带着所有她的快乐回忆离开了,她在跑车上擦口红的时候让我从心里为她鼓掌,她早就该这样获得新生。

你看,瞎扯了这么多,只是为了表示我也并非完全不懂得半叉叉生气的点。但我还得说,我当然不喜欢陈可辛,可是这不妨碍《中国合伙人》真的是部好看的片子。

第一次被打动是教主饰演的成东青在废工厂里的第一堂课,忽然停电,黑暗里的学生齐刷刷的亮起了手电筒;而落泪则是在新希望与EES的谈判桌上,成东青麻溜利落的背诵法律条款。那一刻,成东青的模样与无数个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的亲人的模样重合;他们打着手电筒在黑暗中背诵英语词典的样子、他们躲在饭堂角落干噎2毛钱馒头的样子、他们同时打着三份工在深夜依然掐着胳膊强迫自己做模拟试题的样子,凝固成同一个昂扬向上的姿态,让我热泪盈眶。

而我曾见过的这些苦苦拼搏的人们,无一不是为了更好的钱景。在漆黑的夜里,困得神志不清却还要勉强自己看书写字,能支撑着自己熬下去的不过就是那份虚无缥缈一句话:“等以后啊,我要??”要什么?无非是古旧戏曲本子里写的,才子佳人衣锦还乡,当年白眼自己的村人全都变换成了卑躬屈膝的模样。

真是老土、虚荣又浅薄。可是嘲笑这种梦想虚荣浅薄的人,你是否能提供比“有钱了”更简单、直接、有力的满足他们的代替梦想?

无论梦想是否有高下雅俗之别,结果是否有失败成功之分,但在这过程中,每一个人为心中目标所付出的汗水、泪水和热血,那些为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姿态而显露出来的作为一个人的勃勃生气,理应得到理解和尊重。

你自有你的高贵冷艳,他亦有他的低端下流。在失败之前,别叫醒我,请让我继续傻逼又土鳖的做梦。 中国需要中国梦,梦的模样天注定

关于《中国合伙人》的十点看法

仅就个人而言,可能是上半年最喜欢的国产片,时间有限,简单列出十点简要看法,很不系统,纯个人感受:

1. 先说句题外话中国是否需要中国梦?中国梦是什么样子的?尽管我本人是不太鸟中国梦的,觉得这本身是扯淡的事情,但是,我看的社会午夜场,观众却几乎爆满,电影结束后还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当一群人挤在楼梯间准备宵夜约炮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时候,不少人仍然在讨论着电影,讨论里面关于奋斗的台词。这种情况在我的观影经验里,是不太多见的。毫无疑问,中国需要中国梦,尽管也许是《中国合伙人》,也许是《天注定》。

2. 从选题上我觉得是牛逼且精巧的。别的不说,能拍一个现当代的,中国人(还不是官二代,国企和全国劳模)的创业故事,还拍成了有哭有笑有生活的商业片。光冲这一点,《中国合伙人》的格局和视野就已经站在了较高的位置。不光是电影票房发生井喷,在不知不觉中,中国电影的风貌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更人文,更多元,更现实意义,更多巧劲,整个电影行业在发生着艰难但有意义的重要转型。

3. 中国梦是否扯淡,与新闻联播无关。抛开观众个人的人情经验,《中国合伙人》影片的主题情怀和价值观设定非常巧,在五毛和公知中巧妙的找了个立足点。实际上,创业的故事在影片中语焉不详,最核心的恰恰是几个人物态度和思想的转变。关于美国,从美好的期望,当美帝狗的梦想,到去了美国不尽如人意,再到获得成功还不被美国人待见,最后一盒月饼加上几句贫嘴用价值观输出完爆美国。尽管故事三分实七分虚,略显鸡血假大

空。但仅从电影来说这种情怀的升华,真的是很巧妙也很成功的。

4. 关于“成功学”和“打鸡血”。我个人是觉得,成功学也好打鸡血也好,本身并没有错误啊。世界就是这样,胜者为王。电影整体来说,在一面给主角著书立传捧高调的同时,还是很有人文精神的,尽管表现的收敛和含蓄。电影中关于勇气,关于梦想,关于改变世界还是改变自己的鸡血台词,你可以说他假大空,但是确实是正能量,也确实能够鼓舞普通人。尤其是最后还有老干妈呢,多萌啊!当然了,你不能细扣王石到底有啥背景,这片是不是再给黑心资本家洗地。所以我觉得成功学和鸡血恰恰是这电影的优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视野能够看到不同的东西,均有收获,而电影本身又还算好看。

5. 如果把电影分为前后两部分来说,前面部分要弱一点。这不是因为创作者的水平问题,而是涉及到两类敏感的问题,在这里谨慎的先说第一部分。电影的片头部分,三人的大学生活以及青春蜕变,实际上是一个长达三十分钟的亮相和铺垫。细致分析,会发现对人们为什么想要去美国,因为现实的原因,电影里其实是相当谨慎处理的。也因为谨慎,导致了人物的行为逻辑看似不合理。1986到1992,其实中国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大事,一直影响至今,毕竟院线电影不能做到娄烨的执拗,送孟晓骏英语词典的海归爷爷和海龟爸爸最后是什么结局,他在美国通过电视机看到国内的除了小马哥还有什么,这些只能靠观众自行脑补替换了,否则那托福的分量,青春期的离别,人物被压抑的情绪,无疑会更加深刻。

6. 片头的谨慎规避一直延续到了故事的中段,同样不能细抠的创业初期部分,在电影里是用缺省和夸张的方式处理的,这就会让观众产生一个出戏的疑问,怎么他们想当然办个学校就能成功呢?说句题外话,究竟在天朝是做个民营企业家困难,还是进行电影创艰险,这一问题我反正是没想清楚。但仅从自己短暂的人生经验来说,二者至少都不容易。不信你随手打开微博,不出三分钟深入挖掘,全是敏感词,全是不能说的秘密。在电影里,仅仅一场派出所的戏,点到为止,感觉成功缺乏逻辑关系,学校的经营虚假割裂,很大程度上也是确实没办法细说的原因吧。

7. 关于旁白问题,上学时候,我一直有一个浅显的误解,认为使用旁白的编剧写不出好电影,就跟三段式四段式是编故事技巧拙劣的表现一样。现在看来,纯属年幼无知,关键还是看这些东西怎样具体使用。《中国合伙人》里旁白不少,个人觉得没添乱,有效的缓解了时空的跳跃感,高效直观传递信息,效果还不错。看有基友觉得人多嘴杂,三人切换的旁白似乎是分散了故事的凝聚力,笔者倒是认为,这个故事对旁白的如此处理,恰好从“合伙人”的视角把创业的故事娓娓道来,不是一个人的故事,是三个人的故事,这才是故事的创新和技巧。

8. 关于人物和演员。影片中主要的人物其实是土鳖和海龟,愤青要相对退后一点。看来之前黑黄教主纯属冤枉,他其实还是能当个合格演员,只不过一直在拍烂片。(黄晓明都能演成正经的角色,《中国合伙人》深藏不露啊)海龟的整个人物情绪变化是比较成功的,心路历程清晰而合理。愤青的卖萌和犯二也合情合理。因此整体看三个主角基本都是成功的,这种人物的全面成功率在国内电影也不多见。而配角的处理上,脸谱化加写意处理,寥寥几笔,效果倒也清晰。另外插一句,那个长得酷似冯小刚的,是前几年《青春有关日子》里的那个“冯裤子”么??.

9. 《中国合伙人》细节和桥段不能算是完美,只能算是勉强合格。除了上面点到的写实会触雷的问题外。一个是时间跨度大,事件比较散。另一个是三个角色的矛盾本身也比较散乱。但是黄教主给女友模拟托福、乒乓球对谈剪辑的那几个点,还是非常具有巧劲和灵气的。至于炸大使馆的游行,派出所的警察问答,也显出了创作团队谨慎的点到为止,让整个电影不仅是个人传记片,还带有了少许的社会意识。

10. 借鉴确实有,模仿谈不上。用《三个傻瓜》+《社交网络》来把《中国合伙人》简单的标签化,显然是不妥的。确实有不少故事中的影子,但是大的前提是在中国梦谁都知道是扯淡的情况下,还能把电影拍成如此的效果,这里面的融合,取舍,既没有参考的榜样,完全是自己趟出来的。因此《中国合伙人》在我看来,确实有瑕疵,有遗憾,有凌乱,但是你要是考虑到上文点出的敏感话题,观众本身对中国梦的质疑。还能拍成这样的效果,

真的很不容易。

结合了这个背景在回看《中国合伙人》,影片并未作出什么耳目一新的改编,将高考失利、患肺结核等故事全数保留,甚至连年份基本是精准的复刻。但我要重申的是,即便如此本片还是用聪明讨巧的方式,借用俞敏洪的传奇经历为所有观众讲了一个触动人心的好故事,即使是对于那些完全不知道俞敏洪为何人何物的观众而言亦不会有任何感知和体验上的损失,如上所言,放轻松,放下考据癖好者的执念,这部电影会有更多纯粹的野趣儿。

另一方面,随着剧情的发展和“股份制”的到来,这个青年人创业的故事难免被部分影迷(也包括我)拿来和前两年大卫·芬奇的《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作对比。这是一次有趣的较量 —— 当新东方遇上Facebook,谁将更显传奇更抓人心?我个人对此保持中立。坦言之,《社交网络》因为早出所以对我评价《中国合伙人》确实有造成先入为主的偏见影响,熟知我的朋友也肯定记得当时在《社交网络》的资源出来后我在家连看了足足6遍之多,对其赞美肯定之情溢于言表。也正因如此在看到“新梦想”股份制改革和成东青与孟晓俊激烈争执的情节时我会出戏到Mark·Zuckerburg与Eduardo在Social Network中的矛盾,只不过差别在于黄教主的成东青不像杰西·艾森伯格的Zuckerburg那样脑回路丰富和语速似炮弹,邓超饰演的孟晓俊也更多了小帅哥加菲扮演的Eduardo没有的那种张狂独断,并且“披头士”佟大为的王阳是一个毫无贾斯汀·丁布莱克Sean Parker痕迹的全新人物

就对于“和好朋友开公司”这样“权力的游戏”的戏剧性刻画和影片的真实性两方面而言《中国合伙人》是肯定不及《社交网络》驾轻就熟,但这恰恰也成为了合伙人的优势所在:对于芬奇的《社交网络》,早年我在看完之后就认定这是一部定位在影迷群或是用户群的电影,对于前者看点在导演、明星、多线叙事和影片剪辑,对后者而言则是给Facebook用户一个津津乐道的“阴谋论”话题,然而《社交网络》的硬伤在于排除了这两大部分观众外基本不再有吸引力,就比如把这片扔给美国当地一个既不懂电影手法又不关注Facebook的中老年欧巴桑,我相信她的第一反应肯定是“WTF?!Mark·Zuckerburg这孙子干过啥缺德事关老娘P事? 这孙子和Eduardo有多少相爱相杀的恩怨情仇又和老娘有半毛钱关系? Sean Parker是谁啊从来没听说过好么,Winklevoss俩兄弟除了给Havard划两桨子船还特么会干啥? WTF!” 相比之下这部游离在真实故事改编和“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是你抄我”的原创之间的《中国合伙人》则要亲民得多:没去过新东方?不认识俞敏洪?没考上过北大?没去过美国?没和洋妞干过炮来上一发?哦亲爱的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们为你架构了一个几乎不需要观影起点的低门槛电影世界,无论老少不分男女不计性取向你们都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你们所谓的正能量!心灵鸡汤鸭汤牛肉粉丝汤,汤汤好喝补身健脾胃任君自取 —— 这恐怕就是这部《中国合伙人》市场竞争逻辑的形象概括。

在看完全片后我丝毫不怀疑合伙人会是一部大放异彩的卖座影片,并且这又是一部胜在细节的成功案例 —— “邓黄佟”的新三人行组(说三巨头发现显得无比喜感和违和)绽放出了远胜《泰囧》“徐黄王”黄金三角的化学效应,虽说邓超与佟大为与他们之前作品中的角色相比并未带到称得上“颠覆性”的表演,但黄教主扮演的二愣子成东青着实触到了不少观众内心最柔软处,也让我这个“晓明一生黑”看到了教主更多于演技之外的真实、可爱之处,一语以蔽之,这是一部励志和温情到你压根不会去计较教主180cm的身高到底虚报了多少的电影,你会感受到眼前这个人物的坦诚,然后想到一两个自己身边朴实如斯的老朋友,你熟知关于他的种种,但这一次你仍然会愿意就这么简简单单地被这个平凡人所打动。

影片对于怀旧元素的使用不输致青春,那种故地重游故景重现的感觉让人忍不住自问晓松老师在《晓说》中所探讨的问题,“八十年代是不是最酷的年代?为什么人家管我们这一代人叫‘有理想的一代人’?” 而本片的配乐运用更是达到了精准定向爆破催泪弹的程度,暂且不计那些萦绕于耳的煽情伴奏,光凭《一样的月光》、《海阔天空》、《Leaving on a Jet Plane》、《外面的世界》和《光阴的故事》这几首已足够给感点低的观众的泪腺造成毁灭性的轰击,自认为泪点颇高的我在影院亦是数度掩面落泪,尤其是那个三兄弟初次机场分别的一幕,作为一个刚拥有赴美经历的大陆留学生而言,那一段真是要哭到天昏地暗捶心肝。

精雕细琢的励志台词又是影片的一大助力,短小、精悍、接地气儿,不带那种无病呻吟娇喘不停的文艺逼范儿。其中尤为令人印象深刻者如“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我们这一代人最重要的是改变,唯一不变的就是此刻的勇气。如果我们能做到,我们将改变世界”,“你们英语讲得烂,难受的是听的人,你们怕什么?”,“总有一些更重要的事情,赋予我们,打败恐惧的勇气”,“掉在水里你不会淹死,呆在水里你才会淹死。你只有游,不停地往前游”等,片尾的这句“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

你的心上”则颇得《麦兜当当伴我心》之精髓,“正因为这样,到我们长大,当我们开心、伤心;当我们希望、失望,我们庆幸心里肠里,总有首歌在窜来窜去,撑着撑着?让硬梆梆的,不至硬进心肠;让软弱,不至倒塌不起。”。

这些字里行间洋溢的能量难以估量,像温柔的触碰轻抚过每一个失意者的脸庞,轻语着成败言之尚早请别放弃;又像一针效力拔群的鸡血打上男人们的心头,五内翻腾汹涌过后会不禁边滚落热泪边起立振臂高呼“If you want the miracle, be the miracle”和“Yes I can”。亦有不少人在批评合伙人时指出部分台词过于形式化地喊口号内容空洞缺乏共鸣,但我仍想说的是,台词作为一项重要的电影语言它的表达方式与我们的阅读和日常交流不同,在这个五月病频发的青黄不接的季节里,如果有那么一字半句能够让你稍许感到宽慰和不那么悲观,那么它们就已经圆满地完成了使命。虽然望梅止渴不会真的解渴,海市蜃楼中的绿洲也无法供人饮用,但即便如此,在有一天你终于走出自己人生的那片荒漠的时候,你会感激因为有它们的存在使你不那么绝望。

另外我最欣赏《中国合伙人》一处在于它对于现今入侵我们生活各个角落的“屌丝&高富帅”文化的一次审视,而这样的审视又并非简单地进行站队表态,没有强加一味的批判或是认可给观众;本片提供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中立视角,教会了观众如何精准地把握好自否与自捧的度量衡,以及如何在早先失衡的状态下重新找回自我,再度稳稳地端平心中的那一碗水。

“屌丝”着实是一个偶尔提及时显得调侃打趣但常年挂在嘴边拿来说事儿就显得无知媚俗的奇怪词汇,特别是当它以一种无以名状的方式强行介入你所参与的任何话题的时候,那一种不知所云的空洞尤为令人厌恶。按照“屌丝”文化的逻辑惯性,《中国合伙人》应该被概括成是一部讲述三个屌丝男逆袭的励志鸡血电影,或是,再吹毛求疵一些,是两个伪屌丝和一个真屌丝合伙逆袭的故事。然而这不禁又让我们想要追溯到命题的根源:“究竟何为屌丝?” 我拒绝称这三位主角中的哪一位或是每一位为所谓的屌丝,是的,这对任何一个心怀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人都不公平,我也完全不觉得给这些值得敬畏的努力过活之人冠以屌丝的头衔会增加什么令人开怀的喜剧色彩,那只会徒增侮辱性的解读。

最后,至于本片可能仍饱受诟病的“闹太套”式口语发音的问题,这一次我选择无条件地包容。其实想想又何必苛责?后期对口型配音也于事无补又能怎样?如果非要责备求全,那三人之中算是说得最溜的邓超那发音和连贯性用native speaker的标准来评判也是基本惨不忍睹,佟大为也只有在说像"ditto"或是“come on in”这样不需要长句的口头语时才有那么点像样,教主则继续土鳖着他的闹太套,但这些都不妨碍到我对这部合伙人精神的感知,正是有着这样夹生的Chinglish存在才更让我感慨本片坦诚不做作的姿态,并且我无法想象当影片中所有中国人物都操着一口国际水平的流利口语的时候会媚俗到多么令人作呕。

中国人说英语带点乡味儿夹点口音怎么了?自卑个鬼自轻个蛋啊?

就这一次,我心甘情愿就这么被闹太套感动。

麦兜:“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叫感动,只是心里直翻腾着,有一点儿想哭,很难受,又很开心。”

看完电影后,印象最深的是黄晓明扮演的成东青,即原型新东方校长俞敏洪,在面对外国人的质疑怎么中国学生可以考那么高分数,肯定有作弊的时候,说的那句话:“中国学生非常擅长考试,因为他们要面对全世界最难的题目!”

整部电影最打动我的也是这一点。这是实话,中国的考试绝对是全世界最难的,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小学四年级的数学题目,我居然都完全做不出来了。从小到大,中国学生不知道要学多少知识,背多少文字,解多少公式,去挤那道残酷的独木桥,辛苦考上大学,出来之后再找工作,供车供楼??在这种充满讽刺意味的循环里,《中国合伙人》提供了另一种成功的道路。时髦点说,它是一部成功学电影。

基本上,《中国合伙人》所讲述的,就是成功学。不过和市面那堆充满铜臭与欺骗的地摊文学相比,来自香港、曾执导过《甜蜜蜜》的导演陈可辛,多少对这个有着真实原型的故事进行了充满理想主义的改编:基本大纲

——三个80年代的第一批大学生,如何在时代大潮里翻滚挣扎,并最终赢得事业成功的过程。

剧中黄晓明的角色,来自偏远山区,高考失败数次,最终如愿以偿进入燕京大学,随后在大学里认识成绩优异的邓超和长发飘飘写诗把妹的佟大为,三人以出国作为目标奋斗,却最终只有邓超拿到签证;留在国内的两人无奈之下成立英语培训班赚外快,之后一步一步的成为了有几十万名学生的全球连锁教育培训机构。

显然,这个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声明载誉的新东方,黄晓明的角色也容易让人联想起俞敏洪,留学教父的称号更是进一步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不过实际上除了在某些细节的设定上有相似之处,两者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中国合伙人》并不是俞敏洪的传记或者发家史揭秘,它更像是《投名状》的当代版与《社交网络》的本土化结合,它所讲述的,是“一穷二白的年轻人如何事业有成”这个中国当下的80后最感兴趣的话题。

影片值得称道的一点,时代的变迁感刻画得精致细腻,80年代北京老航站楼的模样,90年代北京机场的模样,再加上如今新机场的模样,在片中都细心的做了出来,而主角开的奥迪更是承担着纪录时代变化的重要道具,从奥迪100到奥迪A6再到奥迪A6L??不变的黑色经典款和四个圈的标志,一次次的将主角们在成功道路上的飞跃纪录在案。

没有什么作状,黄晓明这个角色如何能成功,片中给出了足够令人信服的理由。他能在去美国的班机上背下一本法律文书,凭借这种超强的记忆力,他啃下了一本又一本英语书,最终在出国无望后得以留校任教;随后,又因为赚外快被开除,走投无路的时候,能在麦当劳里教学生英文教得远近闻名。在那个全民出国淘金热,电视上播着《北京人在纽约》,许国璋英语和美国大片征服大江南北的年代,主角的这份英语技能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并最终吸引了在美国落魄刷盘子的邓超和对事业毫不上心的佟大为,组成了一个扬名立万的“中国合伙人”。

简单的说这是一部意淫的励志片是有失偏颇的,它的励志只是影片中的一种情愫,充满伤感的怀旧色彩占据了影片很大的篇幅,把故事放在19xx年的开篇,更是让电影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布满雪花的电视机、的确良裙子与搪瓷茶缸等等物事里浮沉。和其他一些打着青春旗号为怀旧而怀旧的电影所不同的是,《中国合伙人》里的怀旧元素是流畅而自然的,同样是利用90年代的流行金曲,《中国合伙人》不会出现在学校里想唱《红日》马上就给你来了完美伴奏再加全场熟悉完美合唱这种狗血桥段,影片里,Beyond的《海阔天空》出现在三人捞了第一桶金之后的小破KTV里,半醉半醒的数人操着半生不熟的粤语坑坑洼洼的吼着“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这一幕几乎每个夜晚都发生在祖国城市的灯红酒绿之处,那感觉但凡去过KTV的人都能找到。

影片的三个主角里,黄晓明的角色承担起整部电影最重要的使命,他从一穷二白到腰缠万贯,中间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都令观众得以思索。他从穷困的小山村走出来,他的母亲找了村子里所有人借钱才供他读完大学,他不敢回去,他害怕失败,所以当他被学校开除,失去铁饭碗的时候,他的那份绝望我完全可以理解,也同时理解了为什么他能那么不要脸的点一份鸡块就在肯德基坐一下午,顶着服务员的白眼给学生补课;也理解为什么他对上市一拖再拖,甚至不惜和最好的哥们翻脸。他是输不起的,我们大多数人都和他一样,输不起。

而邓超的角色是让人同情的。他在学校里完美,优异的成绩,出众的女友,以及那张出国的签证,都代表着他的成功。但是美国不是天堂,刷盘子连拿小费的资格都没有,拥有一份给小白鼠喂药的工作都已经是高人一等的生活,彻底摧毁了他的美国梦。异国他乡的残酷令他在回国的时候,看见黄晓明和佟大为开着奥迪去接他的那一刻,放不下这份尊严。他在纽约连打出租车都不敢想,可是当年条件差自己那么多的同学却在国内开上了最时髦的奥迪100,这种强烈的对比刺激着他内心提醒自己如何拿回属于自己的尊严,最终让他和黄晓明走向兵戈相见的那一刻,成为全片最大的矛盾冲突。

除了过多的旁白喧宾夺主,剪辑太迅猛导致有些凌乱以及配乐在某些点不合时宜的煽情之外,《中国合伙人》出乎意料的精彩,难以想像这是一部陈可辛的电影。它不同于《甜蜜蜜》这样充满伤感的温情脉脉,也不是《风尘三侠》这样的轻盈潇洒,更不是《三更之回家》那样的冰冷残酷。这部电影完全不像是一个我熟悉的香港导演的作品,影片里对于大陆这三十年来时代脉搏的把握非常精准,看完后你和朋友肯定能找到不少的谈资,比如那个巨丑的胖子在讲台上唾沫横飞的讲段子,罗永浩在微博上骂了这么些年的俞敏洪,这次终于被校长扬眉吐气了一把;就连那句“太天真”的英文,都能让我们这群知道华莱士这事的人会心一笑??至于标题里的那句话,成功所需要

的三个步骤是什么?看完电影,你自然会有自己的答案。

别去找你的笑点和哭点,去找你的青春和你的爱,然后,它们便会翩然而至了

前几天看了一部叫《Sunshine Cleaning》的美国电影,看完后我曾在微博写过一句话:“埋伏笔对艺术创作来说绝对是最省事最讨巧的方法了吧,一部电影稍微有两三个小伏笔汗一个首尾呼应,基本想成烂片都难。当然前提是伏笔不能太幼稚,得机灵点儿。”这句话用在今晚我看完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身上,有点巧得恰如其分。

严格来讲,这部电影不算有首尾呼应,但是把电影最开始和电影最开始以后的部分当做两部分来看,它们竟然契合地如此巧妙。最开始郑微的梦里是童话般的美好,而醒来后却是屌丝般的现实。就正如她那浓烈如美酒般的青春逝去后,面对的是泉水一样通透的幡悟。这中间,隔着一千一万个过滤筛。她青春里的每一个人,就是筛子般的存在。陈孝正的自私,林静的矛盾,小北的自尊,黎维娟的现实,阮莞的傻,老张的执着,许开阳的天真,赵世永的软弱,曾毓的阴暗??郑微既是一颗棋子,也是一个观棋者,这些人一个个的从她心中穿过,当美酒已滤成清泉,她的青春落在了一面叫施洁的镜子身上,悄然碎开。而每一个筛子,对于不同的观众而言,都有可能成为他们自己的镜子。一部充满筛子的电影也许不足为奇,但赵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她让每一个筛子都彻底丰满,用老张的话来说,“哪儿都能张开。”

而最后的镜子更是明亮无比,是一个我很爱,我也相信很多人都会爱的好结局。

突然有个感想,之前的几场点映之后,有人说赵薇不演是对的,这一点我深深同意。赵薇就是我们的青春记忆之一,如果她出现在镜头里反而将观众对青春的追忆框住,陷入某种特定的怀旧情绪中。而现在这些演员,对我们而言没太多青春情结,所以我们能通过他们的表演看到各自不同的青春痕迹。赵薇二字出现在导演二字后面,已是对我们这代人的青春最好的致敬。

瑕疵当然会有,拖沓当然会有,中间某地方我也曾有点犯困,但那些闪着光的羽毛让你不忍心去伤害它突出的璀璨,如果你脾气也还好的话,也许你会跟我一样想:这蛋糕好吃啊,虽然上面的西瓜片儿里有些许籽儿,哎,算了不计较了吧。如果你很严谨,也许你会厌恶一块蛋糕里会有西瓜籽儿,但总的来说,它毕竟是甜的。

电影看完后,有一些朋友问我怎么样,我说我太爱赵薇了,我的评价一定不会完全客观,我只能打个比方:我抱着80分的期望看了一部88分的电影,所以,我赚了,而且在这样的高分阶段,我还赚的不少。至于之前部分影评人所说的泪点和笑点很足的问题,我也想打个比方:看《致青春》,不要去找你的笑点和哭点,去找你的青春和你的爱,然后,它们便会翩然而至了。

【针对有人污蔑我是枪手,我贴出我在微博发的源地址http://weibo.com/1837335310/ztGZckZXi】

附我最新一篇影评:你真的看懂《致青春》了吗?

煤气罐、热水壶、阮玲玉、张国荣、小霸王、新白娘子传奇??《致青春》里出现了很多年代产物,所以很多人说这是一部怀旧电影。这也许只是表面上你所看到的致青春,因为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电影里的细节,你会发现,这部电影的诚意和深刻早就大大超出了“处女作”三个字的水平。下面,我就以每个人物为切入口,谈谈我眼中的《致青春》。仅一家之言,多有纰漏,请诸位谅解。

1、关于郑微

在进入职场后的第一个镜头,郑微严厉批评自己的下属做事要认真,千万不能马虎。时光回到几年前,那个阳光朦胧的自习室,陈孝正把作业本摔到郑微面前,指责她的不认真,郑微不以为然的回答“哦,可能算错了吧。”突然想起王菲的一句歌词“时间是怎么样爬过了我皮肤,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是的,郑微怎样从一个马虎的女孩变成了严谨的女人,只有她自己最清楚。别说因为你是90后,所以你在这部电影里找不到自己的青春,这,不就是你的青春吗?

2、关于陈孝正

《致青春》至今我看了三遍,几乎每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比如陈孝正。曾经,他最厌恶别人抽烟,他在花园里坐下都要用书垫在屁股下。可是后来,他学会了抽烟,他一身白裤子就毫不犹豫地坐在了脏兮兮的台阶上。是的,郑微说得对,“我们最终都要成为我们曾经讨厌的那种人。”

3、关于朱小北

朱小北这个角色是电影中一个很大的亮点,仔细品味这个角色,你会得到意外收获。她被污蔑偷东西,但是自尊心强大的她拒绝被搜身,后来在学校领导面前又得不到道歉,一气之下把小卖部砸了,因此而退学。最后成了记忆专家,但是自己却故作失忆。这是她自尊心强大的一个写照。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当初只是退学了,就算要面子,最后也没必要不认老同学吧?而且为什么电影会安排许开阳最后偶遇朱小北?为什么不是老张?不是黎维娟?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开始小北在宿舍的一场戏里说她喜欢一个男孩,但那男孩却从来没正眼看过她,在食堂打饭的时候,许开阳像哥们儿一样搂着她,她却表情却很不自然。对,相信此时你也有一个和我一样的猜测:朱小北说的那个男孩很可能是许开阳。朱小北的姐姐曾经说过小北太爱面子,所以最后许开阳问她是不是小北的时候,小北坚决否认,因为许开阳是她曾暗恋过的人。你应该也多多少少有这样的感受,自己做了糗事,闺蜜可以知道,朋友可以知道,但绝对不能让自己暗恋的人知道。

4、关于阮莞

从陪别人堕胎,到自己去堕胎,阮莞的青春简直像一个玩笑般荒唐。郑微最后说,“只有阮莞的青春是永不腐朽的”这句话是对阮莞最好的褒奖。仔细去想一想,电影中所有的人物在爱情里几乎都经历过变心、周旋、徘徊,唯独阮莞,从始至终爱着赵世永,而且最后还因赵世永而死。这就是阮莞最伟大的地方。阮莞的死也是极富寓意的,奔跑着去见青春的爱,在遇见红灯的时候转身回跑,生命嘎然而止。死在青春永恒的时候,也死在追寻爱的路上,死在遇见红灯转身跑的时候。这是最壮烈的青春,你我多少都有过侵染。

5、关于许开阳

许开阳最后和曾毓在一起了,这是很多人不太理解的地方。我开始也觉得有点狗血,但是仔细分析了电影后,有些疑问渐渐就解开了。相信大家都被许开阳跳湖那场戏逗乐了,但是你知道这场戏其实是个很大的伏笔么?在船上时,郑微对许开阳说:你喜欢我,我喜欢他,就凭这一点,你永远输给他了(陈孝正)!许开阳立马回复说:你喜欢他,我喜欢你,就凭这一点我就比他强!(大致意思)许开阳是谁?放到现在就是富二代啊,心高气傲,不可一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怎能甘心得不到?曾毓是谁?曾死心塌地爱过陈孝正的啊!这么说,疑问是不是解开了?再去回味一下许开阳的那句话吧。“你喜欢他,我喜欢你,就凭这一点我就比他强!”郑微说过,“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这句话放在许开阳身上尤为合适。你们懂了吗?

6、关于施洁

很多人质疑施洁这个人物出现的必要性。但在我的理解里,这个角色太重要了,重要的关系到整部电影的深刻度。阮莞为爱情而死,郑薇嘴上骂她傻,其实转身却去找了林静,因为她看到了阮莞因爱而死的傻,也看到了她因爱而死的伟大。所以她想到了她的避风港林静,她重复着求求你,我们结婚吧。如果电影至此结束,其实也没什么问题:一个女人终于懂得了珍惜,终于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但是,此时施洁的故事出现了。施洁为了林静几乎疯狂,施洁和林静,就是活脱脱第二个郑微和陈孝正。施洁是一面镜子,郑微看到了自己。她想到了自己和陈孝正的结局,她不忍心让施洁变成第二个自己。于是她选择了放弃。

除了这六个人,林静、黎维娟、老张也都是很有故事的人,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也许就像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一样,关于青春,关于爱,需要我们好好静下心来仔细去品味、去感悟,你才能得到你应该有的收获。《致青春》是一部怀旧大戏,但绝对不仅仅是一部怀旧大戏。它是一部真正的青春电影,因为不管你是哪个年代的人,你都能在这部电影里找到自己。看《致青春》,是对自己青春最好的一次反省和致敬。如果你只是看到了它的表面就对它妄加否定,是对所有主创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智商、情商的不尊重。

1.电影的色调是我喜欢的??很怀旧也很明亮。关于大学舍友、同学间的情谊感觉很戳人??剧中的人物是比较脸谱化的??虽然说在自己的学生生涯中,不一定每个这样的角色都能遇到,但是总能隐隐约约看到你认识的人的影子。

比如我就找不出类似阮莞的人,但是郑微这种不算大美女但却可爱闹腾型女生肯定非常典型,阮莞对她说:“其实你比我招人多了”,的确如此。阮莞是男生心目中的女神形象,全篇最戳我泪点(但还是没泪下来)的就是阮阮死后胖子张悄悄在她墓前捧上一束满天星,原来当年一直匿名送花的人就是他,女神就是被这样的人默默追寻的,以至于想起他们在毕业多年后的同学聚会上,老张对着阮阮的深情拥抱,是多么的温情无限。

朱小北这个角色深入我心。她在小卖部被人污蔑说偷了东西要搜身,反抗着说“这是你们对我人格的侮辱!是对我人权的践踏!”愤而去店里把所有的东西都砸烂的时候??我看到了自己一个朋友的影子??但是最为感动的一个场景,是黎维娟带着自己“见不得人”的老相好去吃饭时,路过了朱小北悄悄在帮姐姐打理的一家包子店,二人在各自不想被他人所知的境遇中互相撞见,却十分有默契。朱小北介绍了姐姐的店,邀黎维娟进来坐坐,黎维娟说“不了不了”,但没走几步远就独自折返,对朱小北耳语:“你放心,今天的事我不会乱跟别人八卦的??”??

这种微妙的默契和理解就令我很感动。

2.“你有你的简爱,我就做楼上的疯女人吧!”我真的被这句话震到了??这是怎样一个女生倒追又死缠烂打的世界。。。

3.“我在你的人际关系里到底担任什么样的角色?我不太知道。”“你是我在这个学校里唯一一个真的朋友。”“对不起!那你还真是自作多情了!”??相反的,优秀而又骄傲的校长千金对陈孝正的这段“表白”失败也好经典??最后劝说陈孝正放弃郑微而去出国留学的时候,一句“我没想和你怎么样,我只是怜惜你的才华”??,注定了骄傲又放不下面子的那类女生永远无法和爱的男人在一起。。

自从成为所谓的“高端大气上档次”政经记者后,我就多年不写这些“小情小调”的小影评了。但既然看了提前映,不出来得瑟两下好像也说不过去。

片子看完。第一感觉是,这不像一部处女作。全片的成熟、自信和强烈的个人风格绝不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之作。我想这来自赵薇对于个人价值观的强烈自信,来自于李樯的老辣狠准,来自于关锦鹏的游刃掌度。

在这部电影里,最让人惊讶也惊喜的是如此多的粗暴凶猛桥段。你很难想象它竟出自一个女导演之手——但如果你熟悉赵薇,你会感受到她内心的女权主义色彩是浓厚的。所以,即便她初执导筒,也不会颤颤巍巍的只是玩一些小打小闹的把戏。她大胆而直白的植入自己的价值观,并颠覆世界。

电影能取得这样的状态一部分要归功于李樯,在这部电影里,你依然能看到《立春》《孔雀》式的猛准狠,李樯试图再次用他惯有的冷静、残酷、猛烈,在你享受生活的无意义安乐时,狠狠的扇你一耳光。但这种耳光有时扇到位了,让你醍醐灌顶。没扇到位,你会觉得它只是个耳光而已——只不过它是李樯扇的。

这正是这部电影还不能成为绝佳文艺片的根本原因,在全片的观影过程中,我没有受到那种击碎心骨的震动,好几次,影片正准备开始勾起你哲学式的情感体悟时,却突然戛然而止——大家都知道,一切绝佳的文艺片都必须成为哲学,至少接近哲学。

但我并不生气,也不苛求。因为在当下的大众电影语境里,它的确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有非常多的五花八门的电影中难得自然又聪明的爆笑场景;有一点都不低劣甚至非常讲究的台词对白;有一群看起来不靠谱但实际演得一点都不为电影减分的演员;有很好的配乐以及虽然不“明信片”但是构图考究的画面;有流畅自然毫不突兀的起承转合(虽然个别地方略显拖沓)。

所以从商业片的角度来说,这也是部好电影——但不能称为绝佳的商业片,因为它具备的娱乐元素并不十分足够。

另一件事也让我暗自意外于赵薇的成熟。群像电影最考导演功力,大部分电影不是在戏份“分赃不均”上败北,就是顾此失彼人物个个成鸡肋。但这部片子里,导演驾驭得刚刚好,每一个人都鲜活如生,恰当的安放在各自的位置,并各有所指。

几年前,在我知道赵薇要导戏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不靠谱。因为我认为她没有那种惊世骇俗的创造才华或运用小聪明投机取巧的性格(这在当前中国几乎是成功的两种必然路径)。

但这一次,她却用一种又笨拙又聪明的方式完成了一部好作品。它的意义不在于是多优秀的文艺片,也不在是能赚到多少钱的票房片,而是第一次,能有人将文艺和商业都做到了优秀水平,并衔接得如此巧妙、自然。

所以,这是一部文艺片与商业片的绝佳结合,但如果你想让自己更满足一点,就千万不要拆开来看。 作为一部处女作,这已经够了。但要成为一名大神级导演,赵薇不可能永远都脚踏两只船。左脚多迈几步,赵薇或许能成为许鞍华那样的里程碑式人物;右脚多迈几步,努力做女版冯小刚也未尝不可。

但前提是,她必须对自己狠些、再狠一些。

本来说好了今年封笔休假了,但这部电影不管从情节类型、放映历史都实在特殊,我还是有必要在第一时间谈谈观看《无人区》后的些许感想吧。

我早已做好达不到沸点的心理准备来面对《无人区》,对于一部迟到了四年,经历过三年无数次修改补拍的补丁片,我没指望它在华语片里能达到10分的水准。但即便如此,宁浩还是告诉了我们他不只是会拍“疯狂”来迎合浮躁的社会,沉淀下来,他也会思考人生并且有向盖里奇、昆丁、科恩兄弟这样的大师级导演看齐的野心的。所以哪怕被肢解得再残缺破碎,这部呈现在影院里的难产儿还是达到了8分的高度。

无人区的外衣是西部片、公路片,透漏着狂野血腥,但它不是《西风烈》式的动作片;无人区的主演是徐峥,配角有黄渤,但它更不是一部喜剧片,四年前,这哥俩怎么也不会想到三年后的《泰囧》会大火。非要给它归

个类别,它是一部黑色犯罪片,但这仅仅是标签,不足以定性,这个说法是因为它黑的不够纯粹,所以才够切实的污秽,罪得还剩些许人性,所以能引起思考。

影片一开始,徐峥饰演的主人公律师就明确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

如果你把影片里面的关系人物当作人,再去思考什么人生大志和生命意义那就错了。在《无人区》,这些角色首先是兽,是猴子、是鹰隼、是老虎、是马、是蜥蜴······这也是它不同于《可可西里》之处,在《无人区》里没有法律、没有道德,连金钱也是如此下贱和无用,这里只有关于生物最本能的生与死、喜与恶。

这就是宁浩的转型和野心所在,一个优秀的导演在赚够了起家的资本后就应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然后再去创造出能够分享给全人类的更高级的精神享受。就像冯小刚拍了十几年贺岁片只为了建立人脉和地位以便筹拍《1942》,刘德华用主演《富春山居图》的片酬来填补投资《初年未满》注定收不回的成本。同样,宁浩的《黄金大劫案》只是为了这部《无人区》的顺利上映才创造出来的安慰剂,有妥协才会被松绑。

还好我们广阔的国土上有一片苍凉雄浑的大西部沙漠,有一片空白的无人区给那些敢于冒险的新锐导演以创作空间。在这片鸟不拉屎的地方,没有叽叽喳喳的鸟叫着“香港是个法治地区,中国大陆有个法治社会”,这里只有弱肉强食。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缘由,光腚的大爷们腚部有点坐不住了,深怕一幕幕血腥暴力的画面和一场场没有丝毫人性的屠宰会扰乱这个社会的稳定秩序。

可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类无法触及的区域,不仅仅是地理地域,还有每个人人心深处的精神世界,那里可不是其他人能够一手掌控的空间。

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因为放弃自私,而是用火,是心中那团为理想燃烧的光热,为他人舍弃自己一切的炙热情感。放弃自私不是靠妥协和顺从,而是自己心甘情愿,当徐峥最后为了去救余男,不顾个人声明弄翻了警车导致警察受伤,在最后点燃了打火机与鹰贩同归于尽,我们才看到了这个律师作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的一面。

而与这些相反的所谓虚情假意又是什么?

“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你是好人”,“你是一个聪明的人”,你死得很惨,跟那个服务区的老板娘一样。为了50块钱保密,就可以为了100块钱出卖你的秘密。

“我老实跟你讲”,就是我在骗人了。无人区只有交易没有实话。

“我要不是警察,我揍死你。——可惜你是!”在无人区,象征权力和规范的势力是不存在的,警察在法庭上要讲证据,在无人区却是没得任何人证物证。

“你跟我是朋友——不,我们不一样。——其实是一样的,你出你的书,我贩我的鹰”,在利益面前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

······

不能再列举,举多了都不光是剧透了,还传递了小朋友们害怕的“负能量”,接下来就谈谈无人区里探讨的人性之善吧,也不知道是哪个大师强调的“要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害我这个学了点心理学皮毛的人也不得不担当一份“社会责任”。

要不是律师,这些非人类能够跑出来继续犯罪?

这不是律师的胜利,而是法治宣传和建设的失败,代表正义的警方吃不透法律条款而输掉官司不是说明法律没用,而是运用和掌控法律的一方自身不够精通和坚持。钻了法律小空子的小律师也没有多大的道德问题,他只

知道事实是有一场车祸,然后一个警察被撞死,他知道这个嫌疑人不算是好人,但他不知道他是个贩鹰的,更不知道他不是人,而是杀人不眨眼的禽兽。律师为了自己的生计牟利,打了一场力所能及的官司,法律不是出于道德,这一点他并没有错。

那么徐峥丧失人性的时刻在哪呢?是他想焚尸灭迹的那一瞬间,为什么会这样?仅仅是他怕坐牢毁了一生前程吗?还有他想不通的遭遇令他癫狂:被一辆大卡车堵着超车道,还被卡车司机羞辱;在黑店被捆绑消费恶狠狠的宰了一顿;遇到余男而不敢救援······但他毕竟来自于文明世界,还是一个非无人区的人,所以他有犹豫,于是黄渤有时间醒过来。

黄渤不过是个跑腿的,四年前的他可没有现在的地位,还是只能充当配角,但他永远是最喜感的那一个。

一个人在路上修车有错吗?拦车有错吗?被撞了为什么不救他?不救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浇油?······这些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徐峥还一个公平,其实那两个卡车司机也是一样,你开着豪车就能鄙视开卡车的吗?不都是走同一段路吗,凭什么让道给你?这就是人性的的喜与恶,在这个缺失着文明的无人区,区分价值的唯一标准就是喜与恶,喜欢就帮,不喜欢就打,没什么虚情假意和规章道德,因为没有什么可爽的,斗嘴斗狠就图个爽快而已。

卡车司机更简单,看着大哥被枪杀,硬是要开车去撞鹰贩,并与徐峥化解恩仇,对于没有物质基础的小人物,情感是唯一支配他们的动力。

无人区里还保留一丝人性的反而是黑店老板那个智障儿子,他也不管黄渤的威胁要敲就敲死你呗,他为余男撩去头发上的污垢是真心喜欢余男的表现,也深怕她跑走。但全片最残酷的一幕就是他被撞死。

还有弱小的警察同志,因为记仇徐峥所以打算先把徐峥捉回去再说,不料徐峥的强行手刹,也是徐峥刹住了自己最后的懦弱,结果又一次让正义成为罪恶的配角。可见负所产生的能量远远大于正,关键是怎么去用这股能量,用好了,负的就能转化成正的。

影片里最大的恶人就是鹰贩和黑店老板,他们相当于万恶的毒贩和奸商,为了钱可以出卖灵魂和肉体,是真正毫无人性的野兽,是无人区里最凶恶的存在。

无人区的确产生出了无人性的野兽,所以无人区需要法律,需要正义,需要博爱,这是人的看法。但无人区就不应该来人,没有人带来的罪恶的欲望,无人区的动物们可以按照自然法则继续生存。

应该伸向无人区的是艺术的触角,只有艺术能伸向那些未知的可能,我们首先要尊重电影及其他一切艺术形式,艺术自然会向着美好发展,而不是朝着罪恶灭亡。让艺术胎死腹中是做母亲的错,一个好母亲真有责任心,就需要明白责任不是听妈妈的话,而是教会孩子自己去思考去长大。

豆瓣上的9.4分和时光上的8.6分更多的表达的是影迷们对光腚的不满和宣泄,对于这部可能已经被修改的七零八落的作品来说,它已经不能算是宁浩的个人作品。曾有行内影评人调侃说中国电影界最高的奖项叫做“中国禁片奖”,成列在这一最高荣誉博物馆里的作品包括了《活着》、《霸王别姬》、《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华语片殿堂级之作,现在《无人区》有幸入选这一榜单,所以要我在豆瓣上给分,我也会很不好意思的拉拉它的平均分,打个5分不及格算是对得起光腚了。

可惜的是那个一刀未动过的处女版《无人区》可能只存在于真正的无人区了,因为见到了文明世界的人,《无人区》注定失身了。

最后吐槽那个突兀的结尾——意思就是:睡美人打败了大灰狼,从此跟七个小矮人幸福快乐的生活着。

想要顺利公映,这个结尾必须加上。当徐峥问宁浩,"还有别的路吗?"宁浩对着空气吐了口唾沫。这组画面太给力了,意味深刻啊,这是昆丁式的客串,宁浩那表情,我太喜欢了!

光腚想来个和谐美好上档次的美好结局,给我的感觉不是陶虹在对余男说,而是光腚在对宁浩说——你就是个小丫头片子,耍什么个性,玩什么艺术?好好跟这我这个学院派,当我的小跟班就行了,不用去想着为了一口肉去冒险,不用想着怎样自由翱翔。只要帮我做铺垫就保证你有饭吃、有衣穿。你的故事有人会帮你讲出去,你的电影规矩点拍就会得到稳定的票房收入,你不是爷们,更不是鹰隼,哪怕等了四年,你也上不了头条,你就是需要保护的一只菜鸟。

“我不喜欢动物,尤其是马。”——懂一点精神分析的人都知道这是典型的反话,在压抑自己内心的奔放而已。

张艺谋交得起罚款才敢超生,宁浩嘛,我们都一样,还太年轻了,还没成“人”······

那天晚上杨小树在机场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我忽然涌起一种久违的预感,我说我有三个字要对你说:别玩火。我俩都沉默了一会儿,我说我觉得这三个字好像十年前对你说过。她说那十年前改变结果了吗。我说,没有。她说那么现在也不会改变。然后她问,你呢,你现在的想法呢。我说我还是心里只有一个人只爱一个人。她在对面叹了一口气,然后说,我比较喜欢以前的你。

生日快乐,宝贝,去找找纸巾准备好哭。她最后说。

《无人区》的好处在于,导演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用最简单粗暴的拍摄手法只说明了一个最简单粗暴的道理,那就是,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

当然在正常社会里,这个原则未必成立,你会跟你乱吼的老板翻脸吗,必然不会,因为正常社会里有秩序有阶层还有不成文的潜规则,但是宁浩用简单粗暴的原理架构了一个无人区的真空,从徐峥几乎仗势欺人的开走了那辆红色的广本进入这个真空之后,所有的身份标签被彻底归零,每个看起来生存在这个空间里的人第一次有了看似平等的可能,然而这个黑暗的设定,其实只是黑暗的开始。

所以在徐峥第一次还是运用在文明社会里体面的阶层优越感吐了口香糖在地上让开大车的兄弟捡起来却挨打并被尿了驾驶座的时候,你不知道后面还会怎样黑暗。

在加300块的油却要花1200去看场所谓的捆绑销售的表演时候,你觉得讽刺的真带劲也就这么黑暗了吧。

在徐峥从大猎人手上救下了余男,而余男把打火机塞进废弃口救了徐峥一命的时候,你觉得黑暗不过是自己行为的照应。

所以在徐峥又为了回去救余男甚至于差点又弄死一个警察的时候,我觉得广电总局的剪刀手是真的有水平,他说了能够几乎概括整个影片的最光明的一句话:没有一个正面形象。

这才是真正的社会,这才是真实的人性,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不是无私而是自私,谁对我好,我就肝脑涂地甚至损害别人也不顾的捍卫他。谁欺侮我,我就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也要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的回给他。

就是因果。

在这个最简单粗暴的真空体系里,因果是这个黑暗游戏唯一的原则。

并且它还揭露了一个更深刻的真理,那就是,你相信什么,你就会死于自己的相信。

徐峥是一个律师,他信奉的原则是证据,尽管他明明知道真相。所以他在无人区里以为自己撞死了黄渤之后非要毁尸灭迹,而其实无人区里随便死个人根本无迹可寻。为了毁灭证据这一点他反反复复的出入夜巴黎从而造成了后续的一系列悲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死于自己信仰的所谓证据。

黄渤是一个智力偏低的盗猎人,所以他在死而复生之后纠结的并非是猎物,而是为什么他设计好了看起来极其高明的拦车伎俩,徐峥为什么不停车还要撞他?他耿耿于怀的是对自己智力的确信。所以他才会拿着枪嚣张的对那个傻儿子喊,你打我啊打我啊你个傻子,然后非常cult的死在傻子的锤头之下。

最最最典型的还是小卖部的老板娘,在坚信人人都有见不得光的秘密的确信之下,这个贪婪的女人乐此不疲的敲诈着过往的每一个人,所以在大猎人临走之前说你是一个聪明人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猜到下一个镜头就是他开着车连房子带人的撞死了她,可是身边的小伙伴好爽的说了一句,他要是不撞死她我都想弄死她啊。

所以,无人区里几乎全部灭团,唯一生还的是一个失足妇女,在影片的前115分钟里她没有说过任何一句真话,因为她什么都不相信。

据说四年前的结局版本是,徐峥和大猎人同归于尽,余男活了下来望着满天的人民币,可是,她无处可去。

还有比这更深的夜里吗。

我无法掩饰的喜爱这部在我看来黑暗至极的电影,它的后遗症是我跟我的小伙伴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里都沉浸在模仿影片的对白和手势表演之上,我们都觉得它们几乎适用于我们这个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个片段,我们都知道当下并不是最好的时代,可是能有人这样执拗的把它拍出来并最终能上映出来,我猜想那些其实更黑的夜里,也许会有扑朔迷离的惊喜。

其实,越懂黑暗的人,才越相信光明。

杨小树说她比较喜欢以前的我。以前的我是什么样子?经常喊我上自习的男生请我吃烧烤,点了一盘芋头大多数都烤糊了,那个男孩就一个一个挑出糊了的放到自己盘里,把好的夹给我,然后我就心动了。发现男朋友劈腿于是分手,我恶狠狠的说以后我们要老死不相往来,如果有一天我犯贱忍不住回头找你,就算我再可怜就算你对我还有感情,都请你不要理我,这就当你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心思透明,刚烈决绝,这就是以前的我的样子。

没有人会一直不变。所以即便我明知道余男最后走出了无人区竟然没有说谎并且还获得了一份教师的体面工作是一个突兀又愚蠢的结局,可是,再想一想,觉得竟也不错,你可以永远的活在你熟悉的那个体系里,即便是黑暗没有光明,它也有你不用割肉剔骨就擅长信仰的秩序。但是你也可以克服自己的局限和束缚走出那个无人区,然后和这个世界上跟你一样千辛万苦走出来的人在一起,常驻光明里。

也许和十年前一样什么都没有改变的原因,只是你还是只相信当年的确信。

更多相关推荐:
编导影评范文参考

暮光之城影评范文另类吸血鬼形象根据女作家史蒂芬梅尔StephenieMeyer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暮光之城Twilight不同于任何以往的吸血鬼电影无论是剧情还是风格都相当年轻化与时尚化其电影配乐涵盖了包括Mus...

20xx编导高考影评考题范文(一)

20xx编导高考影评考题范文一一中国合伙人参考影评中国合伙人励志题材亦文艺中国合伙人的题材属于目前主流的企业成功励志传记片这样类型的电影或书籍在国内一直有一个误区在名流眼中出自传的性质变成了升值推广的附属产品在...

20xx编导高考影评范文(二)

一海角七号参考影评海角七号中女配角艺术形象分析在当今信息如此博达节奏如此快捷大片如此叠出的社会生活里海角七号受到热捧获奖多多不能不引起影人和观众的思考以对电影艺术进行更具想象力更新颖更奇特更深入的美学探索在多方...

编导培训 编导如何写影评(影评与写作)

编导培训编导如何写影评影评与写作txt18拥有诚实就舍弃了虚伪拥有诚实就舍弃了无聊拥有踏实就舍弃了浮躁不论是有意的丢弃还是意外的失去只要曾经真实拥有在一些时候大度舍弃也是一种境界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逼真生动的...

编导艺考影评写作要点提高

编导艺考影评写作要点与建议要点一掌握写影评套路对于没有系统学过影视理论分析的学生而言高校不会要求学生有很理论化的阐述关键是要求真写出考生的真实感受最忌讳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比如考生可能在事先复习中看过相关的内容介绍...

编导高考影评写作要求

编导高考影评写作要求一紧扣quot电影quot与quot评论quot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

【编导高考最新影评范文】《止杀令》:学院派教条主义的完败

编导高考最新影评范文止杀令学院派教条主义的完败止杀令学院派教条主义的完败文马庆云冉平编剧王坪导演的止杀令这部电影是典型的学院派电影人不成功的电影作品冉平编剧自不用说有剃头匠等学院派的文艺作品而导演王坪则为解放军...

编导艺考文学作品评论解析

编导艺考中文学作品评论步骤解析文学作品评论的步骤大致有四个即阅读定题评论写作阅读阅读是文学作品评论中一个占有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文学作品评论的写作要求来看阅读既要做到点面结合...

20xx编导考生在考场上面影评写作构思的一般方法

20xx编导考生在考场上面影评写作构思的一般方法有些编导考生担心自己从来没有系统全面学习过编导影视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太少不懂编导高考的时候怎样去写影评文章自己没有学过又没有精力或者时间去参加编导培训或者...

20xx年编导高考中各大院校影评写作考题

20xx年编导高考中各大院校影评写作考题20xx年湖南省编导专业联考题目建党伟业20xx年中传南广戏文导演笔试真题南京考点观看影片片刻温暖20xx年南师大编导专业笔试影评编故事题目电视片广告人李蔚然20xx年哈...

编导艺考生影评写作怎样评电影的开头与结尾

编导艺考生影评写作怎样评电影的开头与结尾影视片是一个整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作为局部的开头结尾具有对艺术整体的必要的组成意义以外还有着深化作品意义构成作品艺术巧妙性的特殊意义可以在未脱离影视片总体的前提下单独地...

编导高考影评写作出题规律和注意事项

中国编导网编导高考影评写作出题规律和注意事项过往经验和近两年辅导学习的心得为各位考生整理推荐以下影片便于考前临时报佛脚电影知识的普及吧至于为什么是以下影片及导演的立意和考察点体现在哪里我就不做专业性解释了故事片...

编导影评(28篇)